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7 03:2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生物必修教材;疑难知识点;同源染色体;中心体;姐妹染色单体

自2008年新课标在江西实行以来,处于一线的生物教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很难应付新课标的授课。一方面是由于新课标内容的简单化,很多知识点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旧教材阐述得那么详细;另一方面新课标加入了许多近年来生物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新发现,这使得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自身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专业素养。本文就个人的教学体验,总结了新课标中的两个疑难知识点,同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中心体遗传

关于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遗传,大学教材中有明确的说法:“中心体在细胞周期过程中也要进行复制,并经历一系列的发育过程,称为中心体周期。中心体在G1期末开始复制,到达S期,细胞已经含有一对中心体,但两者并不分开。到达G2期,一对中心体开始分开,并各自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并参与装配纺锤体。到细胞分裂结束,两个子细胞分离,每个子细胞获得一个中心体。”[1]通过此段文字描述不难看出,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通过一次复制,细胞分裂一次,最后使得每个子细胞依然含有一个中心体,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遗传问题就显得比较棘手了。有性生殖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再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数目。可中心体如何变化呢?我们可以有两种假设方案:①中心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使得每个配子中含有一个中心粒,再经过受精作用,和卵细胞中的中心粒组合成一个中心体;②中心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均复制一次,使得每个配子中含有一个中心体,受精作用过程中,中的中心体不进入卵细胞中,受精卵中的中心体依然是一个。

以上两种假设的方案或许都存在,但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一切以事实为依据。李孝绪等研究发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牡蛎、海星等生物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变化符合前面的假设一。[2]杜卫华等以哺乳动物为对象,研究减数分裂过程,发现中心体变化非常复杂,既不符合假设一,也不符合假设二,虽然中心体也复制两次,但和卵细胞中的中心体成分都会部分丢失,最终使得受精卵中含有一个完整的染色体。[3]

通过以上可以发现,关于中心体遗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对此方面研究很少。了解了这些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会更得心应手,也完全可以应付学生可能提起的关于中心体变化的任何问题了。

二、同源染色体何解

我们先来看一下必修二中对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从定义中不难发现,这里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发生配对;②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③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我们只要经过简单的分析就可知道,这里是以二倍体生物为对象说的。教师和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都很容易理解,难弄懂的是第1点和第3点。很多同学在学习遇到关于同源染色体的题目的时候会想很多问题: ①明明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为什么说是同源染色体呢?②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以及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细胞中的同一型号的染色体是不是同源染色体?

我们再来看一道试题中经常碰到的题目: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本题所有资料给出的标准答案均是B选项,此答案的给出,应该就是来自必修二中对同源染色体的定义。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复制得到的两条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但如果不是,难道是非同源染色体吗?

当这一系列的问题迎面而来时,我们一线的生物教师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到底何谓“同源”。笔者认为“同源”即“相同的起源”。对这一问题,笔者经过资料查阅找到了这一解释:“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这一解释也支持了笔者对“同源”一词的理解。这也应该是绝大多数人对同源的理解。但是由冯德培、谈家桢、王鸣歧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3年6月出版的《简明生物学词典》(第一版)第458页提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亦称‘同型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结构都相同。同源染色体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笔者认为,这里的描述仅仅是对同源染色体一些行为现象进行了总结,而并不是对本质的阐述。

其实,如果我们回到生命的起源这个话题上来研究同源染色体,这一问题就非常的明朗。生命都起源于原始海洋,现存最早的古细菌可以说是生命的源头,那也就意味中现存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一种古细菌或多种古细菌(这里涉及单起源学说和多起源学说问题),故所有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体内的遗传物质都有着共同的起源。只不过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每种生物遗传物质在不断地进行变异,因此目前谈论的同源应该是有一个时间的距离。根据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同源染色体,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组织器官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复制而来的两条染色体,也应属于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而不应该看是不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或是否配对。

因此,只有高考委员会或者教材编委会对生物学中一些比较模糊或者疑难的问题弄清楚后再编入高考大纲或者高中教材,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以上内容中,笔者挑选了两个疑难问题重点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课本上还有很多知识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密码子的概念、什么是多倍体、肽键的书写方式、什么是磷酸二酯键等,书上都是些不科学的描述,甚至文本的前后都有矛盾。可能这些问题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毕竟一套新的教材刚刚使用,无法尽善尽美。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违背课本,又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孝绪.论海洋无脊椎动物染色体操作过程中中心体对细胞分裂和倍性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5(4):439―443.

