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2 00:34: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能源管理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能源管理体系

篇(1)

1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EnMS)是用以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集合。[3]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国家政府部门在2005年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式立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编写工作,于2009年3月正式推出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2010年4月开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并于2012年12月31日GB/T23331-2012版(等同采用ISO50001:2011),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而对于造纸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制浆造纸企业认证要求》(RB/T118-2014)进一步明确了造纸行业的能源管理要求。对企业来说,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2007)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为了达到顾客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4];而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2011)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是为了达到企业满意。能源管理体系同样遵循PDCA的原则,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目的。这既是国家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的需求。当前很多企业对节能管理尚存在误区,如认为节能管理就是节能技改,节能管理就是动力部门的事,节能省下来的都是老板的,与员工无关等。[5]而能源管理体系的推进表明,只有在保证安全、环保、质量和生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节能,这是需要全员参与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是推进企业“眼睛向内看”而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管理方向。因为实施能源管理,有利于推进量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有利于形成标准化管理和促进部门协助等。

2怎样在造纸企业推行能源管理体系

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应发展要求,积极推行能源管理体系,于2015年8月份顺利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推进了公司管理工作的精益化运营,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节能减排意识。下面结合景兴纸业能源管理体系推进过程中的经验与同行进行分享。

2.1营造节能宣传氛围

在企业推行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首先人人在意识上要形成统一。“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价值,都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而能源管理体系的推进正是将平时生产运行推进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制度化。为了让新的管理体系深入每位员工的工作行为中,车间处处悬挂起“能源管理”的宣传资料,更是在员工间开展了签名活动,同时对能源体系推进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学习。

2.2全员参与节能识别

节能管理涉及“节能机会管理”、“法律法规符合性”、“持续节能管理能力”。而“节能机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纵观制造企业,综合能源浪费存在四个层次(图1)。而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的识别、评价正是基于这四个层次,从而实现对本部门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进行控制和管理。尽管制浆造纸企业在项目招投标时特别要求必须标明生产线或具体的主要设备的单位产品耗电量的保证值,如单位产品耗电量与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纸张定量、生产规模、运行方式、公共设施(例如水源、废水处理等)等有关条件。可实际运行或受产能、品种的限制,或受工艺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设备的效率低、耗能高的现象总会存在。制浆造纸企业运行控制的耗能设备设施和系统,通常包括:(1)变配电系统;(2)蒸汽供应系统;(3)空压机的运行;(4)电动机的运行;(5)风机的运行;(6)泵的运行;(7)制冷机的运行;(8)工序生产设备的运行;(9)办公后勤活动的能源管理等。这就需要通过“节能机会清单”(表1),为后续实施提供依据,起到降低运行费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目的。接下来以“节能机会清单”中“空压机”和“工艺设计”进行能源管理的进一步剖析。对单体设备进行节能机会识别时,更需要我们关注与之相关的变量来识别改进机会,下面为一张“空压机”相关变量的表格(表2)。表2中的气电比、温度、压差等参数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的经济以及合理性,结合生产工艺要求进行优化,寻求改善的空间。就“工艺设计”而言,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蒸汽、电力,有时也会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现有的工艺流程是否随着原材料的变化对产品适应性已经产生影响;现有的工艺或设备技术是否符合“四新技术”的升级运用;现有的浆泵配置和蒸汽损耗是否对产品来说是最科学和合理等,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性综合评价,对工艺流程中的每一个工艺环节进行关注,去寻求改善点。另外,节能管理中关于“法律法规符合性”,就是响应“高耗能落后设备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应用“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等;而“持续节能管理能力”就是通过“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等手段,采用节能改进工具,促进能源管理标准化,真正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服务。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

3能源管理体系给企业产生的影响

“能源管理体系”的推进进一步升华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景兴纸业公司内部成立的自上而下的“双增双节”活动,就是“能源管理体系”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在外部市场无法左右的情况下,只有眼睛向内,在岗位上增收节支、增产节约,运用能源管理体系的手段为企业生产运营助力。2015年度一个个项目成功落地,如化工成本节约奖、节能节电奖,让企业员工切身体会到能源管理体系带来的益处。

4结论

管理无止境。除了质量、环保、安全之外,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不容置疑。而尚处于寒冬之中的造纸业更需要通过能源管理,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融合,来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时刻以标准为基点,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推进公司健康发展,为企业在市场洪流中前行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顾兴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造纸企业——造纸行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J].浙江造纸,2012,36(1).

