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20:05: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肿瘤放疗科医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安全;放疗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1-2817-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adiotherapy Patien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U Xiang-hua
(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Wenzhou 325035,China)
Abstract: Cancer is one of major diseases which tak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peopl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radiotherapy patientsprognosis observation, radiation effects on the risk factors, all of those need a rigorous and comprehensive radiotherapy pati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Radioth erapy patients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 mainly in charge of the hospital patient's tumor radiotherapy-related inform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to medical research for patients with information collected.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information security; radiotherapy
1 概述
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起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恶性肿瘤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上升11.56%[1]。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放疗病人预后观察,影响放疗的危险因素探讨,都需要建立一个严密而完善的放射治疗病人资料的数据库。为此有必要建立放射治疗病人全方位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放疗病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即记录从病人放射治疗开始到死亡全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在手工操作的运行模式下,放射治疗科在医疗服务和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1)治疗机械类型的多样化使医生在制作治疗计划时陷人混乱的表格与参数中,易引起数据交叉错误;2)丢失放射治疗单;3)门诊病历管理;4)随访困难;5)治疗室秩序混乱。近几年来,许多医院自行开发出实用性很强的应用软件,提高了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及管理水平;但常规放射治疗计划加信息管理加收费管理网络系统国内外尚无成熟的中文版本问世,而国外LANUS网又不便于中文病案管理[3-4]。为了解决手工管理模式的上述问题,如果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的话,就会避免很多手工管理模式造成的问题了。所以放射治疗病人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放射治疗病人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为放疗科医生提供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放疗科医生教学、科研及临床水平的提高。同时增加患者与医生,患者与患者,医生与医生之间的交流。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对病人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更好的对肿瘤的医治方法。
2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2.1系统的架构设计
在本系统中将代码划分为不同的逻辑组件,这些逻辑组件形成三个逻辑层:用户服务、业务服务和数据服务。它们各自具有如下的属性:1)用户服务:提供信息功能、浏览定位,保证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和完整性。2)业务服务:共享业务政策,从数据中生成业务信息,保证业务的一致性。3)数据服务:数据的定义、永久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使用三层结构,可以把系统的需求分解为明确定义的服务,并进一步创建可重用的构件来实现它们。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用户登陆,口令的修改,系统信息管理,用户管理,生成EXCEL,随访信息管理,社区管理这七大功能。功能用例图如图1所示。
2.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主要就是要设计好数据库中各个表的结构,包括信息保存在哪些表格中、各个表的结构如何等。本系统中用到的数据库表主要包含系统管理员信息表、医生信息表、患者信息表、肿瘤大类表、肿瘤数据信息表等五个表,其中系统信息表主要保存系统管理人员的帐号、密码、姓名以及一些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设置信息;医生信息表主要保存医生的一些基本信息;患者信息表用于保存患者用户的基本信息;由于肿瘤的类型繁多,所以本系统特别为肿瘤建立了一个肿瘤大类表和一个肿瘤数据信息表。
3 系统的实现
3.1 登录的实现
登录主要是用于检测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访问权限问题是否正确,确认用户能否访问系统中的相应服务。图2简要地说明了用户登录到系统的处理过程。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3.2 权限管理的实现
在放疗病人计算机管理系统中为了满足各个用户的使用,因此除了确保合法的用户才能登录到系统外,还要在应用程序中进行角色的设定、部门医生的过滤以及不同患者用户之间关键数据的隔离,以实现数据的安全访问。
在具体用户级的实现中,系统采用日志归档的方法。借鉴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日志的思路,采用数据表日志归档。创建了数据录入表的日志基表,在录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存档时间和存档人两个属性。当操作员对数据录入表进行操作时,一旦对表有修改,在存盘的同时自动将表内容加上系统时间和当前操作员信息存入数据录入日志表中,这样一方面保存了任意一次修改数据录入的原始记录、修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可以很好地明确责任和保存数据;另一方面,在如果出现误删除等情况时,可以利用数据录入表日志中的存档数据进行有价值数据的恢复,很好地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3.3 生成excel表格的实现
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起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恶性肿瘤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年龄调整死亡率上升11.56%。将本系统中记录的肿瘤患者数据生成excel表格,再通过统计软件SPSS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供医学研究人员参考是有重要意义的。
3.4 远程随访的实现
对于放疗患者来说,要经常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所以在系统中专门设置了一项患者随访时间提醒功能。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设定患者的随访时间;患者可以在系统中查看到自己的随访时间。这样可以既有利于患者看病,也可以避免由于同一时间来看病的患者太多而增加患者等待的时间。
远程随访的医生界面如图4所示。
4 总结
该文给出了一个基于.NET平台的放疗病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系统以Visual 2005为开发平台,基于和,以MS 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选用C#为主要开发语言设计完成。本系统采用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也比较方便。总体来说,本系统还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崔建国,张建,杨毅,等.微机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开发及应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8,7(2):130.
