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9 06:28: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篇(1)

而传统城镇化则是把重心放在城区的空间扩张,即建设新城区上。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镇化”超越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体制性条件: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低价从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从现行财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出让土地的所有出让金,补充预算内财政资金。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其相联系,这种模式只实现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即“半城镇化”,却无法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为后者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繁重的责任和义务,即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难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籍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但是,由于小城市和小城镇普遍存在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就业机会较少,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对农民不具吸引力,真正乐意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不多。反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仅产业集聚程度高,就业机会多,而且公共服务水平也高,深受农民的喜爱。但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很高,限制很严。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农民越喜爱、越渴望的城市,越难落户;农民越不喜爱、越不想落户的城市,却越容易落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大大增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居住功能)。

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为了从体制上抑制“土地城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还必须进行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特别是其中的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将会削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能力,进而削弱“土地城镇化”的动力。即将深化的征地制度改革包括: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实行十七届三中全会早就提出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严格界定公益性与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行政性征地范围,不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城市对非公益性用地需求,只能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加以解决,再也不需要经过地方政府征地这个环节。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将使地方政府很难通过低价征收、高价转让的方式赚取价差,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降的局面将会出现。

2013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我们应当“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013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的篇幅论述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这就决定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或首要任务。其实,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篇(2)

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障。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集聚性差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以及科技创新等发展路径,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4]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篇(3)

>> 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团场城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疆兵团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以双河市为例 浅谈城镇化视阈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城乡统筹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启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探索与建议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抚松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探析 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问题研究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动师市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中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3-05.

[9] 颜廷平.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与当代,2011(1):12-15.

[10] 马 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

[11] 潘自立.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变[J].第四世纪研究,2009(3):232-240.

[12] 阎东彬.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1):54-57.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乌鲁木齐: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4] 陈宇光.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4):43-46.

[15] 王康熙.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7):79-80.

[16] 冯 浩.一路一带战略下国际通道建设问题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4(10):29-34.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综合评价 DPSIR模型 主成分分析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

关于“新型城镇化”,目前的学术研究依旧停留在主观概念层次,仅仅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阐述。如何在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准确、客观、定量的方法分析衡量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却不多见。

200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督查和考核评价,建立5个考核项目30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田静(2012)在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由3大系统,8项子项目,45个指标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理论体系。安晓亮等(2013)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三个层面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定量评价思路和框架;张向东等(2013)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曾志伟等(2012)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指标体系,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进行定量评价。

综上可知,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大多学者是基于对城镇化进行具体研究时,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类研究并以此来构建指标体系,这种划分虽能体现出城镇化的内涵,但人为的拆分使其不能体现出城镇化作为一个发展系统所体现出的因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DPSIR模型,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这一体现前后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陕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

(一)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欧盟统计局(EUROSTAT)和欧洲委员会欧洲环境机构(EEA)在进行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指标制定工作过程中,基于PSR模型所建立的新模型,主要用于评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模型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它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及相关指数的逻辑框架,是对PSR 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存在着驱动力(DrivingForc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的因果关系链,如图1所示。

DPSIR 模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系统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分成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准则层,同时每个准则层中又包含若干指标。

(二)DPSIR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DPSIR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综合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基于DPSIR模型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阵和因子回归系数,计算样本的各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1)

式中:Fik表示第i个样本第k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Wj表示第j个指标的因子回归系数。

然后,根据各主成份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各主成分的因子权重,构造综合评价函数,求得各样本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Si,再进行排序。计算公式为:

(2)

式中:Si表示第i个样本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Vk 表示主成分因子权重。

最后,在进行主成分分析的过程中,结合DPSIR模型分析各项具体指标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06-2012)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公报。同时为了使数据更具可比性,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用Z-Scoer标准化公式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

1.主成分的提取与分析。通过spss运算,提取主成分。本文共提取3个主成分,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78.702%、11.446%、5.189%。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高,能反映大部分指标所要表达的信息,最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也最强。

