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6 19:58: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学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体育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
1.问题提出
目前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研究正在成为相关专家、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论文对体育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难点、问题对策、研究方法等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独创性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无二致,在实证研究与反实证研究之间,不应简单地进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而应在实证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主义方法,对基本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1]。也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现状做出分析,选取我国1999-2004年度体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数据,对我国体育科学的体系内部结构、研究的“社会化”倾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论证方式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出体育科学研究论文运用定量方法较少的结论[2]。另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专门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3]。
综上所述,研究方法的探讨正成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尽管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来说,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Grid20/Navigator.aspx?ID=1)为检索对象,第一次检索以“体育”为篇名,匹配选择“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1979―2014,再在以“体育”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检索,以“英语”为篇名,最后得出相关论文112篇。第二次检索,首先以“英语”为篇名,再在搜索结果中以“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其他搜索各项与第一次检索相同,最后搜索结果是同样的112篇论文。尽管112篇论文的篇名中都包含“体育”和“英语”字样,但经笔者甄别,剔除一些关于《中学体育课堂英语名词活用》、《英语自考》之类的非学术论文,最后确定87篇为分析样本总量。
2.1时间分布
在所有统计的样本中,最早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学术于1987年。如果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评估工作为分界点,那么在2003―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数量为57篇,占总样本数的66%;2003年以前的学术论文数量为30篇,占总样本数的34%。
数据显示,以2003年为分界点,在教育部启动为提高英语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工作之后,很多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越来越多。与经验判断相一致,这表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研究这一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2.2论文作者单位类型、专业
本文将总样本87篇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论文的作者单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体育院校;第二类是非专业体育院校(包括各类综合性高等学校中的体育院系、社会科研单位及其他)。其中,对专业体育院校的论文作者又可分为三类:一是英语专业研究;二是体育专业研究;三是不清楚(文章没有标识)。经统计,有58篇论文作者来自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66.7%,其中作者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为40篇,占论文总数的46%,将近占据了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有29篇论文作者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33.3%。这说明,目前我国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因为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必须面对学习体育各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文化课成绩较差,活泼好动,英语成绩难以提高。所以研究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成了在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教研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他们结合自身较强的英语专业背景,对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进行研究。
2.3研究主题分类
从87篇总样本中的研究主题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与英语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一般主要研究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难点及对策分析。典型代表如《综合性大学艺术体育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启示》、《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这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共有80篇,占论文总数的92%。第二,有关于体育院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研究此类问题的作者主要认为大学英语仅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是使学生从英语基础阶段过渡到专业阶段的必经环节,使其顺利阅读体育专业英文资料。该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为4篇,占论文总数的4.6%。第三,第三类文章是有关于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设置等问题的探讨。典型代表如上海体育学院的吴贻刚对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等问题的分析。该类研究主题只有3篇,占论文总数的3.4%。
由此可知,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匀。现在很多专业体育院校和非专业体育院校因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大好形势,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至少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应该理论先行,理应有很多的学术论文百家争鸣。但从论文统计数据得出,目前对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法等进行探讨的论文只有4篇,即使加上3篇研究体育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论文,也只有7篇,不到论文总数的8%。
2.4研究类型分析
按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的说法,所谓“理论研究”,是指建立旨在一种理论体系(或概念体系)但又不以经验资料加以验证的研究[4]。这里,我们按科尔曼教授的理论,把对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分为理论研究(规范分析)与经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体育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范畴等研究;体育英语教学的经验研究主要是指那些经过实地调查、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实际观察等方法而得出的可以直接指导、规范体育英语教学活动和关系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不作纯理论上的逻辑分析。
从检索结果看,有58篇论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66.7%;有29篇论文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33.3%。采用规范分析、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的论文篇数比采用经验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多出29篇,说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范研究远远多于经验的应用研究。
2.5研究的规范性
一般地,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含四个基本阶段程序,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的规范性进行研究:一是是否有理论预设(或称理论假设);二是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有没有提出需要加以论证或验证的问题;三是是否有对相关现存的文献加以评论;四是文献引用情况。
从研究的规范性所设定的四个指标来看,没有理论预设,没有文献评论,但有明确问题的论文占据了大部分,它们分别占有论文总数的91%、92%、94%。这些数据说明,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从问题或假设提出到论证检验、形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关键环节严重缺损。论文研究的规范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至于是否有文献引用,有25%的论文没有文献引用,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文献引用,容易导致重复研究,没有文献评论,难以提出独创性问题见解。
2.6经验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从统计87篇总样本看,主要的经验研究方法有:参与观察、普遍调查、局部调查、个案调查、问卷调查、非随机调查、随机调查、文献收集。采用以上8种具体的经验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共有29篇,其中采用普遍调查与非随机调查方法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6篇,而采用局部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有17篇,占总数的59%。这说明采用普遍调查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为要进行普遍、广范围的调查,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而这又是很多研究者、研究机构面临的难题。采用局部调查的论文中,大部分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校,跨学校、跨省之间的调查很少开展。如果普遍调查没有人力、财力的支持难以开展,那也可以理解。但没有论文采用既省钱又省力的个案调查方法,这确实是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误区。
3.结论建议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体育领域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的变化要求体育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英语人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专业教研人员关注的热点。
但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研究者偏重于规范研究,而较少采用经验研究,论文研究不规范,不能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如缺少研究的理论预设,相关研究问题理论综述、评价较少,这就容易导致研究者相互重复同一个问题。经验研究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运用多种经验研究方法全面、广泛的开展研究。
笔者认为,体育英语教学,要从规范研究到经验研究、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力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英语教学方法论体系,首先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补课。如开展普及性训练和方法论讨论。其次,像《体育科学》等专业核心刊物要发挥专业示范导向作用,倡导刊发论文的规范性。最后,组织编写、翻译相关体育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作和教材。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路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257.