[2] 林承光,林刘文,卢泰祥,等.计算机在放射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2):139-140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教学;肿瘤学;放射肿瘤学规培基地
作者简介:宋泉毅*,张大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一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肿瘤学起步较晚,1972才正式重组肿瘤内科。作为与内科、外科、妇科、神经内科和儿科等并行的二级学科,其却未能在中国临床医学的本科教育中有一席之地,开设肿瘤学课程的医学院校寥寥无几。现肿瘤专科发展速度较快,为规范化中国肿瘤科诊治团队,拉齐基层住院医师水平,本文结合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不同方面阐述放射肿瘤基地的改革建议。
1中国肿瘤学教学现有问题
1.1缺乏本科课程设置
中国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未开展肿瘤学本科必修课程。据笔者调查获悉,仅少数几所医学专科院校教授本科肿瘤学,比如中山大学设置了肿瘤生物治疗、病理诊断和临床肿瘤学等课程[1];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设立了《肿瘤影像学》《临床肿瘤学》及《恶性肿瘤诊疗学》等课程[2]。但其他的大多院校包括华西医学院这样的医学类先进院校,临床医学本科肿瘤学仅为选修[3]。
由于课程设置的缺乏,大多医学本科生甚至部分住院医师均缺乏肿瘤学相关基本概念,包括放射治疗为何、放射外科的先进程度和肿瘤综合治疗等。对本科生来讲,肿瘤学就是盲区。如若研究生就读专业为肿瘤学,那其专业基础几近为零。这将严重影响当前中国肿瘤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储备。肿瘤学发展极其迅速、知识体系过于庞大,解剖学、影像学和免疫学也在掌握范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一年至少更换四版。建设基础肿瘤课程设置以便学生及早掌握尤为重要。
1.2放射肿瘤学发展全面不足
中国肿瘤学发展滞后,其三级学科放射肿瘤学发展受到较大制约。且放疗设备大多昂贵,医院经济条件不足也是牵制因素之一。一个完整的放疗科室应该具备4种医学人才:医生、物理师、技师和护士。放射科医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肿瘤内科医师,除了内科、肿瘤内科知识,还需具备解剖学、影像学和放射生物学的知识及勾画放疗靶区的能力。放射物理师也为完整放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放疗计划的设计与质量控制。2011年的中国放疗人员与设备调查显示,按模型推算本应具备放射物理师2400~3200人,实则仅为1887人。某些医院甚至不具备专业的放射物理师[4],如此放疗计划的安全施行将受到极大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难以保证。
分析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开设专业院校不足、专业报考人数偏少、教学模式不完善、社会认知不够等。目前全国仅有华西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等少数几所医学院校开设放射肿瘤学,而放射物理师则更多是半路出家,放射肿瘤学的根基之作《肿瘤放射治疗学》也未能将靶区勾画标准详尽描述。放疗科医师缺乏便捷直接的“入门”之路,仅能通过林林总总的资料或学习班提升自己,成长缓慢。
1.3肿瘤患者心理治疗缺失
中国在肿瘤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及对肿瘤科医生的心理学教育方面严重短腿,主要原因无非一点,即对心理学重视不够。肿瘤心理学的中文书籍仅有1本《心理社会肿瘤学》,且还不是规划教材,心理学授课内容多半泛泛而论,一言以盖之。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将痛苦(Distrss,疾病相关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识别筛查放入了肿瘤诊疗程序[5],而中国医师却连基本的心理治疗都未予以重视。
在美国住院医师需要具备的6条核心能力中,有2条关于人文——“患者关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流技能”,可见美国对于沟通与心理的重视程度。中国住院医师规培效仿美国,却如东施效颦、管中窥豹,只模仿其表面,未钻研其本质。
2016年的《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已经明确提出,肿瘤临床所有学科的医护人员都要了解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并且还要注意出现其对周围所有人员及关系的影响。肿瘤相关医生要学会如何告知患者及家属坏消息,掌握医患沟通的艺术及医学人文的理念[5]。肿瘤患者大多心理焦虑、抑郁和脆弱,给予及时的、有愈合力的沟通不仅可以让患者得到心理治愈,还会极大的获得患者的信任程度,避免医疗纠纷与不配合治疗等行为[6]。面对以上标准,中国肿瘤医师应快速提升心理治疗的地位,重实践、轻理论,从身体及精神双重层面安抚患者,以提高生存质量。
2放射肿瘤学规培基地的改进意见
中国当前医学研究生学位培养与规范化培训并轨,学员多为本科学位。结合以上本科肿瘤学构建不足,放射肿瘤学规培基地应作出相应改进以迎合学员知识层次。
2.1增设入门教材
中国目前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肿瘤学仅有4本,《肿瘤学概论》《临床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学》和《临床肿瘤学(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有教材1本《肿瘤放射治疗学》。其中《肿瘤放射治疗学》是以提问、回答模式,逐个疾病开展讲解,此版本获得学生较多好评。放眼望去,中国尚缺乏一本肿瘤学入门书籍,需浅显易懂,具有整合思维[7],切不可过于详细甚至引入研究实验。目的让学生能快速学习本书,走入肿瘤医生角色,对常见肿瘤疾病有基本掌握且能说出大体治疗方案。
2.2完备课程设置并增设沟通与心理学课程
课程设置方面,可以上大课的方式或小讲课方式进行,各有所长。参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生院在网站上公布的课程信息[8],其课程设置不仅有临床常见病种的大体治疗,还有前沿进展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进展”“乳腺癌靶向治疗新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开展了肿瘤心理学及医患沟通课程,如“谈肿瘤患者的灵性和临终关怀”“医患沟通你准备好了吗?”。课程难度高低不同,兼备沟通与心理。各地方培训基地也可以如此效仿、全面设置。
面对首诊即表现出痛苦的患者,学员还可通过问卷、访谈或其他方式对其进行痛苦筛查[9],如患者有明显的痛苦倾向,可利用MDT多学科合作模式让患者接受精神科、心理科的专业治疗,以改善患者低落状态。
2.3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肿瘤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与不同学科范畴。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加快学习进度。
国内学者目前展开了一些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接受程度较高、实施较为成熟的为PBL、CBL[10],其他的还有循证医学法、临床路径法、研讨会(seminar)教学法、蒙特卡洛教学法等。与跟随带教教师从事一切临床活动的传统带教模式相比较,PBL、CBL分别围绕问题、案例,将授课主体由老师转换成学生。虽然其实施起来较为麻烦,准备工作细致、缜密、繁多,但学生能通过较短的时间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及梳理,并融入情景,带入心理角色,锻炼沟通技巧。PBL教学法还能改善医学生的心理情绪,减轻抑郁、焦虑、躯体化和强迫等[11],十分值得推广。
迎合美国住院医师6大核心能力中的“体系内资源利用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让学生自己准备讲课资料的过程,提高知识搜索能力与归纳能力,培养了主观能动性。
2.4其他
除以上论点,放射肿瘤基地还应挑选具有敬业精神与责任心的带教教师,教师专一化,时间充足化;注意示范讲解支气管镜、鼻咽镜、间接喉镜的操作并给予丰富的实践机会;充分锻炼学员放疗靶区勾画能力并指点改正;主动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比如如何利用PubMed、CNKI等数据库下载外文文献,介绍各类外文肿瘤学杂志的名称、网址及刊登文章的特性,还可推荐像“放疗微达人”“肿瘤时间”等优秀的微信公众号;加强床头考核、日/周间考核,勤于提问,每日强化知识点;检查病例书写,收集患者反馈并确立明确、公开的奖惩制度。
