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03:42: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造价动态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供应链联盟,知识整合,博弈
一、引言
各节点企业通过供应链联盟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根据所处产业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整合模式,实现联盟内的知识整合,获取知识整合的创新价值,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联盟内实施知识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整合成本。所以供应链联盟内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整合将是一个知识整合成本与整合创新价值的博弈过程。本文假设在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互相了解特征、战略空间效应函数的基础上,实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在博弈中,寻求成本与知识收益的平衡点。
二、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一)提出博弈的假设条件
在博弈过程中,为了简化分析,主要研究一个核心企业和一个其他节点企业间形成知识整合共享的过程,而多企业之间的这种知识整合共享关系可以依此加以推广。基于此,提出假设条件:博弈局中只有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博弈双方具有完全的行为理性;博弈双方具有完全的信息;博弈双方有对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动态博弈模型建立
假定核心企业为C,其他节点企业为E,博弈模型为(C,E)。在动态博弈中:第一阶段,其他节点企业面临两难选择:由于知识的独有性和时效性的矛盾,导致知识创新价值的机会收益和知识学习成本的矛盾选择。其他节点企业此时有两种策略:即不共享知识或共享知识。
第二阶段,其他节点企业如果选择不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核心企业有两种策略:即自学或不自学。如果核心企业不自学,各自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根据知识的学习成本,如果核心企业花费自我学习成本(U0),获得这项知识工商管理论文,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Q,则核心企业的效用是Q-U0,这时知识被其他人获得,其他节点企业丧失了机会收益为P0。
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同时提出要按λ比例获取知识整合创新价值的回报。此时核心企业有两种策略:即同意或不同意。如果选择同意共享,并按λ比例与其他节点企业分享收益,此时,其他节点企业消耗本身的共享成本为U2,核心企业从其他节点企业处学习知识的学习成本为U1,则核心企业的效用函数为(1-λ)Q-U1,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为λQ-U2。核心企业的另一种决策是不同意共享,此时,核心企业又有两种选择:自学或不自学。要么根本不学这项知识,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要么自己学习这项知识,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Q,则核心企业的效用是Q-U0,这时知识被其他人获得,其他节点企业丧失了机会收益为P0。
三、博弈双方效用值分析及模型均衡求解
(一)效用价值分析
1、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值有三个:0,-P0,λQ-U2。
(1)若λQ-U2>0,即λ>U2/Q;则选择在按λ比例获得回报的条件下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
(2)若-P0<λQ-U2<0,即(U2-P0)/Q<λ<U2/Q;则其他节点企业在核心企业不自学的情况下效用最大。
(3)若λQ-U2<-P0<0,即λ<(U2-P0)/Q;则其他节点企业在核心企业不自学的情况下效用最大。
2、核心企业的效用函数值有三个:0,Q-U0,(1-λ)Q-U1
(1)若0<Q-U0<(1-λ)Q-U1,即λ<(U0-U1)/Q,且U0<Q;则答应其他节点企业条件,接受知识共享并学习知识。
(2)若0<(1-λ)Q-U1<Q-U0,即(U0-U1)/Q<λ<(Q-U1)/Q;则选择自学的效用最大。
(3)若(1-λ)Q-U1<0<Q-U0,即λ>(Q-U1)/Q,且U0<Q;则选择自学的效用最大。
(4)若Q-U0<0<(1-λ)Q-U1,即λ<(Q-U1)/Q,且U0>Q;则答应其他节点企业条件,接受知识共享,并学习知识。
(5)若(1-λ)Q-U1<Q-U0<0,即λ>(U0-U1)/Q,且U0>Q;则选择不学的效用最大。
(6)若Q-U1<(1-λ)Q-U1<0,即(Q-U1)/Q<λ<(U0-U1)/Q;则选择不学的效用最大。
(二)模型均衡求解
由于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共享知识的成本U1和U2与知识整合创新价值Q与其他节点企业的机会收益P0的大小关系不确定,使寻求纳什均衡解的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我们通过变量大小关系的变化,推出纳什均衡,进而剔除包含不可置信威胁策略的纳什均衡,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根据以上效用价值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不共享知识,无论核心企业选择自学或不自学工商管理论文,都达不到均衡解;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共享知识,同时提出要按λ比例获取知识创新价值的回报。核心企业如果接受这个要求,那么两者的收益函数为[((1-λ)Q-U1,λQ-U2)],需要λ的取值,从而得到两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解1:当U0>Q>U1+U2,且分配比例λ在[U2/Q,(Q-U1)/Q]之间时,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同时选取知识共享策略。
解2:当Q>U0>U1+U2,且分配比例λ在[U2/Q,(U0-U1)/Q]之间时,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同时选取知识共享策略。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核心企业对于某项知识的自学成本与知识整合共享过程中双方耗费成本的大小关系,成为实现知识整合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双方通过交流,确定合适的λ值,促使其他节点企业知识共享过程的发生,实现知识的整合创新价值。供应链联盟各节点企业间,尤其是核心企业与其他节点企业之间的知识整合,目的在于促进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果整合成本太高,显然不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其他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知识整合博弈过程中,明确各种知识学习成本的关系,是判断能否达到博弈均衡,实现知识整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杜漪,王志刚.知识管理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08,(04) .
[2]牟绍波.论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陈红丽,郗英.基于过程分析的知识共享对策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07) .
