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15:14: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跟班研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参与xx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之名师培养项目已经一年的时间了。每次会议也好、学习也罢,市局x局长、x局长都要亲自参加,就连坐车准备走的那一刻,x局长都亲自送行,叮咛几句,x局亲自带队,让我深刻体会到xx市教育局领导对该工程的重视以及北师大项目组各位老师的辛苦与强烈的责任心。一年的研修学习,不论是赴京跟班学习还是自己的实践学习,以及有关市局的工程、学校的工作要准备的有关材料,林林总总,如筛豆子似的密密麻麻地筛在我面前。但这一年中,虽眼花缭乱,也只能一一接招,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二、本学年项目实施工作回顾
1.8月26日参加了xx市项目集中培训会。聆听了陈锁明院长的《今天,我们如何做教育?》和张梅玲教授的《有效课堂教学5个“三”和3个“五” 》的讲座。
2.9月20日参加了北师大陈锁明院长和陈紫龙教授组织的破冰活动并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报告《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老师》。
3.10月20日参加了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项目专家报告会,上午聆听了关景双教授的《师之蕴——倾听教师成长的脚步》,下午听了刘海燕和焦嵘两位教师的语文课。
4.12月10日聆听了曹志祥教授和马健生教授的两堂精彩的讲座并写了心得体会。
5.12月11日上午听了鲍传友教授的讲座《我们应该如何做教师?》,下午老师们坐在一起研讨。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6.12月12日上午聆听了朱志勇的题为《学校教育中的科研思维与操作》的讲座。下午听了华应龙教授的《课堂因融错而精彩》的讲座,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7.12月13日上午参观了国家图书馆。下午与导师见面,导师就我们的个人成长规划予以辅导,并就我们教学中出现问题与困惑给以解答。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8.12月14日上午聆听了余凯院长为我们做了题为《有效教学与课堂观察》的讲座,下午再次与导师见面,导师具体指导我们如何走好名师之路。晚上写了心得体会。
9.12月15日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结业晚会。
10.12月17日至今,写研修心得总结;阅读教学专著和文献,并写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和教学小记;写一学期学习工作总结。
11.3月上旬进入项目网站,开始在网上完成各种研修任务。
12.3月15日——17日参加了项目组专家来xx实地指导活动,听了在崇文街小学的两节课,并聆听了专家的点评。
13.3月24——30日与60名师培养人选入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
14.4月18日,做了一节精品课,并录制光盘,上交至项目组。
15.5月将上学期的优秀教育心得装订成册。
16.6月16日下午在xx市第十中学,聆听了张红岭院长的精彩讲座。《时代变化与课堂教学变革》
17.6月至今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学年工作总结和个人成长规划。
三、本学年项目实施成效与经验
走名师培养的路上
名师培养的路上,我不仅是一位英语专业的小学教师,更是一个不想辜负各位领导信任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这两个头衔仿佛两块重重的石头同时压在了我的双肩,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时刻不敢怠慢;更像是正在捧着太阳的两只温柔的双手,托着我慢慢高升,她们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了阳光璀璨的希望和未来。所以,无论什么专业或什么形式的学习,我都感受颇深,借鉴蛮多,非常充实。有了这些,实践的过程中就更见成效,与此同时也丰富了更多的经验。
一、学科专业知识的成长
1. 自己的课堂高效化
如今,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已然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我必须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北京一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全英文教学,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学生的目前成绩和学生能长远发展的唯一捷径;通过整理各位专家的讲座,反思自己的实践,发现充分调动小组长和课代表的积极性必不可少,多表扬少批评,针对性的鼓励与规范学生的习惯养成相结合,严以律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这样的课堂更高效,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英语学科模式、课型模式雏形的确立、实践、摸索和完善
在我的教研组中,除了两位38岁的转行教师,就是我最大30岁和其他6位30岁以下的妹妹们的年轻团队。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因为年轻,我们更加有活力和干劲;但与此相对的是我们的劣势——经验不足,困难重重。我们有时间,有精力,但我们更想自己的工作有质量。如何让自己课堂上“教”的引导更加精炼,学生学会自己学、合作学,并且学得轻松明白,课后还能少走弯路呢?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研磨出了自己的学科与课型教学模式,解决了温饱,个别优秀教师在此基础上解决基础教学质量之后可自由发挥,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成果在市局组织的“模式汇报”活动中,代表我校进行汇报。
3.小课题的确立、研究、亮相
有了模式,还要优化,这就要求我们做课题研究。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带着课题一头扎进同组姐妹们的课堂,进行观课议课,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带头学zuowen.zk168.com.cn习,共同提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小课题——《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有了些许收获,在市局组织的“小课题汇报会”上作为英语学科代表进行了汇报,得到来市局及同仁的认可。
二、育人方法理论的提升
我作为xx市府东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深感荣幸。辅导员的工作我还是新手,一切从“0”开始。记得刚上任的时候,我总是怕自己做不好,不断地向上一任的辅导员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告诉自己:我年轻,有活力,所以我有工作的热情,虽然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也是非常快乐的。如何搞好少先队工作,把工作做出特色,这是我的努力方向。也就是又赶上了赴京跟班学习的机会,我我以辅导员特有的敏锐和细致,努力地在那些优秀的学校中寻找着每一处工作的痕迹,虚心地请教着每一位老师,他们都给与了我宝贵的经验财富。在工作中,用我的真心去关爱学生,用我的真爱去温暖学生,用我的真诚去感动学生,针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小事,塑造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品质。我幸福的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洒汗水和爱心,收获快乐和希望。我最清楚自己的追求——做一个擅长活动、善于研究的新型辅导员。
1、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没有活动,少先队就会形同虚设。从“开学典礼”、“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学雷锋见行动”、“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缅怀先烈”、“五老宣讲团”、“读书日”、“地震演练”、“劳动最光荣”、“少先队入队仪式”、“六一的童心同绘中国梦”......每个活动都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来创造。我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少先队活动,愿意在这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展示自己,我努力做到“尊重、相信”队员,“亲近、了解”队员,尽量变“包办代替”为“引导放手”努力发挥每一个队员的创造精神,而且通过自己搞的这些活动还自然而然的教育了他们自己,使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得以充分体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让他独立行走,因而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我们就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3.强化队员思想品德并规范队员的行为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⑴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学校注重狠抓习惯养成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
⑵、培养队员的自信心,使“府东府东,我最棒”深入人心。
三、业务能力的提高
体艺2+1得到了更好地落实,完善了考核制度,更好地服务了学生。
自去年10月份接到2+1的文件开始,这个工作就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对于“主要负责人”还是“外行”的我来说,又是一个从“0”开始的工作。但是在学校领导团对的大力支持下,从定方案、实施到期末测评,总结,总算是小有成效。