放射肿瘤基地当前接收的学员来自放射治疗专业及肿瘤内科专业,在培训细则中应设置不同的科室轮转计划,各有侧重。在全国备受争议的薪资待遇方面,应尽可能提高以消除规培学员的工作回报失衡感[12],提高学习工作热情。
3期待与展望
肿瘤内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级重点科室,1984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博士学科点,同年被卫生部评为临床重点学科。目前,该科室共设有6个病区,开放住院床位200余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12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12人,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人。该医院的肿瘤内科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如高剂量化疗、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TAK细胞生物治疗等,在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泌尿系统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等方面的诊治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每月有超过500例的住院患者和超过200例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病房和门诊病房接受治疗。
孙燕医生简介:孙燕医生是国际著名的临床肿瘤内科学专家,是中国肿瘤内科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南洋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国际抗癌联盟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孙燕院士1951毕业于燕京大学,1956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医科院肿瘤医院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是我国肿瘤内科学专业的奠基人。他将祖国医学中“扶正培本”的治疗原则与现代临床免疫学相结合,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开展了扶正中药促免疫作用的临床实验研究,并应用现代化手段证实了传统中药黄芪、女贞子、芦笋、仙灵脾具有促进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祛除T抑制细胞的活性、保护肾上腺和骨髓功能等作用。近年来,孙燕院士主持并完成了数百项国际性试验项目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著有《内科肿瘤学》、《肺癌》、《临床肿瘤内科治疗手册》及《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等专著25部,曾荣获多种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名医”、“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石远凯医生简介:石远凯医生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北京市医学教育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石远凯院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2获得肿瘤专业博士学位,曾赴日本大阪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M.D.Anderson(德克萨斯肿瘤中心)进修及访问,回国后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内科肿瘤,尤其在诊治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生殖细胞肿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储大同医生简介:储大同医生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储大同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应用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治疗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肾癌及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点,由临床治疗室、放射物理室和放射生物室3部分组成,拥有一支由医护人员、物理师和工程师等150余人组成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医师9人。该科室拥有包括从国外引进的直线加速器(7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2台)、逆向治疗计划系统Pinnacle和CMS(9套)、近距离治疗机(1台)、热疗机(2台)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擅长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手段治疗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及软组织肉瘤等。
李晔雄医生简介:李晔雄医生现为该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研究协会委员、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理事、《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晔雄主任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安德森癌症中心获得博士后学位,曾赴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一直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应用放射疗法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和精原细胞瘤等腹部恶性肿瘤。近年来,李晔雄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余子豪医生简介:余子豪医生曾任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放射治疗科主任,现为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余子豪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对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种难治性肿瘤。
徐国镇医生简介:徐国镇医生现为该医院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医疗技术咨询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北京分会副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徐国镇教授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熟悉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临床放疗技巧及各种活检、内腔镜的操作,擅长诊治各种恶性肿瘤,尤其在诊治鼻咽癌、上颌窦癌、喉癌和脑癌等头颈部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殷蔚伯医生简介:殷蔚伯医生现为该医院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主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委员、国际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殷蔚伯教授195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曾赴印度德里大学医学预防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进修学院 (汉默斯密斯医院)放射肿瘤科进修。