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给水课程设计总结

给水课程设计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4 11:12: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给水课程设计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给水课程设计总结

篇(1)

关键词: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社会大众及国家的高度重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城市给水排水、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污水治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为目标的,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实践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仅应使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概述

目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安排,其中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有《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市政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十余门课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1]。

同时,作为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从实习与设计两方面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加强,其中课外实习主要包括认识、生产、毕业、金工以及测量等实习内容。在专业设计中包括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撰写,课程设计的内容具体包括给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检验自身的知识体系是否完整以及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使其深入了解工程一线岗位的要求与实际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经过大量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在实习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总结,并结合自身知识形成实习报告,教师对其工程设计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以及图纸绘制进行评价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并作为教学跟进和完善的依据,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二、给水排水专业毕业生需要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迫切性

当前,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较强,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工程实际经验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实际中,施工管理、工艺设备讲解以及工程设计等部分的内容都要求教师具有深入了解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对于实践性特点突出的专业,要求教师能够在课程设计及实习等方面指导和帮助学生。但是,由于目前各高校在吸收优秀师资力量时存在以学历、科研成果为标准的现象,使得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对实践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

此外,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对水处理相关工艺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然而,由于水处理工艺需要系统化的机械设备、控制措施以及检测仪表等内容的支持,这使得高校在开展生产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受限,课程设置方面对水处理设备的教学内容也较为缺乏,较少组织学生去水处理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提出为各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这同时也是设计院、施工单位、安装公司、政府管理部门等用人单位对学生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提出的要求。因此,当前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亟需进行改革和提高,以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给水排水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提高

在教授给排水理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结合实习实践经验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新兴技术和需求以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给排水整体知识体系结构[3]。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水处理工程相关的法规、经济、建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与政策,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系统运营管理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自己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走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使用新的规范、标准、手册、产品的样本

在课程设计中以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并以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为基础进行设计,如泵站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以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等,并以校企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毕业实习与设计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边实习边设计”的方式,学生在确定毕业设计的方向与内容后,通过参与现场实际工程项目从而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在教师与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并完整任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三)增加生产实习的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与水处理生产及管理单位进行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参与生产实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对风机的种类、管道的相关知识、阀门的特征以及PLC的控制原理等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注意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应主要其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习时间,并且应要求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参与主要生产环节的机会,能够全面熟悉水处理工程的实际运行及管理工作[4]。

(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

通过聘请工程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具有资深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教学环节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工程设计及施工方面的规范性、实践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同时,校方还可以聘请污水厂、排水公司以及自来水厂等单位中对给排水设施具有丰富管理和运行经验的专家,对给排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特征以及设备的工艺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在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以及研讨活动等方式进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了解给排水工程实际创造机会。

(五)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实施经验的积累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针对当前给水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某高校给水排水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从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两方面进行:

1.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设试验、施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七个方面对培养计划进行安排,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选择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聘请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在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5]。

2.要求学生的实践学习实践累计足够40周,并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撰写专业论文以及课程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以给水排水实际工程项目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设计与开展的实际过程中,从而结合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切实运用到工程项目中,培养其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潜质。

3.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设置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在基础教学中设置金工实习、计算机训练以及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设置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等;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组织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以及科技文化活动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水排水专业是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践型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以期为广大企业输出高质量、高能力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保证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程,柴蓓蓓.给水排水专业《水工程经济》课的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下旬刊),2015,(3).

[2]沈红心,隋铭皓,邓慧萍,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给水排水专业人才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3]于文波.浅谈高职院校给水排水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4,(18).

篇(2)

关键词:给水排水 实验 模型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一门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实际工程应用工作。2011年1月8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为“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1]。这对给水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给排水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实验教学的高级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实际技能,形成就业能力,培养创新、创造能力,构建全面能力结构的重要时期[2]。

1 目前实验教学特点及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我校给水排水专业成立已整整20年,给水排水专业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和环境工程的实验教学过于相近。给水排水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等都相应开设给水工程实验和排水工程实验,相应的实验项目主要有:自由沉淀、澄清、混凝、吸附、气浮、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单元实验。这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与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开设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相近,仅侧重于开设各单体构筑物的单元实验及研究,缺乏整套工艺流程的工程系统实验研究,给水排水的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容易与环境工程专业方向混淆。