1.首先在思想上动员、号召大家争当辅导教师,家长会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细致周密的工作计划
开展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有兴趣的活动项目,确定了活动时间、地点、指导教师,进一步规范评价标准,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奖惩机制。
3.严格按照学期活动计划,认真备课,做好学生出勤、考查、管理工作。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树立信心,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开展活动后到处呈现出学生们生机勃勃的景象,操场上、教师里到处是学生们欢快的身影,留有学生们快乐的足迹。通过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增强了团体意识,也提高了教师的水平能力,我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作为一个从事阳光下最美丽事业的普通的人民教师兼辅导员,能有这样的机会走在名师培养的路上,我将襟怀一颗赤子童心,孜孜不倦的努力去托举群星,为我所爱的事业献上我的忠诚。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建议
1.认真落实新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及时反思总结。
2.坚持小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争取出成果。
【关键词】名师;名师工程;培养方式
一、福建省名师工程的开展现状及问题反思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决定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在各地申报选拔的基础上,省教育厅最后确定了96名名师培养人选,计划进行为期三年的个性化培养。此次名师培养工作由教育厅组建的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并从省内外高校、中小学选聘了一批知名教授和特级教师担任名师培养人选的导师。专家委员会分设中学分委会、小学分委会和学期教育分委会,分别挂靠福建教育学院、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相应学段名师培养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工作实施意见》,主要的培养方式有组织通识研修、学术研讨(高层论坛)、出版专著等方式。
名师工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工程的进展,我们需要不时的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可供名师发挥辐射作用的平台构建是否充分;名师优秀的教学理念及思想的推广力度可否提升;导师与学员的联系能否更加紧密;培训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等等。
(一)平台的搭建。名师在培养过程中,是渴望有一定的平台来发挥其辐射作用的。相关部门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比如进行各种教学比赛,开公开观摩课,参加国内外考察;提供从事教研活动的充足经费,提供出版资助;举办专题活动,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展示名师的风采,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介绍他们的教研成果,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等。在信息化的时代,如果能把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以及名师的博客等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更广大的媒体效应,把网络这块资源利用好,让学员及其工作人员利用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双导师制。按照福建省的名师工程培养要求,为每个名师培养人选配备双导师,导师由高校专家和中小学教学名师组成。但就如何进一步明确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责、权、利,如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方法,如何正确处理好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学员与导师关系的关系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三)名师培养的路径。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余文森教授认为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导师指导和名师教学团队是名师成长的四条通道。而专家委员会和名师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是名师成长的两个舞台。那么,这两个舞台的作用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比如,名师工作室,既要形成名师学习共同体,又要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要让名师们在集体合作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极其重要的。
二、建议与对策
针对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从行政组织、双导师以及名师培养对象该如何更好的发挥各自作用,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行政组织职能角色
名师工程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中小学等要凝成一股合力,既要密切配合,又要各司其职,确保这一工程的有效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经费的落实,并加强对进展中工程的指导,检查,协调和评估。各市、县(区)教育局应将培养人选纳入本地名师培养工程或计划中,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并提供配套资金支持,为培养人选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创造条件。有关学校应支持培养人选参加各种学习研修和示范帮扶等活动,并在工作安排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1、立足需求制订培训计划
这一工程耗时三年,要想真正做出成效,就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名师的需求出发来制订合适的培训计划。那么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行政组织单位应该到教师中去观察教师的真实生活、收集资料,在全面理解教师和教育现实的前提下,确定那些对教师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作为培训的切入点。并且随着工程的进行,相关组织单位应该实时跟进,不断调整方案以求达到最优结果。
2、结合实际设置培训课程
各分委会可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设计合理的通识研修课程安排,以学习共同体,同读一本书等形式开展研修。比如,可以根据学段特点划分为三个学习共同体,分别由三个分委会负责。各学习共同体以QQ群为平台,每周可以设定一个主题进行研修。每次的主题都应该包含一个高影响力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具有高代表性的问题。同读一本书的形式也是值得提倡的。每个月可以选定一本好书,各教师可以通过QQ平台实时读书感言,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在名师工程中,学术研讨是必不可少的。高层次的学术论坛交流和境内外高级研修活动可以拓宽专业视野,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行政组织单位还可开展一系列听、说、评、讲活动。这种培训模式的好处是培训的实践性、针对性都很强。
参加名师培养的教师大多已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是因为平时忙于工作以及所受的学术训练有限,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实践中的东西整理归纳形成系统的成果,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通识培训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论怎么引导教师做实践的反思者。笔者非常赞同陈勇兵老师的观点:即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案例研究的三个子模块的培养模式。理论学习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开设培训的课程,也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对教师最有价值的、最需要的、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教师学员。实践探索的有效方法就是到中学去随堂听课,比如去一些省内重点中学考察观摩,听课后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以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并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为理论。案例研究是这一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这一模块涉及到行动研究。
3、构建名师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激励制度