殷蔚伯教授从事肿瘤放射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放射治疗技术及方法,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在诊治食管癌、肺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胸外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诊治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胸膜及胸壁肿瘤的专业科室。目前,该科室下设有3个病区及麻醉恢复室、内腔镜室、透视室、心肺功能检查室、胸外科实验室等亚级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43张。该科室拥有一支由9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的医疗队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2人,副主任医师13人。数十年来,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诊疗水平使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深受广大肿瘤患者的信任。近年来,该科室的手术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已超过1700台/年。
赫捷医生简介:赫捷医生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赫捷院长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进入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赫捷院长擅长做各种胸外科手术,如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心包内全肺切除术、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胸上段肿瘤根治术、食管胸中下段肿瘤根治术、弓上弓下吻合术、颈部吻合术及隆凸成型术、袖状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黄国俊医生简介:黄国俊医生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英国皇家外科医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黄国俊教授擅长诊治食管癌、肺癌及各种胸部肿瘤。
腹部外科
喉癌的手术治疗
喉癌的治疗经过近1个世纪的发展,目前,仍以手术为首选。近年来,随着喉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不同的喉癌类型其手术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更好地保留或者重建喉的功能,包括发音功能、吞咽功能以及呼吸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CO2激光手术切除术 CO2激光作为微创手术可以使其操作范围合理缩小,力求更完整地保存患者机体功能。而在20世纪70年代CO2激光就被应用于喉癌的治疗,直至现在研究表明早期声门型喉癌最适合激光切除治疗。但需注意的是要正确选择适应证,如果病变范围已经侵犯至前联合、喉室等处,治疗效果会大大降低。声门上型喉癌早期T1和T2也可以适当地选择激光手术切除,但是由于声门上型喉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即使在早期其转移率也有32.5%,故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激光手术结合颈廓清,并且术后辅以放疗,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喉部分切除术近年来由于激光手术以及放疗对早期喉癌治疗的良好疗效,其手术适应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喉部分切除术其自身的发展亦很快,尤其喉术后修复重建已成为现代喉肿瘤外科的新领域。
喉裂开术 适用于局限于一侧声带癌,声带运动正常,未侵及前后联合,但因激光手术广泛开展以及其疗效不错,目前逐渐已被激光手术取代。而对于肿瘤范围较广,已接近前联合或肿瘤浸润深,声带活动受限时,不适合行该术式。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①声带癌局限于一侧,已侵及大部分声带,或向上侵及喉室,向下侵及声门下区,但未超过声带游离缘10 mm;②声带癌局限于一侧,声带活动有障碍或部分声带固定。需注意的是,如果病变范围已侵及前联合,或已越过前联合侵及对侧声带前部,或病变向下侵犯超过环状软骨上缘以下,手术切除范围要扩大,甚至采取其他术式。
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 适应证:①会厌癌病变局限于会厌喉面,或侵及至室带上缘,但未侵及室带下缘、声带或喉室;②病变侵及杓会厌襞,但未侵及杓状软骨,声带未固定。但病变累及至声带或舌根、咽侧壁等时,不可行此术式。
声门上次全喉切除术 亦称水平垂直次全喉切除术,临床上常称为喉3/4部分切除术,由于其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术式,故切除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是切除声门上及一侧声带组织,甚至双侧声带均可切除,但至少保留一侧披裂。适应证:①声门上型喉癌,肿瘤已向下侵及一侧声门区,或另一侧室带上缘;②早期梨状窝癌,肿瘤原发灶位于梨状窝内侧壁,侵及同侧杓会厌襞及会厌。但病变已侵及双侧披裂或甲状软骨,甚至侵出喉外者,需行全喉切除术。
核心提示
喉部分切除术后,我们需要根据情况行新喉的修复和重建手术。由于喉部分切除范围不同,并无固定的修复模式,我们可以根据术中喉部的缺损情况以及可以利用的剩余组织来确定,因此需要我们善于变通术式,视缺损范围不同,可灵活选用多种方法联合修复。目前,常用的喉修复重建技术包括会厌下移、舌骨瓣、颈前肌皮瓣、肌筋膜瓣(颈阔肌筋膜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带状肌瓣,还可以利用残留的咽或喉黏膜、甲状软骨的外膜等制成相应的修复瓣。注意修复重建的要点就是重建一个上口较小、披裂较高、梨状窝较深的新喉,这样就可以减少术后进食呛咳,从而获得良好的喉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全喉切除术 适应证:①声门型喉癌声带固定,累及会厌、前联合或室带;②声门下型喉癌;③喉癌侵及甲状软骨,并累及至喉外;④喉癌放疗后或喉部分切除后复发。
喉癌的放射治疗
一般认为喉癌的放疗适用于病变>1 cm、表浅、无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且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病变范围较广,波及喉咽的肿瘤,可行术前放疗。Vermund总结指出对声门上型喉癌放疗的治愈率为T1 65%、T2 61%、T3 36%、T4 14%。英国放疗科专家Simpson等对419例T1和T2病变行放疗后,5年生存率为87%,而69例喉部分切除术,5年生存率为77%,并且观察两种治疗后颈部复发率,放疗后9%,单纯手术后25%,其中声门上型较多。这和我国专家意见一致。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声门上型喉癌的病变范围广并且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单纯放疗效果差。Ogura等临床观察已出现净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术前放疗后,其术后复发率下降。但喉癌以手术为主的患者,应是术前放疗、还是术后放疗,目前尚有争议。放疗科医生主张术前放疗,因为术前放疗肿瘤中没有乏氧细胞,可以不受手术并发症的影响。而耳鼻喉科医生则多愿手术后放疗,因为术前放疗增加了术后切口不易愈合、形成咽瘘等术后并发症。声门型喉癌还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如果手术切除彻底,可以不用再行术后放疗,但部分患者不愿行手术治疗,为保留喉功能,声带癌Tis、T1a、T1b病变,声带运动正常者,可以考虑行放疗。
喉癌的化疗
喉癌的化疗意义目前尚不明确,而近几十年临床研究证实单纯化疗对于实体肿瘤无根治疗效。从20世纪80年代后,对头颈肿瘤化疗方案多采用诱导化疗后加放疗,或是同步放化疗,如果治疗失败后再用手术切除,这样可试验性保存患者的喉功能。化疗常用的药物为顺铂、氟尿嘧啶、博来霉素等联合应用。Wolf收集总结数据指出,应用化疗加放疗,喉癌患者的生存率没有变化。并且放、化疗费用贵、不良反应明显,也有化疗后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报道。因此,目前喉癌的化疗开展不多,仅仅对于喉癌晚期不能手术及放疗的患者可行姑息性化疗。
喉癌的生物学治疗
大众医学:什么是脑肿瘤?脑肿瘤就是脑癌吗?
