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教师校本研修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1 10:48: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校本研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篇(1)

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范文一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1、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

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1、自主学习模式。

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2、研修内容丰富多彩、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3、新课程理念研修。

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范文二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训也如期而至。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的、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校本培训的集中学习时间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今年的校本培训是历年来安排的最充实、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浅。

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讲座专家们博学深思精神的同时,我更关注讲座的内容。对我来说,讲座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在专家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

我个人很喜欢专家讲座,当书越教越疲惫的时候,需要见多识广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高屋建瓴的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专家讲座满足了我的需求。四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有名的书籍,我将会一一去学习研读。

二、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过时,老百姓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老百姓喜欢的人民教师。

三、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专家们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什么教科研,什么新的备课理念,我都觉得很新鲜,有些以前真的连听都没听过,更别提去实践了,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七、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确实,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错的,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学着思考,学着总结,留下印象。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范文三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本学期我继续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在业务方面: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方面:这学期,我继续进行“在自由练笔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学生的习作能力显著增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是我对这项课题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三、理论学习方面:本学期,较为系统的学习了《课程标准》,《新课程实践》,《行走课堂》等理论书籍,武装了头脑,对新课程的认识显著加深,课堂操作能力显著加强。

四、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五、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六、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八、善于将自己积累总结的一些做法写成论文,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本学期,写成体会文章累计二十多篇,收获真的不小。

篇(2)

关键词:教师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混合式学习

一、引言

为促进教师有效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研修活动,目前提倡的研修模式就是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然而有关研究指出:“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仍是‘两张皮’ 。”因此,有必要反思目前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不足,并总结融合的模式,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融合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促进教师有效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

二、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下,我国出现了多种教师培训模式,其中,校本研修有利于解决教师师资紧缺及集中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但也面临着低水平重复问题。而远程网络研修因不受时空限制、互动便捷等特点,可有效弥补校本研修的不足。 “远程学习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2013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并于2014年研究制定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提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只注重完成任务,并没有与线下校本实践相结合,也没有认识到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的互促关系,“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仍是‘两张皮’”。

三、理论基础: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2001年,Colis和Moonen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传统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的网络学习的混合,网络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他们指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课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在线课程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又没有完全舍弃面对面交流。混合式学习开始用于学生开展学习,后来被用于在职教师培训。

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模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以下三种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融合的方式。

1.由助学者引导并组织的磨课活动

这类研修方式是由助学者,如区县级研修员、研修辅导员、学科专家等,引导并组织的磨课活动。

这类研修方式的过程大致为: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助学者在研修平台研修计划,指定某个教师讲课。第一,讲课教师在研修平台上传教学设计方案,与其他教师在线讨论,根据其他教师意见进行修改。第二,讲课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并将教学录像上传至研修平台,其余教师进行线上观课并上传课堂观察表,助教者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议课。第三,讲课教师根据在线讨论情况,再次修改教学设计方案,并上传到平台。第四,讲课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完成第二次现场教学,并上传教学录像,其他教师进行在线观n并上传课堂观察表,助学者组织教师进行第二次在线议课。第五,所有教师提交研修心得,助教者研修总结。这类研修模式只适合解决课例研究型的教学问题,并不适合磨课。

2.视频案例研修

马立、郁晓华、祝智庭(2011)介绍了杭州市上城实验区的视频案例研修方案。整个研修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五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观察、案例讨论、行动反思和研究拓展。

3.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的应用课题研究型U-S伙伴合作模式

滕光辉(2015)提出的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的应用课题研究型U-S伙伴合作(即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简称“U-S伙伴合作”)模式:“大中小学和政府共同参与、以网络研修社区为重要支撑、以应用型课题研究为主要依托、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在职教师校本研修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有课题项目的支持,否则可能会缺少大学的参与,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篇(3)

本文以参加“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的73个校本研修团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6个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67个其他校本研修团队共803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学实践行为改进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三个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关键词】 校本研修;远程校本研修;估秀校本研修团队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55—05

一、问题引入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1]。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构成。教育部从2009年就实施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国培计划)”,把教师培训推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2]。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研修方式[3],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青睐。然而,目前对校本研修中的团队建设及如何提升校本研修团队绩效等方面的研究尚少。笔者以远程校本研修助学者的身份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201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为了更好地探索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而开展的“集中培训与远程校本一体化研修”的试点示范项目。研修项目首先集中培训了100名“种子教师”,然后运用远程方式指导“种子教师”带动1000名周边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而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从项目的阶段性绩效评估结果来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校本研修团队。本研究聚焦于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和其它校本研修团队在实践性知识和教学行为改进两个维度的差异分析,总结出了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若干个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远程校本研修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团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

二、文献综述

(一)混合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概念

格林汉姆(Graham)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4]。而麦森和莱恩尼(Mason& Rennie)则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技术、场所、教学方法的多方面融合”,而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结合[5]。李克东教授等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6]。