篇(2)

关键词:临床;教考分离;理实一体化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又有许多重大的进展和突破,相信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在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克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会使21世纪的医学进展发生新的突破。我院药学系开办至今一直将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作为高职卫生职业院校中的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构建创新思维,一直是我们探索和思考的内容,以下是我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探索及实践的初步体验。

一、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提问―解答式”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教学不同于中学式的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也善于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如:网络、期刊、数据库、参考书等等。相比中学时代,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而且自由,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设置疑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查找和收集,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化难懂晦涩的知识点,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比较典型,最好是贴近生活,这样学生学习会更有兴趣。

二、密切联系临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理论性强,知识点比较多,很多内容都不太好理解,比如糖代谢、脂代谢、核酸代谢等知识,代谢途径错综复杂,晦涩难懂,学生有时候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结合临床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临床上某一疾病的发生都与机体自身某一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异常,或者某一物质代谢途径的异常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学之有用,学习热情就会极大地提高。

三、实行教考分离,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所谓教考分离,就是把教学和考试分开,任课老师不参与所任课程的期末考试,包括出题、监考、评卷、登分和质量分析。实行教考分离,能促使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并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经受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检验。生物化学的知识点比较琐碎,但确实很重要,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后面的医学专业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采用教考分离,这样避免了以往学生只复习出卷任课教师提示的重点,而忽视了很多其他知识点。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们期望学生能全面深入地掌握课程内容。

四、充分利用实训室,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实训教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生物化学也不例外,实训是生物化学理论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通过对不同生化过程与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进行知识的再认识和学习,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融合到实训中去,我们将课堂直接放在实训室,由两个老师同时给学生教授和指导,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个老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时,另一个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教师在讲授氨基酸和蛋白质理化性质时,介绍它们具有茚三酮反应,学生就可以自己动手将事先配好的茚三酮溶液滴加到氨基酸或蛋白质样品溶液中看看是否有书上介绍的蓝紫色现象出现,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其他一些非蛋白质样品做对照,让学生自己做比较,再进行总结。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这样既能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活动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有效地学生活动,给生物的学习带来了积极的帮助和影响。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生物知识,而且拓宽了眼界,提高了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发挥领导作用,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生物,到主动学习生物,体会学习生物所带来的快乐。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主动的探索知识,体会学习生物的意义。

1高中生物教学有效学生活动设计的特点

1.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有效地学生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学生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且积极的思考,自主探究问题,把握问题。对于问题,不是避而不答,马马虎虎,而是仔细的探讨。在高中生物课上,教师不是把知识机械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掌握知识。比如,在讲到必修一生物,《植物的细胞吸水和失水》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农业种植时,如果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教师可以布置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或者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或者向有经验的家长寻求帮助等等,这些有效地学生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氛围融洽,学生上课也不容易走神。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2.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有效的学生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是学习的过程,学到的不仅是课本知识,同时也丰富了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教师积极的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探索后进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系列的环节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比如在讲到《细胞的癌变》时,学生看到细胞癌变会想到癌症。接着就顺着这个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常见的癌症、引起癌症的原因、癌症的危害等问题,学生们自主探究、寻找答案,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合作能力。

3.3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提高

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会被忽略。有效地学生活动,教师不在是单纯的讲课,学生听课。教师把课堂交个学生,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积极的参与实验,把一些抽象的结论进行简单的验证,从而对知识点进行深刻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学生活动设计的措施

2.1情境教学在有效性学生活动中的应用

有效性的学生活动,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依据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情境设计合理,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强化训练。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生物酶》的时候,教师带一些加酶洗衣粉让同学们做实验,问题是为什么加酶洗衣粉要用开水泡一段时间才好?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们在问题情境中学习,学习生物知识就不会感觉枯燥,而且记忆深刻。

