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学习报告

高中学习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9 10:57: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学习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学习报告

篇(1)

1 问卷调查

1.1问卷内容设计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内容分为二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的方法、手段等。

1.2调查对象

此次的调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进行,每个班随机抽取30~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文科班和理科班。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人着重研究的是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只分析了高一学生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4%。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以前旧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有很多明显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有较大差异

在学习了一年的新课程以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文、理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见表1),理科生大部分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而对于文科生,他们大部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调查显示许多文科班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时因理科成绩不理想,很早就放弃理科学习,从而造成大面积文科班学生化学成绩偏低,他们在上学期时就已觉得化学比较难学。因而,在高一年级中学生中化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组织课堂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教学深浅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表1 对化学学习

很感兴趣

感兴趣

兴趣一般

不感兴趣

理科

20%

53.6%

21.7%

4.7%

文科

4.3%

31.9%

51%

12.8%

2.2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调查表明,只有8.5%的理科学生和4.3%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见表2);只有51.5%的理科学生和23.4%的文科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理科学生和72.3%的文科学生的学生是在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整理复习笔记。

表2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

经常

偶尔

从不

课前

预习

理科

8.5%

60.9%

25.1%

文科

4.3%

44.7%

51%

课后

复习

理科

11.1%

67.7%

10.6%

文科

6.4%

66%

27.7%

2.3 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

21世纪的理想人格应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的统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调查表明,经过这一年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有84.7%的理科学生比较喜欢或很喜欢做实验,在文科生中这一比例也高达61.7%;有70.6%的理科学生和63.8%的文科学生在实验课外的时间比较想进入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而习惯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学生的理科学生占65.5%,文科学生占55.3%。

2.4 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深化以及学习的深入。调查表明,70.2%的理科学生和85.1%的文科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讨论(见表3);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见表4),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表3 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形式

应该以教师讲为主,直到听懂为止

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多让学生讨论

理科

70.2%

19.8%

文科

85.1%

14.9%

表4 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发挥情况

经常

偶尔

没有

课堂主动提问题的习惯

理科

6.8%

54%

34.9%

文科

4.3%

27.7%

68.0%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满足学生社会认识、探索自然奥秘,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了所谓的教学成绩,大部分老师放弃了在n堂中的实验教学,使高中地理变得不完整,也缺乏趣味性。为了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变,库车县第三中学从2016年开始研究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并在学生中实践,下面就以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悟,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几方面去阐述。

一、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优点

1.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快速发展,枯燥的理论知识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和反感,不利于学习。实验教学无疑是一剂回春丹,让学生从空洞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加大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地理难,地理现象不会解释的难题。

2.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和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符合国家的新课改理念。当今学生纸上谈兵的多,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实验需要团体合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得到提高。有的实验需要一个人为主导其他同学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表达等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3.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动手,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些书本上解决不的难题。这些难题会让学生去认真思考,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依赖别人和书本的帮助。有的孩子在实验中有可能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传统的思路中找到创新。

因为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地理老师对他们所教的班级进行了实验教学实践,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问题

1.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学生必须在高一结束就完成高中地理的学业水平测试。课本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理论性非常强,对学生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太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用平时上课的时间去做地理实验,无疑影响了正常的时间安排。

2.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场地,器材,经费紧张。因为实验需要场地和大量的器材,库车县第三中学还没有专门的地理实验室,也没有大量的实验器材。除了少数的地球仪和地理模具以外,有的也只有老师的一片雄心和学生们的一片热情,实验教学困难重重,寸步难行。

3.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缺乏系统的实验报告册。虽然新课标中提到了地理教学要注重实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完整的关于高中地理实验报告册和系统的实验体系,老师和学生在准备做实验的时候如何取舍是相当大的难题。

4.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对老师的要求高。老师在工作中要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累,还要绞尽脑汁给学生准备一堂很生动有趣的实验课,那就是难上加难。不仅会遇到场地、仪器、资金等硬件问题,还会遇到没有配套的报告册和系统的实验体系等软件问题。再加上老师自身专业素质和对实验的精准把握等方面的问题,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5.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学生配合难。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容易,真正想要达到培养他们的能力非常难。通过实验的确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课后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却回答不出来。还有学生从小就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加入实验后,学生只注重看热闹,不注重学习,反而分散了注意力。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要想让绝大部分学生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很难。

