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哲学生态观论文

哲学生态观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9 01:56: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哲学生态观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哲学生态观论文

篇(1)

1.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

2.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3.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4.认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  李宇明 

5.《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交际语言能力框架和外语教学理念 

6.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8.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 

9.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  

10.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11.“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

12.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13.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 

14.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  

15.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 

16.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 

17.近10年来国外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进展与启示 

1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 

19.语言竞争试说  

20.语言服务的概念界定 

21.语言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 

22.语言模因观初探 

23.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 

24.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 

25.中国语境下英语教师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26.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  

27.领域语言规划试论 

28.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 

29.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 

30.“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  

31.语言也是“硬实力” 

32.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33.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 

34.语言接触中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

35.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语言意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 

38.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 

39.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40.语言规范试说  

41.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 

42.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  

44.中国“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发展 

45.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

46.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

47.二语课程中的语言输出与二语发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课程英语写作的个案研究

48.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49.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

50.外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形成路径研究  

51.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 

52.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 

53.口语教学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55.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56.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57.关于外语教师语言属性的思考

58.语言产业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60.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61.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 

62.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 

63.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64.语言网络:隐喻,还是利器? 

65.商务语言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与方法 

66.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语言哲学之延续——二十九论语言的体认性

67.中国英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研究  

68.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69.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  

70.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71.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72.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73.“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  

74.有关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  

75.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化 

76.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 

77.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78.国际化和英语化——语言政策是一种选择  

79.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兼谈法律英语的特点

80.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

81.指向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美国“语言教师效能反馈工具”述评 

82.语言规划的国际化趋势:一个语言传播与竞争的新领域 

83.索绪尔语言学的语言本体论预设——语言主观意义论题的提出 

84.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程式语研究  

85.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类型学 

86.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顾与展望 

87.从文化生态视角解读语言衰亡 

88.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 

89.“语言体验”的教育学理论研究  

90.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思考 

91.《马氏文通》前西人的汉语量词研究——以《语言自迩集》为核心 

92.从语言处理的复杂性与高效性看联结主义 

93.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与语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隐喻句为例 

94.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研究述评 

95.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 

97.网络用语与语言规范  

98.口译过程的两阶段解读——以一般语言理解和产出为参照

99.学术会议英语演讲语篇多模式语言符号意义构建 

100.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  

101.中国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 

102.论国家语言认同与民族语言认同 

103.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 

104.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

105.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

106.语言的定义 

107.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108.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的互动

109.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 

110.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111.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

112.英语口语能力描述语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级划分——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实证研究

113.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114.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115.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索绪尔语言本体论研究 

116.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

篇(2)

[论文摘要]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课程观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相伴,在教师由领导者向看护者、局外者向参与者、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更多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课程观的转变,它对课程的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影响极大。课程改革的趋向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确立课程生态观,并以此为基点,转变教师的角色,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课程生态观的理念

课程生态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所谓生态,其着眼点必然是面向未来的发展,因此生态课程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

(一)对生态哲学理论的借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在经历了从创立到成熟,从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学的变化之后,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生态哲学。[1]生态哲学是人类进入新时期所应持的哲学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给我们提出的哲学课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生态危机给我们提出了严重的警告,人们必须转变观念,给以从生活层面上升至哲学层面的关注。这些严重的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使生态学和课程理论的结合成为必要,而生态学及其相关哲学、心理学等理论为我们化解危机、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从生态学角度思考课程问题不但有利于促进课程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和全面的发展。这种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生态学意义上的世界观,“它的主要特点是,从‘反自然’的哲学走向尊重自然的哲学,或者,从统治自然的哲学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2]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且必将为课程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最终也必然会促进人的极大发展。

(二)课程生态观的基本涵义

现代生态观要求人类把自己界定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共存的一部分,而不是改造、征服等居高临下的尖锐对立,因此应以生态哲学的视角审视今天的课程改革。“生态主义课程目标致力于充分自由和完全解放的公民的培养,注重课程目标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以及课程目标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3]课程生态观要求课程应当关注生命、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