各组织单位在名师培养过程中,要利用好各自的优势与资源,将各地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名师培养共享的优质资源,为各类活动的开展进行有力支撑。要建立起服务型的领导班子,进行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气氛,努力健全有利于名师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应注重对名师的人文关怀。名师所承载的社会压力不容忽视,组织单位还应加强跟名师的沟通交流,能够及时的为名师分忧解难,为名师的发展提供情感支持。
科学的评价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我们可以对培训学员建立成长档案袋,客观地描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以不断完善培训模式。”
(二)双导师职能角色
1、双导师与培养人选的互动角色
按照福建省的名师工程培养要求,为每个名师培养人选配备双导师,导师由高校专家和中小学教学名师组成。导师首先需要对培养人选进行个别诊断,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有课堂现场诊断,有电子材料修订,有QQ适时交流等。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比如课堂教学,教材的解读,参加研究课、示范课和教学竞赛的“磨课”等。为了让学员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除了集体学习、阅读书籍之外,导师还可以根据学员的特点推荐相关书籍,并做交流分享。
双导师之间,以及培养人选与导师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导师在关注培养人选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要重点帮助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导师应持有一种平等民主的心态与培训教师交往,这反映在导师与教师交往的时间、地点、语言、表情、方式等很多方面。
2、高校专家职能角色
高校专家的角色就类似于行动研究中的协助者,帮助培养对象做好行动反思研究。研究者要帮助教师梳理研究思路,规范研究方法,提升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成果,甚至是出书立著。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重在提供适度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供教师思考,而一定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理念告诉教师应该“怎么做”。教育行动研究中发展出来的问题解决策略,如果不能为教师所理解,就不仅违背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初衷,也不利于教师发展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3、中小学教学名师职能角色
中小学教学名师主要是在学员跟班学习期间重点发挥其作用。跟班学习的前期可以是名师上课,起示范指导作用。在此过程中,名师先就自己要讲的内容备课,而其他教师不参与备课,避免事先交流。在名师授课后,收集学员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将意见汇总后,全体教师在一起共同讨论,解决措施。后期改由学员轮番上课。在吸取名师教学经验后,学员采取自己的讲课形式进行讲授。最后,是及时反思。授课教师一起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解释或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教师们互相讨论,共同提高。这样的跟班学习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
(三)名师培养对象的职能角色
名师成长固然需要打造,需要政府、组织为大家提供资源,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但是光光打造是不够的,只是为名师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多的是需要名师自身把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有效的结合起来。
1、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尤为重要。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个人是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根源。培养对象要能够订立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定的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最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和主动探究,记录自己的想法,并提炼为自己研究的课题。能够安排专门的时间阅读文献、反思和写作,懂得寻求合作与帮助,主动征询反馈,积极与双导师配合。
反思不仅是教师走向成长的有效手段,更是改变教师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我们的名师培养对象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文字与资料的过程性记录,发表在网站或博客上,便于总结反思,也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展示。
2、注重合作学习
培养对象应注意到与同组的学员加强合作,共同反思教学,提高培训效果。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而往往只能理解到事物的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往,则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遇到的复杂问题,应该倡导教师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发展。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都会积累一些富有个人特色的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和碰撞,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名师要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
对于每一个名师培养人选来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非常必要的。于漪曾说过,“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那只能算是教书匠,而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独特的风格实际上来源于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独特认识。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去阅读,加深思想的深度,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创造性。当然,这些都无法脱离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需要去反思,梳理总结,将我们的经验概念化,结构化,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J],2010
[2]孙海源.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及纠偏策略[J]教师,2010(07)
[3]郭俊芳.由“名牌”到“名师”的联想[J].教师发展论坛,2011(06)
班主任作为学校面向学生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执行者、监督者,在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中起着“航标导向”作用,在沟通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二元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正在由过去的教育与管理时代走向现在的研究时代,现代教育呼唤班主任专业化已成共识。班主任专业化从职业群体角度看,是指班主任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的不断发展,逐步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地位的动态过程。从个体角度看,是指班主任专业持续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北京教育学院白铭欣教授曾指出:“班主任职业从业者是‘专业人员’,也就是说,班主任应该成为教育实践家和教育艺术家。”班主任专业发展需要班主任学习专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更多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实现从实践者到研究者的转变,需要不断探索、分析、总结、提炼、构建,从而开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让理念引领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
转型期,教育主体处于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之中,班主任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转变观念,加强班级管理能力,符合时展。理论的学习既需要班主任内在的动机,也需要学校的引导与管理,可以采取“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相结合、“校内为主”和“校外为辅”互补的策略。
1.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