虽然开始的路有困惑也有困难,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天无绝人之路,面对困难,经过思考也得出了一些解决困难的方法。

三、提高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1.合理的安排时间,选择性的安排实验与教学相结合。如必修一既是整个高中的难点,又是高中的重点。在课堂上适当的安排实验作为导入,能引学生兴趣,同时也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课堂中还可积极引导,让学生多多注意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课外利用其它时间去做相应的实验,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2.为了解决场地,器材,资金问题。老师积极向学校沟通建立相应的地理实验室,购置器材。经过努力学校同意建立地理实验室和购买实验器材。老师们还积极申请自治区和地区课题,于2016年正式获得审批,也得到了一些支持实验教学的资金。

3.打造教师专业团队,编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有经验的老师领头,创建地理工作室,编写实验报告册,以老带新,打造出一批专业基础过硬,基本功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好老师。

篇(3)

关键词:网络 多媒体 WebQuest

引言

天文学是基础学科之一,但因其涉及知识面广、对基础知识的要求高而难以在中学开展。基于这样的情况,从2010年起,我们在两所学校开展天文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希望能通过这些探索为今后天文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一、研究内容

实际上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早有一些相应的研究,并且在一些方面进行得更为彻底。早在200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鸣和教授便将WebQuest引入中国,并在广州市天河区和福州市进行了教师培训,推广WebQuest实践。这里的WebQuest便是一种完全依赖于网络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一个WebQuest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然后通过不同的网络任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

当然,在学校天文课堂中完全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是WebQuest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内容。比如其任务模式、开放式的核心问题等。对于天文这样一个对多学科知识有着较高要求的科技活动来说,系统性的知识讲解和学习将不可避免地失败,而借鉴WebQuest模式,“以问题为核心,用任务做引导”将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情况,此次在天文科技活动的实验中,我们尝试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借助网络上的海量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集成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等优势,记录学生如何在教师的辅助引领下在海量网络资源中进行有效检索,获取相关天文知识,并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对相关天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最终完成学习报告和展示的全过程。通过多个内容的长期反复观察记录,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

二、研究过程

2010年起,对两校长期参与天文社团活动的近80名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学生3~4人,共分为19组,其中中关村中学12组(初中1年级6组、高中1年级6组)、牛栏山第一中学7组(高中1年级)。在随后1年半的时间里,对初中6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研究,主要观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报告的撰写、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在教师的辅导下是否信息的容量上有所提高。两校高中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看学生的演示文稿的制作质量,学习报告撰写的翔实程度在教师参与和不参与的情况下有无显著性差异。

在研究过程中先后开展了“我与嫦娥同探月”(简称“探月”)、“凤凰落宝――火星探索”(简称“火星”)、“日晷与时光”(简称“日晷”)、“太阳系巡礼”(简称“太阳系”)、“恒星的生命历程”(简称“恒星”)、“追星逐梦”(简称“追星”)等多个天文活动,每学期进行2个活动,每个活动持续8~12周。每个活动基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第一次活动根据要探讨的核心内容由教师作简要介绍,并提供一系列学习任务供学生选择,由各个小组讨论后领取相应的任务,如果多个小组选择同一个任务则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最终承担相应学习任务的小组。若有小组提出其他想探讨的相关问题,可以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完善后作为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

当各小组都领取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各组分别向教师领取相应任务的资源说明,一般资源说明中会含有与完成此任务有直接关联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查询到其他相关的二级或更深入的内容。这样在之后的2~3周中,由各组依次对自己所承担的学习内容进行网络学习和组内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对各组学习进度的把握,记录学生的讨论过程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4周后各组开始根据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制作展示用PPT文档和本组的学习报告,在天文社团内依次进行展示,向其他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对相关的天文知识进行讲解,还要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这个过程大概经历4~5周完成。

最后1~2周的时间由教师对学生展示的各部分内容进行点评补充,并提出改进方案,学生对自己的展示文档进行修改,并根据各组的展示撰写整个活动的个人学习报告和体会。同时也会找机会参加一些参观等类型的活动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比如2010年进行“我与嫦娥同探月”活动时就曾组织学生参观北京航天城;2011年“追星逐梦”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前往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参观并在夜间进行观星活动。

