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
时间:2022-12-05 15:33: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英语翻译 教学改革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4-02
国际交流与世界文化大融合是今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国家对外交往的必备条件就是拥有可以突破国界和语言障碍的语言翻译人才,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专业翻译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所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因循守旧,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技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高质量英语翻译人才奇缺局面的根本原因,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的短缺某种程度上已经限制了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全球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进程。为此,积极的进行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是突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精华和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培养符合新世纪英语翻译要求的人才,这是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关注重点,也是寻求英语翻译教学长远发展的立足点。
一、对于学生自主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突破
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自主型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为突破口,强调人本主义,学校以学生为核心,承认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天赋,针对语言系每个学生的特点而因材施教,设立特定教材,在英语翻译材料方面多多加入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的内容,激发学生的体会能力和学习兴趣,尽量减少不同特点学生之间的横向学分绩对比,承认“术业有专攻”,在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点上进行重点培养,这也符合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对于专业性和方向性具体的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的标准,此外,在学习环境的塑造上,教师可以不必将课堂局限在教室,而是划定范围,尽量减少教师的命令式和强制性作业任务要求,这样使得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极大增强,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新型翻译教育模式。
当然,学生的自主型学习也会面临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的可能性,这时设立定期性的专业英语翻译质量评估就十分必要了,通过的同学可以被给予更大的学习自,没有通过测试和评估的同学便不被颁发阶段性通过证书,回炉重造,这样就在自主学习和有效监督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应该说,语言翻译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其对于学生的感悟力和生活体验力都有较为特殊的要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能够提升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实施才是成功的,能够符合专业英语翻译需求的人才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能力改善。以人为本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使得翻译教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特征进行过度的必然考虑,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有可能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翻译教学的成本投入,最重要的是突破了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气氛由紧张变为轻松愉快,英语翻译更像是一门技能渗透而不是作为枯燥的学科而存在[1]。
二、英语翻译实习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思路
我国传统的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往往将学生局限于课堂,进行简单和固定的知识灌输,对于个别英语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和翻译解释不清,没有对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情况进行语境及环境体会培养,因此往往造成学生的翻译词不达意,或者是本来知道词汇的意思,但是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就会翻译出错的现象,这也是我国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针对语言灵活性及“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点,大力重点的推进翻译人员在基础一线工作实习是改善生硬教学及翻译古板的好模式。
具体来说,针对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专业性流向不同,将学生分为自然科学英语及社会科学英语等不同的群体,在国际合作英语研究部门、科研部门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等专业性较强的部门,进行高校与地方、部门的翻译教学合作,使得英语翻译人员得以接触到所专攻领域的常用及必备、重点英语语境和词汇的运用,避免英语翻译教学“一刀切”和“过于刻板教条”的局面,使得英语翻译教学直接面对社会和国家对专业英语运用的需要,在英语翻译的一线工作中加入旧人带新人的模式,工作人员通过带实习学生,自己也有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重要的是,这种新型专业英语翻译教育模式为我国带来了一种新的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即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达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平衡,减少学生的出校门后再有“二次教育”的成本。我国的社会部门众多,对于各个专业的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都很大,这种具有单位自培性质和人才留用目的的统分结合翻译人才教育模式将可以作为今后的一个教学改革方向而出现在高校教育中,结合学生家长、校方、政府以及企业部门的四方优势,进行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资源投入丰富化和效率深入化改革[2]。
三、对于寻求笔译教学与口译教学平衡点模式的思考
受制于国情和经济条件等原因,长期以来,从高校专业英语翻译教育到职业培训机构都将英语笔译教学作为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对于口译教学的倾注力度和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因此学生往往会动手写而不会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能够达到实施口译水平的外语人才极为稀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好像“缺胳膊少腿”的残缺作品,不能达到实践工作的要求标准,因此将传统的单纯笔译教学进行大胆的扬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对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新思考,也是改善我国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摸索式工作,对于打破原有的教条化、单一性笔译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3]。
寻求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笔译和口译教育结合点要十分突出培养全面英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学校要适当削减笔译教学的课时,着力增加学生接受口语翻译教学的课时数量,在专业授课教师的选拔方面,在对原有教师进行符合条件的口语教育选拔之外,还要大力引进优秀的口语翻译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必要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必然的,可以选择学生经费和政府经费、企业经费相联合的费用承担方式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只有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口语即时翻译的重要性,将口语翻译放到与笔译相等重要的水平上来,翻译专业人员的翻译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也要提及教育部门和地方委培企业对于英语翻译教育责任的追究,全社会对于新世纪、新国情的把握以及对于我国国际化进程中的英语普及教育的理解是推进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及实践操作使用水平的先天条件,也是这种在笔译教学及口语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新教学模式得以贯彻的基础,在国际交往和经济合作日趋深入的今天,能够顺利和达意的进行英语口语实时翻译和交流不仅对于个人是能力的巨大提升,同时也是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保持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证。
四、课堂情景式教学改造作为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课堂情景式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包含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于专业英语翻译场合和环境的塑造,即模拟和仿真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翻译实务中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翻译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前熟悉工作环境,这样在进一步的专业英语翻译中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并且不断修正翻译学习中的错误方法和进程;二是对于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材料的改革和更换,目前高校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教材内容都是取自老旧的英文资料,脱离生活现实,不具有实践利用性,学生利用这些资料和词汇只是受到了基本的英文翻译写作训练,而不能进行例如国际贸易、国际交流和文化理解等领域的翻译实务操作,即教学资源的老旧急需更新。
要做到专业英语教学的情景式改造,就要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取得主管教育部门和校方的政策支持以及财力支持,建设类似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模拟法庭”之类的情景教室,将情景教学课堂参与作为重要的例循性课程加以重视,情景教学加入学生的学分绩计算,同时积极联系对外交流部门取得适合于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一手翻译实务资料,有针对性的加以改造,编辑对话式、合同式以及报告式等的翻译教学资料,舍弃翻译教学资料中对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多渲染的部分,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教材的改革。情景教学模式强调对于学生的启发性教学,而不仅仅是对于翻译实务的单纯模仿,学生在对于大量的情景接触过程中会产生学习心理预期的自我调整,更加透彻的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可能面临的困难、可能产生的业务类型等,为此,教育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模式的先进性,积极的进行试点和经验教训总结工作,普及情景启发式教学在高校专业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利用率,对于优秀教学部门和高质量教学集体进行表彰,将情景教学模式作为改变我国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古板化和教条化面貌的基础工作来加以推进[4]。
五、电子移动平台等信息科技技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利用
二十一世纪是电子数码工具大行其道的时代,教师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再局限于黑板板书和口口相传已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并且效率较低,对于人工和物料等的利用费用也较高,因此,充分发挥电子产品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必要,具体来说,可以加大幻灯片放映和数字翻译材料的教学应用,将教学资料进行数码格式的录制,以方便学生在移动平台例如MP3和随身电脑中的操作取用,将教学信息资料作为共享资源而上传专用数据库,建立专用数据资源借口以方便学生和教师的随时登陆查阅[5]。
电子平台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两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一是对于翻译教学资料资源的共享和丰富化,利用互联网获取优良的翻译资料还实现了教学资料的与时俱进,在教学数据库中进行这些资料的分享和及时更新则保证了翻译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对于翻译学习的便捷性的提升,翻译教学真正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仅是专业资源,利用词汇丰富的英美电视剧、电影等的字幕的参考利用还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改善了英语翻译学习的枯燥性,学生无论是在教室、操场、食堂还是宿舍,只要利用电子平台就可以随时接入翻译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减轻了教师的统筹管理工作的任务量,“随时都可以学习,处处都是课堂”,此外,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还使得电子平台发挥了交互式学习伙伴的功能,利用互联网上的翻译检测和评分系统以及人机对话、录播倒播功能,学生对于自己的翻译作业任务可以进行及时的纠错检查,在无需投入过多冗余资源的同时就达成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电子信息平台在未来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珂.关于英语教学模式的新思路[J].湖北教育,2011.( 8): 25-26.