[2]李建军.关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主管单位:北京教委
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783X
国内刊号:11-4513/G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体育生 运动损伤 预防
体育生的体育训练是为了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的,是为了能在高考体育术科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从而取得报考体育院校的资格。这些都决定了体育生的训练过程和目的,因此体育生训练的密度和强度都大大超过了普通锻炼者。如果在体育训练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会严重地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形成和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教师体育教学和体育生日常运动训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三体育生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1.1、损伤之一:肌肉拉伤。体育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中非常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如短跑训练时大腿肌肉非常容易拉伤 。
1.2、损伤之二:关节扭伤。体育生在做急转急停时就容易造成关节扭伤,然而训练中这类活动却又特别多。
1.3、损伤之三:骨膜炎。在训练中如果突然对体育生加大训练量,体育生技术要领发挥不好,动作又不正确时,再加上在过硬的运动场地活动时间过长,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不断牵扯,使小腿胫腓骨膜撕裂损伤,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体育生得骨膜炎。
1.4、损伤之四:肌腱炎。大重量训练过频常会使肌肉等组织发生轻微创伤,若大重量训练过频,韧带、肌腱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就会发生肌腱炎。
1.5、损伤之五:被动损伤。例如在铅球和标枪等训练中如果没有安全意识,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误伤。
二、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2.1.加强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
不少体育生对受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预观念,在训练中不能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甚至有的体育生,既缺乏训练经验,又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训练,这些都是造成受伤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时要加强教育,使体育生克服麻痹思想,认真对待训练。
2.2.合理安排体育生的训练内容、强度和密度
教师要根据体育生的年龄、性别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安排训练,要有计划和教案,从而加强全面训练。在高三体育训练工作中,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体育生正确掌握跑、跳、投等动作要领,提高体育生的技术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尤其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避免单一的、高强度的、高密度的训练方法,防止引起局部过度疲劳,从而受伤。对于多数体育生,即使身体出现疲劳时,仍表现出对体育训练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对此要适当加以调整或抑制,要遵守循序渐进、循环交替、个别对待等训练原则,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
2.3.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
剧烈运动前都要认真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要根据训练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性准备活动。针对项目的特点,要对训练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外界温度和教学训练情况而定。准备活动与正式训练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以1~4分钟为宜,在训练中若间歇时间过长,要就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2.4.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积极手段。例如,为防止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方法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功能;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
2.5.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体育生都应该掌握自我保护的各种办法。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向前或后跨出一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自己快要摔倒时,应立即低头、屈肘团身、顺势滚翻,切忌直臂撑地从而造成脱臼或骨折;在推铅球、掷标枪铁饼等投掷项目中,切记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要防着伤到别人,二要防着别人伤到自己。
2.6.训练后的放松也可取得预防的作用
2.6.1、生理放松(肌肉疲劳的放松)。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效果良好的放松活动,它能够消除身体疲劳,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放松整理活动方式要与具体训练内容和刚刚结束的练习相衔接。从事不同项目练习时,引起肌肉疲劳的部位各不相同,必须依据其练习项目的特点,设计各自的牵拉方法。一般说来,从事径赛项目练习,主要是引起下肢肌肉疲劳;从事投掷练习时,主要是引起上肢肌肉疲劳。根据上述特点,在训练课后,可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一些缓和性身体放松练习,这样可避免在运动后因肌肉突然停止活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内容有以下四部分:
A、慢跑和呼吸体操。它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下肢血液回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消除。
B、肌肉、韧带拉伸练习。此方法对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促进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有良好作用,拉伸则以主要活动肌肉和韧带为主,常采用静力性拉伸方式。主要包括前臂肌的屈伸牵拉、肘关节的牵拉、肩关节内收牵拉、肩关节上举牵拉、腰背肌、腹肌牵位、大腿屈伸肌的牵拉。上述几种牵拉方法,可根据参与活动的肌肉疲劳感做不同的练习。
C、按摩。能够起到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可让体育生两人一组互相按摩,用按摩使肌肉得到放松,避免肌肉劳损
D、温水浴。有条件的体育生,可以洗温水浴进行放松。
2.6.2、心理放松。
每位体育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运动中出现的肌肉疲劳容易通过放松练习、休息而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出现的心理疲劳、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影响还特别大,特别是一些对体育生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的项目。譬如:跳高、跨栏、单双杠等。在练习过程中,动作不能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同学,常会产生畏惧、羞怯的心理,以致于越怕越不敢练越不会。教师在练习中或整理放松时,要根据体育生学习动机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干扰的特点,注重锻炼体育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发挥体育生的“热劲”,培养其“韧劲”,尽量依靠其内心的自觉性来坚持完成练习。要多采用正面引导、鼓舞性的语言,主动关心、帮助体育生,让体育生看到自己的能力,提高练习自信心,消除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对运动激烈、紧张的练习,除了对体育生进行肌肉放松,也可采用逗趣法。通过逗趣法使体育生在情不自禁的笑声中调节和放松紧张精神,转移他们的肌肉疲劳感,消除心理疲劳。例如:小幽默、小笑话和滑稽动作等。
三、结论
综上,易得知,在高三体育生日常训练中,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训练,积极预防运动损伤,使体育生既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又能最大可能地较少运动损伤。只要我们做到科学安排,认真对待,互相帮助等原则,预防或杜绝运动损伤是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学术论文,陆峰,浅谈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问题。
[2]学术论文,赵海龙,论运动性疲劳及消除方法,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 键 词:体育学科;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01-07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opinions put forward in DONG’s paper from such 3 aspects as disciplinary attribution, disciplinary scale and disciplinary regulation,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orrectly understand currently faced issues about external standard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follow and refer to general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regarding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exert the guiding functions of academic research via the building of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and its own theory system; striv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other disciplinary areas while perfecting its own theory system.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disciplinary attribution;disciplinary scale;disciplinary regulation