在各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展示文稿PPT的初稿、修改版、小组学习报告、个人学习报告进行收集和整理。从演示文稿制作量、信息容量、编排、学习报告完成质量,比如知识内容的完整性、扩展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对比,得出结论。

三、研究数据

(一)初中组学习情况跟踪

通过对初中组6次天文活动的观察记录,可以发现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所承载的信息量逐渐加大,信息的丰富程度、翔实程度都有较大提升,仅从最直观的演示文稿的页数上就可以看出差异。

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组学生完成的演示文稿的长度呈现逐渐增长的情况,虽然有时由于任务的不同而有所波动,但总体上维持着上升的态势(见图1)。这里面可能有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导致能力增强的因素,考虑到增长的幅度较大,其中也有在活动中学习成长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当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和能力的限制,制作的演示文稿长度较高中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经过一年半的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可以制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演示文稿,并能将相关的问题讲解清楚。学生上交的两份学习报告的情况完全可以说明问题。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和学习报告的撰写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经过这1年半的天文活动,学生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高中组学习情况对比

两校高中学生分为教师辅导组和对照组,教师会参与辅导组的学习过程,而对于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两所学校的学生情况不同,但还是可以得到相类似的结论。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制作演示文稿从页面数量上已经相对稳定,通过小组学习辅导和仅通过小组学习完成的情况来看二者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当我们对比学生演讲的时长时就会发现差异。从表5和表6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总的用时还是平均用时来看,经过教师辅导后的学生在相近长度的演示文稿中加入了更多的信息量,表明教师的参与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筛选和组织的。

四、研究结论

通过此次为期1年多的尝试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围绕主题展开的天文活动,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天文知识,并且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筛选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更为自主、更为灵活,完全呈现为自我的知识建构。同时教师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熟悉网络上海量信息的筛选方式,并能更有效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加以组织,从而得到更为完善的展示成果。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展示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通过这种依靠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的天文科技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种科技活动也有着不可回避的弱点,从已经开展的几个活动的情况来看,各个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不强,学生自主建构形成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如果不能通过其他活动将这些知识体系更有效地串联起来,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就有可能因为过于孤立而瓦解。这是需要仔细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此次研究留给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

点评

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中,一位称职的科学教师或科技辅导员,不仅要具有“教授”的能力、“指导”的能力,还要具有“研究”的能力。本文的两位作者正是依托自身工作实践,从研究入手,依据相关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应用教育科研的方式,就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和高中青少年参与天文科技活动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对照研究,过程相对清晰,所作分析和最终结论通过论文表述,对广大科技辅导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篇(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助力;高中地理

前言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指的是由二到六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些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小组所有成员完成任务之后所获得成绩是一样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起,通过相互帮助,交流沟通等形式已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助力高中地理的教学进行相关的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者带来些许的帮助。

一、根据学生特点组建高中地理合作小组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高中地理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时必须遵守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要求高中地理老师在组建的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从整体上看,基本上是维持在同一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实力相当,而组内的成员之间又是才存在差异的。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地理老师必须掌握班级里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地理学习方面,可以是高中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的强弱,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等等;在反应表达方面有: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还有一些外在的特点,例如:性别、爱好、特长、组织管理能力等等。然乎老师再根据这些特点给学生分配自己在合作学习小组里所担负的职责,例如组长、记录员等。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让组内的成员根据记录员拒录的情况找出自己组内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既可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又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成绩和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两全其美。

二、培养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地理合作学习小组在人员任务分配上可以说都是各司其职,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要负责的任务,这样有完善组成的小组在完成老师不值得学习任务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因此,高中地理老师一定要培养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使得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可以对地理问题有条理的思考和分析,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发言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改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当然,小组成员肩负的职责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具体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也可以促进彼此能力的提升和地理成立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章节,在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小组里,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进行分组,即一部分人负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具体表现和代表地点,另一部分人负责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样给出原因、具体表F和代表地点,还要有一个人负责总结和记录,一个人负责回答问题。这样分工完善的小组合作,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地理学习任务完成的效率,同时小组成员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进而提高了高中地理的学习效率,使地理教学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引导作用

