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去极端化剖析材料

去极端化剖析材料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8 05:33: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去极端化剖析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去极端化剖析材料

篇(1)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具体而复杂的,总的来说可以梳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大块。现将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

一、正面影响

1.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中学生听音乐就是感知音乐的过程。音乐感知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感觉是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音乐感觉使人能够认识到音乐的基本属性,如节奏、音高等。音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音乐信息刺激在人脑中的整体的反映。音乐知觉是在音乐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能形成对它的整体映像。在现实的音乐体验中,孤立的音乐感觉很少出现,人们总是以音乐知觉的形式直接感知音乐,音乐感觉只是作为音乐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音乐知觉中。

2.为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形象思维是以直观现象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艺术思维中大量的是形象思维。文学家描述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画家描绘的逼真画面、音乐家塑造的动人场景,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艺术思维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较高级和复杂的形象思维形式。欣赏流行音乐是运用形象思维理解音乐的初级阶段,流行音乐可以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这些感性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和整合又可以迁移到高雅音乐的欣赏中,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3.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调节。为什么流行音乐可以帮助中学生调节情绪情感呢?其原因有四点。第一,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情绪化的音乐类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的。这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的根本原因,也是流行音乐有助于调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前提条件。第二,流行音乐的题材贴近生活。第三,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第四,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琅琅上口。

二、负面影响

1.内容过于简单直白,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欣赏对象类型不同,想象的程度也会有差异。对于那些内容相对具有确指性的音乐作品来说,如歌剧、舞剧、影视配乐以至一般的歌曲,这类作品由于艺术构成中的场景、画面、情节及歌词等种种因素,给聆听者的想象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一方面给聆听者的想象指引了方向,另一方面又圈定了想象的内容和范围。材料越具体、内容越直白的音乐,对于受众的想象指向性就越明确,局限性也就越大,受众的想象空间就越小。

2.某些作品容易加剧中学生情绪情感的不稳定和极端化。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部分音乐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情绪。客观地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些成年人情感的宣泄,但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的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的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了挫折,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的压力。

3.流行音乐的“文化效应”不利干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文化效应举例: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的歌星梦……影响:中学生追星的原因除了发自内心地喜爱以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歌星们幸运地过着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前呼后拥光彩照人、金钱地位 名利双收等等。而且这一切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往往是被星探相中然后重金包装就行了。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也会感叹:“我要能那样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各种媒体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超级女声》等娱乐栏目,同学们当然不能错过良机,从海选到总决赛,就算没实力参加看着别人从平民变成公主也有替代性满足感。事实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流行音乐带来的这种文化现象容易让人误解了成功的真谛。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的奋斗。中学生处在为自己将来的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这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极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

综上所述,从正反两个方面剖析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力求全面和具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问题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我们在强调流行音乐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积极面。流行音乐的文化属性还提醒我们,看待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题不能局限于音乐本身,还应该扩展到其文化属性带来的效应。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流行音乐给中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我们才能对流行音乐的教育价值做出正确判断,并提出正确合理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篇(2)

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这是近些年来研究界普遍关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各种理论方法来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尽相同。耿传明的《“现代性”的文学进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动力与趋向考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8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以新的理论视野、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空间开阔、储量丰赡的领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作出了新的阐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是一部有着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力作。

《“现代性”的文学进程》是作者“既往的学术研究的一种整理和总结”,是其十余年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书名即反映了作者的主旨和用意:作者以“现代性”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在发展线索,将其纳入到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这一宏大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打破固有的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分期的划分,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连续性的整体,深入研究了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发展趋向。作者采取宏观主题性考察和微观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式对此论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在宏大的“史”的框架下,选取一些现代文学史上的重大主题和具有典型性的作家、文本进行分析,着重揭示其在“现代性”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价值和意义,突破了以往的文学史分期造成的视野局限和断裂、支离感,建立起了一个更能完整地展现20世纪以来文化和文学演进规律的研究框架。论著立论新颖,判断敏锐,眼光独到,具有很强的学术启发性。纵观全书,它呈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视角独特,视域开阔。

“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含义极丰富而语义有点含混的概念。在《“现代性”的文学进程》中,作者以清明的理性、全新的文化视角深入到“现代性”的浩瀚海洋中遨游,对其来龙去脉作了细致的梳理,从中发掘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闪光点。

作者将“现代性”纳入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从纵横两方面对其予以考察,在已有论断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从而实现新的飞跃。作者以“文学的‘现代性’与整个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同步”为出发点,将中国文学“现代性”转换的起点、开端归结在1894年的“甲午之役”和1900年的“庚子之变”,并指出“‘现代性’的内涵包含着三个主题:精神取向上的主体性;社会运行原则上的合理性;知识模式上的独立性。”(第1页)作者突破陈规,言前人所未言,充分显示了他深厚扎实的治学功底和准确把握问题的眼光。同时,作者从中国文学“现代性”产生的文化语境入手,揭示出了“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知识力量”以及诸社会群体心态对“现代性”的推动作用。作者以充沛的创新激情进入“现代性”这一学术领地中,以“言必有据”的严谨学风进行学术研究,得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结论,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在关注近现代文学核心叙事的同时,也将长期被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家忽略的“无政府主义文学创作”和“民族主义文学理论”放置到自己的研究视野中,对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中所起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作者以三篇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小说为例,分析了无政府主义文学创作在本世纪初所独见的激进、前卫性质。指出无政府主义“时时更新、刻刻进化”的进步主义信仰以及“个人本位主义”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并试图以此探明20世纪初的现代性话语产生的语境和特质。作者将20世纪上半期文学史上出现的“‘民族主义’理论纳入到其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去考察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对其做历时性的研究”(第37页),认为“它代表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化、现代化的趋势”(第49页),这一观点很有新意。作者以丰富、详实的资料为依据,在中西文化、社会、历史发展的比较中,层层剖析“无政府主义文学创作”和“民族主义文学理论”产生、发展的背景、规律及作用,令人耳目一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文学史的盲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评判20世纪中国文学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作者既注重宏观趋向的把握,又注重微观的个案分析。

