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1 19:13: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课堂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课堂教学

篇(1)

有效教学是相对于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提出来的,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当代教育理论主要的研究成果一致表明: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语文课堂缺乏有效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才具有有效性呢?我认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提倡少说精讲,提倡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较浓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得到真实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学习,基于我对这些理论的深入思考,开始了对自己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改善,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也逐渐变得有效起来,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在将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触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实现语文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就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我参加工作到现在也有两年半了,按说也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了,但是我带的班成绩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我一直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来我发现我在上课时缺乏一个清晰的思路就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每开一节新课,都不习惯拘泥于死板的套路,而是会将这一课字词、语法、妙语佳句和课外知识都要铺开给学生讲一遍,来一个,由于语文这一课程本身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在知识构成上具有极为的丰富性,因此一堂课上教师讲得意犹未尽,学生听得兴高采烈。其实这样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教学缺乏清晰的思路,重点不够突出,因而会每每出现我反复强调,学生却印象不深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师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做到课堂节奏明快,重点突出,有张有弛,这样学生也就能够准确把握教师想让他们学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从而摆脱“满堂灌”、“磨洋工”式的教学现状。

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授需要把握分寸

教师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讲。蜻蜓点水式或过深过透地讲授都无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锻炼。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课文的某些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授,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学生听课时的思维就会处于“休眠”的状态;教师若引经据典、旁证博引,讲的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也会处于“茫然”状态或者云里雾里。这学期在学习了永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之后,我通过实验,慢慢地在自己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之间寻找到平衡,不再是一味的讲,而是采用教师在关键时刻点拨,学生困难时引导的方法,告别了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孩子们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三、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

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有效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提问。另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进行提问,使提问真正问在点子上,问到学生的心“窍”上。

篇(2)

关键词: 教学细节 课程理念 教学智慧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讲了一样这样一个案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时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由此联想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同样不容忽视,因为许多细节反映了新的课堂教学的理念,新的、抽象的理念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细节中得以具体展现出来,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细节得以具体体现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涉及许多好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新的理念要通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将抽象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做指导,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关注文本中的细节,体现老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许多文章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教师对于文章的细节要多加关注,通过多读、精读,反复品味,细心揣摩,体会作者在此进行细节描写的用意。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中的一词一句,加深细读,人物的形象在细读中就会慢慢凸显。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时,为了能让学生在细节中体会到夜以继日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不辞辛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选择了这样的一段话:“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我问学生:你们从这一段有关总理审阅稿子的细节中读到了他是一位怎样的总理?

学生:夜很深了,他还在工作,我认为他是一位辛苦的总理。

学生:很细心,一丝不苟。

学生: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学生:日理万机,但对于一个普通的稿子,他还亲自审阅,并且接待“我”,我读出了他的平易近人。

学生:夜深人静了,大家都休息了,但是我们的总理还在工作,可见他对人民、对祖国有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热爱。

我:是的,从总理对文稿中每一句的认真审阅,我们看到了总理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同时我们能从他在夜深人静之时还认真地工作看到一位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们为能有这样一位总理而感到骄傲幸福。

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节的关注,进而挖掘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有裨益。通过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并且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发自内心地体会人物的伟大精神及优秀品质,这里没有教师的告示、灌输,而是通过对细节的赏读,唤醒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亲身体会,受到文章语言的感染、浸润,从而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对那种伟大的人格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这是我们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所主张的。

(二)捕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回答的细节,让预设与生成比翼双飞。

叶澜教授说:“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教学活动主体,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课前没有预想到的生成内容。这种生成内容,有的是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好的资源,也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甄别选择一些好的“生成”内容,关注这些课堂中一闪而过的细节,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二、好的学习目标要关注教学细节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精炼、明白、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如果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学生拿到手以后不知从何处下手,不知道如何学习,对学习目标不感兴趣,那么这一定不是好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学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读一遍,将词中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通过查字典,将音标标在相应的字上。

(2)再读几遍,达到准确、流畅的朗读即可。

(3)默读,体会词人在山水险恶、风雪交加的征途中,他是怎么吟诵的。

(4)联系作者此刻的心境,尝试带着这种思乡的忧郁之情,读出自己的味道。

我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尽可能让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具有可操作性,并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节,让学生知道怎么操作,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学习目标。如果笼统地将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学习目标,我认为不可取:学生怎么才能准确地朗读呢?学生带着一种什么情感朗读呢?没有具体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不高,这节课的教学实效就不好。

语文课堂教学的细节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因为许多教学细节渗透教学理念,折射教师的教学智慧,关注细节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2009(04).