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使专业实验教学更接近工程性,突出专业特点,对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给水排水新型“模型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与方法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给水工程为例,通过在给水工程及实验教学中引入自来水厂布置及全套流程装置模型,进行给水排水专业 “模型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对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1 建立以自来水厂主系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开设给水工程实验时,和环境工程一样,仅从全部单元实验项目中选符合大纲要求的6~8个单元实验,独立进行实验。例如过滤实验,仅需在单元构筑物“无阀滤池”上完成实验,分析准备好的水样进出无阀滤池的水质情况,观察滤池效果即可,无需考虑其他构筑物有没有相关影响,缺乏水厂工艺流程的系统实验认识。给水排水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工作,学生应该在掌握单元实验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系统地掌握全套流程装置的整体运行状况,并熟悉各构筑物的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及整体布置,以便毕业后从事相应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引入 水厂布置及全套流程装置模型, 建立以自来水厂工艺流程系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提高专业认识。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模型展示中提高工程感观性。在开展实验时,可通过全套流程装置模型展示水厂从进水到出水的整体工艺流程布置,把原来单独开设的过滤、自由沉淀、活性炭吸附等单元实验系统地展示在流程中,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可以熟悉各构筑物的结构原理,也可观察水厂各单元构筑物之间的高程关系及其设计的重要性,为以后设计打下基础。(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由于模型的引进,给水工程实验也可围绕该模型开展设计性工程实验项目,把实验教学由“独立型”转向“系统型”,学生可以根据设计的流程连接各单元构筑物,模拟水厂设计运行效果,分析实验结果并思考改进的措施;由此,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的技能,而且能结合专业理论进行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全面训练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综合创造能力,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验模拟运行水厂的设计效果,突出专业的工程性,学生在夯实实验基础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水厂全套流程的工程设计,明确给排水专业的工程设计内容,实现“给水排水实验、设计、实习”三位一体的一体式教学。

2.2 建立给水排水模型设计等实践活动,构建新型模式

创新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重点[3]。给水排水工程学生在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需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解决工程技术难题,这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强化训练,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2011年10月,我校首次在2009级给水排水专业学生中举行 “第一届给水排水模型制作大赛”,学生通过自由组队,制作相关给水排水专业模型参赛。比赛有以下特点:

(1)模型范围:给水排水专业方向为主,①建筑给水排水方向:生活(或消防或合用)水箱、生活(或消防或合用)水池、消火栓箱、建筑给水(或排水、消防)管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②室外给水排水方向:室外小区给水(或排水)管道系统、检查井、隔油池、化粪池;③给水厂和污水厂方向:沉淀池、滤池、清水池、曝气池等。相关设计尺寸均可参考相关教材,或从网上下载相关标准图片和设计图纸作为模型参考尺寸,要有相应模型的基本简图。

(2)评分标准:对模型的整体完整美观程度、实用性、创意、工艺等方面进行评比。

(3)学生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实践水平等,自主选择设计水厂的单体构筑物或水厂整体装置模型进行创新性设计,通过实验试运结果或创新程度等方式进行评选,提高学习的兴趣。

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与动手制作模型,增加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的了解,从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的工作构件,加深学生对各构筑物的结构形状及原理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可促进班级间的交流,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教学由“被动式”转为“主动式”,为学生提供 “创新”的模拟平台。

3 实践与效果

3.1 实验教学突出本专业方向,区别环境工程,工程性突出

通过教学实践,本届学生较往届学生专业认识明确,通过对水厂总体布置的感观形象认知,对各构筑物的具体结构有更深入的体会;同时,本届学生在进行相应课程的课程设计时,例如,给水厂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等,比往届学生更能理解设计的原理和基础,更能注意设计相应结构时的细节问题,设计更完善,更合理,各门课程设计平均成绩比往届高2~4分,为毕业后较快地胜任实际工作打下工程基础。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模型比赛,学生在自主进行水厂模型设计时,往往会主动参观实验室水厂模型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一方面,加强了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班级凝聚力加强。由于状态积极向上以及对专业认识深刻,2009级学生多人次获得院校级优秀奖学金,班集体也多次获得院级优秀称号;2013年1月,全级77人中有17人参加考研,创往届学生考研比例的高峰;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领悟程度和设计能力较往届都有很大的提升。

4 结束语

深化教学改革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3]。通过不断的改革,近年来,我校给水排水工程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珠三角地区就业率达90%以上,有部分学生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研究生。实践表明,“模型式”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只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少坡,孙力平,卢静芳.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改革新思路[J].中国建设教育,2012(3):79-81.

篇(3)

关键词:水质工程学II;教学质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42-03

《水质工程学II》是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水质工程学》中污(废)水处理部分,该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给水排水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污(废)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水体污染与自净的基本概念,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及应用条件,并了解当前最新工艺与技术[1],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因此,可以说《水质工程学II》这门课程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为社会所输送人才的专业素质。目前,河北工业大学给水与排水专业在土木工程学院还属于比较年轻的专业,需要教师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水质工程学II》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水质工程学》中有关污(废)水处理部分的内容,对应于传统的主干课程《排水工程》。在目前高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下,该课程的课时压缩为64学时(包含10学时实验),其内容较多,学时相对较少。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课堂讲授信息量大,造成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由于《水质工程学II》这门课程与传统的《排水工程》课程在体系和思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水质工程学II》注重基本处理理论和机理的深入阐述,而对格栅、沉砂池的基本理论及有关水处理工艺设计和计算方面的内容很少,相关设计实例几乎没有[2]。这样导致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感觉无从下手,导致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效果较差。如果将有关设计内容在课堂讲授,将会增加课堂容量,更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此外,由于《水质工程学II》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相当于又增加了一部分教学内容。然而,在目前限有的学时下,该部分内容很难进行。

