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压力情绪管理

压力情绪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7 10:59: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压力情绪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压力情绪管理

篇(1)

张力入行三年,业绩平平。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困扰他的是:为什么在销售工作中他跟客户的情绪互动不强?为什么他很难感染自己的客户?为什么他很难让客户尽快购买决策?张力明白,他和同事卖的完全一样的产品,要想赢得更好的绩效,他就必须要争取客户对他的个人好感,迅速获得客户的信任,与客户建立融合的关系。

为了提升自己的销售业绩,张力也参加过很多的培训班、也经常向业绩好的同事请教,力图提高自己的情绪感染能力。他掌握了说话时要用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音调、配合什么样的肢体语言。但是遗憾的是,尽管张力在销售中有意地使用了培训中所学习的技巧,但他对客户的情绪感染能力并没有加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成了张力一个玄而未解的心结和向上发展的玻璃天花板。

——张力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新入行的销售人员,还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销售人员,都认为自己需要技巧来提升情绪感染能力。日复一日,创造性的激情被日常琐屑的工作、生活压抑,于是每天都很疲倦,不愿意面对各种各样的销售情境。

刁钻的顾客、专横的上司、精明的同事……似乎都件事都在销售人员原本紧张的神经上百上加斤。

更何况还有那句话:他们二十四小时随传随到,专业、谒诚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你知道这是在描述什么工作吗?

7-11便利店?联邦快递?还是五星级酒店的服务人员?

不,它描述的正是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往往面临着比其他行业的人员更大压力。销售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销售人员不可能将工作、生活的界限区分地一清二楚:你的朋友,也许就是你潜在的客户;你的客户,也许会慢慢成为你的朋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就必须不断想办法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让他们重复购买、交叉购买、让客户为你介绍更多的客户、要挖空心思地不断地创造性满足客户需求,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客户身上榨取更多的价值。

如果其他工作还可以将时间严格、清楚地区分为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并利用休闲时间重整身心、享受生活的话,销售人员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休息时间的。销售是一场概率的游戏,在相同或接近的成交比率下,销售人员做的越多,他们的得到的“赢”的成果就越大。而更无情的是,销售就像抛硬币,你永远不知道是“赢”那一面朝上还是“输”那一面朝上。于是,任何一个机会都可能是“赢”的机会,你所遇见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你未来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所以,为了赢,销售人员不得不随时、随地全天候备战。结果繁重的工作导致了很多健康困扰:胃病、骨质增生、经常感冒、过度劳累……不仅仅如此,它还让我们越来越失去工销售的激情与动力。

压力处理问题表面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性的问题当然用技术性的手段来解决,所以压力处理、沟通类培训大受欢迎。

可惜培训的结果往往是当时激动,后来感动,结果不动。

那么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呢?

只有燃烧火柴才能点燃另一根火柴。

销售人员要点燃顾客的购买热情,首先要点燃自己内在的激情。只有真诚的情绪才能感染情绪。

销售人员的自我情绪压力处理不到位往往是他们感觉无力、对客户影响力减弱的真正原因所在。惯例来讲,我们往往会把情绪分成好的、不好的两个方面。例如人们习惯上会把伤心、愤怒、痛苦、难过,这些情绪看成不好的负面情绪。一旦我们发现这种负面情绪的苗头出现时,就会努去打压它、不理会它、希望它尽快离去。

其实情绪就像钟摆一样,负面的情绪能量有多大,正面情绪的能量相应也就有多大。当我们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时,正面的情绪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销售人员想要加强自己对他人的情绪感染力,调动客户的情绪进行销售,就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情绪有完全的接纳与完整的认知。

要调动客户的情绪,销售人员首先就要懂得调动自己的情绪,懂得与自己的情绪相处。不刻意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积极地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既能够在意识层面明白“任何的负面情绪背后都有正面意义”。建立自己良好的情绪处理机制,才能善用情绪调动客户的购买情绪。

情绪处理工具与方法:

学习与提升之道并不是从他人身上找答案,而是寻找到我们内在的动力。为自己的情绪压力寻找到高压、低压的源头,并对源头加以管理,才是真正的解决情绪压力之道。

动力:情绪管理的高压

销售人员在刚刚入职的时候,因为接触的都是新鲜事物,没有惯例可遁,也没有经验可依,只能凭自己的努力工作。于是比较有激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越来越多,惯例越来越常见,激情就慢慢地衰退了。

“经验递减法则”可以说明经验对我们激情的影响:五杯糖水,它们真实的甜度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从第一杯喝到第五杯,感觉就会越来越淡。等到喝第五杯的时候,就好像白开水一样。

这个法则一样可以用在销售人员的工作中:你还记得成交第一个客户的喜悦与快乐吗?那第九十九、一百个呢?也许早就不记得了。

如何保持第一次的喜悦与激情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修炼与努力,让生命里看到第一百次花开的时候还能像第一次看到花开的时候的感觉,要在成交第一百个客户的时候依然保持成交第一个客户时的激情、喜悦和感恩。

怎样才能为自己设计这样一个工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一按这个按纽,就好像启动了机器一样,“哗、哗”,激情就涌现出来。

用5W工具来看分解激情动力关键词:

人在最快乐、最开心的时候,情绪上会出现一种被称为“巅峰体验”的感觉。例如:当业绩被企业认同的时候,被开会表扬的时候、被客户感谢的时候、收款的时候……这些时候,想象一下用什么样的小物件最能代表你当时的心情?