篇(3)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变得尤为重要。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之后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以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体验,不断的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技巧,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

新课程理念下,教育部对各学科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也都开始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出整合性、互动性、开放性特点,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第一,整合性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运用,强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新教学大纲做到了多样教学目标的整合,体现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性。第二,互动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实现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开放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单一化,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开展,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

1.营造愉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学好一门学科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才能主动的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当然小学语文也不例外,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们乐学、好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中,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语文知识,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其次,注重学生求知兴趣和积极性的引导,对于课上学生的小动作、溜号等现象教师要积极的引导,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受到负面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起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心,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必然是高效的。

2.运用新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运用新颖的教学设计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效果。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就要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全面性、综合性,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各学科知识的练习,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形成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利用手工课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样方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在教学中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小马、老牛、小松鼠和老马进行课文对话。再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们尝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首诗歌,也可以画一幅家乡秋季的景色,同时配一段优美的文字进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对自己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在之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舞台。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主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单一局限在测验中,要多方面相结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与测试成绩相结合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自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教学准备到实施再到最后的反思,都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行为,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技巧,真正地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军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探析[J].写作,2016,(08):88-90.

篇(4)

一.面向全体是前提

面向全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基本前提。这里的面向全体,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即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发展第一的思想,要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中,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发表见解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俯下身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友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切忌板着面孔,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要知道,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总是让那么几个同学发言,甚至有的学生发言好几次了,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一次发言机会;有时学生发言结束了,可教师还忘记让其坐下,学生只好弓着腰站到下课;试卷评讲课上,教师总是让考得好的学生在班上讲自己的正确答案,为什么答错的学生就没有发言的机会呢?让他们将自己答错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让同学们吸取教训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作文评讲课上,教师总是喜欢让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可是,写得差的作文,教师也可以隐去姓名在班上朗读呀,这样,好让同学们帮助一起修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联系实际是根本

联系实际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根本要求。这里的联系实际,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要联系文本实际,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实际,以求得最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前备课预设教学细节时,要从施教的文本内容和特点出发,从学生实际学力水平出发,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出发,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且要考虑充分。为稳妥起见,我们不妨多预设几套教学方案。这样,在课堂教学细节生成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否则,一切教学活动脱离这些实际,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从考纲要求出发,从文本问题出发,或急功近利,或机械呆板,或追求形式上的花里胡哨等,对学生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位语文教师教授《生物入侵者》一课,先后讲授“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危害、原因、途径,以及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措施。尽管对文本思路解析得非常到位,对其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解说也非常准确具体,但是,教师最后在处理“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时出现了失误。题目是这样的:“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说给同学们听听。”这位语文教师把题目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足足有5分钟的时间,可是之后连续指定数名学生都回答不出来,教师也没有适时点拨引导,更没有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介绍,课堂上出现冷场与尴尬。这个教学细节没有处理好的原因,一是课前预设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实际,也没有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二是课堂生成中教师又不能随机应变加以引导,更由于教师课前准备不足而未能及时补充予以解惑。

三.明确目标是关键

明确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关键因素。这里的明确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中,应明确学生要采用哪些学习方法,完成哪些具体的学习任务,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所施教的具体文本在本单元、本册书和本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文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然于胸,还要尽可能多地占有和博览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同时要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学力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师要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采用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忌因方法不活、任务不清、目标不明而导致课堂教学节奏慢、密度小和效率低。一位语文教师在上《三峡》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三峡风光解说片导入,接着听朗诵录音感知文本,引导学生默读,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其间穿插教师的讲解,最后又重播三峡风光解说片,布置课后作业。整堂课,两次播放三峡风光解说片用时较多。这样安排显然不合理、不科学。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实际上,这一课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朗读文章、品味语言来领略三峡的风光美,进而把握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教师不知道如何科学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讲,多媒体教学手段毕竟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欣赏三峡风光解说片是永远也代替不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感悟的。三是教师忽视了对文本的朗读。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来涵咏品味,才能感受和体会本文的语言美和风光美。建议教师将欣赏三峡风光解说片合二为一地放到布置作业的教学环节中,播放之前,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欣赏三峡风光解说片,结合文本内容,写一段三峡风光美的文字,不少于300字。”这样,多媒体教学就不至于喧宾夺主了。