[2]李丹.对于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J].英语教学研究, 2012.(1): 60-61.
[3]刘一鸣.高职院校革新英语翻译教学的思路[J].郑州大学学报.2012.(3):111-1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当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备受推崇。目前,唐山三所本科院校(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均开设了英语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300多人。这些人才的供应能否满足唐山企业的需求呢?
唐山市英语人才供需现状概述
唐山三所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均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为目标。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包括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阅读、教学法以及计算机等。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证书,或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翻译证,教师资格证等。另外,三所大学都安排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三学年选修日语或俄语等来拓宽就业渠道。调查显示三所高校的英语专业八级证书获得率为50.3%,另有70%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考取相关证书。这说明三所高校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工作。
唐山企业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各种英语类教育培训居多,占到了60%,翻译类占到了30%,外贸类岗位占10%,包括跟单员、业务员和报关员等。唐山大型企业如唐山钢铁集团,瑞丰钢铁,开滦煤矿等近三年来对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企业注重英语专业毕业生将英语与具体的业务相结合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电脑常识、个人素质和人际关系等都在考量的范围内。
英语人才供需差距
唐山市三所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上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但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仍存在一定差距。
从人才供给上讲,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的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略显薄弱,特别是听说能力。另外,由于各家企业要求的行业英语各有不同,而大学培养的是共性的东西,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我们还应该看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英语基本功并不扎实,与实际市场需求有较大差异。另外,北京、天津与唐山相邻,毕业生更愿意选择一线城市寻求就业。
目前,从企业需求来讲,唐山最需要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行业是英语教育培训类行业,但这些岗位多属于私人企业,缺乏稳定性。英语翻译类岗位需要学生熟悉行业英语,特别是专业词汇以及行业生产工序等,入职门槛相对较高。商务英语类岗位需要集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中英文商务谈判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初出校门的学生一时很难满足要求。对于唐山稍有规模的企业在选拔英语类人才时,首先看重行业经验,其次才会考虑学校名气和相关证书等。
人才供需现状对策分析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听说能力,应该渗透到每节英语课中。另外,教师全英授课,聘请外教,开办英语角,举行相关比赛,多和国外大学进行文化交流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高校英语专业要涉及特性的内容,比如翻译课上,如果老师能把翻译最热门的行业归纳分类为食品类,出版类,贸易类等,并总结出该类可能涉及的热门词汇和行业须知,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学生在毕业后从事行业翻译工作时,就不会“措手不及”了。
学校应多提供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建议学生入学后的每一个学期都应安排出1-2周的时间用于实践,由学校或学生个人建立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当中,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欠缺,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助推今后的就业。学校应开设课程或举办各种活动,创造氛围去培养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个人素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并熟悉各类办公软件的综合型人才,才能迎合企业的需求。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打好语言功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也可通过实习或寒暑假兼职等方式,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课外活动,多与同学或朋友交流,学会合作,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最好拓展一项专业以外的技能;另外,要认清社会现状,合理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在就业严峻的今天,先就业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择业,也未尝不可。
结语
关键词:旅行社运行实务;吉林八景;双语手册
随着中国的成长和日益开放,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促使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渐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同样对于旅游胜地吉林省(以下简称“我省”)来说也是一样,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吉林八景的新鲜出炉,使之成为我省的焦点。不仅国内旅游者纷至沓来,国外游客也与日俱增,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继续下去,中英双语导游就变得炙手可热,所以对中英双语导游或者英语导游的需求一定会日益增多,从事入境旅游接待业务和计调业务的专业人员更是缺乏。经过大量的信息搜索和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省省内乃至全国都没有与吉林八景相关的比较系统全面的中英对照材料。外国人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书本和媒体资料;二是互联网信息。而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正好可以补充进去,可以使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三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课程组所研究的《吉林八景英汉翻译本》使用方便、翻译地道、实用性强,是学习入境接待、导游和计调业务最好的英文翻译资料,有助于他们将吉林八景的内容更好地翻译成英语或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有了《吉林八景英汉翻译本》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让他们用地道的英语给外国游客进行讲解,使更多的人加深对吉林八景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吉林八景,喜欢上吉林八景。
我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而且还具有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基础。近年来,我省旅游显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色旅游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吉林八景双语手册》是在搜集大量信息资料、深入景点探究、开展调查访问等工作下完成的。平时,分配人员负责一些具体的部分,然后根据负责的部分进行网上信息的查找与筛选,再深入自己负责的景点,并发动调查问卷等,希望通过一些具体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对景点作一个更加具体全面的阐述,从而在最终汇总时把较准确、较全面、较具体的信息结合,最终形成完本形式。
一、建设方法