2011年3月,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上升为新的学科门类。与其同时申报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却铩羽而归,这在体育学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有体育学术期刊甚至专门为此设立专栏进行学术争鸣[1-3]。学术争鸣或者学术批判可以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的不足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对于近几年发展较快、问题较多的体育学科更是如此。然而,学术争鸣或者批判性的反思需要一定的前提,即学术批判必须建立在对已有文献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其论证和结论都难以成立。2015年第3期《体育科学》刊登董德龙等的《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以下简称“董文”)。“董文”在反思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以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及学科规制为外在标准的中国体育学科,在规模和规制上已基本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问题关键在于学科的“内生发展”。并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知识建构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方向[4]。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董文”能够从学科内容、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3个层面提出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的3个方向:关注问题、解释研究、内生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对于“董文”在整个论述过程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尤其是“董文”对体育学科3个发展方向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历时”形态批判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如果“董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反思和批判不够合理或者未能充分理解以往文献,那么“董文”3个发展方向(创新之处)将成为无因之果,其科学性和思想性也将受到质疑。本研究从学科归属、学科规模、学科规制3个方面入手,在研究“董文”所质疑和批判的文献中的观点基础上,指出“董文”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深化讨论了体育学科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就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与“董文”作者进行商榷。
1 商榷的起点
关于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董文”开篇即指出:“许多研究指出,由于中国体育学科归属或体系分类不明,导致了学科自身范围的模糊以及学科根基的薄弱,进而衍生了学位、学术管理混乱、国家立项获奖的局限以及学术、学问的缺失。”并在文章中的第1部分 “学科归属是否不明?”、第2部分“学科规模是否有限?”、第3部分“学科规制是否松散?”以反问的形式,从3方面对前人文献中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批判。为了使问题的讨论体现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笔者对“董文”所标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研习。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董文”在质疑的这些“许多研究”的观点中虽然标注3篇不同作者的文献[5-7],但实际上,“由学科归属不明所衍生的学位、学术管理混乱等问题”,包括“董文”在第1部分中对“体育学没有按照学科属性划分所导致的问题”、“国家各级课题申报中‘体育学’术语模糊”、“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弱化”、“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4个导致体育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为主题,所展开的对前人观点的质疑和反驳均是来自参考文献[7](以下称“易文”)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董文”第2和第3部分。
基于此,为便于阅读和还原被批判观点的真实,本研究主要以“易文”的观点作为对照,与“董文”作者进行讨论和商榷。
2 关于学科归属
2.1 关于学科分类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前人的研究提出质疑:“学科归属不明的理由之一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没有按照学科属性来划分……,学科范围模糊、学科性质难以定位等问题,以至于‘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并认为:“学科归属不明与一人多能的现象之间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即使体育学科不划分二级学科,同样会存在这种一人多能的现象……这只能表明,一是研究不够专一;二是当前学者研究质量还不够高;三是学科内部知识交叉明显,具有共通性。如此看来,似乎只有第3点与学科分类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因果关系,其更加倾向于学科发展的一种历时态表现……因此将这种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或分类混乱是不妥的……”由此可见,“董文”的思路和立场是将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与“易文”中的“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观点之间理解成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在“董文”中一直是将其列入学科归属不明或学科分类混乱“主要原因”进行讨论。
“易文”在原文献中的表述是:“体育学术或科研管理,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得理性、清晰的制度内涵。各体育院校的科研积分,较少会关注科研成果的学科属性,往往只在体育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去思考问题。因此,体育界甚至出现了几个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
通过“董文”和“易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易文”通过举例科研积分的学术管理制度是旨在强调和说明,在学科分类体系混乱的背景下,体育科研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在这里,“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直接原因是学术的管理问题,学术分类体系或者学科归属不明相对而言则属于外在的次要原因。“董文”的问题在于在逻辑上:一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外在的原因,“董文”却硬将学科的归属与“一人多能、在4个二级学科”联系起来并生造出彼此之间是一种非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而事实上“易文”并没有认为学科分类混乱与“出现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二是“易文”认为学科归属是导致“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的次要原因,“董文”却将其理解为是主要的。
“董文”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追求学术造诣,提升学术水平,形成专业领域,才能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格的体育学科分类很难,尤其是每个学科学理性研究很可能会涉及很多学科知识……因此,学科之间的纠缠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完全消除学科之间的交叉不现实,也不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不少学者对学科分类进行了研究……如杨文轩提出的身体教育、健身休闲、运动竞技新的学科分类……其分法正确与否还难以确定,但也表现出对现有的体育学科全面归类和囊括的难度。”
“易文”对以上问题和体育学科分类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能否兴旺和发展,是学问、学说、学派共同决定的……体育学如果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学问、学说和学派并逐渐展开丰富的实践,就很难获取独立的学术地位和科学影响力,进行这样的学科划分也难以得到内外部的认同。”;“关于体育学科分类,有学者(杨文轩)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内容要重组,‘运动竞技学’、‘身体教育学’、‘健身休闲学’将作为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发展。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说明目前官方的学科分类并未得到认可……”
通过观点对比可以发现,“董文”一方面是在通过摘录“易文”的部分观点进行质疑和否定,另一方面却又在此基础上以杨文轩的学科分类为例提出了与“易文”雷同(重复)的观点和看法。逻辑混乱之处在于:体育学科归属与体育学科分类,外在标准与学科的内生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未厘清,对事物的内外因与事物本身之间的总体影响关系也没有考虑,甚至对此存在误识:对“易文”中“体育界出现了能在4个二级学科发表学术论文的人”等观点往往采取片面、孤立的对待,进而导致的逻辑和观点缺陷是,“易文”在讨论体育学科外在掣肘的问题,“董文”在论述体育学科面临的内部瓶颈,而“董文”认为内部瓶颈很重要进而批判“易文”没有认识到内部瓶颈的重要性,事实上,“易文”已经强调并提及了。
不止于此,“董文”在学科分类体系的问题表达和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上前后逻辑也存在矛盾:一方面对“体育学科分类标准继续调整的问题,持赞同的态度……”并引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为例说明学科交叉性或种属关系的混乱现象,提出“体育学科的二级学科分类需要做出新时期的调整”(重复“易文”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后文第4部分又提出“当代的中国体育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体育学理论体系,此时,如果仍以学科体系的归属……为论证焦点,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中国体育学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体育学,应该强调问题关注的价值取向,这是世界体育学历时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在此,“董文”不仅对历时形态的批评缺乏依据――没有指出有哪些研究是当下仍在围绕学科归属、基本构成、结构要素问题进行论证,而且对“易文”当中所具体论述的体育学科外部掣肘、内部瓶颈、自我困惑等问题之间的彼此联系没有给予充分理解。也正是这种缺乏依据的质疑和对已有研究的片面理解,使得“董文”作者在否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体育学科发展方向具有重复性、空想性。
2.2 关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与学科归属
对于国家课题申报“体育学”术语模糊,“易文”的观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虽然用‘体育学’之名,但明确‘体育学指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实践中体育其它学科的学者,也获批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和评奖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而事实上是体育科学无法整体上归入人文社会科学。”“董文”对此进行质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申报中存在‘体育学’这一项目类别,但主要获批项目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其它两个2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领域获批项目很少,由此得出是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易文”观点很明确,是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时将“体育学”指称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偏差――其它两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学者也得已获批国家社科项目。“董文”将其理解成:由于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主要获批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以才得出将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划了等号。更甚者,“董文”针对“易文”进行反驳的观点令人不明所以:“对申报课题类型加以限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侧重点不同,国家社科基金偏重人文社会学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偏重自然科学类研究,是正常的事情……”,但后文中提出的观点又与此不一致:“不管是什么研究方向,只要申报课题的性质属于其中的一种,选择合适的部门申报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课题申报的类别差异,重要的是如何开拓更多的申报渠道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作者前后观点和认识的自相矛盾,凸显了立场的不够坚定。