面对复杂庞大的研究对象——20世纪中国文学,作者始终保持着一份可贵的清明理性。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文学长河中,作者虽致力于对“史”的全面的描述和总结,但他并没有放眼于文学世界的角角落落,而是选取几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力求从独特的

转贴于

角度,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去解析其中的各种奥妙,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作者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书中所引用的原始材料和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透彻的分析、解读和归纳概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予以清楚的梳理、深刻的分析和周详的论证,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一种“全史在胸”的宏观把握的气势。然而,这种宏观的把握,是建立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是通过无数具体的现象和文本的分析而得以呈现出来的。因此,作者自始至终也没有忽略对具体的文学创作现象和文学创作文本的分析。而在对具体的个案剖析阐述时,作者没有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的平面复述,而是将其纳入“史”的发展脉络中,探讨了各个文学创作现象之间的承续与变异,揭示了这种承续与变异背后的规律和因由。例如,作者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对张炜、李锐、实的“启蒙”话语创作予以考察,将其与“五四”启蒙传统进行比较,指出了其内在的承续性及现存的“尴尬”困境。又如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着眼,揭示出了“新写实”小说出现的必然性。全书既有“史”的开阔,较为全面地展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又有“论”的深入,增加了“史”的丰厚感,做到了史论并重,体现了作者开放的研究视野和豁达的研究理路。

再次,面对研究对象,作者总是能以比较的、辩证的眼光对其进行具体的学术分析,从而避免了片面性和极端性。

近几年来,研究界出现了一种炒作现象,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不顾客观事实,极力追求一种“片面而深刻”的新闻轰动效应。而这种效应是一个成熟的研究者所不愿追求的。耿传明作为一位接受过正规训练的研究者,有着他自己的研究观和出发点。他善于从具体史料出发,通过对史料的客观辩证的分析,得出公允的结论。

在此书中,无论是对“史”的论述,还是对个案的剖析,作者始终保持客观公允的研究态度。比如,作者在充分肯定了“现代性”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又不忘分析“现代性”可能会导致的负面因素,并给人以警示。作者将鲁迅与余华进行比较,既看到了鲁迅一代“五四”文人“启蒙话语”在当时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功绩,也看到了其虚妄性和不切实性;既看到了晚生代小说在表达个体特有的生存感受上的优势,肯定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又揭示出其“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应有的距离”的弱点;既肯定了萧乾小说在审美距离上的艺术自觉及其艺术探索和实验的独特之处,也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不足。作者在其深厚的学养基点上,坚持辩证地看问题,既显示出了难能可贵的沉潜、客观、公允的声音,也表现出一个文学研究者成熟的批评观和不甘庸俗的个性化研究特色。

第四,作者在继承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又突破陈规,不断提出新见。

篇(3)

【关键词】工艺与艺术 竹材 现代产品设计 绿色环保理念

我国幅员辽阔,竹资源极其丰富。竹子,在中国自古至今经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将竹材用在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当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多个方面。最初的竹材绝大多数只是用在跟老百姓生产、生活有直接关联的工具类产品当中,还有一小部分是各种工艺品,无论是手工制作还是现在的机器化生产,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在最初的跟竹材相关的系列产品设计当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重复两个极端化的思维和方式。一个是传统竹制品的生产和加工,主要以原竹作为材料。比如竹编工艺、竹雕工艺等技艺。这种传统的竹制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正在急剧下降,正慢慢被易于加工制作的其他材料制品所取代,传统的技艺也濒临灭绝。替代品跟传统竹制品相比,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带有强烈的机器生产的冰冷感,与使用者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同时,设计师在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为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埋下了伏笔,虽是无心,但事实依然如此。另外就是高科技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利用,比如竹纤维工艺。当今部分设计师和生产厂家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所以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制开发当中,最终结果有待于时间的检验。研发投入的越多势必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会比较高,对相当多的消费者来说,价格因素是促使其购买的关键因素。

在现有的背景下,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利用竹材特有的材料属性,不断提升传统材料的社会认同感,让传统材料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现在或者未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坚持材料的原汁原味和固有的文化内涵,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加工,使产品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民间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竹制品,竹材料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材料的经济性、产品对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耐用、环保等特性,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继承原有传统工艺、理念的基础上,对编织等技艺进行深入的发掘和创新,在产品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下文章,从外观上既能保证传统产品的味道,更能很好地迎合现代都市人的品质需求。同时,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加工工艺对竹产品的结构进行创新,无论是由简入繁或是由繁入简、粗犷或是简洁,都能找到设计的切入点。中空圆筒的结构是竹材区别于其他材料最显著的特征,应该充分发挥竹材这一特性的想象空间并加以延伸,设计出更具韵味的新产品,让传统材料焕发出时代的新机。

第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原竹材料已不能满足现代产品的设计要求,人造竹集成板材正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人造竹集成板材具有幅面大、纹理细密、稳定性好、不易开裂、质地清新、色泽匀称、易加工成型、天然无害等优良特性,在家居用品设计、工艺品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竹集成板材除了具有其他实木板材的特性外,在造型上要有创新,有体现时代气息,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使用者生活品质的提升而设计。

第三,在产品材料的选取中可以考虑竹材与其他材料的结合设计,尽可能发挥每种材料的优势,互相补充,取长补短。采用原竹材料、人造竹集成板材制作的产品都属于单纯性竹产品,有的产品由于竹材本身的某些材料性质和加工手段的缺陷,无法完全呈现最初的设计意图,或是为了产品本身做出了某些方面的妥协。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除了继续坚持竹材的使用以外,可以更多的加入现代的材料,比如塑料、木材、金属、玻璃等,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与整合,可以有效地让竹材发挥出新的特色和韵味。