专家引领是聘请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专家到校内开展专题讲座,与班主任面对面交流。专家讲座可以让班主任足不出户就吸收到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德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而与教育实践专家的交流,能给班主任工作思路和方法提供指导和借鉴,同时也给班主任一种暗示:教育家不一定都来自于高等学府,扎根在基础教育一线,只要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思考,同样能够成名成家。
自主研修即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在规律、技能技巧进行主动探索,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将学到的理论不断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丰富。自主研修有三个途径。一是理论研修。阅读德育理论书籍,例如《德育原理》《德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书籍,钻研理论知识,提高专业修养,提升专业水平。二是课题引领。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班主任从事课题研究是理论知识的反馈和转化过程,通过课题研究,可让班主任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通过课题研究促使班主任学习,从而加快班主任专业成长。三是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即理论应用过程、顿悟过程,班主任通过写工作反思、手记、论文,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可以内化班主任对理论的理解,这同时也是一个自主构建过程。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成果将在这一阶段得到体现,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2.校内为主与校外为辅
所谓校内为主,即班主任的专业化应充分立足于学校自身。学校不同,师资、生源千差万别,脱离实际的专业化有急功近利之嫌。校内为主即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例如通过班主任导师制、主题班会示范、班主任网络论坛、班主任讲坛等形式,搭建校本研修平台,既可让班主任充分展示个人专长、班级管理的亮点,也可让更多的班主任体现其工作的价值,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幸福感。
所谓校外为辅,即有选择地借鉴校外资源,优化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过程。可以通过班主任外出业务进修、跟班实习,这样既可吸取同行的先进理念,先进做法,也可以开阔班主任的视野,使其思维更广,思考问题更全面。之所以校外为辅就是要强调校外的资源始终不是学生原生性资源,只可借鉴。如果对校外资源照单全收,不仅不利于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而且还会使班主任形成依赖的思想,从而形成一种阻碍和约束。
二、加强过程管理,让规范引领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
通过学校管理引导班主任自主专业发展,即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鼓励班主任充分发挥个人特色管理班级,但对班主任工作应该做出基本的规范。
1.制定班级管理规划
规划是班级管理的起点。一个班主任如果对班级的管理没有一个总体的想法,即在规定的学段期间,班级整体应该朝什么目标运作,日常工作应该如何监督、调控等,那么,平时工作起来就会没有方向感,工作没有计划性,工作方法没有针对性,更多的只是被动应付。所以,要求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规划》是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自主发展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2.制定学生培养规划
学生培养规划的制定、实施、调整水平,可以显现出班主任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是衡量班主任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培养规划包括群体培养规划和个体培养规划。群体培养规划针对整体特点,个体培养规划则侧重于关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体状态、学业观、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培养目标。此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规划,适时调整,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班主任对群体研究水平和个别教育水平的提高过程。
3制定自主发展规划
自主发展规划体现班主任个人专业自主发展的动机与需求,也体现班主任对工作的态度与信念。根据班主任个人的自主发展规划,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搭建各种适合其成长的平台,并予以及时指导与鼓励,增进班主任自主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成就感、效能感,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班主任队伍。自主发展规划可以体现班主任对工作自主发展的诉求,在实施自主发展规划过程中,班主任对规划的调整其实都是班主任教育理念与工作方法更新的结果。
三、加强制度建设,让机制激励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
有人说,最有效的管理是使用了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加强制度建设是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的保障,当然,制度引领要体现人性化、体现班主任自主发展的内在需求。
1.着眼动态评价,增进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效能
建立以班级目标管理、学生行为动态考核为中心的班主任考评制度,将学生日常评比、班级竞赛、班级工作规划、总结、论文、个案等多项内容纳入考核范围。评价不在于结果,关键在于通过评价过程让班主任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长处,弥补不足。
2.关注过程评价,提高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潜能
通过开展发展性班主任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班主任,促进班主任发展。发展性班主任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评价者的选择。(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讨论修订方式。(3)评价信息收集。(4)面谈评价。(5)撰写评价报告。(6)商议进修提高的具体办法。班主任发展性评价真正实现了阳光操作,有利于建设有梯度、有活力的班主任队伍。
3.突出主体评价,激发班主任自主发展的动力
评价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由德育处、教导处的行政领导完成,缺少了班主任这个评价主体。班主任缺乏主动的参与权、执行权和选择权、评价权。这种评价机制吞噬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不少班主任都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到班主任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实施、结果评定等。参与到其中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与尊重,可以让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更有激情和动力,为班级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如此,每个班主任都是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评价中有自己的发言权,班主任在专业化发展上有了热情,也会思考自己的目标、努力方向、应采取的措施等,不断完善自己,逐渐走上一条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整改的思路
整改工作总的思路是:坚持明确责任、限定时间,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通过抓创新、促发展,抓管理、促和谐,抓党建、强保障,抓机制、保长远,切实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确保南山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整改问题和具体落实项目
(一)关于强化学校的内涵与特色方面:
1.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区”建设。完善实验区实施方案,落实实验区课题经费,以公民养成教育目标来统整有关科目的课程内容,开设公民养成教育专题课程,进行学科渗透式的公民养成教育,初步构建公民养成教育课程体系。成立德育研究室,加强对公民养成教育的课题、政策与制度研究,加强对教师的公民养成教育通识培训,整合、提升各学校公民养成教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进行区域推广,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充实,初步构建起灵活、有效的区域公民养成教育运行机制。
2.积极创建全国绿色教育示范区。继续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活动,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美化校园环境;积极向国家环保部和教育部申请创建“全国绿色教育示范区”,力争在2010年前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创建为市级以上“绿色学校(园)”,争创省级、国家级的“绿色学校(园)”。完成全国第一套中小学学生专用的系统循环经济教材《循环经济》的编印出版工作。
