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石油工业论文

石油工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7 00:24: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石油工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石油工业论文

篇(1)

大多数企业对设备的指标要求比较低,石油企业在进行设备指标的定制时,依然按照以前的规格、种类等进行定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陈旧的设备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石油的开采,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人负责设备养护工作,在采油过程中常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采油工作顺利运行。

二、提高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1.增强员工设备管理意识

提高石油企业采油设备管理水平,首先要培养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创新培训思想,一直以来从事石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对设备培训管理工作这一块的任务都不明确,混淆了设备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工作范畴,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管理意识并不重视,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计划,因此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人员进行设备管理知识培训,使之在培训中正确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运行安全问题一直是石油企业的头等大事,在培训中必须进行设备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避免在石油企业中出现和其他企业类似的产品质量问题,危害人类,在培训中使高层设备管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肩负着社会责任。创新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意识,首先要从提高员工自身的管理意识开始,若是设备管理人员自身缺乏设备管理意识,不管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

2.加强技术管理水平

要加强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水平,需要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工作,并掌握设备的各种运作技能。采油设备管理人员不但是管理者,还是设备的直接接触者,了解设备的整个运行流程与设备的操作步骤等,在工作当中进行设备管理工作的同事,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避免由于错误操作的原因造成设备故障。在设备管理培训中,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技术与设备管理知识,使员工不但掌握到设备方面的知识,还掌握到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配合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中要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要建设一个标准化站所,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当新员工入职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了解设备操作、维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之后,才可到岗位中操作设备,此时,老员工可在一旁做指导,让新员工尽快熟悉设备的操作。除此之外,石油采油设备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企业要给予资金支持,不断的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加强技术管理水平,不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还需要对设备操作人员,尤其是新的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全面掌握设备的管理、操作等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安全使用设备,延长设备寿命。

3.健全设备维护机制

我国大部分石油企业所使用工业采油设备都比较陈旧,使用时间较长,有些设备已经出现问题,但是还是依然在使用,并没有认识到问题设备使用的危险性。设备出现问题,除了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之外,还存在人为因素,要使设备可以长期安全使用,完善设备维护机制必不可少。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修,不但可避免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保证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石油企业要重视设备管理维护机制这块的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维护机制,采用适合的维护管理措施进行管理,保证设备可以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下开展工作。在设备维修上,可采取轮流维修管理模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修护工作由专业的维护人员亲自负责,并且操作人员要与维护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掌握设备维护的方式与日常基本的维护知识,在日常操作中起到边操作边维护的效果。设备维护与养护工作需要一个固定的维护管理模式才可顺利进行。此外,企业还要要求采油设备操作职员每次在交接班时,都需要对设备做检查,一旦出现问题,立马采取措施解决,交接班之后,清洁设备。完善设备维护机制,是保证石油工业采油设备顺利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企业要给予重视,从而降低由于设备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结束语

篇(2)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企业与国际化的大型石油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我国石油企业与国际化大型石油企业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因此政府应在我国石油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石油工业基本上处于无指导,无规划,的状态,三大石油公司在总体上未形成合力,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发展战略,并且存在无序的竞争。

法律约束是维护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当前有关石油工业的法律正在不断的制定和推出,但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我国石油工业仍然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这给我国石油工业的国际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外汇审批制度以及相关保险制度的缺陷等制度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的进程。在国际合作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质,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石油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石油的供求矛盾。石油理所当然成为各国政治活动重要的博弈点,而且常常与国际环境和产油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连。中东的三次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这些无一能与石油脱掉联系。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目前中国所能得到的是:已经开采又被弃置的地区;高风险或战乱地区;新开采地区,如中亚、俄罗斯等。目前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的主要地区大多政局不稳,国际化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因此,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面临巨大的政治经济风险。

石油工业的发展不能离开国际化的大背景,中国石油工业只有在全球的视野下才能获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走出去”的战略是这种发展的必然,实行石油工业国际化符合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然而石油工业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我国的石油工业国际化还很不成熟,各种各样的问题依旧存在,为了更好地实施石油工业国际化,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包括目标体系、核心体系、关键体系和保障体系四大部分的石油工业国际化的构架。