2.3 关于体育学术期刊示范性与学科归属
“易文”中对体育学术期刊的观点是通过“反观其它学科,既有一级或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有众多单学科刊物,比如《会计研究》、《工业经济》……”来对比体育学术刊物:“在学术规范上,不少体育学术刊物时而追逐社会科学刊物评比体系,时而参照自然科学刊物评价标准,影响了刊物对学术研究规范的示范作用。”“董文”针对“易文”的“中国体育学术期刊时而追逐人文社科期刊评比体系,时而又转向自然科学期刊评价标准”观点进行质疑,认为:“这有失公允,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世界优秀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同样也是刊发多种学科的论文,甚至还有体育类,虽然一本期刊只集中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论文,但仍是在一个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下,体育学科同样也有类似的多重性。所以,将体育类期刊性质的偏好同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归为因果关系有些牵强……”
这里,“董文”再一次误识了“易文”的观点:即“易文”对其它学科学术刊物创办的引述视野是在学科门类下的一级或二级学科,而“董文”所列举的否证例子,却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突破的集众多“学科门类”于一身的综合性杂志《Nature》和同样是非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综合性刊物《Science》为例,与我国目前属于一级学科的体育学科等量齐观进行对比,在如此卯不对榫的论证逻辑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体育学期刊应该朝向多元化命名发展,这样的观点质疑和学术对话已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2.4 关于研究生学位管理混乱与学科归属
“董文”对“易文”中关于研究生论文管理的观点进行质疑:“将这些现象归于学科归属不明并不成立,一是当前大多数院校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加之招生量的扩大导致管理上的松懈;二是许多专业研究生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生,多数需要具备实验条件或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更是如此了。但相对于人文社会学科就可能容易多了。”
“董文”或是对实行了近30年,在研究层面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国家分类办法的漠视,或是“当前仅是从体育学一级学科做了规定,并没有从所属二级学科进行考虑”的大多数院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招生,而事实上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都已经对各个专业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和报考指向,这里只能说作者的观点是不顾事实的主观臆想;在论文评审存在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是招生量扩大所导致的管理松懈的问题,而非管理者无法划清体育学科界限,而这与作者上文中“体育学科二级学科种属关系错乱,急需调整”的观点自相矛盾。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撰写方面,作者似乎并没有认识到“易文”中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所列举的典型实例,也没有思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实验条件阙如的情况下却依旧在自身领域选题的原因,更甚者面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上的难度――知难而退的学术态度不应该出现在学术研究上,因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国家未来储备具有勇于探索精神的科研人才。但“董文”在树立中国体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转变的认识中已经注意到:“目前中国体育学理论研究中,专题的实验性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解释性的实验研究更是不足……”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有“学术质量的控制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无论学科专业如何划分,只有提升学术质量,才能促成专业化形成……”如此忽视事物内外因与事物之间的总体影响的看法。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体育学论文的质量的内因与学科分类、学位管理的外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孤立地批判外因的观点而对“易文”中内因问题的无视又重复提出内生发展的观点成为“董文”症结所在。
另外,“董文”在第1部分所做的总结性观点中仍然是重复甚至照搬“易文”的论述:“以美国为代表,其学科管理基本呈现松散性特点,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以CIP为指导,在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并未单列独立大类,而是分散到不同学科门类中发展……”对比“易文”:“美国的全国学科和专业目录CIP来指导,这一目录将全国绝大多数学科专业排列16个大类中……在美国的16个学科大类中,体育学没有单列一个大类”而且对“易文”中“当下,体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使命或许不在于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在于如何打牢学科根基、继承学术传统、培育学术特色、彰显学理价值等问题”的观点视而不见,仍在重复强调“相比体育学成立独立学科门类,更应该考虑的是体育学科的生命力――内在建设”,并认为“易文”没有强调学科的内在建设而对其进行质疑,而事实上“易文”已经明确强调了!
3 关于学科规模
体育学科规模的局限是带来自我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学科规模层面,“易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近几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全国设置体育学科和专业点的院校也不断增加……”“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整体规模有限的格局。如原直属国家体委的6所体育院校的体育学本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40%左右,硕士点在50%上下,形成了传统与新兴学科并存的局面。然而,以传统学科为主的格局在体育院校中并没有改变。以全国规模最大的体育院校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董文”对“易文”的观点不以为意,“从这些原因来看,并不能完全说明体育学科规模不足,虽然与艺术学开设的专业数量对比中,体育学处于弱势,但近些年体育相关本科专业是逐步增加的……且数量的多少不是衡量学科发展规模的唯一指标。”“另外,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的问题也并不矛盾,传统体育学科只要社会需要,就应继续存在,两者并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更可能是一种历时态表现……不一定是规模导致的。”
通过对比可见,“董文”并没有理解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并存,同体育学科规模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将其误认为新兴学科的发展会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即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事实上,体育学科发展之所以偏小,跟体育新兴学科发展萎靡有密切关系,背后的原因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存在着学科嫁接、交叉、交融本身的一些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董文”还提出质疑:“学科交融与互动的不足更倾向于学科规模发展初期的一种表征……”之后又在相关的论述和分析上“离题”地转向了体育学科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互动:“至少在当下的中国体育学科,这种交融与互动是非常明显的。学科交融与互动不是体育学科发展的专利,体育学科知识也正是在学科交融中发展的,如体育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随后又转回来重复“易文”的观点:“体育学科在与其他学科联姻与嫁接中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只是这种互动的深度还不够紧密,这种深度需要学科内部知识建构。”最后得出了结论自然也是自相矛盾的。“董文”总是一方面在质疑“易文”的观点,之后的论证要么是讨论跟主题无关的,要么就是重复论述“易文”中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第2部分最后的总结性论述中所引证的中国体育专业院校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以及世界上体育学科设置的相关论证都是在重复“易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7-8]。
4 关于学科规制
体育学科规制是指凌驾于体育学科之上的学科或类学科管理制度。“易文”分别从体育学名称、体育学术刊物、研究生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管理4个方面,对目前体育学科在规制上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董文”对“易文”观点进行质疑:“当前体育学科的发展恰恰与规制无关,表现在体育学外在的标准都已具备,理由是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具有明确地位、有独立的学术组织;在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课;人才培养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有自己的学术期刊。”“董文”列举这些外在标准佐证学科发展与规制无关令人有些不明所以,按照笔者的理解,“易文”似乎不知道体育学科有这些外在的标准吗?假如不知道这些外在标准,“易文”又如何在这些标准上指出体育学科的问题?或者说,有了这些外在标准,体育学科在规制上就一马平川没有问题了吗?“董文”进而又给出了问题的所在:“问题出在学科的内在标准上,缺乏扎实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依据,没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因此,虽然体育学科规模是否有限还难以确定,但至少体育学科规制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在这里,又充分体现出“董文”没有将导致体育学科问题的内外因与事物之间总体的影响关系进行考虑,对“易文”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3个方面大篇幅论述体育学内部瓶颈也是视而不见。另外,“董文”对学科规制的内涵也没有充分理解,仅仅将规制理解成是一种自在的规定和制度,对人之于制度的主体性作用缺乏自觉性的认识。