2.2合作探究在有效学生活动中的引导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小组讨论这种学生活动,已经逐渐走进了高中课堂。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对该问题的掌握,和自己的答案进行比较,从而择其优点,完善自己的知识,实现突破。同时,合作学习能够激发智慧的火花,对一个问题有较高的见解。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分组的时候,不能随意分,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别、学习成绩等尽量公平合理的分组。课堂讨论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小组讨论难免会有些学生走神,教师要积极的引导每个学生参与讨论。

2.3正确评析学生的总结

学生活动之后必然会有总结,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总结。可能会有正确的结论,也可能会有错误的结论,特别是针对错误的结论,教师不要正面的批评,而是客观地评价。如果教师不顾一切的去批评学生活动结论错误,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将起到很大的反作用。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完全的否定,要从每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信心。虽然答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会有自己的收获。教师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丰富生物教学。

生物教学中,有效的学生活动积极的促进了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学好了生物知识,而且能力得到了提高。高中的生物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为高校的生物课堂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小红.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个性化教学自古有之,我国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就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传教,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去接受教育。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现行的教育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探讨了个性化教学风格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1]。

一为什么要进行个性化教学

(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在其成长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性格,这种独有性也就意味着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造成个性差异的因素有很多,除去遗传因素,其他如: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学生的性格、思考方式、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正是这些差异,即使学生在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时,有的学生觉得理解困难,有的学生却认为很简单,由此可见,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同一种教学方式,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2]。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二)生物科目的需求

鉴于长期的灌输式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个性泯灭,而生物又是一门具有很强探索性的科学,生物界的重大成就都是科学家们突破常规并经过长期努力探索出来的,如果由一群没有个性的学生去进行生物探索,没有创新的想法,不去怀疑前人的研究成果,那么就达不到生物这门课的要求。很多教师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只要背记就可以了,在课堂上单方面的灌输知识,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没有怀疑批评意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没有创造力的学生自然无法完成生物领域的探索,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发散思维[3]。

(三)个性化教学设计实验

教学设计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国外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也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门提出最优学习方法的学科,运用最优的学习方法可以最大化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我国的乌美娜教授则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评价试行结果、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方案进行改善的过程。这一观点比较符合我国教育现状,在生物课堂个性化教学设计中,同样需要分析学情,再确立教学目标,引出教学内容,最后归纳总结。但是个性化教学设计还有几点需要另外注意的地方,在个性化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被尊重和得到承认的,教学目标是分层的、有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评价是多元化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不同。②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学生有很大的自,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③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组织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分层教学等。④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科中表现出的兴趣、倾向的不同,因此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优劣势,设置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以我校高一(1)班为实验班,实施个性化教学。在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中,包括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细胞的分子组成,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核酸、蛋白质、脂质、糖类等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第二部分是细胞的结构,介绍了细胞器、细胞膜、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第三部分是细胞的代谢,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两方面入手,介绍了细胞的代谢功能;第四部分是细胞的增殖,解释了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及生物体生长的原因;第五部分是细胞的衰老、分化、凋亡,这部分内容关联上人体健康,比较亲近生活实际,是学生关注的话题。这一个模块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模块,是后面内容的基础,这一必修模块的学习,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度。通过这一模块的有效教学,参与生物技术、科学史、探究实验等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过程和本质,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在讲授模块下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时,首先分析学情:蛋白质虽说是分子水平,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但新高一的学生缺乏相关的化学知识,对于分子结合的知识知道得很少,所以本解课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学生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和结构有一定难度。再明确教学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功能。建立教学方案:教师提问,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是?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以上问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解决问题,建立联系,唤醒学生的逻辑思维智能,并引出教学内容。说明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时,将氨基酸比喻成人体,当人伸展手臂时,人体躯干类比碳原子,左右手分别为氨基和羧基,下肢类比氢,而头部则为R基团,每个人的面部特征都不相同,则类比氨基酸种类不同由R基决定,两个人两手紧握代表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脱水缩合”(手心出汗)形成“肽键”。此形象的比喻既加深学生对氨基酸结构的认识,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既爱学又会学生物。在描述最抽象的知识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时,以“串珠游戏”让学生直观认识该过程,不同颜色的珠子相当于不同种氨基酸,让学生用不同数量、颜色的珠子穿线相连形成“多肽链”,再将不同串珠按任意形式堆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接着课堂讨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不同,决定了蛋白质结构功能的多样性,从而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让学生动手设计,亲自组装,在“做中学”,感悟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出示表格,显示不同蛋白质在生物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最后提问,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吗?为什么我们喝进去的是牛奶,长出来确实强壮的肌肉呢?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观点。本节课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入手,层层引导,激发学生逻辑归纳总结,又联系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在通过对本次实验班级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学生纷纷表示个性化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自己对生物课充满信心,十分期待生物课的后续内容,在高一实施个性化教学为生物科目的未来教学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班级实验发现个性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模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欧阳芬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达娃次仁.刍议高中生物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J].教育界,2014,8(9):12-15.

