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0 17:17: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数学考试反思总结

篇(1)

关键词:高考试题;背景揭示;感悟;有效性;解题能力

1、忽视解题技巧,重视问题的实质内容

通过对这几年的高中数学试题的解读和研究发现,高考中数学的考试越来越偏向于高中数学基础,比较重视问题的实质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非常注意给学生强调基础内容的重要性,万变不离其中,考题与考题之间是互通的一种关系,只给学生介绍一点解题的技巧,特别是高三的学生,一再的向他们强调基本方法与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任何题目都离不开课本基础内容的支持。

2、以数学教材为源头,遵守考试大纲规定的原则

有的老师和学生在高考数学结束之后会说考试大纲中没有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规定,超出规定的范围了,但是很多的题目需要经过消元法来求解,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根就可以了。这种解题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案例,因此只要学生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联系,更何况高考数学试题中大部分的试题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只有一小部分的试题属于源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考试大纲中的规定的要求明确划分出了高考数学考试的范围,指明了高三进行数学复习时的方向和目标,严格遵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要求进行,不仅能够大大减少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我国教育的目的,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并不轻松,尤其是高三学生负担更重,这种负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这些老师造成的,期望能够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机械性的写做,学生自行思考的内容较少,因此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一方面体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体现在更加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应用的考查;高考重要的使命是选拔人才,以高等数学内容为背景的试题因为背景公平,能有效考查学生后继学习能力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高中数学老师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材中的试题和内容进行筛选,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试题,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有选择性的学习,通过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不同形式例题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思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基于个人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感悟

在高三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历年高考试题屡见不鲜,但多数情况下只是将其作为课后练习题对待,匆匆带过而已。实践中可以看到,高考试题主要出于学科专家之手,其科学性、准确性以及构思之巧妙自然值得称赞,而且也考虑对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深入考查。对于高中数学老师而言,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高考试题教学中的价值,并将其作为高考复习与备考的重要资料。实践中,若想真正的用好和发挥好高考试题的作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对高考试题结构进行全面解剖,从中挖掘构成要素,在明确试题考查的目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动向、难易以及开放程度。实际教学与复习过程中,不能为了解题而去解题,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高考试题进行形式的变化,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高三数学课堂上上的高考试题分析与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解题经验,不断提升他们的解题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之间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考题试题应用,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盲目的追求训练数量,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追求针对性、实效性,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应当给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质疑、反思空间和时间。高考试题之于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就是资源提供、教学导向作用,并非试题本身,而是更多基于试题却有高于试题的教学本质。教师基于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通过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指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应当掌握的相关知识、规律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是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可将历年高考试题作为章节复习“导航仪”、“风向标”,以此来增强学生复习和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看作“空容器”,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其“灌输”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技能,这是一个教学的误区,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出一辙。老师、学生之于数学知识、活动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以致于他们在面对同一个教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大相径庭。在回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时,多数老师的回答是因材施教,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又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位学生,这实际上是非常矛盾的。基于此,笔者认为仍应当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比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思维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思考,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再为考试培养“应试型人才”。那么,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体有哪些策略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数学课堂往往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组成的,而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运用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并且反思总结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随之形成了。高中生课业压力巨大,课余时间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创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首先,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一些基本因素进行一番详细的了解,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找到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的契合点,将两者完美融合,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使数学知识更加地“接地气”;最后,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是针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为我所用,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一项基本技能,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这一课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索性以学生的座次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个与自己对应的坐标,在上课提问时也采用点坐标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对这一知识点的巩固与运用,为新课的进行奠定了良好而又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合作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真正懂得学习的学生是善于进行合作探究的学生,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并且,他们会十分享受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乐在其中。如果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一味地模仿借鉴,那么学生永远也学不会独立完成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师负责将大量的信息灌输给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的付出感动了自己,却收效甚微,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记忆,并且制订一系列的奖惩措施,鼓励学生去说、去做、去思考;最后,注重学生之间的分享与交流,集思广益。