另外,“董文”对国家各类课题立项或评奖中的“体育学”名称混乱现象的观点也值得商榷:“无论‘体育学’作为一级还是二级学科来对待,国家各类课题立项均会有所侧重,如果一定要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具体释义……那么与其他诸多一级学科申报相比,最终必然导致体育学科发展狭小……”显然“董文”作者并没有理解“易文”所提出的“体育学”释义问题。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不在国家立项中明确“体育学”的释义,一些难以比较的学科之间进行评奖和立项有合理性吗?概念混乱所导致的立项规制松散、评奖不尽合理等如此不良现象难道不需要改善吗?严格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对体育学科进行课题规制、同领域的学科之间进行评优评奖,做到学科规制有序难道会导致发展局限和狭小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董文”在学术期刊命名上以“世界上各种优秀期刊也表现出多元化命名特点”(“董文”在上文列举《Nature》和《Science》两本综合性刊物作为论据笔者已对其进行批驳,此不赘言)为例不仅缺乏论据,而且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及见解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育院校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体育学科发展”误识了“易文”中“多数体育院校不可能涵盖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才队伍、教研机构……”的观点;二是“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有限,导致了体育院校在发展中规模受限,发展难度很大”不仅与“学科规模是否有限难以界定”自相矛盾,而且“中国各类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情况正突飞猛进,更加具备学科发展的实力”的观点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易文”中以事实为依据已明确说明“非体育和师范院校体育学科专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但总体上说,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成效较好外,多数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主体仍是公共体育教学部。”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教研人员的这种先天不足和学科发展的自我封闭导致“多数体育相关专业的新兴学科惨淡经营,有些甚至半途而废,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经济和吉林大学的体育新闻专业。”这也是体育学科规模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增长态势,但规模仍然有限的一个内在原因。
5 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理路和未来方向
5.1 厘清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
体育学科虽然在外在标准和形式上已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但是我们仍然要认清因体育研究的轻浮表浅导致学科空心化[1]、借壳换名、脱离实际等弊端的存在。特别是在体育学科飞速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之下的多数子学科是借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之壳换名的做法和外在繁荣的虚幻性,更彰显了学科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必要性[9],对体育学科进行历时形态的批判和反思,既符合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也遵循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
体育学在内生发展中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学科归属、体系构建等外在标准之间不应也无法完全孤立起来进行纯对象性的问题归纳,因为彼此是一种相辅相成、内因与外因同体育学科整体发展的问题间影响关系。“董文”也在文中承认“中国体育学在学科内容上不能局限于单一问题的单一性解决”,然而在论证方面,“董文”又常常是矛盾的:“从学科内容来看,以学科归属和体系建构为突出特点的时期已经弱化……未来走向应更强调问题关注、问题间的关系研究……要突出关系性或解释性的价值研究这是对世界体育学历时形态转型的一种共时态压缩。”试想:没有对学科分类、学位管理混乱问题的关注,没有对学科内部学问、学说、学派问题的考察,何以得出体育学科归属不明、学科规模有限、规制松散的结论?我们没有对体育学科发展中历时形态问题的总结,不知过去何以指明学科未来发展的应然走向?又如何应对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格局?
从问题出发,考虑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仅是体育学科也是众多学科应该坚持的方法论。问题在于历时形态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吗?“董文”对体育学科问题关注的观点是:“不同历史时期应该有所侧重……今天的中国体育学科,问题关注和问题关系的关注是必须面对的两种共时态表征。”这种空泛地对问题关注的描述是否意味着中国体育学科在过了这个共时态时期以后就不需要关注问题研究了?
研究认为作为体育学科内生发展问题关注与体育学科外在标准的研究不应有主次之分。处于相对弱势的体育学科的进步,需要仰仗对其他强势学科(传统学科)的高度借鉴,这是学术发展的一般认知[10]。当然,体育学科的成熟并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离不开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尽快摆脱对母学科的依附。出路之一是要打破体育圈子内无意识的固步自封的局面,积极、主动、自觉地发挥学科自身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传统学科)进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要凸显传统强势学科对弱势学科扶持作用,积极引进并介入非体育学术背景人才,同时还要努力走出去,使体育学科能够对其它学科领域有所贡献。简而言之,体育学的内生发展需要在不断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而这种创新不仅需要学术思想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也需要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体育人的主体能动性,依靠科学、技术理性、人本主义精神规范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5.2 多元的方法与理论建构
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应是体育学科在发展和建设中的长期追求。根据库恩范式理论:“当某个科学共同体开始遵循某个单一的范式(paradigm)之后,那种在一门科学形成之前的混乱和多样化的活动,最终会转变为有组织和有定向的活动。”[11]133关于范式(在广义被称之为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虽然难以精确定义,但是可以从有关范式的解释和描述中去理解范式的基本内涵:“有陈述明确的基础定律和理论假设;范式包括把那些基础定律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情况的标准方法;还包括使范式定律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所必需的仪器制造和使用技术;范式的另外一部分,由一些非常普遍的形而上学原则构成,这些原则将对在范式框架内所进行的工作提供指导”[11]135。研究范式可以为其所支配的科学中的合理工作确立一些标准,这无疑有助于学科的规范发展。而在库恩看来一门学科研究范式的更替与嬗变是革命性的,这里所说的革命包括摒弃一种理论结构,并用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同时还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所引起的重要作用。那么,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从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式更替和嬗变的角度,则意味着一种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和突破。就我国体育学科整体(单一)的研究范式而言(由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决定),目前尚未得到学界公认,至多停留在一些相对宏观的合理研究的标准以及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上。研究认为体育学科本身文理融通的学科属性,结合我国体育学科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探究体育学科的具体研究范式则需落实到某个子学科或研究方向上。基于以上认识,“董文”似乎并没有理解研究范式的真义――把一些具体的“描述研究、实证研究及解释性研究”研究方法,等同于是整个体育学科的研究范式所要面临的历史选择。不止于此,在一种研究范式取代另一种研究范式中,也并未给出合理的理由,而这却是库恩范式所着力强调的:“当一个范式受到某个竞争对手威胁时,就必须努力清楚地说明一个范式中所包含的普遍定律以及形而上学原则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保护他们免受有威胁的新范式中的那些替代者的伤害。”[11]138
我们虽然面临着体育学科研究范式无法回答的尴尬,但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确定的是体育学科的未来走向将由单一的方法趋向多元和混合的方法[12]。人体运动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决定了体育学既需要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定量和定性(个案)研究。体育学科目前所面临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对方法论的关注。方法论体现的是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关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的比较。例如,描述性研究就一定不可取吗?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可以提倡(库恩对科学的描述性说明是由某种理论构成的――可以提倡)?什么样的描述研究我们应该摒弃(对科学的描述仅仅在于描述科学理论或科学范式以及科学家的活动――应该摒弃)?以体育人类学为例,由于对人类学发展历程中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的忽视,导致很多研究者对研究个案只注重简单的身体测量,仅止于人体运动现象的简单描述。体育人类学固然要实证,应用需求迫切,其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尤其值得提倡,但体育人类学研究对于学科发展的贡献不可以忽略学科的理论建构和理论指导。恰恰相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个案的整理和挖掘需要研究者始终具有“如何走出个案”[13]的方法论抱负,通过理论建构(形成体育学自己的理论)或者理论重构(与其他理论进行对比)来发展自己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甚至在与其它学科理论的对话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几年来,以胡小明教授为代表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做出这样的贡献,至少正在建立属于体育人类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及范式。由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注重体育学科自身理论建构、重构和发展将是体育学科未来走向。
理论是科学的最高殿堂,是否具有一定数量的独有理论,是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这样的学科规范和要求,我国体育学科还远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即使“外在的标准已形成”也只是形式上的――徒有其表而无其实。之所以没有达成这样的水准,一部分是跟体育学科分类混乱、学科归属不明的外部原因有关;另一部分是由于体育学科学问、学说、学派缺失的内部瓶颈所致;同时也跟规模、规制的局限所带来的自我封闭密不可分。体育学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试图通过孤立地看待体育学科的发展问题,只看到部分而置体育学科的整体于不顾,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轻浮和虚假的。体育学科未来的方向,需要正确认识目前所面临的外在标准与内生发展的问题,遵循和借鉴体育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通过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来发挥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力争在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其他学科领域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与学科建设[J]. 体育学刊,2013,20(4):1-4.
