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3 12:23: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于战争的古诗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篇(1)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3-01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品评历史中借古论今

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是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表示同情。如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表面写汉朝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和亲这件事上,乃是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则反对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面对严重的边患一味求和的政策。又如唐?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这时表现的是隋炀帝弃旧官想另建帝王之家。若不是玉玺落到了有“日角”之相的李渊手里,隋炀帝的锦帆龙舟会游遍天下。颈联用对比、典故等表现手法粑隋宫昔日之豪华与今日之凄凉作了鲜明的对照。尾联再写虚拟的场景引人思考:不论是隋炀帝还是陈后主都因荒奢侈亡国。全诗用了“锦帆南游一征求萤火”“《玉树花》”三个典故,形象地描写了隋炀帝的贪婪奢侈,揭示了荒奢侈亡国的道理,同时也是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总之,对于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三个角度。

二、抒情言志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二是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三是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比如战国时燕国燕昭王问政郭隗,怎样才能招得贤士报齐国灭燕之仇。燕昭王采纳了郭的建议,搭黄金台,置千金于上广揽人才,结果造成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等,乐毅帮助燕国报了齐灭燕国之仇。燕国复兴,智者郭隗功不可没。陈子昂就写过“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有幸,遂起黄金台”一诗赞颂此事,后世明君贤将也学燕昭王做法征慕人才,如诸葛亮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可见人才乃强国之本。求贤纳士,选人用才,贵在诚心实意。燕昭王采纳郭隗建议,不以“才”小而不敬,敢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尊重人才、招募人才的诚心,所以四方贤士纷至沓来,燕国由此日渐强盛,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再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下以魏尚自喻,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还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了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用典故来引发联想或创新意境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许多时候,诗文用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融达意抒情为一体,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体会其表达作用,才能全面、准确地鉴赏作品。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式整理一些常见典故。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还有就是可以用简洁精练的典故表达内涵丰富的意义。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命。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提高人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从这个角度讲,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但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语文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廉价的、易于读取的、共享的视频音像或文字材料,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品质素养。

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因此“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是本课教学的生命线。课始我利用电脑视频播放“中央电视台4套关注伊拉克特别报道”录像,再现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启发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课堂教学中出示课件:“和平!和平!和平!”字体由小到大,体现了呼吁和平的愿望由弱到强,并利用课件出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课件中的战争组图,体会“世界并不太平”,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堂教学结束前,播放“中央电视台2套介绍当前海峡两岸局势”的录像,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将感受化作语言行动,同时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得到升华。实践证明,课内资源与课外信息的完美结合,关注学生生命与发展,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升华。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古诗知识通过音乐、图片和影像来渲染情境,用网络来拓展知识,从而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如学习古诗《绝句》,学生在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上颇有难度,诗句中的“千秋雪、万里船”,从时间上、空间上给人宽阔的想象余地,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含”字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千秋雪”?“万里船”又有多远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课件画面上:近处,早春时节,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转鸣唱;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远处,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雪;门前的江边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春景图中领会了“含”的妙处,体会到了“千秋雪、万里船”的含义。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以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中的交互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更高。现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变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为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东方之珠》一文时,我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了重点、难点,化难为易,达到高效学习。课文第二小节主要描写沙滩迷人的景物和游人的感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投影画面展开想象,尽情领略“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海湾风光,不知不觉进入“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真是舒服极了”的体验。在理解“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时,我利用走马灯手段把香港的夜静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那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乐曲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的词语。”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一个音像俱全的多彩情境,拓宽其想象空间,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让学生渐渐觉得写作课原来也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篇(3)

关键词:《诗经》;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家园意识;灵魂栖居之所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61-03

人类是一种具有家园意识的动物。家园意识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不但养育了自己,还留下了自己的童年记忆,而童年时代不但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也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童年记忆往往是最美好,最温馨,最无可替代,最难以忘怀的。也许一个人身在故乡时家园意识只是潜藏在其心底而不自觉,但当他一旦离开了故乡,成为漂泊异乡的游子时,家园意识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从其心底迸发出来。甚至一个人离开故乡的时间越久,距离越远,其家园意识就会越强烈。原因何在?因为游子们虽然浪迹天涯,但其一生中最美好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则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故乡,何况父母以及其他亲人们或许依然生活在故乡那片土地上,祖先的坟墓也在那里。谁会对曾经含辛茹苦将自己养育大的父母没有深厚感情呢?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固然是令我们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故土不也同样如此吗?“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哀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兽尚且如此,何况人类?作为一种富于感情的动物,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状况的贫富,人生阅历的多寡,生命境遇的顺逆,人类对于故土的依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它没有种族、民族、阶级、地域之分,就如汉末王粲的《登楼赋》所云:“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所怀之土当然就是故土。可以说故土就是人类的精神母体,离弃了故土也就离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必然由此产生异乡飘零之感。而与生俱来的怀乡意识使得人类总是将故土诗意化,温馨化、浪漫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只要翻阅世界各国的文学宝库,就无不可以从中寻找到大量关于故乡和家园的颂歌。

早在春秋时代的《诗经》中就已经表现出了强烈而深沉的家园意识,原因何在?众所周知,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中国素以农业立国,西周以及春秋时代也不例外。与为了追逐水草而四处迁徙,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和为了追逐利益而东奔西走,四海为家的商业民族不同,农业文明环境中的人们的生活地点是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是较为单一的,就是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跟土地的联系更为紧密,依赖耕种土地所获得的粮食为生,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种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一户人家无论多么贫穷,总是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拥有自己的住所,哪怕这住所不过是两三间低矮的茅草房,哪怕这住所不过是一个阴暗的破窑洞。千百年来,处于农业文明状态下的中华民族一直以其古老、舒缓、平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而著称,除非是兵荒马乱、天崩地坼的动荡时代,这种生活方式一般不会被打破。生活于这种农业文明状态下的普通民众的特点就是热爱家乡,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原因很简单,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啊!