3.启动“幸福家长成长计划”。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实施“南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幸福家长成长计划”工程,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初步构建家长成长课程,尝试建立各种类型的家长俱乐部和南山区家长协会,促进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家长培训系列化、专题化,探索“案例教学”、“家长培训选修课程学分制”、“家长义工”等制度,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4.继续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继续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全面落实《南山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决定》。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心理健康网、知心热线、心理咨询室等硬件建设,组织开展心理健康C证和B证培训,充实和提高学校心理专业教师队伍。切实做好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继续做好学生上学放学时段“通道式”的管理,做好学生地震和消防逃生演练的训练,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5.继续打造学校特色品牌。认真发扬现有的“春韵”文学网站、“校园诺贝尔”等知名教育品牌,精心挖掘传统教育活动、强势教育项目,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特色品牌及素质教育特色项目。
(二)关于提升校长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
1.加强高端培训,打造名师队伍。实施校长、教师高级研修计划,制定详细的高端培训方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访学进修、定点交流、导师辅导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校(园)长、骨干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推进“三名”(即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培养,开展区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评比活动。成立若干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启动特级教师后备培养计划与校长后备培养计划。
2.进一步深化赴港研修计划。继续实施赴港深度研修计划,将副校长、幼儿园园长纳入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鼓励各学校与香港中小学建立姊妹学校,深化赴港研修的形式和内容。
3.拓展与香港教育交流的渠道和内容。与香港新界校长联合会建立联系,加强与香港新界的合作和联系,充分借鉴新界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积极参加香港幼教联(即世界幼儿教育联合会香港分会)组织的各类学术研讨活动,提升我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水平,组织有关校(园)长参观香港国际学校,实施30名小学教师跟班上课计划。推动与香港保良局的合作,进一步落实双方业已达成的合作项目,包括双方互派官员、校长、教师等参加对方主办的教育探讨活动,互相学习对方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等。
4.继续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争取在政策层面取得实质突破,积极探索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培训的有效形式,推进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区教育机构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关于教育科研方面:
1.研究探索质量标准,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积极借鉴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标准,从高中质量标准建设入手,逐步探索、建立各学段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课程改革,从初中科学课程和校本课程入手,积极构建各学科质量标准。认真研究教学环节,构建备课、上课、作业与练习、辅导与答疑、实验教学、考试与考查等具体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认真研究中小学生核心素质标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积极参与教育部有关项目,加快推进与中央教科所的项目合作,全面加强对学业质量的检测和评价研究。以参与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学业质量的监测研究,积极创建全国课程改革示范区。加快推进与中央教科所的项目合作,签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合同,建立中央教科所南山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全面加强质量标准研究和建设。与海云天等公司开展相关合作,积极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数据评价与网上评卷系统。尝试建设全区和各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数据库,深入开展教学质量的数据分析与评价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和督导,进一步完善质量年报制度。
3.完善教育改革创新奖,试行科研课题资助制,推动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认真总结首届教育改革创新奖评选经验,修订和完善教育改革创新奖评定办法,制定《关于学校重大学术活动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尝试建立科研课题资助制度,推动小课题研究,大力提升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创新等重大课题研究,提炼我区教育科研的经验和成果。继续策划组织好校长论坛和片区科研主任沙龙。
(四)关于解决临聘教师调入问题:
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加强人事干部培训,开展优秀人事干部评选工作,建立人事信息数字化平台,随时掌握和更新人事动态变化情况。加强调研和学习,完善临聘人员、职称评定以及人事编制等管理制度,修订“绿色通道”人才引进标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切实推动解决临聘教师调入和同岗同酬问题。
(五)关于高中阶段教育问题:
加强高中教学改革和研究,保持领先优势。跟踪研究广东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新高考的特点,以新高考研究为重心,全面深化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对本届高三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扬我区已有的经验,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我区高考在全市的领先优势。
(六)关于幼儿教育方面:
重视幼儿的阅读、科技、环境等教育,开展幼小衔接研究,加强对幼儿园长、教师的培训,规范幼儿教师的管理,提升幼儿教师的素养。
(七)关于特殊教育方面:
对符合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制定帮扶措施,指导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和康复训练,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困难家庭的子女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资助,落实好资助工作,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贫困而辍学;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学校必须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和教师“一对一”的帮扶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不违法犯罪,且其行为有较大转变。
在教学方面,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认真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的要求做,认真参加各项活动,以积极的态度上好每堂课,在实践中探讨、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认真参加学校的学习培训和校内校外的教学观摩活动。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教学经验总结,请笑纳!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1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
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5、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2自从从事教师这一行,当一位好教师就是我的目标。一学期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现在又到年末,现对一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