第四,打破常规思维,拓展竹材的应用领域。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一提起竹材,直观反应往往停留在传统的家具及传统生活器具上。设计提倡尊重和应用传统要素,但也讲求创新。除了设计的创新外,材料应用领域的创新也同样重要。我们可以在实际的设计中用竹材来代替或搭配传统材质,比如灯具、茶具、家具等领域。当今社会人们的环保理念日益增强,尤其是跟个人生活和家庭密切相关的产品,在这种趋势下,竹制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高校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大科研力度,探索竹材在各种环境下的适应性,寻求竹材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中,对竹材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竹类产品,追求的是原汁原味;二是竹纤维制品,科技含量高;三是竹制板材产品,以各类家具为主。概括地说就是以科技含量的高低作为区分的标准。但是竹材有其特定的物理性能,加工工艺繁琐,无论科技含量高低,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在广泛开展科研和实验的基础上,广泛探索竹材的使用领域,让传统材质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让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惠及到更加广泛的消费者。

(注:本文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EW1225)

参考文献:

[1]何明.中国竹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2]杨晓丹、王沂蒙.竹材在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1).

篇(4)

(一)电视新闻平民化传播的优势

(1)关注国计与民生,积极锁定目标群体。传统观念认为,民生新闻就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的浅层次报道,然而在对新闻工作“三贴近”思想做进一步思考,发现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应更加亲近广大受众群体,用真正的“民生”视角去解读“国计”。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就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政策进行了深层次、平民化的解读,积极锁定广大目标群体,及时捕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国民大计,并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用解释性的报道手法,调用比较充分的背景材料全面分析整个新闻事件,加强受众对政府重大政策、相关条文及法律法规的理解,并引发思考。同时,将时政新闻软处理,捕捉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和其中人物细节,进行平民化报道。(2)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多层次、多角度的组合报道。民生新闻提升层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对新闻事件进行了深度剖析,通过对一些看似简单的新闻事件展开调查并深入了解分析,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打破之前固有的、常规的报道模式,进一步深挖那些新闻背后的新闻,发挥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辐射力、带动力以及影响力。在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之间,架起一座充当沟通效力的桥梁,让老百姓都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使政府决策都能够做到群众的心里去,将常规的舆论式监督变为建言式监督,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反映民意,体现民情,满足民愿。(3)增强服务意识,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根本。民生新闻会将所在城市大小民生事件网罗报道,那么民生新闻的服务性到底有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常言道,群众无小事,鉴于此,一些民生新闻从开播时的简单帮忙、单纯解决问题,逐渐开始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度挖掘、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致力于影响更多的人,或是借助和公检司法机构、慈善机构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通力合作,再通过本台记者及其团队和整个媒介的不断努力,切实帮助广大民众解决身边的大小问题,体现了其增强媒体的服务意识,以解决广大受众问题为根本的宗旨。

(二)电视新闻平民化传播的不足

(1)对于民生概念理解狭义,甚至将平民化曲解成庸俗化,表现出低俗化。从播出的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中,可以看到“平民化”常常被解释得很狭义,如今电视新闻在追求平民化的过程中,不少并非平民化而是被曲解为庸俗化,将民众期盼的通俗扭曲成媚俗,一味追求猎奇的、庸俗的社会新闻,以此求得较好的卖点。更有少数记者为了迎合个别观众的喜好,吸引其关注力,热衷于报道此类新闻,甚至把某些有关凶杀案的情节做得非常详细,强化视觉刺激效力。(2)新闻报道的同质化、单一化。不少地方电视台在做民生类新闻时极易与当地的早报、晚报还有部分都市报类同。民生新闻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以所在地区为其新闻的立足点,报道出来的新闻大多是发生在当地市民身边的事情,可以说某一地区某一段时间发生的新鲜的、重大的事件是一定的,现如今获取信息的途径先进而快捷,某一新闻事件同时被好几家媒体发现并报道出来。我们既要强调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还要防止电视新闻选题的平淡化、单一化。另外还有一些报道存在捕风捉影现象。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部分民生新闻节目违逆新闻真实性原则。在这种情形下,不管是捕风捉影还是在制造卖点,都是在考验媒体的公信力,这对以体现平民化特征取胜的民生新闻栏目来说更应如此,可以试想,如果民生新闻节目一旦因为这样而失去了民心,那么何来高的收视率可言呢?

二、怎样更好发挥电视新闻平民化传播的作用

(一)再度深化并重申电视新闻传播的平民化,避免庸俗化

针对受众对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平民化特点的狭义理解及庸俗化,低俗化曲解,各大媒体应该重申平民化的概念,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完善并约束一些媒体的不法或过度追求高看点而采取的一些极端报道,深化平民化及其民生新闻在百姓心中的完整形象,要尽量做到既亲近民众又体现了民生新闻应有的深度,更好地发挥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为广大受众服务。[1]例如,教育乱收费、医疗改革等问题,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若民生新闻只是一味关注琐碎事件,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那便是抓小丢大。

(二)尽量避免节目的同质化,打造一些属于自己所独有的特质

民生新闻的释义有两种。“小民生”指的是与广大受众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题材。“大民生”指那种不一定跟民生直接挂钩,但是完全能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来解释,找到与其相关的方面以及有切合点的新闻,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体育等都可涉足其中。民生新闻的报道对于生活琐事报道占的比重太多,大可以把报道的眼光放得再长远一点,多关注一些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民生”方面的新闻,把政治新闻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及角度重新解读,使那些原本看起来生硬的新闻冠以富有特色的地方形象,并从“小民生”的角度出发阐释。对于目前遍地开花的民生新闻,面对有限的新闻资源,避免同质化也势在必行,如《南京零距离》的特色主持孟非,《阿六头说新闻》采用本地方言播新闻,陕西卫视《都市快报》的《周姐帮忙》,不同的节目特色,不同的主持风格,地方方言动画形象的融入,增强了可视性和对话性,打造了独有的民生节目特质。