例如,在讲授“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课时,我就地取材,将学生的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作为数据,提供了真实而又鲜活的数据材料,引导学生分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统计,并且根据所选择的一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来估计全学年的数学成绩。因为数据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练习会格外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会特别高。

三、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很多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的,而在教学中,标准答案却成为师生思维的束缚,使学生囿于答案,逐渐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以免在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措手不及;其次,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思维活跃,很多时候的灵光一现令人拍案叫绝;最后,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处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这节课的习题时,有一道练习题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为了赶教学进度索性置之不理,而是耐心地听他讲述他的思路,确认无误后激励大家像他学习。

四、反思才能进步,总结才能提升

在多年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上存在偏差,那么在涉及这个知识点的习题时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这样一来,教学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因此,不妨要求学生每人建立一本“错题集”,针对自己做错的习题进行反思,并且在旁边进行修改订正,总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下一次该如何避免,通过纠错的过程加深印象,只有不断地扫清障碍,查缺补漏,学生的知识体系才会臻于完善。

总而言之,学习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显然要比考试和分数重要得多,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大事。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每一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高中数学课堂臻于完善,对自己负责,也对学生负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完成由老师教学向学生自学的过渡。教师必须清楚,课堂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教理论,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方法,“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一、高中数学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教学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不断探索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释周围各种实际情景的能力,使学生能获得一定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态度,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以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为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问题的实际应用情境,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试验、操作、讨论,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贵在得法,离不开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二、高中数学教学要更新和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

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教学方法是至今仍在延续的教学方式,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所采取的陈旧教学方法,在新的世纪,新的课改条件下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目的,而且这种模式也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制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培养和提高。“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学生主动参与”是教学模式改变的一种创新。但现实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自觉地会将课引到“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里。

三、改变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策略

1.互动式课堂教学

什么是“互动式课堂”?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课堂讨论,可以个人准备、自由发言,也可以分组讨论、准备、派代表发言,也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讲”,大家进行评论质疑。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着重挖掘数学自身的规律,挖掘数学美的因素,使数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安排好每项教学措施,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一种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简化的、理想的形式下,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在这个意义下,课本是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1)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贯穿人类个体和群体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渗透到其他各种能力中并发挥核心作用。而数学思维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学数学,如比较判断能训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判断,使他们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能总结知识规律和思维规律,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逐渐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反思能有效地进行解题后回顾与反思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自我检验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而且能够使学生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拓宽解题思维,从而能多方位、多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数学表达能力是在数学表达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一个人来说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词汇,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训练学生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高中数学语感。如要求他们对所听内容进行口头复述;对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性质的理解进行口头复述;指导他们解题过程的书面表达等。

(3)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畏惧考数学,尤其是有过多次数学考试失败经历的学生更是如此。怕做不出题和做错题,解题思路一旦受阻就很容易急躁、稳定不住情绪,无法找到出路使解题过程延续下去。其结果是数学越考越差,越学越没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为消灭这种现象做最大的努力。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一个劳动者和收获者。

篇(4)

关键词:高三数学;教学策略;教学质量

一、序言

高三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数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科目,在该阶段必须得到有效教学,然而这最后的冲刺往往时间流逝较快,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老师要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利用最后短暂的学习时间。

二、提升高三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强调数学问题解答的规范

规范的答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在平时数学授课时就必须引导学生注重解题的规范性,从而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和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慢慢养成规范的思维习惯。数学中规范的答题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规范进行审题,组织数学语言,撰写答案。规范的审题要求学生仔细分析题干,思索解题的过程,从而指导后面数学表达所需的语言,最后形成规范的答案。高考数学老师阅卷时是分步骤给分的,因此学生要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审题和解答。高三是一个注重大量练习的阶段,此时老师忙于为学生答疑解惑,很容易忽略对问题进行规范的讲解以及规范步骤的演示,这无疑会让学生淡化规范答题的习惯,不利于帮助学生在高考数学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此,教师在给学生解惑时最好在黑板上详细地板书题目的规范解题步骤,让学生不断在审题、数学语言组织以及答案书写上规范自己,从而在高考中更好地表现自己。