一、思想品德方面:在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不忘人民教师职责,爱学校、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自身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教育行业中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方面:一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数学学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主的关键。
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个人工作总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个人工作总结,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到这些,才能够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探究。
2、分层合作,是实现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必由之路。
3、明确学习目标。
最主要的是根据教材学生明白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哪些疑难问题,学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课堂才能实效高效。
4、规范作业。
学生学习新课和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要靠一定的作业来巩固提高。通过规范化的作业使学生的思路明晰,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鲜明观点,而规范化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的习惯得以形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遵守纪律方面: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工作业绩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进行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些方法。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3一年来,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四、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会,晨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卫生、纪律、安全等经常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2、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大胆放手使用班干部,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各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班内形成了团结向上的优良班风。
3、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4、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注意保护视力,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等。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4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年时间即将过去了。回想这段时间的学习历程,虽然有时觉得很累,但在累中也有了很多的收获,也就觉得挺充实,挺快乐的了!就此对我一年的学习做如下总结:
一是计算机:以前在读书的时候是学过一点,但当我一走上教师这一平台到现在几乎就没用过,也可说是一窍不通了。这次有这个机会又给我再次学到了计算机的知识,及《英特尔·未来教育》,并能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制作教学课件,而且通过网络搜索资料,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又学会了运用计算机知识来申请博客,并能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文章或收藏自己想要的文章。
二是普通话:以前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还算不错,但到培训院后跟着曹老师学习,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字不是发音错误就是缺陷音,经过曹老师的细心指导,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是硬笔字:我们这次重点是训练了钢笔字,粉笔字。通过跟陈老师的学习,我才知道原来平时我写的字很多都是不规范的(例笔画笔顺不对、别字等)。通过陈老师的耐心指导,我改进了很多。
四是教师理论知识:学院为我们安排了《教育学》、《小学班主任专题》、《当代教师荣辱观》、《教师新职业道德》等理论知识,让我们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质,道德素养等。
五是跟班学习:虽是一段短的跟班学习时间,但受益非浅。在那可以学到她们好的教学经验;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如何组织学生的课堂纪律,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会如何去评别人的课等。
六校本研修学习:能通过互相听评课,网络研修中成长,进步。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拓宽了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了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素养,加强了自身的基本功,但在收获中也还是存在好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几点困惑:
(1)如何把教学中每个环节落实到位;(2)如何使自己课堂教学更有特色;(3)如何管好班中学生的纪律问题等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的学习,要本着虚心、求实的原则,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520__年8月底决定下乡支教,见面会(在大周教育中心会议室)上被分到罗庄小学,后因吃饭问题调到中心小学。首次分课3至6年级科学,因一教师调走调成年四(1)班数学。一年来,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解决了上班吃饭问题
民以食为天,周一到周五,中午在小学吃,天天不重样。早晚在隔壁十二中吃,每顿一元钱管饱。一个小小的遗憾是中学周一早上和周五晚上没有饭。
二、放松了身心,锻炼了身体
支教老师,学校里都是当客人对待的,课最少,饭免费,要求最松。我又一周吃住在校,所以有的是时间。学校几个男老师都喜欢打乒乓球,我这个曾经的一小冠军在这里前三名是进不了的,但和高手切磋才能有进步。魏主任和王计生爱好下象棋,我专门用黄漆在一块小黑板上画了一个棋盘,提高了棋艺。晚上19点,我经常一边听着新闻联播 ,一边在操场上倒走、跑步。锻炼后,一般是会斗地主的,一元二元三元、见炮加一。尽管我输多赢少,但也乐此不疲,有几次周五放学后就开战了,周六上午才回长葛。有一次回家都到‘长葛大酒店’了,接魏主任电话说三缺一,又拐头回去了。开春后,我在住室前的花坛里种菜,种了2次苦菊都长的不好,但吃到了自己种的油麦菜和玉米菜。月考获得过1次第一,2次第二,奖过100元钱,纯属意外收获。
三、学到了不少管理经验
大周是长葛教育管理最规范的乡镇,大周中心小学是全长葛乡镇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小学,在这里一年见识的经验不管今后自己是否会用到,都是一笔财富。这个,我专门记到了一个本上,这里不再赘述。
四、结交了一批朋友
多个熟人多条路。潘校长:精明强干、善于公关 ,学校管理得科学规范 ,特别是校领导班子众志成城,本人在不在学校,学校工作都不会走样。程校长:教了数学和英语2门主课,乒乓球打得好,斗地主也很少输,年后又提了一辆白色别克轿车。魏主任:电脑高手,上周还来给我装了电脑系统,脾气随和,聪明热情。路老师:一个辛勤的负责的老园丁,事事不服输,平时我最爱去门卫室和他谈天 。邓师傅:我俩一个住室,已习惯了吃他做的饭,可年后他骑电车摔了2次,没坚持到期末。体育老师大浩,爱钓鱼,常喝酒,看得开,是个大气的人。张老师:同班同事,教语文英语,工作踏实,不爱搞花架子,不仅学生教得好,家里花也养的好。6月29日晚,程校长、魏主任、大浩、马子为我在‘饺子面宴’吃饭送行,我们猜枚、闸牌,喝了12瓶啤酒。他们发至内心地挽留我、祝福我。7年没喝酒的我也喝了3瓶多啤酒。我虽坐过很多的酒场儿,这次喝酒却最让我感动!
五、教育了一班学生
我们四(1)班上学期66名学生,下学期68名学生。他们有聪明好学的,也有不完成家庭作业的,但他们个个都很听话。一年来,没有一个学生顶撞我,我倒是有几次错批评了他们,心里很内疚。对我的数学课堂纪律,我一年来都非常满意,我也尽心尽力去教育了他们,上学期十一假期,我骑电车被人碰倒,左腿小腿外侧伤口2个多月才长好,而我只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一个多月都带伤给学生上课。下学期期末复习时,由于课多、天热,再加上我讲课声音大,后2个星期喉咙一直沙哑,严重时几乎失声。如果说成绩不理想,只怪我水平有限,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顺应形势,准确定位
《计算机教与学》原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上个世纪80年代主办的一本杂志,其定位于研究计算机学科知识的教和学。应该说,这份杂志在信息技术刚刚进入人们视野时,不仅中小学师生,而且普通大众也抱有浓厚的兴趣。
《计算机教与学》当初的目标读者群很大,杂志发行达到两万余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期刊市场的细分化,以普及计算机知识为办刊目标的杂志越来越多,致使《计算机教与学》的目标读者大为减少,以至难以为继。
2003年,该刊划归上海教育杂志社管理后,我们对其困难处境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目前的教育杂志呈现“三多”现象:一是集理论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教育杂志最多,占总数的47%;二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杂志居多,占总数的38%;三是面向教师的文摘类杂志相对较多,占10%。