目前在我省省内的涉外旅游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对隐藏在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素的认识,忽略了文化差异对人们旅游审美心理与语言表达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手册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在不影响原文思想表达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适当重组调整,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力图使译文语言生动、表达简洁。避免出现“词汇空缺”或“词义冲突”现象,并且在翻译中注意用词不当、基本语法错误、常识背景欠缺与译名混乱等问题,同时还要顾及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更加完整地透析历史典故,克服由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顺利达成翻译跨文化的目的。在研究此项目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具体操作之前,将课程组成员平均分为两组,分头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询问了解一下课程组成员对双语手册的需求和建议。
(2)“分配式”法。在组内平均分配工作,每个人负责一项,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更加充足有意义的成效。
(3)“组合式”法。将每人负责的各项任务汇总,集中组织组合各项数据,力求做到完美。
(4)“研究讨论”法。每位组内成员就形成的数据汇总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组内成员研究讨论完善成果。
《吉林八景双语手册》主要针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的教学制定,内容齐全、翻译地道、便于应用。
二、建设步骤
由于《吉林八景双语手册》的设计和制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利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具体分成几个步骤:
第一步:调查访问工作。搜集资料,走进我省青年商务旅行社、我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等省内知名、优秀旅行社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入境导游、接待、计调的需求和要求。
第二步: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并做好手册的提纲。
第三步:课程组成员分工完成手册初稿的设计。
第四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完成的手册初稿进行评价,课程组成员根据评价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五步:将成稿用于“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的教学中,预计在2013~2014学年上学期使用。
三、建设意义
(1)能准确把握旅游翻译的本质和特点,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内容的真实性。
(2)更新翻译理念与方法,全面涉及我省旅游景点,丰富旅游文本译文的文化内涵。
(3)发挥旅游翻译文本的实用功能,巧妙解决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凸显的现实问题以满足在校学生的需要。
(4)避免了在旅游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产生的问题。此手册具有便宜性、方便性、省时性等特点。
(5)作为“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入境业务教学内容所使用的资源,提高了学生入境业务操作的能力。
四、建设成果
该建设成果将会以“小册子”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方便在教学中使用,同时也方便学生在未来的实习和就业中随身携带与查找,更加便利。与电子版相比就减少了查找翻阅的时间,可以在书上着重标出重点、难点,同时书中还会附带各个景点的彩图。
选对了专业进对了门
2004 年9 月,李文怡走进河南南阳理工学院。
出身于河南一个中医世家的她,之所以来到南阳理工学院,是因为南阳理工学院下属的张仲景国医学院是当地知名的中医学院。李文怡的母亲希望女儿能到该院学习中医,这样将来能有个好的工作。
在学院进行军训期间,李文怡听了一场关于国际软件行业最前沿的学术报告,这让她大开眼界,备受鼓舞。况且,她本人在读高中时,就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之后,李文怡与家人商量,想改专业学软件工程。妈妈一听,态度非常坚决:“不学中医,就莫进家门!”李文怡也很坚决:“不让学软件,我就不读书了,也永远不进家门!”最终,全家人不得不向李文怡的“固执”屈服。李文怡如愿走进了软件学院,选择了网站设计和编程专业。
对于学习,李文怡投以最大的热情与激情。进校第一年,她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9 个国际专业认证证书。而且还加入了学生会,任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一职。在自己的岗位上,李文怡很快具备了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2005 年6 月,大学一年级课程刚刚结束,李文怡就幸运地被软件学院推荐去微软(中国)公司实习。能够成为微软的实习生,李文怡觉得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微软的实习生选拔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第一步要通过所在学校老师和学校领导的推荐和选拔;第二步要进行微软的笔试,笔试分专业考试、应变问答和英语翻译;第三步是北京微软中国的电话面试,主要考察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第四步是参加微软中国北京总部的全国集中培训;最后是在北京总部面试。
第一关李文怡过得比较轻松,因为她是学生会办公室主任,组织参加过很多活动,并获得了不少荣誉,获得推荐并不困难。微软的笔试和电话面试也进行得十分顺利。这样,李文怡顺利进入微软在北京郊区的微软Helpdesk 技术支持集训营。
集训营里共有来自全国高校的50 名大学生,其中很多是名牌大学的学生。50 名大学生中,只有李文怡和她的3 名同学是大专生。这种集训非常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比如如何面对客人拜访,怎么组织简单的报告会等。李文怡十分努力,在培训最后的分组考核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讲课,她在所在的那一组中获得了讲课第一名。
靠什么留在了微软
集中培训结束后,李文怡和其他培训者一样,站在了被选择的起跑线上,只有30 个人可以进入微软当实习生。在培训期间,李文怡并没有引起微软培训老师的特别注意。
富有戏剧性的是,其中微软信息技术部很想要一名女实习生,挑来挑去,只有李文怡条件比较合适。所以他们选择了李文怡,决定给她两个月的实习期。负责培训的老师这样告诉李文怡:“你在微软的生命期只有两个月,如果把握不好,你进入微软的大门就会永远关闭。”
两个月的生命期意味着什么,李文怡心里十分清楚。回家收拾停当后,李文怡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微软中国总部。李文怡最初的工作是在光缆上贴标签。实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李文怡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微软的环境给了她积极学习的动力,不懂就问。当她独立处理一些客户的问题,给出客户满意的答案,听到“谢谢”两个字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老师,李文怡虚心向他们请教,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如果遇到无法回答客户问题的情况,李文怡就会马上请教同事,然后现学现卖,再把刚学到的东西讲给客户。
关于实习的那段经历,李文怡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在我的印象中,与其说微软是一个大企业,不如说是一个大家庭,我就是生活在微软的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刚到微软时,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婴儿,对于工作,一点儿都不懂;对于微软,就像小时候对父亲一样敬畏,担心自己会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显得畏畏缩缩。但微软让我感到家的温暖和踏实,我一点一滴地学习,逐渐了解自己的工作。我渐渐长大,开始认识我们家里的成员,工作上开始有所感悟……
李文怡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6 周以后,她就可以上项目了,开始被允许从事内部技术支持工作。转眼两个月的实习期也将过去,李文怡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怎样,是留下来还是离开,她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最后几天,她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在经理和督导与自己谈话之后,立刻带着东西回学校继续上学。
两个月过后,部门经理和督导并没有找李文怡谈话。“这样看来,我还可以继续留在微软,这意味着我还有机会。”李文怡感到很兴奋。很快又过去了两个月,还是没有人找她谈话,李文怡心里才安定下来,她知道自己终于被认可了。
李文怡是靠什么留在了微软呢?
曾经领导过李文怡的胡俊高经理说:“李文怡本身比较聪明和灵活,她身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优点,一个是她性格比较开朗,善于主动做事情,能够在比较陌生的环境里很快地适应下来并很好地开展工作;另一个就是她比较有责任心,工作交给她比较令人放心。”
后来部门经理调整,新任经理金萱任职时,督导就立刻找到金经理,对她说:“你一定要想办法把李文怡留下来,她是个不错的女孩!”