2.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练习题

高三作为最后冲刺的阶段,在复习规划中一般强调通过第一轮的复习让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从而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而练习题正是帮助学生系统认识所有知识模块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习题,帮助学生科学把握核心知识。在数学复习教学中老师同样需要选取合适的习题让学生逐步摸清高中数学的知识网络。最具代表性的习题并不是那些难题、偏题以及拓展题,而是那些最能反映核心数学知识的题目,这些题目由于具有代表性,因此会比较典型,可能常常出现在数学模拟考试中,为此老师要重点讲解这些典型的题型,由点至面地发散讲解,让学生对这类题目有更好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遇到类似题目时能够触类旁通,相互借鉴。高考数学题大都是由典型的题目通过细微的改编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仔细选择最能反映数学知识模块的典型习题,帮助学生系统认识高中数学知识。

3.注重通性解法和特殊解法的区分和讲解

所谓的通性解法指的是解题的一般方法,是大多数题目解答可以引用的方法,但是仍然有一些题目不适合使用通性的解法。若是学生答题时全部采取通性解题方式进行答题,有时会出现费时多、结果错误的效果。因此,对于有些题目学生要根据情况进行变通,采取特殊的解题方法进行答题,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殊的解题方式一般要借助特殊的数字和图形进行解答,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题目最后的答案,还可以先分析某一数学问题的特殊情况,然后以此类推,得出一般问题的解题结果。特殊法由于借助特殊图形、数据以及特定的分析解答,往往花费时间少,结果准确,因此比一般通性的解法来得更容易、更直观。因此,老师在针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讲解时,既要重点地演示一般的解题方式,也要有选择地选取特殊的情形进行特殊方式讲解,让学生在答题时有更多的选择。

4.充分关注一题多解,指导学生多角度答题

高三复习时间紧迫,如何高效利用短暂的时间是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老师会注重题目拓展性的延伸,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变通。在具体使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模式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中造成多解现象的原因,然后帮助学生发散思考,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层的把握,进而掌握涉及数学知识点的外延和内涵,从而慢慢地学会融会贯通。一题多解的多角度解题模式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发掘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潜能的激发。老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答题,让学生形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答题的效率。

5.仔细分析学生数学解题的错误

有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有着共同的错误,老师若是单纯地把这些共同错题的答案抛给学生,而不注重对这些易犯错误的题目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分析,学生很容易在更多的练习中慢慢遗忘这些错题的答案,从而导致老师的心血付之东流。因此,对于这些学生容易有共同错误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自我发现错误,然后老师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易犯错误点的印象。比如,学生容易在二次函数的解题中忽略二次项系数、等比例函数求和中忽略公比是1的特殊情况等,学生大都容易在有着特殊情况的数学题目中忽略某些特殊因素,从而导致结果不全面或出现错误。为此,老师可以重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错误点板书在黑板上由学生共同发现,自我反省,然后老师详细地讲解和剖析,帮助学生对这些易错点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时能够谨慎思考,仔细答题,进而取得更好的

成效。

6.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加深对某一数学问题认知最有效的办法,为此,数学教师在高三复习指导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探知数学问题,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反省,这样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和训练,进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成效。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当指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发掘问题,从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发掘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7.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答题后的自我反省

反思是高效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更深刻地记忆答案和答题思路,从而在下次类似的题目中做出更好的解答。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答题后的自我反思,既要针对错误的题目进行犯错原因的反省,又要针对易错而没错的题目进行深刻的思考,争取下次遇到相似的题目能够尽量避免犯错。反思的内容可以是解题的方法、答题的规范、答题的思虑,也可以是答题的准确性。教师要不断督促学生进行答题反思。

8.详细分析高考数学大纲

数学教师在高三复习第一阶段还可以针对高考数学大纲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对考题的类型和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在后期的复习中有选择地进行高效的学习和针对性的记忆,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高三阶段的最后冲刺是短暂而又至关重要的,数学教师要在这个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抓住高考数学的重点,不断地自我学习、自主领悟、有效总结,从而对数学解题有更深刻、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在高考的舞台上表现优异。

参考文献:

[1]温建红.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及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2011(06).