但这种安土重迁的生存状况并不是绝对的,毕竟对于中华民族的许多成员来说,他们在其一生中可能会自愿或被迫离开故乡。固然,不同人离开故乡的原因千差万别,比如婚嫁、戍边、服役、经商、游学、出仕以及在战争中成为俘虏而被胜利者掳掠至敌国为奴,等等。另外,当天灾人祸或因失去了土地无法在故乡继续生存时,很多人也被迫拖家带口,谋生他方。研究西周以及春秋时代的历史就可发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正是如此。在《诗经》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统治者的治民之策过于暴虐时,人们甚至急切地想离开故乡。比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土乐土,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当道,民众憔悴于虐政,痛苦不堪,因此不惜背井离乡,去他乡寻求乐土。可是天下之大,又何处可以寻找到这样一片没有硕鼠肆虐的乐土呢?也许极少数的人在他乡春风得意甚至飞黄腾达了,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来说,这样的乐土恐怕永远也寻找不到。因此,这种表达急切地渴望着去往他乡寻求乐土的诗歌在《诗经》中并不多见。相反,在漂泊异乡的处境下,游子们因思念故乡,家园意识却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家园意识把漂泊异乡的游子与远隔千山万水的故乡联系在了一起,而这又必然反映在了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中。翻开《诗经》就可发现,其中表达故土之思的诗歌比比皆是。如《小雅·黄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梁。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在诗中作者并未透露其漂泊异乡的原因,我们也不便妄加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后代一样,周代的人们也同样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自愿或被迫离开故土,漂泊他乡。可是古往今来,漂泊他乡的滋味大都未必好受。就如《楚辞·招魂》所言:“天地四方,多贼奸些。象设君室,静闲安些。”作为在他乡无亲无故的漂泊者,难免会受到各种冷落、歧视、欺压甚至排挤,也难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更遑论与当地人成为推心置腹,患难与共的朋友了,这就无怪乎作者发出了“此邦之人,不我肯■”,“不可与明”,“不可与处”的感慨了。如果情感孤独,则纵然在他乡拥有黄金万两,良田千顷,享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如作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所言:“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啊!何况绝大多数漂泊异乡的人们过的恐怕只能是与人佣耕,寄人篱下,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屈辱生活。既然如此,何不归去,回到父母兄弟乡亲们的身边,获得亲情的抚慰,享受天伦之乐呢?所以在此诗每一段的结尾处作者都发出了“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复我诸兄”,“复我诸父”的肺腑之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在《诗经》中的家园意识大多还是出自征夫思妇们。原因就在于,在西周以及东周的春秋时代,周王朝所代表的华夏民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以及同属华夏民族的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异常频繁,也异常残酷。常常是一战失败则有可能造成一国之宗庙社稷的覆灭,所以统治者们对于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战争不能不异常重视,以至于《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数的民间男子被征发去守卫边关是无可避免之事,而这又造成了普天下无数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的分离。这些被迫常年分离的亲人们无法共享天伦之乐,只能忍受着痛苦的情感煎熬。如《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在外服役,久久不归,独守空闺的妻子自然是无比思念。当黄昏来临之际,她站在家门口朝外眺望,所看到的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羊牛下括”的景象。这可谓是一幅古代农村极其常见的美丽温馨的牛羊晚归图。其实不但是牛羊,对于几乎一切飞禽走兽而言,黄昏都是归家的时刻,就如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所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儿们尚且如此,人类何独不然?每当黄昏之时,在田间辛苦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也该归家安享天伦之乐了吧。而且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每当黄昏之时,远离故乡远离家园的游子们也必定同样是归思最浓吧。所以这幅牛羊晚归图是那么的让人心醉神往,又是那么的让人怅然伤怀。当思妇看到这幅图画时,她怎能不加倍思念远方的丈夫,又怎能不热切地期盼着他早日归来呢?明代学者贺贻孙评论此诗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假如在远方服役的君子在某一个黄昏之时也看到了同样美丽伤感的牛羊晚归图,也一定会感受到这一切似乎都是大自然在对他发出回归温馨家园的召唤,恐怕也早归心似箭矣。

又如《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据《汉书·匈奴传》云:“(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周王朝征发了大批将士守卫边关。由于常年远戍边关,将士们“靡室靡家”,过的是“不遑启居”,“不遑启处”,甚至“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的艰苦战争生活,所以他们时刻感到“忧心烈烈”,“忧心孔疚”,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怨。也正因为常年远戍,所以将士们的思归之心是异常急切的,并且也最终迎来了解甲归田的日子。诗中最后一段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诗,将往日离家远戍与今日卸甲归来时的不同自然景物进行了对比描写,是那么的真切,又是那么的感人。王国维先生在评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时曾说:“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1]312确实,感情之真与观物之真让本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在诗歌结尾处,将士们发出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深沉呐喊。从艰苦的战场脱身,即将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久违的妻子亲人,本该喜悦,但将士们为何如此哀伤,如此惆怅,如此迷惘呢?也许是受了恶劣自然环境的感染吧,大雪漫天,道路泥泞,饥渴交加,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地朝着故乡进发的将士们面对此情此景,欲不心情哀伤只怕都很难。但将士们的哀伤其实还应当有更深刻的原因,且不说多少曾经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兄弟们已经永远埋尸边关了,多少恩爱夫妻因这场战争而生离死别了,又有多少美丽的家园因这场战争而残破荒芜了呢?

又如《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果■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仓庚,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之起句“我徂东山,■不归”,说明了将士们被征发去守卫边关,久不得归的处境。“西悲”者,悲故乡也,悲家园也。一个“悲”字隐含着征人们多少难言的苦楚!由于常年在外,战士设想故乡的家园荒芜了,“果■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但无论故乡的家园如何残败荒芜,战士们对于家园的思念依然梦萦魂牵,无比执著。“不可畏也,伊可怀也。”何况此时此刻家乡的场景应当是“鹳鸣于垤,妇叹于室”,燕尔新婚的妻子独守空室,怎不让自己日夜牵挂?“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这种戍边生活是何其漫长,又何时是个尽头呢?在诗的末段,将士们对新婚时的情景进行了甜美的回忆:“仓庚,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以之与当前夫妻被迫生离死别天各一方的痛苦现实相比较,则其对战争的愤恨,对家园的思念可见矣。宋代学者朱熹在解析《诗经·伯兮》时曾深刻指出:“兵者,毒民于死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兴。”(《诗经集传》卷三)可见,广大的普通底层民众在战争中得到的确实太少太少,失去的确实太多太多了。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华夏民族的家园意识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获得了充分体现。这可谓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在周王朝,华夏民族早已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已经形成并日益厚重,而与此同时背井离乡的状况也日益频繁。而我们知道,无论在他乡的生活是贵是贱,是富是贫,是乐是苦,是得意还是失意,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情不自禁地思念故乡,于是怀乡病就定期不定期地发作了,家园意识也就油然而生了,《诗经》中的家园意识即由此而来。

