时间:2022-06-04 03:26: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七年级自我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上课思想不能集中,容易走神、我总会想其他的事情。
2上课不愿回答问题、更不喜欢提问,只有老师点到才会回答几句。
所以比别人少学了很多,成绩也因此落了下来。虽然在下半个学期中我取得了班里第七名的成绩单,但我并不满足。我必须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才对得起我自己。因为这个学期我不得不承认我并没有好好去学,我知道这是我的学习态度出了问题。新的一学期将要开始学习新的课程,我一开始很苦恼!怕初一基础没打好,又加上新的课程,会不会成绩差距会更大,但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将在新的一年,付出努力! 我决定新的学期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
3对不懂的问题主动找同学讨教或者向老师请教。
4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数学课。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自已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例出来再找同学寻问。
(4)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5)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关键词:总结;班主任;了解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26-02
对于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可谓一个不小的转折点。面对新增加的学科,面对陌生的老师,面对和小学迥然有别的初中生活,他们往往会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和苦恼,成为七年级班主任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和衔接与过渡,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就把自己在七年级时的班主任管理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 摸清脉搏
班主任老师最好在新生入学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新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状况、个好等等,获得第一手材料。同时,班班主任还要对新生仔细分析,以便能对每一个新生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还有必要对新生的材料进行整理,了解以下情况:
班级男女生人数比例;
(1)新生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2)新生入学考试的成绩;
(3)新生中以前担任班、队干部情况;
(4)新生中曾经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情况;
(5)新生中学生健康状况,班内是否有患有严重疾病的学生。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分析,可以了解班上新生的整体素质,便于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更便于班级队伍的建设。当然,有些情况是不一定能从这次交流中反映出来 ,还需要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 。总之,新学期开始后,作为七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来说,需要尽快摸清学生的情况,搞好班级队伍的建设。
二、疏导心理
我曾经对七年级的新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新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初中生活抱有畏难心理,他们怀恋过去的小学生活。这样的消极心理已经成为七年级新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必须引起班主任老师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新的生活方式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小学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细。到了中学,老师对学生的照顾和外控则相对减少,中学老师则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新生还没有适应。他们常常喜欢把现在老师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人格形象等同小学老师相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的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学生对新的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态度,不够自信,不够乐观。这样,他们也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了解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状况,及时化解学生的消极心理。
1、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
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可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应该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真心真情缩短与新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自我介绍要富有新意,不落人大,语言简练;服装要简洁、大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新生的喜欢。总之,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第一次的亮相,力争唤起新生的“似曾相识”感,在他们的心中留下自己可亲可敬的第一印象。
2、上好第一堂课
七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堂课,重要的不是讲授课文内容,而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初中和小学相比,在教学上存在很多不同,比如:初中教材重复少、进度快、难度大,在上更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班主任可在第一堂课上向学生讲明这一点,让他们在心理 上为适应中学的教学作好准备。同时,为打消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畏难情绪,班主任可向学生介绍初中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并告诉他们只要方法得当、刻苦学习,将信领略到时比小学更为广阔更为瑰丽的知识风光,力争唤起学生对初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应该结合政治课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他们分析会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告知他们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不用害怕,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的。
3、处理好第一个偶发事件
新的环境出现的第一个偶发事件,作为七年级的新生,他们都特别关注班主任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希望能以此来评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价格修养、心理素质等。假如班主任老师只是一味要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训斥,不仅影响到事件本身的妥善处理,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班主任自身的形象,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面对新学期的第一个偶发事件,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激动,不发火,同时让学生冷静下来;其次要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事件的原因及发展过程;然后本着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的原则,正确妥善地处理。
面对这群心理尚没“断乳”,又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七年级学生,班主任不仅是一位有着高超驾驭艺术的组织者,同时还又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我认为,以上三点,仅仅只是有效化解学生消极心理的第一步。班主任还要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来继续巩固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稳定健康的情绪,为其平衡度过初中时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用好干部