很快,李文怡的工作也得到了金经理的认可,她的评语是这样的:李文怡在实习期间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工作精神。她主动积极,遇到事情能思考并提出建议,这在大多数实习生当中很难见到。在与团队的合作中,能很好地合作和沟通,并且努力学习和工作,使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她能更充分地发挥她的优势,并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掌握更多知识和更多与人沟通的经验,逐步迈向成功。
签约微软,从3 万学子中突围
2006 年6 月的一天,公司老总找到李文怡,问她在正式转正之前对薪水有什么要求。李文怡对这个提问感到有点突然,她说没有任何要求,只是想在微软多学一些东西。令她高兴的是,老总还是把她的工资从实习期间的1500 元涨了好多。
微软正式与李文怡签订了半年的工作合同。其实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李文怡还有些犹豫,是留下来工作还是回去继续上学,她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向自己的上司胡俊高经理讨主意,胡俊高经理说:“在北京一边上学一边工作的机会多得很,我劝你还是留下来。”
之后胡俊高经理分析说,全国软件专业的学生有4万人,学习微软课程的学生有3 万人,微软这次从中挑选的实习生只有30 人,而能够留在微软工作的只有3 人。所以可以看出微软的要求有多么严格。而且,跟李文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很多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学生。选拔实习生的时候,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是学生会主席,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是因为在面试的时候经常巧妙地拍考官的马屁而被淘汰。
微软的这种选拔制度让李文怡很佩服。
2006 年6 月30 日,30 名微软2006 实习生即将结束4 个月的实习生活,传来的好消息是:李文怡等3 名实习生因表现优异被微软(中国)公司信息技术部录用,其他实习生大部分被另外一些知名IT 企业录用。
签订合同后,李文怡就是微软的员工了,但她时时刻刻都感到肩上的压力。因为转正以后,并非意味着成为微软永远的员工了,微软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被淘汰的现象经常出现。
李文怡知道,在微软,员工的工作生命永远只有6个月。6 个月的合同结束后,如果表现优异可以继续留下来工作,如果不能胜任,合同到期将会立刻走人。李文怡心里很清楚,虽然说现在正式转正,看似保险了,但如果不努力,走人是必然的。
每天,李文怡要整理一天工作的记录总结,并制订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目前她的主要工作是,公司数字电话系统的维护和管理、Helpdesk 技术支持、Lab 服务器的日常维护、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的建立、IT 相关技术文档的翻译。
李文怡租住的房子离单位很近,步行只有5 分钟的路程。公司一般是每天上午9 点上班,下午5 点下班,但是上班时间并不要求打卡,上午晚来一段时间也没有人查问。李文怡说,其实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很宽松,工作时间可以自由出入,还可以到楼下的健身房锻炼身体,
或者到沙发吧台去休闲一下。渴了饿了可以到茶水间去吃东西,食品和各种饮料应有尽有,想吃什么和喝什么可以随便拿,并且是免费的。
“尽管公司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宽松的工作环境,但没有一个员工放纵自己,大家都很自觉。”李文怡说,“这里的员工工资都很高,他们有车有房,属于不缺钱的一族,一个人到了不缺钱的境界,他工作是为了什么呢?”李文怡的反问让人想起了他们的老板比尔• 盖茨的那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这,正是微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2006 年8 月上旬的一天,李文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有时候会觉得是老天太照顾我这个小女孩了,我在微软的激情生活才刚刚开始,和其他同事的工作境界相比,我还有很多路要走。从一个起点到达另一个起点,我始终保持不变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要让自己的脚印更深,因为我坚信,坚实的脚印会让我更有后劲儿。
微软员工群体中,90% 以上都是硕士生、博士生。当记者问及李文怡能够成功留在微软的经验是什么时,李文怡笑着说,自己仅是一个学习者,一名微软的普通员工,真没有什么经验,如果硬要说“经验”的话,她觉得从参加微软面向政府大客户的Helpdesk 技术支持集训到集训的考核,从获得来微软实习的机会到留在微软工作,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上网、摘编和转载)
李文怡个人小档案
年龄:24
籍贯:河南新乡
毕业学校:南阳理工软件学院
专业:网站设计和编程
工作部门:微软(中国)公司信息技术部(IT)
主要工作:公司数字电话系统的维护和管理、Helpdesk技术支持、Lab 服务器的日常维护、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的建立、IT 相关技术文档的翻译。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 就业竞争力 对策
在2012年6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英语专业再一次被列为“就业红牌警告”本科专业。究其缘由,是因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整体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英语人才成为我国迫切需求的资源,英语专业也是各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当下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显示,全国已经有961所高校开设英语本科专业,无论是师范类院校,专门的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或者是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英语专业。正因为如此,英语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毕业生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数多达30万人以上。对于师范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目标明确,学校的专门培养为其步入教师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专门的外语院校因其名声在外,其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高;而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则处于尴尬的地位,就业时往往会被以有色眼镜看待之。面对当下如此浩浩荡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队伍,面对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呢?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老牌工科院校,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该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稳定在100人左右,连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5%,年终就业率均在学校率先实现100%。本人作为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名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其就业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影响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贯彻博雅教育理念,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经过积极的思考和探索,遵循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努力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已经形成“以素质培养为内容,以博雅教育为手段,以学贯中西、习彻古今、文理兼备为目标”的育人理念。通过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博学识,雅做人”的理念,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一)第二课堂
外国语学院一直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辅相成”的培养模式,在加强“第一课堂”建设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价值,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第二课堂”,以期实现与社会要求的平滑对接。
定期组织跟英语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表达能力提升工程”,包括英语口语角、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同时重点打造“英语文化节”,“莎士比亚戏剧专场演出”等,以多彩的活动丰富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学科竞赛
英语专业作为文科性专业,可以参加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自然不能与理工科相提并论。为此,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经过专题研讨,制定相应的方案,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如“挑战杯”、“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大赛等。
依托“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外国语学院也以这些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契机,构建全面的“学生学科竞赛参与体系”。通过该体系,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到校内外各项学科竞赛中。因此,综合素质高和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获得参加到全国性比赛中的机会,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他不能走出校门的学生,其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积累,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三)考级考证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广,就专业对口来说,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英语教师、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员等职位。而这些岗位的招聘启事都会规定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要求,一般基本要求为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有的职位要求相关口译或者笔译证书。目前高校一般只对英语专业学生有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的要求,其他跟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证书,如:上海口译证书、人事部口笔译证书、商务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没有硬性要求。众所周知,英语等级证书对于毕业生来说可谓“黄金敲门砖”,就业单位也通过这块“砖”来筛选毕业生。
通过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专业等级证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清晰地规划好自己的考级考证的安排,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树立正确就业意识,指导学生求职技巧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大学毕业生规模也日趋庞大,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满足不了大学生高涨的就业需求。可以说,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迫切需要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意识,勇敢地迎接求职就业中的各种挑战和冲击。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以积极饱满的姿态面对就业,一方面也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
(一)简历制作大赛
面对浩如烟海的简历资料,招聘人员往往对求职者的简历快速检索、快速决断,他们没有富足的时间来仔细了解求职者的情况,因此,一份好的简历是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关键。而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毕业生的简历合格率也才20%左右,大部分毕业生因为简历不符合就业单位的要求止步面试。
鉴于此,外国语学院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指导。一份好的简历应包含求职者的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培训经历、语言能力、IT技能、获得证书和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当学生按照框架要求制作好自己的简历后,学院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公司或者单位的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的简历进行批评指导,以此来规范学生的简历制作,为迈入职场的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小小的简历也可以发挥营造浓郁学风的作用。在求职时,往往简历内容丰富者容易获得招聘人员的青睐,相反,简历过于单薄者则被淘汰。为此,学生可以按照简历制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刚入大学时制定好自己的大学四年人生规划,并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这样在毕业阶段就会有一份漂亮的简历了。