[4]吴冰,刘仲英.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J]. 软科学, 2007,(04)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公路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就必须加强对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从根本上保证实验检测的客观公正性,促进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保证工程安全,这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中,工地试验室是试验检测的主体,很多试验检测工作多是由工地试验室承担,各种关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数据也都从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得出,因此,工地试验室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整个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公路工程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质量会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比如工程资金,工程的施工进度等,更有甚者,很多工地试验检测仅仅是做做样子,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来,工地试验室形同虚设。这对我国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质量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的探讨,有着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公路施工单位对抽取的样品往往不具有代表性
在试验检测工作中,试验员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施工单位所送来的样品,或者试验员在现场抽样检查的样品并不具代表性,不能真实反应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导致根本没有切实的按照测验规定去认真检查施工质量问题。
2. 监理对抽取的样品监督不严
监理的疏忽就导致了存在检验的样品与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样品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失去了对样品检验的作用。监理工程师在质量试验检测中应发挥其监管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监理工程师以为各种原因促成的检测不公正,造成施工质量存在的极大隐患。
3. 样品送检过晚
在试验检验报告出来之前,施工单位就已经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这就失去了检验的意义。这是施工单位的不重视所造成的,为了谋求自我利益,想尽快完成工程而促成的。
4.试验检测设备落后
在试验检测过程中,试验检测设备的相对落后,也会导致试验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致使整个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以上问题都是工程经常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重复性出现,最可行有效的办法是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履行监督职责,建立一套监督制度及处罚措施。
三.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的对策
1.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施工的情况下往往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监督等环节。施工单位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要有专人专职负责质检。监理单位要真正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对于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实行动态质量控制,对于那些关键工序或重要部位的监控,可以利用拍摄照片或录像,作为实态记录保存资料的一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检验的不合格样品,应该由质检科填写返工、追修单,经审批后返工或追修,返工或追修后应重新检验。监督单位要发挥政府监督职能,及时抽检、验收评定,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维护政府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准确公正性和科学权威性。
2.加强对公路工程交工验收时候的检验
在公路工程施工竣工之后,要严格遵守各种施工标准和质量检验规范,在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实施逐段,定点的实施质量检测,并将各种检测数据做出公正客观的记录,并向相关的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如实报告。
3.强化试验检测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公路工程工地实验检测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检测试验工作的主体,对公路工程检测试验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公路工程是试验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的监管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试验检测人员管理不力,使得各种安全隐患出现,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试验检测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要严格规定各个部门的权责,权责范围等,要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检测机构计量方法和认证考核方法,加强试验检测管理,实施技术检测试验的全面覆盖。同时,要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不仅仅要对工程检测试验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严格考核,实施淘汰制度,也要严格准入机制,同时,要培养公路工程检测试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认真细致,认真负责,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如此,提高工程检测试验的水平,保证试验检测的质量,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加强合同管理,实施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
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监督管理,首先,要从招标文件中将试验检测人员的数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并对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作出详细的说明,并介绍试验环境条件要求。其次,要对工程中将要检测的项目实施单独的报价,并将其作为后续工作过程中,评标的最为重要的依据。最后,要将工地的试验检测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合同上的关联,对检测试验单位形成敦促作用。
5.采用先进科技,提高检测试验的效率