一张照片?一首音乐?一个小小的吉祥物?特殊意义的物品:如当时穿的某件衣服?

都可以。只要它能立刻启动你的情绪,并方便携带。

当然,更简单的方法是在销售人员可以在自己身上安装一个小小的阀门。这个阀门可以在你手上,或者是臂上。任何时候,你一按它,当时你的“巅峰体验”就立即再次出现。

我们把这种预设经验,让过去的情境再次在脑海中浮现的过程称之为设定“心锚”。

对于销售主管来讲,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设定心锚的过程改为“成功航班”。“成功航班”可以将团队中一位同事的成功泛化,让每个成员都有成就感、荣誉感,让整个团队都登上“成功航班”。设计的时候可以是早会、或晚会,也可以是某个同事成交后、或一起努力成交重点客户,团队庆功的特殊时刻。方式也很简单,只要由一个人倡议,并具体设计动作、吉祥物、音乐等方式,让团队中每个成员参与进来。

压力:情绪管理的低压

情绪就像潮水一样,有高有低。对于处在低潮期的情绪,销售人员除了认同它、接纳它、面对它,又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把情绪低潮、不愿意上班,上了班也无精打采,消极怠工的情形称之为“职业感冒”。有些感冒随着时间的过去,就慢慢好了,有些感冒,则可能会引起大的职业问题:例如自我怀疑、价值感低,对自己不再有信任。

跟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同,情绪不会传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只会引发共震。这些情绪当然也可能会感染到销售人员直接面对的客户,导致交易的不成功。由于“马太效应”就产生了:越有的人,他得到越多;越没有的人,他所有的越被拿走。

篇(2)

论文摘要 心理压力在高校教师群体的日益显现,致使许多高校教师由于过高的压力、情绪问题,引起焦虑、失眠现象,甚至产生许多心理困扰、忧郁倾向、悲观情绪,通过有效疏导,缓解压力危机的方法,使教师排解压力,平衡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2]关淑萍.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减释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篇(3)

员工的情绪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情绪管理成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作者从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谈起,分析了父母单位的做法,研究了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情绪管理;安全;实践;应用

0引言

情绪,是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管理,就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和控制,从而使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说人的情绪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是因为,如果人的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就会认真工作、细致干事、平平安安;反之,如果人的情绪浮躁,心绪不宁,工作起来势必就会手忙脚乱,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说,辨认员工情绪,分析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进而加强情绪管理,对减少员工个体和群体情绪压力,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安全生产、促进组织和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通过暑期调查,就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实践与应用粗浅地谈几点认识。

1员工情绪波动的因素分析

一是家庭环境。家庭,是每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也是每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痛苦灾难,或者是挫折的时候,想到的最后一个寄宿地,所以说家庭环境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睡好觉、家庭不和睦以及离婚、失恋等,上班时情绪就低落,打瞌睡、思想分散、精力不集中,违章现象就难免发生。就父母所在单位来说,因远离都市,为了让子女们得到更优越的教育、医疗资源,在城里购房逐年增多,“走工”族越来越庞大,每天奔波往返于城市与前线之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繁重,或多或少也给大家带来了环境和心理上的压力,这些压力都会影响到员工的上岗情绪,有时严重就直接影响安全生产。二是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对职工情绪的影响是关键因素。父母单位属连续生产单位,职工大都处在一线野外工作,有时为了抢上各种作业措施,会冒风雨、斗酷暑、顶风雪,更有时还会加班连点,这些都会给职工带来思想情绪的影响。父母单位积极推崇作业现场“七想七不干”制度中,就有一条“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这也正是说明了安全生产的一项任务就是要不断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好的生产工作环境,防止情绪波动,保证职工精心操作,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管理环境。管理环境也是影响职工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采油一线单位上产形势相当严峻,油气产量压力大,为了约束职工、规范纪律,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对工作组织不力者罚款,更有甚者会严厉训斥,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某些职工的敌对情绪。试想,如果职工经常带着情绪上岗,对于安全生产也是埋下了深深的安全隐患。

2情绪管理法的摸索与应用

笔者以父母单位的一个注汽班组为例,他们管理注汽锅炉,高温高压,安全风险大。他们积极管理员工情绪,密切关注上岗员工的情绪,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及时对有情绪、精神状态不好的员工进行情感疏导、心态调整,有效消除了因不良情绪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每位员工成为安全生产的“原动力”,为班组发展提供了一份自己的强劲动力。他们借助“平安心情看板”,周期为一个工作日。第一步是“岗前自检”,分“拔、察、谈、想”四个环节。“拔”,每天上岗前,由员工本人将个人情绪状态对应选择“高兴、正常、难过、困乏、郁闷、愤怒”等表情拔摆到位。“察”,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认真观察“平安心情看板”上员工的情绪、察看员工是否劳保着装、察看是否有酒后或带病上岗,便于根据心情标志和员工状态,有的放矢地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安全提示。“谈”,通过观察员工的上岗情绪和状态,对情绪低落的,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消除消极情绪;对情绪高涨的,及时鼓励肯定,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投入工作,全面提升员工岗位安全生产的注意力。“想”,组织员工根据当日工作重点对照“七想七不干”(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提示卡,检验是否具备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步是“岗中督查”,分“警、看、动、查”四个环节。“警”,由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组织员工对班组安全誓词进行宣誓,营造浓厚的“我要安全”工作氛围,大大提高当班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看”,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全面对注汽流程、电气设备设施等重要的人、机、物、料等查看是否完好,工作环境是否满足安全作业要求。“动”,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及时对工作现场或施工中明显不符安全作业条件的设备设施进行整改修正。“查”,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工做到心里想着现场、眼睛盯着现场、脚步走在现场,全面巡查当日注汽施工,做到发现违章指挥或违章行为及时制止、汇报。第三步是“岗后沟通”,分“评、交”两个环节。“评”,当班工作结束后,班长或义务安全监督员与当班员工坐下一起对当班工作情况进行小结,总结当班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下步需要改进的措施、注意事项,填写好当班工作记录。“交”,按照“十交十不交”的交接班制度进行严格交接班,确保安全交接、清楚交接。至此,一个班的工作全部结束,形成闭合循环。