班级干部是班级的核心与骨干,它是班主任的“影子”。作为新环境的干部,我采用的是竞选上岗,让一些乐于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同时也让同学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敢于去争取的人才能早点成功。其次,定期民主评议班干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去认识人、评价人。对于行为欠佳、服务意识差的班干部,及时地通过全体同学民主评议的方式,让他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让行为端正、服务意识好、能力强的同学走上管理岗位。当然,对于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有很多中学生活不熟悉,作为班主任老师就应该多方面给新上任的班干部指导,让他们更快地熟悉中学生活,更好地为班上服务。除此,班主任还应该放心大胆地启用干部,使之全方位地参与班级的工作与研究,并及时帮助他们总结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使班级形成一个坚强、稳定的班干部队伍,这将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增强凝聚力
集体主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情感。在七年级时,我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形成奋发身上的集体舆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在班级的管理中,最能吸引全校师生的眼球的,在我校莫过于每周一面的流动红旗了。因为这一面面的红旗,都是班级的每一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要有哪一位同学使本班扣分了,就会与流动红旗失之交臂,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谴责。我深刻体会到这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所以,在新学期,我就抓住这个能增强学生凝聚力的流动红旗,让学生为它而奋斗。其次,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中,我都充分利用它,赛前,我身先士卒,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如物质上的准备、技术上的指导、精神上的鼓励等,让班级集体的力量在斗志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五、培养习惯
“好习惯是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的财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可忽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七年级学生处于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在小学已经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没达到中学教育管理的标准,不少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摆脱不良习惯对其成长的影响,适应初中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七年级班主任进行衔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优化环境
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的陶冶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有着良好风气的班级,能造就一大批习惯良好、品质优良的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有责任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一般在开学之初就要求学生树立自己的座右铭,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记在心中,无形中也能直到自我、自我教育的作用。
我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他们认真讨论,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其打印出来,并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使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班规实行记分制,违反班规要扣分,好人好事要加分。学期末进行评比,发奖,评出各项标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1、训练行为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置于严格的行为训练中,需要老师严格要求与督促,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并在大脑中形成“动力定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身上存在图存 很多问题:有的学生不懂得珍惜时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乱打乱闹中;有的学生个人生活没有条理,书桌乱七八糟;有的学生只本班老师打招呼,见了其他老师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我根据这些情况,利用班会时间有计划地设计了行为习惯训练课,如怎样使自己的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怎样收拾课桌、书包;怎样做值日等等。老师讲授示范,学生反复训练,长久下去,行为习惯的养成便落到实处。
2、学习教育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不适应现象,有对对功课多起来表示恐惧,有对英语学习的逃避等,此时,我认为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1)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看到同学们一旦玩起来,把一切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在上课铃声能把他们拉到现实生活中来,而课前学习工具的准备一点也没有。鉴于此,本人通过先重新安排座位,然后从上下痤四人中选一位成绩优秀的担任学,由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组成员课前准备情况,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突击检查。这样下来,上课前学习准备情况就得到了很好改变,后来就成了习惯。
(2)学习方法指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听话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84-01
我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发现大部分语文老师都在开展的课前说话能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说话能力,正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我尝试课前说话到现在已快4年了,通过4年的实践探索,我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课前说话的训练技巧。
1 提出说话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一堂课的前3分钟安排为课前说话,可老师说话,也可学生说话,以学生为主,每人每期不少于4次,但老师每周必须做1次示范说话。每堂课安排1人登台说话(按学号轮流进行),要力争有余音绕梁的效果,可带稿,但最好不要看稿说话;然后安排3—4人即席点评(由说话者在班上抽学生点评,也可教师点评),要独到,要精要。但每位说话者说话前都必须做好准备:先写好说话稿,所写内容还必须与我们所学课文内容有联系,要情真意切,能给人以感染,发人深思;并交给前一天说话的优胜者查验并修改,最后给同桌或好朋友说话,熟悉后方可登台说话。说话后由说话者自己摘录优秀的点评和进行简要修改,最后把说话稿交到科代表处保存,收集、整理后,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每月订成一本供同学传阅。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的确,当初连我自己都有些担心,怕因说话耽误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成绩;结果恰恰相反,不但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增强了。就连上语文课的兴趣都提高了,当初是绝大部分学生怕安排到说话,也怕去点评,但现在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想争先恐后地去说话、去点评,害怕没机会。如果营造出了这样一种其乐融融的学习气氛,还怕教不好语文?出不了好成绩吗?