首先,采用先进的检测试验方式来减少工作的强度,提高试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在公路工程中,如果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不仅仅耗费更多的时间,延长了试验检测的周期,同时,也面临着庞大而繁多,复杂的工序,高强度的工作严重限制着检测效率的提高,如果采用核子法检测,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各种繁多复杂的试验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不仅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失误,保证了试验检测结果的真实客观性,也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防止了数据作假的行为,有利于试验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6.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法
在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原则,本着全过程,全参与的质量管理原则,将全面质量管理论和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以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采用因果分析图法,对各种影响工程试验检测质量管理的因素做出全面分析,以此探究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并将质量管理理念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管理,提高检测试验人员的综合和素质,建立健全试验检测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提高试验检测的质量,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乐 朱亚峰 漫谈农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对策 [期刊论文] 《科技风》 -2010年17期
[2]寿徐凯浅谈提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的对策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4期
[3]孟岩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19期
[4]杨建金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传播》 -2010年17期
[5]钟美英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管理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深基坑施工技术由于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地质情况的变化造成之前设计的支护不能满足现实施工的需求,喷锚网支护如果遇到流沙或者软土层,这样稳定性也就较差,如果不及时采取新的措施,开挖就会造成塌陷事故。另外,施工未能达到支护设计要求,加上监测部门的反馈信息有误或者信息反馈不及时,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论文没有定期观测深基坑内的沉降量和位移量,再有对所测的资料还没有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有效应急措施就继续进行深基坑的支护安装,施工单位依然按照之前的设计方案来进行。
1 施工管理现场性的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致使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检验建筑施工管理是否有成效,关键就看施工现场管理的如何。实际上,建筑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通过施工现场来实现的。当前建筑施工现场性的管理问题主要有:
1.1 物料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全面性物料检查实现难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物料的质量控制都实施全过程控制,在程序上讲,是比较规范的,但是程序的设计经常可操作性不强,而投入物料多、用地方材料质量离散性大、材料进场的随机 性等多重不可控因素的叠加效应,导致难以对材料实施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
1.2 混凝土使用不可控因素多,管理手段有限,非人为因素多。由于运输待车、气温等条件的不利影响,从出罐到卸车整个过程,混凝土的坍落度非正常的大幅下降现象时有发生。
1.3 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手段不多,科学化水平不高一方面,施工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多。尤其是对大型、复杂工程中对质量、工期、安全影响较大,施工难度较大或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工程施工,大多数施工企业没有完整的技术指导思想、科研课题、综合实施方法与技术措施等,对工程中的关键部分编制的实施方案针对性不强。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 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施工单位应按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施工,并尽量做到边施工、边监测,还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杜绝盲目施工和野蛮施工的现象,加强对整个深基坑 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地完成。
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2.1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 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 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1.2 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孔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2.1.3 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2.2 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 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10m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地质特性、支护结构、临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等,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如气象条件、开挖施工、地下水变化等,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另外,因现场施工情况复杂,监测点极易被破坏,要注意对监测点的保护。
2.3 施工过程应急预案
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常见的突发事件有:基坑内管涌、流沙;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气象异常,出现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等。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3 结束语
随着基坑支护工程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一些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论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设的需求,导致基坑支护工程的各类问题频频发生。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基坑支护技术水平,优化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高效的建设,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