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18:09: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国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理据,Handkerchief,文化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在语言中高度凝聚着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文化意蕴最集中、最显露地体现在词语理据上,即体现在词的音义或名实结合的理由和依据上。英语也是如此。从词语理据中人们可以触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洞察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亦能培养优秀的审美情感。实践证明,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了解词语的历史和来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英语教学中,若能重视词语理据研究,透视词语理据中潜藏的文化内涵,以此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带动英语词语教学的改革和深化将是一件创新之举。英语老师在词语教学中应该扮演知识传播者和文化阐释者的双重角色,通过词语理据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词语和理解文化的目的。本论文在分析“handkerchief”一词的词语理据基础上探讨英语词语教学中可以引入的词语理据教学的方法。
一、词的理据理论
词的理据(motivation)是语言中表示事物、现象、观念的词的构成依据,就是一个词用这样的音节或这样的语素而不能用那样的语素来构成的道理和依据,它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1]通俗地说,词的理据是指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依据。根据词的音、形、义以及历史特征,词的理据分为拟声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逻辑理据和词源理据等。
语言作为社会产物,从词汇到句法、从段落到篇章,各个层面无不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绚丽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与一门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关系尤为密切。英语词汇中外来词汇占95%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可见历史上英语大量引入外来词。历史上的英国曾经被讲法语的诺曼人入侵,因此大量的法语词涌入英语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后来一些文化人以讲拉丁语为时尚,又有大量的拉丁语涌入,这就造成了许多英语词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词语理据。例如,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名称与它们的肉的名称不一样,像牛是“bull”而牛肉是“beef”,猪是“pig”而猪肉“pork”,羊是“sheep”羊肉是“mutton”等,这是因为当年诺曼人征服了英国之后,成了英国的贵族,他们强迫英国人种田放牧,他们自己享受劳动的成果,因而动物的名称就保留了英语的名称,而动物的肉都到了法国人的餐桌上,英国人享受不到,肉的名称就保留了法语名。因此,了解词语理据,就可以了解词汇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也能准确了解它的意义。
二、从词的形、义探究“handkerchief”一词
“handkerchief”一词从词的构成方式来讲是复合词,是由hand、ker和chief合成的。“ker”是“包”、“盖”的意思,“chief”是“头”的意思,“chief”是从中古法语“chef”借用来的。“kerchief”来自古法语“couvrechief”,字面意思是“盖在头上的东西”,即“头巾”。在古时候,kerchiefs是妇女们系在头上的一块布料饰品[2]。后来,时兴把“kerchiefs”拿在手里,于是英语词就加上了“hand”,变成了“handkerchief”。现在又往往把它放在口袋里,于是又成了pocket handkerchief。让人感到有趣的是,今天当我们说到a pockethandkerchief的时候,我们讲的是一件古时候顶在头上、后来拿在手中、现在装在口袋里的东西。一块小小的手帕却经历了如此复杂的历史过程,不得不让人想到一句话:英语的“每一个词曾是一首诗,并且最初都是一副画”。[3]
三、从习俗文化分析“handkerchief”一词
“handkerchief”一词的文化内涵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人在18世纪以后就常在欣赏音乐时挥舞起手帕;瑞典人常把手帕握在手中作为饰物出外散步以示悠然自得。罗马人在白色衬衫里放一块手帕只是为了擦汗,而不是擤鼻涕。在中国,手帕的历史又是如何呢?我国先秦时就出现“巾”,至东汉,“巾”的一种演变为手帕。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此处的“手巾”其实就是擦眼泪的手帕。在中国,擦手、拭汗、擤鼻涕、包裹小物件、作女子的装饰品和定情物等都是手帕的主要用途。自明朝起,结为好姐妹的女子被称为“手帕姐妹”。在中国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手帕作为爱情的信物已历史悠久。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通俗小说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名言》中,描绘了许多唯美的手帕传情的爱情故事。中国西北农村还流行着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互换手帕的习俗。[4]