1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即不仅要关注身体的健康,而且要培养人健全的心智与完满的人格,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共处,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生态哲学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更应得到尊重,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课程生态观就是以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为价值预设的。个体蕴藏在生命本质之中,通过生命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教育的本质即是与生命同在。课程的设置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唯一重点,而要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生命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的发展也应是动态的,其动态性的特征能够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生命体,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个性,尊重生命,即尊重个性。窒息生命、压抑生命必然表现在对个性的束缚上,因此体现人文情感关怀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向。“课程生态观必然要谋求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的整合,使自然科学课程渗透伦理精神和审美体验,而人文科学课程中也渗透着科学精神和理性的光辉。”[4]

一个孩子并不仅仅是名册上的一个数字、一个好学生或坏学生,在算术上或在语法上没有才能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心灵、他的社会学意义,他在一系列事物中的地位,他的冲动和抑制,有些道路向他开放,而有些则对他封锁。[5]在生态课程中,课程的设置不应有利于部分人的发展而妨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它应切实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应具有整体性与和谐性,认可个人“生命感受”的存在,并能够挖掘人的全部生命的内涵与意义。课程生态观必然是以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个性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为宗旨,并最终达到适应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21世纪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6]设置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能力,获得持续的成长与发展,而学生的成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的滋润,学生的发展将成为无稽之谈。课程必须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超越理性生活,建构一个真切可能的完整生活世界。狄尔泰(1985)认为,生活经验之于精神如同呼吸之于身体,“正像我们的身体需要呼吸一样,精神也需要在情感生活的回应中实现并扩展其存在”。[7]生活经验如同意义的呼吸,在生命之流中,精神“吐纳”着意义。在生命之流和经验生活的呼吸中,学生透过对现实的理解,能够获得对自我、他人及社会更为丰富的认识,能够真切地体验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感悟。

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生活世界”对课程的意义在于: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之一是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8]课程内容不应是单一、抽象、理论化和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应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提供给学生一种问题情境,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能更准确和细密地加以把握、理解和感知。学生的发展应与生活紧密相联,因为生活就是其成长的基地和源泉。课程生态观要求课程紧随生活的步伐,否则就会变成毫无生机和活力可言的一潭死水。

3持续发展。“由于人在本质上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的本真涵义更趋于一种可能性存在,而人的可能性存在实际上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9]学生的发展是可塑的,是一种趋于某一目标的发展过程。课程生态观要求提供给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课程再也不是高居于学生之上的发号施令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课程的奴隶,学生应成为课程的主人,课程应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可持续发展解决的主要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它要解决的则是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人的自我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10]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程,首先应着眼于使个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生学习的能力。

课程生态观要求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持续、终生发展,而不只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技能。后现代主义人物威廉姆·多尔(W.Doll)提出了课程设置的可循环性。可循环性与现代主义观念下的重复迥然不同,重复是为了提高固定僵化的成绩,其框架是封闭式的,而可循环性旨在发展能力,其框架是开放式的。[11]课程生态观要求课程不能是封闭的,其开放性系统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发展,其根本着眼点是使学生获得一套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离校后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生态观的确立,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向,是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及其实践合乎逻辑的发展。而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必然也要转变观念,更新角色,以能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实施,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领导者向看护者的转变

本着尊重生命的课程生态观原则,教师应是学生心灵发展的“护花使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并为满足其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在此情境中是以慈爱者的角色出现的,而不是一个铁面的威严者。课程生态观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由于获得知识与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必须以园丁式的细心对待学生的每一细微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开放态度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和个人独特的价值观以及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学生不同的合理性观念给以宽容。教师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尊重学生一定范围的自由选择,并适当加以引导。这样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选择去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人生,在理解中学习新的东西,在生活中接受诗意、自然、幸福的教育。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将来离开学校后,能够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获得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能力。课程生态观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只有当课程考虑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有着各种特性和需要的活生生的个人时,这种课程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12]教师作为看护者,应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好的条件,在课程实施中,以最好的方式将课程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接纳。