2.课时安排集中,难以消化。《水质工程学II》于大四上学期授课,而大四上学期第1周至第5周安排了自来水厂设计、排水管道设计和生产实习,第18周至第19周又安排了污水处理厂设计,再加上有1周国家法定假期(10月1日假期),导致《水质工程学II》从第7周至第17周为授课时间。在第11周的时间内完成64学时的教学任务,使得每周分配将近6学时。这样一来,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消化吸收大量的教学信息,导致学生对《水质工程学II》的基本理论、工艺以及工艺的应用等掌握的效果较差。

3.学生上课积极性差。由于《水质工程学II》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授课,此时正是学生忙着找工作、准备考研的时间段。很多学生为了考研,在上课的时间准备考研课程而不认真听讲,或者干脆旷课。部分不考研的学生,又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经常请假参加各种招聘会。还有一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已经安排好了,从而失去了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只关心如何应对考试和毕业。学生的这种心态和状况不仅导致他们对知识的吸收不多和掌握知识不足,还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热情,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为此,针对以上问题,经过给水与排水专业教研小组讨论,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二、对策和措施

1.调整教学安排。针对《水质工程学II》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专业课的安排进行了一次调整。将《水质工程学II》放在大三下学期授课,授课时间为第1周至第16周,相应的自来水厂设计和污水处理厂设计调至大四下学期开学之初。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因找工作、考研等而不能专心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使《水质工程学II》的授课学时在本学期内均匀分配,学生有时间也有精力去学习和消化该课程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

2.设置专业选修课。为了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经过给水与排水专业教研小组开会讨论,增设部分专业选修课,逐渐优化和完善水质工程学的课程体系。例如,增设《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及时把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发展方向。为了提高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增设了《水处理工程设计》课程,为学生讲授水处理工程设计和构筑物设计计算方法等内容,并让学生利用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进行水处理工艺和单体构筑物的计算,使学生将所学的水处理理论和工艺应用于设计实践,掌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的选用及设计计算方法,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增设了《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加深学生对所学原理及各种水处理设计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理解,锻炼学生设计和组织水处理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①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水质工程学II》这门课程基本原理和理论内容较多,并且有较多的图形、工艺等。如果教师只是利用课堂讲授和板书教学,这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减少有效信息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课本抽象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幻灯片、图片、影像、录像以及记录片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可以大大减少传统的板书和绘图时间,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传递;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水质工程学II》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将一些工程的现场照片、视频和工艺运行及单元处理过程的动画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例如,向学生展示生物转盘、消化池、污泥离心脱水的动画以及高负荷生物滤池的三维立体图等,使课堂知识和实际工程紧密相连,做到静与动的相互交融,加深学生对池体构造和原理的掌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针对《水质工程学II》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公式推导等部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板书教学,将重点知识和内容采用板书的形式书写出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在公式推导过程中,采用一边板书推演,一边讲解,学生可利用板书的时间进行思考,提高其对知识的接纳程度。例如,在活性污泥动力学及其推导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一一板书阐述,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的来龙去脉。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针对学生由于找工作、考研等原因而失去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随时将身边的热点事件添加到课程当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强调当今社会对人才正在逐步实行执业注册制度,其中包含了给水排水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执业资格专业课考试科目为:《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三门课程。从而强调《水质工程学II》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随时穿插新闻热点。例如,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地下水变红事件、河南省漯河市澧河河水“一夜清”事件等。针对这些与水污染的相关事件,让学生讨论水污染造成的后果以及应该怎样解决水污染问题和避免类似相关事件的再次发生,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③课后作业与课堂讨论的有机结合。新编《水质工程学》教材中没有编写课后习题,而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本课程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每一章都进行了思考题的编写,并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思考题,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最终成绩。课后思考题使学生对重点知识和理论做到有效的掌握,并对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问题提供帮助。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教师每次在讲解新内容之前都要对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并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记录为平时的成绩,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每次上课之前对所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神态和表情,适当穿插一些课堂提问,这样学生会集中精力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不会轻易的走神。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例如,针对印染废水的水质特征,采用何种处理方法较好?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去主动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精力,还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教师从而可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的误区,能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迎合当今社会对水环境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水质工程学II》作为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完善。本文通过对目前河北工业大学《水质工程学II》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圭白,张杰.水质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4)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6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二批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水工程经济》课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二轮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立项课题(YBQ103013)

作者简介:李喜林(1979-),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研究,(E-mail)。