1、目标体系—石油供应的安全

中国石油工业国际化的目标在于获得石油这种战略性资源,保证石油的供给,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行业。维护石油的安全供给是维护国家安定稳固的基石。在全球然为内实现石油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海外的石油生产和存储基地,加大我海外石油的利用力度,逐步提高我国石油的供给,维护石油供给的安全。只有以此为目标我国石油工业才能发展的更持久更健康。

2、核心体系一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中国石油工业实现国际化的根本就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在石油工业国际化进程中,我们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也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和网络,因此,我国石油工业继续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就必须培育石油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石油开采,提炼,加工,应用等相关科研技术的研究,提高石油工业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与国际上大型石油企业和科研机构院校的联系,努力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3、保障体系—政策软环境支持

篇(3)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石油机械;期刊;回顾;展望

1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不断壮大作者和读者群队伍

伴随新世纪的开始和新经济时代步伐的加快,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期刊将面临着WTO、电子期刊和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继续办好期刊,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办刊方针,做到报道范围不偏离,切实体现本刊专业性强的特色,才是提高刊物质量的前提。《石油矿场机械》期刊是由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2年,近30多a来,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密切配合国家油气勘探与开发装备的发展方针、政策和生产任务;及时交流本行业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理论,以提高本学科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推动本行业的技术进步服务,为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服务。截止2000年年底共出版29卷,172期。刊登论文近14705篇,各类信息、广告等3114条。正是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才使本刊连续三版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刊源,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创刊30a来,主要报道了国内各时期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诸如钻井、完井、采油、井下作业、油气田地面工程所涉及的工艺装备及其与之相配套的通用设备、仪器仪表、专用工具、特种车辆等新设备、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以及与本相近专业技术的发展动向。

这些论文的创新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及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是我国石油战线广大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它代表着我国石油装备的技术和水平。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长期被专家们一致誉为行业代表期刊。30多a来得到了广大作者、读者们的关爱和支持为此,我们办刊人员引以自豪和骄傲。在新世纪的到来之际,进入知识经济和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我刊更应该把握机遇,充满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2突出重点热点报道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信息产业,必将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发展渖}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反映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它孕育着新学科,新理论的诞生.所报道的新成果、新技术通过交流、传播,存储,使之成为人类进步的智慧结晶更为重要的是它不断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这一点使我们在30多a的办刊经验中深有感触和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到“九五”期间随着新技术、新装备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本刊为石油工业装备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期间.《石油矿场机械》围绕我国重点开发油区西部,稳定东部后期采油,发展浅海滩涂及边际海洋油田的石油工业开发战略中所涉及的新装备以及钻采设备更新换代技术与装备。在钻井方面主要报道了6000m深井钻井、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顶部驱动钻井技术与设备,水平井、丛式井和小井眼钻井技术与装备。采油方面重点报道了二次、三次采油设备、注水设备、稠油开采设备、超高强度抽油杆及其井下采油装备、油气水分离设备等。同时对海洋钻采设备的国产化,诸如海洋平台评估等都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报道如,1996年第6期报道的FG20非调质钢超高强度抽油杆,其生产工艺特点是不淬火,只作低温回火,其金相组织与美国HS型抽油杆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当,它解决了重负荷油井抽油之急需。中原油田1997年订货10万m。还有,新型中高速牙轮钻头轴承,它是为配合井下动力钻具,高速牙轮钻头开发的关键技术,即滑动轴承,其材料的室内现场试验效果分析引起了江汉钻头厂、成都总机械厂、江西钻头厂等单位的关注。并引出了多项研究项目再如,F320—3DH型钻机的改造,是由5机分离传动的罗马尼亚钻机改造为4机统一驱动的F320-4DHG型钻机同样引起了国内同行界的反响。PIP型双层组合套管注水泥装置,由于强度高,解决了地层套管被挤压变形问题。在华北油田大面积推广后,年平均经济效益¥2600万元。该项目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7年铁人科技成就奖。这些新产品、新材料、瓶技术成果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大批新的技术手段。