而且,由于中华民族曾长期停留于农业文明阶段,而农业文明正是滋生家园意识的沃土,因此以《诗经》为源头的家园之思始终未曾中断,而是被无数的后代诗人续接起来了,比如汉末《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种表达深沉而执著的家园意识的诗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何止千千万万,它们早已形成了一个以《诗经》为源头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并在中华民族心底汇成了一道温馨、美丽、永恒的情感之流,温暖着、感动着、抚慰着古往今来无数游子的心灵,建构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家园。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习 兴趣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的、丰富感人的画卷,是一部有抑有扬、激动人心的乐章。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是“副科”,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以至一些学生的历史知识贫乏的可怜,闹出许多哭笑皆非的笑话。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针对历史学科内容多、课时少、不被学生重视的具体困难,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效果显著。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优化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历史课如果有个良好的开头,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设计好导入至关重要,因此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导入。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或以栩栩如生的描述再现远古生活百态,或以慷慨铿锵的警语归结旷古史训,或以奇谈轶事展现精妙世事。而选择那种导入,则需要根据课的内容而定。如讲《祖国境内的最早的人类》一课,我用“女娲抟土造人”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来。讲“楚汉之争”时,我用歌曲导入,让学生欣赏歌曲《霸王别姬》片段,“我站在烈烈风中……问天下谁是英雄……”音乐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现出项羽的英勇与豪迈,学生情绪高昂,被充分调动起来。讲“淝水之战”时,我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故事开始,这样有效的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较快的转移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为正课铺设情境,创造气氛,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二、以真情调动学生的真情,从情感上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心灵的艺术,教师要做到“寓理于情”,必需具有浓厚而真挚的情意,并将这种情境渗透和体现于教学中的语言、手势、眼神、体态上,才能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在讲“班超经营西域”时,先讲了班超一些事迹,然后满怀深情的说“:同学们,当年班超投笔从戎,离开了繁华的京城,他8月离京,九月便与世长辞了。这就是班超为国慷慨捐躯的一生,他的英雄业绩,西域人民、中原人民乃至全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应也不会忘记的。”全体同学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的讲述,不仅听到,而且也能感觉到教师对班超的由衷的敬仰,就能从内心深处并法出对爱国者的钦佩的真实感情,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有了深切的认识,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借诗入史,史情并茂

“文史不分家”,优秀的传统文学是我们讲述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别具一格的咏史诗对历史倾注了多少深情与厚爱。我曾教过 《中国古代文学》,讲过很多的古代诗词,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历史课上大量引用古诗词,学生们很感兴趣。讲“官渡之战”时,介绍曹操时引用他的 《短歌行》 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表明他求贤若渴和建功利业的情怀。将“秦始皇”时引用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形象的展现了赢政千古一帝的风采。引诗入史,历史教学会增加诗情画意,学生在学历史的同时,也受到了文学熏陶与美育教育。

四、第二课堂,兴趣的延伸

拓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我注意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初中生,在讲《三国鼎立》一课前,我在二课活动开展了《三国故事》擂台赛,学生们从小说《三国演义》和其他一些史书中搜集材料,充分准备。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曹操的求贤若渴,周瑜的妒火中烧……一个小时的时间随着三国人物的喜怒哀乐而飞逝,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要求老师再延长一段时间。《三国故事》擂台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讲《三国鼎立》一课奠定了基础。讲“佛教的传入”后,在二课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关于世界宗教”活动。学生多方搜集资料,访问回民同学,走访一些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人士,既获得了宗教知识,又解除了对宗教的神秘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学生对这项活动十分感兴趣,他们做了许多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知识卡片,和一些凑集材料心得。有的同学表示将来要报考民族大学,专门研究民族的信仰与民俗。其他的二课活动。浓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历史知识。

五、深挖教材,用丰富新颖的史料,引发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与求知欲关系密切,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得到满足,兴趣就愈高。历史本身是一门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而教科书只是把知识点进行浓缩概括,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书云亦云,学生一定会感到呆板单调不愿听下去。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通过认真备课,广泛搜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资料,说段趣闻,讲个故事,吟咏诗词,方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才能使师生情感融合一体。如讲“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教材只简单地概括为“宦官专权”,“土地集中”,“加派田赋”,“天灾严重”,但缺少史料论证,对学生很难有说服力,认识不到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事实,培养不出 “哀民生之多艰”的阶级情感。因此,在这关键问题上,我补充《明史》“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入宫,—— 有宠。当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海内争望见献谄。”说明宦官专横跋扈,猖狂至极。引用杨嗣昌《钦奉上传疏》“近来田地尽归有力之家,—— 若夫贫民,本无立锥之地。”描述土地高度集中的现实。摘选《明季北略》片段,崇祯元年,陕北“一年无雨,草木枯焦,”百姓食尽蓬草,再剥树皮,剥光树皮,不得已食 “青草石”,结果腹胀下坠而死。有的地方甚至“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有的地方出现“母烹其女”,“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和举家自尽的惨象。学生读罢史料,如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黄土高坡上的累累白骨,依稀听到了孩子们哭爹喊娘的哀嚎声。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通过以上多种手段的运用,学生在乐中求知,兴趣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对历史课的学习,已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对一些历史知识的记忆,已是“不思量,自难忘”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 新课标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新课标下,高中教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中的每堂课程都应该是这样的要求。而作为美术老师,我更加觉得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美术欣赏的课程之中。而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堂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

人文素质是指在人文方面,人们所应该具有的品质或者应该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发展和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则是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进而通过美术教育,有效的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 "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意义

(一) 在美术欣赏中传输人文知识

美术,是各种文化知识的综合体。对于高中美术欣赏课而言,优秀的作品欣赏有助于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通过欣赏,了解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史。通常而言,一部优秀的作品通常会涉及文字、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旁征博引,在备课环节,应针对教学内容,充分与自己的人文知识相联系,并借以辅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构造出一个完美的知识综合体。

例如: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欣赏课,笔者先用一段音频和视频记录篇勾起学生的艺术兴趣,进而通过地图,带领学生找到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介绍地理位置的过程中,就会提及玉门关、阳关等地名,然后启发学生回想自己所学的提及这个地名的古诗词,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通过这样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的印象,并且对学过的古诗词有所新的领悟。

(二) 在美术欣赏中陶冶人文性情

一件美术作品是拥有自己的情怀和内涵的。美术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方式得以体现。培养人文素质,仅仅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还是不够的,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应该是学生具备人文性情和精神。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老师在欣赏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与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进行精神交流,感受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人格。这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在美术欣赏中塑造人文品行

良好的人文素质需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文品行则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很多的美术作品都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人文平行的追求,比如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等。例如,在毕加索的名作《格尼尔卡》表现的就是他本人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体现了毕加索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追求。

所以,美术欣赏老师应该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在美术作品的感召之下,学生的人文品行就会逐步得到塑造和培养。