2 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最初,有些学生会出现身体不自然甚至发抖、连声音颤抖、说话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说话结结巴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利用语文课让学生轮流去作自我介绍,或介绍我家、介绍我班等,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和胆量的锻炼;开展写作技巧的培训举行说话技巧的培训,观看电视上优秀的说话比赛录像;为了训练同学们能有独到、精僻地点评,还可利用“读报课”给学生读好文章,然后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妙处……总之,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找寻他们说话中的亮点,去点燃他们说话的欲望。
3 划分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七年级新生一入校,就明确提出努力方向和长远目标,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朗读训练。
从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按学号顺序,每节课由二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朗读课文,基本要求:自选内容,时间1分钟,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目光注视至例数第二排同学的脸,可使全班同学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挠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采取评比打分的办法,先由教师示范评议一两次,以后均由学生评议、打分,教师总结后将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第二步:基本要求训练。从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按学号顺序由一位同学作口头作文训练,基本要求:态度大方、姿势端正,眼看听众(目光注视至倒数第二排同学的脸,可使全班同学感受到你的目光),不能望天望地望窗外,不能抓耳挠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要有起伏顿挫。在内容要求上相对较松,讲清一件事即可。在素质训练的基础上,从八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从口头作文的内容、质量方面作重点训练。具体要求是说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景和物。
要求文体特点突出,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层次清楚,首尾照应;用词准确恰当;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各种描写方法;对所讲事件作适当评论。在第一步素质训练的基础上,新的要求一项不足扣一分。这一阶段,已经过良好的素质训练的学生,主要精力就转向口头作文的内容。由于受这个年龄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很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露怯”因此,他们对周围的人、事、景、物注意观察、分析;主动阅读优秀范文,从中学习观察、命题、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的各种方法,还要力求新鲜、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视野日渐开阔,选材日渐丰富,分析、评论也越来越深刻。
关键词:英语 自主学习 策略 调查报告 教学启示
问题提出背景:目前我区初中阶段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新办学校尤其突出。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占学生数的98%左右,外来务工人子女群体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不能回避的问题,他们受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1.调查目的:(问题的提出)
2.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调查的学生来自厦门市集美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初一年段,共195人(其中男生101人,女生94人),从中随机抽取进城务工子女100名作为调查对象。
3.调查总结
本次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即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交或情感策略)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调查,采用人机一体的统计模式,计算出每项的百分比。
4.数据收集
本问卷在2014年2月份实施问卷调查并组织填写。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统计,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元认知策略
38%的学生有时预习或完全不预习; 40%的学生通常注意力不集中;38%的学生几乎不积极思考;33%的学生计划没有制定学习目标;44%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会自觉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总结学习方法;
2.认知策略
46%的学生在学习中几乎不会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48%的学生几乎不会加以整改和归纳的问题;43%的学生几乎不会发现语言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41%的学生几乎没有使用音像资料来丰富自己的学习;48%的学生几乎没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9%的学生几乎不会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
3.社交或情感策略
50%的学生几乎不懂得交流。45%的学生几乎不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41%的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几乎不懂得寻求帮助;35%的学生几乎不懂得培养英语学习兴趣;56%的学生在交流中几乎不懂得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学习意志力、注意力的培养,工具书的使用,主动复习、整理和归纳,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在交际中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等六项中,几乎没办法做到和有时能做到的总和接近四成半到五成。
2.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策略方面起关键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调查表体现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强人意的六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三、教学启示
1.重视对学生良好的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1.1加强对学生注意力训练,提升学生听课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40%的学生注意力无法保持集中。良好的专注力是学习成功的最佳保障,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呢?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呢?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 Section A I’m watching TV 中的语法项目: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为例。为了提趣,教师的课堂可以这样设计,即:设计角色扮演课堂活动,三人为一小组,把“talking on the phone”等八个动作表演出来。如:一个负责表演打电话,一个负责提问“他在干什么?”,另一个则回答:”他在打电话”。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的表演与复习重点词汇及时态有机结合起来。表演生动呈现,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就能生动、有趣又有效。其次,教师还可通过采用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八年级下册Section B Unit5,如:
“I bought a dog from a shop.