(三)更好地利用热线电话等传播媒介,使受众成为新闻的发现者和报道者

篇(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其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也将日益扩大。区内90%以上的产品可以获得减免税的优惠,但我国出口企业利用原产地规则获得产品关税优惠的比率却不高。本文基于对原产地规则利用率的表现情况分析,对其持续走低的趋势作了原因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后,区内90%以上的货物均可获得减税,如蔬菜水果、木制品、电子产品等正常货物已经在2010年实行了零关税,少数敏感货物如咖啡等减税比例逐年递增,优惠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已经从9.8%降到了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也从12.8%降到0.6%。作为涵盖11个国家、19 亿人口、gdp6 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要逐步实现93%商品零关税的一体化目标,通过实施严格的原产地规则以防范区内税收优惠“外溢”现象发生是必然的选择。

 

据此,经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谈判委员磋商决定,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99号),这不仅对规范和完善区内适用的优惠进口(性)原产地规则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进出口产品合理规避非关税壁垒、减少成本支出、促进经济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以中国出口中的权项商品棉纺布为例,目前该类产品自由贸易区政策给予10%的最惠税率,如果我国企业进口东盟价值1万美元原产棉布,利用好政策就可节省1000美元的关税,同时以关税为基础的增值税也相应降低,可节省170美元,总共可以节省税款1170美元。中国出口产品如果能持有中国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进入相应的国家,不仅可以享受关税减免待遇,还可以在通关上得到便利,削减集装箱和场地的费用支出,节省通关时间和关税费用。

 

遗憾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并没有被我国涉外贸易企业充分利用, 201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利用率仅为20%,特别是对中国的非法检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此比率还要更低。而部分的东盟国家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的情况相比却要好得多,依据2012年东盟秘书处的数据显示,菲律宾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利用率达到41.15%,居东盟前列,其他的东盟国家如柬埔寨、印尼和泰国等此比率均超过30%。如何提高中国外贸企业对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利用率,是中国在自贸区利益博弈中取得长期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更关系着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利益实现。

 

二、我国利用cafta原产地规则的现状

(一)与普惠证书相比较,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申领比例明显偏低

优惠原产证数的申领比例是指某一地区的出口企业在某一时期申领的优惠原产地证占其出口货物总批次的比例。依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进口实际受惠仅占66%。而出口至东盟的协定税率商品中约有40% 没有申领优惠原产地证明。2012年我国各省出口东盟的法检货物原产地证申领平均比例不足20%,而商检货物原产地证的申领比例则会更低。其中由于受区域优势因素的影响,广西、云南、广东3个省份的企业优惠原产证的申领比率最高,分别为31.7%、25.8%、12.3%,这些数据均明显低于同期全国普惠制产地证56.6%的申领比例。

 

(二)外贸企业对各协定成员国原产地规则政策利用水平参差不齐

依据我国各省份的检验检疫局相关网站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涉外企业还没有对出口到汶莱、老挝、缅甸这些东盟国家的货物申请办理优惠原产地证书,出口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货物的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申领比例只有不到10%,而出口到泰国、菲律宾、越南的相关比例则高达38%,协定国原产地规则政策的利用水平明显参差不齐,而且与产品出口到区外智利高达380%的原产地证利用率相比明显偏低的。

 

(三) 不同产权的企业申领原产地证比率差异大且具有倾向性

以出口原产证利用率为统计口径,我国不同产权的企业申领原产地证书的比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国有企业的利用率为42.9%、民营企业的利用率为12.6%、中外合资企业的利用率为28.6%、外商独资企业的利用率为28.6%。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以来,货物贸易方面涉及约七千个税号的产品将全部实行零关税,大约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九成。我国出口到自贸区协定成员的各类产品中,汽车和零部件、机械、农产品的表现出明显的利用倾向,出口原产地规则利用率分别为40.7%、46.7%、47.5%,同比电子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及其他产品该利用率分别只有35.4%、34.6%、36.2%。

 

(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证书退证查询现象增多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东盟10国退证查询函明显增多,大量的退证查询现象出现必然会对我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及进出口贸易产生不良影响。依据陕西检验检疫局的有关数据显示,该省2011年收到东盟优惠原产地证书退证查询份数占总查询份数的86%,同比增长200%。退证查询函查询的内容主要涉及原产地证书的签证笔迹、印章、证书所列商品的分类以及商品的价格,其中对证书签证笔迹和印章的查询占总查询量的57%。例如,我国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人员曾收到泰国海关一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退证查询函,由于中方一出口公司人员主观认为黑色铅笔及彩色铅笔的10位海关编码是一致的,将出口商品简单分为黑色铅笔和彩色铅笔两大类,由此造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商品分类与外贸发票不一致,影响了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

 

三、 利用cafta原产地规则偏低的原因剖析

(一) 出口企业缺乏主动申请减免关税的意识和足够的经验技巧

很多出口企业并没能站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高度去主动利用原产地证书,享受进口国关税优惠政策,常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只要进口商不主动索要原产地证书,出口企业就没有申请原产地证书的积极性。以中国红牌企业集团为例,作为生产家用电器、电子、酿酒为业的湛江知名企业,2012年其出口东盟金额高达1500万美元的小家电中,竟无一产品办理原产地证书。究其原因,由于价格低廉的出口产品极受东盟市场欢迎,出口企业不重视办理原产地证书的必要性,也不了解究竟该怎么办理该证书;许多出口企业在涉外谈判时没有把提供原产地优惠证作为谈判的筹码,影响了原产地证书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有些出口企业认为有了关税优惠协议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了,却没有意识到必须提前办理相关的原产地证书才能享受对应关税优惠待遇。

 