[3]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S].2012-12-31.

[4]曹海兵.浅谈三大管理体系对造纸企业运行的影响[J].中华纸业,2014,35(12).

[5]节能减碳能力提升系列课程——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改进(万泰认证有限公司).

篇(2)

4月16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在吴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在氯碱行业面临内外需求不足等困难的情况下,昊华宇航决定启动该项目,对于企业降低能耗、控制成本、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和理念上的变革。能源管理体系是从能源管理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模式,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企业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节能监测、能效对标、内部审核、能耗计量与测试、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控制目标。

据了解,昊华宇航公司是氯碱行业的重点企业之一。去年12月份,该公司投资建设的能源管理中心正式投运。该系统利用现代化通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能源消耗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对企业的电、蒸汽、水等能源介质进口总管进行计量,对内部能源状况进行监控,达到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消耗环节等系统的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项目投运后,年可节约标煤20709吨,新增利润931万元。今年一季度,在产品售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吴华宇航通过最佳实践增加收益5400余万元。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研究部主任幺恩琳女士表示,下一步氯碱行业的节能点在管理,用能源量化管理措施进一步减排是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办法,因此氯碱行业全面实现能源体系建设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芩女士讲解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实施措施。她谈到,今后一年,昊华宇航公司将经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四个阶段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二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能源管理现状评审;能源管理知识、标准培训;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制定等,帮助企业梳理现有能源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建立企业内部持续改进机制,使得能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标准、有依据、有检查、有整改、有落实。

昊华宇航公司是氯碱行业第二家推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也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首家启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企业。

篇(3)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82-01

1 进一步明确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同时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源节约和鼓励政策、能源标准,如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计量和监测标准等,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在提高职工节能意识、规范能源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等方面,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和开展工作,而且,高度重视能源的源头控制,超前谋划。

2 烟草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标准已颁布实施。因此,我省烟草系统要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标准,有利于推动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

2.1企业内、外部环境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需求目前,我国烟草企业能耗问题严重,国家、行业、公司对能耗的要求也越来越上升到工作日程中,全面推行能源管理体系,是烟草工业企业节能工作走向科学、系统、全面、持续的重要途径。目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还面临着相当大的难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烟草行业能源体系粗放管理模式导致实际生产中企业各生产单位为完成生产计划而忽视产品单耗这一现象现象的长期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烟草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建立能源管理制度,但只在职能和机构上规定“谁”、“做什么”,而对于“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进一步完善。新的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越来越依赖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谁抓住了这一环节,谁就会受到更多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把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就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开展企业能源消费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对于促节能、降成本、增效益意义重大。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协作,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顺利推进。要以“烟草行业十三五节能减排纲要”的要求作为指导,按照“统一策划、明确主体、分步实施”为原则,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各单位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为此,各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健全机构,保障运行。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自上而下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同时要强化培训,营造氛围。要广泛宣传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

2.3努力提升能源体系管理水平能源管理是卷烟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是企业争先创优、打造标杆企业及争创优秀卷烟工厂的必要保障。应围绕企业的工作方针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能源管理,需要更加注重提高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及体系架构的完整性、能源管理方法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能源信息系统建设的全面覆盖率及数据分析的即时性及准确性、设备经济运行的合理性、节能降耗关键节点的准确把握及严格监控、能源计量考核监督,以充分发挥好管理、技术、人才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3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企业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工作,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促进全省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通过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持续改进的节能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全省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坚持企业主体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起切合企业实际的能源管理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创造氛围、搭建平台等措施,营造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外环境;坚持持续创新原则,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采用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办法,扎实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要细化阶段性任务,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使企业节能管理水平有较大改善,节能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源消耗水平有较大降低。

篇(4)

关键词: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要求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日益突出的能源瓶颈更加凸显出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工业企业耗能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其能源消耗量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70%。因此加强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不仅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靠保证,是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依据

我国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总目标。 在众多的能源管理措施中,能源计量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在工业生产领域,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因此,能源计量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节能量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节能型企业的重要措施。

1、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ISO9000族标准中对管理体系的定义为: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BS7799/ISO27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等等。这些管理体系是社会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的产物,往往以“标准”的方式规定不同方面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就是在能源计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为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而持续控制和管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