虽然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对高中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小组,让高中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像高中地理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进而实现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地理老师在课上就没有以前那么多的教学责任和任务,恰恰相反,高中地理老师的任务变得更重。主要原因在于高中的地理老师需要及时在高中地理合作小组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并对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大家都存在的问题做出讲解。

除此以外,高中地理老师还要为高中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比如说在位置上,让每个小组都聚在一起,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出现疑难问题向老师寻求指导,而对于表现突出小组或者小组成员,老师要适当给予鼓励,让高中生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最重要的一点,老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任务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要充满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自己在地里学习上的思维,并引领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高中生地理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这一册书中关于《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节内容,高中地理老师可以让已经分好组的合作学习小组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形成的山岳的原因以及河流地貌发育的过程选择一个作为小组任务,并根据组员的相关调查资料和讨论,完成自己的小组报告,然后在高中地理课上学习相关课程时,再根据老师的讲课内容完善小组的报告成果,并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寻求最佳结果。这样的任务不仅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课堂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高中生地理成绩的确有效,不仅提高了高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还丰富了高中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和能力,拓宽了地理知识,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从目前的高中地理教育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助力高中地理教学依然需要老师通过实践和创新,不断地发掘这种教学模式的有点,从而更好地服务与高中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洁.“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B,2012(4):152-153

[2]程春平.新课程下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群文天地,2011(18):145

[3]王芳.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4(4):117-118

篇(5)

2012年2月的一个清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国东北部一个小镇的动物收容所迎来了一个学者范儿十足的年轻女学生——布列塔尼·罗林斯。像往常一样,她又是一个人早早赶来。

最近她花了很多时间在当地的动物收容所里。为撰写一份关于宠物安乐死的报告,她正做着相关问题的刻苦研究。这份报告可以为她今年即将面临的毕业赚取语文科的学分。

但布列塔尼·罗林斯只是一名就读于纽芬兰镇立高中的17岁中学生,她所在的高中也仅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里斯托尔市的一所乡村中学。

新罕布什尔州是当今全美最积极实施“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实验的州。而在被引为典范的纽芬兰镇立高中,学校更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成功“不取决于学生在教室座位上待的时间”,而是“取决于到底能够让学生展现出多少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学校想要让学生以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这也意味着,学校认为与其让学生以学习能力薄弱为代价换得文凭,不如让他们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的知识体系;更意味着,学校想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多种学习知识的路径的能力,能用多种方式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潜能,并在最理想的状况下,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求知道路上掌控适合自己的学习脚步。

“在这些方面,纽芬兰镇立高中已是走在了同行业前头的一所学校。”大力倡导“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素质教育实验的基础教育咨询机构MetisNet的创立者,克里斯·斯特吉斯如

此评价。

然而,实施“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素质教育实验肯定艰难。因为这将对当前一些传统教育制度发出挑战,如以考试定成绩的体制,以分年级定学习进度的体制等。

新罕布什尔州的能力素质教育实验,在摆脱“基于教室学习时间积累”等传统教育观念上已走过了多少路程?未来,他们还将有多少里程需要去跨越突破?

纽芬兰镇立高中学生布列塔尼·罗林斯的体验,也许会予以清晰说明。

“随时随地”、“个性化”理念

布列塔尼“扩展学习实践机会”的校外学习方式,实际上体现的是该州强调的三大关联理念:一、包括校外学习、虚拟网上学习等项目方案的“随时随地”学习理念;二、致力于“量身定做”、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的“个性化教育”理念;三、以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素质教育”理念。

十年前,新罕布什尔州开始尝试导入这种“以培育学习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素质教育。但在2005年,该州给各学区下达了一个“最后通牒”:最迟在2008-200年之内,各高中学校必须建立起“不是基于学生在教室座位上的受教育时间,而是基于学生掌握课程水平的能力展现”的奖惩评价体系!各学区必须具体细化如何评测“学生掌握课程水平的能力展现”,即根据地区情况用“具体的能力与技能”来体现该州的课程框架。

由此,首先在推进“能力素质教育”的立法政策上,新罕布什尔州就已遥遥领先于美国其他州。时至今日,在美国也才仅有少数几个州允许下属学区可以选择“用学生能力展示评测”替代“考核学生在教室学习时间”的评价标准。而新罕布什尔州成为了惟一一个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下属各学区必须如此的州,目前尽管有一些学区仍未达要求,但它们也正努力向目标靠近。