(二)模拟招聘大赛
当简历被招聘人员相中,下面就会安排求职者面试。为此,提升学生的“应聘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现在很多学生,虽然自身专业基础扎实,但因为在招聘面试时缺乏勇气、信心,不能很好地在几分钟之内把良好的内涵表达出来,因此与面试的工作失之交臂。
外国语学院通过“模拟招聘大赛”推进学生的“应聘功”。顾名思义,模拟招聘大赛是一种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的招聘。学院邀请相关老师、人力主管等作为评委点评学生的招聘表现。毕业班和准毕业班同学准备好职业规划书和简历参加该赛事,把此次比赛当做真实的求职面试去准备,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这样,对于参加过模拟招聘大赛的同学来讲,这种大赛对他们今后的求职应聘中掌握适当的方式方法、提升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绝对是一次良好的锻炼。
(三)求职礼仪指导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但是近年来太多中国人不注重礼节而带给世界负面形象。究其原因,中国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礼仪的教育。社交礼仪是每一名大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良好的社交礼仪对大学生走向成功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文科专业,毕业生往往从事教师、销售员、贸易业务员、人力专员等,而这些职业往往对一个人的礼仪素养要求特别高。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以“博学识,雅做人”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不仅要培养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学生,更要培养出有良好品行的学生。在求职时,学生的着装、化妆、眼神、面容、动作,这一切无不在招聘人员的考量范围内;迈入职场,得体的待人接物,规范的言谈举止也是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学院邀请相关老师、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讲解职场礼仪;也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了解职场礼仪。
三、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搭建实习就业平台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倡导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普及和跟踪机制,做到“班班有项目,人人有实践”的长效局面,鼓励学院学生通过挂职锻炼、岗位见习等形式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要学会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需要学会沟通达成统一意见,并学会协调人员关系完成任务,这也极大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感受国情和民情,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三,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以便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并提高。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采用“校企合作,共育英才”的模式,推荐优秀毕业生直接就业或者推荐准毕业生到合作单位进行见习,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领导老师也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经常走访相关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二)文科专场招聘
做为理工类院校,每年到毕业季就会有很多单位来南京理工大学招聘。但是,在上千家“主动上门”的单位中,招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寥寥无几,这也就迫使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带着简历四处奔波或者在网上进行“海投”简历。
外国语学院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组织文科专场招聘会,邀请社会上需要英语专业学生的单位,如英语培训机构、外贸单位、翻译单位等来校招聘,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一方面也可以让招聘单位直接接触学生,有利于提高获得Offer的机会。
面对理工科英语专业本科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对其个人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对学院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发挥专业特色,找准理工科英语专业的定位点,把就业工作前置,从各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为毕业生美好的明天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所期待的,也会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最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语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外语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关系的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3):67-69
[2] 郝雪莲. 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1):97-98
[3] 唐雁峰.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J]. 华章, 2008(Z1):105-106
――北京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
2.创新继教形式培训企业高管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合作培养企业高管
3.精诚合作 互惠双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践
4.巨人肩头站 手可摘星辰
――高校与IBM合作培养面向实践的高素质IT人才
5.名校名企傲视同群
――华东理工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开展多领域、高效率合作
6.多种模式实践合作促进双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全方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
7.强强联手 各尽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合作培养战略
8.产学互动校企双赢
――电子科技大学与德州仪器公司开展DSP技术研究与教学
9.因“需”施教培养创新人才
――重庆大学与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工程硕士
10.省略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一
合作铸精品 联手塑英才
――北京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
北京大学与微软公司的合作始于2000年,当时,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把北京大学等若干国内优秀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教育部为达到这一目标,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了响应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精神,支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建设,教育部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实施“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雄厚的教学师资力量,特别是在操作系统等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基础研究机构,在致力于世界一流计算机研究的同时,还通过和微软总部核心产品部门的密切联系,帮助中国高校在课程、特别是与微软技术相关的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方面的建设。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也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通过双方的合作,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合作编写精品教材
为解决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有关的大量技术问题,教材与实际发生了严重的脱节问题,2000年,微软公司参加主办的首届高等院校计算机系系主任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能有一本更多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的教材。同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许多教师也提出希望更多地了解Windows内核原理,以供教学需要。基于此,校企双方决定共同组织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教材的写作班子。目前一套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教学平台已经基本建立,包括了三本教材(《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内核实验教程》、《系统分析及实验教程》), 一套教学课件(《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课件),上述教材已经多次印刷,累计出版了55900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数十所高等学校采用这些教材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培训高校授课教师
在成功推出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精品课程基础上,研究院通过各种渠道,包括“2005年全国操作系统授课教师庐山培训班”,“全国第八届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以及“2006年微软亚洲峰会”等活动组织培训全国各高等学校的授课教师。该建设项目总的特点是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尽快接近和达到国际一流大学同类课程;在保持内容相对稳定基础上,加大反映当代操作系统发展和动向内容;既注重经典操作系统理论讲授,也重视分析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中的具体技术实现;结合实习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理论基础并具备从事操作系统设计的能力。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是一个促进大型企业与高校之间了解与交流的好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目前,该合作项目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研究院将继续努力,使合作项目成为优秀的“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争取尽早使该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通过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把该精品课程资源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中去。同时,微软公司已经决定向国内的高等学校开放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源代码,这一举措将有力地推动微软公司和国内各高等学校的合作,加快微软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院将在总结以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和全国各高等学校一起,建设微软源代码共享、实验平台,为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大批的优秀软件人才共同努力。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二
创新继教形式 培训企业高管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合作培养企业高管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89家中央企业之一,是集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集团一直以“科技兴企、科技强国”为使命,全面致力于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的锻造。为求得更快发展,集团公司决定培养储备一大批视野开阔和思路开拓,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具备先进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执行力的中高级企业精英,以大力提高集团公司的创新能力,适应集团公司“十一五”及长远改革发展的战略需要。清华大学是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云集了国内外各领域、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清华大学已为社会输送了数十万名各类高级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共同愿望使名企与名校强强联手:2006年元月20日,双方在清华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并将项目定名为“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现代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通过合作,双方找到了适合发展的契合点。
互利合作各取所需