毛颖:脑肿瘤是颅内肿瘤的简称,常造成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脑肿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性疾病一样,也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脑膜瘤和垂体瘤都是发病率较高的大脑良性肿瘤。通常人们所称的“脑癌”,泛指大脑恶性肿瘤,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脑癌。大脑良性肿瘤“性情“”比较“温和”,生长较为缓慢,手术能够根治,复发率比较低;大脑恶性肿瘤“性情“”比较“残暴”,通常需要手术切除配合放疗和化疗等,难以根治。绝大多数大脑恶性肿瘤会复发,对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也是目前临床上神经外科需要重点攻克的难关之一。
大众医学:脑癌主要分几类?预后如何?
毛颖:大脑脑癌的分类比较多,具体取决于病理诊断。就脑胶质瘤而言,分类方法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病理诊断,按以往诊断标准大体可以分为星形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相对预后最差,少突胶质细胞瘤则预后较好;另一方面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标准,分为I~IV级,I~II级称为低级别胶质瘤,III~IV级称为高级别胶质瘤,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2016年,WHO对脑胶质瘤重新制定了诊断标准,引入了分子诊断指标。我院目前已经对脑胶质瘤患者常规开展分子病理检测。
脑肿瘤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
近年来,随着脑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分子病理结果来判断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是一种较为精准的方法。例如,IDH1基因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1p19q染色体共缺失等,都是提示患者预后较好的分子指标。
大众医学:脑胶质瘤发病情况如何,哪些人更容易发生?
毛颖:随着CT和磁共振等大型医疗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脑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2011年,中国脑脑癌发病率为6.47/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59%,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第9位,病死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第8位。脑胶质瘤是大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2007~2011年美国统计资料显示,脑胶质瘤发病率占所有大脑恶性肿瘤的80%;2003~2007年上海地区统计资料显示,脑胶质瘤占所有大脑肿瘤的25%,男性好发;我院回顾了1951~2011年手术获得的病理标本,脑胶质瘤标本占40%左右。
大众医学:脑胶质瘤患者增多与近30年来手机的广泛使用有关吗?
毛颖:和大多数癌症一样,脑胶质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人体内单个细胞的基因变异是导致脑胶质瘤发病的源头因素。环境、食品、情绪、感染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细胞变异,唯一确定的因素只有X线辐射。这引出了一个公众关注的话题,现代人手机使用频率极高,会不会导致脑胶质瘤的发生?近30年来,上海脑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而这30年恰恰是上海手机普及率井喷的一段时期。我院曾经对国际上有关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发病关系的论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同侧、长时间的手机使用与脑胶质瘤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在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人群中,低级别胶质瘤发生率明显增加,20~29岁是脑胶质瘤的高发人群,这一结果与国际癌症研究署主张的“将射频电磁场定义为人类可能的致癌剂”不谋而合。
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研究
国际上有多家机构开展了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数据最全的项目有两个。①国际癌症研究署的INTERPHONE项目:研究发现,最高级别的重度手机使用者(30分钟/天,持续10年)患脑胶质瘤的风险增加,但较低暴露不增加患病风险。遗憾的是,其他研究不能重复这一结果。②Hardell研究小组的研究项目:该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组(20~80岁)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脑肿瘤与手机使用之间存在正性关系,20~29岁人群相对危险度最大。
大众医学:脑胶质瘤有哪些早期迹象?
毛颖: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脑胶质瘤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十分典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①肿瘤生长在大脑内,形成了局部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患者会出现头痛,严重者会出现“颅内压三联征”――头痛、呕吐、视物模糊。②肿瘤压迫临近的脑组织,造成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压迫脑运动功能区,会造成肢体乏力,甚至偏瘫;压迫语言功能区,会造成言语不流利,甚至失语;压迫情感功能区,会导致情绪淡漠和记忆力下降。③脑肿瘤的存在还会导致大脑电生理功能的异常,引起大脑局部异常放电,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羊癫疯”。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最为常见的是短暂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大众医学:长期头痛,会不会得脑癌呢?
毛颖:头痛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也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老百姓一出现头痛就会悲观的认为“是不是脑子里面长了东西”“L期头痛肯定是得了绝症”。其实,头痛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头痛时间可长可短,程度可轻可重,伴随症状可有可无,不同的头痛类型往往提示的头痛原因也不尽相同。脑胶质瘤引起的头痛大多数是占位效应导致的颅内压升高所引起,发展过程较漫长。若肿瘤短期内明显进展或者出现瘤内出血,患者会出现急性头痛发作,此时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长期头痛,经济条件又允许,每年体检时宜增加头颅磁共振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颅内病变有很大帮助。
大众医学:有没有简便有效的脑胶质瘤筛查办法?
毛颖:头颅CT是筛查颅内病变的“第一道屏障”,快速、便捷,各大医院急诊均能开展。但是,CT仅仅能够帮助发现颅内病灶,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判断病灶的性质,甚至会遗漏一些微小病灶。通常,在CT发现异常情况后,医生会建议患者接受头颅磁共振(MRI)检查。目前认为,MRI是确诊脑胶质瘤的主要检查手段。若MRI仍然难以确诊,PET/CT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检查措施。
特别提醒定期体检不要漏了脑部检查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体检时可以增加头颅磁共振检查项目。?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早期常因记忆力下降、精神症状等原因而被误诊。因此,定期体检时,千万不要漏了脑部检查。
大众医学:脑胶质瘤怎么治疗?