所谓校本(School Based),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7]。根据校本发展的理念,校本研修包含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两方面含义,其中校本研究是校本培训的拓 展[8]。校本研修主要是指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9]。从概念分析来看,校本研修首先要以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基本场所;立足本校校情,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研修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为直接目标,并构建成专家、学校领导、研修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型组织;以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据目标的教师教育形式。它是一种集学习、教学和科研三位为一体的学校及教师行为;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理论提升的过程[10]。此外,校本研修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三个方面的内在需求,即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满足教师的情感需求[11]。

本文提出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是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于校本研修的一种新型研修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优势,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混合式校本研修在形式上是在线研修与面对面研修的混 合[12],其目的是采取丰富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校本研修的效果,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帮助教师实现其专业发展。

五、研究结论

(一)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特点

1. 教育信念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核心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团队教育信念知识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陈向明教授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育目的,学生所应接受的教育,“好”的教育以及如何实施和评价“好”的教育,教师职业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17]。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坚守教育事业并不断为之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中占有最中心的地位[18],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统帅、引领和定位的作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如果缺乏教育信念的支撑,就如同广袤的大地上没有了指路标,就会使教师迷失专业发展的方向,丧失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只会成为一个以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教书匠,而不会从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奋斗。

2. 自我知识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保障

帕尔默(Palm,erRJ.)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identity)与自身完整(integrity)”[19]。上述数据分析也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自我知识这一维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的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20]。自我知识是当前的教师群体中最为缺乏的,但它又是保证教师理解其本身工作特性的关键因素,并且是支持教师进行更高层次反思的必要因素。自我知识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实现对自我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处理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且才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认识,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更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认识,才能成为自己完整意义上的发展主体,才能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21]。

3. 反思是优秀校本研修团队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但是,当经验受习惯和常规支配的时候,就常常成为理性和思考的相对面[22]。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对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反思,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并通过反思指导新的教学实践。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出:优秀校本研修团队与其它校本研修团队相比,在反思知识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日常“有心”的行动中,其实是教师与自我的一种内部对话,反思有助于教师将理智的思考转化成为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反思的过程实质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的过程。所谓“反思”就是深思熟虑的思考。教师的反思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反思,表现为“对实践反思,在实践中反思,为实践而反思”[23]。众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反思是改变教师实践的重要成分,教师反思被看作是教师协调他们的信念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关键[24][25]。

(二)培育优秀校本研修团队的建议

校本研修团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情境。建立一支优秀的校本研修团队,也是学校教师专业管理的目标追求和必然选择。首先,团队教师应确立共同的专业发展愿景,设定相同的目标,以教师个人愿景为基础,以学校发展愿景为导向,树立使全体团队成员都愿意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共同愿景建立之后,团队成员在团结、和谐、相互信任的氛围下开展专业学习,使团队成员的智慧力量实现最大化。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在协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扩大教师的创造空间。此外,研修团队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使用反思工具进行强化、巩固、改进和修正,并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除了以上因素外,培养优秀的团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自身能量、创造激情、组建亲密无间的团队、合理的付出、尊重成员的个性等[26]。由于本文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对上述几点不再赘述,但在培育优秀校本研修团队时却不容忽视。

篇(4)

关键词:校本研修;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30

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关键。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是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事实上,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便体现在它的研究上,这一特点决定着教师研究的日常性、必要性和实践性。就教学与校本研修的关系而言,两者是“共生互补”的关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方面,就教学的本性而言,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带有不可穷尽的研究性的劳动,教学内在具有研究性;另一方面,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从实践层面来看,没有基于研究的教学,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惰性,从而销熔教学生活原有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只有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解决身边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才会不断改变教学的行为、状态、习惯,不断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境界,让教师尝到研修的甜头,从而使教学始终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一、当前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已成为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然而,在实践中校本研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一些学校对校本研修的管理松散,校本研修情况流于形式。这些学校的校本研修虽然也搞得轰轰烈烈,但是未能与具体校情相结合,主题研修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学校由于主、客观双方面的原因,缺乏明确有力的实行措施,使校本研修形同虚设,流于纸面的活动形态。

2. 部分学校对校本研修不重视,有的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形式或是应付检查的工具,只是把工作布置给教科室、教研组长,自己没有亲自参与活动。

3. 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存在困惑。学校校本研修的主流虽然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教师们也认识到将自己在课堂中碰到教学问题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研究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但仍存在教师“不愿研修”与“不会研修”现象。部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已经算是“高效率、高水平了”而不愿研修,部分中年教师由于升学压力大、教学负担重、时间和精力不够而不愿研修,相当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渴望自己的专业有所发展却不会研修,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