清华大学为了落实科技强国、服务社会的使命,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新兴铸管集团希望在整个企业创建全员终身学习的环境,建成可以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自主学习型企业。他们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急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支持,整合国内外一流的教育资源及时为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个性化专业服务,协助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优良的基因,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培养计划量身定制
企业对于培训的需求多种多样,学院打破传统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依据企业的特性、围绕企业实践和培训需求量身定制,兼顾组织收益和个人成长而“量身定制”专门计划。为达到预期合作效果,经双方多次研究和探讨最后商定,双方的人才培养合作计划经过逐步细化和优化,最终确定以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战性的 “厂长书记高级研修班,经营副厂长高级研修班,生产副厂长高级研修班,副厂级领导高级研修班,中青年后备干部高级研修班”等培训项目为依托来展开。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学习的目的。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为新兴铸管集团定制课程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注重管理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的结合,课程方案充分考虑企业的培训需求,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竞争环境、文化特质、人员特性和发展状况等因素,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问题研讨、经验分享和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员贡献和分享管理经验,促成企业内部的沟通、合作与信息共享。授课教师不仅洞悉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学经验,而且对企业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是资深的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这样依据企业的特性需求灵活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均得到了参与培训学员的高度肯定和一致赞誉。
课程设置注重实战
通过到清华学习,不但使企业广大参训领导干部亲身感受到了清华悠久的历史传统、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博大深厚的文化魅力,比较系统地了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企业的基本规律和管理企业的基本方法,学到了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文化,大大地丰富了理论和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启发了思考、启迪了创新,在学习的总结、讨论以及同专家的交流探讨中能够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的远程教育合作不但使学院找到了自己的服务市场,找到了其教育服务社会价值的支点,而且使企业找到了培训、储备人才和提升品质值得信赖的资源,也为新兴铸管培育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中还可以带动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三
精诚合作 互惠双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践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多元投资的商业化运营航空公司,2002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几年来,上航在国内地方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排名中名列前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管理、艺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尝试,合作构建起上海航空运输学院,其建构模式与成功实践获得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上海航空运输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依托“朝阳产业”――民航运输业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构建起的二级学院,企业向学校直接注入资金300多万。运作十余年来,学院在办学机制、专业特色、实践创新、学生就业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截至2005年已有10届1000余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4%,学生总体质量符合民航运输业发展的要求,已有很多成长为民航运输企业的骨干。在双方的合作上有以下特色值得借鉴。
首先,体现在办学机制上:领导挂帅,院务委员会制度卓有成效。航空运输学院院长由学校委派,副院长则由校企双方各委派一人担任,学院的日常工作由这套班子主持。学院还设立了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委员,校企主要职能部门领导任委员,每年召开一次院务委员会会议,就学院办学方向、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专业设置、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由于紧贴市场,学院发展方向明确;由于领导支持,各项决策可保落到实处。
其二,在办学理念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企业每年向学院注入一定资金,支持学院学科发展。公司建立“上航奖教金”和“上航奖学金”制度,激励教学、管理、科研和学习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师生员工,企业领导对学院的教学非常关心,亲自推荐上航的英语翻译来学院担任英语口语教学,多次担任“航空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并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具“实战”特点。
其三,在专业特色上:知己知彼、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审时度势。航空运输学院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市场调研,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审时度势,你无我有,错位竞争,使目前6个专业保持了鲜明的特点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专业设置与上海其他高校相近专业形成了错位发展、多层次为民航运输发展做贡献的态势。
其四,在学生就业上:实行订单式培养。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适时、准确的专业调整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专业特色明显,并且依托产业办学,学生有很好的就业保障,空乘专业毕业生至今几乎全部被上航录用。历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在校内一直名列前茅,在上海市高校内亦处于领先水平,至2004年9月,已毕业804名学生中,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录用345人,占总人数的43%,其他国内外涉航企业367人,占46%,一般企业68人,占8.5%,扣除出国和专升本人员,总体就业水平为97.4%。
其五,在学科发展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十余年来,航空学院的学科发展稳步向前,师资、实验条件逐渐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日渐健全;教学、科研开始同步发展;教学手段建设全面提升和展开;学生参加市数学建模比赛等二课堂活动增多,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为求发展,校企双方进行了不懈努力:双方领导支持并促成了学院教师去上海航空公司相关部门的见习,并参加公司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实践中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定期为学院青年教师讲解飞机结构、系统和机务知识,指导青年教师熟悉飞机维护手册;学院派遣青年教师赴上航挂职锻炼;学院聘请航空院校退休的资深教授带教青年教师、编制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实验室。
经过多年努力,航空运输学院已初步建成了与上航所提供实训条件互补的实验设施。如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飞机部件拆装实验室等,教师队伍逐渐扩大,知识与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也基本编制完成。实践证明,这种紧密的、优势互补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富有很强的生命力,使企业与高校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四
巨人肩头站 手可摘星辰
――高校与IBM合作培养面向实践的高素质IT人才
近年来,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软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中国软件企业在软件总体设计、项目管理和研发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建立复合型人才架构已经迫在眉睫。面对市场在软件人才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双重需求,也源自IBM全球性的“天才孵化计划”――高校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由IBM软件部、IBM中国研究院和大学合作部联合推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IBM“青出于蓝”计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2002年4月被引入中国的。
IBM“青出于蓝”计划(Extreme Blue)是一项汇集顶尖技术和商业人才、将极具挑战性的创新技术研究与市场相结合的学生实践项目。该项目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IBM以其雄厚的实力为学生们提供技术和商业方面的指导,并辅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在IBM中国研究院为学生们营造了一流的实践环境。IBM通过“青出于蓝计划”与中国各大高校的紧密合作,已培养出众多符合IT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科技、商业综合型,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参加IBM“青出于蓝”计划,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IBM丰富的全球资源,深入了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商业模式,获得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完整的项目体验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的经验,极大地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这一计划为各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高校通过了解和接触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也促进了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独具特色的“青出于蓝”计划
IBM“青出于蓝”计划是通过学生报名、高校推荐、IBM面试的方式,由IBM和高校共同选拔出最优秀的信息技术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由IBM精心设计的项目。IBM“青出于蓝”计划要求学生具备广泛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优秀的中英文沟通和表达能力、敏捷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勇于面对挑战和参与竞争,同时要有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充沛的体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BM为该计划组建了一支由资深专家、科研人员、高级经理组成的辅导团队,为学生们提供专业指导,分享经验,帮助他们在专业环境中继续学习,掌握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全方位能力。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IBM还会为学生们组织内容丰富的技术讲座等活动,学生们也可以自行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IBM通过“青出于蓝计划”与中国各大高校的紧密合作,已培养出众多符合IT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科技、商业综合型,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目前大多在中国的各大现代化企业里为发展、推动IT产业奉献智慧、创造价值。也有部分学员最终加入了IBM的大家庭,站在IBM这位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此外,这一计划还为各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高校通过了解和接触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也能为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对高素质青年一代的培养,IBM深信“青出于蓝”计划将为中国开发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成功模式,为中国本土高素质研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片沃土。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五