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利用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这里所说的用能对象可以是系统、设备、过程,甚至是微元;也可以是国家、地区、企业等行政区划或法人单位。能源利用的完善程度可以是设备效率、能效比,也可以是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GDP能耗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弹性系数。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是能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计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属于工业计量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在《节约能源法》别强调了加强能源计量的要求;作为《节约能源法》的配套法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也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应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国家先后制、修订了一批能源计量与监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以指导能源计量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国各省市对能源计量工作也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许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并加紧对能源计量管理及技术的研究。

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在于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计量法》,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上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水平,推动企业节能降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管理层面上看,采取强有力的节约能源措施势在必行,而这些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计量。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要贯穿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基础工作包括建立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和能源计量队伍的建设等。要提倡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量化跟踪和量化考核发现工艺缺陷、技术潜力和管理漏洞,及时加以改进提高,促进技术进步,把节能挖潜落到实处。

从技术层面上看,能源计量涉及热工、化学、力学、电学、光学等专业,几乎涵盖了现有计量学的各个学科,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熵增原理来测量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用能情况。能源计量的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很多情况下能源计量属于现场工业计量,其计量对象多是动态的、多因素的,能源形式又是多样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能源计量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计量器具的种类不断增加,能源计量器具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也不断提高,能源测试要求亦愈来愈高,对能源计量技术研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可见,作为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能源计量充分体现出技术上的发展和管理上的创新。

2、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对于能源计量工作,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且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还在不断完善。

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主要依据如下:

《节约能源法》、《计量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GB/T 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dt ISO 10012)、GB/T 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090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9《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 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661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 17471《锅炉热网系统能源监测与计量仪表配备原则》、GB/T 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SH/T3104《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JJF 1112《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等。

二、工业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文力求提供一个有效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模式,强调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用能有关的活动进行计量控制,以完整的系统管理的方法将能源计量各项工作组织成为一个具有的的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达到以最小的管理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1、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

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①确立能源计量方针和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方针和节能目标,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结合国家能源政策、计量工作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确定可测量的、分级的能源计量方针和目标。

②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组织和工作机构,可以专门设立或与其他职能部门合并设立,但应有企业领导负责,设立专职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责,并下达正式文件明确其职责范围。

管理职责可主要包括:企业领导管理职责,能源计量管理职能部门职责,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能源计量技术人员岗位职责,能源计量检定,校准及维护人员岗位职责,能源计量统计分析人员岗位职责等。

2、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制度(或程序文件)

企业应齐备有关能源法规和标准文本,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部门职责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罚等制度);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

能源计量制度(或程序文件)可主要包括:能源计量人员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培训教育制度,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计量管理检查和评价制度,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等。

3、人力资源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实施能源计量管理所必要的人力资源。应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企业应根据有关要求和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以保证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将培训要素贯穿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规定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能力要求。配备的能源计量人员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①能源计量的策划和控制工作;

②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保养、报废等工作;

③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汇总、统计、分析工作;

④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检查、管理评审工作;

⑤能源计量评价及改进工作。

4、文件和记录

企业应识别、收集、编制和控制能源计量管理所需要的所有文件(包括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的),如有关能源的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能源计量器具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能源生产转换等的技术规范、指导书等。企业对以上文件和资料应进行有效的控制。

企业应建立并保持能源计量管理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记录应清晰、完整并规定适当的保存期限。

5、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满足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对于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冶金、化工、钢铁、火力发电等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还应分别满足GB/T 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090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9《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企业通过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控制应满足GB/T 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dt ISO 10012)规定的计量要求。

企业应编制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内部设备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目前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检定/校准有效期限和量值溯源方式等。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编制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

企业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实行分组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检定或校准证书、维修记录、其他相关信息。

企业应制定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并按计划对能源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校准,确保计量器具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因无法拆卸或检定安排受生产装置的检修时间牵制的计量器具,应制定核查等方法对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可靠性进行评定,并制订检定/校准计划。

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有相应的标识可反映其检定/校准状态,并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相对应;对影响其计量性能的调整装置应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

企业应按JJF1112《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要求做好在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监视工作,及时识别不合格计量器具,防止不合格计量器具的使用。

6、能源计量点的设计与控制

能源计量器具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和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并对用能设备进行能源效率监测。

企业应正确识别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或主要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合理确定能源计量点。依据设计规范、使用说明书等内容确定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使用条件以及计量人员、计量方法、环境控制、计量数据采集、计量数据转换等要求,并形成相应文件。应建立能源计量网络图。能源计量网络图应能清楚反映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准确度等级和能源数据链的流向等内容。