根据陆上石油工业在“九五瑚间要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为全面贯彻“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的方针,本刊围绕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6个战略展开和8个战略突破项目的实施。重点报道了油田注水机组振动信号的在线检测与分析,该项目已在大庆油田6个注水站20余台大型机组(2000kW以上)上推广应用,达到每个注水站年经济效益¥351万元,该项目在本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开发,1997年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为“大型旋转在线智能化状态维护研究。”关于海上固定平台构件的疲劳可帮陛计算,立项论证后,参加了“863”项目的子项目研究,并且使它用于渤海边际油田的开发,达到该新型采油装置保证服役期间在波浪特别是冬季海冰的作用下安全可靠的日的。对于400GF一31型天然气发电机组的开发与应用,在我刊1997年第3期刊登以后,新疆油田选购2台作为采油电站,山西晋城煤矿选用了燃用瓦斯气作为采矿电站,重庆某公司利用长江水作为冷却介质在长江两岸使用,同时还通过山东潍坊柴油机厂,出口到孟加拉国。

针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利用聚合物驱(包括三元复合驱技术)进行三次采油的项目和大庆油田油气水分离设备(包括原油外输计量站、原油计量等项日)、高含水期稳产技术的研究;针对辽河油田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存在的油层纵向上吸汽不均,动用程度差等问题;针对中原油田严重腐蚀现状,分别在1998~2000年连续报道了涉及聚合物驱开采设备的关键技术,磁性材料堵水技术,蒸汽驱注等技术,在行业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同时,本刊着眼于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科技发展,使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转化为生产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报道了钻杆接头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摩擦对焊钻杆质量,钻铤失效机理,钻柱失效分析,钻杆腐蚀疲劳试验,塔型井架的结构分析,钻井技术优化问题,PDC钻头及其软件的开发,抽油杆在线探伤,空心抽油杆采油装置,防砂配套新技术,射孔综合配套技术,无弹壳复合压裂技术,有杆深抽配套技术,油井机械清蜡技术,连续油管技术钢丝绳连续抽油杆,玻璃钢抽油杆,试压装置(包括油、套管试压装置,气举压管柱试压)及螺杆钻具试验、使用、失效分析技术,井下工具的推广应用等技术。为此,针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约稿、共196篇。为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所包括的控水稳油、三次采油等完井技术、举升技术、修井作业技术、大修侧钻,机械采油系统,堵水调剖等技术的重点推广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的钻井、采油技术执“八五”到“九五”上新台阶做出了贡献。

回顾过去,着眼未来。我们虽然走过了30a的历史,但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科研项目追踪报道的力度还不够,还应继续、增加信息量,缩短报道周期。新形势、新机遇、新经济,对我们提出了更严、更高的办刊要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面向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0a来,在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不断提高刊物质量,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互联网络的运行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编辑人员将肩负着时代给予的重任,作为石油工业经济基础的科技期刊将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如何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1)办刊以来,本刊成立了编委会,建立通讯员、作者、读者网络体系。编委会委员是本行业的学术带头人,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他们经常会为期刊出谋划策。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与编委们的联系,及时向编委们汇报或通报本刊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学术权威性的编委会。

2)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既是一种业务活动,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公共关系能使编辑部与外界环境起到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作用。这就是通讯员的桥梁作用,是编辑部不可缺少的支撑。通过发挥通讯员的作用,真正做到提高期刊质量的双重效益.

3)学术期刊审稿是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刊物学术质量的关键措施。专家审稿人是本刊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把关人。是论文科学性刨新性、实用性的推荐人。为了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必须充分做到稿件外审。经过多年来的运行,随着新老编委的交替,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对于审稿人队伍还需不断地扩大和壮大。对于来稿不论是组稿还是自由来稿,应抓紧时间初审或及时送审。有作者来信,要求我们缩短审稿时间,这—点今后一定能做到,并希望多给我们反馈意见。

4)与兄弟刊物建立友好的关系向他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多交流办刊经验。同时,还应多参加行业会议、多听取新经验、吸收外界新信息、拓展办刊思路,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积极与国际接轨,为刨精品刊物奠定良好的基础。

4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的质量就是期刊的生命。要办好高质量的期刊,就应具有高素质的办刊人员。也就是说,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编辑人员水平的高低。