[2] 易剑东. 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中两个问题的审视[J]. 体育学刊,2013,20(4):5-7.
[3] 体育学何以不能升为学科门类――体育在线学术论坛摘登[J]. 体育学刊,2013,20(4):8-13.
[4] 董德龙,刘文明,SEAMUS Keppy. 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J]. 体育科学,2015,35(3):83-89.
[5] 胡春雷. 关于我国体育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6-9.
[6] 杨文轩. 体育学科体系重新建构刍议[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7] 易剑东,熊学敏. 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4,21(1):1-10.
[8] 易剑东,詹新寰,舒竞. 当前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出路[J]. 体育学刊,2014,21(2):1-11.
[9] 鲁长芬.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6-10.
[10] 路云亭. 体育的贫困――关于体育学的成长性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13,34(6):28-31.
[11] A F查尔默斯. 科学究竟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山东省聊城市
主办单位:聊城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聊城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6634
国内刊号:37-1418/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规模日益扩大,体系也比较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然而,关于体育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开展只有半个多世纪,如1966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建立了第1个应用型体育管理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设置体育管理专业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193所0。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作为全国39个专业学位教育之一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开始招收和培养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在职攻读拓展到在职攻读与全日制攻读2种形式,由单一的学位证书发展成学历学位双证齐全。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强调,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显而易见,全日制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采取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与非全日制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及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比较,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阶段需积极探索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形式及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相关政策文件、体育学研究生及体育硕士相关学术论文,包括全国38所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等。
1.2访谈法
专门组织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层论坛,邀请国内12位专家共同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并利用全国体育硕士研讨会、全国体育学导师论坛等会议,调查访谈30多位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管理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当前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1.3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部分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过程及措施,深入部分实习基地对体育硕士实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
2009年开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数量已达69个,占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7.02%。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历程短,作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虽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院校培养方案,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未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未完全脱离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影响,存在以下困境。
2.1方向领域的模糊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方向领域是回答各个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通过一定时期和方式的培养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整个培养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可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各培养单位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的整体特色不突出,对各个方向领域的认识模糊,影响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调查中还发现,各个培养单位设置的体育教学领域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明确指向体育教师职业,其培养特色相对突出。多数培养单位对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及论文要求等则较为模糊,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领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在运动员、竞赛组织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等人员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在支撑条件、师资队伍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处于劣势,出现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象。
2.2课程设置的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际应用、职业需求等要求。各专业领域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规定公共课程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理论课,合约22~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1.1%,如再加上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实际上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学超过80%以上。这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掌握本领域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但是理论课过多,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及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互动性差,缺乏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对所学理论消化理解不深,也无法培养体育硕士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指导性方案培养目标提出“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而各个院校设置的外语课程为公共外语理论课程,在选修课程中也未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这种不重视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外语水平,很难达到实践运用和专业交流的目标。
2.3教育实践的形式化
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招生来源来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教育实践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由于许多院校都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本科实习基地,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的学生可在本科基地实习,相对较为稳定、规范;而多数院校由于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其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复本科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分散实习管理缺位等,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4学位论文的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能够综合反映体育硕士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环节,研究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也很重视专业论文环节,只是论文的内容、形式、要求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应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当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学位论文出现过于重视学术的倾向,从近年已毕业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看,其选题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赛事实施方案等论文形式相对较少,未能很好地结合具体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选题,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论文实践应用价值偏低。这种学术化倾向不符合《指导方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定。
2.5导师理念的传统化
导师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育实践到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均离不开导师。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治学风格、指导方略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体育硕士作为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其规模的扩张较快,在短时间内,许多导师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术研究培养影响,还很难克服学术性培养惯性,以新的眼光看待应用型体育硕士。特别是具有多年指导学术型经验的老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及培养标准已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采用双重标准进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学术化论文指导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扩招,许多导师在同一年招生中,出现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情况,他们一起学习与交流,导师经常会以同一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在论文选题中无明显的区分与标准,出现纯学术化现象。此外,传统的导师理念也影响到对校外体育硕士学位论文通信评审的结果。
2.6学校、社会的轻视化
学习周期短、就业速度快、学历水平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型学位,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这种轻视体育专业学位质量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般原单位会继续留用,甚至有升职的机会;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职业背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从而顺利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体育硕士缺乏认识,不了解体育硕士的培养类型及与学术型的区别,出现对体育硕士的认可度较低的现象。从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招生情况看,真正报考体育硕士的考生较少,许多学生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调剂而至,在生源质量方面处于劣势,这也影响到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部分学校称他们为“小硕士”,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了解不深,出现选择时轻视体育硕士的现象。
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
3.1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强调通过教育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目前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在教育实践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教育实践过于形式化,这种没有严格制度保障的实践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效果不佳。根据体育硕士工作特点,培养单位需要结合当地教育资源,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规范、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体育硕士培养要求,保证实习规范与实效。各个院校应结合培养领域,在各类学校建立体育教学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体育管理部门及科研所建立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社区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中心建立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此外,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与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各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体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并胜任体育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各个专业领域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导向,每个职业都应具备其相应的职业能力,如: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具备运动技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教练员需要具备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的实践能力;社会指导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与大众健身指导与健康管理实践能力。