3两点启示

一是情绪管理可以为员工安全“预警”。父母单位共有员工4000余人,油、气、井喷、设备等灾害事故发生的机会相对较大,再加上员工当前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部分员工容易存在“侥幸”的心理,即使思想有负担、情绪不稳定、身体不舒服也要照常上岗,这样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倡情绪管理,结合实际建立适应的情绪管理工作法,可以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注重员工上岗前的情绪观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为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提供依据,有效避免员工带着思想隐患、消极情绪以及“病体”上岗,起到“隐患”早发现、早疏导、早排除的作用,为职工安全生产提供“预警”。二是情绪管理可以拉近员工间的“距离”。推行情绪管理,可以使班组长或者同事之间,及时注意观察到周围同事的情绪和心态,及时进行沟通疏导,能够有效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员工感受到班组的温暖和被关心、关怀。这样从管理的角度上充分满足了员工的心理需要,增强了班组亲和力,无形中也拉近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干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消除员工因为工作不顺心,而感到的忧虑和压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团结和睦,真正从安全这一方面来考虑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让他们感到人人平等,人人是班组的主人,进一步形成全员安全的合力。

4结束语

总之,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职工的情绪好坏对安全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上至管理者,下至班组长,都要高度重视职工的情绪管理,除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外,还要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心理学所提供的方法,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使职工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情绪。这样,职工们就一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振作、更有作为,安全生产也会出现新的局面。

作者:王艺伟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4)

一、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基本涵义

关于心理承受力的基本涵义,已有的规范定义不多。笔者认为,心理承受力是个人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它是个人遭遇的外在压力与个人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调节变量,可以起到外在压力对个人身心健康冲击的缓冲作用。

1.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观测值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受到外在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而且受到个人心理承受力的积极调节。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外在压力成反比,而与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H=R/S。H表示身心健康状况,S表示压力大小,R表示心理承受力大小。为了考察心理承受力,我们变换一下公式就得到,R=S×H。这说明个人心理承受力是外在压力与身心健康状况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身心健康指标和压力量这两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出来。

2.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极限值

其实,在现实情境中,在学生个人心理承受力与大学生承受的压力量及身心健康指标之间不是简单的函数关系。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要发挥作用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心力潜伏阶段。第二,积极抵抗阶段。第三,心力衰退阶段。随着压力强度的不断增大,达到一定的程度,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超过极限,其抵抗作用反而得到削弱,个体从积极抵抗转向消极退缩或放弃,最后甚至导致心理崩溃。在这里,某个压力强度使个人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发挥到最佳水平,那么这个压力强度下的心理承受力水平就是心理承受力的极限值。大学生心理承力的极限值是反映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的真正指标(如图1)。

不过,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承受水平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有两个特征,其一,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总体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过期间也有波动,比如到了青春期,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二,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水平在极限值下的压力刺激下会不断受到锻炼而有所提高。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不断经受压力和挫折的考验和锤炼,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受到其成长、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压力的考验,并通过其常见的身心健康指标反映出来。这种心理承受力是一个复杂的人格特征,它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刺激、不断适应社会环境而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生物性因素、后天社会性因素和个人自主能动性因素的制约。

1.先天的生物性因素

正如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一样,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品质,也包含一些先天的生物性成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基本人格结构中蕴含着两个具有明显先天倾向的心理成分(也称气质成分),即内倾一外倾和情绪稳定性一神经质,这两种成分都与接受和忍耐外在刺激的程度有很大关系。这些先天气质因素在接受和忍耐刺激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大学生后天心理承受力的个体差异。

2.后天的社会性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会在后天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渐渐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后天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早期的经历。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儿童的个人需要得不到适当的满足,他们的行为受到过多的限制甚至惩罚,那么就会导致儿童的压抑和麻木,于是后来的环境要求和压力就可能使这些个体产生心理退缩和行为倒退,相反,如果纵容儿童的欲望和行为,在将来的成长环境中,他们一旦受到压力刺激,就可能导致心理崩溃。总之,在成长的早期,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得到适当的合理的满足,可以为其将来适应环境、应对压力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其二是后期的成长。如果说在人生早期,学生的社会行为主要由其本能的需要和愿望所推动,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入青少年以后,学生就是在其渐渐形成的价值观的指引下适应社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经历,并经过自我选择,渐渐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决定自己对所处环境的看法和要求,也决定个人对外在压力刺激的感受和反应。