1)必须将刊物作为自己的产品来爱护,对刊物负责。对产品负责、使刊物不但刨社会效益,而且要创经济效益。这就对主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依法办刊,树立极高的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刊当中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二,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宽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编辑规范、编辑标准;及时了解掌握行业新技术新动向及科研项目的跟踪;随时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对刊物发展要有好的思路、方向、目标,确保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刊物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篇(4)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20-02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在石油工业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内原油进口比例已经超过50%,国内石油巨头已经逐步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管道建设方面中石油将积极加强海外战略发展布局,推进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将按期建成投运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适时开工建设。

在如此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石油工业尤其是管道建设和储运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建设也力求国际化培养,在本科教学中强调专业英语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为石油巨头输送更多具有扎实业务能力和一定英语水平的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1.油气储运专业教学课程设置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旨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了解和掌握专业方面的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知识,能逐步实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献翻译和撰写外文文献,从而成为能在该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在两年普通外语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提高阅读一般难度的专业英语书籍和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和具有在一定的专业文章写作能力,形成较为实用的专业英语能力。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课程设置中,油气储运专业英语在整个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被放在第六学期进行,课程设置为32个学时,每周4个学时。油气储运专业英语是承接大学公共英语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双选教学的桥梁,学生通过大学两年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以及CET-4和CET-6考试,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第六学期引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的水准,以及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油气田地面工程简介、管道工程、储存设备、施工工艺、管道与设备的腐蚀和油气计量等几个方面,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2.油气储运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油气储运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提高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油气储运05级四班在第一次CET-4考试中一次通过率高达81.6%,当时为我校四级过级率树立了新的里程碑,直至2009年储运05级毕业时总的CET-4通过率达到了76%,六级通过率达到了31%,但是毕竟还有24%的学生没有通过最终通过CET-4,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距还是较为明显。

另外,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于专业词汇的解释、英语长句的翻译甚至部分部分语法的解释,不能很好地平衡专业内容讲解和英语分析[1],最后处于一种只讲授专业内容而忽略英语教学特色或者忽视专业知识讲解而变成纯粹英语教学的尴尬境地,完全脱离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初衷。在2011年油气储运08级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考试结果分析发现:该课程学生的成绩优秀率是28.83%,良好率是39.26%,中等率是17.18%,及格率是8.59%和不及格率是6.13%,但是在结业考试中有两位同学的卷面成绩仅仅为2分和5分,和近30%的优秀率相比的确显得触目惊心。

3.油气储运专业英语教学思路探讨

在微观层面进行教学资源的重整和教学思路的梳理,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实现精品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理想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以及高超的教学水平的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控教学;另外。积极投入专业课程学习并拥有扎实公共英语和专业基础的学生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实现理想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个英语模式下的专业教学[2]。此外,还应该在宏观层面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型,从英语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科技论文写作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升,全面提高油气储运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3.1 微观方面提高教学主客体能力

(1)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准

专业教师通常都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一定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同时对于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都有很深的掌握,在业务上都颇具造诣。制约专业英语教学的提升主要是对英语的熟练运用。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比较高的水平,教师必须有条件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教学,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或者说,受过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这是从事专业英语教学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专业英语教师具有在英语国家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现身说法,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则可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3]。

篇(5)

【关键词】 南堡油田 低效井 注水 措施

Study on the feature and harness countermeasures of inefficient well in Nanpu M area

Xiong Qiangqiang,Zhao Chongzhi,Wu Peng,Zhang Lin

(Jidong oilfield of CNPC,Tangshan, Hebei,063200)

【Abstract】 Count the inefficient wells in M area of Nanpu oilfield, and 划分divide them into four type: low production fluid; high water content; closed in production; high measure cost. Analyse the form reason of different inefficient wells, point out it has there reasons on geology, there are(1)lack producing energy;(2)powerful reservoir heterogeneity;(3)little remainder available reserve, and the reasons on reservoir management is flooding delay and bad flood effectiveness. Propose the core of inefficient wells administer is water wells administer. The outcome of study get preferable effect in M area of Nanpu oilfield.