(二)局外者向参与者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师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加以实现和完善。教师要参与到课程中去,参与到学生中去,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并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进行自主性、创新性学习。这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当合理地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思想内核,因为课程实施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意义生成的过程。包华士在从教育生态学的意义上剖析师生关系时,认为教育是一个具有文化传递任务的政治活动,也就是知识与权力关系网络构成的一种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学生在这个生态圈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同时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增强其沟通能力及文化读写能力。[13]而课程生态观所认为的生态圈并不是一种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这个生态圈是开放的,随时都要接受外来的信息。课程运作中应实现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从弱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教师中心言者的地位出发,追求一种主体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尊重教学双方的内部情感体验及价值追求。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14]教师应作为一个真正的参与者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使课程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存在,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师生富有个性化创造的平台,达到精神与精神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互动。

(三)教育者向学习者的转变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教师必然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合理地进行课程的改造。正如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15]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学习,成功地扮演好其本真的角色,因为教师的潜角色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在现代社会里,单一角色的人是不存在的。从哲学上讲,作为主体的人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微妙性的特点,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角色也应是不断变化的。正如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所指出的,“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这是一个往来不绝的连续过程。这是一个谦逊的和有创造性的运动,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必须参加”。[16]为了使学生得到持续的发展,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应成为终生学习的楷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获取终身发展的机会。

课程改革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的课程生态观,必将对课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成为更富人文精神的新型教师也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注释:

[1][2]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51.

[3]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4][6]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7,26.

[5][1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75,42.

[7][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

[8]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9]黎君.论“人的可能”与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2).

[10]张淑华.可持续发展观的“类”向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9).

[11][13][1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78,173

篇(3)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篇(4)

关键词:科研课题;高师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3-03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体,所以探索依托科研课题,与科研的基础平台:毕业论文、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师院校学生参加科研的重要性

当前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对学生参与科研不够重视,认为高师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而中学教师的教学不需要科研,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随着专业开设的多元化,不少高师院校都不同程度开设了非师范专业;同时,随着学生就业的多元化,不少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教师工作。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学会进行科研工作,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是重要的。由于对学生参与科研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导致这些院校的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毕业论文工作和质量受到影响。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系统、深、专、精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把科学研究因素引入教学研究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科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打交道中,学会了处理多种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依托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生物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一样,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又具有学科基础广泛,学科交叉、传递信息量大等特点,所涉及的科研课题,有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农业生产的研究;有微观方面的研究又有宏观方面的研究。因此根据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和特点,我们多样化地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立项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是高师院校学生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措施之一。为此,学院在毕业论文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依据其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内容,划分为若干小课题,由专家审定后面向学生,由学生选择承担开展论文工作。如周歧海教授、博士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广西基金的“黑叶猴的觅食生物学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课题,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划分为“黑叶猴理毛行为观察”、“黑叶猴食物选择及食物量研究”、“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等小项目,面向学生,由学生自由选题。实践证明,这种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不少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仍师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如2000级的黄中豪、韦显盛同学本科时毕业论文由黄乘明教授指导,本科毕业后仍师从黄乘明教授读硕,开展“弄岗黑叶猴的觅食生态学”和“扶绥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栖息地利用”研究;另唐绍清、秦新民、邓业成、周善义教授等也将自己承担国家资助自然基金项目和区课题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小课题给学生研究,这种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自主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课题的深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承担国家、区级等项目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多数教师从事的仅仅是校级项目、自选项目或探究性项目的课题。因此,将这些项目和课题作为学生课外小科研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发挥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之一。多年来,仅石贵玉教授就指导学生从事诸如“复合多效唑对、水仙花的矮化效应”、“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效应”、“环境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等几方面的课题,近35人的毕业论文,10人次获得了优秀论文,其中有的研究成果经重复实验和整理,发表在“生物物理学报”、“广西植物”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