摘要: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教学实践,文章对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课程考核与教材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情况,为相关高校该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水工程经济;水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教学研究;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060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88年开始实施重点课程建设,1992年和1994年两次修改完善课程建设规范,1996年又制订了“九五”课程建设规划并提出了较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师资结构和水平、教学条件、教学改革、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等方面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1]。20多年来,学校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水工程经济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便是这一成果的集中体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原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创建之初,除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含少量工程预算相关知识外,几乎没有其他经济类知识。为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给排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为此,该专业于1995年开设给排水工程概预算课程。

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用水与人居水环境质量,水科学与工程建设项目日渐增多,管理模式日趋规范、标准与科学。因此在优选水科学与工程项目技术方案时,除考虑工程技术外,还需结合经济分析才能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具竞争力[2]。经济分析除包括水工程概预算外,更为重要的是在较好地完成工程的前提下,着力研究如何以有限资金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与手段。要正确计算、分析、评价水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选择能有效用于工程实践并具有较好效果的技术方案,需要系统学习水工程经济知识。为此,从2003级开始,学校将给排水工程概预算课程调整为水工程经济课程。

此外,经调研发现,很多毕业生反映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对工程中概预算知识讲解较少。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2005级开始,学校增加了给排水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经过15年的摸索和努力,学校形成了水工程经济课程理论教学和给排水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日趋完善,课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一、水工程经济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要求

水工程经济课程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实用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技术经济类专业课,它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水工程及水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它涉及工程学和经济学理论,其内容是在有限资金和水资源条件下,合理选用水工程技术,对多个工程技术可行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决策,以确定最佳方案。其任务是以有限的资金,在较好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该课程着重介绍工程经济学基础、水工程项目建设与投资、工程概算、水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计算与编制方法,介绍水资源利用经济评价基础、原理,研究水工程建设项目在投资、营运、管理上的经济可行性。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进行水工程项目概算编制,水工程项目财务分析、敏感度和风险分析以及各投资方案的选优;了解费用―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及水资源利用的经济评价,使学生具备水工程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李喜林,等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二、课程知识单元及对理论知识的要求

2012年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水工程经济课程的知识单元、具体知识点及要求掌握程度如表1所示[3]。表1水工程经济课程知识单元知识单元序号描述知识点序号描述要求核心

学时1投资方案评价1234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方案评价的主要判据投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动态分析法掌握掌握掌握掌握2工程项目

财务分析1234项目投资费用与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外汇平衡分析掌握掌握掌握熟悉23敏感度和

风险分析12风险因素和敏感度分析盈亏平衡及单因素敏感度分析掌握熟悉14费用效益分析12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参数、指标及费用效益分析熟悉掌握15设备更新分析123设备磨损与更新、设备折旧、设备租赁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及其计算设备更新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掌握掌握熟悉16水工程项目

后评价12水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水工程项目运营的后评价内容和方法熟悉熟悉17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2基本建设程序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及计算熟悉掌握18水工程项目估算、概预算的编制12345定额工程量计算投资方案的编制方法与步骤概算的组成与编制预算的组成与编制了解熟悉掌握掌握掌握29水工程的运营费用分析123运营费用的组成运营费用的计算给水排水工程收费预测掌握掌握掌握2目前,该课程所用教材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即张勤教授主编的《水工程经济》一书[4]。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注重“工程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知识点的讲解,再辅以大量例题和习题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原本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感到枯燥乏味。例如投资收益率、借款偿还期、净现值率、偿债备付率等名词的概念含义、经济意义和计算方法等,即使教师多次讲解,举例阐述,大量练习,仍然有很多学生不理解;另外,由于工科学生对经济知识掌握甚少,在学习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时感到很吃力。因此,在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应遵循学生职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课程重点难点,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执业资格考试试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该课程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

(一)案例教学法

水工程经济课程有大量计算公式、数据表格需要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公式、数据表格,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较多的经典案例。通过对工程案例的分析,减少教学过程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授“利息计算”一节中,以学生助学贷款还款利息计算、还款方式为例讲解; 在讲授“投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一节中,以“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水处理的技术经济性分析”为案例进行讲解;在讲授“工程项目财务分析”一章中,以“昆明石林县污水处理工程财务评价”为案例进行讲解; 在讲授“费用―效益分析”一章中,以“河北宣钢年产100万吨钢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报告”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的实际工程案例讲解,贴近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

水工程经济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经济分析和概预算。在讲述经济分析时,例如盈亏平衡分析、清偿能力分析等,理论性较强,理解较为困难;概预算部分,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在整个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特别是在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小结时,都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为蓝本,对一个项目的财务评价和概预算作完整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经济分析和工程造价有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