【Key words】 Nanpu oilfield inefficient well flood measure

随着油田开发过程的深入,开发区块物质基础的减弱、产量递减、含水增加、油井井况变差等因素,低产液、高含水井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以往对于此类井的治理更多从“产量决策”的角度出发,其结果是油田产量增加,而开发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尽早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开展低产、高含水井的经济效益评价及综合治理工作对于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低效井分类

低效井是在一定开发方式及原油价格下,油井生产收入与收益比小于一定数值的油井。依据文献1、2所提供的方法,对南堡油田M区油井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共识别出低效-无效井213口。按低效井形成原因,可分为以下4类:

(1)低产液导致的低效井:产液能力一般小于9t/d,含水变化范围较大。目前,此类低效-无效井共96口,占低效井总井数的45.1%,日产油量占低效井总产量的62.3%(图1)。

(2)高含水导致的低效井:含水一般高于50%,产液能力较高,一般大于15t/d。目前,此类井共29口,产油量占低效井总产量的9.2%(图1)。

(3)因开井时间不足导致的低效-无效井:包括长停井、计划关井、间开井等。共61口,在数量上是所有低效-无效井中的第二大类,但产量仅占低效-无效井产量的1.2%(图1)。由于关井期间发生的费用很少,此类井虽属低效井范围但亏损有限,是低效井中效益相对较好的一种。

(4)因措施费用较高导致的低效-无效井:此类井在目前生产情况上不属于低效井,但将措施成本折算到吨油成本中后,在经济效益上属低效井。此类井共26口,占低效井总井数的12.2%,但产量占低效井产量的20.8%(图1)。

不同类型低效井的治理策略也不同。在治理过程中,低产液和高含水低效井是主要的治理目标。在治理时,力争通过增油或管理措施降低吨油成本,将前两种低效井转化为后两种类型,以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2 低效井特征及原因分析

2.1 低效井特征

(1)低效井具有明显的低产液、高含水双重特征。

南堡油田M区低效井平均产油量为4.6d/t,平均含水为44.9%。依据油田吨油成本、日产油量、综合含水三者的关系,制作低效井类型识别图版。结果显示:大部分低效井具有明显的低产液、高含水双重特征(图2),即大部分低效-无效井产油量低于4.6d/t,含水高于44.9%。这一特征增加了低效-无效井类型的识别的困难。

论文认为单井类型的划分应该与区域地质认识相一致。单个低效-无效井类型的识别应从其所属区块的区域地质特征入手,分析区域上油藏是属于高含水区还是属于低产能区,并据此来划分具有双重特征油井的低效-无效类型。

(2)平面上低效-无效井总体以低产液为主要类型,高含水低效在局部地区占优。

(3)剖面上明馆浅层在以低产液为主要低效类型前景下,较之深层,高含水低效更为明显。

低产液能力是南堡油田M区低效井的普遍特征,在此背景下,与东营组中深层相比,明馆浅层低效井平均含水可达63.08%,较之中深层的43.01%具有明显的高含水特征。

2.2 低效-无效井形成原因分析

2.2.1 地质原因

(1)地层能量亏空:是低效井最主要的形成原因。这部分井物质基础相对较好,但由于初期采液速度过大,导致地层能量下降过快,产液能力下降。地层能量下降还易造成油藏边底水突井,在局部地区形成高含水低效。同时,地层能量下降导致油井动液面不断下降,泵挂加深,致使油井工况恶化,增加油井措施成本[3-5]。

(2)储层非均质性强:由于储层平面和剖面非均质性的存在,导致平面上相邻油井产油能力相差较大,在物性较差地区(层系)形成低产液低效油井。

(3)储层剩余可采储量少,油井物质基础薄弱:一般位于构造低部位或油水过渡带附近,油井投产后产量低且见水较快,易形成以高含水主主要类型的低效井。

2.2.2 生产管理因素

分析认为,M区低效井形成的主要管理原因为注水工作滞后,注水效果不理响。

(1)注采井网不完善、注水量不足,使得各区块、各层系油藏地层能量普遍不足,造成了剖面上、平面上低产液低效井的普遍存在。

(2)注采方式不合理,造成油藏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油井含水上升过快,高含水低效-无效井在部分地区、部分层系集中出现。