4. 在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上力度与深度均显不足,管理出现了“三无”现象,即“无规划、无过程、无成果”。制度有效性差,制度形式化,在制度指向上片面强调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没有更多地考虑学校如何为教师的研修提供保障,在制度内容上多要求教师“做什么”而忽略了指导教师“怎样做”,在制度实施上没有实施规划,没有过程监控与指导,没有研修结果的考核与评价。研修活动针对性差。在实际的研修过程中不考虑不同层次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统一要求统一模式,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致使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发展需求脱离,无法启动教师自觉研修的内驱力,无法保证教师全员全程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几点探索和实践

针对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校本研修是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这三个概念的整合和发展这一特点,可以以研修阵地、研修主体、研修内容为抓手,通过反思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制度。

1. 健组织,定制度

学校要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为校本研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成立如学术委员会和教科室等类似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专业引领制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制度”、“校本研修自主学习制度”等研修制度及考核细则,对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情况进行考核,建立个人研修档案,使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由校长(或主管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四级校本研修管理体制,责任分工到人,明确各级职责,具体落实,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稳步推进。

2. 抓阵地,保实施

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教研组是以学科为单位,实施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机构。首先要选拔管理能力强,学术上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名、优、特、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其次是明确教研组长的主要职责: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团结本组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指导全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确定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教研组配合教科室着力抓好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展示课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节公开课的探索和示范作用。让中老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认真备课深钻教材,通过集体备课和经常性的互相听课,及时纠正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全面学习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起点高、进步快。同时,青年教师可以帮助老教师在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方面得到提高。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共同体,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阵地。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讨论,相互研究,集思广益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解决本年级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可按集体备课“七环节” 程序统一要求:(1)明确任务:备课组长以学期为单位拟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统筹安排好。每位教师都要轮流承担主讲人,提前明确主讲内容,让每位教师心中有数。(2)自主备课:每位教师都要以单元或课时为单位按照备课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出教学预案,同时,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解决。中心发言人提前备课的材料要印发给每位教师。(3)中心发言:主讲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中心发言:①解读“两纲”、教材和学生。诠释“大纲(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材的编写分析,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分析,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教材素材处理,需补充的素材;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及素质分析、学生已有基础对本节学习的影响分析(好的影响与不好的影响)。②解读教学任务和目标。③讲解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④讲解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意图等。(4)集体研讨:在集体备课中,全组教师根据主讲人的发言,结合自己的思考,共同讨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共识,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5)完善个案:教师再将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结合起来,根据各班的学情,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6)课堂实践:同组教师之间观课、议课,进行交流,取长补短。(7)反思总结:教师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课堂实施后,写出课后反思,通过评判性反思、研究、总结,为后继教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同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确定校本研究课题,报教科室立项后实施行动研究,有计划地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指导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突破口。

3. 抓问题,定课题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是校本研修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校本研修的终极目标。在教学工作中,每一个教师都会碰到许多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希望教师做的是不但能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因此,在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鼓励教师多提自己平时在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困惑,大家共同探讨解决,以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是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问题,是相对多数人(教师或学生)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阶段教师问题的层次性及需要解决主题的特殊性;问题要有潜在的价值,解决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研修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问题提出后,要使教师能通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合作探究,有效地解决问题。学校还可以倡导教师开展以身边问题为先导的课题行动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的条路。”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构建国家、省、地、县、校、教研组六级课题网络,做到学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校本研修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5)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

(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

(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

(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

(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

(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

(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

篇(6)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强化校本研修管理,推动教师成长

为了实现校本研修的有效管理,我校先后制订了《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校本研修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提出了“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迈进”的教师培养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主抓落实,教导处、培训处等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管理,依托教研组(年级组)开展活动的校本研修网络,建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明确校本研修管理的目标、任务与责任,从制度上保障了校本研修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

二、拓宽校本培训渠道。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引领教师成长

我校在校本培训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师德修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专业精神的培养和师德修养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关注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与教师签订师德修养目标责任书,开展师德演讲教育活动,引导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积极进取,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自主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订个人研修计划,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目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规定每位教师每年自主研修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利用校园网站、教学资源库平台网络进行在线学习。

3.全员培训与个体培训相结合。抓住“阳光师训”“名师大篷车”“国培计划”“网络研修”等机遇,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培训学习,实现共同提高。并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4.培训与专家校本引领相结合。以课题为引领,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加强校本课题研究,降低教研重心,树立“问题即课题”意识,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困惑开展研究,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学期初,各科汇集日常听课、座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小课题。平时,结合教学实际,认真组织教师分析、实验,探索有效解决策略。学期末,认真总结,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课题评选活动并抓好研究成果的推广。

三、丰富校本研修内容。打造校本研修特色,促进教师成长

1.自我反思。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有三种: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其中,教师的“个人反思”是根本和基础,是关键。教师成长之路是经验加反思,教师应该始终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加强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同伴互助。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交流学习活动。实行集体磨课,在辩论中集思广益,在磨课中达成共识,进行个性化教学。