7、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

企业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必须能够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采用规范的记录格式,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并满足统计和能源管理部门的要求。

能源计量数据应如实读取并准确记录,应记录读取量值的时间和人员。能源计量数据应分级采集,按级统计,避免遗漏和重复。能源计量数据应统一归档,保证数据来源和流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应建立能源计量数据的核查和分析制度,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分层次计量结果的比对或平衡分析,确保计量数据采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篇(5)

能源统计是在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下,通过特有的计量形式和科学的统计分析,对能源的各个过程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内部规律和平衡状况的专门统计。能源统计能反应能源的各运行环节之间的特征和相互联系,反应制约和平衡状况。企业在能源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能源统计,规范能源统计制度,优化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

1.为国家制定与确定能源政策,为国家制定能源计划和保证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2.加强企业的能源管理,为节约能源、发展生产、提高企业能源的利用率和改善环境等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

3.对企业执行国家能源计划和政策进行调查监督和统计分析,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查原因,作出改进[1]。

二、能源统计的基本方法

1.原始记录。通过卡片、表格、?尉莸刃问剑?记在能源活动过程和成果。如进购能源的原始记录、能源的领料单、退料单等,能源库存的盘点记录和结存的记录等等。

2.统计台账。基层按照填报能源统计表,分析工作、能源管理和其他核算等制作资料账册,一般包括统计报表台账、专项指标台账、能源管理台账、历史资料和分析研究台账[2]。

三、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能源统计分析,能有效帮助能源使用进行预测。统计人员通过到车间具体调查了解,掌握能源的产出、消耗等信息,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能源变化的原因,发现企业生产和能源消耗的薄弱环节,判断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从而进行更新和淘汰,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出有效建议。

四、能源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能源管理机制不完善,部门职责不清晰。很多企业没有专设的能源管理部门,在用能方面也没有采取长期有效地管理手段。部分企业片面地追求产业值,忽视能源统计的基础保障作用。有的能源管理部门对相应的法律缺乏了解,只做数据记录和数据上报,没有展现其应有的价值。

2计量设备精度不够。很多企业的计量设备配备不足,有的没有按期检查校对,有的精度不够,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在计量上的不准确,从而影响能源统计的准确性。

3.能源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低。能源管理部门应该依照企业情况进行专业能源管理人员配置,很多企业的能源管理人员确山能源统计的技能知识,也没有相关的专业能源管理经验。很多企业的计量还是用人工来抄表,一方面浪费人,耗费精力。另一方面还会造成问题和问题的出现,达不到精细化。

4.计量数据管理使用混乱。许多企业没有把统计数据作为基础,很多部门各自为政,步调不同,甚至让数据出现矛盾等。

五、提高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1.健全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制定实施计划,也可以增加能源统计的内容,健全能源消耗体系。其次,要对企业的能源支配作出明确规划,对能源计量、能源消耗、能源回手利用作出明确划分,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记录数据。最后,要精确换算数据,正确分析能源的记录情况,为能源利用和管理提供准确的分析。

2.加强企业能源的统计管理基础。第一、要建立健全原始数据和统计台账,完善原始记录,并进行加工整理,制成统计台账,最终建立起符合实际和高效率的能源统计管理制度;第二、完善计量管理,精确能源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具体要对各种计量仪器和设备进行管理和有效配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和校验。此外,还可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实效性,病及时反馈信息,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3.提升能源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明确责任。在能源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有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注重专业人员的配备,确保统计队伍额稳定。统计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统计知识和能源管理和计量的知识,熟悉掌握生产的工艺流程,计量技能高,能够对数据展开判断和分析。此外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了解国家的相关规定,提高整体素质[3]。

4.细化能源统计管理。企业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在能源统计管理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能源管理要按照各部门的职能和目标进行管理制度的细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地将能源统计工作做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篇(6)

关键词:电石生产;工艺流程;能源评审

1.电石企业能源评审的必要性

企业应识别出是否有正在使用的国家限制使用或淘汰的耗能设备,制定更新替换的方案,并按计划进行更换。如电石产品限制使用或淘汰的耗能设备:小型开放式/半开放式电石炉。

2.电石企业能源评审的过程

2.1确定能源变量所符合的具体情况

如电石企业在确定能源变量时应关注:回收炉气,炉气综合利用,炭素材料的水分、固定碳、挥发份粒度及灰份。

2.2考虑节能技术的使用情况

电石企业在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时,要考虑节能技术的使用情况。如进一步推进大型密闭电石炉替代开放电石炉工艺及炉气回收、炉气综合利用、节能型炭素材料烘干、中空电极、余热回收等技术推广。