三、 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措施

(一)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前提

所谓师者,即为可以为人学习的人,是在某方面有专长并且通过日常的教学和相处,使学生得以掌握某种本领或者陶冶情操的人。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美术欣赏课堂,则作为美术老师,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应该具备具体而全面的文化素养,对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甚至文学、历史等都应该有很深的了解。另外,要求老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素养。对于专业老师,不仅自身拥有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如何鉴赏美,以及如何将自身的"气质"传递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达到专业效果,对于老师而言,除了自身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还应该不断的补充知识。那么如何达到最优的要求呢?首先,应该重视教师继续培育工作。老师应该多听优秀课并注意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反思。多参加优秀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及论文等教学经验交流评比活动;其次要重视美术新课程研究工作,将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化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最后是教师自身要多注意学习,随时随地的提高知识量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外出写生、参观学习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挖掘人文素材是保障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老师"稍微注意"就可以达到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美术欣赏课堂,需要途径。那么,有哪些途径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完善欣赏内容。每堂课的欣赏内容应该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和精心安排的。也许课本上会有素材,但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欣赏课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灵活地运用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初学者,应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易于接受的内容。收集素材则应该尽量的贴近同学的心境以及使学生对艺术保持好奇感和新鲜感。素材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画家或者艺术家的作品欣赏。其内容可以按照艺术主题、绘画技巧、主题思想等不同风格。比如《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另外,在教学的选材中也要注意主次,重点应放在有代表性的名作欣赏上,引导学生欣赏时从具体作品的形象、色彩,到抽象的形式和主题上,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提高自身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三)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纽带

美术新课改后,在欣赏课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被动无聊的听的现象,教师应从创设轻松、欢快、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认真研究新教材,变讲授为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用新颖、灵活、实用的科学教学手段来上课。美术欣赏课教学导入过程方法"新"一点,授课过程 "活"一点,把各种活动引入课堂,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乐学"。具体方法可以但不限于一下几点:

1. 导入式开场

可以用一段视频和音乐中感受美术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没,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共鸣。或者以设置悬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事实"的效果。

2. 尝试流

鼓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件艺术作品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艺术欣赏在于心境和个人领悟力,其不应该有对错的模式。教师最好充当一名带路人的角色,带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教授学生鉴赏艺术的常识以及注意事项,至于具体的艺术分析,应该强调其解析仅为其中之一,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鼓励式的交流

在课堂欣赏当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同时,老师应该注意反馈工作,在反馈的过程中,应该留意措辞。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导致以为艺术家的产生或者一位天才的陨落。评价学生作业时,先用鼓励性的语言抓住作品中的闪光点表扬其好的一面,再评价一下不理想的地方,但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不能用词太犀利。美术专业课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在绘画中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国外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可见它对错误的谅解和新的尝试态度有多么的宽松。所以学生作品中表现出的差异是可贵的,因为它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特征应得到尊重和赞扬。

四、 结语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讲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丰富课堂。对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程的思考应该结合学生和老师的实际,做到实时更新,与时俱进,让人文素质伴随每一个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周叶萍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J] 教学心得 2010

篇(6)

唐代宗大历元年,霍小玉已经十六岁了,禀承母亲的资质,长得容貌秀艳,明丽可人。加上母亲的悉心教诲,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诗文。这时,母亲郑净持落难时从府中带出的首饰细软都变卖殆尽,为了维持母女俩的生计,霍小玉不得不承母亲的旧技,做歌舞伎待客。为了女儿的前途,郑氏对待客的尺度把持甚严,仅限于奉歌献舞,为客人助兴消愁,决不出卖身体。这样竭力保住女儿的贞洁,是为了有朝一日遇到有缘人,能名正言顺地为人妻,以获取终身的幸福。这样卖艺不卖身的艺伎,门中称为“青倌人”,必须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做到。霍小玉虽为“青倌人”,但因才貌俱佳,照样能吸引一大批清雅风流之客,成为颇有声誉的红歌伎。

这时,有个青年男子以诗才名满京城,他就是李益。此人是陇西人士,大历四年赴长安参加会试,中进士及第。他在家中排行第十,故人们又称他李十郎。中进士时,他年方二十,少年壮志,才华横溢。他所写的《征人歌》、《早行将》等诗篇,还被长安无数豪门贵族请画工绘在屏帏上,视为珍品。

李益生长在苍凉的陇西,那里曾是汉唐时的征战之地,幼年的李益就经常游览这些战争遗址,凭吊那些曾叱咤疆场的古代英雄,这些生活经历,激发了李益的诗情豪气,因此写下了大量的怀古诗篇。霍小玉读到这些诗,大为欣赏。而更令她怦然心动的还是李益的那首五言绝句《江南词》,只用了二十个字,却将闺中怨妇无可奈何的孤寂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给弄潮儿。

多情的女子总是盼望与心上人朝夕相守,真心相依。霍小玉阅历无数名门公子、风流雅士,却一直不肯轻易以情相许,就因为要寻觅一个像“弄潮儿”那样守信的情人。透过这首诗,好仿佛有了一个善解柔情的男子站在诗后,于是在内心深处,牢牢记住了作者李益这个名字。

后来,经过街坊邱十一娘的穿针引线,进士及第后等待季派官职的李益,来到崇德坊的霍小玉家。两人相见,都对对方十分钟情。于是落座客厅,煮酒欢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两人才情相投,意趣相合,竟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时正值暮春时节,槛外花落遗芳,窗前鸟鸣道爽,气候乍暖还寒,令人心旷神怡。谈兴正浓,直至夜阑人静,两人仍未有告别之意。霍母郑氏在一旁看着这一对情意相投的年轻人,心中漾起喜意,心想:可怜的女儿,总算找到了一个可意的归宿。霍母殷情地点上两支红烛,重洗怀盘,再添酒菜,在烛光摇曳中,李益与霍小玉洒酒为媒,定下终身,并一同对天起誓:“永结同心,忠贞不二,海沽石烂,此情不移!”