3.专业引领。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必须积极寻求专业引领。一是发挥省内外知名专家的引领作用。为帮助教师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我们采取请省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辅导、教学指导、专业咨询,这些校外专家的提携和帮助。使校本研修工作逐步走向深入。二是重视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师徒结对活动。

篇(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必然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成长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模式,而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存在很多弊端,譬如培训内容理论化,针对性及实践性不强;网络培训硬件设施不到位,影响学习效果;集中培训存在工学矛盾等等,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师成长需求。基于此,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

校本研修虽然主要是在教师任职学校内部开展的,但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校本”虽然一定限度的发挥了学校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队伍基础、学校文化的差异,校本研修的实施状况呈现出资源匮乏、支持短缺、探索艰难的局面,

教师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区域政策性统领,教师教育的规划要求、标准、评估不是学校可以自定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区域教师教育机构的专业引领;促进教育均衡需要区域整体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优化高效的资源和服务平台也需要区域支持和共建。所以,区域推进校本研修有效模式及策略的研究具有较高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校本研修内涵、校本研修区域推进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几个方面加以研究阐述。

一、校本研修内涵

“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为主要基地,以课堂为主要研修领域,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目的,采取多种措施,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实践要素,也构成了校本研修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三个实践要素发挥了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三者的主要作用,缺一不可。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其价值在于,校本研修冲破了教研、科研、培训割裂的局面,实现三者在学校层面的最佳融合,也更能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区域校本研修模式实施现状(以吉林市船营区为例)

2011—2012年,我区均通过走访各校,通过听汇报、查文件、谈感受、寻轨迹、发问卷等方式对校本研修实施状况进行详细调研,经了解,目前,校本研修呈现粗放实施状态,尚未进入内涵发展阶段。

1、形式建设

2011年,区域就已经出台《船营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和《船营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评估标准》,经过两年的落实与推进,区属各基层学校已经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区域校本研修总体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年度、学期研修工作计划和月研修活动安排。有完善的自主学习制度、集体研修制度、同伴互助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奖惩激励制度等。为每位教师建立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两种个人发展档案,档案内容齐全有详细的研修活动记录,教师培训档案健全,教师自然情况、证书积累、读书积累、学习研修体会等材料尽含其中。形式建设初具规范。

2、研修内容

调研发现,以课题带动研修的模式占3成。而具体内容上,贴近教学实际,与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密切相关的以小学居多,例行备课,统一进度,考试分析、上情下达的,以中学居多。

3、学习需求

自我研修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居多,而同伴互助也需要同伴中有引领者,而且同伴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及和谐的沟通也直接影响互助效果。

三、校本研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第一责任人对校本研修理解、引领、组织不到位。

学校第一责任人对校本研修认识不足,对研修活动缺乏关注,注重行政管理,忽视研修氛围。仅仅按照上级业务及行政部门相关方案生硬搬套程序,没有针对研修问题及模式投入心力真正落实,并组织总结反思。

2、研究主体认识及能力上的缺失。

一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研究”是教育机构或是专家做的事,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研究修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更加提升了自身生命的价值。而这种现象又以中学居多,活动尽限于备课的形式,心思大部分放到应对中考当中,而忽视了研修与成长。而一大部分小学教师很大程度上缺乏研究能力,发现问题后找不到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专业知识准备不充分,研修过程流于形式,实效性差。

3、校际联动匮乏。

校本研修基于“校本”,但不是本校的研修,学校只局限自身的能力水平闭关自守,收效甚微。

四、校本研修区域推进策略(以船营区为例)

1.抓源头,从思想着手提升教师认识水平。

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本研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而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指导学校把校本研修同上级业务部门(进修学校“三修”项目)整合,使校本研修内容更加充实且有实效。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与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年度考核、聘任、晋升、评优、奖励的联系。

2.树典型,召开现场会共享研修经验。

树典型并促进校际互动,校际互动可以有效实现校本系统之间的信息与能量的联系与交换。加强校际交流,实现思想观念、物质资源的共享,对于激荡教师思维,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选择校本研修工作整合到位,模式新、效果实的学校树立典型,召开区域校本研修工作现场会,会议形式以交流为主,由现场会学校领导解读本校对《船营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和《船营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评估标准》及《船营区“十二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双名三修”工程——名教师项目实施方案》精神的领会,介绍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研修模式的确立原则与思路,研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各校参看该校积累的过程材料,共享成功经验。

3.搭平台,开辟专栏分享研修成果。

在区域内刊物《船营教育通讯》上开设“校本研修”专题栏目,刊登学校的特色活动、学校教师研修心得等内容,进一步推广、交流各校研修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