分析可知:在主成分荷载矩阵中,在第一主成分中城镇化率、年底总人口数、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荷载较大,均在0.9以上。这些指标囊括了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状态指标以及响应指标。其中第一主成分荷载值高达78.702%,可知第一主成分囊括了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社保等方面,基本上全面反映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第二主成分上荷载较高的指标分别是用水普及率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第三主成分荷载较小,仅有5.189%,所含指标为: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城镇),主要对响应指标起辅助作用。

2.综合评价得分及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综合评价得分为纵坐标,绘制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图,如图2所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2008-201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且略有起伏,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三)基于DPSIR模型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DPSIR模型框架内各指标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因果循环系统。DPSIR系统内部指标的协调与否,直接反映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的好坏。分析指标间相关性,发现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表2反映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部协调现状。

分析可知:压力指标与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均呈现出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分析压力指标的构成,发现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成为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响应指标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且关系密切。分析这四大指标系统,可以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基于经济、人口等驱动力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社会状态,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政府和人民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响应,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发展的状况。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好坏与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也有关系,内部各指标呈现出正相关,则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同时,研究发现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目前,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仇保兴,2012)。据统计,陕西省基尼系数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均超过0.4的国际警戒值,2007年更是达到了0.457。新型城镇化要强调城乡统筹发展,重协调互补的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真正的城镇化。

走集约发展之路。通过不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作用,获取更高、更大的社会效益。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陕西省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使其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刚性需求量巨大。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和效率,走集约发展之路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优化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可知,三大产业比重的大小直接反映着城镇化的进程与水平。陕西省作为一个资源大省,特别是陕北作为陕西乃至全国的能源基地,其产业结构单一,以原始资源的开采和挖掘为主,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应在集约发展模式的引领下,将产业链高级化和梯度化,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现场督查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17)

2.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4)

3.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7)

4.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20)

5.曾志伟,汤放华,易纯,宁启蒙.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引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可以说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适应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客观要求的理性城镇化道路,也是符合中国国情、面向未来的主动城镇化道路。

一、研究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综述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与传统城镇化相区别的城镇化道路,楚爱丽(2011)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与传统城镇化相对而言的”。①最为广泛的是宋林飞(2009)提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②

(二)成渝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

刘世庆(2010)通过对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的分析,提出对于该类地区的发展之路,这只是对成渝经济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刘志慧等人(2010)也只是从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体系进行了梳理,并没有涉及到成渝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研究。③纵观已有文献,对成渝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取成渝经济区的一个组成单元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的认识,新型城镇化总体目标的分析,从整个成渝经济区全域的角度,结合经济区内各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提出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建议。

二、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成渝经济区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双核”,以四川省成都、绵阳等14 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城市和重庆“1 小时经济圈”内23 个区县为载体。近年来,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2007年成都和重庆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到2012年经济区两个核心城市成都市和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2%和56.98%。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征:第一,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第二,成渝经济区空间布局形态初步成型。成渝两大城市呈“双核”空间布局,川南、川东北城市群具有多中心特征。第三,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第四,城镇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

1.构建重庆、成都“双核心”,带动城市群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次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重庆市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直辖市体制优势和辐射集聚作用,推动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高起点建设两江新区。成都市的城镇化建设,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

2.注重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完善城镇体系建设成渝经济区内,城市、城镇众多,建设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当前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积极培育特大城市,完善城镇体系建设。最终逐步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层次完整、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型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第二,重视发展大城市,提升大城市规模。成渝经济区大城市数目较少、城市规模不大,加强大城市的建设,同样具有必要性。3.推进统筹城乡,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2007年6月,重庆市和成都市被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需要积极探索,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城乡一体化发挥示范作用。在经济区内,充分发挥各级城镇的中心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扩散,同时,加强乡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基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新型农村社区就地转化。

4.坚持可持续发展,带动生态城市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营造优良环境,走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推进生态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在城镇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城镇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成渝经济区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对中下游地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强大的正外部性。

四、结语

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研究在新型城镇化道路方面缺乏综合的研究。然后客观认识成渝经济区城镇化现状,指出经济区城镇化的特征及问题所在。总之,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口城镇化,同时利用经济区内优势互补,发展超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统筹城乡,切实解决失地农民、进城农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

[2]宋林飞.新型城镇化道理与模式探讨[N].南通日报.2009

[3]刘志慧等,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体系研究[J].社会发展.2010

注解

①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2011

篇(6)