四、词语理据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在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学好一门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单词读音和用法的讲解,而没有从词语理据角度剖析单词的文化内涵,因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单词显得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影响学习外语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塞西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儿童对于词语涉及的相关信息量了解越多,回忆量就越大。该实验说明,记忆的有效性和词语的理据性之间存在一种正向的长程相关。[5]因此,在外语的单词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词语的理据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可以从构词法角度学习单词。正如“handkerchief”一词是由hand、ker和chief合成的复合词一样,词的构成法有多种多样,包括转类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等。以拼缀法为例,即对原有的两个词进行剪裁,取舍其中的首部或尾部,然后连成一个新词。当我们学习“smog”这个单词时,它的意思是烟雾,我们发现它既像烟又像雾,的确,它就是英语单词烟“smoke”的前半部加上英语单词雾“fog”的后半部拼缀而成的,了解了它的构词规则我们不仅可以牢牢记住这个单词,还在无形中掌握或复习了另外两个单词。
其次,从词根、词缀角度即词的形态理据分析单词是单词教学可资运用的有效方法。有些单词具有相同的词根或词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掌握一个词根或词缀可以同时记住一组单词,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比如“able, ably, enable, disable”这组单词中都包含“abl”这个词根。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窜具有相似形态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什么这些单词都包含相同的字母窜,这些字母窜对词义是否有影响?在上述的这个例子中,词根“abl”表示“能力”的意思,上述四个单词是由“abl”组成的不同词性、不同含义的单词。
最后,从词的演变过程即词源理据角度学习单词尤为重要。词源理据总是记录着词汇产生、变异和发展的脉络,蕴含着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handkerchief”一词不仅有复杂的音、形变化,还浓缩着古今中外的文化景观,了解它的词源信息,就像上了一堂历史文化课一样生动有趣。而且,某些词语或表达法的产生源自一些真实故事或神话传说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这会使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了解许多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scapegoat”意思是替罪羊,语出《圣经·旧约》。按照古代犹太教的习俗,在每年赎罪日(Day of Atonement)的清晨,把两头山羊牵到圣所神坛(altar),由主祭抽签,一头羊献给上帝,一头羊交给死神。贡献给上帝的山羊是祭品,另一头羊则是替罪羊。在赎罪的过程中,大祭司把双手按在替罪羊的头上,诉说自己和民众所犯的罪,表示以色列人民的所有罪过都由替罪羊所承担,然后将这头象征性的代人受过的可怜的山羊放逐到荒凉的旷野中去。“scapegoat”就是一头“带走了犹太人一切罪孽的羊”。了解了单词背后的故事,会激发学习者更多的兴趣,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五、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理据传承着语言的文化气息。外语教学应将语言理据研究的陈国应用于实际,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外语的水平。词语理据教学也体现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从词语理据研究角度改进传统词汇教学方法,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启龙,邓小咏.英语语汇源趣[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3]Funk, Wilfred. Word Origin andTheir Romantic Stories[M].
[4]李芬兰.手帕-传情的使者[J].社会科学家,2005(5).
