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1 20:41: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篇(1)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协同教育理论及“2011计划”建设理论,从知识视角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思路。在实现途径上,需要允许校企全面人才渗透,强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并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其中体制机制改革主要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路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和人才资助体系方面入手,实现校企之间知识环节与人才培养环节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协同;体制机制;2011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72-04

收稿日期:2014-12-04

作者简介:汤勇(1978—),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网络、区域创业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计划’框架下地方高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项目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计划引导地方高校技术创业职能形成的机理与管理体系构建”(XJK013CGD067)

随着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急剧上升,传统意义上大学课堂的讲授模式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已经广泛受到质疑。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大学主政者不断审视其管理与运作模式,产生了以校企合作为代表的广泛容纳大学、企业及社会诸主动性要素的全方位大学模式,将大学的“大”触角伸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大学的全面改革,一部分学校能很好地通过系统内其他要素反馈的信息,适时对本身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而另外一些学校虽然也在加快步伐促进其融入社会大环境中,但由于主体本身对市场的不适应性,或者由于本身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兼容程度差,或者在新建大学体系里各要素之间交易成本高,导致大学主体地位丧失、社会认可程度下降、培养目标混乱、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叶鉴铭等,2012)。

针对当前较为激烈的大学如何与社会相适应的问题的争论,本文以较为广泛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出发点,在国家“2011计划”推行背景下,围绕合作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与最终目标。

一、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现状

校企多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由来已久。在近200年发展过程中,国外已形成较为一致认可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基于国家或地方投资的基金会项目模式(Hewitt-Dundas,2013);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大学创办科技园,引入企业驻扎,然后由驻扎的企业与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Park,2010);第三种模式是大学企业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模式,在共同教学与科研目标下组建,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等结合,形成强市场导向与高效的培养机制(Etzkowitz,2001);第四种模式是孵化器模式,通过大学组建孵化机构,为新成立企业提升主要技术支持(Etzkowitz,2002);最后一种模式是教学公司模式,该模式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业视为同等重要任务,在培育产品上不仅强调企业成活、成长,也强调人才培育与提升,以公司化的方式将两类产品作为公司绩效目标(Biggs,2011)。

国内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是近年来在大学市场竞争条件下才出现的,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大学率先让学生培养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通过大学校办企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实践实训基地等方式,广泛吸纳能有效承接大学教师与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的企业、政府及研究机构。校企合作将大学从单点知识传授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市场化的视角从校外寻求可以用来组合和学习的资源[1],增强了大学知识存量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大学知识的市场认可度。

在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校企多方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Ponds(2010)从知识范围的角度提出了大学边界的扩张问题,认为实现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能有效提升人才的知识范围,提升知识绩效。LeeS.(2010)从开放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校企合作展开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产品培育的问题,认为大学应该突破边界,将创新视域扩张到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合作机构,并且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创新的责任主体与收益分享机制。

然而,大学校企合作制度虽然在国内实施多年,也见证了一批丰富的合作成果,但并非所有的大学都能从中受益。特别是针对一批教学质量相对较弱,发展根基不强的地方性大学,较少形成稳固有效的校企合作典范,更无法将校企合作全面深入推广下去。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校企合作缺少良好的合作基础。长期以来,大学与企业相互独立成长,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要求。大学一直追求人才知识的灌输,以最大程度输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产出高度创新性的原创性成果为发展目标;而企业往往以市场为导向,一般应按照市场的需求设定其发展目标。由于两者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两者在组织机构设置、实施制度、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两者之间存在较多的基础性条件差异。

二是主体之间认知度低。在国内,大学一直被视为精英聚集的场所,代表了知识高度发达的领域。大学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神圣的象牙塔形象出现,其知识的水平和存量往往被视为同时代知识巅峰的代表。大学理所当然地认为其最有责任和能力担当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使命。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具备创利能力的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一方面凝聚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同时其发展视角往往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当市场环境下重新思考人才培养时,两类主体均认为自身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甚至导致两者合作时,互相之间并不承认对方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合作中也会有意地通过制度障碍影响另一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性。