从此,李益留住霍小玉家,双双对对,同吃同寝,同出同入,俨然是一对新婚伉俪。

时光荏苒,转眼夏去秋来,李益被朝廷授职郑县主薄,主薄是掌管全县的行政钱粮的官员,是仅次于县令的父母官。受印后,李益打算先回陇西故乡祭祖探亲,来年春天东行走马上任。在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再派人前来迎接霍小玉到郑县完婚。

李益获得官位,霍小玉半是欣喜,半是担忧,担心李郎此去,远走高飞,再也不会回到她的身边。见李益把今后的打算说得头头是道,霍小玉深想口说无凭,仍疑虑重重。李益索性取过笔墨把婚约写在一方素绫上:“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

霍小玉珍重地收藏起这一份素绫誓约,就像收藏起一份对前途的希望。在落叶透凉的秋夜里,霍家母女设宴为李益饯行,在酒意微醺中,霍小玉忽然郑重地对李益说道:“人幻,难以把持,虽有海誓山盟,永结同心,但等你官高位显时,难免不见异思迁,为妾只求你我十年之内倾心相爱,等你三十而立之年,任凭另攀高枝也不算晚,到时妾当剪发为尼,永绝红尘!”说完泪水无声地洒落衣襟。李益为之感伤不已,自然又把誓言重复了一遍。

谁知随后事态的发展,竟让霍小玉的担忧成了现实,李益申言再三的誓言,也被迎面的事实击得粉碎!

李益回乡后,功成名就,好生风光。喜不胜收的李家父母忙不迭地替他说下了一门婚事,女方是当地官宦世家卢家的千金。李益闻听此事,有些为难,硬着头皮向父母禀告了在长安与霍小玉的关系。李家父母听了大摇其头,反对说:“堂堂进士及第,朝廷命官,怎可以娶门女子为妻,真是岂有此理!”既然父母坚决反对,加之卢家姑娘秀美知书,一派大家闺秀风范,尤其卢家在朝中有一定的势力,对李益的仕途进展大有裨益。如此种种理由,使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李益把长安的婚约抛到了脑后,顺理成章地与卢氏结为夫妻,双双前往郑县赴任,夫唱妇随,喜气洋洋,渐渐把多情的霍小玉淡忘了。

可怜在长安的霍小玉,自李郎离开后,她闭门谢客,痴痴地等待情郎派人来接她到郑县团聚。时间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的过去了,半年约定的时限到了,可丝毫没有李郎的音讯。霍母尽量宽尉霍小玉,说:“李郎才到异地,公务繁忙,想必得过些时间才能派人来呢!”

霍小玉自己也拼命往好处想,可是,转眼又是秋凉冬至,整整一年过去了,仍然不见李郎的踪影。隆冬来临之前,霍小玉终于忧思成疾,病倒床塌。虽有霍母精心调治,但直到瑞雪纷飞,她的病依然毫无起色,日夜呼唤着李益的名字,声嘶力竭。精神恍惚,知情人都为她凄然动容。

这时,李益因公进京,有知情的友人告诉了他霍小玉的近况和病情。李益听了心中一沉,回想起自己曾在京城欠下的一笔情债,他本打算到霍家探望,但又想到自己这种有妇之夫的身份,去了也只能徒增霍小玉的伤悲,因此也就放弃了此愿。

然而,关于霍小玉痴情恋李益,李益绝情弃小玉的故事已传遍了长安城,许多人对李益的薄情愤愤不平。有一天,几位文友在延喜酒楼设宴招待来京的李益夫妇。酒过三巡,宾客畅谈之时,酒楼中忽然闯进了几位不速之客。以一位身着黄绸宽袍的年轻人为首,后面跟前几个仆人模样的彪形大汉,他们直奔李益所在的桌前。年轻人问明了李益的姓名,便不再说什么,后面的大汉上前架起李益,飞快地挟持着下楼登车而去。

酒楼上剩下李夫人和几位友人,个个目瞪口呆,半天没回过神来。

这位黄袍人到底与李益有什么过节呢?其实,这位年轻人本与李益素不相识,只是听说李益负心之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特意到酒楼中把李益挟持到崇德坊的霍家。载李益的车来到霍家门口,黄袍人命仆人上前报称:“李十郎来也!”待霍母应声出来开门,这伙人放下李益,转身绝尘而去。

霍小玉在过前夜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穿黄衫的大汉抢着李益而来,到霍家房前,脱鞋登堂,梦到这里她猛然惊醒了。惊醒后的霍小玉感觉头脑特别清爽,她回想着梦境,占解道:“鞋者,谐也,夫妇和谐之兆;而脱者,解也,离也,与李郎既合又离,乃永绝之征。”如此一来,她越加愁思如麻,正在这时,李益被黄衫客送到了霍家门前。

那黄衫客是一个十分热情周到的人,他不但为小玉找回了李益,还命人送来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好让这对情人把酒重温旧梦。霍小玉抱病强撑着走出卧室,来到堂前。李益眼看着昔日秀美的情人,今日憔悴到这般模样,不由得愧悔交加,无地自容。

其实,李益此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既然已做出负心事,是无论如何也掩饰和弥补不了的,此时他内心中强烈的自我谴责就是对他的惩罚。霍小玉端视着这位负心的情人,只觉得爱恨交加,一忽儿面露欣色,一忽儿又摇头叹息,那昔日里相爱相伴的场面,像走马灯一样,一幕幕地在她脑际中闪过,无限的甜蜜往事,都如同落花流水般一去不回了。

霍小玉踉踉跄跄走近李益,欲哭无泪,指着李益忿言道:“我不负君,君竟负我,心已碎,肠已断,万念俱灰,你还来做什么!”说完端起桌上的一杯酒,身体晃了晃,然后下狠心似地闭上了眼睛,手一扬,酒杯和酒都泼洒在地上,意思是:“我俩已是覆水难收!”

表明了心意,霍小玉想转身回房,可是却已挪不动脚步,身体朝前倾了倾,猛地放出两声悲哭,接着就倒在地上,气绝魂飘。

李益见状,不胜悲恐,忙把霍小玉的尸体抱在怀中,痛哭出声。然而,一切都晚了。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篇(7)

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对象是“创造出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我认为,《红楼梦》这部作品满足这一标准。不说其中美的境界,不说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作艰辛,单从“理想倾向”的角度评价,曹雪芹当得这一称号。曹雪芹的理想正是人类共同的倾向:乐。应当知道物质享受不能带来思想的快乐,所有快乐都是心灵超脱了物欲枷锁的一瞬所产生的感受。而在这个尘世中,这一种超脱也是不可达到的,所以人类的理想就在于对于超脱多种方面的倾向与追求――正如一块落人凡俗的补天石对灵性的不断追求。这就是理想倾向,而作品中人物无一例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理想的不可得。

曹公和《红楼梦》 杭玉婷

“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它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语言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中国古典白话文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曹雪芹不但代表了《红楼梦》,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时代。《红楼梦》浓缩了中国那个时代的背影。它将那个时代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再单纯写事,曹老书写了其中几百号人的命运。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社会。他解释了封建统治必然衰败的不争事实。他的《红楼梦》,寓意深刻、光芒万丈。