[2]杨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唐孝菊.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创新;知识交汇点;思维能力

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硝烟”散尽余味犹存,其中数学考试的“惨烈”场面仍是历历在目。许多相对优秀考生都在数学上栽了跟头,所以反思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及高考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一、把握考纲,明确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准则,通过对《考试大纲》的研究,可以明确下一步老师的教学方向以及备考、冲刺的方向。为了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各学校都特别重视高考信息的广泛收集与利用。也正因为如此,各类高考研讨会、专家报告会时有召开,各种高考录像带、光盘琳琅满目,巧立名目的复习资料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甚至高价购买所谓的内部信息试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视听,加重了师生负担,扰乱了正常的高考复习教学秩序,这也使得许多教师心态浮燥、目标不明,不愿脚踏实地抓基础;学生眼高手低,深陷“题海“之中,疲惫不堪,不能平心静气搞复习。《考试大纲》是最权威、最全面、最准确、最有指导意义的高考信息。对新考纲的细微变化,我们应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哪些是必考内容,哪些是不考内容,哪些是重点掌握内容,哪些内容要求只是了解。对于高考中不检测的内容,就不应该再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与练习,而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考试重点考查的主干知识点上,同时还要注重对比分析。

二、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知识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成功解题的基础。通过对每年学生考试情况分析表明,考生由于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运算不正确以及基本方法不熟练而失分的情况相当严重,必须注意抓“三基”,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要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延伸及其横向沟通,理清脉络,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更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体会基础知识中蕴含的一般规律、方法,注意基本方法的相互配合,夯实教材中体现的通性、通法。

三、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和,数学知识是由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公理、定理、公式)等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许多题目需要根据题设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决定解题方向和解题方法。这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逻辑方法的自觉性。因此,应重视题目中所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总结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求一题多解,从而提高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判断性和敏捷性。

四、强化思维过程,渗透思维方法,提高考生理性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为此,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则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力求使上述过程成为数学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渗透、领悟、升华和应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解题切入点或突破口的选定要舍得花费时间分析解题的每一步深入要真正落实到位。弄清运用到的基本数学方法,提炼数学思想。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浮于表面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才能发现解题前预想不到的深层次的很多问题,使思想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有效训练。

五、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上述思想加以学习、体会和训练,使自己在学习中积累自觉运用的经验。

六、挖掘知识交汇点,捕捉命题新视角

关注知识网络交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了近年来数学试题的一个鲜明特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正在不断丰富,函数与不等式,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函数的图象与方程的曲线等新的知识网络交汇点为数学高考提供了新的命题视角。

七、掌握应试技巧,规范解题过程

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及解答题的策略是不同的,解答题评分是分步骤、分层次给分,仅有正确结果是得不了高分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计算题做成填空题、选择题,缺乏规范性,解题不规范是分数提高的瓶颈。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高考中要遵从先易后难的原则,不要在一些难题中过多地花费时间。这些在平时教学中都应该向学生解释说明。

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如何,关键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切实抓好“三基”,夯实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能力,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数学的学习需要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需要强大的思维能力,需要将平时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灌输和理解,帮助解决数学中变化莫测的各类问题。本人高考分数虽然结果不是特别的满意,但还是对得起高三一年辛苦的数学复习,对得起家长和老师的期待。笔者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高三莘莘学子分享自己复习的心得体会,希望学弟学妹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中找到属于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善于思维的联想

数学题目活度比较大,需要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而往往在看到题目第一眼就下笔的结果,就是得到错误的答案。在看到题目后,先要进行审题,进行题目的分析思考,若是不能顺利的得到相应的解答方法,就需要进行知识点的串烧,进行联想。

这里所提到的联想不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联想,是建立在拥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数学理论上的数学联想,也可以是迁移。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数列的求和时,若是结果是需要奇偶分析的话,是很容易出现死胡同的情况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过去所练习过的题目,会发现在学习数列时,数列求和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往往在相关数列问题的求解时,会面临数列难以求和的状况,需要用到相关数列求和的方法,常用的有倒叙相加法、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并项求和等,在遇到困难时,需要联想到这些处理方法,这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