3 低效-无效井治理

3.1 不同类型低效-无效井治理原则

依据本文分析所得低效-无效井形成原因,认为研究区低效井应以水井措施为核心,依据注水情况确定对应的油井措施。力争“实施一口水井,治理一批油井;实施一批水井,治理一个区块”。

(1)低产液低效井治理:低产液低效井的根本治理措施补充地层能量。对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区块,优先考虑水井投转注;对于水井地层条件较差的井考虑实施压裂改造,以改善吸水状况,或者实施增压注水;对于套漏、套损井,应尽早进行处理,解决水井停注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2)高含水低效-无效井治理:对于层内非均质性导致的高含水低效-无效井,优先考虑在水井方向上注入调剖剂以封堵高渗透部位;其次考虑在油井上用化学堵剂堵掉高渗透部位,以加强物性差部位储量的动用。

对于层间非均质性导致的高含水低效-无效井,优先考虑通过水井细分或浅调来控制水淹层注水,同时通过提高注水压力来加强差油油水层注水。

(3)开井时间不足导致的低效-无效井。对于因产液能力低而关井的低效井,通过增注措施,提高油藏地层能量,依据注入状况,确定油井工作制度;对于因高含水关井的低效井,通过调剖、细分注水等措施,改善层间和层内动用程度,依据注入状况,确定返层、补孔等油井措施;对于因无潜力关井的低效井,依据注入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确定侧钻等措施。

(4)措施成本过高导致的低效-无效井:通过注采调控,控制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

3.2 治理效果

管理措施方面:通过开展全区油水井效益普查,共关停11口高含水无效益井,日产油减少2.45吨,日产水减少221方,减少无效产水量2.13万方,节约运行成本134万元。

气举井优化注气量68井次,制定间歇注气6井次,节约用气48万方,节约运行成本73万元。

油水井措施方面:实施低产低效井转注8口,对应受效油9口,阶段累积增油1012吨;实施油井挖潜措施16口,有效9口,累计增油1207吨。

对比油水井治理措施,两者累积增油量油井措施略高于水井措施,但水井措施量仅为油井的一半。实施以水井为核心的低效-无效井治理,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油井。

参考文献:

[1]苏陕宏,尚明忠,侯春华 等.胜利油区低效井对策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1):46-48.

[2]刘先涛主编.石油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3]蔡鹏展.油田开发经济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石油工程 技术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石油工程为了国家经济的创新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稳固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所以石油工程担负着非常重要的重任和使命。可是通过石油工程在其发展中可以看出,仍然具有技术方面的不足,为了做到石油工程的持续性进步,就要做好技术的创新策略,提升石油工程的竞争能力。

一、进行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技术创新符合石油工程特征

作为石油工程行业的关键与灵魂,技术指导着石油工程的发展方向,影响甚至指向石油工程的核心竞争力。石油工程的长足进步需要技术创新来奠定其技术基础。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就是石油工程的一个特征。技术创新与拥有核心技术是作为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石油工业的一个源源发展的生存之本。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断的督促着石油行业要取得绝对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有了一席之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技术创新符合石油工程的特征。

2.技术创新符合石油工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全球的经济循环以及竞争,中国石油行业在面对着全球的市场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要应对严峻的挑战。残酷的市场竞争在不断的冲击着中国的石油工程项目的进步,着就决定着要从服务以及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创新,根据市场发展重新确定石油工程的长远发展战略。但是我国的石油工程呈现着很大部分的技术层面的缺陷,没有创新的方法以及创新的意识。所以必须要运用创新技术才能改变我国石油工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技术水平的现状。

3.技术创新来源于技术的重要作用

创新与技术是提高石油产品质量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赢得更大市场以及打败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进行技术创新会带动对于技术层面的资金人员投入、对于技术资源的更高水平的指挥与调配、提高石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丰厚成果与益处是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一个巨大的驱动力。

二、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1.缺乏整合技术资源的能力,高素质人才短缺

众所周知,石油工程一直是关乎我国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代表,像中石油、中石化等等。这也决定着中国石油工程受着原有的经济制度的惯性制约,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是石油工程技术资源系统的一个弊端。这造成了石油工程的效率极大的降低、资源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技术资源的封闭使用以及重复利用。技术服务对于石油工程的积极正面作用难以发挥出来。除此之外,石油工程的高级素质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瓶颈,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在素质层面,我国技术创新型人才短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石油工程的创新型人才大多是初级或者中级人才,而用于世界尖端技术的处于科技前沿的高端人才缺失严重缺乏,人才的特点是确是没有综合性、创新型以及继承性。