曹雪芹,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洞悉整个社会,望穿封建社会的残骸。他嗅到了新社会即将到来,看见了第一缕曙光。他与但丁相似,力争改变社会性质,期盼人们自由、平等。他将一腔热血化为“激昂”的文字,使人民清醒,不再沉沦。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红楼梦》,它占据着我心中首要的位置;我不知该怎样形容曹雪芹,他让我感知了每一次心跳。

这个奖我一定颁给曹雪芹 杨禧妍

一看到这个话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把这个奖项颁发给曹雪芹。

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就是《红楼梦》。可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蕴藏深刻的涵义,久久难摸透,给人一种高尚的境界,“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这是曹雪芹的酒友敦诚对他的称赞。同时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他笔下的石头可是出了名的,有不少人会纳闷:“为什么曹雪芹这么喜欢画石头呢?”我也曾这样疑惑过,我想只有真正读懂曹雪芹的书面诗的人才知道吧。当然,曹雪芹一生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红楼梦》。它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造,我想他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没能将《红楼梦》写完,后四十回是别人写的,虽说写得精彩但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儿,情感思想多多少少有差别,也不知曹老先生是否满意。不能否认《红楼梦》这部巨作是曹雪芹一生的骄傲和自豪,可以说,《红楼梦》因曹雪芹而生,曹雪芹因《红楼梦》而活。

人性超越文化的障碍 吴苇航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想到一个人――路遥。

在中国走过青少年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两兄弟,在出身于贫苦的命运中,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善良,甘于冒险追求更远大的梦想,走出自己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二十多年来的青少年。路遥的作品描绘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从我的父母到我,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受到的激励是永恒的。能够给人们,尤其是少年们未来的希望,带来积极的思考,这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路遥被评价为“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不拘于条件,不拘于短暂的成功,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是为了写作而生活,这样的精神才是最高境界。

诺贝尔文学奖是要得到世界认可的。在路遥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生》的高加林还是《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体现最多的都是积极进取的人性美。人性的美可以超越种族、抛开政治,引起人类灵魂深处的共鸣。文化有吸引人之处亦有难以理解之处,国与国之间难免会不了解。诺贝尔奖需要突破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隔膜。如果路遥在世,他无疑是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条件的。他与许多文豪一样“被世界埋没”。或许以诺贝尔奖来衡量一个作家的能力太功利,但是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沟通的障碍。莫言获奖,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能够走向世界。如果中国文学能够敞开大门,避开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将更多的著作主动分享给世界,相信人类的认知将会迈出一大步。

假如我来颁奖 韩林峰

我会把这个奖颁给鲁迅先生。

有人说他的文章有太多的冷峻,少了些饱满的温情。我认为,他以理性与智慧面对一个民族的种种问题,那是忧国忧民的深沉。他看到国民素质的低下,看到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下的中国人,看到革命的艰难,为此忧虑。他选择了以笔为武器,引领、探索“新希望之路”。他的那些经典文章,便是革命历程中的累累果实。他的文章揭示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反映一个时代里不同人的不同生存形态,体现出社会的晦明两面,富于理智。他以他的力量,推动着革命的进程,引领着新文化的发展。

他花自己的钱印书让青年人阅读,并且夜以继日地工作,写文章,回青年的信。他对新青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

他献身文学与革命,他用文学,用他精神的力量,影响了无数后辈,引领他们向前,无所畏惧地向前。他对文学的诠释是深刻的。若他在世,我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我心目中伟大的鲁迅先生。

选鲁迅的理由 孙兴

1.鲁迅一生作品丰富,包括杂文、白话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2.他对“”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4.他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完美地结合了白话文与文言文。

5.他通过杂文,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6.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网上查的资料)

7.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8.他的作品很多被收入在中学课本中,中学里把他的作品与写作文和文言文一同提名,显现出他的作品在中学学生及老师眼中十分重要。

应该给罗贯中 潘政焘

我想把它颁发给罗贯中,他的著作《三国演义》语言连贯,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我非常喜欢他的书籍,从书中,我看出了罗贯中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实践,他主张国家统一,痛恨奸诈邪恶,他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所以我推荐罗贯中。

为鲁迅颁奖,对不起,办不到 郑凌风

如果我是诺奖评委,鲁迅,你很优秀,但是对不起,我不会给你颁奖。

我认为,鲁迅的文章很多时候都包含着强烈的感彩,多半是尖锐的,对社会黑暗的愤慨,是直面刺向人心的利刃,他的文章往往革命性强过文学性,他的文章是做T精美的利器,是用于鞭挞的,是用痛在唤醒麻木的国民――无论再怎么精美,最终都是利刃。后代人在评论鲁迅时大多看到了其中的文学价值,而教育侧重的也是鲁迅文章的文学价值,忽略了鲁迅因何而写文章,忽略了鲁迅拿起笔杆当武器的目的――救国。

相比之下,莫言的文章是文学,没有锋利的刀锋,也无严厉的措辞,就如诺奖评委会主席所说:“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莫言的作品是真正的文学,他的作品不像鲁迅的文章那样让人痛心,他在隐喻着新的时代的黑暗,给人更多的是无奈与叹息。

所以,鲁迅的文章是武器,莫言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这是我为何不给鲁迅颁奖的理由。

最终的投票 汪佳茵

相比鲁迅,老舍的文字显得更通俗所以更受大众欢迎。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被翻译成英文,而且保留住了神韵,这突破了中国文学与世界交流的一大瓶颈。各国读者都被语言中包含的情感所打动。浪漫之都的姑娘们以前想不到,她们竟能从这质朴的文字中看到祥子对虎妞之死的悲痛,这比直白的心理活动更真实。早期被外国人认同的“俄式抒情”渐渐被更为含蓄的大段人物神态、动作描写取代了。后起之辈纷纷效仿中国作家,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虽然许多当代的作家已经与国外接轨,但他们笔下的现代都市并不能吸引大众。随着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占领全球,对古朴悠久的文化的怀念占据了人们的心。老舍先生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老北京的胡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些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然而,大众的取向并不能影响到委员会的成员,他们自有一把严厉的标尺。他们的眼睛最犀利,他们看重的是“文学”“思想”,而不是瑞宣的矛盾和王掌柜的无奈。一些新生之辈并不能理解战争带来的,自然就不会明白老舍对整个民族未来命运的担忧,也不会欣赏他的作品。白天会议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舍予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很生动,京味十足,为现代文写作做出了贡献。贵国的写作特点和手法我们也认同,但是缺乏艺术震撼力,对人性的认识和刻画,从文学艺术角度评价的话,显得有些单纯。”大家心知肚明,作为左翼作家的文章风格,并不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观点。但是他们不知道,那一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太多的烙印,捧起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

老舍若能活到今天 陈季寅

老舍先生更打动我们的还是他作品背后的“平民情怀”。祥子,晓荷,瑞宣,王利发……最鲜活的人物交织出最动感、最动人的社会现实。旧社会的中国的确显出的尽是弊端,可老舍却同样找到了社会最底层氤氲的“人情味儿”。这人情味儿或许就在你、在我、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徘徊已久。莫言的超现实魔幻,写的是乡土、历史与当代那样跳跃性的内容;而老舍先生的作品既有民生,民情,又有世间百态,还关乎国家命运。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彰显出一个中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舍予有幸长存,则必开中国诺贝尔奖之先河!