我们对全国部分教育期刊(共231种,以华东地区为主)进行了从读者定位、媒体定位、栏目设置到稿件组织的比较研究,特别对上海地区大部分教育杂志共15本作为独立样本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类杂志的不同特点是:第一类是集理论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教育杂志。内容涵盖了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改革实践、课程与教学研究等。这些杂志的特点是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追求较高的品位。第二类是学科教学研究类杂志,它以发表教师的经验总结性文章和为学科教师的备课、上课提供必要的资源为主。如《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国内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崭新成果和新鲜经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进修和备课资料。”第三类是文摘类杂志,以“教师情感加教师教学智慧”为定位,这类杂志主要供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陶冶情操之用。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无论是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杂志,还是学科教学类的杂志都已经呈现比较饱和的状态,但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综合性杂志,无论是上海还是全国都尚处于空白。而实际状况是,各地的普教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新鲜经验层出不穷。放眼全国,教育期刊数量虽然不少,但却鲜有面向中小学教师,反映教学新理论、新经验的综合性期刊。各地的中小学课改已开始进入关键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改革的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期刊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市场上一般的教学专业类期刊由于学科指向过强过专,尚不足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而教学专业类的综合性期刊,由于强调的是大学科的教学一般方法论,对各学科教师的引领就显得有优势了。也正因为市场的需要,近几年来不少“地下刊物”纷纷出笼,仅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曝光了53家非法教育期刊。
根据杂志社本身的属性和资源,我们果断地决策,拓展《计算机教与学》的市场容量,将杂志的目标读者定位为教师,内容为教学和培训,并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要求杂志更名为《现代教学》。
二、认真策划,内容为先
《现代教学》所隶属的上海教育杂志社有着较好的资源背景,《上海教育》杂志于1957年创刊,原来是一本综合性期刊,本世纪初,上海市教委要求该杂志转变定位,以宣传宏观层面的上海教育改革为主要内容,原先面向基层一线教师的一些内容失去了平台。而以教改新鲜经验作为借鉴却是中小学的客观需求,编辑部则也有一些善于挖掘上海教学经验的资深编辑。因此,《现代教学》有它存在的理由。当然,在教育期刊众多的市场上要分得一杯羹,得到读者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内容为王”要真正落实很不容易。因此我们不求一蹴而就,只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期期认真的策划编辑,以内容和质量去赢得读者。
三年多来,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抓常规栏目,要求内容必须贴近教改,贴近一线教师。从理论上说,大凡编杂志的人都认同这个浅显的道理,但要落实却不容易,因为编辑部采编人员中多数无教学经历,从学校毕业应聘到编辑岗位,在短期内既要熟悉编辑业务,又要熟悉教学,难度不小。我们采取了岗位成才的办法,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比如,由老编辑给他们分析各类文章,指出采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如,安排青年编辑轮流到学校跟班上课,逐渐对学校教学环节、教学要求有所了解。这些方法,对队伍的成长极有好处,也使我们在做好内容方面比同类杂志更有了一些底气。
同时,我们认真分析了各地杂志的特点,并结合上海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情况,设置了重点栏目,其中有“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域外教学”等具有上海特点的栏目。在编发稿件方面,我们注意把关,虽然不可能做到篇篇文章出彩,但力求每期有那么几篇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文章,引起他们的思考,并能够在教改实践中加以借鉴或运用。
另外,做好寒暑假“专辑”。常规栏目和具体的内容是基础,工作做好了,读者认为对他们教学工作有用,就会在业余时间阅读。而要进一步扩大杂志影响力,还需要选好“主题”,做好“专辑”。鉴于中小学教师有寒暑假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假期既是教师工作的调整期,也是教师的“加油”期,于是如何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养料成为我们关注的要点。我们的思路是:踏准市教委工作的步点,在寒暑假前及时推出优质材料供教师学习。
于是我们出小会议,深入到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广泛接触,了解信息,并采取集中后筛选、广泛征求意见、选题、邀集某一领域的作者撰写的办法,出版专辑。可以说,几年来我们的“德育专辑”、“826专辑”、“校本研修专辑”、“教师培训专辑”等几个专辑收获不菲,既扩大了影响,扩大了销售,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中,2006年的“教师培训专辑”出版后受到了学校、教师的广泛好评,很多区县教师都争相订阅。据统计,这本杂志的发行量达到了9.8万册之多,也创下了上海地区教育杂志期发行数和覆盖率的最高纪录。
这份期刊的发展引起了市教委的重视,被指定为教师培训的刊物。同时,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常常在学校听到这样的声音:杂志内容和名称不符,应该改名。鉴于改版的成绩,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也大力支持我们,多次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协调、沟通,终获批准。
三、搞好活动,扩大影响
从《上海教育》杂志的成长经历看,其知名度和名牌的确立,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和几代编辑的努力。况且过去教育类期刊远不如现在那么多,所以带有相当程度的指令性和计划性。而今教育期刊林立,后来者欲要追赶决非易事。在期刊的内容方面,我们以自己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要让各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知晓新生的《现代教学》,还必须广而告之。但限于财务状况,只能与其他期刊进行广告的交换,无力在主流媒体上以登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于是我们决定以举办活动的形式提升知名度。其实,举办活动并不是什么新发明,过去也搞了许多活动,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服务”,并未考虑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观念开始转换,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考虑期刊的经济效益,达到服务读者与自身成长两不误。
在举办活动方面,我们的立足点是利用期刊的资源优势,进行期刊的延伸活动。上海教育杂志社有数十年的办刊经历,人脉资源相对丰富,广大读者对杂志社也有相当的认同度,这些都是可以依托的。
其中,有一块是举办外省校长到上海进行短期培训活动。上海的基础教育比较发达,先进的教育理念、比较合理的学校管理都使得外省同行希望能到上海来亲身体验、见识一番。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于是我们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度身定制”校长短期培训,比较受欢迎。以《现代教学》举办的一期河南省郑州地区的校长短训班为例,30多位校长到上海和本地校长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培训。3个星期的培训使河南的校长收获较大,编辑部还将他们的培训体会文章进行面批,促使他们从更深层次上考虑如何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去办学。这一探索既是一种期刊的增值服务,又使外省的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学》留下深刻印象,使杂志逐渐为外省知晓,随之而上的是发行的跟进,逐步打开各地的市场。
开展活动的另一块是本市教师的业务培训。《现代教学》作为上海市教委的教师培训指定刊物,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市教委每年都有系统的教师培训,这方面,杂志要做好报道工作,同时也在培训之外“拾遗补缺”,开拓一些新领域,推进培训的深入开展。上海有20多个名师基地,发挥名师基地的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仅2007年,我们就和6个名师基地合作,开展了有关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活动既推动了名师基地的建设,又使教学成果得到了推广。