根据指导方案,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较为明确,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指导大纲》的出版,从课程说明、教学内容确定、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度、考核及参考文献等均进行详细阐述。各培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各领域特色课程体系。如: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教师培养优势,建立符合体育教学领域的课程体系;体育院校充分利用教练员培养优势,建立符合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体育硕士所设置领域建立特色优势课程体系。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先进性”,这要求体育硕士课程内容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前沿,并能联系并反映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3.3提倡学位论文多样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体育硕士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学位论文也理所应当要体现其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要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形式上更加提倡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实践案例、赛事实施方案等,这些类型的文体、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具备更强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在提倡专业学位论文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为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标准化提供制度导向与保障。面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快速发展的现实,强化专业学位培养意识,建立合理的、统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实际上已迫在眉睫。在具体的标准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选题的新颖性与实践性、理论的扎实性、论证的逻辑性和写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调查调研的科学性、技术方法的进步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3.4注重导师队伍建设,转变导师培养理念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根据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习特点,采取“双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短期内体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尤其是已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第一导师,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转变学术型指导理念,达到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挖掘体育领域社会人力资源,包括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硕士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导师的应用型教育理念,按照应用型专业学位标准进行培养,分工侧重明确,校内导师侧重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应用实践”。虽有所侧重,但是2位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即从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两位导师应该通力协作,全程负责好学生的学习、培养、实践、论文等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校外同行很有造诣的实践者,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达到一定的指导水平,也可聘任为第一导师。
3.5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着严格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是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处于同—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教育,是对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所趋,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旨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同等地位等问题。现阶段,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培养单位需要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宣传体育硕士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及人才培养的优势,以提高社会对体育硕士的关注度、认可度和支持度,为体育硕士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硕士,报考体育硕士,克服生源相对短缺的不足,提高体育硕士生源质量,改变社会对体育硕士重“学”轻“术”、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
3.6构建合理质量评估体系,提高体育硕士培养质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它是一个环形通路,即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必要条件的支撑下,经过内外协作的培养过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社会对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和要求进行评价、反馈以及提供外部协作,培养部门再据此调整培养目标,如此循环,在此过程别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招考入学、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师资队伍、支撑条件、外部协作、学位论文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影响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样的一个复杂培养体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就要始终以培养市场和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既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指标,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对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考虑社会认可度、用人单位意见等评估指标,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总体社会声誉的联系,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4结束语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and the Quarterly and Journal of Exercise and Sport Research in America as
well as inspirations therefrom
WANG Qi
(Graduate Department,Jilin Spor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uch 4 jour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es recognized at home and abroad as editorial bo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 author cooperation and reader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author acquired firsthand data by manually referring to paper journals and download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d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and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ercise and Sport Research in Americ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ternationalized journals are powerful support for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to go international; American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went through a path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basing on North America first, then to battling for the markets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Oceania, and finally to spreading to Asia and Africa gradually; the country distributions of journal authors and readers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the primary manuscript source country has the largest reader groups of both journals simultaneously. The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provides the following conducive inspira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managing high quality, internationalized academic journal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Chines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 exten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sports academic studies; carry out selective, planned manuscript source input from and output to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countries first, boost the pa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mutual communication; establish a journal information platform that is connected to and shared by world databases, so as to facilitate sports science researchers worldwide to acquire Chines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to quickly extend the global influence of Chinese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strengthen editorial bo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famous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especially famous expert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editorial board; enhance the English writing proficiency of Chinese sports scholars as soon as possible; form a number of sports academic journals provided with an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the sports jour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build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ports academic jour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motion support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sports academic journal;journal internationalization;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随着我国大陆第一本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于2012年创刊并于2014年被SCI、SSCI两大数据库同时收录,探索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一时成为国内体育期刊界乃至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虽然《运动与健康科学》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成功占有一席之地并迅速进入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行列,然而,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期刊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也十分薄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科技期刊国际化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关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成果极少。在为数不多的相关成果中,从经验总结出发为国内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提出建议对策的论文又占绝大多数,很少有学者基于国外体育学术期刊??际化进程的定量分析来掌握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态势并获取国际化发展经验。
要研究期刊国际化,首要任务是确定期刊国际化程度的量化指标。国内外众多学术期刊研究者对此展开了讨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国际化期刊共性的特征应包括语言国际化、编委国际化、出版发行国际化、作者国际化、读者国际化等方面[1]。国外学者则认为期刊国际化本质包含作者国籍、读者国籍、作者合作、出版发行语言以及编委会成员国籍结构[2]。可见,国内外学者在期刊国际化指标的认识上较为统一。对于美国体育学术期刊而言,英语是其官方语言又是国际语言,因而本研究对美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历史进程进行实证分析,不考虑语言国际化指标,而是从编委国际化、作者国际化、作者合作、读者国际化这4个指标出发,以期找出美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1 国际化进程分析
1.1 期刊选择缘由