三是受制度束缚,交易路径复杂,交易效率低。由于大学和企业是两类不同的行政管理单元,即使双方有意向主动了解对方,甚至承认对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各自的行政风格影响,均期望对方能按照自己的行政习惯办事,或者一方的制度无法兼容另一方的制度,使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拉得过长,在洽谈事宜、签订合同、执行计划、开展绩效评价等具体事务时互相牵制对方。

由此可知,校企合作虽然对于大学人才培养顺应社会潮流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受制于传统制度及认知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的实施并非如预期那样顺利。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基础本身较为薄弱,社会影响力不大,在开展校企合作时难度更大。为此,本文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症结在于两类主体存在较大的体制机制屏障;要突破屏障,必须重新审视两类主体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问题,扫清其合作障碍,建立起能顺畅通达各方重要环节、全面覆盖各方培养要素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思路。

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知识视角

在知识管理领域,学者们提出协同知识构建的命题,认为协同知识建构是指由于知识是个体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不能独立于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而存在,因此个体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具有共同的学习目的,通过交流、协作而共享成果[2-3]。由于协同知识建构的多方特征,一些学者提出了“协同教育”的概念[4];BransfordJ,BarronB,PeaRD,etal.提出通过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探索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发挥自组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5]。由于强调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必须有协同,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种社会机构力量,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需要超越家庭、学校、社区简单的信息互通,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联合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按照合作知识建构的原理,人才培养合作双方要取得好的合作效果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具备知识高度同化与顺应的空间场所,提供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培养目标的真实情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知识结构的过程,其中就包含了结构化的知识(如能用语言文字再述的知识),更包括大量的以技能、能力等为标志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知识。知识的形成需要环境提供能充分使个体与外部的环境进行交流的条件。为了使人才充分吸纳新的知识,要求人才成长过程中不断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与主体知识交流,同时在情境影响下同化其知识元素,实现对人才原有知识的不断改造和重组。为了达到该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情境,使待接收的知识能真实反映待指导的客观实际。在现有的培养要求下,将企业与大学统一,形成“大学里的企业”和“企业里的大学”格局是最能接纳情境、营造客观实际的手段。

其次,允许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循环,承认知识交互的客观规律。在协同环境中,当各知识承载主体相对独立运作时,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知识均以一种平衡的态势存在;但一旦开放原有封闭的体系,知识将通过信息等手段溢出,各知识承载主体由于先验知识的不一致,势必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知识的不平衡。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这种不平衡往往成为知识各方争论的焦点,都以更大的热情对自身固有知识元素进行正面评价,而忽略他方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而校企协同强调动态平衡的观点审视知识的动态行为,在人才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如果承认各主体均存在知识优点,按照人才实际培养的需要发挥各自知识主体的专长,就能充分提供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源。虽然这种持续的过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平衡”、“打破平衡”,但其结果是使知识的受众更能贴近真实的培养目标,知识的指导意义更具效率。

最后,要有完整的满足知识产生、吸收、加工、溢出、共享的通道和联运机制,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有机统一。人才培养是一个知识管理的系统工程,涉及知识从生产到共享的全过程,其实质是将知识环节与人的培养统一起来。但当前校企合作中,在体制机制束缚下,往往其人才培养的环节只满足知识环节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常见的联合攻关,就是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生产的典型代表),造成人才培养基础环节断层,无法充分满足知识循环的需要,因而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低效。而要实现人才培养环节与知识环节的同步,就需要突破现有校企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以人才培养潜力的充分发掘为导向,重点整合校企之间、大学内部及企业内部诸多不利于知识循环的屏障和不利于人才对知识认知的屏障,将大学的培养手段与企业的培养手段统一起来,实现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完全通畅。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校企协同与校企合作的最大不同表现在合作的基础、合作的层次与合作的手段上。校企协同突出了基于体制机制全面变革的深度合作,力求合作的全面、全方位与全过程,要求合作双方具备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具备能促成深入交流实现的机制,以及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与方法体系。

三、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根据协同教育和“2011计划”的要求,结合知识视角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过程,本文认为校企协同是现有体制机制全面改革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全面化和精细化,具体体现如下。