(三)课堂讨论法

2010年以来,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在财务评价时需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教学中,提前让学生搜集通货膨胀的有关知识,了解中国通货膨胀情况、通货膨胀对财务评价的影响等知识,然后在课堂开展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述“影子价格”这类抽象且重要的概念时,采用学生提前查资料,再进行课堂讨论的方法。教师从边际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国内外对影子价格的定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述“投资方案比选”时,以“阜新清源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选择”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施工管理等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讨论,比选确定最佳工艺流程,为学生毕业设计方案比选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执业资格考试试题驱动法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从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改变为突出职业化教育和与执业资格相结合。目前,中国正在实行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17种注册工程师陆续问世。无论哪种注册工程师考试,都将工程经济学作为基础课考试内容。为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注册设备工程师基础课程考试和预算员考试内容促使学生学习,将课程教学和培训教学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又得到工作所必须的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就业作准备。同时,在课堂例题讲解中加入部分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目前学校已形成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典型真题50题,经典模拟试题100题,为水工程经济课程试题库建设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

水工程经济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须通过合理设置实践体系来实现。结合课程教学学时,除了必要的课外练习外,主要采用配套工程软件教学法和课程设计真题真做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5]。

(一)配套工程软件教学法

在概预算部分,关键是要掌握计算工程量和套定额。由于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讲解较少,而实际工作中又大多会用到,因此,这部分内容应重点讲解。但定额子目众多,工程量计算繁杂,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造价管理是行业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造价人员必备的技能。教学中,在讲述概预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院团委合作,以讲座形式介绍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专用软件――广联达预算软件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国内较先进的计算机工程预算软件,突出实用性,帮助学生顺利融入企业,与现实需求保持一致。

(二)课程设计做到真题真做

在课程设计中,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设计任务书为每人提供1个水工程项目,要求提交水工程项目投资概预算书或财务评价报告。在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程项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四、课程的考核办法及教材内容的调整

课程考核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表现计入考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确定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组拟出一份试题并附上标准答案。学生出题当作一次大作业,根据出题质量计分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质量较高的试题放入试题库,期末考试的部分试题就是从学生拟定的试题中选出的,这一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原版教材注重工程经济学内容的讲述,概预算部分所占比重较小,而学生毕业后很多工作都需要概预算知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将概预算部分比重加大,并参考王和平主编的《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和张建平主编的《工程概预算》两本书进行讲解。同时,讲述中及时将新的定额、规范、标准纳入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求知兴奋点,让学生在喜悦中学习知识,收获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工程经济意识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水工程经济课程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创新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任务。针对学生经济学基础薄弱、课程学时少、任务量大的实际情况,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海国治.加强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J].煤炭高等教育,1998,(2):77,90.

[2] 张勤,傅斌.水工程经济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107-110.

[3]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张勤.水工程经济[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张凤娥,吕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工程概预算课程之间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合[J].高等建筑教育,2000,(4):27-28.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water engineering economy

LI Xilin, LIU Ling, XIAO Liping, LIU Haiqi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123000, P. R. China)

篇(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郭一旗

当你看到鸟巢、水立方承载2008奥运盛典迎接世人的时候,当你看到迪拜塔代表着人类向往苍穹,无限追求梦想的时候,当你面对CCTV新址怪诞的形态“违背力学”的拔地而起而被折服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座座建筑背后的设计者——建筑师。

选择建筑学之前你要知道,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建筑学专业都会进行美术测试,当然我国的大学也不例外。有的学校会比较严格,如果未通过加试直接无条件转入别的专业,但是大部分学校只是摸底而已。对于没有一点美术基础的同学也不用担心,高考之后有三个月的时间去学习素描速写,因为大一的时候会有这些基础课程,有基础的同学自然学得轻松。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但是大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建筑设计。由于建筑的特殊属性,例如造价高、建造使用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建筑设计的难度远远高过了其他有关设计,因此,建筑设计是对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近代的建筑师常常引用一句话来表达建筑设计的目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就是建筑师是在创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便用者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追求。

当你步入建筑学专业时,大一的你一定会被绘图作业压得难以翻身,加上手绘是建筑学的基本功,很多老师非常重视,所以赶图就是你生活的主旋律。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很忙”已经成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口头禅。在建筑学贴吧以及各种论坛中,如此的吐槽和心得并不少。有人开玩笑地说,晚上为飞机导航的除了灯塔,就是建筑学的系楼,彻夜的灯火通明已经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选择了建筑学,就像选择了一条苦行僧修行的道路,所以只有爱它的人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当然交图前夜,同学们聚集在专业教室赶图的场景也是别的专业同学不可能体会的。

当你进入大二开始接触各种类型建筑设计时,你一定会为方案被老师毙掉无数次而痛心疾首。“天下没有不要改的图”已经成为建筑学子默认的“行规”,看到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图的时候,心里的滋味恐怕只有准建筑师自己才知道吧。看到一张张成图挂在墙上等待老师评图打分时,面对老师有一种面对甲方的感觉;和大家一起设计参加比赛,则有了建筑师在设计院策划方案的体会。