四.循循善诱是保障

循循善诱是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这里的循循善诱,是指语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细节生成中流动着的问题或僵局,要机智灵活、因势利导和点拨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富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智慧、能力和水平。切忌畏首畏尾、机械呆板和束手无策。一位青年教师在外地借班上何其芳的《秋天》,赏析文本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请想象一下,给三小节诗分别取个名字,用‘ 图’的形式来表示。”尽管教师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准备,但回答时还是有过半学生回答不出来。不管学生回答的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是用课件播放出自己课前预设的答案:①“农家丰收图”;②“霜晨归渔图”;③“少女思念图”。这个教学环节中,有几个细节需要完善。一是可将问题设置成两个小问题:“三小节诗分别写了秋天什么样的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词语给三幅画取个名字,可以采用‘ 图’的形式来表示。”这样放缓问题坡度,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回答的效果或许会好一些。二是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原文,启发学生从诗歌原文中寻找需要的答案,而教师千万不能直接呈现答案,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三是给每节诗或每幅画取名,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能唯一。比如第二节诗,学生回答“渔家秋景图”也可以呀,为什么非要取名“霜晨归渔图”呢?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发散性是求异创新的前提,是非常宝贵的,教师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篇(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钻研 实效

篇(6)

【关键词】语文课程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1997年就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就学科性质而言是典型的人文科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理解能力为主,再加上作为语文载体的汉语是学生的母语,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时有着天然的优势,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由于许多教师依然坚守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过度依赖语文教材,课堂上照本宣科,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语文是完全可以自学的科目这种错误的心理认知,而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在语文课堂上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迫在眉睫。

一、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思想上为师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实施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新思想,切实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国的学校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衡量指标,导致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考试规定的教学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负责记下来然后背诵即可,这种学生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长期重复机械的语文内容记忆形式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的效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步,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的思想与想象,真正将语文知识理解并吸收而不只是将文字背诵下来。

其次,虽然新课改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毕竟有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好课堂指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最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适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由于新课改强调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因此,许多教师为了迎合这一教学理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一味将语文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试图营造出一种学生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看似给了学生充足的学习主动权,但实际上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秩序混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作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指导,为学生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独立的思考和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语文知识,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观念是基础,教学实施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使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正确合理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发展进步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大纲进行充分详细的解读,并且结合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规划。同时,为了使教学目标真正起到指导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避免空洞性,使其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可操作习性,这样才能为教师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语文教材和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实施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最后,由于语文课程带有明显的情感性,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也要重视情感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学生配合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考和问题,教师也要进行积极地反馈,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互动。尤其是在学生出现疑问和错误时,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法作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将知识快速地传递给学生,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为了与新教学理念与适应,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变语文课堂沉闷枯燥的氛围,为语文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放弃讲授法,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例如,讲授法与有效提问法的结合,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设置问题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新知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学习新知识,更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7)

一、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满堂灌”,其基本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这是传统的讲读型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相对于我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来说,各地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必须从我市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建国六十年来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的经验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也符合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客观规律。因此,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力求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是字、词、句、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识字,然后用字组词、用词造句,再用句子组成文章,即作文。教会学生识字,首先要教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学会查字典,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通过查阅字典,用拼音学会读音识字,并阅读字典上的词与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

二、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市农村小学还比较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按语言规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达到认识教材和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目的。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方面去,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48页)这就为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革过去那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从教育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入手,充分运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来讲授教材,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讲授教材时,应讲在关键处,讲在重点上、难点上,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发展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还要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长大后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作用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所要担负的重要任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小学生谈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时过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从小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是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围绕课题、抓住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来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内容的门路,围绕课题提问,能揭示课题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引起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