(二) 申

报人员对原产地证书政策理解存在误区

我国不少出口企业申报人员认为出口商品含有非中国产的进口原材料就不属于中国原产,就不能获得原产地证书,因而要么不作申报,要么采取刻意虚报瞒报的极端手段。其实,申报人员混淆了“原产品”和“完全原产品”两个概念。中国—东盟自贸区采取的是百分比标准,即由非原产成分(或本国成分)占制成品价值的比例来判定其是否在原产国经过了实质性改变。倘若进口原材料价值超过了总价值的40%,或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占制成品总价值(离岸价格)的比例只要不超过60%,且最终生产工序在自贸区缔约方境内完成就,就属于自贸区关税优惠的范畴。除此之外,自贸区还规定了一些特定产品可以不按照或不完全按照此“增值标准”来判定其原产地,而是采用税目改变标准(如羊毛等6个产品),或者采用选择性标准(如纺织品等)。

 

还有一些出口企业的申报人员错误地认为从国内收购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就属于国产原料,过于简单化地处理来源复杂的原材料制造产品原产地标识。在实际的签证过程中,判断原材料的产地需要追索到产品的起始材料有无进口成分,即使原材料和零配件是从国内采购的,也要从包装、标志等方面看原产地。

 

(三)退证查询逐渐成为自贸区内新型贸易壁垒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2012年人均gdp的差距高达50倍左右,各成员国在自贸区中的利益要求不同,与希望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市场开放度的经济较为发达的成员国相反,经济相对落后的成员国更关注国内市场和产业保护,因而在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手段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原产地规则在推进贸易自由化外衣的保护下面临被报复的风险也很小的背景下,近年来已逐步演变为贸易保护的一种形式。例如,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海关在签证操作程序中有规定:进口方海关可以请求进行追溯核查,当对有关文件的真实性或涉及全部或部分产品真实原产地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有疑问时,进口方海关可以暂缓给予优惠待遇;如果相关产品不属于禁止或限制进口产品,同时不涉嫌瞒骗,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后,货物可予以放行。个别东盟国家的海关官员,只要批阅到持有form e证书的进口报关,就以检验检疫为由提出滞留货物,变相阻碍货物通关。这些名义上“合理合法”的监督管理措施,实际上却发挥着一种隐形的贸易阻碍作用。

 

四 、 改变现状的应对思路

(一) 加强政策宣传,完善出口企业相关培训体系

要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关税优惠政策,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媒体、商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宣传和培训,包括已达成的经贸合作发展规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间表等,使企业熟悉区域内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产业导向、投资环境、市场特点等基本情况。具体系统性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一要使相关人员掌握签证产品相关知识,提高其应用优惠政策的能力;二要通过窗口、网站及时公布有关信息,通过产地调查、监管、举办讲座等渠道面对面地向企业介绍相关政策及其变化情况;三要对利用优惠原产地证的典型成功案例作宣传,对自贸区下的优惠政策向出口企业申报人员作多角度、多层次的介绍。

 

(二) 规范申报行为,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

由于当前申领产地证的外贸公司注册信息与其签证产品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加大了签证管理的难度,加上签证机构人员人手紧张、签证调查的手段难以配套跟进的客观条件限制,外贸公司随意申领、重复申领甚至虚假申领产地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国应尽快建立产地证申报员差错管理制度,要对来自异地的货物签证作仔细到位地调查,特别是对签证量较大的外贸公司定期按比例进行事后抽查,对诚信度不高的申报企业开展签证抽查,加大对虚假申报行为的处罚力度,健全申报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规范申报行为。

 

(三)高度重视原产地规则的作用,促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

提高企业对东盟国家经济政策变化的关注度,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原产地证政策信息,积极引导企业走“多元化”战略,积极利用自贸区的关税优惠政策来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中的原产地判别标准,使产品可以得到更多关税优惠的机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东盟国家进行绿地投资,深入调研,因“国”制宜地调整投资策略,避免盲目投资。

 

(四)警惕原产地规则新型区内贸易壁垒,维护企业经济利益

要研究和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签证操作程序,针对每年召开自贸区谈判委员会议情况,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及时掌握新出台原产地规则政策和签证规定变化的内容并及时告知企业。例如:依据规定,自2009年开始,form证书第一栏要如实填写出口商名称、地址和国家;一份证书项下的商品不得超过20项等。其次,加快建立空白证书登记制度,加大对空白证书的监控管理,防止不法商人证书造假行为,从源头杜绝原产地证书的造假。再者,进出口企业的申报员在了解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加工工序等情况的基础之上,严格按照出口商品的税则编码规则进行分类,品名和hs编码分类要准确,做到原产地证书内容与外贸单证一致,严格依据规定程序申报,防止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罗亚萍,陈洁. 原产地规则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适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

[2]沈铭辉,王玉主. 企业利用fta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1).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预算管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9日

一、引言

预算管理制度在大型企业已经实施很长时间了,并成为大企业内部经营绩效考核重要一环。近年来更有大企业将“全面品质管理”的基本概念融入到预算管理制度中,结合方针管理、预算管理、日常管理,经由一套科学分析方法,来编制年度预算,并通过财务体系确认绩效的达成。中小企业因为限于规模、人力,使其无法也不需要依样划葫芦,但是基本的预算管理观念则应贯彻至每一位员工,使中小企业内的有限资源,经过沟通协调,按事件的轻重缓急,做有效的运用,以提升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架构

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是由其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各部门间平行沟通、协调的过程。如此经过群策群力,方能完成一套完整的预算架构。预算在规划基础阶段针对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剖析企业所具有的优劣势与整体环境衍生出的潜在机会与威胁。中小企业经过SWOT分析,结合企业愿景,据以拟订短、中、长期的营运预算。中小企业的营运体系以生产和销售作为血肉,以财务作为骨干,因此,预算管理架构也依此划分为营业预算与财务预算两大体系。凡是销售预算、销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及管理费用预算等包括在营业预算范围内;而现金预算、资本预算等包括在财务预算范围内。

三、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销售预算

(一)基本概况。销售预算是中小企业的一种主要预算:一旦确定了销售预算,其他预算将利用到它的结果。比如,如果业主经理认为明年的销售额将达到40万美元,那么中小企业将基于这个目标来储存库存、雇用员工并且制定营销战略。当然,除了总销售额数字以外,业主经理还需要其他更多的信息。业主还需要将总金额根据各个月和季度进行划分,这样其他所有预算可以绑定到这些数字上。比如,如果一半的销售额将在明年的前3个月获得,那么在这个期间(或者不久以后)内,需要完成一半的产量,并且为运输做好准备。同样,在年度的第一个季度可能需要有更多(相对于其他季度)的现金和人员需求。