随着大三大四各类型建筑的深入积累,以及对规范法规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建筑设计能力,对于建筑学子来说,就需要进一步累积实践经验,所以去设计院实习对于建筑生迈向社会是很重要的一步。到了大四,就是大家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了。有的人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有的人选择了出国,有的人选择了就业……由于中国当今的发展速度,市场对于建筑生的需求供不应求,找到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对于高三的你们,如果对建筑学心向往之,现在还是好好复习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吧!因为建筑学强势的院校,特别是建筑行业公认的的老八校(包括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新四校(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都很高。如果你如我一样只能进入一所普通院校实现自己的建筑梦,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是一个重视能力的专业,一切靠实力说话。

面对较好的就业环境和累并快乐着的建筑学生活,你是否愿意与我们一起去追随前辈大师的脚步?依稀还记得孩童时海边沙滩上的一个个沙堡,还记起家中满地堆积的积木,或许那时的你已经对设计建筑有了一点懵懂的向往,渴望着去建造一个人类历史永恒的载体,凝固的音乐——建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让水循环起来

长安大学 石娇娇

所谓给排水,是城市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的简称。也许你脑海里会呈现出下水道、排水管等画面,其实,这只是给排水的一部分,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给水厂设计、污水厂设计、市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安装、消防、环保等方面也属于给排水的范围。可以说,给排水无处不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课、体育等公共课外,还要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电工学、工程土力学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方面会学到水泵与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给水排水仪器仪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有机化学、给水排水计算机程序等。根据不同大学的特色不同,所学的课程会有相应的改变。就排水工程来说,这一课程通过学习怎么算设计流量,来选择管道直径;水泵及水泵站课程通过学习水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行方式、维护管理及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将基础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等;建筑给水排水则学习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选用适用、经济、合理的最佳供水方式,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本专业还会进行课程设计,也就是运用所学内容,做泵站、给水管网、排

木材科学与工程:化“木”为“材”

南京林业大学 许洋

当拿到房子的钥匙,接下来顺理成章的画面不是搬新家,而是对房子进行大改造:刷墙、铺砖、接线,当水管网的初步设计,锻炼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去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等相关工厂,由工作人员带领进行参观实习,把学过的课程和实际与水厂、污水厂的运行过程结合起来,使学子对本专业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

目前国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比较有实力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大学等。清华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环境工程学院,但对于本科生来说只有环境学院这个大类,不分具体的专业,所以说清华人的给排水除了要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之外,还要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之一,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是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还拥有“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心的副主任单位,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士、挪威等多个国家12所著名大学或研究单位建立了广泛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城建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建筑行业、科研与教学等单位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多种岗位的适应能力。原本的毛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焕然一新后,还要挑选家具为新装修好的房子锦上添花。这时候,如果有一名懂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的专业人士指点的话,效果将大不相同。CCTV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交换空间》,原本装饰普通、无甚亮点的房子经过专业人士的改造之后,立即化“普通”为“惊艳”。这样专业的人士到哪里寻找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来也!

木材+科学+工程,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木材科学,即对木材的认识与了解,如木材微观结构、木材种类的识别、木材材料的基本性质;木材工程则探讨木材的加工与运用,包括制材、木材干燥、木材防腐、木材改性、木制品加工、家具制造、人造板制造、人造板表面装饰、人造板功能性加工、室内装饰、软禁制造、竹藤加工等。因此在大学期间,首先就要学习木材学、木材干燥学等理论课程,了解木材的特性;再学习热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技术课程,认识利用木材的方法与技术;最后再加上家具与室内装饰材料学、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应用课程,将木材的运用与室内装修结合起来。

目前,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大多为农林类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此外还有天津科技大学、北华大学和广西大学等非农林类院校。不同的高校可能会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该专业更侧重于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所以家具与装饰工程概论、维修工程学、家具设计、家具装饰学、家具与室内设计CAD等课程必不可少;天津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将家具设计与室内设计结合起来,因此也就开设了与其相关室内设计、室内装饰工程等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则设置了材料工程、木结构建筑工程和木材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方向。

不管是哪个方向,大一学的基础课基本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都得学数理化,而且难度不小。大一下学期开始,要学无机化学的和有机化学,而且都要做实验,有些学校大一还要学素描等课程。大二大三开始专业课的学习,根据专业方向不同,专业课有所侧重。虽然该专业毕业后授予的是工学学士学位,因其与设计有关,因此美术功底和美学认识也必不可少,所以有些高校还开设了美术与美学的相关课程。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室内环境不仅要达到舒适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要具有美观的视效。因此,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学子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去工厂,本科生一般做生产管理(这个要下车间)、产品检测(或者说质量管理,也在车间)、市场销售(跑市场)等工作。有的企业招产品研发,但这基本上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

物业管理:专业的“生活管家”