篇(5)

关键词:高中生;解决生物习题;挖掘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20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的改革,更是教法的改革,“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已成为过去,迎来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主体教学理念。高一、高二阶段,学生面对的是新鲜的知识,充满学习和探究的欲望,然而,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重心已然移向如何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那我们应如何再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状态下高效、轻松并快乐地学习呢?

笔者认为,如果高三学生能合理利用习题,挖掘出习题的内在潜能,那么他们就会对学习有成就感,应对高考也会游刃有余。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挖掘生物习题潜能的看法。

一、挖掘习题考查方式的灵活性,让学生多角度熟悉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面对试题找不到与已学知识的连接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学生对基础知识不太熟悉,或者理解不到位;其次,学生不了解相应知识点经常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培养学生挖掘知识点考查方式的能力。此外,资料上的习题很多,其考查方式往往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针对同一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深入挖掘其内蕴性,由浅入深,延伸结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对考查方式的研究中。

二、挖掘习题的可变性,落实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

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在做题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某些看起来类似的题目混淆,不能清楚地区分而导致多次失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就要注意挖掘习题中的可变点,适当地将学生易错的内容添加进去,或者让学生改编习题,以变式题的形式进行落实。遗传习题是学生的难点,很多学生甚至放弃解决。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采用了一题多变的方法进行复习。

例题: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两种,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褐色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给出这道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和曾经错过的题型进行改编,最后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学生改编几个典型例子列举如下:

1.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她有一个蓝眼的哥哥,且双亲均为褐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2. 已知某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她的母亲是蓝眼)结婚生下一个蓝眼女孩,求该男子的表现型及基因组成。

3. 人群中每100个人中有1个蓝眼,已知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蓝眼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4.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她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一对异卵双胞胎女孩。请问:

(1)两个女孩均为褐眼的概率是多少?

(2)两个女孩分别为一蓝一褐的概率是多少?

上述变式习题基本涵盖了与 “分离规律”概率计算有关的各种题型,通过训练,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又掌握了各种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技巧,同时还避免了因题海战术带来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探索历程中,让学生的所学所知横向沟通、纵向加深,使学生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原先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应变能力。

三、挖掘习题解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习题解法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数学学习方法中的佼佼者,在我们生物课程中同样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不同,所以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存在多样性,了解习题解法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能力。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遗传概率的计算、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DNA分子结构、DNA分子复制、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等习题的解决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各抒己见,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总之,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有利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四、挖掘习题答案语言组织的规范性,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失分

近年来,生物高考的非选择题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核呈普遍上升的趋势,集中体现在要求“解释原因”、“描述现象、归纳结论”和“设计步骤”等。阅卷教师透过学生的答案不仅可以考查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还能清晰地看出学生的组织语言的能力,审视出学生思维过程及科学的思维品质。因而,可以这样说,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恰恰是“文、理”学科整合的典型例证。所以,我们平时在学生完成书写之后,一定要将规范的正确答案呈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分析应该答的知识点和语言的规范组织。

另外,还要注意叙述中尽量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俗语口语,如:“生长状况相似的”不能说成“长得一样的”,“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不变”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五、挖掘习题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考对学生思维的考查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与实际(下转第31页)(上接第20页)的联系,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习题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习题都应与时俱进,不断有新信息、新材料充实题目,也要经常以新课标要求扩充习题。一些单科卷的高考题中甚至出现了开放型、探究性习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真正可以与社会生产生活接轨,不能做“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