[5]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国际化;财务管理;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89-03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许多高校纷纷确定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
作为一个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将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经济金融全球化呈现出如下新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市场交易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交易量迅猛增长;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全球并购活动频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经营和配置资源;WTO、IMF等国际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对我国企业经营的金融市场环境、筹资和投资活动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将是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事务,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终身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一起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世界许多国家都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本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010年7月29日,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
自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内涵
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属于国际化专业人才之一,目前我国对国际化专业人才并没有一个比较统一和固定的标准。
2003年亚洲大学校长论坛提出,国际化专业人才是“能够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够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并且在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或能力,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
国内学术界就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内涵界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从能力素质方面对国际化专业人才进行界定;第二,从文化知识背景、技能要求及素质结构等方面界定;第三,强调国际性。尽管学术界对“国际化专业人才”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国际化专业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专业人才。
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第一,拥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独到见解以及强烈的创新探究精神;第二,拥有财务管理领域相关技能,以及很强的国际化知识结构体系;第三,熟练掌握国际财务金融惯例和规则;第四,积极参与国际财务金融活动;第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拥有很强的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第六,拥有超高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养。
三、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方法与手段,其中实现方法与手段又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管理与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其他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也陆续采取措施加强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途径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例如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引入英国和加拿大财务管理职业资格考试来培养国际化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则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国际化。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第一,制订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清华大学培养“面向世界的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一些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也出现“国际化”、“国际视野”或“全球化”等词语。
第二,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开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此外,许多高校加大了引进国外优秀财务金融类教材的速度,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大学专业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第三,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下,许多高校一方面邀请国外学者来本校讲学和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派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和科研。此外,一些高校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项目合作,进行科学研究,迅速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第四,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第五,建立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系统。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第一,通过定期听课、开座谈会、集中交流、学生评教等方式,对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考核、指导实验或实践、指导(辅导)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常规监控;第二,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来自于教育部门和社会三个方面,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科技创新能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估等方面。
(二)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如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等,与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第一,培养目标定位过高。目前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与我国本科教育所处的环境不相吻合,存在定位较为广泛和过高的问题。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财务管理本科毕业生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此外,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高级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而能直接从事财务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未建立系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境况,尚未形成系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尚未开展国际化课程教师资格认证,导致部分国际化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数门国际化课程,例如开始了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等课程,增加了现有课程的国际内容,但这些课程和内容之间缺乏逻辑衔接,呈碎片堆积状况;课程名目混杂,边界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
第三,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我国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千校一面”,缺乏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造成“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广泛使用;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第四,缺乏科学的国际化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种封闭的体系,注重对校内教师的监控,缺乏对企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环节的监控;注重对教师授课的监控,缺乏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监控;注重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我国当前对财务管理人才质量的评价多停留在表面上和数量上,忽视质量;评估过程不规范,评估方式单一;评估结论不科学;重视外部评价、忽视内部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中并未涉及国际化方面,抑或对人才的国际化评价偏主观,缺乏客观的指标等等。
四、优化高校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要明确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选择,做出取舍。高校要避免“高大全”的目标定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准确地界定培养目标,比如,除少数研究型大学外大部分高校可以将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财务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即以企业而不是机关或事业单位为顾客,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研究或教学为导向。只有这样明确定位,并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式等方面强调实践教学和应用训练,高校才能培养出大量符合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引入国际化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体系。目前,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包括:美国管理会计师(CMA)、财务管理师(CFM)、财务策划师(RFP)、注册理财规划师(CFP)、美国财务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RFC)等,这些职业资格考试是由不同的机构主办,其培训计划和大纲能反映会计、财务管理、金融领域最新发展态势,实践性和操作性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可以根据学生英文水平和专业程度,引入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考证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对接,使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相一致,在内容上与执业岗位的需要相一致,实现基于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要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首先要有一支较强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高校应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一方面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培训、攻读学位、合作科研;一方面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来华访问和讲学、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名师)等,开展院际、校际和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运用国际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网络、语音实验室、卫星传输等进行教学。同时,要开发各种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方式,课堂教学以“引导启发、问题研究、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样化的实践课堂教学方式,如开展多媒体、远程和个性化财务实验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教师点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的全球市场环境中进行筹资、投资等财务管理活动。
第五,改革教学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首先,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督导专家、学生信息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评教等构成的、约束、培养和激励机制紧密配合的三位一体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其次,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陈永丽,龚枢.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
[2]李然.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雷金英.财务管理专业“阶梯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9).
[4]陈瑾,庄文岩,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系统研究[J].经济师,2012,(3).
[5]朱传华.基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
[6]宋海涛.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
[7]张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9,(3).
收稿日期: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