通过将其他预算与销售预算连接起来,业主经理可以向上或者向下调整花费,这取决于经营的状态。如果销售额比预期的高,那么可以提高产量以及增加雇员的数量。相反,如果销售比较缓慢,那么应当临时终止生产并且解雇部分员工。

如果中小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本,足以安全渡过迟缓的6个月,那么业主经理并不用担心公司只能够勉强生存下去,不能承担任何财务的挫折。取决于必须对运营监控的密切程度,公司可以每周或者每双周进行监控,或者甚至每3~6个月才监控一次。

(二)预算作用。财务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对于计划中涉及到各方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作用。预算是计划的工具,也是实际工作的控制基准。主要有以下作用:1、预算使销售机会、销售目标、销售定额清晰化和集中化;2、预算计划出为达到目标的合理费用投入;3、预算有助于促使各职能部门协调合作;4、预算有助于保持销售额、销售成本与计划结果之间的平衡;5、预算提供了一个评估结果的工具;6、预算通过集中于有利可图的产品、市场区域、顾客和潜在顾客而使收益最大化。

四、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现金预算

(一)基本概况。不管是否可以称之为预算,也许这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控制,因为,把可用的现金去偿付到期的债务乃是中小企业生存的首要条件。现金预算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现金预算过程的核心在于现金计划。中小企业的现金计划要求包括两种类型:企业正常运行每日和每周所需要的现金,以及这个期间内组织的维护费用。前者与日常经营需要保持在手头的现金有关。通常,中小企业对30天或60天的现金需求进行估计,并确定在这段时间内可能收回的资金额。如果比较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之后出现了现金短缺,那么就可以安排一个信用限额或者短期贷款。

这一预算的维护部分考虑了保险、租金、工资、采购、服务和税收等费用。这种对经营的长远考虑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平衡其每年现金需求的机遇。

(二)预算作用。现金预算的作用及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1、提高中小企业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经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职工工资,偿付应付账款与票据以及其他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偿付债务,称为“无偿债能力”。无偿债能力的中小企业,可能被迫宣告破产。即使经营管理得很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银根紧缩、自身搞基本建设、扩大销售活动或生产规模的时期,有时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必须小心翼翼的规划现金流量,使手头现金随时够用。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中小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使中小企业在债务到期时不至于很被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其中对中小企业影响最大的则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中小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中小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于破产。现金预算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中小企业现金短缺的时期,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显露短缺时期来临之前安排筹资,从而避免了在债务到期时,因无法偿还而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誉,为中小企业以后融资增加阻力;或中小企业被迫“拆东墙补西墙”,在高利率条件下举借新的债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2、促进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现金预算是以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等各项经营预算为基础的,需要他们提供的数据,而销售预算是各项预算的基础。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之间提出改进建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便于他们之间的协调,避免由于责任不清楚造成相互推诿的事件发生,调动了中小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为中小企业搞好现金预算奠定基础。

3、提供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内部控制。现代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单个中小企业在这个大系统中仅仅是一个分子,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处于整个管理的核心地位,而现金预算则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现金流量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中小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其财务管理的关键。

五、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之其他预算

销售和现金预算并非是中小企业用于控制运作所必需的唯一预算。其他预算实际上是现金预算表中的一些附带项,包括工资、广告、销售费用以及新工厂和设备预算。取决于公司的规模,这些预算类别将通过现金预算进行处理或者准备,并且需要加以特殊考虑。比如,一个制造型企业可能具有制造和采购预算,而一个销售企业可能会编制销售费用预算。但是,因为中小企业也并不希望自己负担过多的预算,因此预算应当尽可能地少。因此,精明的业主经理往往使用“例外控制原则”来处理预算方面的问题。这个原则认为,业主经理应当考虑到极端好或者极端坏的结果,而不是按照期望进行的经营。如果,一月份的预计销售额是8,000美元,但是,事实上达到了8,200美元,那么公司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但是,如果销售额达到了15,000美元,那么中小企业就必须考虑到订单的处理(如果它是一个制造型企业的话)或者采购更多的物料或产品(如果它是一个零售或者批发企业的话)。同样,如果,销售额只有4,000美元,那么在下个月的预算中就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改,比如,缩减采购量、解雇部分员工或者采取其他的行动。

六、总结

我们需要记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预算控制必须符合自己的初衷。它们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设置目标并评价业绩的工具。如果出现了问题,预算应当帮助业主经理找出问题发生的地点和原因。基于这一原因,每个预算都应当具备两个特征:经济性和时间性。如果,预算过于繁琐或细节,那么公司有可能花费1美元的费用来发现一个50美分的问题。预算必须相对于其成本是值得的。同时,预算也应当是及时的;它应当允许业主经理及时地收集、分析并解释信息以采取所需的行动。如果,公司采用的是固定的3个月预算,但是,销售注定会大幅度地波动,那么在预算期结束以前公司有可能会用完现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针对较短的区间制定预算――也就是说,每个月编制一次预算。

最后需要记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业主经理可以依赖于一个或者多个预算,比如,销售预算和现金预算,从而可以确保如果具备了这些预算,所有事情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同时,中小企业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拥有过多的预算。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永中,金才兵.预算管理一点通[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2]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质的课程研究;方法论

教育领域素有“质的(qualitative)”和“量的(quantitative)”方法论之争,它们构成了20世纪以来教育研究方法的两条发展主线。诚如瑞典教育家胡森(T.Husen)所指出的:“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演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1]近年来,随着质的研究方法在课程领域的广泛运用,质的课程研究独具特色的方法论思想也开始引起课程学界的普遍关注。