3.个人的自主能动性因素

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们从来不是被动适应外在环境的。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人们通过对外在环境的主动选择、调控和改变来维持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人启动自主选择机制适应环境,即个体通过选择和建构那些自己喜欢的、与自身的人格素质相匹配的环境,那些有利于自身素质得到发挥的环境,从而使自己不至于遭受太多的威胁和太大的挑战。其二是个体启动自我认知调节机制以适应环境,即个体通过对自身人格素质和认知能力的优势与劣势的认知和调节,扬长避短,利用其优势来应对外在压力,适应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在这两个方面的自主能动性是有差异的。有些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对环境的自主选择能力,能通过注意情境信息反馈来指引自己的行为。由于他们对情境信息敏感,而对内心状态和情感不敏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灵活的行为策略来应对压力。而有些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对自我的认知和调节能力,他们能够注意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情感,但是对情境变化不敏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调节自我情绪、稳定自我信念来应对外在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结构成分的系统分析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在外在压力冲击与个人健康之间充当缓冲器的作用,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心理行为过程:个人对压力的认知评估过程,在压力状态下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管理过程,个人通过意志努力对压力的抵抗过程,个人选择应对策略和执行应对行为的过程。在这些心理行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承受力中认知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意志的力量、行为的力量在抵抗压力冲击中的作用。因此,下面也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结构成分。

1.认知成分

有研究表明,压力的性质和大小,一方面决定于实际的外在刺激因素,另一方面也决定于个体对刺激因素的主观认知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个体不能选择所面临的压力情境,但是个体可以决定对刺激因素进行何种理解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种具有认知属性的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对压力的认知评估过程,从而影响他们抵抗压力的状况;(1)理性,即一种冷静、理智的行事处世的风格。具有理性的个体会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压力情境,而缺乏理性的人则会在压力情境面前表现思维缺乏逻辑、情绪冲动、行为莽撞,失去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2)自信,也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特定活动任务的主观信念。高自我效能感者认定自己有足够的资源抵抗某种外在压力,于是体验到挑战感;低自我效能感者认定某种压力是他们无法应付或抵抗的,于是就会体验到威胁感。(3)乐观,即一种认为生活中通常发生好的事情而不是坏的事情的积极信念。在压力面前,乐观者通过个体对压力事件性质的自我服务归因或自我保护归因表现出来,总会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悲观者则会说:“完了……我总是这样倒霉!”总之,理性令我们客观分析压力,自信让我们积极评估自己,乐观使我们积极面对整个世界(自我与压力情境组成),它们都是我们在对压力情境的认知评估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有效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当处于压力情境中时,伴随着对压力情境一定的认知评估,个体也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不过,在压力情境中,情绪是认知的衍生物,却不是认知的附属物,情绪一旦产生,就有其对外在压力情境的独特的适应能力。现代健康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情绪压抑不好,适度的表达和发泄有利于身心健康;情绪放纵也不好,情绪的适当调节管理才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而激荡的年龄,也是情绪方面心理问题比较多的群体。因此,当处于压力状态下时,大学生应该注意情绪的调节和管理。那么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情绪的调节和管理又需要哪些素质呢?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情绪的调节和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而也就形成两种情绪管理的素质:(1)情绪的自我控制,即个体对自我情绪表达的适当控制。它通过延迟满足、抑制攻击、作出计划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情绪控制有控制过度和控制不足的两个极端,情绪控制过度导致压抑性人格,情绪控制不足导致放纵性人格,只有自我控制适中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外在压力也才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2)情绪的自我管理,即个体调整情绪的自我控制水平以满足情境需要。它通过情绪的适时适度激发、情绪的恰当表达、情绪的灵活转移等方式表现出来。情绪的自我管理反映出个体面对变化的情境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等人格特征,也被称作自我弹性人格。高自我弹性者有充分的心理资源和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随时的遭遇,从而灵活地使用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相反,低自我弹性者表现很少的适应灵活性,他们不能对变化的环境要求作出及时反应,很难从挫折经历中恢复过来。个体沿着从低弹性到高弹性这一连续体序列,表现为其适应功能的不断增强。高自我弹性者集中表现了情绪表达和管理的最优化倾向。

3.意志成分

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因此抵抗外在压力需要个人意志的能动力量。那么,从理论逻辑上分析,哪些意志品质是我们抵抗压力所需要的呢?首先是动力性意志力,即个体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心理动力。其次是挑战性意志力,即个体面对困难和压力的积极态度。再次是控制性意志力,即个体控制压力情境的信念。最后是自主性意志力,即个体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意识。概括起来,只有具备迎接困难的动力,面对困难的勇气,驾驭困难的信心,依靠自我解决困难的意识,大学生才具备了战胜困难的完备的意志品质。当然,大学生的这种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和锻炼中渐渐形成的。

4.行为成分

篇(5)

【关键词】教师;情绪管理;意义;策略

本文从“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三方面,浅谈笔者对于教师的情绪管理的认识。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对负面情绪进行调整和控制,来保持正面情绪的过程。由于人的身份、地位、环境等情况不同,情绪管理的方法、对象和目的也不尽相同。教师的情绪管理主要是指通过调整来自学校、学生、社会及整体工作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使自身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

二、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对自身有直接影响,对工作、对学生也有重要影响。

(一)影响教师身心健康

1.影响心理健康

是否具备情绪调控的能力,是评判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如果教师不具备管理情绪的能力,那么很难适应工作强度大、难度系数高、人际关系复杂的教师工作,就会整天陷入压抑、紧张、烦躁、愤怒等负面情绪当中,心理健康遭受严重伤害。