(一)讲究校企全面人才渗透

在现行校企合作中,人才一般归属于各自依托单位,他们对本单位的指令负责,强调本单位利益最大化是人才服务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各主体单位往往都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培养。企业在自身人才培养上,强调其实用性,能迅速物化为企业资产,并参与生产过程;而大学人才培养上强调其人才培养的长效发展机制,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高尚的人格、强烈的求知精神和可持续的创造力。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如果双方互派人才进行培养,大学会以传统的阶梯式教育方法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造成无法满足企业即来即用的要求;而大学如果将人才置于企业培养,也会发现企业过多地关注人才的实用性而忽略对人才全面性培养,可能造成人才的盲目逐利,不利于为社会提供广泛认可的后备人才。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要求下,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因而合作双方会在人才培养的起始阶段就明确培养的目标,按照各主体的专长划分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环节,使人才能够按照培养的规律在两类主体之间自由流动,保证人才的综合性能力全面提升。

(二)注重人才全过程合作

目前校企合作强调以“事件”为对象的人才培养,如突出联合攻关、联合承担课题、共同开发项目等。这样做会造成完全基于事件的人才培养短板,使人才的培养过于突出某一特定事件的有效性,而忽略人才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突出“人”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以事件为导向。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首先会将人才培养的规律纳入到合作的首要位置;至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事件,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成分,而非主导成分。在完善的人才培养协议下,合作各方重视对人的绩效的考核,有意识地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考核体系。当然,考虑到企业的逐利要求,企业和大学会将事件有意识地引入,这样做不断可以达到利用人才获取收益的结果,也能有意识地锻炼与考核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三)突出校企体制机制融合

校企协同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通过体制机制融合实现合作各方的融合,其基本思想体现在“2011计划”中。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确定包括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改革在内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理论起源于著名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结构理论,该理论将大学科研范围突破内部少数“科研集团”,将研究价值链扩展到社会领域[6]。深入分析了三螺旋的结构问题,明确了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合理性及实施的制度结构。国内学者在“2011计划”启动后对其的内涵及指导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组织发展角度看,要使协同创新主体在平台上成功合作,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组织体制与之相适应[7]。为此,郭菊娥,李圭泉提出通过“2011计划”,建立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官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汇聚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培育创新人才,提升高校创新能力[8]。

由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得合作各方能有效突破边界,将大学里面的公司与公司里面的大学完整融合起来,产、学、研主体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制度对各方的阻碍消失。在这种情形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从一个主体自由地进入到下一个主体:在需要实践能力时,人才可以走进企业;在需要理论培育时,人才返回大学。保障这种自由流动实现的主要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如下。

首先,建立校企协同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模糊校企之间的边界,强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在组织架构上,由各方负责人才培养的机构共同组建领导班子,划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考核标准等;该组织结构对合作双方的人才质量培养负责。

其次,重构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增进人才对合作各方知识的吸收质量,要求充分放开各方知识交流的通道,让知识能在更高程度动态循环中衍生新的知识单元,并为人才培养所用。传统意义上的科技部门、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等都应该向培养的人才开放,增进人才对真实知识情境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新规划合作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路径,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保证知识的流动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互动相一致。

再次,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的考核体系。在承认知识环节与人才环节的统一性基础上,以认知知识规律作为人才培养考核的基础,分阶段划层次设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如企业考核中不仅要考核其对实践知识能力的理解与掌握,还应该深入分析该人才的理论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大学考核时,需要将人才的动手能力、情境理解与适应能力等纳入到考核中来。通过考核体系的指挥棒,引导人才培养在整个协同体系内充分展开。

最后,建立具备持续供给能力的人才资助体系。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一个较为头痛的问题在于培养经费的承担与分配问题;特别是在权责不清晰的培养环境中,可能成为阻碍人才培养的最大屏障。为此,要在财务体系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合作各方共同建立起人才培养基金的方式保证资金的供给,然后根据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费用的消耗情况分担培养费用,实现经费在各合作部门中的统筹使用。

通过以上体制机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管理部门、明晰的培训途径和考核手段、真实的知识情境和强大的经费支撑,解决了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如合作基础欠缺、主体认识偏差及交易路径长的问题,对于充分释放各主体的知识能力、增进知识情境、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教育界和实业界由来已久,在长时间实施过程中对于增进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才培养过程中情境阻碍、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大学的普及程度加大,受合作基础、合作主体地位认知、培养过程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教育与实践管理者的关注。