质的课程研究方法与传统的量化课程研究方法和定性课程研究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内容的变化,也不在于研究手段的改进,而在于研究视角的转向和研究目的的改变。质的课程研究关注的是课程活动自身的存在,是活生生的课堂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关注有着各自独特境遇和逻辑的课程事件,以及它的处境、它的发展变化和它的最终命运,而不是致力于发现一种先在的、不变的客观规律来解释一切课程现象。因此,就方法论意义而言,质的课程研究处处透露着一种鲜明而强烈的人文精神。这种方法论上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它反对盲目崇尚自然科学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反对实证主义原子论和物理主义机械还原论,倡导以人为本的课程研究取向,重视事物的本源性和整体性,尊重人的认识的主观性和多样性等方法论思想上。

一、崇尚自然主义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当中,“自然主义”(naturalism)指的是一种研究者直接面对真实社会现实的哲学态度和方法论信念,它有别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或“科学主义”(scientism),将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运用于社会现实研究的信念和趣好。在科学主义范式下的量化课程研究中,研究者总是倾向于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尤其是对于实验性研究,研究者要精心设计一个人造的实验情境,在实验过程中系统地操纵变量的变化,以便精确地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研究一般来说内外部信度都会很高,但效度由于受到研究者的人为因素干扰而大大降低,因为它同实际的自然情形相差甚远,是对人的原本特性和事件过程的本真状态的人为扭曲。质的课程研究为了避免上述情况,采取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力图在真实的情境状态下把握研究过程。

质的课程研究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性经验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了学生各类经验的有机融合,也包括了学生获得经验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环节。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人类的共同经验、教师个体经验、学生个人经验往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学生在课程为他们展开的丰富的经验世界中自由想象、创造、学习、理解、交流、游戏、活动,不断建构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经验和意义建构过程,它具有非预期性、非控制性、情境性、历时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要想真正认识课程的实际意义,就必须把它放在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质的课程研究者通常是在不引人注目(unobtrusive)的情况下进入研究现场,不控制任何变量,也不从外部强加任何因素于研究情境和被研究者身上,方法论者将这种自然情境中的研究称为“现场研究”(field research,文化人类学称之为“田野研究”)。

崇尚自然主义的方法论思想有以下两个突出要点。

第一,研究者不人为干扰或改变研究现场和研究过程,即不将已有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测量手段等强加于研究过程。研究者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访问者或参与者、行动者深入到课程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在实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具体详尽的描述,使之真实地再现于读者面前,由读者自行作出体悟和判断。

第二,注重对研究资料的情境性解释。质的课程研究并不热衷于撇开背景因素对资料进行抽象分析,也不关心研究结果的概括性和可推广性,而是着力于准确、详尽而又充分地描述研究的自然情境和情境中的现象,强调把研究资料放到收集资料的当下情境中去解释。这种自然主义的研究态度使得课程所包含的生活世界、经验过程得以自然显现。

二、注重整体探究

质的课程研究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完整的、现实的、具体的。依照现象学的观点,人的存在、生活说明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人的整体性、直接性、具体性说明了这个世界的整体性、直接性和具体性。“人的完整性揭示(证明)了这种‘不可分析性’,‘人’是分析方法的界限,而且人看出来的‘世界’,无不具有这种特点……”。[2]这个世界不是分析的、实证的、数理语言可描述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本源的、直观的,与人是直接联系的,对这个世界的原子化分析必定会抹煞这个世界及人的生动性、完整性,必然会把人之为人最重要的精神性特征抛弃掉,从而把人及人的一切当做物来剖析,把人“抽象化”和“工具化”,把世界结构化和元素化。在质的课程研究者看来,世界是一个不可感知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是整体现实地组织成有意义的单元,而单元是由整体内在条件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总是在各单元构成整体时才凸现出来。因此,教育对人及人的活动的认识,就应该建立在这种现实的、具体的、变化的整体性之上。

在整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质的课程研究主张采取整体探究的研究策略。从研究设计来看,质的课程研究的问题陈述是整体性的,它不同于量化研究的因果陈述、相关陈述;质的课程研究的假设也不是先前预设的,而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资料的收集、分析来看,质的课程研究注重在整体的自然情境下广泛收集资料,并从整体角度组织分析材料,形成整体的分析框架,而不将注意力分散在资料的细枝末节上。质的课程研究者认为,对个别资料细节的理解不能撇开对广泛背景和整体意义的把握,这就是资料的整体分析原则。从研究结果的表达来看,质的课程研究报告重视课程过程的情境化、情节化描述,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简要的分析,而不是进行抽象的长篇推理和论证,这体现了整体性描述的原则。

三、关注互动过程

质的课程研究认为,课程研究是一个多方面探究和建构的过程。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存在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主体间的双向互动,研究者不可能脱离被研究者进行研究,而必须与被研究者保持良好关系,这样才能对对方进行探究。双向互动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研究过程的千变万化,而不可能按照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固定的方案行事。研究的结果由研究过程本身决定,而非由预先的假设决定。质的课程研究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即时性策略”,即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选择何种研究方式,采取何种操作手段。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预设的“科学规范”的严格约束,他们在建构新的研究结果的同时也在建构着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对此,符号互动论者布鲁默(H.Blumer)曾明确表示,社会科学家不能建立不朽的、客观的理论框架,这是由于主体间的经验世界是由不同情境中的行动者(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不断变化的符号互动过程所构成,那些只能在特定情境中剖析特定事物的概念就无法把握全部世界的整体性。他还进一步提出:“通向经验有效性的道路并不在于玩弄探讨方法之中,而存在于对经验世界的考察中。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靠建立和解释耀人的理论,不能靠设计精巧的模式,不能靠追随自然科学的先进程序,不能靠采用最新的数学或统计学方法,或创造新的概念,也不能靠发展精密的定量技术或坚持某种调查统计的规则。”[3]布鲁默认为,通向符号的、互动的经验世界的探索方式应是参与观察、非结构访谈、个案研究、生活史研究等富有人文精神的研究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有利于展示人的生活意义、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本质特征。