例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复习中,我们可适当联系:农作物栽培、粮食贮藏、果蔬贮藏、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疼。而涉及到“生物与环境”,我们还能讨论:赤潮、富营养化、酸雨、光化学烟雾、沙尘暴、温室效应、生物防治、生态农业等。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各个章节都会与生产实践相联系,我们应该适时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很好地落实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六、挖掘习题蕴涵的教育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习题的教育性体现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锤炼知难而上、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比如:当我们问到“你这道题为什么做错了?”很多学生会回答到:“我没看见……”、“我把……看成了……”、“我以为是……”、“我算错了”……这些看似理由的回答实质上是学生做事不认真的表现。还有一种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学生不做与实验步骤书写有关的习题,总是一片空白。这是为什么呢?经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是根本不会写;一部分学生是知道大概框架,但觉得写不全所以不写,最终等到教师讲解时抄上完整答案(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会写,但觉得字太多太麻烦,最后因不想写而空白。这种现象说明一大部分学生存在懒惰和躲避错误的习惯。此外,对于题干中科学发展史的相关内容,学生往往一闪而过,导致审题不清而失分。

总之,教师在习题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应积极渗透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发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反思 教学方案 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新形式下如何“教”,我感觉教师要首先做好教学反思,本文我想就这一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研究相关教材,制定教学方案

新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新气息,同时将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新的境界。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建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但实际要讲的内容很多,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中,制做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作为本节的一个教学重点,你要认真讲学生才能科学的理解三维结构模型,并要解释什么是物理模型,因为练习比较难,只有理解物理模型的概念才能做的正确。在“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中所提到的能量的转化效率和生成ATP的个数,你要讲学生才能理解会做。因此我们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这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与拓展计划,综合拟定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各种版本),综合拟定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研究学生,制定发展目标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有时却实在让我们头疼,上课了你得提醒他拿出教材和学习用具,你得提醒他该坐正了,拿笔了,或者一问三不知…等等。学生的主动性在哪呢?一言以蔽之他不知学了有何用,没兴趣。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主动想做的事,就会越做越有兴趣,就会越做越好。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明确自己的差距和前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成自主的探索学习。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他能主动的找教师、找同学帮助,上网、查资料,他会寻找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教授新知识前,首先必须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已有知识,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科学、合理地去思考、判断和创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注重学生反馈,把握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是“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该,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你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思考问题,你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实践的“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沿着一级级情景的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师生都处于活动主体地位,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师演变成学习的检查者。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应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最佳学习状态,唤起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展成合作教学关系,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就会随之增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如合理利用教材中“问题探讨”它是以生活常识、实验现象、科学史话、数据分析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Ⅱ》“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时,“问题探讨”中提出一个品种的奶牛产奶多,另一个品种的奶牛生长快,要想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问题非常实际,但局限于已有知识和方法又不能解决。我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这样由于引课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现象,可他们却都说不清其道理,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学习氛围,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解决引课时问题所造成的悬念,可增加学生对“收获”的喜悦。同时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要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学习过程

篇(7)

关键词:“133”模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132-04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中等职业教育园林类专业课程之一,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培养综合防治能力为主线,注重突出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零距离”的结合,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园林技术人才的需要的课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园林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近几年来,各中高职院校掀起实践教学改革的浪潮,我校也进行了教学改革,提出了“133”教学模式,即每一门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三个知识点,重点掌握三个技能,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对中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

确定培养目标,并根据工作过程的

导向和“133”教学模式的要求做好教学计划

根据中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技能上达到对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防治会识别诊断、会分析原因并会制定方案及组织实施(尤其是危害严重时的化学防治方法)的植保三项技能的要求;同时,将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本着理论够用,实践要精的原则,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做好了教学计划,现列出本课程的三个知识点和三个技能及技能考核项目(见表1)。

我们会在教学的第一课时将上述具体要求与内容告诉学生并张贴于教室的宣传栏上,而后的课程教学与实践都围绕这个来实施。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可提前进行准备。教师则根据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过程是:病虫害调查——病虫害识别——病虫害防治。我们将实训内容分别填充到每个模块,具体如表2所示。