数学并不是一门死板的课程,无论你数学基础有多么的扎实,在面临新的题型,新的参数变化时,还是会有一定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下,学弟学妹们需要扎实基本功,加强思维的联想,熟练掌握学习方法,便于数学成绩的提高。

2.善于知识点总结

本人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知识点之间存在衔接的科目,故总结知识点、总结规律是学习数学的良方。

为了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需要掌握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知识点,并能够熟能生巧,遇到不同的题型时,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思考判断出那种解题方法最为简单且正确。比如说,数列求和有多种求和方式,通过各种题目的练习之后,可以发现当数列的通项是等差或等比乘积时,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而通项的分母是多项式乘积的分式时,大部分采用的是裂项相加法等等,长久知识点的总结下来,我们会发现解题思路很清晰,能够做到遇到题目不慌不乱,且思路泉涌,问题一步步被解决,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我高三数学的复习过程中,知识点总结一直是很重要的一块,在知识点梳理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薄弱部分有所了解,加强这方面的补足,而同时能对整个数学大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便于整个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对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有较大帮助。

3.善于构造

数学中存在很多需要“转弯”的地方,而这每一次“转弯”都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是这每一次转弯是很多高三学子的痛苦所在,想要顺利解决这些转弯,需要你平时细心观察各种题型和当时情境下灵感的激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面举一个在高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a1、a2、a3……an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请证明以下命题:a1+a2/22+a3/32+……an/n2≥1+1/2+……1/n。一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左边项的相加似乎可以用错位相减法,但是对数列an我们无法确定其数列的性质,故无法进行错位相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仔细搜索我们曾经学过的知识,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构造。观察左边的式子,提取分母,就变成1+1/22+1/32+……1/n2,与右边相比较的话,是右边各项的平方,再进行知识点的搜索,进行开方的知识点有基本不等式,但是基本不等式的使用需要消去分子,即需要乘以一个数值为一的多项式。本题中进行假设,A= a1+a2/22+a3/32+……an/n2,B=

1/a1+1/a2+1/a3+…1/an,则A+B=(a1+ 1/a1)+(a2/22+1/a2)+(a3/32+1/a3)+……(an/n2+1/an)≥2(1+1/2+……1/n),且因为a1、a2、a3……an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故B≤1+1/2+……1/n,因此A≥1+1/2+……1/n,即原命题成立。

这道数列的证明属于中上等难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构造,若是能熟练掌握构造的相关思想和特点,将对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认真对待,多练习,多观察题型,便于在需要构造时能较快速度思考解决。

4.善于反思回顾

任何数学任课老师肯定都讲过一句话,宁愿少做一张卷子也要多弄懂一道题目,高中数学的题目很多,题型从简单到复杂,难度从低到高,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找到一种合适的回顾复习方式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学校为了便于错题回顾,可能会让我们做错题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方法十分的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以下,我将为学弟学妹们介绍一种较为“新颖”d的、和现代教学相贴切的错题回顾方法,就是一择二藏三浏览。一择就是选择自己错题中的精题进行错题整理,并学会举一反三,寻找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再次解答;二藏就是进行相关的标注,对一些经典且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可以进行剪贴,没有必要进行抄写,把一类的题目粘贴在一起,便于总复习的整理比较;三浏览就是时常浏览自己的错题,错题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是日后复习的宝典,是专属于自己的金库。

对错题要认真对待,时常进行反思回顾,比较自己当初解题错误的思路和正确答案的思路,得出自己解题思路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对解题思路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步骤进行标注,并写上理由,加深印象,便于日后相关题目的解答;总结自己的思考,在精选的错题下面尽可能进行自己的思考总结,因为人的记忆时存在遗忘曲线的,一段时间过后你可能对这题的印象就不深刻了,而往往自己的思考总结最能唤起记忆。

反思回顾是很多学弟学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而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要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充分重视错题,充分重视反思回顾。