3.地方特色资源研究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院生物学专业涉及的研究课题广泛。因此在开设毕业论文选题上也根据广西地方特色资源开设这类的选题供学生选择。这样既扩大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又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究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增强深入研究地方特色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特色资源的思想意识。

4.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杯”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道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同时依托科研课题开展各类科技竞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极为重要。“创新杯”、“挑战杯”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科学能力。为此每年学院领导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以学院和学校“创新杯”,继而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为载体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来,梁士楚教授、薛跃规教授、马姜明教授、石贵玉教授、谢强副教授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课题组开展研究,成果参加学校、全国的“创新杯”、“挑战杯”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如薛跃规教授指导的“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开发利用研究”获全国第六届“挑战杯”二等奖;“大石围及其周围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获第七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近几年来,我院学生获校“创新杯”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3名,贾金生同学获二项国家发明奖,这些成绩给学校、学院增添光彩,又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开拓了创新精神,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

5.中学课改研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部分是将来的中学教师,而与中学广大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现正在我国中学开展,因此,在大学期间让学生接受相关中学课程改革的信息,开展课程改革的探讨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很必要的。几年来,依据所承担的各种教学研究课题,我们有针对性地设置这方面的毕业论文课题,供学生选择。如杨华副教授指导的“试论研究性学习”、“广西中学生物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肖邦裕副教授指导的“新课程的生物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学生生物学学习态度的探讨”等。这些是杨华副教授等承担的国家、区课题所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和中学课程改革紧密相关的研究。这种做法一是扩大了选题范围,提高了学生兴趣;二是增强了学生的改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课程改革的基础。

6.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逐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在指导上,导师工作应重在“导”字上,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思考,综合分析,完成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实验过程和撰写工作。所以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提高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指导中,除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外,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精心悉意、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另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进行期间,定期检查各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保证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如期进行。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传授操作技能实验和一些较简单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是在教师和实验员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学生按实验步骤“药方抓药”样机械进行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后继课程毕业论文的教学。为此我们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开设了设计性试验。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提出试验题目,由学生查资料、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开放实验室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论文,讨论发言,评分等。如2002~2004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中,学生对“果蝇一对因子的杂交”实验、“果蝇二对因子的杂交”实验、“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进行了实验设计,然后独立进行实验,最后整理实验结果撰写每个实验的小论文,在课堂上宣读论文和讨论实验结果。由于实验是综合性的实验,实验的准备、药品配制、实验操作、数据整理、论文撰写都是独立完成,同时论文的撰写与毕业论文撰写格式大体相同,这不仅培养学生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实验操作、结果整理和分析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课程还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

总之,课外科研、毕业论文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制定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依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依托科研课题,多样化地开设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选题,使得本科课外科研、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兴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高师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述兴.提高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91-94.

[2]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3]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25(3):45.

[4]乔海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5]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6]王任翔,侯美珍,谢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216.

[7]石贵玉.提高高师生命科学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篇(5)

我们对北师大附中生态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进行了学习与总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学校特色生态校本课程,推进并完成以“生态环境与有机农耕”和“生态旅游规划”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建设。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面,学校有以下特色。

生态学和相关理论学习阶段。每学年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生态学理论、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生化实验方法、生物数据统计分析、文献检索等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与培训,以及对学生进行旅游规划理论、计算机软件使用、沙盘制作方法的介绍与指导。

实践活动阶段。我们认为,只有在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中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课程中结合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与优势,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生态环境与有机农耕”课程的实践活动:每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结合上学期学习的理论开始实践活动,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与生态素养相关的问卷调查,参加有机农耕的大棚实践,参观优质生态示范区等。“生态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活动有实地考察优质旅游景区(如金海湖、平谷南山村、太湖村、湖洞水等)、试用ArcGIS和CorelDraw软件做图、制作沙盘等。