毛颖:一旦确诊为脑胶质瘤,“积极就医、长期随访”将会成为每一个患者的指导原则。目前比较公认的脑胶质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是根本,除了可以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哪种类型的胶质瘤外,还可以起到降低颅内压力的作用。手术后,再根据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化疗或(和)放疗。部分胶质瘤由于生长部位较深,或者已经在颅内广泛播散,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神经外科医生会针对颅内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在明确病理诊断后,进一步实施放疗和化疗。规范的治疗能够有效地延长肿瘤的复发时间和患者的存活时间。
脑胶质瘤须尽早治疗
虽然脑胶质瘤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恶性程度也大相径庭,但不论何种类型的脑胶质瘤,都会发生肿瘤进展。相关研究发现,在一批无意发现脑胶质瘤的患者中,脑胶质瘤每年都会按一定的速度生长,越到后期,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越快,最终可能造成患者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诊断明确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应尽早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规范治疗。
大众医学:华山医院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有哪些特色?
毛颖:除了规范化治疗外,近年来中国神经外科领域针对脑胶质瘤做了大量研究,对脑胶质瘤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结合国际先进诊疗技术,对胶质瘤的诊疗做出了很多有效的变革,从“统一化”的治疗模式转变为“个体化”,从“一味追求肿瘤切除程度”到“以保护脑功能为前提的最大范围切除”,从“组织学诊断”发展为“分子水平诊断”,从“神经外科单兵作战”过渡到“多学科合作诊疗”,给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在国内率先成立了胶质瘤亚专科,并逐步引入了“高场强3.0T术中磁共振”“清醒麻醉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胶质瘤分子病理诊断”和“个体化免疫治疗”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体现在从手术到放疗、化疗的每一个环节。
大众医学:手术会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吗?
毛颖:目前,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采取的是“最大限度安全切除”原则,即在切除脑胶质瘤同时,尽可能保护患者的大脑功能,使患者术后可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对于一些肿瘤位于脑功能区的患者,手术中我们会将患者唤醒,联合电生理监测和功能磁共振导航,精准地定位肿瘤边界和脑功能区,再实施手术切除,同时进行术中磁共振扫描,及时发现残余的肿瘤,再进行二次切除,最大限度地提高脑胶质瘤的切除率,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对于切下的肿瘤标本,我们会进行分子病理检测,更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提高放疗、化疗敏感性,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实施个体化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通过一系列的临床治疗,使肿瘤复发时间明显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以最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为例,国际报道平均生存时间12.5个月,而我院2014年已经达到19.6个月,且这一时间仍在不断延长。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控制癫痫。特别是术前和术后就存在癫痫发作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标准的抗癫痫治疗,切勿轻易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第二,密切随访,患者术后三个月,以后每六个月定期到医院复查磁共振(MRI),包括平扫和增强。第三,坚持康复训练,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应坚持康复训练。
大众医学: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脑胶质瘤治疗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毛颖:随着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放疗和化疗技术已今非昔比。过去损伤大的全脑放疗已被适形调强的局部放疗取代,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以及与大脑重要功能结构的关系,精心设计放射剂量分布,准确地照射肿瘤并保护正常组织。而化疗与放疗同步应用,以及放疗后追加数个疗程的化疗是另一个进步。医生根据生物靶标,可以对不同患者进行选择性化疗,既提高疗效,又可避免盲目用药,减少副作用。此外,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问世,也给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这些治疗均需要医生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故可以认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正向“个体化”“精准化”治疗迈进。当然,无论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多学科协作的力量不可忽视,这也是目前脑胶质瘤诊疗的趋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诊疗效果。目前,全国多家医院都拥有针对脑胶质瘤的多学科协作团队,部分神经外科诊疗中心还设有胶质瘤多学科诊疗门诊,给患者带来诸多便利和实惠。
大众医学: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怎么办?
毛颖:脑胶质瘤复发后的治疗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一大难题,原则是能够手术,先考虑再次手术;如果无法手术,则辅以个体化的放疗和化疗。放疗的作用非常显著,主要方法包括:普通放疗、伽马刀、射波刀和质子刀。其中,普通放疗是应用最广泛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三维适形放疗,尽可能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大众医学: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效果好吗?
毛颖:伽马刀或许是普通老百姓经常会听到的一个医学名词。然而,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是否有效,目前还没有非常权威的数据证明。可以肯定的是,伽马刀必须与放疗或者化疗联合使用,才可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此外,肿瘤体积较大、周边水肿明显的脑胶质瘤,采用伽马刀治疗是不合适的。
大众医学:您对防治脑胶质瘤,有哪些建议?
毛颖:脑胶质瘤的治疗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随着神经外科医生对脑胶质瘤认识的不断深入,会使得整个治疗过程更倾向个体化和精准化。至于如何预防脑胶质瘤的发生,尚无统一的说法。对于已经发现颅内病灶的患者而言,如下的建议是非常有效的:切莫讳疾忌医,一旦确诊,应尽早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化治疗;坚持定期和长期随访;如果术后出现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积极地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也十分必要。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决心和战胜病痛的信心。
大众医学:在治疗脑胶质瘤过程中,有没有令您记忆深刻的病例?