5.结束语

除却以上四点,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关键点,这些都是要靠自身的领悟和思考的。总的来说,学好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好基础,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从我复习的心得体会中获得一点点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复习方式和学习数学的乐趣。高三的学习是很辛苦的,但是日后回想起来,真的是一段非常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旅程。我觉得高三的意义在于领悟和进步,在不断学习中发现自身潜力,发展自身素质,在数学长廊中领悟其美妙,在此,衷心的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们能在高考数学中取得好成绩,能够金榜题名。

参考文献

[1] 陈雅轩.高三数学复习方法心得分享[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3,(9)

篇(7)

一、认真阅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说明对各部分知识要求层次,减少无用功

课程标准是学科的总规划目标,教材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素材范本,考试大纲是为了检测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的总设计是教育部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高考命题依据,考试说明是各省根据国家考试大纲制定的适合本省时间的高考命题依据,其内容是对考试大纲的细化和说明,而且考试说明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修订。试题是实施这种检测的具体内容。有此可见要把握高考试题,我们研究考试说明比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更为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突破,把精力用刀刃上,减少无用功,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二、夯实基础,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掌握

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通性通法在高中数学中是很多的,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一般方法:配方、作图、截段等。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普遍性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概括总结,不断地在具体解题中细心体会。在旧大纲的考察中对于一些特殊殊技巧解答问题提出一定的要求,这类题目学生得分率较低,技巧性问题难度大,应用面窄,适合于数学竞赛,并不适合用于高考。对于特殊技巧,老师不补充或学生课外作业阅读未见过做过,想在考场这一特定环境内创造出来是不可能的,如果试题中常出现特殊技巧性问题,必定引起教师补充讲授各种解题技巧及技巧性强的数学题,加重教师学生的负担,导致题海战术,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对数学技巧的要求。

三、认清自我,明确复习的重点、着力点,不盲目的上难度

认真分析自己数学考试失利的原因,把自己错误的信息分类。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找到自己失利的原因后,不急、不慌、不乱,不放弃从最小的基本点开始抓起,努力做到抓住细节吃透细节,一步一步的解决。

四、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高三教学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同学中会出现听了没办法记,记了来不及听的无所适从现象,但是做好笔记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那就应该记关键思路和结论,不要面面俱到,课后再整理笔记。另外要有效地练习,练习应具有针对性、同步性,如果见题就做常常起不到巩固作用;还要学会限时完成,才能提高效率,增强紧迫感,不至于形成拖拉作风;正确对待难题,即使做不出,也应该明确此刻的收获不一定小,因为实质上已经巩固了相关知识与方法,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不能因此影响信心。遇到困难问题,应先自己思考,实在没有头绪要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防止问题积累,降低学习热情。还要做好课后做好反思,好多同学都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但是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思维层次。学习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懂”, 第二层次是“会”, 第三层次是“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以加强基础能力为指导思想,以高考中热点、重点为内容,在练中学、学中会、会中悟,特别是通过创新题、能力题的探求来激活思维,比较系统地把握思维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五、调整考试心态,注重答题细节

平日里积累的就是要在高考时好好的发挥出来,如果你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那么在平时的考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考试前要避免过度疲劳,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不适。大脑持续疲劳和紧张,就会形成保护性抑制,注意力无法集中,做题效率低下。考试前要保证睡眠,抽时间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以提高大脑供氧量,保持精力充沛。第二,做题中遇到熟题易题慎之又慎。在考场上,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熟悉的题型或内容,有些考生往往会觉得“真乃天助我也!”于是也就不细看细想,提起笔来便做。结果或是看似相识,实则不同,做一会儿就做不下去了,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或是自以为一挥而就,答得十分轻松,可答案与题目的要求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结果做错了。高考试题一般都是创新的、变化的,即便你看着是似曾相识的,它也许变换了已知条件,也许重新规定了答题要求,让你不可能照搬照抄。所以,我们在遇到似曾相识的考题时,绝对不能放松自己的心理戒备,应该按照审题、抓关键词、看清要求、找准解题依据、设计书写的布局等程序逐一认真做好,做完后反复检查。总之熟题当作生题做,千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