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受“2011计划”启示,认为要改变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建立起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此,本文结合协同教育理论及“2011计划”建设理论,认为当前实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思路展开:首先是使协同单位之间具备知识高度同化与顺应的空间场所,提供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培养目标的真实情境。其次,要在协同单位之间允许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循环,承认知识交互的客观规律。最后,要保证协同单位有完整的满足知识产生、吸收、加工、溢出、共享的通道和联运机制,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有机统一。

在上述思路下,本文提出了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任务,包括允许校企全面人才渗透、强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措施。其中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路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和人才资助体系方面入手,实现校企之间知识环节与人才培养环节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孙倩,汤勇.知识转移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大学科技职能演化机理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5).

[2]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

[3]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

[4]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5]BransfordJ,BarronB,PeaRD,etal.Found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oflearning[J].TheCambridgehandbookofthelearningsciences,2005 :39-77.

[6]LeydesdorffL.TripleHelixof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Relations[M].SpringerNewYork,2013.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35-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理念发生变革,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操作技能以及创新性思维,对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亦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市场竞争背景下的企业更需要最短时间内便能在岗位上“独挡一面”的员工,而不是再经过企业培训后才能上岗的“半成品”,所以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能够保证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动手实践机会,并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二、“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内涵。“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以及合作发展的培养方式。它将企业软硬件资源,包括培训师资、实训系统、实验设备、职业标准、企业文化等相关因素嵌入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就业为切入点,提升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成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2.校企合作培养的必要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种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中软件编程、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动画制作、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等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较为密切的方向均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在国家信息进程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称心的工作。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自然对接。

“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丰富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资源引入课堂,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职业人。

三、“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1.合作企业的遴选。在校企合作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分别担负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与企业资源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校企合作的效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应选择实力雄厚的企业单位,该企业应该具备条件:(1)师资力量雄厚,企业讲师应具有系统的多项目研发能力。(2)有一定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3)具备实习实训软硬件资源,较好的实训平台、技能测评系统及考试系统

2.“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可分阶段分层次逐步进行:(1)实训的内容针对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如程序设计类课程、网络类课程、网站建设类课程等。(2)实训的对象分为学生和教师。

在课程结束后引入为期2周或更长时间的实训课,通过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分组讨论、分组完成设计、工作过程导向等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将企业职业标准引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升综合运用系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企业讲师在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且较早地接触新技术、新知识并进行应用。教师经过企业的“实训”后可拓宽视野,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并通过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传授,力求使学生能够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制定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一整套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结构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紧贴社会需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技能培训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的教学体系。

2.共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而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教学,实验室、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信息化教学技术和工具,从而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所学知识与就业岗位高度匹配,进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专业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也即现在呼声颇高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讲师不论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较高校教师“技高一筹”,所以要使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首先必须将教师“武装起来”,而“武装”的一种途径便是借助于校企合作,通过这种合作,使得教师能够具备软件项目实战、新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和素质,更加企业化、专业化、职业化,更能紧跟技术前沿和就业需求。

构建由企业讲师和我校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优化教学资源,发挥企业讲师的智力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锻炼和培养我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与高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申请课题和专利,共同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使教师能够获得最新的专业技术发展动态,找准方向,培养教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科研能力,使得教师能够独立发表高水平的论文,独立申请及完成科研项目。

4.提升教学服务水平。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实训平台,为学校提供课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技术和工具,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升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迈向更高的台阶,并且为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贮备知识,争取在竞赛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

5.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密切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为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通过企业甄选的学生被安排到企业工作或者推荐到合作企业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实训,获得被社会认可的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应用技能,在择业时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另外,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大众创业”的目标引导下,不断加强创业意识、创业过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创业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就业。

6.成立企业冠名班。企业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结合的校企无缝对接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教学计划按照“X年+Y年”模式执行,在前X年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由高校教师承担教授任务,而在后Y年,专业核心课和课程实训课由企业讲师承担教授任务。

通过先进的项目平台及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的职业能力,实现从仅注重理论知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死板的课本知识到实践能力提升、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自然转换。

7.共建专业。对现有专业,面向在校生及新生进行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新建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进度。联合招生和培养,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五、小结

高校教育应该立足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学生的成功就业为导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而“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达到此目标的有效途径。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阳立高,韩峰,刘建江.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52):273-274.