But the dog didn’t want to nod.
I thought he must be god,
So to him I will never say not.”
为了提趣,还可以用成语进行教学。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6,Section B,2b课文中讲到马丁?路德金和“九?一一”事件时,就可用一个成语来向学生开展思想教育,那就是“never to give up”。中文是“永不言弃”的意思。对于马丁?路德金来说,他一生为了为黑人争取平等的权利永不言弃,直至被人暗杀。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全世界热爱民主、自由、和平的人士为人类的平等而奋斗不息。同样,对于“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可联系2013年全球高达1.6万人死于各种恐怖袭击事件这一严峻的全球反恐形势,教育学生当前全球的反恐行动对于全人类来说也必须是永不言弃的。
1.2引导学生经常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总结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能感。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Holec(1985)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而调查结果表明,近四成半的学生目标不明确,尤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得使用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学习方法,所以自学效能感差。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领略自我评价和总结学习方法的乐趣与能效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重视对学生认识策略的培养
2.1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复习,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的习惯。调查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复习、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因此,教师首先应有意识地培养这一习惯。如:布置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并能及时加以运用的复习作业,明确要求在复习的基础上懂得举一反三,并创设语境加以使用,书写在作业本上上交,由教师进行跟踪评价,不断强化。其次,可通过举行整理归纳笔记评选展示活动,评出较好的整理归纳笔记或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这一良好学习习惯。
2.2教会学生使用词典。词是语言的最基础元素。如何形成自主识记和应用好词汇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词汇效率的重要体现。词典对学生学习单词的音标,拼读规则,拼写规则以及意思的拓展很有帮助。经常使用字典查阅单词和词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词汇,更好地掌握词汇和不断扩大词汇量。
2.3培养学生学会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在英语学习中,英语语言信息有许多情况是借助图画等非语言信息来传递的。考查的类型常出现在听力,阅读理解或写作上。图画信息常见的有情景组图、天气、动物、图表等形式,比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2 Section A 2b的听力训练中,有一幅画,里面有三个人物,要求学生根据听音内容将名字与图画中人物配对。这种练习就是训练学生如何利用图画传递的信息结合听力理解进行信息匹配。
3.加强对学生社交策略的培养
3.1积极构建民主生动有生命的课堂活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学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只有民主生动和谐的课堂,才能使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和谐顺畅,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从而获得足够的语言经验与运用能力。
3.2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活动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在课堂上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来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六单元Section B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听和看来为“皇帝的新装”组图进行匹配和填词。这一部分的听写练习,老师可以用brainstorm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历史上最为愚蠢的皇帝是谁,也可播放《皇帝的新装》视频来导入听说练。这样,学生兴趣一下子就会高涨起来。
3.3培养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引发质疑,来激感,激起兴趣,创设一个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的情绪背景,借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自主、热烈和有趣的学习氛围。其次,也可通过预设作业提趣。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10,Section A中,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自己最喜欢吃的十种食品。有的学生把厦门人最喜欢吃的Xiamen style jelly seaworm(土笋冻),Zongzi(肉粽)都给找出来了。课堂一说,学生们舌尖顿时生津,兴趣也随之而来,直涌心头。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保持兴奋的大脑去随时捕捉,摄取信息。
当然,还有许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头脑风暴,采访,角色扮演,游戏,猜谜语,小组讨论,记者招待会、小组评价以及自主评价反思等手段,让学生在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活动中尽情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快乐的同时又学习了英语,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成效。
结束语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调查所反映的学习现状值得去思考。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这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方法还有许多,都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去思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英语学习状况将进一步多样化和复杂化,是未来英语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值得去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东红.关于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J].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1) .