特色校本课程评价。学校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具有灵活性、多元性、激励性。在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每一环节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自省自悟的感想和独特的看法,都给予肯定、认可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和创造欲望。

在课程评价环节,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采用交流式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概括总结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进行课程循环研究,最后形成课程理论和模式,以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篇(6)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情况调查

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上述要求所定的本科教学,显然面临改革的必然。应该承认,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无论就其课程设置或教学组织,都与现实的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对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入社会就业后对其素质评价的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意识层次不高,不能适应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思维模式较单一化、思维方向不甚明确;缺乏对世界性、全球化市场动态的新概念;缺乏预见性、超前观、系统性和动态观,“工匠型”的特征较为突出。

2.思维理智的低层面导致了观察、分析、决策、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面对市场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判别并决策方案时,往往因循守旧,莫衷一是,缺乏多方案决策思路和和多方案优化抉择的敏锐。

3.缺乏定量解析与定性决策一体化思维、分析的实作手段,在进行策划方案研究时,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有机整合。

4.缺乏现念,生活行为与工作行为不甚规范,主要表现为对个人的自信不足与对团队作用的漠然。

5.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仅仅因循于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缺乏应用开发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编程能力。

6.写作能力低下,演讲及陈述方式一般,与人沟通时抓不住主要因素,语言表达贫乏。

7.外语水平较差,其余诸如音乐、美学、艺术、哲学等范畴中的人文知识欠缺。

8.工程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缺乏工程师基础训练和工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材的改革

我国的高校统编教材无论就其系统的严密或是规范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作为理论的升华和系统整理,严密和规范理应成为教材编写的主要准则。而教材与理论专著的不同之处在于教材应当具备对学习者的诱导和启发。笔者认为在教材的改革中,我们可选择地把哲学、伦理学、文学、历史的片言只句,以最切合内容的方式引进到我们的教材中去,以增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教材的趣味。

2.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总体素质,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事建筑工程管理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组织开展第一课堂授课教学的能力;全球性经济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应对WTO市场新格局,调查并掌握市场动向,具备样本组织~数理定型~趋势预测~派生可行决策(往往应为多方案)的能力;创新意识强,善于学术整合,勤于习作,勇于投入,具有良好的市场经营顾问和企业管理顾问的知名度;理念清晰,懂法律,行为规范,具备直面市场、指导市场的理智心态。

3.互动参与式教学

根据近年来笔者组织的各类诸如“塑造杰出职业经理人”、“塑造杰出地产营销人”、“塑造杰出物业管理人”的岗位素质提升培训,深感这种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应引进到高校的教学中。互动参与式教学大大缩短了教与学双方的距离,诸多参与式课程,如团队合作的精神、非理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现场销售能力演练、即兴式命题演讲的思维联想、沟通技巧、营销策略、礼仪与公共关系等,能启迪参与者的强烈个人意识,从而自主地积极投入其中互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不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类的学生适用,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本科专业。

4.毕业设计(论文)的自由选题

我们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对自己数年来学习进行总结并应用于实践的检阅,而并非指导教师的教学总结;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重大教学环节是展现本科人才全面素质和应用能力的考察,而并非指导教师学术思想的展现。因而,由教师主观命题所设计的大纲,必然出现以下两方面的弊端:一是事先的设计期望与最终成果的期望内容距离太大;二是教师个人意图所框定的范围将使学生在完成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处于被动。从教育生态理论的观点出发:处于这种被动状态所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者被置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而其系统的熵增较大,不利于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完善。

三、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教育事业应对WTO的改革尝试,应以试点方式组织开展。日新月异的市场期盼着高素质人才的涌现,教育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产业,理应为市场输出大批理念超群,业务扎实的优秀人才。不失时机地开拓教学思路,及时引进、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启动新型教学机制,是高校教师应予以深层思考并大力付诸实践的探索课题。可以展望:不断地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中的教学改革,必能不辱使命地开创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舒达.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报告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篇(7)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学视角讨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理据。理工科大学创办与发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而非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