2.影响身体健康

长久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失眠、厌食、疲倦、无力等生理反应,进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消化不良、反应迟缓等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如果教师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就很容易长期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而损伤身体健康。

(二)影响授课质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情绪积极,富有热情,那么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反馈,提升课堂效率;反之,教师情绪消极,萎靡不振,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与学生沟通不畅,教学管理不到位,甚至激化师生矛盾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影响学生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需要履行言传身教的职责。教师的情绪通过言谈举止反映出来,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工作认真、思维敏锐,性格乐观,那么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对教师产生喜爱、亲近和崇拜的情感,并通过模仿教师言行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名具备健康人格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对待工作消极倦怠,对待学生简单粗暴,对待同事冷漠自私,那么学生就容易与教师疏远,并且在教师长期负面情绪的“压制”下变得胆小、怯懦、自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教师自我调节

情绪具备很强的主观性,来自于教师内心,那么情绪管理也应该从教师自身入手,通过自我调节实现情绪管理。

1.发现情绪

教师每天面对来自社会、学生、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难免产生厌烦、愤怒、紧张等负面情绪。而避免这些负面情绪的前提条件,就是正视它们。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觉察消极情绪,进而进行调节和疏导。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就同一问题展开提问,连续有两到三个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就会在潜意识中有挫败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这种情绪,就会逐渐演变成烦躁、抑郁、愤怒等其他情绪。相反,如果教师及时觉察了这种情绪,就会有针对性的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调整讲课进度,使大部分同学都跟上讲课节奏;或者随机进行课堂测试,看到底有多少同学对这一问题掌握不好,进行课下辅导等。如此一来,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表达情绪

教师不仅要善于察觉情绪,还要善于表达情绪,这对于控制情绪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一直思想溜号,交头接耳。教师在多次劝阻无效后,会产生负面情绪。此时,教师就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阐明观点、表明立场,表达情绪。教师可以跟这些同学说:老师对你们这种行为感觉很生气,你们这种行为不仅打扰了其他同学听课,也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也许你们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是我希望你们现在停止一切与上课无关的活动,认真听课,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下课时候找我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阻止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也从他们的立场考虑了问题,顾及了他们的自尊,并很好的表达了自身的情绪,取得良好的情绪管理效果。

3.宣泄情绪

长久的情绪堆积会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宣泄情绪,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压力。例如,通过看电影、唱歌、跑步、听音乐、与朋友聚餐、找人倾诉、看书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教师的注意力从繁杂的工作琐事中抽离出来,转换心情,体验生活的乐趣,并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身情绪得到控制。

4.自我提升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产生与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心理调节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同样是面对一次教师技能大赛,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信心满满并积极准备,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有的教师则患得患失,一会儿害怕自己的表现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一会儿害怕自己的准备不充分上台丢人,始终用悲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面对同样的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态度,就体现了教师的性格特征、心理调节能力和工作能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从这三方面来实现自我提升:

首先,调整自身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经过长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结交朋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参与集体活动等多种方法,对自身性格进行调整,努力形成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为情绪管理奠定基础。

其次,培养高尚师德。作为一名教师,“师德”是基本的工作守则和职业道德,而培养自身的师德,对于情绪管理也大有裨益。例如,教师树立“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那么在面对学生犯的各种错误的时候,就会充满爱心、耐心的解决,就不容易产生厌烦、愤怒等负面情绪;教师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那么在面对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甚至无理指责的时候,就会充满包容、理解和原谅,就不容易产生委屈、怨恨等负面情绪;教师秉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那么在面对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课改要求等诸多工作的时候,就会充满热情和干劲,不容易产生抵触、抱怨等负面情绪。由此可见,培养高尚的师德,对于教师的情绪管理意义重大。

再次,学会心理调节。教师通过阅读心理调节的书籍,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心理调节的方法,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提高自身心理调节的能力,对于情绪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加强业务学习。教师如果具备了优异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教研能力,那么相对而言,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会比较少,解决的途径也比较多,如此一来,产生负面情绪的机会就比较少,从根本上提高了情绪管理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为情绪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参与调节

学校是教师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协助教师管理情绪。

1.领导关心

校领导应该关心教师内心、关注教师成长、尊重教师人格、肯定教师工作、维护教师利益,对于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加以指导和帮助,为教师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使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2.完善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业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针对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适当奖励;针对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改进,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惩罚批评为辅,在维护教师工作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全体教师的全面发展。

3.培训教育。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授课艺术培训、教师技能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心理咨询

学校要为教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随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疏导情绪上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

5.情感交流

学校要重视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举行师生共同参与的短跑接力赛,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举行教师团体文艺汇演、篮球比赛,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疾苦、倾听教师心声,增强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团结友爱的氛围当中,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放松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是情绪管理的最佳状态。

(三)学生家长理解

学生和家长是教学活动的监督主体,是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更是教育事业的主要受益人。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包容,是激励教师奋进、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教师减轻压力、情绪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和家长应该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对于教师的合理言行给予理解和支持,“家、师、生”三方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相长。例如,针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可能会要求他们利用午休或课后时间补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巩固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也为了对学生略施薄惩,防止再犯。然而,有的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行为不接受,顶撞、抱怨甚至告发老师,激化了师生以及师长之间的矛盾,对教师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对学生学习与成长也不利。如果家长和学生能够给教师多一些理解,通过与教师的沟通来商量更加妥帖的解决方案,那么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师生情感也得以拉近,对教师的情绪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协助调节