[2]徐艳清.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9):109.

[3]柳婵娟,邹海林.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2(24):9-10.

[4]朱昌平.校企合作提高IT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02-105.

[5]冷士良.对“联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3).

[6]王力纲.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4-5.

篇(3)

一、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1.根据学校特色对接社会需求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必须有合作企业。选好合作伙伴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着眼,合作企业应该是发展前景广阔、需要人才较多,且每年都有用人需求的单位。笔者学校轨道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在全国铁路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随着现代高铁的发展、城市地铁的不断完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企业和学校的成功对接,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合作订单。

2.打铁还需自身硬

学校要把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高到办学基本制度的高度,重新认识、重新设计、重新实施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教务部门不能只管传统意义上的教务,应该建立企务(校企合作业务)与教务相融合的现代教务制度。各专业须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教师队伍,共克技术难关,共培在岗员工,共评学生的学习质量等。

3.专业建设

对于无行业依托的学校来讲,吸引企业最根本的是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学校有特色,主要是专业有特色,所以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应执行一套包括市场需求程度、社会贡献程度、学校能力程度、职业资格证书,即“三度一书”内容在内的,学校行业协会、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设置调研办法;拥有一个校企共建的、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实训基地;建立一个校企共建、师生参与的本专业技术或服务项目创新、创业工作室或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一项针对每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服务制度;落实一个三年执行一次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制度。

二、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订单培养的针对性较强,但学生由于缺乏整个行业所需求的通用技能,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合作企业对这种培养模式较为满意,但如果学校只针对某一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恐怕只能在此企业的某一岗位工作。

第二,技工院校人才的培养性质决定了学校必须拥有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然而,在现实中教师由于毕业后从高校直接到技工院校工作,缺少企业一线锻炼的实践经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企业的专业技g人员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教学能力较弱、教学技巧不足,无法正常传授理论知识。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的短板,导致很难达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对策

第一,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校期间,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合作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具备适用于其他企业及行业通用技能。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及职业发展观,把学生打造成复合型技能人才。这样,学生即便离开合作企业,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二,学校派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育人水平,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可与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只有校方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都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及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三、小结

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了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用人单位所用的“三所对接”,切实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确保了职业教育真正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校企合作的模式

1.1“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提出人才培养的数量、期限、目标、规格(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学校按企业的“订单”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所需开设的课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去“订单”企业工作。这种模式需要找到“订单”企业,比较适合操作性强、人数需求量大的专业采用。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以“订单培养”为核心,不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了大唐移动订单班、庞锐汽车订单班、神州七星酒店订单班、河北锦航船舶订单班,河北顺捷订单班、电子商务创业班,在校企间开展订单培养、教学嵌入、岗前培训和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等新的合作模式,这些校企深度合作,既为学院带来了新的教学资源,也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2工学结合模式

该模式下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阶段分成两部分交替进行,即校内学习和企业工作。很多高职院校采取“1+0.5+1+0.5”模式,即大学三年期间,在校理论学习两年,而大二第一学期和大三第二学期到企业工作。此模式的核心是要求学校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学生企业实习工作期间给予指导。此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大二第一学期的企业工作更加认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等回到学校时能更扎实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减轻企业用工培训的成本,储备所需人才。该模式对学校教学安排提出更多的要求,学校往往要根据学生企业工作的情况及时调整第四和第五学期的课程设置,同时对工作的企业数量也要求很多。

正因为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为此该模式只能在个别重点专业采取,而不能在全部专业中展开。目前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只要在会计专业的顺捷订单班采取这种模式。学生分批次的到企业轮岗,期间有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带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并对第四、五学期的课程进行修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

1.3“顶岗实习”模式

该模式下,学生在学校把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完后,即进入企业实习,作为企业正式员工进行工作,接受企业的指导和考评。很多高职院校采取“2+1”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第二年企业实习。两年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在校内进行单项实训或综合专业实训,为进入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第三年到企业进行实际工作。顶岗实习的学生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顶岗实习,能体会到工作的辛苦与快乐,从而树立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好思想,最终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