[2]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2005(1).
[3]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 [J].外语界,2001,(5):41-45.
[4]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 百度网 2000.
1. 概念、性质与定理的阅读
对于数学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点,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对这一类知识的阅读就需要咬文嚼字了,宜对它们的表达方式反复推敲,逐步弄清楚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课本提到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需抓住方程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数”这两个特点来理解这个概念。再如对于七年级下册《垂线》中的“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性质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规定“有且只有”呢?是什么意思?而“过一点”中的这一个点与“已知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个位置关系会不会影响这一性质呢?接下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认证,要让学生明白:“有且只有”是有的意思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点”与“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并不会影响这个性质,即不管这个点是在已知直线上还是在直线外,过这个点都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此外还应提示学生对于课本中加框或者加彩字的内容,也应该细细推敲,因为这些内容也是重点,具有帮助理解、扩展知识等作用。
2. 数学课本的阅读材料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内容,它既富有挑战性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非常接近学生认识的发展区,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学习内容的探究。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出现的观察与猜想“x2■+p+qx+pq”,它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素材。
教师:(引言)我们知道,在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中,从课本第148页的练习题2这里,可以知道x+px+p=x2■+p+qx+pq,而整式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就是因式分解,故可知x2■+p+qx+pq为x2■+p+qx+pq=x+px+p。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在因式分解中各有什么特点。
最后师生归纳结论: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常数项为其某两个约数的乘积,而一次项系数恰好为这两个约数的和。
3. 例题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绝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隐含着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对下一节课的知识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例题的阅读至关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例题时先让学生仔细审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步骤并尝试解题;再让学生试着用其他方法解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对于例3和例4的内容,鉴于学生在物理学科上还没学到,对此较为陌生,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杠杆定理”,让学生记住,然后讲例题,这样学生都较难接受。所以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后再来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大家都有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好玩吗?
生:好玩。
师:那我们回忆一下玩跷跷板的样子,好吗?
生: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师:暖羊羊和美羊羊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吗?
生:可以(不可以)。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分歧。
师:既然大家的意见不同,那我们来看看一个视频吧(暖羊羊和美羊羊在一起开心地玩跷跷板)。她们玩的跷跷板与我们玩的跷跷板有什么不同呀?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请大家翻开阅读课本51至53页的内容。
待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简单地将例3、例4的原理讲解一遍,并让学生解决两道例题所附带的的问题。
学生经过阅读课本,发现问题后开始进行组内交流。如果还存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对它们加以引导和讲解。这样,学生便可以渐渐地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提示与说明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相关知识或者练习题的后面附有小括号的提示语千万不可忽视,往往解题的关键正是在这里。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习题19.2”的练习题16,如果不看后面的提示语,对于这道题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这个提示语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这里学生可以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线”这一性质来解决这一难题。
5. 章头图、教学活动与小结的阅读
一、由生活问题趣味引入数学教学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应用生活问题引入数学问题会让数学课堂变的有趣起来。以前,老师在课堂上引入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由枯燥的数学理论引入的,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还可能导致整堂数学课的失败。因此, 在课堂开始的阶段,老师应当首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然后向学生提问案例中出现数学问题的地方,并对这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将其解决,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为例:课堂刚开的时候,我根据生活中看电影的情景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王说:“昨天,我们8个人去看电影,买电影票花了34元,每张成人票5元,每张儿童票3元。”问:他们究竟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儿童?如果学生用以前的方法来计算,只能靠猜的方式来得出答案。然后,我立即向学生引出了二元一次方法来解决这个生活问题。首先,设有成人x个,儿童y个,由题意得x + y = 8, 5x + 3y = 34,将两个方程联立,可解得x = 5, y = 3.