利用植物的季节性与病虫害的

发生规律和教学时数适当安排实训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集中在每年5~10月份,在这个阶段应使学生对病、虫、草的为害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有系统的掌握。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很难完成以上的实训内容,因此我们将实训内容进行了调整。首先,把实训内容分为小组项目和集体项目。食叶害虫(叶部病害)调查、吸汁害虫(煤烟病)调查、枝干害虫(病害)调查、地下害虫(根部病害)调查为小组项目。每个小组项目都将当地某种主要病虫害作为观察学习的重点,如食叶害虫以小叶榕白蚕蛾、苏铁小灰蝶为重点,吸汁害虫则以芒果扁喙叶蝉和荔枝蝽为例,枝干害虫以白蚁为例等。将整个教学班级分成4个组,每个组负责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子模块,模块的内容包括病虫为害状、形态与症状、发生规律、防治后效果的观察。每个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项目的内容进行观察记录,并将记录情况公布在宣传栏,小组负责人利用晚自习时间对本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总结。

集体项目就是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参加的实验和实训。我们根据植物的季节性与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当安排集体实训。每年的3~5月梅雨季节是园林植物病害的高发季节,我们将有关的病害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安排在这段时间进行。5~7月为食叶害虫高发期,则与之有关害虫的内容就安排在这两个月进行。吸汁害虫则在干旱少雨时节发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结合园林养护管理来消除越冬的病虫草可以减少越冬基数,为明年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每个模块的实践内容顺序则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进行安排。拿病害来讲,病害的发生不外乎两个方面,生物的病原和非生物的病原,在发生后我们对症状进行诊断:是否是从点到面,是否有病状和病症,实验室镜检,组织培养等一系列手段来确诊。知道了病原后就可以有依有据地去防治。防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摘除法、阻隔法、园林栽培技术、化学防治等,应针对某一种或某几种病虫,让学生体验各防治方法的优缺点。集体项目让每一名学生都参加每个环节,这样不仅把书本知识真正地运用了,还强化了技能训练。

综合实训则通过教学实习进行,使学生学会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制作技术,掌握病虫害田间调查与防治方法。实习结束后,要写出规范的实习报告,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园开展实践教学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首先,充分利用我校教学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内容在实验室边讲边看。对体形微小的害虫和微观病原菌形态,借助实验室配备的显微镜、解剖镜,不仅外形而且内部构造都一览无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在实验课上专门讲授、示范“两镜”的操作规程,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和研究某一类病虫的发生规律,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病虫进行课程讲解,如榕树的斑蛾。在重点突出与防治法关系密切的病虫特性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实验室资源(生化培养箱等)饲养昆虫,然后对它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学生在教师讲解和饲养的过程中搜集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写出读书笔记,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另外,病虫害标本要合理利用与补充。标本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直观地认识病虫草,它的补充一般是购买和学生自己制作。我们在第一项技能考核中就要求学生采集至少20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昆虫样本,制成干标本,并要求学会进行分类。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展示美感和技巧,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昆虫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校园是园林植物病虫防治实训的大课堂 教学实习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环节。园林专业教学计划中不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有相应的教学实习,其学时数约占总课时20%~30%。我们的教学实习多在校园内进行。我校是一所有80年办学历史的森林式校园。校园里一条条郁郁葱葱的林阴小道见证了学校的成长,每棵树就是一个标本,是不同时期园林发展的标志性代表,校园更是植物园。因此校园就是园林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以此为依托,我们在校园的园林植物上开展了多个项目式教学。如南方特有的芒果短头叶蝉的发生与防治,榕树的管蓟马、木虱及朱红毛斑蛾、榕透翅毒蛾、白蚕蛾等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盆架子的花木虱与绿翅绢野螟的发生与防治;女贞潜叶跳甲的发生与防治;荔枝蝽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与防治等。并把校园的一部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交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训基地是园林专业学生综合实习的主要场所 我校的实训基地除校办产业六十多亩的园林花卉苗圃外,还有市内的几家大型园林公司。学校的苗圃主要经营盆栽花卉的对外出租及校内花卉的摆放。园林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在这里进行,有的学生还在课外时间在这里进行勤工俭学,一些常见花卉及其病虫害的识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实践起来也很容易掌握。在大型园林公司则主要进行一些苗木的栽培及其病虫害的防治。我们定期带学生到公司进行实践,并与他们保持联系,当主要病虫害发生或进行大批苗木移植时,学生都会在实践现场,参与病虫害防治的每个过程或苗木移植的消毒工作。另外,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管理水平较高的生态园、公园、树木园、苗圃、绿化工程公司等处参观考察,进行现场教学。请专业技术人员向学生介绍建园、栽培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实践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改变了以实验室观察和验证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现场识别诊断。现场防治操作等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更加贴近实际。如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性的考察、昆虫一生的饲养观察、昆虫标本的采集鉴定、植物病害的田间观察、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植物病虫害田间调查、农药的配制与使用和防治效果调查、园林植物害虫的田间识别与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田间识别与防治、综合实训等。学生完全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训练,每一个实训都实现了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操作从某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开始,直至最后三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课内实践的教学,也注重课外实践活动,采取了课内课外实训并举的方式,以实现学生掌握三项核心能力的目标。