如布列塔尼的情况,她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自主证明自己对学科内容的掌握能力,以此来应付学校对她各科成绩的评测。她可以用多种方式逐步证明自己具备了课程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

当这种证明自己学习能力与掌握知识能力的新方式成为学生被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时,它所激发出的学习激情是通常在教室里被动学习者难以体验的。

“如在语文学科,我原以为自己擅长创作,但当我大量接触了校外的真实社会生活,发现自己的写作并不如想象中好,因此这对于我是一个挑战!”布列塔尼说,“而我喜欢这种完全由自己设置去面对挑战的新学习方式,对写作,我变得很感兴趣、很投入,现在我可以更轻松地写出真正的好文章了!这远比总待在教室里去面对一位时时告诉你该怎样去写的老师要好得多。”

2012年的春天,布列塔尼对写作主题做深入的校外调研,其间坚持做好素材笔记,最后,她将作品提交给了由学校教师与社区成员组成的学科成绩评测委员会。

这种学科成绩评测委员会,正是新罕布什尔州追求的“能力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他们不只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还考察学生的相关技能,如立论能力、口头陈述能力等。

事实上,布列塔尼把这学期语文科的学习自主分割成以数周为一小单元的方式参与考评,这也显示出该州对学生参加考评的时间采取灵活性举措。

这学年的语文科总任务是新闻写作,布列塔尼就经常与新闻学教师戴维·哈洛以及“校外扩展学习机会协调教师”伊丽莎白·科尔比两位老师沟通,经常讨论她今年要完成的八个语文科技能目标,制定出相关单元规划,并及时汇报学习进展,及时参加每个单元的考评。

她今年要完成的八个技能目标包括掌握“为多种目的、不同读者文章”的写作能力,获得“有针对性、准确清楚地表述”能力,掌握“专注用心、同时带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调查能力,以及学会如何去收集、组织、评估信息的能力等。

艰难推进的转变

纽芬兰镇立高中现有425名学生,在“校外扩展学习”与“以能力评测学生”两个项目方案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以培育学生能力素质为基础”教育理念在其他关键环节也一直努力寻求突破。

如其“成绩报告卡”制度就是目前正努力推进和改进的一项工作。该校校长迈克尔·奥马利介绍,在他们理想化的设想中,这种基于能力素质的考评报告卡,除了给学生“A”或“B”等级成绩,还应有对学生能力进步的准确叙述。然而目前学校仍然有考评教师只简单地在卡上写上“A”至“F”各等级成绩,并只有一两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简单描述。

学校对此已采取一系列步骤,让“成绩报告卡”制度朝向理想目标迈进:考评教师必须在报告卡上,把学生留给教师的印象态度、他们自己的实际努力,分开打等级,不得混在一起,而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级,只能与他们对学科的能力掌握相关。并从下学年开始,报告卡上将取消D至F的等级分数。

纽芬兰镇立高中采取的另一关键措施,是允许那些在一次考评中表现不佳的学生经其教师再次教学后重新参加测试。奥马利校长说,这能够避免学生被“一考定终身”,也体现出学校“强调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且不必非得在统一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教育追求。

“但这目前也带来不幸的困扰。”有些学生投机取巧于新制度,他们知道有重新考评的机会,于是在开始阶段不用心学习。目前,学校管理团队正在讨论研究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情况。

在一家名为“中学重建中心”的机构的帮助下,纽芬兰镇立高中的教师群体正进行着一场“教学思想的文化变革”。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中介者”,而不再是代表权威知识符号的“者”,因为在能力素质教育中,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中担任着更大的角色。“中学重建中心”机构总裁乔·迪玛特强调:“这也要求教师必须用新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努力。”

未来变革的难题与方向

奥马利校长承认,目前,即使像布列塔尼这样的学生,她也只是某些科目成绩由校外项目、能力表现考评取得,其他科目的成绩仍然由传统方式取得,即大多数时候还是坐在教室中听课,然后参加传统考试。

“在纽芬兰镇立高中,加入校外扩展学习、网上在线学习等非传统的课程的学生,目前也只有15%左右。”并且,不管这些学生已经如何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仍然与其他学生一样,每年必须参加全州对3~8年级和11年级统一进行的语文、数学科目标准化考试。