3.能源管理体系策划与能源评审示例

以某电石生产企业为例,重点对如何策划能源管理体系并实施能源评审进行示例。

3.1能源评审输入信息

3.1.1工艺流程

企业主要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定义为用单位标准产量表示的综合能耗,即单位标准电石产量直接消耗的能耗量,以及分摊到该产品的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和损失量。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从焦碳等原材料和能源经计量进入电石生产开始,到电石成品计量入库的电石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由生产系统工艺装置、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设施3部分组成。具体生产流程如图卜2所示。

电石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一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

3.1.2电石生产工序能耗

(1)原料准备工序能耗:包括石灰石煅烧、石灰破碎、筛分输运以及炭的干燥、破碎、筛分、输运等所消耗的以电能形式计量的能源。(2)电石生产工序能耗(单位产品电炉电耗):用单位标准电石产量表示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电石所消耗的电力,其中包括烧炉眼用电,但不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3)电石冷却破碎工序能耗:电石冷却、一次破碎、二次破碎、电石运等所消耗能源。

3.1.3电石产品综合能耗

(1)电力消耗包括电炉电、动力、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2)炭素原料包括焦炭、石油焦、无烟煤、电极糊和其它炭素还原剂等。数量从进入生产后第一道工序为计量点。(3)干燥焦炭耗燃料,热值和计算起点同上。如用电石生产的余热干燥焦炭时,其余热不计算燃料消耗。(4)电石生产系统中消耗的各种耗能工质:包括冷却水、氧气、氮气、压缩空气,其热值按规定的当量热值计算。(5)辅助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各辅助工序(包括电石生产界区内自石灰进厂到电石成品入库止)所消耗的能源(前项中计算过的不得重复统计)。(6)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包括电石生产界区内维修工段、化验室、控制室、库房及车间办公室等消耗的能源。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应全部分摊到产品中去,产品分摊辅助、附属能耗及能源损失量,采取按产值比例分摊。由于各种能源的热值不同,应折合为标准煤统一计算单位。企业外购的各种能源,其热值以该地区或该企业在报告期内实测的低位热值为准。综合能耗中应扣除向外输出的能源。电石产品综合能耗具体包括耗电量、耗炭量和耗石灰量3种:①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单位标准电石产量总计消耗的电量,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等。②单位产品耗炭量:统计期内生产单位电石所消耗的炭量,其中炭量按焦炭、兰炭、煤炭用量填写。③单位产品耗石灰量:用单位标准电石产量表示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电石所消耗的石灰量。

3.1.4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1)电石炉废热利用率:电石炉废热利用率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电石炉废热利用量与电石炉产生废热总量的比值。

(2)电石炉炉气利用率:电石炉炉气利用率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炉气总使用量与电石炉气生产量的比值。

4.能源评审的实施

企业成立了由各专业部门组成的能源评审小组,利用工艺流程图、能流图、能源统计网络图、能效对标等工具,分析能源种类和使用现状,寻找节能机会。

4.1能源管理机制

企业为电热法电石生产企业,建立了文件化的能源管理体系,企业领导对能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明确了能源管理的相关职责划分,主要生产工艺车间员工节能意识比较强。为保证节能降耗工作的落实,企业应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能耗计量和考核机制,制定《节能责任制》《能源管理办法》《用能统计分析管理办法》《测量设备管理办法》《能源消耗指标管理办法》等,并每月对企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了提高相关人员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企业需制定奖惩措施,对节能降耗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4.2能源状况分析

4.2.1主要用能设备情况

企业重点能耗设备共计xx台,包括破碎机xx台、输送皮带xx条、各类电机xx台、电热窑炉xx座、环保设备xx台,已经在逐步开展设备能耗的监测工作。

4.2.2能源输入、输送分配及使用管理

该企业主要涉及的能源计量种类有电力、炭、石灰、自来水、电炉气体等,除电炉气体外其他全部由社会购入,企业建立了电计量网络图。企业的能源分配传输管线布局较为合理,供电线路由电仪车间进行维护,各车间维修人员负责对企业全部的管网进行维护,定期巡检,形成书面的管线维护、巡检制度。企业各车间充分实现了电的合理性利用,生产及冷却用水的循环使用,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计量各车间的能源消耗总量。