名校名企傲视同群
――华东理工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开展多领域、高效率合作
西门子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型跨国集团,且全部业务集团都已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正迅速发展成为其全球业务的基石。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在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和电子装配系统领域提供多种创新、可靠、高效优质、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从2002年开始,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和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了全方位、高起点、综合性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合作发展模式。
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中心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试验中心,该试验中心拥有高级过程控制系统6套装置,高级自动化实验系统6套装置和先进控制系统4套(总价值70万RMB,由西门子捐赠)。实验中心采用西门子最先进的控制技术,融合了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理念,是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缩影。在教育教学方面,科研开发、技术交流与培训方面和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等方面进行合作。
设立多项奖学金
为了加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与华东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 双方特设立“西门子A&D奖学金” 和“A&D SIMATIC 奖学金”作为战略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两项奖学金均由西门子独家提供资助,旨在奖励学校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且毕业后有志加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
建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自2002年起,双方将上海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SIAS)确定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毕业课题(设计)和参与生产、研发项目。基地每年提供学校至少两次程度不同的集体实习机会,实习涉及参观SIAS相关部门、听取行业技术讲座等多个方面,以了解自动化与驱动行业领域的概况,特别是关于技术应用和产品应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SIAS通过系列程序选拔一定量学生,为其提供毕业课题(设计)的实践机会。在此环节中,和学校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课题(设计),结合SIAS实际和专业现状,确定“真实”的设计课题或是将SIAS的相关项目的一部分作为课题,课题一般与实习学生的岗位工作相一致或是岗位工作的一部分;在课题进行过程,指导方式采取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分工负责,共同指导。在此基础上,西门子(A&D)会选择在实习实践中的突出分子,加入集团工作。另外,西门子(A&D)还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各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暑期实践活动、大型展览等,为学子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加强技术信息交流与员工培训
双方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不定期关于自动化与驱动领域的生产、市场、产品等方面的技术信息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西门子(A&D)每年邀请学校的学者、知名教授和学生参加自动化与驱动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并介绍产品的应用案例;同时学校也会邀请西门子(A&D)的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并不定期深入企业,与西门子(A&D)的工程师联系共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双方共举办技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十几次,内容涉及自动化与驱动技术、自动化(包括PLC,DCS,ESD等)产品、自动化全集成系统(PCS7过程控制系统、WinCC人机界面、基于PC的控制系统等)及其应用、自动化培训服务等方面内容,为中国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才走向社会直接进入企业角色提供了有利保障。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六
多种模式实践 合作促进双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全方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
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为国家大型企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是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认定的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2005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已发展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示范性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数控实习实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破传统的教育与生产的固有观念,各自从不同的领域理解产学合作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利益的相互驱动作用,从经济与社会等全方位视角理解双方合作的价值,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学校深刻体会产学合作,以为企业服务;企业深刻体会产学合作,以为教育服务。在理解和不断的自我改造中,寻找成功的合作点,多点的不断突破形成了今天的全方位合作与双赢机制。
理念的创新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共同的追求是合作的基础,时刻为合作者着想是合作的动力,模式的创新催生合作的活力。双方经过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合作。
“学工交替”校企互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了“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充分体现了企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同时,相应减少了一些课程的理论学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实际,更有实效。
“半工半读” 校企渗透
该培养模式是基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不足而提出的。 “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出,使学生能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到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企业推出的“半工半读”项目可由学生进行选择,经企业考核合格即可以参与“半工半读”教学活动。“半工半读”项目的实施主要以企业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企业付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学校也承认学生相应的实践学分。
“订单式(2+1)培养” 校企互利
该培养模式是学生在学校完成前2年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后,第3年由海天和学校共同实施其专业教育和上岗适应性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已经是企业的员工,享受企业员工同等待遇,企业实施的教育与企业对新员工的教育做到了有机的结合。由于该人才培养模式能按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实施,学生在毕业时即能达到上岗的要求,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人才培养目的。
“项目化教学” 校企双赢
该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将设备和人力资源引入学校,学校为其提供场地和工作条件,以此推进更大范围的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企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并由企业负责全程实施。以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产品开发的流程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达到企业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各项要求。
经过几年的合作实践,使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学院不断突破传统的专业、学制体系的束缚,推出了各种企业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与学校的合作中,企业体会到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也看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希望。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七
强强联手 各尽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合作培养战略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具有代表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行列。汽车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国外百余年的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上汽意识到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而大学是人才的培养者和输送者。上海交通大学是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强烈探索精神、具有良好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恰恰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不谋而合。为此,上海交大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开展人才战略合作,实行跨学科的工程教育,实现工程教育的一体化和系统化。
双方的人才培养合作始于1997年,他们以增强工程意识,拓展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以迅速发展的上海汽车工业为依托,将工程研究、工程教育、工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以下形式对人才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培养。
联合进行车辆工程本科教学改革试点
上海交大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开设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试点班,已为期十年。考虑到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型人才的需要,该试点班以工程综合意识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和环境,开展研究性的工程实践。
构建培养综合工程意识的教学体系和环境
针对信息化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汽车电子的迅速发展,加强信息和控制方面的课程和实验,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的能力。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建设研究性的工程实践环节,加强工程素质培养
学生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实践活动。校企双方认真安排每一次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导师和工作岗位,为学生提供集中的工程素质训练场地,使学生得到具有职业性的、规范的、专业的实习机会。
毕业设计中实现知识、能力的集成和提高
车辆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依托上海汽车工业,结合科研任务,提供毕业设计课题。学生不仅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且可以了解本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实施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
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组,与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学习和工作,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企业导师着重向学生介绍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中国汽车工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企业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要求。