利用这种生活趣味问题引入教学内容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可以从生活顺利过度到数学问题,更容易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让课堂呈现生机。
二、增加数学游戏,让课堂活跃起来
学生普遍具有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因为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使本身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的充满趣味,在做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练习数学技能。因此,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适当增加数学游戏的部分,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学生的课堂时间,也不会延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趣的,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的参与度,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以苏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走进图形世界”为例: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数学的游戏的想法,游戏规则为利用形状相同或形状不同的正多变形组合起来镶嵌成一个固定大小平面的游戏。如,将正三角形整齐排列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平面,将正方形排列在一起也能组成一个平面。学生听到这个想法之后,通过准备剪刀与纸张,立即展开了游戏,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这种有趣的游戏中来,课堂气氛异常高涨。这样的数学游戏操作简单,且具有十足的灵活性,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在拼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整个平面布置的思考与设计,通过计算分析,再将这些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拼凑在一起,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让课堂在趣味游戏中焕发生机。
三、角色互换,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人演讲的教学方式几乎占到数学课堂的全部。通过这样被动的方式被动学习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难以难以到达孰能生巧的程度。并且,很多学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表面上听的头头是道,实际上对于老师所讲的数学内容一知半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老师应该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全体学生讲解这类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演讲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带动课堂气氛的提高。
以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七节“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为例: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元一次方程也有了熟练的掌握,因此,我让学生自己对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自我总结,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学生总结之后,我让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向其他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该学生讲解过程中,其他学生都在认真的听讲,他们对于学生讲课这种新颖而富有趣味的上课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数学课堂变的生机十足。
四、开设数学知识课堂竞赛
以往数学的考核方式是通过学生做大量的试卷练习,在试卷练习中巩固数学知识,提升应用数学问题的能力。然而,如果在课堂上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本来就珍贵的课堂时间就会大量的被浪费掉,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沉闷、毫无生机。并且,这样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为了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课堂变的更具生机与活力。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定期举办数学知识课堂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一个人学习数学变成了全体学习数学,更容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我也是经过老教材熏陶过来的学生,记得以前的课堂中无非就是老师讲解,学生的练习模仿为主,很少在课堂上有探索、讨论,甚至于数学游戏的介入等等,而现在我在备课时花得时间最多的就是:考虑以怎样地方法传授知识,既要知识点到位,又要学生喜欢以这样方式来接受知识。所以我认为,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展示教学技能的平台,我们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带着“我要学”的思想走进课堂。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感情,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行为注意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为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我最近争对120名七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回答①“有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A有(占28%)B没有(占63%)C不明白什么意思(占20%)②在回答“觉得订一个学习计划重要吗?”A重要(占90%)B不重要(占3%)C不知道(占8%)由此可见,学生也知道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就是没有这样概念,这一点必须由老师提出一定的合乎学生实际情况的要求。
在回答“如果一个人在书房里学习,你能集中精神不开小差吗?”A能(占21%)B不能(占22%)C有时能有时不能(占56%)说明七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根本不够,这时候应该由父母帮助孩子做好自我监控。
另外老师也应该做好有关的引导工作,例如预习前应该明确目标,可以提出一两个争论的问题,不然学生在预习中根本不知道要学什么东西。比如:在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3展开与折叠”,完全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做好需要的折纸与正方体平面展开图。“§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可以事先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找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到课堂上再全班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预习目标,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更深入地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性。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
在回答“你觉得开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你的学习兴趣”A增加了(占74%)B 减少了 (占 1%) C 不增加也不减少(占 25%)在回答“你感觉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对你和同学或老师相处方面有帮助吗?”A有很大帮助(占80%)B有一点点帮助(占18%)C跟原来一样(占2%)
由此可见,学生非常希望、欢迎合作学习,并且要求经常开展课内外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可以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美国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因此数学课要重视开展、努力开展、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