我们认识到,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除了把上海的经验推而广之外,还应本着海纳百川的精神,积极吸纳国外教育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编辑部的第一次探索是联手国际知名的英国英孚教育集团,举办了英语学科的“同课异构”教学培训活动。即同一内容的课,分别由中英两国教师授课,让听课教师感受不同教育制度、文化背景下,教学上的异同之处。课毕,再进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对两位教师的课展开评论。2007年9月,编辑部又将英国剑桥教育集团请进来,由英国教育督学为上海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演讲并听课、评课,影响较大,上海各媒体纷纷加以报道。与会者称它为“不出国胜似出国”的业务培训。
通过这样的活动,《现代教学》的知名度开始上升,成为上海一份活跃的教育期刊,使发行工作上了轨道。而另一个收获则是锻炼了年轻人,他们的业务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探索期刊的活动使我们越发感到:要使期刊的形象丰满起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自我是必须的,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弥补纸质媒体的单一、呆板的形象,而且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现代教学》杂志,增强吸引力和信任度,更快地使一些潜在消费者成为了目标消费者,从而为《现代教学》的品牌生成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用爱心浇灌花朵
“真心实意地疼爱孩子,才能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石利颖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页页翻、行行看。”在石利颖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成长需求,因此,“教育要在充分认知每一个孩子不同特点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的方式出现,才能让每个孩子在适宜的教育行为下获得成功的人生初体验。”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从19岁便开始从事幼教事业的石利颖已经整整探索了18载。她力求营造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释放天性、愉快成长,在走进了一颗颗幼小童心的同时,也找到了适合她们发展的教育。面对腼腆内向的孩子,石利颖爱护有加,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当众表现,让她们敞开心扉、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班上曾有一个孩子壮壮,聪明、执拗而不合群。一次,壮壮闹脾气,坐在小椅子上,一边挥舞胳膊一边使劲踹桌子,结果小椅子朝后仰去,石利颖急忙上前想搂住他,脚底一下失去平衡,身体便向前倾去。她怕撞到孩子,赶紧用右腿支撑地面保持平衡,右膝盖重重地撞到地上,全班小朋友都吓坏了,石利颖忍着剧痛站了起来,看到满脸惊恐的小“肇事者”,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继续带孩子们活动。接下来的几天,壮壮异常平静,石利颖没有刻意去和他说话,她在等待。一天午睡时,她坐到了壮壮床边,壮壮一直眨着眼睛默默地看着她,终于,他悄然起身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老师的伤处。那一刻石利颖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孩子的内心善良而敏感,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慢慢的,那个时时刻刻要发脾气的壮壮不见了,小伙伴们越来越喜欢他。
就是这样,在石利颖的班级里,没有“坏孩子”,只有个性不同的孩子,没有“笨孩子”,只有兴趣不同的孩子。石利颖在发现并挖掘着专属于每一个孩子的精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儿,我要做的,就是发现并培育每一朵花儿的美丽。”
让经验照亮世界
“吸纳源头活水,方能获得清渠如许。”——石利颖
不断研究、学习、思考,深刻把握幼儿需求、学科特点,积极寻求适宜的教育策略,才能在先进理念与行为之间搭建桥梁,真正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在十八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坚持走在园所教改科研第一线,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极参与国家、市区立项课题十余项,研训一体促进自身成长。每一项课题她都全力投入,潜心钻研,尤其在国家级重点课题“做中学”实验中,为了完成好每一个探究活动,她常常要对每一个实验过程、每一种探究方法、每一个操作材料进行反复研究与实践。
石利颖至今仍记得刚工作时的一幕。一次,一个孩子问她:“石老师,什么菜里含的胡萝卜素最多?”石利颖想都没想:“胡萝卜呗!”第二天,孩子拿着妈妈写的一张纸条来幼儿园,她说:“石老师,我查了,很多蔬菜的胡萝卜素含量都比胡萝卜多。”这件事对石利颖触动很大。“如果孩子不去查,可能一辈子都有这个错误概念。”从那时起,石利颖认识到教育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开始,石利颖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真的一点经验都没有。2002年,石利颖参加教育部“做中学”项目,开始了她科学教育的探索之路。为准备一节研究课,石利颖常常是翻阅大量资料,向有经验的园长、同事请教,在图书馆一扎就是一天。
“‘认识滚动’这个课题的形成源自孩子们的灵感。”石利颖告诉记者,幼儿园组织小游戏“打保龄”时,因为球太少,孩子只得排起长队等待。后来,小朋友们就从家里拿来各种球类代替保龄球。石利颖趁机发问,只有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吗?在随后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从家里找来各种她们认为能滚动的物品,有奶粉桶、擀面杖、酸奶瓶……石利颖还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和圆台模型,让孩子们在观察物品滚动后,在事先准备好的大白纸上用铅笔追踪轨迹。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尖叫:“酸奶瓶滚不成直线、跳棋子原地转圈圈!”孩子们在实验中培养了尊重事实、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
为引导幼儿探究“磁铁的磁力”,石利颖从铁锁、夹子、曲别针等20余种能够被磁铁吸引的常见物品中反复推敲,确定了中号蝴蝶夹子、六角螺栓和螺母3种实验材料进行预实验,为孩子们直观了解磁力打下基础。
为了使实验更加符合孩子特点,石利颖每次都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实验过程中不断尝试、完善。从探究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确定,从实验材料的筛选到表格的设计,从抛出问题的时机到引导提问的策略,她都反复推敲。渐渐地,石利颖总结出“关注兴趣、把握水平、提前实验、筛选材料、排除干扰、选准难点、引导发现、操作验证”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策略。而正是在那些最平常普通的日常教学中,石利颖化腐朽为神奇,发现了打开幼儿智慧宝藏的钥匙。
把成绩化为动力
“教育是我一生的追求。”——石利颖
2005年9月《新崇文报》以“爱在蓝天下”为题报道了石利颖以爱育生的事迹;2009年9月《中国教育报》又以“我活在孩子成长的幸福中”为题对她进行了采访报道;2010年石老师作为崇文区师德报告团成员,应邀到本区中小幼院校进行了题为“在孩子成长的幸福中前行”的师德报告,获得一致赞誉。
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尝试换来了肩头行囊饱满,心中气概昂扬。在多年的默默耕耘中,石老师收获了多项教科研成果:《站在适宜位置迎接幼儿》《小雨点》等三十余篇活动设计、案例、主题方案以及论文收录、发表于各种书刊;撰写的《让反思与研究伴随活动始终》等二十余篇论文获得全国、市、区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多次参加市、区教育教学活动展评取得优异成绩,尤其在2009年,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摘得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个人全能特等奖桂冠,并于2010年1月获得崇文区“珍贝杯”教育教学贡献一等奖。
成绩是喜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她及时总结实践教育经验,十余次应邀在各类教育大会上交流传播教改信息,与幼教同仁分享教育成果:2005年11月在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交流培训会上做了《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发言;2006年12月在崇文区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比表彰会进行了题为《让反思与研究伴随活动始终》的交流介绍;2007年7月、9月在北京市教委学前处组织的全市“做中学”科学教育研修活动中分别进行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研究专题讲座;2009年10月在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颁奖大会中进行了《研究带我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发言;同年11月在五幼“研究、发展、幸福”办园思想与实践研讨会上进行了《研究为我插上腾飞的翅膀》的主题发言。此外石利颖老师还主动承担支教工作,为传播优质教育,构建和谐教育作出贡献:如认真承担OMEP中国委员会主办的西部支教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对西部教师近两周的跟班实习培训,言传身教的给予西部教师以启迪与点拨,受到带培教师的赞誉;多次深入园所“手拉手”对口支援园所,通过课例修改、行为点评、亲自登台示教等形式给予她们有针对性的、直观可操作的、有价值的引领帮助,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