2.没有科学的创新制度

因为我国石油产业工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存在着相对落后的运行机制,着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研发部门仅仅是石油机构的一个内部部门,没有高效科学的研发体系以及缺乏这个研究体系背后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激励。再加上整个石油研发机构背后没有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培育制度创新的土壤与温床,有的只是适当性的调整层面的技术性改革。这就难以真正激发出技术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没有石油工程创新技术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没有科学的创新制度是制约着中国石油工程的创新的制度枷锁。

3.没有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

当今中国的石油工程虽然在特色技术上有着一定的发展,但是石油工程的整体科研技术实力与世界发达国家得到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尖端技术上的差距更是巨大。除此之外,我国对于石油行业的技术创新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研发流程,对于市场信息管理以及决策方面也存在着误差,着大大的阻碍了石油行业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降低了管理效率。滞后的信息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慢节奏的市场调节能力,市场反应的灵活性较低。

三、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策略

1.创建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属于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要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依靠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进行建设。通过企业的真实状况,将重点的技术领域扩大,不断研发新型技术,构成技术阶梯,将技术的优点持续转换成继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

2.以市场为前提,创建一个具备高素养的技术型团队

对于技术的创新来讲,同技术人员的努力和付出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创建一个具备高素养的技术型团队。并且还要关注市场的主导能力,面对国际化的石油工程技术市场,就其资源而言,只有进行有效的优化和配置,才可以提升科研工作人员在技术方面、服务方面以及管理方面,构成非常庞大的竞争能力和经济能力。并且,透过不同手段强化技术的创新,把重点放在加大企业综合能力上,以便达成内外相结合的目的,将行业的壁垒不断增加。高素养的团队脱离不了平时的研究和培训,所以,要为科研工作人员不断提供可以研究的机会,提高他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大投入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达成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这包含了政治的投入和资金的投入,将科技创新的融资力度不断加大,将融资渠道不断加大,构成一个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为了技术的创新能力提供合理的技术及资金的支持。

4.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

想要达成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就要提升综合市场的整体能力和竞争能力,要将人力资源的管理放在关键的位置,透过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达成对人力资源的创新配置。积极的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让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创新里。

5.创建宽泛的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流平台

要不断创办国内外的科技交流、合作的会议,实行开放式科研,强化部门之间的合作精神,确保技术成果朝着商品化、产品化的合理转变,在境外建立研发部门,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让技术的研发可以更具有宽泛性和世界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对于逐渐发展的石油工程创新技术来讲,不管是对于国内市场的战斗,还是对于国际市场的战斗,我国的石油工程技术都一定要加大力度,将创新技术战略及技术制胜战略获得有效的发展,不断进行技术的开发,掌控核心能力,掌握机会,才可以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前进。

参考文献

[1]沈晓飞,夏翔鸣,朱晓东,周宝祥,吕碧超,李庆华.炼化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研究节选)[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2]李庆华.基于设备运行可靠性的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

[3]朱颖超. 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探讨[J]. 石油科技论坛. 2009(01)

篇(7)

关键词:系统容错;负载平衡;数据集成服务;数据传输;数据仓库;数据采集、

1. 数据集成服务系统

1.1数据集成服务系统(DTS)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DTS 是英文Data Totalization Service 的缩写,意思是数据集成服务。DTS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仓库等多项技术,使用了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石油勘探开发进行了有机的结合。DTS 数据集成起源于1999 年中海技服承担的国家863 钻井液技术集成项目,经过不断地开发,最后形成了功能强大的集成化数据服务。

目前DTS服务已经成功地推广到渤海五号的QHD作业区、渤海十号的SZ作业区及南海四号的W作业区,并成功地将数据实时地显示到中海石油有限公司的各个地区公司。

1.2 DTS的系统结构

DTS对作业现场的数据集成后实时地传输到下设在陆地的数据库服务器,然后由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分析处理的结果则及时地反馈给作业现场,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分发给网上的各远程终端。