关键词: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

一、中国当前城镇化进程所处阶段

(一)中国的城镇化现状分析

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快速提高,从1980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46.59%,2014年达到54.77%,显示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仅与全球平均城镇化率52%相当,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相差甚远,说明我国的城镇化仍处于初中级阶段,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正好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借鉴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留下空间。

(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内在要求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模式属于“粗放式”增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现象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这严重制约了地区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本投资回报率降低,产业资本正在逐步转移,因此,经济发达地区正面处于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质量的重要时机。

十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副总理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之一就是城镇化,要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换言之,城镇化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率普遍较高(见表1),其新型城镇化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应该有所区别,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除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之外,更加要注重区域经济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模式升级的战略考虑,走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并举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在新时期的内在要求。

从上表看,城镇化程度与经济发达水平呈现正向关联,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因而经济发达地区具备走新型城镇化的产业经济基础。

与传统城镇化过程相比,新型城镇化进程将具有以下特征:其一,产生背景不同,传统城镇化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而新型城镇化以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为背景;其二,关注点不同,传统城镇化侧重人口的城镇化和城镇规模及数量的扩大,而新型城镇化更关注城镇质量的优化;第三,主体不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企业、居民等,而传统城镇化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第四,方式不同,传统城镇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自下而上”的方式为辅,新型城镇化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自上而下”的方式为辅;第五,动力机制不同,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于传统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城市服务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创新以及信息化。最后一点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正是本文的着眼点。

二、经济转型期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思考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演进分析

城镇化的根本不在于形式上的农民市民化,而在于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差距的化解。因而,城镇化实质是解决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条件、市场环境、产业发展方式、生活水平、社会公共服务与保障等若干方面的对接和均等化问题。

回顾历史,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城市剥夺农村、城市反哺农村阶段,目前正历经农村转变城市阶段(见表2)。(1)城市剥夺农村模式。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剥削农民利益积累起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总体上属于这种模式,通过农业对工业的利益输送来支持国家一般性基础工业及相应城市发展,用计划经济手段人为形成一种显著对立的城乡关系,城市或城镇相对闭塞和独立于农村。(2)城市反哺农村模式。这个阶段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回馈农村的城乡关系是主导,人口开始分散流动,并_始向郊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这个阶段城镇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的蓬勃发展,城乡对立和隔绝状态有所缓和。(3)农村转变城市模式。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等值观念开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呈一体化均衡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回流。这个阶段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新型工业化,经济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都分别形成因地制宜地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并相应地推动具有城乡互动互补关系的新型城镇及城镇群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早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结果造成了城、乡发展中的双向弊端,城市与农村对立,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差距显著;随着城镇化第三阶段的到来,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辐射和带动农村,城乡关系不断紧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二)经济转型期下新型城镇化产业路径探析: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依据上述分析,经济发达地区现阶段应走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至少包含以下内涵:其一,新型工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化重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必须统帅于新型工业化思想之下,必然立于现有的新型工业化成果之上,因为城镇化的本质是资源和经济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其二,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发展的思想战略,产业生态化是新时期产业经济的组织与发展模式,二者并行不悖,共同构成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其三,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为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提供极其重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因此,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组织载体,新型工业化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战略,产业生态化是产业经济的组织模式与布局要求,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协调发展,是政治经济一体多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内涵。

三、政策建议与对策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属性和长远战略思考来看,走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同时并举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新一轮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一)目标上:打造产业型城镇,重视要素聚集功能建设,增强对资源的聚集能力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程度不同的产业聚集,在产业型城镇建设上,要突出城镇的个性特征,合理确定城镇的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在产业发展中提升城镇的要素聚集功能。

(二)路径上:以产业集聚引领城镇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重视增强产业牵引能力,要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坚持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同步推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新型业态的产业,既注重发展中心城市,又兼顾各镇区建设,让中心城区和各镇区呈生态位互补发展,走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空间布局上,要建设生态型城镇,着力促进生态型城镇群发展

城市群是城镇体系在空间上的体现,由不同性质、类型、等级规模城镇组成的,具有互补、共生、有序、多赢的一体化体系特征。发展城市群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深化和产业链布局更趋合理,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体系区域协调的主体形态。

(四)体制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消除城镇化发展障碍

政府必须转变观念,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加快理顺城乡统筹中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创新土地制度,建设集约型城镇;改革就业制度,疏浚劳动力流通渠道;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加快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子约.:新型城镇化思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3-02-04.