该模式相对容易操作,节省了校内资源,学生以最终就业为目的,对于顶岗实习的企业而言也是吸纳稳定员工的好途径。石家庄财经学院各个系部、各个专业多年来不断丰富可以吸纳顶岗实习的单位,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1.4“校企联合”模式

该模式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去企业进行调研,获取一线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组织研讨。根据调研与研讨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此模式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作用,因此,被各高职院校广泛采用。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的专业调研工作是项经常性工作,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专业调研。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企业,与企业高管座谈,与往届毕业生座谈,汇总调研信息,调整课程设置。同时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到校任兼职教师,订单班实行企业委派师资,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院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每年选取部分骨干师资参加高职高专国家级培训项目,对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石家庄市财经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顺应时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引企入校、顶岗实训、订单教育等合作方式,加强了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2.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建设方面的建议

2.1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为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此,学院应以“岗位、任务、工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构建的基础,针对学生的实习岗位,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开发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同时探索学分制,结合学生企业实践的具体情况把职业资格证书、素质拓展等以学分形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及中高职贯通打下基础。

2.2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在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中,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要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为依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初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与河北顺捷财务公司合作,将实训项目植入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两个特色专业实训室,由企业技术人员利用真实账目指导学生开展校内外实训;加强课证融合,初步尝试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会计证通过率显著提高。同时,针对课程特点,探索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2.3增强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即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的教师。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进具有较高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现有教师要定期培训,应不定期地到企业实践;同时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到校任兼职教师,订单班实行企业委派师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4 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素质特点和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90后的学生自信又脆弱,敏感又自私,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张扬自我个性,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价值观更加现实。我们应多和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困境,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同时,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耐挫能力、团队意识、沟通意识、合作意识等。

实践证明,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作者单位: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妍丽,沈亚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2]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篇(5)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旅游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数量的增长及招生规模的扩大,没能满足旅游业对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这其中与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不高有关,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旅游院校只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培养出一批社会和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快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受到企业的欢迎;旅游企业也要深入到旅游院校,加强企业与学校双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旅游院校全面了解到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的需求,最终让旅游院校根据旅游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搞好课程开发,按照旅游企业的需求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为旅游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校企合作成为衡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点,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也是旅游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主要选择。但当前部分院校的校企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校方和企业双方缺乏重视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践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缺乏长期协作规划,即便部分高校旅游专业有教学实习计划,也由于学校和企业重视度不够,往往只能流于形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院系往往只是简单地根据教学计划把学生推向旅游企业,而不管旅游企业的等级和设备设施条件;旅游企业也是消极被动地接收实习学生,对学生实习过程疏于管理和介入,甚至把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无法实现轮岗。由于对于企业的其他岗位和管理层岗位尤其是核心岗位缺乏了解,导致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效果难以保证,产生了人才培养上的“打折”现象。

2.2缺乏“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旅游管理专业理想的教师类型。由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及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是由其他专业的老师转行担任,缺乏旅游业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一支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2.3实训基地设施落后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类。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旅游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这一环节。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旅游院校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经费、学生安全等问题,采取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室内的纯理论教学,很少有学校能配备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调酒实训室、礼仪培训室、前厅模拟实训室、形体训练室及茶艺实训室等。就算有,大多数时间也是闲置不用,仅仅作为上级机构或领导检查学校教学工作时应付差事之用,或是作为招生简章上吸引学生的筹码,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校外训基地则主要依靠学校实习教师及同学自己联系,由于尚未建立起长期相对稳固的互惠互利关系,学校对实训基地可控性较差,一旦情况发生变化,校外实训基地也就不再存在,校企合作关系非常脆弱。

3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校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一方面旅游院校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走访企业,了解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关心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以调整学校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可以在适当时间到学校举办讲座、论坛、宣讲会,内容涉及职业规划、就业理念、科研动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向学校及学生传达最新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促进企业文化悄然渗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3.2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比较成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是结合学院的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由教师亲自进行高级教学仪器设备的设计、制作、组装、调试的柔性课题研究。专业教师的培养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高校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专业教师应产生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之上,专业教师应素质更高,层次更高,因此培养难度更大。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应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动参加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的服务工作。