4.2.3能源计量状况

电力企业在企业进厂母线安装电能表计量购电量,共安装电能表xx块,用于计量各主要用能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的用电量,电力部门计量企业用电量后增加一定的线损和变损后,作为企业的总购电量。自来水从自来水企业购得,在进厂主管道和主要用水工段安装水表xx块,计量自来水用量。为便于准确可靠的对能源进行计量,并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测量数据。炭素原料由衡器计量后使用。企业计量管理实现三级管理,其中设备部设有计量管理人员,各分厂机动处设有计量管理人员(不包括检定、维护人员)2人,分厂各车间分别设有1名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全厂所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以及相关文件的编制整理工作。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计量检定站,负责计量器具的检定、维修等。企业对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及报废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企业严格按照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备了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截止目前已经配备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总计xx块,配备率达XX.x%。其中进出用能设备配备率标准要求达到100%,实际100%。

4.2.4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企业根据实际能耗情况,并参照同行业的先进能耗指标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制定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编制管理办法,并定期分析实际消耗情况,分析消耗指标降低和升高的原因。企业制定了产品综合能耗数据的计算方法及依据,明确了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数据统计范围及计算标准,电石产品依据GB 21257《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统计方法依据《电石生产技术经济核算规程(电热炉法)》。企业通过每月能耗统计、目标指标考核、绩效考核、每日的运行检查及不定期的综合大检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2.5能量平衡分析

企业主要涉及的能源计量种类有电力、炭素原料、石灰、水等。消耗方式分为工业生产消费和非工业生产消费,其中工业生产消费为生产线、厂区照明耗能,非工业生产消费为办公楼、食堂等耗能。通过采购量与监测量比对进行能量平衡分析。

4.3识别出影响重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电石生产主要耗能工序有:原料运输与破碎工序、原料预热工序、电炉冶炼工序、成品破碎分装工序等,主要能耗设施设备有窑炉、运输设备、破碎机、筛分设备、电石炉等(见图1-2)。企业从能源、原辅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参数,生产过程中影响能源使用的工艺参数、环境参数及其它相关因素,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含废物的处理)相关参数;反应热、余热余压、循环水等利用;副产品利用,识别出影响重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4.4识别改进的机会

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合理的工艺布局进行电热法电石生产,按照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各要素的要求,提高了节能意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耗计量和考核机制,通过持续改进使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职责的划分;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现状,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加强人员能力评价、培训有效性的确认;严格执行企业岗位操作规程;按照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规程、管理标准等制度,并切实得到贯彻实施;加强能源使用监视和测量工作,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实现不易拆检的计量设备的定期校验;完善用能设备的能效分析,合理匹配生产负荷;完善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

4.5能源评审的输出

4.5.1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

企业确定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炭量、单位产品耗石灰量、电石炉废热利用率、电石炉炉气利用率作为能源绩效参数,并以上一年度的实际值做为能源基准,同时参考行业标杆值,建立了企业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在日常的能源管理过程中,企业将能源目标、指标分解至各生产车间,每月进行监测和考核。

篇(7)

一、建立健全全员、全面、全过程节能组织体系

为加强节能管理,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及机构,企业成立能源管理委员会及节电、节水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三级能源管理网的作用,将节能降耗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制订、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同时制订了能源管理奖惩办法,对在节能降耗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奖励,对浪费能源的予以重罚,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形成节能管理与其他管理相结合,纵横联络,互相配合的能源管理体系。

二、加强基础工作,制订节能规划

为把节能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企业狠抓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能耗统计报表和能耗分析台帐,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做到按时按质上报;实行万元产值能耗和产品能耗定额管理;坚持定期考核评比,根据各车间耗能实际情况打分做到多节多奖,浪费处罚,对贡献大、效益好的技术措施实行重奖。对每一个生产车间、每一台用能设备逐个进行检测和热平衡核算,找出进一步节能所在,并据此制定了详细节能方案。

三、依靠科技进步,挖掘降耗潜力

依靠科技手段改进冶炼炉、溶铸炉、锅炉、合成塔、渡槽等技术装备,发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开发利用低温余热,实施优化生产。同时定期对耗能设备进行节能监测,了解设备运行及耗能状况,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出设备节能整改方案。

四、避峰填谷,降耗节能

为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企业采取了合理安排生产,实施避峰填谷措施,使峰谷电费差降到最好水平。同时采用电脑智能分析仪,准确地分析出高压外转用户的用电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促进了用电负荷率和峰谷差的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