本研究选择《美国体育教育评论》(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和《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作为期刊样本。《美国体育教育评论》是美国第一本体育学术期刊,于1896年创刊,主办协会为美国体育教育促进会。发行专业的学术期刊《美国体育教育评论》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科学研究和增进知识[3]。《美国体育教育评论》于1929年停办,期间共发行了34卷,发表1 170篇论文。随着体育学科的逐渐成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其主办机构于1930年创建了另一本学术性更强的期刊――《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正如时任协会主席Maroney所说,《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的发行是基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健康和体育教育领域研究活动的增加,对体育科学研究感兴趣的群体的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要使体育教育专业得到持久的发展,就需要鼓励和发表出色的研究成果。”[3]《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是一份国际性的权威体育学术期刊,它被SCI和SSCI两个国际权威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同时收录,根据2014年期刊引用报告(JCR),该期刊是SCI收录的81种期刊中被引半衰期均大于10年的10种国际体育科学期刊之一。1930―2015年,《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4 263篇。通过对一脉相承的两份体育学术期刊百年来国际化历程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美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1.2 两种期刊编委国籍
通过对《美国体育教育评论》1896―1929年共34卷的统计,这期间共出现了65位编委。1907年之前,还没有一位外国籍编委;在1908、1909、1910、1912、1917和1918年,每年有一位外国籍编委,且都为加拿大人。可见,在美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初期,编委会成员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编委会外籍成员并未增加,北美以外的编委尚未出现。
《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1930年创刊至今共出现过547位编委。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及20世纪60年代,编委中没有外国籍编委。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各出现了2位外国籍编委。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国籍编委数量及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例如20世纪90年代比例高达14.29%。另外,外籍编委的国籍构成也经历了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之前,外国籍编委都来自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英国籍的编委,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澳大利亚、瑞典籍的编委。由此,《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编委会成员国家来源经历了逐渐从美国本土扩大到北美地区,再到欧洲地区的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编委国际化趋势。
期刊编委会专家的学术水平、国籍分布对于期刊稿件质量的控制、期刊发展选择的方向和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国际化期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一支有较高国际知名度、集中了国际范围著名学科专家的编委队伍。一家科技期刊的国际编委占编委总人数的比例对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有着直接影响。编委的国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SCI也将编委的国际化程度作为其重要的收录标准之一。例如,著名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科学》的编委会由100名专家组成,而其中大概有1/3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5]。我国体育学术界第一本英文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JSHS)创刊不到3年,逐渐获得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国际学术出版人士的认可,顺利进入SCI/SSCI,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聘用国际化的编委。据了解,JSHS编委会目前共有32位成员,包括2位联合主编、4位副主编、26位编委,其中7人担任学科编辑(Associate Editor)。海外编委24人,占全体编委的75%,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家和地区[6]。
1.3 两种期刊作者的国籍
期刊作者国家分布分析就是考察期刊论文作者所属的国别,能够显示期刊论文合作度、期刊作者是否具有国际性等特征,是期刊国际化程度的最直接的显示指标[7]。
1896―1929年,共有1 000多位学者在《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发表过学术论文,而美国以外国家的作者在全部作者中所占比例不到4%,可见,美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初期尚未争取到更多外国学者的稿源。这与该时期科学信息产生和传播速度较慢以及全球范围内多数国家的体育学术研究尚未出版有直接的关系。
1930―2015年,《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稿件总数为4 263篇,其中包括500多篇的外国稿件,所占比例也超过了10%,且多来自发达国家。1960和2000年各是一个分水岭。在1959年之前,外国稿件数量不足10篇,其所占比例不到2%。从1960年起,外国稿源出现了大幅度提升,数量稳定在60篇左右,所占比例平均超过11%。在21世纪前10年,外国稿件数量接近100篇,超过22%。2010―2015年的6年中,外国稿件已达到180篇,比例高达47.1%,外国稿件的数量与美国本土稿件数量基本持平。这充分体现出《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越来越重视外国作者的来稿,逐渐发展为一个给世界各国体育学者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国际平台。
??1930―2015年《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稿源的具体国家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外国稿件分布较为集中,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中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新西兰和芬兰,其中尤以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最多,占外国稿件总数的63.1%。上述前10位的稿源国家几乎都是体育科研实力较强的国家,可见,发达的体育科学与稿源的高贡献率之间有密切关系。从国际稿源国家的发文时间来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3国的稿件稳步提升,亚洲国家的比例增长幅度较大,非洲国家虽然出现的数量较少,但也在逐步上升。这表明《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作者国际化趋势逐渐由北美洲向大洋洲、欧洲、亚洲及其他各大洲扩大,它除了争取欧美国家来稿外,特别争取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来稿。
1.4 两种期刊作者的国际合作情况
研究方式的合作化是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8]。国际性的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将反映在的署名上,这就意味着,《美国体育教育评论》《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发文作者的国际合作情况可用来衡量一个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据统计,《美国体育教育评论》的发文作者全部为独立发表。20世纪40年代之前,《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的稿件也都为独立发表。20世纪50年代,《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开始出现两国合作署名论文,但这一比例仅为0.2%。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90年代,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有所提升并稳步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还出现了多国合作署名论文。然而,国际合作发文率仍没有超过5%。真正的国际合作高峰期是在2000年之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无论是两国作者合作论文还是多国作者合作论文出现大幅增长,国际合作发文率超过20%,各个国家已不单单是与美国的合作,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国家也开始频繁的学术交流。与此同时,国际合作率与国际稿源的录用比例相辅相成,这再次印证了大科学时代的体育科研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越来越重视科研团队的力量。
1.5 两种期刊读者的国籍
由于期刊被引频次是期刊被读者利用的客观记录,因此,期刊读者的国际化程度可以用期刊被国外引用的多少以及引用来源地域的广泛程度加以表征[11]。
国际化的期刊具有一定的显示度,因此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其读者遍布世界各地,范围广泛。一种期刊高频次地被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所引用,才真正标志着得到了国际的承认。因此,读者的国际化可以通过读者对该刊的引用来评价。然而,目前国内体育学术界极少关注期刊的读者国际化问题,本研究尝试对这一期刊国际化指标进行分析。获取该两种期刊的国外被引频次和引用来源国的步骤为:选用WOS数据库中的Cited Reference Search方式进行被引著作检索,例如,检索式为:Cited Work=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系统将显示《美国体育教育评论》被引条目外,同时还给出来源文献条目,即引用它们的文章信息。利用WOS数据库的结果分析功能对来源文献条目进行国家、时间等分析,可统计《美国体育教育评论》的被引频次及其国际引用频次。
结果显示,在《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发表的1 145篇文献中,仅有57篇被引用,施引文献共计115篇,其中,第一次被引用的时间是1903年,1903―1988年,引用该期刊的学者全都来自美国本土。1989―2009年,只有2篇施引文献来自美国之外,外国读者比例的平均值约30%。2010年至今,国际施引文献稳定在3~4篇,外国读者比例的平均值约50%。总体而言,《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引用率较低,这自然使得国际引用率呈现较低水平,因而导致该期刊国际化程度很低。
《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仅有不到3%的论文被美国之外的国家引用,表明该时期《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被利用的地域广泛性以及国际化程度很低。20世纪60年代起,《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国际引用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直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逐年提升。从2000年开始,《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国际引用率已达到60.6%,2010年更是达到了67.8%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该期刊的被国外学者引用的数量超过了被美国学者引用的数量,因而可以说,该刊整体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通过具体的引用国家的数据分析可知,《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的读者分布和影响范围达到了104个国家和地区,说明该期刊有着广泛分布的读者,其国际化传播力度和学术影响力可见一斑。据统计,排名前30位的国家,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读者数量最大,这4个国家的读者数量占读者总数的63.1%。从时间上看,1960年是一个较明显的分界点,在此之前,仅有4位来自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读者引用过《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国际引用文献在全部引用文献的所占比例仅有3%。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引用率达到14.9%,引用国的数量也达8个。在这之后,国际引用率和引用国数量一直不断攀升。特别1990年之后,来自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厄瓜多尔、秘鲁、马拉维等一些非洲、南美洲的国家和地区的读者群体也逐步扩大。可见,《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国际化传播路径为:北美洲作为现代体育科学的起源地和两种期刊的发源地,自然而然地可看作世界体育学术的中心和起点,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出现欧洲、大洋洲的期刊引用者,20世纪60年代期刊引用者的国家和地区首次涉及亚洲。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南美洲和非洲的读者陆续出现。
2 对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启示
《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和《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创办并成长在现代体育科学发源地和当代世界体育科技中心的美国,这使得两种期刊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国际化问题比非英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少得多,但两种期刊分别有着几十年和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的一些做法及规律还是值得中国期刊人借鉴的。
1)从《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和《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的编委、作者以及读者国际化进程可知,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体育科技期刊大发展时期,这与美国学者亨利1964年提出“体育学术化”的时间一致,可见,体育科技期刊事业发展与体育学术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国际化的期刊是体育科学研究走向国际的有力支撑,与此同时,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水平能为国际化期刊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基础。所以,要想增强我国体育科技研究力量和扩大体育学术国际影响力,办高质量的、国际化的学术期刊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和《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的外国籍作者、编委以及读者的出现时间透视出美国体育学术期刊走过一条先立足北美再争夺欧洲、大洋洲体育科技发达国家市场,最后逐步扩散至亚洲、非洲的国际化路线。这启示我们,先向体育科技发达国家做好有选择的、有计划的稿源引入和输出,在彼此交流对话中推进国际化的步伐是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3)《美国体育教育评论》和《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的作者与读者的国家分布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既是两种期刊主要的稿源国,又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可见,注重国际化宣传,提高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才能吸引更多的国外读者,才有可能将国际化的读者转变为国际化的作者。因此,在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初级阶段,不仅要注重引进科技先进国家稿件,还需注重建立与世界数据库互联共享的期刊信息平台,方便全球体育科学研究者对我国体育科技信息的获取,迅速扩大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