毛颖:作为一名从医接近30年的神经外科医生,我个人对于胶质瘤的认识也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治疗脑胶质瘤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因为我最早独立主刀的手术就是脑胶质瘤切除术。20年前,还没有所谓的神经导航,所有的胶质瘤切除手术都凭医生的肉眼和手感来确定肿瘤的边界,以及定位一些关键的脑功能区。往往一台手术非常成功,感觉肿瘤已被完全切除,但患者术后却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还有一些手术,当时亦感觉非常成功,但术后患者很快出现肿瘤复发,甚至死亡。曾经有一个患者在我手上先后接受了四次脑胶质瘤切除手术,那个时候,我深深感觉到神经外科医生的无力。后来,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有赖于科技水平和设涞母新,才知道精准定位功能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与国际同仁的交流以及自己团队的研究,我开始关注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逐步确立新型的胶质瘤治疗理念:以手术为中心,配合个体化的放疗和化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大众医学:对脑胶质瘤诊疗的未来,您有哪些展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
1993年1月,曾主演《罗马假日》、《窈窕淑女》等片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美国好莱坞巨星奥黛丽-赫本,因结肠癌病重不治,终年63岁。
2004年11月,均瑶国际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结肠癌晚期去世,年仅38岁。
2007年6月,中国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因结肠癌在美国病逝,享年60岁。
……
扼腕之余,大家会追问,大肠癌如此“凶险”,应该怎样诊断和治疗呢?大肠癌还可以治愈吗?事实上,在临床上,60%~70%的大肠癌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前提是必须接受合理、规范、最佳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上海市率先成立大肠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就是试图通过完善的多学科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内窥镜治疗、中药治疗以及其他新技术,合理、规范的治疗大肠癌。
在肿瘤医院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中,每一个科室均具有强大的实力,并且各科室团结一致、强强联合,密切合作,开展大肠癌规范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每一个大肠癌患者的诊治方案都是多学科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合理、优化的医疗服务,造就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诊疗“品牌”,使其大肠癌的诊治水平不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且毫不逊色于国际上几个重要的肿瘤中心。
诊疗特色:
大 肿瘤医院目前拥有大肠癌外科病床60张,为全市规模最大,年手术量1200例;
好 放疗科是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放射治疗质控中心,其地位在上海市无出左右;
重 病理科是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大肠癌是其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点;
新 化疗科是抗肿瘤新药的全国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在大肠癌的化疗和生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首 内窥镜室以结肠镜为科室特色,早期大肠癌和大肠多原发癌检出率居全国之首;
早 核医学科常规开展多种大肠癌相关肿瘤抗原检测。并且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PET/CT仪器,能够早期发现大肠癌转移病灶;
准 放射诊断科开展了直肠MRI,能够对直肠癌进行准确的术前分期,指导治疗。
专家介绍:
蔡三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协作组首席科学家,大肠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CSCO康莱特科研基金(2000万)学术委员、《实用肿瘤杂志》特约审稿、《中国癌症杂志》特约审稿等职务
诊疗特长:擅长于大肠癌的手术治疗。对局部晚期的大肠癌以及复发转移的大肠癌的综合治疗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章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协作组副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委员。美国放射治疗协会(ASTRO)会员
诊疗特长: 胃肠道肿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及其他腹部和盆腔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郭伟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化疗学组委员
诊疗特长:在肿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多个方面做过临床组织与研究工作。擅长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与综合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问:我今年50岁,有长期便秘史,医生建议我做肠镜检查。可是,我们单位每年都体检查肿瘤标志物(CEA)并做肛指检查。请问,还有必要做肠镜检查吗?
蔡三军:肿瘤标志物CEA作为大肠癌相关肿瘤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其主要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随访或化疗、放疗中治疗效果的评价,对于发现大肠癌,尤其是早期大肠癌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数据表明,在我院初治大肠癌患者中,CEA升高者仅26%,而这其中仅24%为I期或II期患者。肛指检查的检查范围一般只检查距8厘米以内的低位直肠及肛管,而整个大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肛管。因此,肛指检查并不能覆盖全部肠道,并且近年来结肠癌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超过直肠癌。综合这些因素,肠镜检查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问:半年前,我接受了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医生告诉我是早期(I期),不需要做化疗。我很疑惑,早期结肠癌真的可以不化疗吗?
郭伟剑:通常,结肠癌按术后病理分期可分为I、II、III、IV期,其中,I期及部分无高危因素的II期患者并不需要接受化疗。统计证实,I期结肠癌手术后的5年治愈率可达90%~95%。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如何发现更多的早期结肠癌呢?目前认为,这不但需要临床医生的正确指导、检查,患者本身的就诊意识及配合检查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在临床上,发现更多的早期结肠癌,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结肠癌的整体疗效。
问:我父亲做肠镜检查,结果查出距5厘米处直肠癌,已经堵塞肠腔。医生建议行胸部CT、腹部CT及直肠MRI检查。我知道,现在肿瘤医院有PET-CT,想直接做这个检查,可以吗?
章真:PET-CT的出现使肿瘤诊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对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是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但是,目前“大肠癌诊治指南”并没有将PET-CT列为常规术前检查,CT、MRI仍是术前的标准检查。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以下患者在手术前可行PET-CT检查:①因肿瘤堵塞,肠镜无法完成全大肠检查;②临床检查发现有肝、肺及其他器官转移可能的,术前需PET-CT全面评估;③有遗传性大肠癌可能,需排除其他器官是否存在同时性多原发肿瘤。结合你父亲的情况,肿瘤堵塞肠腔,可以考虑接受PET-CT检查,但直肠MRI评价肿瘤局部分期,还是需要做的。
问:一周前,我母亲被查出患直肠癌,我赶紧联系了熟悉的外科医生,想马上手术。可后来却被医生告知,需先行放化疗再开刀,这会不会耽误病情呢?
蔡三军:直肠癌综合治疗是近些年的热点。以前发现直肠癌,首先手术然后按照术后病理分期选择是否进行放疗、化疗。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术后放化疗,主要体现在更低的复发率、更高的根治性切除率,以及明显的降期效果,并且一小部分原来没有保留机会的患者,经过术前放化疗后病灶明显退缩,有了保留的机会。我院近5年经治的术前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5%。所以,如果你母亲确实为局部晚期直肠癌,你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先行放化疗。
问:我母亲三个月前被医生诊断为升结肠癌伴肝转移,当时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进行化疗。请问,这种晚期病例还有没有治愈的希望呢?