DTS系统结构如图1.1

图1.1 DTS系统结构图

(注1:在此进行动态平衡处理整个系统的作业任务,使系统负载处于优化状态。)

由图1.1可以看出:DTS的油田远程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服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现场采集装置;传输装置;各种地质、工程资料装置。

该系统集成了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完井、油藏测试等各个阶段的现场数据,形成了完善的钻完井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集成服务,不仅有助于后方基地的决策,而且可以实现作业过程的远程监控及现场数据资源的二次开发。其成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安全、优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DTS系统把各种现场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卫星与总部数据库与其它各种终端进行传输,在这个庞大的传输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分布式系统几乎全部要遇到的瓶颈问题―――即整个系统的负载平衡、系统容错问题。

2. 系统容错和负载平衡技术概述

2.1 概念

系统的容错和平衡负载是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分布式系统中,相对客户端无需知道中间层应用服务器的确切位置,所以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出错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但是,如果多个执行相同任务的服务器同时工作,系统在某个服务器发生故障后能将当前服务器中的任务切换到另一台正常工作的服务器,这将实现系统的自动容错功能。同样,如果能将大量的任务平均分配到多个执行相同服务的服务器, 这将平衡服务器的负载,减少系统等待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2.2 特点

(1)当某台应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原先连接到该应用服务器的相对终端可以立刻连接到其它提供相同服务的应用服务器,并继续相互进行作业,这就是所谓的容错能力。

    (2)断点续传功能: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传输或保存的冗余重复。

(3)能够根据系统的不同负荷,动态分配数据传输链路连接,不至于有的相对终端负载过重,有的相对终端负载相对过轻,使所有的相对终端的负载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所谓的负载平衡能力。

3. 系统容错和负载平衡技术的实现

Delphi提供了一个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该组件提供了基本的容错能力和负载平衡能力,通过对此组件编程来实现系统的平衡负载和自动容错功能。

3.1容错能力的实现

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能维护一个能够执行应用服务器的机器列表,并且提供其中的机器名给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作为连接的远程机器的名称。当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连接的主机出 现故障时,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可以从TSimpleObjectBroker取得一个新的能够执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远程机器名称,然后再连接到这台新机器以取得应用程序服务器的的服务。

3.2暂存数据的实现

TClientDataSet组件提供了两个方法SavetoFile和LoadFromFile。当所有的应用程序服务器都发生了故障,或是数据库服务器发生了故障,调用SaveToFile方法把ClientDataSet中所有的数据包括在相对客户端更新的数据保存到一个文件中,然后在应用程序服务器或是数据库服务器恢复正常后再执行相对客户端应用程序,调用LoadFromFile方法加载先前存储的数据到ClientDataSet中,再调用ApplyUpdates方法把相对客户端更新的数据更新回数据库中。

3.3 负载平衡能力的实现

要让分布式多层结构提供负载平衡能力,只需TSimpleObjectBroker的LoadBalanced属性设为True就可以提供简单的负载平衡能力。

3.4 断点续传的实现

现场数据集成系统将采集并经过处理的数据按照某种协议进行分割打包成一个个经过编码的数据元,在以经过编码的数据元为单位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如发生中断,系统的断点续传功能将自动记载先前进行数据传输IP地址、主机号及数据传输发生中断时断点数据元的编码,当恢复数据传输后系统从数据传输发生中断时的断点开始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避免因数据重复传输而造成的数据冗余。

4.  结束语

远程数据集成系统不能只是现场数据的简单再现。未来的数据集成系统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发展:

(1)、围绕需求在充分利用井场信息,收集整理井场其它资料以充实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完成多种资料的数字化、规范远程传输的数据格式和内容。

(2)、编制适合不同需要、丰富高效的客户端软件。

(3)、要充分利用实时数据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加快开发急需的事故诊断、专业分析、工程评价等应用软件,不断提高生产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永强.油田数据集成服务系统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技术服务公司(2001.3)

[2].姜洪.张希等.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3]. 李标.Internet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中国海洋石油出版社

[4].罗昌隆.油田远程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服务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

[5]. 陈彦林 王晓宁. 开发安全稳固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 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第十一研究所计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