教师是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群体,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从社会角度协助教师进行情绪管理。

1.提高声望

近些年来,针对教师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让社会对教师群体有了一些误解和偏见。这种以点带面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教师的情感,损伤了教师的声望,给教师群体带来极大压力。国家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及有关单位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严格执法,及时将“害群之马”清除教师队伍,还广大教师以清白;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师情感,充分肯定他们为我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各项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2.提高待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国”理念的提出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教师的薪资待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教师整体工资水平还是偏低的,导致很多教师存在严重的经济压力,甚至有一些意志薄弱的教师走向贪污的违法境地。这就要求社会关注教师权益,适当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3.合理期待。

社会中一部分人对于教师的过分期待,也是给教师带来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比如,很多人认为教师就应该无私奉献,认为教师加班、带病工作、舍小家为大家都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给教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希望社会以“人”而不是“神”的标准来要求教师,对教师要合理期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三方面阐明了笔者对教师的情绪管理这一话题的认识。教师的情绪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努力探索,也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协助与配合。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全社会对于教师群体的关注和理解,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宏莉,吴秀生.中学教师焦虑情绪、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

[2]朱小苘,李建明,牛春娟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

篇(6)

焦虑。由于对工作业绩、同行业竞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过的一种烦躁情绪。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并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

抑郁。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别理我、烦着呢”等语言,这些流行的口头禅实际上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银行工作人员由于面对业绩、客户的高标准要求等压力,在未达成目标时,极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常伴有消极悲观、内心痛苦、对生活失去热情、做事提不起兴趣、自我评价低等症状。长期处于这种思想中,极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紧张。由于压力导致经常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状态,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效率下降,缺乏成就感。长期积累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和态度冷漠,诸事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甚至因为自暴自弃而产生铤而走险的心理,或者产生贪污、腐败的、堕落的人格心理等。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员工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涉及到个体,同样影响到企业机体和系统整体,更是事关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而压力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人能逃出压力的藩篱,只是承受的大与小的问题。那么,当员工面对高压而产生心理问题时,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

从企业角度出发

当员工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时,组织应该想方设法减轻员工压力,降低压力对员工的负面影响。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企业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以促进员工心理的健康发展。

改善员工心理信念

压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同等程度的工作压力会因为员工自身的心理因素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说情绪是信念作用于诱发事件的结果,而不是直接来自诱发性事件。所以从信念、思维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干预,对于提高员工的压力对抗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帮助。

帮助员工提高自信。管理者设置一些可促进员工发展、又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让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从而获得成功。同时,管理者不要吝惜自己的称赞和肯定,多发现员工的闪光点,多给予正面评价。这样不断地累积获得感和成就感,会大大增强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自信心。

倡导积极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指的是一种对人对事想得开、看得开的心理状态,尽力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事件,亦能接受自己无力改变的事件。这种心态对于缓解工作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企业无法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但管理者可以在工作中倡导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让员工学会及时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追逐,对于人际关系和管理制度中暂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多些许宽容,从而减少了无意义的抱怨,为自己减轻心理负担。

改善组织工作环境

创造高效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主动营造整洁、舒适办公环境的习惯。比如:桌上仅留必要物品并随手可以拿到,以集中注意力;建立预约备忘录机制;加强文件管理等。同时管理者要严格控制打扰。如:关注噪声、光线、舒适、整洁、装饰等方面,给员工提供一个爽心悦目的工作空间,有利于达到员工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减轻压力。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企业可开设宣传专栏,普及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开设有关压力管理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可告知员工诸如压力的严重后果、代价;压力的早期预警信号;压力的自我调适方法(如健康食谱、有规律锻炼身体、学着放松和睡个好觉、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等)……让员工筑起“心理免疫”的堤坝,增强心理“抗震”能力。

提供保健或健康项目。鼓励员工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可建立一些专门的保健室,向员工提供各种锻炼、放松设备,让员工免费使用。通过健身、运动不仅保持了员工的生理健康,而且还可使员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得到释放和宣泄,从而维持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员。企业可聘请专业资深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老师,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使员工达成一种共识:“身体不适,找内外科医生,心理不适,找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在为员工提供精神支持与心理辅导、帮助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方面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科学方法。

发展社交支持网络

心理学家发现,来自家庭、朋友、同事或领导的社交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可见,社交支持对于缓解员工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将社交支持理论运用到员工减压的实施当中:

将人际支持作为招聘甄选条件。企业可将员工帮助他人的意识作为招聘人员的维度之一,为企业构建一个支持性的工作氛围。当公司员工出现压力过大时,能更容易地从同事中获取帮助和情感安慰,从而支撑自己M快走出压力的困境。

提升管理者自身修养。管理者自身淡定、乐观积极的处事之道本身能够对员工的价值观和压力应对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忙着为员工减压付出成本的同时,别忘了从提高管理层自身的情商和修养入手,利用管理者的个人领导魅力,影响和改变员工的压力应对方式。此外,大量事实证明,来自上司的支持是缓解员工压力的重要来源,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让员工在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交流氛围中,使他们的压力得到缓解与释放。

从员工角度出发

心理疏导先行,提高工作人员自我调适功能

一切外来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工作人员要关注、理解并善待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心理调试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如:

转移注意力。出现不良情绪,是因为存在现实的刺激,从而导致我们心情烦躁、精神不振、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当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要让自己沉溺于刺激事件之中,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我们不再去注意刺激事件,那么情绪就会慢慢的放松与调整了。