北京林业大学 刘维

告别了福利分房的时代,我国房地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而伴随房地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这一新型管理开始出现、发展,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业管理是指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物业管理在我国出现、发展不过20年,在我的理解中。物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可用“博”“精”“厚”“薄”等几个关键字来总结。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房地产业的后沿,物业管理由多学科交叉集合,涵盖了包括房地产、建筑、法律、财会、环境绿化、管理学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内容。这是该专业“博”的体现。另一个方面则是指物业管理的客体即对象范围极广,从小区物业管理到商用楼宇,从公用建筑到工厂仓库,都可以纳入在内,外延极广。与之相对的是“精”,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精”是对学习物业管理者的要求,在求职期间,我深深感到“人无一技之长,不若一无是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业内的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在知识复合全面提高素质的前提下,必须各自有所“精”,为自我职业规划、学习、择业、发展准确定位。

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水质科学与技术;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65-02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等基本理论,具有给排水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工业用水系统的水质净化与调节、废水处理与回用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给排水管网系统工程设计、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在相关企业从事生产运行管理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工科高校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中,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目前,国内共有四所高校开设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是武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1]。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5年经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审核研究,同意增列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通过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社会公众认可,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是建设不久的新专业,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毕业设计也是我们亟须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对2015届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思路。

一、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分为设计和论文两大类,设计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计算;论文类有各种废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湿地微生物群落和氮磷含量研究、天然湖泊水环境质量研究及其他专题研究等,选题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因此,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可供选题的范围非常广泛。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37人,毕业设计题目分类、选题人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绝大多数是试验类题目,这些题目与本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是紧密相关的,课题内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及自拟课题。设计类题目非常少,只有4位同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缺少相应的经验,这也是造成毕业设计选题种类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从指导老师师资力量分析,水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是刚成立的,截至2014年12月分配毕业设计任务时,教研室内仅有4位老师。因此,37位学生有4位指导老师,每位老师平均指导9个学生,每位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2015年毕业设计共15周,进度计划总体框架为:第1~4周熟悉研究课题,完成英文文献翻译及开题报告;第5~13周进行毕业设计的主体内容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第14~15周教师评审和论文答辩。毕业设计期间,每周教师指导学生至少一次,检查目前进度及后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指导教师按时填写指导日志,学生按时填写周进展。

二、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种类失衡。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中绝大多数是试验类的,占81.1%,这些题目主要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相关。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为年轻的博士,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给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与自己博士期间科研课题相关的,这些试验类的课题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些题目缺少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不能结合实际工程。因此毕业设计选题种类失衡,导致毕业设计没能很好地体现本专业的特色。

2.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指导环节薄弱。水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目前共四名专职教师,2015届毕业生共37人,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在7~11人左右,虽然给每位学生也分配了第二指导教师,但主要的指导工作还是第一指导老师完成。指导教师在指导多名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3.学生精力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根据我校的教学计划,第8学期的1~16周为毕业设计时间,而这一阶段是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期。目前,高校就业竞争激烈,对于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就业问题,还有些考研同学参加研究生复试,有些同学参加国家公务员或省公务员的考试,有些同学为了找工作而提前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除了投入精力不足之外,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生根据多年来无论毕业设计质量高低最后都能通过的现象,想当然地认为“毕业设计不卡人”,从而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同时指导教师也为学生求职着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毕业设计难度。

4.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答辩有待加强。学校和学院近年来针对毕业设计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中的执行,很多情况下指导日志和学生周进展的填写是应付工作,不能按时完成,采取后期集中补写。对毕业设计的初期、中期检查不够严格,未做好检查情况的反馈工作。

三、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思路

1.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和选题的工程实践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正确认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对学生运用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将平时教学中的课程设计、课内实验或实验周中的相关实验课题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选定合适的设计题目,这样既可以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毕业设计题目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学能力完成毕业设计,给予他们信心。

2.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学校目前的教学进程中,毕业设计在大四下学期的1~16周,从我院很多年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来看,16周的毕业设计偏长,设计内容安排不紧凑,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抓紧时间,散漫情绪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掉,致使有些学生把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仅集中在最后6周,这样也会大大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完善过程管理、严格答辩程序。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是决定整个毕业设计工作成败的关键。毕业设计初期,教师出题结合课题、大学生创新、工程实践及应用等方面,严把出题关和选题关,做到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课题设计有所不同,尽可能地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确保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验相关的药品是否到位,明确下阶段的任务,并按时填写指导日志,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周进展。