课内实训主要采取了“教、学、做、考”的方法,首先是教师讲明实训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必要时进行多媒体演示,然后进行示范操作。整个过程进行手把手操作指导,学生跟着学习操作,然后自主训练,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在每一次的实训中,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提出问题或现场考核、现场打分作为学生的平时技能成绩。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特别注重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例如,农药的配制与使用这个内容,我们将实训转入到生产实际中,如榕树是南方主要行道树,我们让学生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取农药、浓度计算、农药称量、农药配制、农药使用等过程进行实训,完全在生产实境中进行。按照生产实际安全防护的要求,学生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进行农药的配制和施用,完成工作后对药械和余药按照生产要求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留下安全隐患。与过去在实验室实训方式比较,实训效果大有提高。

课外实训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根据三项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增加的,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学生自已查找资料,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并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所提交的实训报告进行考核。例如,学校新购进栽种的一批盆架子发生了严重的虫害:叶片两面长满囊状虫瘿。虫瘿在叶面突起,致使叶片卷曲、皱缩,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在5~7月时又有另外一种食叶害虫将叶片蚕食,树木已被危害得奄奄一息。我们布置学生对该两种害虫进行综合防治,要求挽救盆架子的生命。学生从查找资料开始,并对害虫进行生活史观察,掌握发生规律,找出薄弱环节,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许多知识和技能在这个综合性项目中都得到了应用,如害虫的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观察、为害程度调查、防治方案的制定、农药的选择、施药时期的确定、施药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防治效果的调查和评价等。最终,盆架子又恢复了生机。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并产生了较强的成就感。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师、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堂面授为主要形式。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沟通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充分利用了学校较好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和资源,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上专门开辟了视频动画专栏,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得到充分使用。如昆虫的一生、昆虫的变态、昆虫标本的制作等,使学生在教室就能感受到实境。另外,我们对收集到的多张植物病虫害光碟和现场拍的一千多张照片,通过加工,制作成了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文字结合了图像,使静态结合了动态,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定期举行技能大赛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这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已形成的一种共识,为了配合全区甚至全国的技能大赛,我校每年都定期举行校内技能大赛,借此机会也检验每个专业的技能训练情况。技能大赛的项目主要还是这门课程的三项重点技能。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规定,如果学生在某项技能比赛中获奖则该项技能的考试成绩为优秀,期末时可以免试。因此,每个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每项技能的操作训练都很认真,学习效果明显。在两年的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先后参加了昆虫标本的制作和病虫害识别两个项目的技能比赛,园林专业的学生和植保、农艺班的学生同场竞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园林专业有8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考核制度的改革

《园林病虫害防治》是专业必修科目,它的考核包括平时表现、作业总评、平时技能、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五个方面。其中,平时表现与作业总评各占10%,理论考试占20%,平时技能与技能考核占6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他的平时表现,在每个实训中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则为平时技能成绩,重点掌握的三个项目的考核为技能考核成绩。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已占该课程成绩的80%。特别注重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平时就必须认真学习,达到三项技能的要求,大大发挥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学习效果较好。在进行职业技能工种考试时,很多学生选择了植物保护工种考试,并大面积地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1]张红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3).

[2]杜宾.《园林植物保护》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孙红艳,李克梅.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