倾诉心理困扰。每一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也会有上下波动,人的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如果持续的情绪烦躁、低落,那么就要试着去调整。当不良情绪无法摆脱时,可以试着寻找心理支持,如找个人倾诉我们的心理困扰,将我们的不良情绪都宣泄出来,那么情绪就能调整过来。

积极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在自我调整不良情绪时,是非常有效果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快速地好起来,人们常说“阿Q精神胜利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

内外兼修并重,提高业务水平并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这是缓解压力最根本的因素。只有对自身的各项业务都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应对并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和挑战。

夯实专业知识。压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能力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学习和培训使银行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对困难的解决能力,使困难的工作变得轻松。

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尝试着从工作中感悟或体会更多关于工作的意义。正是由于每一个银行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整个国家的金融经济才能得以正常运转;正是由于银行员工的努力,才有那么多的家庭获得更多的幸福。因此,要从工作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篇(7)

单打独斗、缺乏协作学籍管理中的不少工作与学校的很多管理工作存在着联系和交叉,因此,一个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做得好,要避免出现问题,需要各个部门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但是,一些教职工的头脑中缺乏合作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视学籍管理为教学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根本不把学籍管理活动当做一回事,对学籍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例如,个别任课老师在提交考试、考查成绩时,存在随意或者不准确的现象,个别辅导员或教官为了图省事,在不作说明和要求的情况下,将学籍登记表格发给学生填写,不亲自进行核对后就提交学院学籍管理部门等等。也容易产生因为学籍登记信息不客观真实而影响学生毕业和毕业证被用人单位怀疑的严重后果。当问题发生后,这些教职工还把责任全部往学籍管理人员身上推,让学籍管理人员的心身倍受伤害。学籍管理人员长期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又得不到别人的配合、理解和支持时,心理会产生自卑、自闭的排斥心态,身体方面也会出现情绪低落、消化不良、食不甘味等不良反应。重复操作、单调乏味学籍管理的内容是学生学籍的有关信息,很多内容具有确定性,如出生年月、性别、户籍来源、家庭成员信息等,每一次向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向有关用人单位报送学生信息时,都要填写或报送同样的内容,重复劳动的特点明显,缺乏新意,单调乏味。在工作时间过长、看不到尽头的情况下,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职业疲惫。“烦琐性、单调性和重复性”“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是心理疲劳的一种情绪表现”“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精神疲惫,工作频频出错。”[2]因为重复操作、单调乏味而形成了职业疲惫之后,心理会出现的压抑、郁闷的异常现象,身体会出现心律不齐、头昏眼花、心闷等不良症状,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感冒或者患其他传染病。多重职责、节外生枝从理论上来说,学籍管理的对象只应该是学生学籍有关的信息,但事实却非如此,从表格中可以发现,需要学籍管理人员“管理的事务”非常多,推优、入党、评奖、升本、就业推荐、成绩查询等这些与学生学籍管理没有多大关系的事务,都需要学籍管理人员独立或者协助完成。如此一来,年初制定的已经做到细化到每一周做什么事情的工作计划,往往因为这些无法事先预料的节外生枝的其他“工作任务”无法得到落实。现实体制下,实现质效考评,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就是学籍管理人员年初工作计划所列举的事务和完成时限目标。领导只关注结果(完成情况),不太过问过程(如何完成)。因为“替别人办事而完不成计划”不能够作为免责的“理由”,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压力显而易见。学籍管理人员不是“千手观音”,没有“三头六臂”,只能一件一件地做工作。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就耽误了别人委托的事情,而先做了别人委托的事情,就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会出现烦躁不安的异常现象,身体方面也会出现言行失常、性格怪异等不良反应,容易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管学籍管理人员是否喜欢,它都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既然无法回避,只有用于面对。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以克服,以达到变消极压力为积极的动力的目的。很多学籍管理人员只知道自己承受着压力,却不知该如何应对。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加以应对:发现问题,分清原因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一样,对于学籍管理人员而言,善于发现和分析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是找到减轻和舒缓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的前提。学籍管理压力的原因与减轻和舒缓压力的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就如医生看病一样,只有弄清了导致生病的“病因”,才能找出“对症下药”的良方。所以,学籍管理人员要想达到从容应对工作压力、保证自己心身健康的目的,对于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必须要有全面和客观的了解,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首先要对自己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帮助自己提高承受压力的信心。其次,还要对压力的来源、多少、类别以及给自己心理和身体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等,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能够认识自己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找不到产生工作压力的根源,弄不清楚这些原因给自己的心身所产生的影响,你就不可能及时地调节好自己的心理问题。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可以自行或者与同事一起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或者机构,比如向心理咨询师请教等。调整情绪,平衡心态心理学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在拥有良好情绪和平衡心态的时候,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得到提高,各个内部器官功能活动会更加协调,整个人会呈现精力旺盛、思维灵活、动作协调、反应迅速的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的人,在工作中所体会到的压力感不是很强,这说明良好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由于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调整情绪,关键是做好情绪“增、减”的文章。即尽可能地增加积极情绪,包括理智、幽默、自我悦纳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情绪,包括唉声叹气、歇斯底里等。无论是增加积极情绪,还是减少消极的情绪,有效方法除了静态的理智思考和动态的宣泄之外,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乐之心常驻心田。唐代诗人白居易曰“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轻松工作才能心身愉悦;快乐工作才能事业有成!”[3]既然学籍管理工作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无法躲避,那就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乐观其成,让自己经常保持喜悦、欢乐、愉快的积极情绪,以心神怡然的轻松状态去从事工作。