郭伟剑:结直肠癌伴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几年前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均归为晚期(IV期),整体(删除)5年治愈率小于5%。但是,随着多学科治疗的推广,结直肠癌化疗效果越来越好,以及外科医生的积极尝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理念已经有了颠覆性的改变。目前,只要肠癌病灶及肝转移病灶均能根治性切除,残余肝体积不小于30%,加上规范的化疗,5年治愈率可达40%。一部分肝转移在发现时无法切除,但经过化疗后仍有切除机会。根据你母亲的情况,建议可以参加我院大肠癌多学科讨论(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外科医生、化疗科医生、影像诊断学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为你母亲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一年前,马大爷因直肠癌接受了直肠切除手术。但到了年底,在他的肝脏上又发现了一个大如鸡蛋的转移性癌灶。身体虚弱的马大爷此时已承受不了再一次的手术治疗了。故肿瘤科的医师决定为他使用“超声刀”治疗。马大爷在连续接受了5次的“超声刀”治疗后,其肝脏内的病灶在逐渐缩小。3个月后,癌灶已缩至黄豆大小。马大爷的食欲较前明显好转,面色也变得红润了。
据武汉总医院肿瘤科高建飞副主任介绍,马大爷使用的这种“超声刀”全称叫“高能聚焦超声刀”。由于用“超声刀”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故它又被称为“医学绿色治疗工程。”
为了进一步体验“超声刀”的“威力”,笔者来到了武汉总医院肿瘤科,亲眼目睹了一名胰腺癌患者接受“超声刀”治疗的全过程。在这间手术室内没有无影灯,没有麻醉机,更看不到各式闪着寒光的手术器械。只见62岁的胰腺癌患者刘先生趴在治疗床上,一边接受手术治疗,一边与医生聊天。医生先将B超的探头贴在他的中腹部,经操作电脑对肿瘤进行定位后,这台“超声刀”便开始自动进行“蚕食”肿瘤的工作了。
刘先生此次做的是整个疗程中的第5次治疗。由于刘先生的胰腺癌瘤较大,故需进行7次超声刀切除治疗。刘先生在接受超声刀治疗前,肿瘤已压迫到了胆总管。当时他全身重度黄染,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以致无法进食。刘先生的前三次手术,是被人抬来的。在他进行第4次手术时,不仅黄疸已经消退,而且可以正常进食了。这回第5次手术,他是自己走来的。约一小时后,刘先生走出了治疗室,丝毫看不出他是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病人。笔者问他在接受治疗时有何感觉。他说:“在治疗时只觉得患处有一点酸酸的胀痛感。”那么,“超声刀”对癌瘤何以有如此大的威力呢?为此,笔者采访了前面提到的高建飞副主任。
问:“超声刀”是怎样杀死癌细胞的?
答:超声波是“超声刀”的能源。数百束的超声波经过体外聚焦技术,再经过水介质的耦合作用,集聚在人体的肿瘤组织上,瞬间便可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70℃―100℃。肿瘤细胞在0.25―1秒之内,即被“烫”死。这个聚焦点如同一个切割肿瘤的手术刀,使焦点区的肿瘤细胞全部被杀死,而其周围的组织却不受损害。患者经短暂的休息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问:“超声刀”治疗与传统的射频、微波等热疗技术有何不同?
答:“超声刀”应用于临床,掀起了肿瘤治疗的革命。与传统的热疗相比,“超声刀”有以下优点:
1.可使肿瘤组织在瞬间达到较高的温度,并杀死肿瘤细胞。而传统的射频、微波等热疗技术使治疗部位升温的速度较慢,所能达到的温度也较低。故用“超声刀”技术治疗肿瘤明显优于传统的射频、微波等热疗技术。
2.使用“超声刀”治疗肿瘤,病人一般没有疼痛感,手术前也不需要进行麻醉,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低。而用传统的热疗技术治疗肿瘤,手术前需要进行麻醉;病人有疼痛感;在治疗过程中热疗的部位约有7%―20%的皮肤会被灼伤;而且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
问:用“超声刀”治疗肿瘤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相比,有何优点?
答:用“超声刀”治疗肿瘤,在保持肿瘤周围组织完整的情况下,可对肿瘤细胞进行彻底的杀灭,并可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而用传统手术的方法治疗肿瘤,要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则必须扩大切除肿瘤组织的范围;用放疗和化疗的方法治疗肿瘤,要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就要扩大放射线照射的范围,增加用药的剂量和用药的时间。故手术、化疗及放疗与“超声刀”技术相比,副作用较大。但“超声刀”技术与化疗、放疗又不能够相互代替。
问:用“超声刀”治疗肿瘤与用“γ刀”治疗肿瘤有何不同?
答:“超声刀”与“γ刀”主要有两点不同:1.能量来源不同:超声刀靠高能超声,“γ刀”靠γ射线;2.适应症不同:“超声刀”主要适用于治疗腹腔与盆腔内的实体肿瘤,“γ刀”主要适用于治疗头部肿瘤。
问:哪些肿瘤患者适合用“超声刀”治疗?
答:“超声刀”适用于治疗生长在盆腔、腹腔内的各种实体肿瘤,如胰腺癌、肝癌、肾癌、腹腔软组织肉瘤、子宫肌瘤等。另外,因为用“超声刀”治疗肿瘤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故它不排斥化疗与放疗。如果病情需要,病人在进行化疗或放疗的同时,也可采用“超声刀”治疗。
问:哪些肿瘤患者不适合用“超声刀”治疗?
答:胸腔内的肿瘤和有广泛转移或伴有腹水的肿瘤不宜采用“超声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