学生答辩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从个人对课题工作的总体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图纸的准确性、数量、质量)和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等方面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对没有完成毕业设计或完成的毕业设计质量较差,将不允许其参加答辩。第二个环节是在答辩过程中,除考查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于第一次答辩不及格的学生要求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后仍然不及格的学生,不予通过,要求其重修毕业设计。同时为督促在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学院组织低年级的本专业学生参加旁听,以利于低年级学生熟悉答辩流程,同时毕业设计不予通过的真实例子可也促进低年级学生认真学习,树立良好的风气。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是高校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强调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实践性、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完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严格答辩过程等一些改革思路,希望能不断提高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剂工程技术制药工程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77-02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急需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高等教育为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制药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可为现代制药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其目标是围绕现代制药工业对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能解决制药工程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即培养以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系统掌握制药工程与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制药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和工程设计的研发型工程师。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着重介绍制剂工程技术与GMP工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介绍制剂生产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与制剂生产工艺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的构成和原理,使学生树立符合GMP要求的整体工程理念和设计思想,掌握制剂生产工艺技术与GMP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生产设备的构造原理,熟悉药厂公用工程的组成和原理,为正确安全使用和合理选择制药设备、并能设计出符合GMP要求的药品生产车间奠定基础,是提升学生制药工程能力的关键课程。

由于该课程的主干地位,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结合制药工业的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我校医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工程与工艺教学组在1998年就开始着手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教学实践,使教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主编出版了包括教材、课件和课程设计指导书三位一体的完整教材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多媒体为主,实验基地参观学习为补充,使课程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真正树立工程理念。

一、以GMP理念、先进的制剂生产工艺、关键设备和具体的制药车间工程设计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由于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物生产是这种特殊商品质量得以实现的关键和重要环节,除了遵循国家国际的普通法规之外,它还有特殊的法律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必须遵循。在介绍GMP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药厂总体规划、车间卫生、制剂生产设备、制剂洁净厂房的设计等关键内容详细阐述了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操作的措施,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GMP的概念,将GMP的理念贯穿于本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制剂生产工艺上,主要介绍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硬胶囊和颗粒剂)、注射剂、液体制剂、中药制剂和其他常用制剂(软膏剂、膜剂和软胶囊剂)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洁净区域的划分,再按照工艺技术流程,详细介绍每种制剂重要和关键的生产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不同的特点,在熟悉工艺流程和不同设备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为社会企业设计的实例,结合GMP规范,紧扣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目标进行车间工程设计的讲解,重点突出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和有特殊要求工序。最后介绍工艺和设备验证的相关内容,在制药公用工程技术方面,主要介绍制药工艺用水(药用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和动物房等,并介绍两种以上的制图软件使用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合适的教材能更好地沟通教与学。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编写教材,形成了内容翔实、结构合理、适用性强的教材《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2003年出版后2010年再版,截止到2013年月9该书的使用量达33500本。

由于该课程的工程性和操作性很强,尤其是设备和车间立体布置的相关内容,不是板书和口述所能表达的,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编写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设计实例、图片、动画和影视资料,形成了集课件、教材与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一本立体化课程,该教材获得2007年度中国石化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多年来,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二、针对教学内容,采用“提问启发式、讨论式、参观操作”等多样式互动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围绕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GMP规范重点讲授,讲精讲透,把应用知识作为基本原理的延伸和扩展进行介绍,在理论和应用的结合点上进行知识的升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把一些同学自己容易看懂、容易理解的内容留在课后自学,以提问的方式督促自学和加深印象。同时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提问启发法:提问“从原料药到药物,常用的有哪些剂型?从以前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每种剂型大概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这些流程又会用到什么设备?”这些问题,既鼓励思考和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又能活跃课题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对于学生正确的思路予以充分的赞赏,也积极回应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接受知识点,并串联知识点。

研究讨论法: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做课件上讲台讲解或形成作业上交。结合制药工程设备与原理课程已着重讲解的设备工作原理,就某些关键设备的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为设备选型、绘图提供依据;由于新的制药设备层出不穷,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组成小组,选择某一种设备从该设备的起源、发展历程、最新的进展、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做详尽的综述,优秀的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对于工作原理复杂的设备如无气泵、一步制粒机等,鼓励同学利用以前学习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设备与原理等基础知识,预习后上台讲解,讲不清楚的其他同学补充,课堂气氛轻松、讨论热烈,同学们都热切希望了解更多设备,为课程设计时设备选型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观操作法:由于设备的立体性和操作性,我们采取课堂学习和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上通过图片、动画和影视资料进行讨论式理论学习,课间带同学们去校内制剂工程模拟GMP实习实训基地,观摩并动手操作相关设备,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同学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在基地研究这些设备。

总之,我们针对本课程不同的知识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学习,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为:一是学生到课率高,基本100%,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高,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做课堂报告的比例达到50%;二是受到后继课程老师的一直好评,因本课程是主干专业课,配备三周的课程设计,学生无论在设计思路还是在图纸的制作上都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设计答辩时得到设计院工作人员的认可;三是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的人数逐年增加,且连续2年分获二等奖、一等奖的优良成绩。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探索,进一步完善内容、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使该课程的教学真正适应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的需要,切实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我国制药行业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