日已落,光无尽 白鸽 冯欣

他思绪飞扬;挥毫泼墨,笔锋处流露坚定。他的作品有很强的说服力,长篇作品论证严密,短文则一针见血。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寓言故事》之类的,因为他的作品不好理解。长大以后,我喜欢上了《野草》,里面的景色描绘十分优美,把雪、树、花等一些常见的事物,描绘得让我感到陌生了,原来,这些平凡的事物里也有未被发现的美,美得让你可以嗅到它们特有的芳香。

现在,我理解了《彷徨》中的沉博绝丽;体会了《呐喊》中的匕首投枪;看透了《朝花夕拾》中的笔底烟花;了解了《故事新编》里的笔酣墨饱。对他的作品,我不仅仅赞赏,而是升华到由衷的敬佩。

苏轼是不可超越的 陆欣雨 颁奖词:

他,披荆斩棘,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必经发展之路。他,持一支秃笔,轻描淡写几笔,在文学长空上引出了几颗亮丽的明星。他就是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他的文学作品,是一座丰碑――不可超越的丰碑。

他就是苏轼,在华夏无数文人墨客中,他的豪情,是一种力量,推动着时代前进。

他的《水调歌头》带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心灵的慰藉。

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三国时的尘封历史再次熠熠生辉。

庄子 吴禧辰

也许你会问,庄子不是思想家吗?在我看来,庄子可以说是中国最特别的作家了。他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庄子的《逍遥游》,可谓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加入了庄子本身的思想――否认一切事物是绝对的,反对是非之争,反对人为约束。虽然看起来艰涩难懂,但其实思想深邃玄远,文章奇诡玄幻。读了庄子的著作,你会真的懂得什么叫追求自然,超脱功利和名声、逍遥与自由,也就是“无己”“无功”“无名”“无我”的最高境界。

庄子不仅仅是文学家,其实更是个杰出的哲学家,这正是我想把奖颁给他的原因。

我一定会选李白 吴菲凡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大家就阅读他的名篇,他被誉为“诗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歌行体和七绝都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不管是诗歌创作还是个人生活,都很有新意,所以他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将唐诗文化带向了新的繁荣局面。

《将进酒》、《行路难》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足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髓。他的文风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当这些磅礴之作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顶峰之时,所有中华同胞一定会为之鼓掌。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会选李白,因为他的浪漫主义格调、与众不同的文风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传承。

烟雨中的红颜――李清照 陈惠敏

我会将奖项颁给她――李清照。

小学课本里早就有李清照的诗和词,我至今仍能背诵,因为她的词深入我心。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宋词是一朵情花》。书里提及李清照,让我对这位女词人的了解更多,感受也更深。她的一生坎坷多变,也曾有过令人惊羡的爱情,可最后弦断曲终。她是坚强的女人,虽然她会为国亡而悲,也会为夫走而痛。

李清照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诗词。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论名气、文笔,苏轼、辛弃疾都在她之上。但人生有不少伤痛,借词托怨,美丽精致。李清照将词的雅致发挥到了极高的境界,无人能及。

她,是烟雨中的红颜,烟雨中的才人。

世界如水一般――张晓风 吴颖铭

通过那篇课文――《行道树》,我认识了她,这位美丽的女作家――张晓风。

与莫言的魔幻主义、乡村风情不同,张晓风的散文更贴近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张晓风善于从平凡的琐碎小事中看出深隐其中的含义。在她的眼中,世界如水一般,表面上平如镜,水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她的散文作品都如水一般,平如镜,清澈见底,又令人想深入水底,寻找张晓风深藏在水底的“宝藏”。

张晓风的作品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对于我来说,她的作品好像被一层白雾围绕,缥缥缈缈,虚虚实实。每次读她的作品,朦朦胧胧,好像探到了中心,却无法言语。张晓风看透了水底下的东西,在作品中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这些隐藏其中的哲理,让读者慢慢挖掘,细细品味。这便是我推荐张晓风的原因。

张晓风说过:“水,永远是第一张书笺。”

流浪,只是流浪 李思洁

迅哥儿是自愿放弃,自是不能再选;从文和老舍,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那么就让它保留遗憾吧。杨绛和刘震云曾是我心中首选,直到我想起了流浪。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官方产物,它能在世界上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大概因为它需要放荡不羁的灵魂吧。我想起了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拳着腿,坐在台阶上,仰望夕阳的三毛。

她的确长得不甚好看,大眼睛,大嘴,但她让全世界都沉迷于她的不虚假,沉迷于她率真的个性,沉迷在她那散发出无尽魅力的散文之中。

她建起一座矗立在撒哈拉的小屋。凡是读过《撒哈拉的故事》的人,不由得都想去瞧瞧三毛笔下那座美丽的小房子。

她的文字带着点儿可爱的小俏皮,带着质朴、干净,却有一股使人沉陷的力量。她是最尽兴的歌者,是夕阳下最辉煌的舞者。她笔下的荷西,让我们对爱情有了向往和期盼。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然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梁羽生评论三毛:“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头衔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丰富,但是我们深知:她没有逃避命运,勇敢面对人生。尽管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杀。

诺贝尔文学奖给三毛的颁奖词应该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女作家,用生命照亮了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用中国式的叙述给世界留下一道倩影,俏皮的文字从现实中开辟了一方桃源……”

跟着她一起去流浪,流浪,去撒哈拉沙漠,拳着腿,看夕阳。

我心目中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冰心 郑紫薇 翁惠佳

若问谁是我心中的一代文豪,那就是冰心。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

这是她的诗,也许算不上诗,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这首诗,处处都是悲伤!冰心就是一个看着时间渐渐逝去,自己只能惋惜不已的人。为何要“憔悴”?又为何有“甜香”?为什么“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先甜后苦,苦是“憔悴”,甜是“甜香”,从“轮流着做罢”“也轮流着饮罢”,我看懂了她细腻的心思。

都说她母爱纯真,可是,又有谁能了解她的苦痛,还有她的憔悴。谁又会真正知道她的想法?可能无人可知,但是,她毕竟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能够回味她那半生的幸福,半生的坎坷的篇章。

“冰雪里的梅花呵!