“如果我们真正建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体系,我们就应该完全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成绩考评等,因此,目前我们的探索还远未成功,改革还任重道远。”尼古拉斯·多诺霍,新罕布什尔州的前任教育专员、现娜莉梅教育基金会的总裁如此评价。如今他正在新英格兰等州努力推进类似的改革项目。

“教育领域的联邦统一负责制是基于20世纪的教育模式,而我们州的教育发展期望着如今正在探索的这种新模式。”新罕布什尔州的现任教育执行专员保罗·雷赫说道。他希望国家教育标准应该兼容各地的传统与创新模式,并主张一些科目的考评应以能力素质的表现为基础。

篇(6)

作为学校,有责任率先在“减负”上做出自己的努力。学校要为“减负”做出贡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思想上认识“负担”的本质

实事求是地讲,“减负”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以高中学生为例,如果一个学生不愿意上大学或者根本就不想学习,整天白天睡觉,晚上上网,他能有什么负担?反过来,一个学生如果对知识有强烈的追求欲望,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去追求,他又怎么能感到学习有负担呢?所谓学生有负担,是因为他不愿意干的事情太多,而又不得不干!所以,从学校层面上讲,学生的负担由学校造成,要想减负,就先从学校开始。

改变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曾几何时,中小学生有了永远都做不完的课后作业。这作业就是学生最重的负担。如果仅靠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想让作业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消灭课后作业!

新绛中学(高中)从2008年开始,取消了课后作业,代之以课前的“学习报告”。学习报告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学习报告中至少应该能写出我会了什么、什么还不会、我还想知道什么。高级的学习报告是学生思想、方法、问题的文字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报告,课后也就不必再留作业。因为学习报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晶,而作业是学生被动学习的产物,学习报告替代作业后,大部分学生就能主动地学习,而没有厌学情绪。

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享受去追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学校的每一位成员,从校长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首要的任务。很多学生宁愿整天呆在网吧里,也不愿意回到课堂,其根本原因是,网吧比课堂更有趣。如果我们学校的课堂比网吧更有趣,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有负担了。新绛中学实现导师制下的“半天授课”制,每个学习小组有一台随时可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建有2400m2的电子城,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使大部分学生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去追求。学生们以“苦”为乐,哪还有负担可言?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措施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自我创新活动而获取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贴近生活的内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跟生物有密切的关系,周围环境中的花香鸟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中,有效激发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产生好奇心,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将好奇心转换成为学生无穷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授过程中,为了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生物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树叶照片”的实验。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已经拍摄好的照片的底片固定在新鲜的叶子上,将带有底片的植物放在阳光底下,保证植物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经过几天的太阳照晒之后,把叶子摘下来,去掉相片的底片。将叶子放进酒精中煮沸,等到叶子的颜色完全退掉之后,取出来再放入培养皿中。此时往培养皿中加几滴碘液,照片就会在叶子上显现出来,这让学生感到非常新鲜与好奇。这时生物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学生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是因为照片的底片黑白浓度不同,导致接受的光线不同,所以光合作用时的沉淀积累不一样,碘染色就会不一样,因此树叶上就形成了人像。这种实验教学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收获学习乐趣的同时,可以牢牢的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牢固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出一些典型的问题,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感性的材料,提出相关要求,让学生自我探索答案。在学生充分阅读这些材料之后,给学生一些适当的提示,让学生看到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似有似无,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似懂非懂,这样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思维的谜团,进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探究、分析和归纳,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现代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教学法、自主探索法”等。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对一个现象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发散思维是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找到解决方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比如“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的科学,高中生物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高中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高中生物实验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良好的实验课氛围。在高中生物的实验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指导,而具体的实验过程则交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例如在细胞壁的分离实验中,老师指导学生用洋葱表皮做标本,交给学生制作标本和显微镜等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一旁辅导学生顺利完成本次实验教学。

二是大力开展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物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必须熟悉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可以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在设计性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预习,在实验课上对要进行的实验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此外,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新想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对实验的重新设计。

三是要求学生撰写生物实验报告。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准确撰写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巩固理论知识,为以后学生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多向思考能力;突出实验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生物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C版,2013(2).

[2]倪晓青.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