[2]牟磊磊,邱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3]曹,何磊.第三阶段城镇化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1(02).

[4]孙秀艳.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中国建设报,2013-01-10.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集群;河北省

[DOI]10.13939/ki.zgsc.2015.34.121

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城乡一体、四化协同道路的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练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演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我省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分析

新型城镇化和文化产业集群都是文化经济集聚的结果,两者相互促进,通过提高中心地带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将成为实现文化富民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平衡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集中在城市,城市汇集了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创意、资本等核心要素,拥有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这也使得都市圈、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呈现涟漪状的分布。但就未来文化产业的集体式崛起而言,必须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依赖症,使广大县域地区、乡村地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

2.1 文化产业集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集群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文化产业集群具备明显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且涵盖面大、产业链长,在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发挥显著的带动作用,释放出可观的乘数效应。其次,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产业自身,而且会给更多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最后,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人是经济活动中最核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这其中文化产业集群会在塑造新型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扮演着潜移默化的重要角色。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社会行为作用于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与重塑,推动了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等要素的跨界整合,从而实现了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有效破解了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打破了区域行政壁垒制约,拓展了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宽度。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文化产业集群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同时,城镇化对消费的刺激和扩张,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集群文化生产消费链条形成良性循环,重构了城镇文化产业空间形态。新型城镇化对空间形态的重塑,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有效节约了文化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提高了文化产业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知识产业链的升级。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增强了创新活力,为文化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提供了动力。同时,新型城镇化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而通过生产业的作用,将人力资本以及专业化和迂回生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带来的隐性知识创新形成了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它们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加速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效率。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3.1 科学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其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严格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安排部署,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化建设同步规划、联动实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化特色的呈现,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留出位置、给足空间,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方面,都应做到全方位的文化考量、交互性的文化表现,促使文化产业前置引领、多点开花。

3.2 依托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度呈现城镇化建设的特色文化魅力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就在于它总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只有充分依托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名城”。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应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元素,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厘清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于地域文化的创新,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树立符合世界潮流的生态环保、低碳绿色理念,认真观察、审慎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使之为我所用。应立足自身的生态特质、资源禀赋、文化内涵、经济水平,以内外兼得、相承相容的文化个性和包容理念实现“美美与共”的文化图景,打造出更多的城市文化景观和建筑艺术精品,凸显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叙事风格、创意特点和美学价值。

3.3 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文化业态,形成特色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在不断扩大。2012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做了进一步修订,文化产业已扩充为16个大类、59个中类、120个小类。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精心培育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填补产业功能空白的文化业态,并使其延伸、渗透到其他行业和领域中。如,成都市的“宽窄巷子”就是对历史遗留的清朝古街道进行改造升级,不仅将其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片区,而且衍生出精品酒店、私房餐饮、演艺娱乐、情景消费等多种业态,以及成都“慢生活”“闲生活”“新生活”等城市文化。此外,还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特种电影、数字动漫等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意为灵魂的新兴文化业态的生成与汇聚,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效益。

3.4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动力

应牢牢把握《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机遇,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协调适应的前提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要求,更多利用市场机制,辅之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税收减免等措施,在土地、财税、投融资等领域切实降低文化企业的进入门槛和发展成本,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激活更多的发展动力。

3.5 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增强城镇化建设的自我造血功能

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后劲所在。提升产业的成熟度和贡献率,需要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地方政府层面,尽快完成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角色转变,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建设一批内涵丰富、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区域集约式、联动化、“智造型”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融合其他相关产业,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就业岗位。

在社会公众层面,一方面,发展建立一批代表性强、公信度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协会组织;另一方面,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倡树文明新风等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和大众人文素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向市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奠定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科学时代,2014(4).

[2]花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东岳论丛,2013(1).

[3]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4]姜德辉、杨玉娟.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J].人民论坛,2014(3).

[5]齐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维度与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