你占了春先了

看遍地的小花

随着你零星开放!”

我想,冰心就是那朵冰雪里的梅花,占了先,使零星的小花,随她一同开放,可见,她是不服输的。若是一个服输的人,又岂会自比寒梅?

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子女们。她毕业于好的学校,得过国际大奖。可是,在她自己的心中,又有谁真正懂得她?

冰心写过一首宝塔诗:“马/香丁/羽毛纱/性样都差,傻姑爷进家脱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这其中有几个小典故:吴文藻(冰心的丈夫)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儿把“萨其马”叫成“马”,进了点心店就向售货员买“马”。有一次,冰心与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赏花,被从书房里叫出来的吴先生应酬似的问:“这是什么花?”冰心看着丁香说:“这是香丁。”他竞点点头说:“啊,香丁。”周围的人忍不住笑起来。为送父亲一件双丝葛夹袍,吴文藻受命去东升祥,居然要买一丈“习习毛纱”。幸亏售货员与冰心熟悉,打电话问过才弄明白。冰心父亲说:“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父女相视而笑。

可见冰心是多么调皮、多么活泼啊!这是她的另一面。这样的一面,也只有亲人才知道吧!

诺贝尔文学奖,非她莫属!

我心中的诺奖人选――李清照 游心钰 李炎

李清照,一朵出类拔萃的女儿花。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与不输于男儿的智慧给词坛带来别样的风情。如果我是诺贝尔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将文学奖颁给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里有儿女情长,更有爱国情操。她的词里有真切的情,无论是对早期生活的喜爱之情,与丈夫赵明诚的相爱之情,丈夫死后的怀念之情,还是背井离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国家沦陷后的爱国之情,都是浓浓的、令人动容的真情。

李清照是爱国女性的典范,她在诗词的造诣不容忽视。她是我心中最佳的诺贝尔文学奖人选。

我最欣赏季羡林 陈依 王丽明

我最欣赏季羡林。

小学时我曾读过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我的小学和中学》、《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以及《季羡林自传》。从这几部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的文字散发出的深厚的文学涵养和底蕴。

季羡林说过:“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从儿时的困苦生活到长大后到德国留学,季羡林的人生历程可谓曲折又丰富多彩。

他曾选择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最终在学术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文学界的贡献和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所以成千上万的人尊敬他。假如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将这个奖颁发给学界泰斗――季羡林。

我推荐安妮宝贝 邱丽蓉

安妮宝贝(励婕)是曾被流言蜚语击中的写作者。

“下半身写作”这样的诋毁、诬蔑,只能说是曲解本意与找替罪羊。而“荼毒青少年心灵”更是生硬不堪,胡扯一通。那段时间口诛笔伐,但她从不回应。后来《莲花》获大奖了,所有的罪状顿时消失了,彼时的侮辱谩骂,一朝化乌有。甚至许多小资的口头禅是:“安妮宝贝说……”但她依然宠辱不惊。

父亲去世前,她的写作主旨是阐述女童不可消解的幻觉,情爱是素材,风格颓废悲观。那时的安妮宝贝,和《八月未央》里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挤一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加班,因为不想煮饭就在外面吃快餐,回家,写作到凌晨,再睡去,很早又醒来,再去挤公交……心底有幻觉,执著地握着这病态的意象写作。频繁跳槽又忙碌无为的生活让她很不开心。这不开心,是她早期的魂。

父亲去世后,风格转变,显著体现在《蔷薇岛屿》上。她开始创作关于一个女子的真实生活,而不是幻觉。文风倾向简洁与清醒,逐渐收放自如。这时候,安妮宝贝已经辞职,专职写作。从夜晚到次日黄昏。写,写,写。方块字已经占领了她的生活和头脑。

后期开始描写洁净,譬如《莲花》、《月棠记》,不再只是描述过分的爱情与扭曲的亲情,而是尝试男女之间纯净的友情与干净的成人世界的童话。而《春宴》是最近的一本书,笔锋重新指向人性阴暗。但始终有几缕单纯贯彻全文,语言更加简练独特,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异国人难以品鉴唯美的汉字。但作品中洋溢的情感、思想、希冀,是跨越种族的。

最具魔力的文笔 王文君 李炎

她的文字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间复杂的情感。她善于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回忆起你最想留住却留不下,最想忘记却深深埋在心里的往事。她,就是林海音。

如果你读过《城南旧事》,你会为她生动的叙述倾倒,发生在北京城南那一桩桩普通却深入人心的事如旧电影镜头从眼前一一闪过,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眷恋。古老的小巷,幽静的庭院,热闹的大街,各色人物,都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这是一段摄人心魄、富有魔力的故事。不得不对作者的童年充,满好奇,对作者的善良与坚强的品格感到敬佩。

林海音,一位伟大的作家,以富有魔力的文笔,征服了所有人。她恢复了旧中国的面貌,让绚丽多彩的画卷铺展开来。我愿意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

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 陈晓璇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笔名――安意如,就坠入了她编织的一张网,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意,意如,安意如,如意安康,对于这个笔名的含义,我是这样想的。它可能是一种对于自身的祈祷,可能是对生活的期盼,或是自己心灵的诠释,对那些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的真诚祝福。

翻看她的书,我有种将其吞入腹中,或制成芯片植入大脑的冲动,她的文字美到令我窒息!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因为她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充满古韵的感性的文字,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都是当代文学的一大创新。

安意如的《思无邪》是我的挚爱,这是一本似散文随笔的《诗经》赏析。而对于诗经,我向来是头疼的,读起来都“举步维艰”,更何况理解意思。然而安的这本书使我对《诗经》产生了兴趣。安说:“《诗经》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它也许是我们在一起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听她这般亲切地比喻《诗经》,我仿佛听到她在我面前一边翻阅一边诉说的声音。安在《思无邪》里解释内容的同时还阐述了内心感受,使拗口的四字诗句不再遥远。

安意如的才华惊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乏现代气息,像穿越千年而来的诗人,又像身边知己,与每位喜爱古诗词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点点体会。她的书既似古籍校注,又似随意的散文,陶冶人们的情操,安抚躁动的情绪,洗濯着布满尘埃的心灵,传达着先人或悲或喜的缕缕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