质的课程研究强调,课程是历程性的,而这一历程又是开放性的,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环节,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客观性标准。课程的意义在于导引和唤起,在于提供经验交流和意义建构的情境。因此,它有目标,但不是在课程进行之前决定好的,而是在课程进行当中形成和实现的。课程目标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随着过程的进行,目标也在变化,旧的目标达成了,新的目标随之出现;目标的存在就是过程的导引,就是学习活动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动力。所以,相对于目标来说,活动过程本身是重要的。课程进行的整个过程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能够引起不同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使他们的每一活动或每一阶段的活动都有价值,使他们确确实实体验到活动的过程,体验到经验的变化,体验到进步的乐趣。这正是质的课程研究者关注过程研究的依据所在。

四、采用归纳分析

质的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归纳的,即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活动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然后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描述与解释,不断扩大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最终创造性地将课程事件及其意义揭示出来。它同以演绎逻辑为基础的实验、调查、论证假说等方法在研究策略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进行质的课程研究并不一定要证明什么,重要的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什么,通过对实际过程的考察,了解课程活动的变化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采用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课程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定性。质的课程研究关注的是日常课程活动中一个个的独特事件,这些独特事件的原因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原始条件决定的,都有各自独特的境遇和逻辑,因此对于这些独特事件的研究本质上都是历史的。研究的重点是深刻理解特定情境和条件下的各个课程事件本身,而不是对与该事件类似的情形进行推论。研究的结果不是通过重复实验或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证实,而是通过相关检验等方法进行证伪,其效度来自研究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特定的时空环境密切相关。

由于适应归纳方法的课程事件往往是具体的、历时性的,所以最适合于它的表达方式自然是详细描述。质的课程研究者以现场观察记录、访谈实录、文献、图片、实物等为主要资料来源,这些资料来源为其进行描述提供有关研究场所和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在对这些有意义的资料进行生动的、详尽描述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归纳性解释和判断,使读者能对所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和形象的认识,并凭借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理解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判断。在质的课程研究者看来,描述不仅是一种课程研究的手段,更是课程生活真实生动的再现形式,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研究者与读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和文化分享、理解、认同的“桥梁”。

五、主张多元理解

由于注重情境关系和研究过程,质的课程研究拒斥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认为方法论上的一元论更适合于表达事物而不是关系,呈现状态而不是过程。课程是丰富的、复杂的和变化的,任何一种单一的视角和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出课程的整体面貌,它总是有所取舍,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研究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兴趣等的影响。因此,质的课程研究者把课程视为具有多元价值和意义的文本,认为课程研究的问题呈现出陌生性、深层性、模糊性、意义性、独特性等特性,主张采用多种视角,结合各种理论观点,从各种不同的主体立场出发,运用各种方法来考察和解读,揭示那些隐藏在课程背后的、迄今为止一直被遮蔽的关系。这种多视角包括了各学科视角,如哲学视角、社会学视角、政治学视角、历史学视角、经济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美学视角等;各学科内部的不同理论视角,如哲学中的实证主义视角、存在主义视角、现象学视角、解释学视角等,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视角、韦伯视角、后现论视角等,以及其他如宏观视角、微观视角、女性视角等。这些不同的视角强调了课程性质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长处和局限,多视角的课程研究方法就是要从多种多样的有利位置来理解课程活动,解释课程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质的课程研究所倡导的多视角原则并不等于奉行折衷主义多元化或“什么都行”的极端相对主义方法论。多视角分析不是不加区别地把各种视角囫囵吞枣地“综合”到一起,而必须去判断和选择,对于特定的情境和问题,哪些视角和方法更适合,哪些则不适用。多视角分析并不排斥就某些特定的课程现象进行集中而深刻的探究,也不排除形成某种特定的视角。折衷主义的多元论或极端相对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在于无法确定在特定情况下哪些视角更为重要,也无法提供独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分析方法。

多种视角,多元理解,意味着质的课程研究不仅需要选择和协调各种研究视角,而且还必须注意到不同文化、种族、性别、阶级群体以及这些群体内部的不同成员在视角上的差异,拒斥那种将自己群体中某个研究问题的观点或特有的偏见强加给其他人的文化霸权行为,尊重那些不能被同化到某种同质化的普遍结论或观点中去的差异性。此外,多元理解还要求研究者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必须谨防执迷于某一种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的刻板做法。在研究对象和材料收集的实践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必须与所要处理的问题相匹配,并且必须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对其进行检验。只要它们与所研究问题相关且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利用,就兼容并包,为我所用。

六、承认价值关联

在人文社会科学当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价值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主体的价值选择不仅体现着人们需要的某种满足,而且还体现着人的主动追求。如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试图寻求一种普遍的人文规范来统摄人的生命欲求,遮盖人的价值世界,就会出现理性与价值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偏颇的结论。

与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不同,质的研究承认,对社会与人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不能不面对价值问题,质的研究中不可能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质的研究所关注的不是社会科学研究应不应涉入价值的问题,而是如何涉入价值,确立价值的依据是什么,一个具体的研究会受到哪些方面的价值态度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如何平衡和协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如何创造一种新型的人际态度和思维方式等一些贯穿社会科学研究始终的基本问题。质的研究目的不是致力于揭示客观规律,而是描述常识,反映事实背后存在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

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现象,课程也是人们价值选择的结果。它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自在之物,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肩负着人类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意义。课程活动就是通过沟通和解释,把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对人类生活的理解和对自身生存价值的认识,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因此,质的课程研究要求正视课程内容与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因素,鼓励研究者在直面被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深入到意义世界中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探寻人类生存的现实境域和未来欲求。

承认课程研究是一种价值关联活动,不仅意味着对研究者和当事人价值选择的尊重和认可,而且也意味着对多元价值的包容与接纳。面对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活动的影响,研究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作出积极回应,引领大家澄清观念,做出抉择,从而担负起价值整合和理想重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79.

[2]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