积极应对,善于分化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工作与压力是对子,压力与工作形影不离,只要有工作的地方,就会有做得顺不顺、做不做得完、做的满不满意等压力。既然压力是客观存在、无法躲避的现象,作为学籍管理人员,就要积极应对压力。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你不被压力吓倒,压力就会给你让路。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勇气和内心的确信,即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工作,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高水平地完成工作,相信自己的工作一定会让领导和同事折服等。当然,从科学的角度说,勇气和内心的确信这些理性因素的方法,只是减少和舒缓压力的“强力”,仅依赖这种“强力”还无法达到完全扫除压力的目的,过分地使用这些“强力”,甚至会产生“弹簧效应”的反作用。所以,学籍管理人员还需要采用一些具有理性因素的方法来分化压力,进而达到减少和舒缓压力的良好效果。这些方法包括:1.劳逸结合。学籍管理工作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的工作,除了新生报到期间、放假前期以及学生毕业期间需要高强度地连续加班之外,其他期间的工作还是学籍管理者可以从容掌控的。不要把工作当成一切,当你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压力就形成了。因此,学籍管理者要给自己留一些个人空间,每天都应该安排一段时间处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在长时间工作期间,也要忙里偷闲地活动一下,如做一下保健操,到办公室外走一会,眺望一下蓝天或者远处的林木花草等,这些活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放松大脑,恢复精力。心理学研究证实,健康的消遣,有助于减轻或舒缓工作压力。如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中意的电视剧,能有效减轻压力感,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又如选择与家人或者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无论是在洁白无瑕的海滩上行走或者在春意盎然的公园里漫步,当温暖的阳光照在你的皮肤上或者习习的微风略过你的耳边时,一切的压力和烦恼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消遣必须适度,而且应该是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要避免采取那些有副作用的消遣方式,例如看通宵达旦地观看电视或者借酒解乏,或者超强度的运动等,这些方式都只会令你第二天更感加疲劳,更加厌恶工作,换言之,不健康的消遣方式只会增添工作压力。总之,要掌握快乐工作的秘诀,做开开心心的学籍管理者,不做愁眉苦脸的学籍管理奴。2.学会倾诉倾诉是寻求别人的理解与同情,进而减少和舒缓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学实验证实,任何形式的倾诉,无论是面对着与自己交谈的人,还是对着无法相互交流情感的画像或者其他物品等所作的严肃认真的陈述、歇斯底里的哭述、漫不经心的谈论等,都可以起到“说出来心就不堵”和“一吐为快”的效果。效果比较好的是选择向家人倾诉。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关心,是最好的减压器。当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或者难以克服的压力时,将不良情绪带回家,把与自己朝夕共处的家人作为泄气或者泄愤对象,是最不明智的。家是每一个人的避风港,遇到工作压力难以排解时,应该敢于和善于向家人倾诉,向家人坦承你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心理感受,寻求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在外地工作,还没有成家的学籍管理者,可以向自己信任和友好的同事或者朋友倾诉,如果能够向与自己有共同问题的人倾诉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杠杆原理一样,在倾诉的过程中,倾诉对象所谈的压力会让你有“惺惺相惜”的感受,“同病相怜”的你得知别人也有这种痛苦时,心里会感到无比平衡,痛苦感受自然降低。实在没有更好的倾诉对象时,可以去求助于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在听取了你的倾诉后,通常会给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心理调节建议。3.加强合作,分解压力学籍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仅凭个别人是无法高质量地完成的。作为学籍管理人员,哪怕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也要具有团队意识,要从全院校的视角看问题。千万千万不要陷到一个可怕的泥潭当中:认为你是唯一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同事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也会有那样的感觉,于是就会把工作尽可能都加到你的身上。这样你的工作强度就要大大增加,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就会强烈。因此,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减少和舒缓工作压力,就要加强与同事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是积极、畅通、和谐的工作交流,而积极、畅通、和谐的工作交流需要学籍管理人员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和真心实意诚信心态来主动争取。“人懂得尊重别人,他就不霸道,不霸道的人就有道德”[4]。所以,学籍管理人员在与同事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合作办事或协作办事时,不但要积极主动,还要秉承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和同情的态度。只有这样,同事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才会乐于为你分担工作任务,才会主动为你排忧解难,从而减少和舒缓你的工作压力。

积极呼吁,争取保障学籍管理工作的不少内容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当差错出现导致责任追究时,在“好大喜功”屡见不鲜、“推功揽过”难得一见这种功利色彩十分浓厚的社会环境下,学籍管理人员因为“位卑言轻”,往往成为“替罪羊”。加上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多做少说”,甚至是“只做不说”,其中的艰辛和苦辣并不被大多数的教职工所了解,即便管理工作做得完美无瑕,也很难得到高规格(院校级或以上)的表彰奖励。担责概率极高与获奖概率奇低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外,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通常比较低,心理和身体所感受到的压力超出常人,绝大多数学籍管理人员存在着转岗的心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长期有效地保障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基本权利,必须依靠学校有关制度的支撑。为了让学籍管理人员留得住,做得好,心身健康、快乐,仅仅依靠“事业留人”的道德要求是难以为继的,还需要有“待遇留人”制度保障。为此,学籍管理人员应该善于和敢于呼吁改善和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作者:黄家玲 单位: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