培养研究生汽车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
上海汽车集团在交大投入固定的经费,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支持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科技攻关。通过团队合作,进一步培养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优化、自我组织的能力。
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继续教育
上海交大与上汽集团合作培养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研究生已有八年。规模日益扩大,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被企业认为“留得住、用得上”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现在,上海交大数百名车辆工程的研究生,已成为上汽集团人才资源库生生不息的源泉。学校和企业深深知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由上汽教育基金会提供教材建设费数十万元支持了交大教师编写“工业工程系列教材”,解决了工业工程教材短缺的困难,保证了培养工作的高质量。企业博士后在企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引入高层次人才打开了一条新的渠道。
通过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大学的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由于面对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获得了更大的动力,企业由于大学的参与,使自身的发展变革有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科研发展。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又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属一举两得。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八
产学互动校企双赢
――电子科技大学与德州仪器公司开展DSP技术研究与教学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成立于1930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模拟技术,是国际最大的DSP生产商,2005年占世界DSP市场份额的58%。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突出特色的大学,以彭启琮教授为组长的课题组,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高速信号处理和实时信号处理、DSP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国家项目的模拟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及重要实验任务。在双方的合作中,德州仪器公司向电子科技大学捐赠DSP器件、开发平台、相关软件和教学资料,电子科技大学则面向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有关DSP的课程和实验,培养了大批掌握DSP技术的人才,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快了DSP的广泛应用和人才本土化过程。
1997年,电子科技大学和德州仪器公司通过协商,合作建设了“UESTC-TI DSP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教学科研场地,由德州仪器公司提供全部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DSP开发设备、先进的DSP开发软件,用于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使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掌握了最先进的数字DSP技术,以满足工业界对DSP工程师和专家的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2000年,随着DSP在中国信息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产业界工程师希望有机会进修DSP的原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为此,德州仪器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进一步协商,将“UESTC-TI DSP实验室” 升级为“UESTC-TI DSP技术中心与培训中心”,这使中心能够为产业界提供工程师培训课程,使该技术中心具有了培训中心的功能。电子科技大学和德州仪器的密切合作,使校企双方、学生、用人单位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不但培养了企业急需人才,为DSP技术的应用及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而且,通过双方的合作,中心自行开发了较为先进的DSP实验设备,不仅装备了学校的DSP实验室,还输出装备了国内数十个大学的DSP实验室,并吸引了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大学来接洽购买。同时,急需DSP技术及解决方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也纷纷来中心寻求技术支持,每年都产生了大量的合作项目。此外,也为为产业工程师提供培训课程。通过双方的合作,中心每年都举办DSP工程师培训班和大学的DSP教师培训班。数十个单位的上百位工程师和数十个大学的教师,都在这里接受过培训。中心编著和出版的教材、实验教材、以及技术参考书,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的教材和很多公司的培训教材。
德州仪器与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一方面对改善中国大学DSP的科研和教学的条件做出了贡献,也为德州仪器在中国大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不但符合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而且也符合中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真正做到利用本土人才,打造国际一流技术。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九
因“需”施教 培养创新人才
――重庆大学与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工程硕士
长安汽车公司是具有140多年历史底蕴的军民结合大型骨干企业,在全国拥有15个汽车和发动机生产厂,拥有总资产近200亿、员工近3万名、占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的国有特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长安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把企业的人才培训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把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求公司上下从战略高度形成共识。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并且也十分重视与企业开展合作,早在1997年重庆大学就与长安汽车公司签订了培养工程硕士的协议书。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精髓,也是人才最有价值和最宝贵的素质,它能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带动高科技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的增长。在培养模式上,学校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根据工程实际确立研究方向
根据工程实际,组织学院内相关学科力量和公司的技术人员,论证和确定了企业需要的若干重要研究方向,供工程硕士生挑选,并及时增补、修订研究方向。
按照实际需要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体系
本着宽口径、实用性的原则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宽广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要本着多样性、灵活性的原则,充分考虑研究生自身能力、素质、基础、兴趣以及工程的客观需要,在工程领域较广的口径内,尽可能多地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此外,选修课程中必须包括管理、经济、经营、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分散”和“集中”结合制定教学方案
学生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通过实践和摸索,利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灵活地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以缓解矛盾。对于分布过于分散的地区集中在重庆大学校内进行教学。无论何种方式均要求学生到校本部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以接受学校学习和学术氛围的熏陶。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解决教学的矛盾
考虑工程实际需要后,带来工程硕士生选课分散,安排任课教师困难,需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办学效益。
集中教学 缓解“教学”、“工学”的矛盾
适当增加同一门课程的周学时数,相对集中教学、分散消化可以缓解教师和工程硕士生上课时间难以保障之忧。学校可以遵照企业及工程硕士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学完后,适当延后一段时间以便消化吸收然后再进行考试。
制定独具特色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目前在我国,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科学”的应用研究,倾向于改造世界。工程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自己从事的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论文可以是一个完善的工程设计,也可以是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实施工程硕士的论文指导“双导师”制
学生进校后,由学校为其在工作单位或就近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从事工程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与校内导师共同负责工程硕士生的实践环节、论文选题、课题指导,论文写作等。工程硕士生进行论文答辩时的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必须聘请企业中长期从事工程实践和研究的高级工程师参加。
采取行之有效的课题组方式
学校在长安汽车集团挂职锻炼的教师注意把工程硕士生与工学硕士生编入同一课题组,让工程硕士生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工学硕士生发挥基础理论及计算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出色完成企业工程技术课题。
经过几年的合作中,双方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在长安厂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长安汽车公司近八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十
奥运号角吹响 校企共奏华章
――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培养电视体育转播专业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从50年代起就开始为我国传媒界培养各方面人才,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一直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中央电视台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中国在整个世界面前的形象,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电视是承载这一任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次2008年奥运会体育赛事的转播,中央电视台也迫切需要学校为其输送大量的体育赛事转播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在电视摄影摄像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更为了配合国家对奥运会的整体战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所以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传媒大学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是这样的缘由让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再次走到了一起,共同承担起为2008年奥运会进行体育赛事转播的任务。
作为一所以培养复合型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如何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两年后的奥运转播工作输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业务过硬又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是学校目前最切实、最紧迫的任务。由于此次合作的时间长、任务重、要求严、频度高,对学校的常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2008年的3月份一直到2008年的年底,参加合作的学生要全程服务于奥运会的赛事转播,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要耽误近两个学期的课程。为了保证奥运会赛事转播的顺利进行,中央电视台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后,还将再淘汰一部分学生。这就必然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学校力争作到:
1.此次合作不能对本科教学的知识体系造成冲击;
2.应用型人才必须要面对它所对应的社会实践;
3.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