3.3建设好实训实习基地

有条件的院校应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利用学校本身的设施、设备和环境进行教学实习,如建立导游模拟实训室、宾馆餐厅、宾馆客房实验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中必须从头做起、身体力行,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服务做起,实施岗位轮换,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掌握宾馆服务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积累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对建筑学专业而言,社会大量需求的是在建筑设计企业基层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应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但是高校学生在建筑学专业所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建筑设计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和刚步入工作岗位后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建筑设计企业也不太愿意接收这些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部分进行改革与创新,与建筑设计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机制,切实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这也对建筑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建筑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建筑学专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建筑学专业与建筑设计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使毕业学生“无企业适应期”实现高校学生到建筑设计企业设计人员的成功转变,成为对社会和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通过对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与归纳,为使校企合作在学校和企业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做了如下诸多方面的探讨:

1专业应了解企业需求

通过建筑学专业与建筑设计企业合作取得预期目标,应切实了解建筑设计企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本人长时间在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审图工作,工作过程中发现目前在建筑设计企业从事生产一线有能力的建筑学专业技术人员十分有限,特别是工作任务繁忙时能及时上阵的人员可以屈指可数。但刚毕业入职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和建筑学专业实习生基本不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而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企业需要培养这些学生一段时间,从而导致企业宁可愿意延长出图时间也不愿接受刚毕业的学生和实习生。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不仅要在学生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上进行优化与发展,而且还应着重培养和提升建筑学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学专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

2主动为企业提供帮助,建立长效机制

高校建筑学专业有不少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结构教师,这些“双师型”结构教师在建筑行业中,有着较高的资历和技术水平。组织这些“双师型”结构教师主动为企业,特别是为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提供帮助和技术指导,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双师型”结构教师在企业的知名度并获得企业的信任,从而在地区建筑市场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人在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审图过程当中就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诸多触犯建筑专业强制性条文的项目,并且严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要求进行审核,使设计院建筑设计质量得到了提高,使设计院得到了良好的社会评价,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构想

推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坚持“在校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的核心理念,根据“专业平台为基础,校企合作为升华”的设计思路,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重点和突破口,形成面向区域城市发展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平台为基础,校企合作为升华”的设计思路是指:第1~4学期,通过学习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和《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建筑制图课程设计》、《建筑构造课程设计》等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第5、6学期,以“双师型”结构教师和企业资深高级工程师为主的教师团队来主讲和指导《建筑设计4》、《建筑设计5》等专业必修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和实践课程部分,学生开始了解建筑设计企业的工作方法,并初步了解企业需求;第7学期前八周,通过《建筑专题设计1》和《建筑专题设计2》课程的“1+1”模式(48学时当中,16学时在学校,32学时在企业),加深对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的了解,切身体会建筑设计企业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第7学期后八周和第8学期前八周,在建筑设计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开始全面进入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全面融入到企业当中。

4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若想顺利达成校企合作、建立双赢的合作平台,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首先在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法规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当中,适当补充实际工程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建筑行业发展随时更新教学内容。目前建筑专业的国家规范、规程和国家标准图集基本每年都有更新,但教科书内容却相对陈旧,跟不上国家规范、规程和国家标准图集的更新速度。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当中根据国家规范规程的变化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再加上像建筑学专业这样应用性强的专业而言,企业肯定会优先选择那些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学生。比如掌握建筑学专业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掌握AutoCAD、3dsMax、SketchUp、V-Ray、AdobePhotoShop等相关软件的学生,将会成为企业首选的学生。因此,在建筑课程设计中应相应增加使用这些软件完成课程作业的范围。只有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持续良性发展。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素质是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将对学生和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毕业生“零适应期”实现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自然转变。同时,企业也通过校企合作节约人才培养时间和费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齐子姝,齐俊峰,马人骄.建筑类高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培养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01).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紧密结合,建立一种“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关系,达到共同发展与双赢的目的。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方便,更为企业提供了一批优秀的员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究竟什么是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又怎样将这种模式运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和目标: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建立专业开发相关课件,以企业为主建立实训基地,以学校为主进行应用技术研究,最后校企共享人才资源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校企合作的目标。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校企合作,实现了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和对社会认识的三个转变,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逐渐推进了学生从院校毕业后上岗的零过渡,最终形成了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多赢的目的。实行校企合作可以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得学校提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企业加以运用,达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实现素质教育与满足社会需要的最佳手段与方式,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典型的校企合作方法有:

(1)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方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派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企业还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

(4)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团,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

实践证明,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对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了办学空间,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得到了有效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现实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让企业协助培养学生,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窄,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校企双方合作的关注点不同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关心的主要是改革培养模式、获得自身不具备的实习、实训条件用于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问题。而企业关心的则主要是自己的经济效益。故合作过程中易出现由于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影响合作质量的问题。

2、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未做明确的规定,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地区出台的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也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政策在描述时也较为笼统、模糊,其中也没有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举措,企业难以照章执行。

3、政府主导和行业协会指导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除了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之外,主要还应起到统筹发展、利益协调、监督落实、效果评价等作用。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人和协调人在校企之间能够发挥牵线搭桥、信息枢纽、合作平台搭建等作用。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合格人才是社会、行业企业、教育教学部门的利益共同点。为达到以上目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供合作渠道、定位行业人才标准、监督合作过程、评价合作成果、解决合作矛盾等工作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主导、参与。

4、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的了解,采用“往上堆”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背道而驰”,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严重脱离实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重理论轻实践,学科特征明显,基础与专业课程体系零散、简单,无针对实际工作岗位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缺少职业化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5、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追求利润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理解不深入,不认为校企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很少主动考虑与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不受受训企业的约束,容易因过低的劳动力价格导致人才流失,企业投入的人力、财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三、研究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多赢”的途径

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终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我们在实施校企合作中,是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为目标的。

1、学生方面

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而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拉近了学生与企业要求的距离,缓和了学生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企业后很多不适应的现象,就业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企业方面

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优秀的人才。在企业进行严格考察、精心挑选,再统一进行技术培养后,就可以将人才长期储备。在一些学校的教学安排中,会保证在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队伍不断,使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有学生来进行实习。不仅节约了企业在人力应用上的成本投入,更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企业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与企业合作的高校和学生在无形中就成为了企业的宣传者和消费者。

3、学校方面

学校不仅实现了企业与学生的共赢,更是提高了学校本身质量。高职院校就有责任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人才,不仅提高了院校本身的教学质量,更是培养出了一批教学能力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教师队伍,促进了该校教学团队的发展,也增强了学校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能力。

除此之外,企业在为院校提供实习基地,为教师学生提供免费食宿的基础上,代替学校承担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任务,使学校获得了校企合作的宝贵经验材料,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

四、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文件

地方政府应出台有可操作性和强制性的地方法规和文件,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合作中产生的责、权、利、义关系并建立相应的仲裁、评判体系。行业协会对专业建设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行业协会除了发挥合作桥梁的作用外,还应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利益冲突起到协调人的作用;行业协会还应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时表达企业的需求和利益,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落实。

2、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大对校企合作指导力度

可以成立由地方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法律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形成有效的资源调配、信息获取、过程监督、矛盾化解机制,促成校企合作的双向健康发展。

3、加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1)输送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高职院校可安排教师寻找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周期性顶岗实践,以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生产,可锻炼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帮助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2)鼓励专任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免费或低廉的报酬承接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工作。

(3)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

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是专业师资团队的有利补充,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或者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直接传授于学生。

4、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改革

(1)院校专业带头人要通过校企合作,或参考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调研资料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等进行预估设置。

(2)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帮助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电话或登门造访,回访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和毕业生的雇主,了解毕业生具备的和尚未具备的技能、企业培训内容等各项情况。

5、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1)教学内容要以企业为主导、院校为主体

教师的教学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要按企业的需求决定讲课内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授课内容的原型要来自企业实践。

(2)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多种满足高职教育需要的方式方法。例如,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承接的企业项目工作中,通过以完成一个项目流程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到项目中去;教师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课堂带到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中去,以生动有趣的事例代替书中枯燥的文字,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问卷、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结语: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方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国家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也需要深刻发掘自身优势,主动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企业也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共创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共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志忠.准就业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林伦伦,姜运生,宋亦刚.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4]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5]李澎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研究-兼论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3).

[6]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04).

[7]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

[8]黄德辉.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职责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