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健身操论文

健身操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9 08:07: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健身操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健身操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有氧健身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

 

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自杀倾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适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有氧健身操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最常用、最有效方法,但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氧健身操是女大学生健身运动中较常见和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本研究以有氧健身操作为干预手段,制定干预方案, 试图通过增强实验者的体育活动来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善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而减轻实验对象的心理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大专一年级1476名学生进行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用SCL―90进行调查问卷。将SCL―90中强迫症状因子≥2.2分(共有240名)中,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 将一年级女大学生90人(表1) 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作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对象。制定1学期有氧健身运动干预方案。实验组每周训练2次,每次时间为60 min。对照组除其他项目的体育课外,不进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自行调适。

1.2 研究工具

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计分方法采用李克特式总加量表法(Likert-type rating scale)的五点分量表方式编制而成,评分受试者根据题目所叙述内容,1.持续2.经常3.有时4.偶尔5.无体育论文,依序记4分、3分、2分、1分、0分。

1.3 研究方法

1.3.1 运动干预方案 运动干预方案按照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制定期刊网。具体内容有基本健美操,基本步伐操、排舞、拉丁操以及形体练习等。运动时间:每周2 次,每次60 min ,共计12周。运动强度: 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也就是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75%,练习中心率一般控制在120~135次/min。

1.3.2 用SCL―90调查主要结果

1426名女大学生SCL-90测验总均分即总症状指数(GSI),以常模总均分的+1.96S为根本标准,将被测评为心理健康者(GSI<X+1.96S)心理问题者(GSI≥+1.96S)。

表1 1426女生大学生 SCL-90总均分评定结果(发生率%)

心理健康者心理问题者

GSI<+1.96S+1.96S≤GSI

人数1186240

百分比83.1316.87

表2 试验前两组间研究对象心理状况比较(±S)

组别人数 人际敏感(In)强迫症状(Ob) 忧郁(De) 恐怖(Ph) 焦虑(An)偏执(Pa)

实验组 452.17±0.49 2.22±0.47 2.07±0.51 1.62±0.29 2.07±0.51 1.94±0.48

对照组 452.15±0.492.24±0.51 2.05±0.48 1.63±0.28 2.08±0.53 1.92±0.45

1.3.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SCL-9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平均值和标准差( X ±S) 表示,组间差异用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通过对1426名女大学生SCL-90的心理测验,结果(表1)有16.8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人际敏感(In) 、强迫症状(Ob) 、忧郁(De) 、恐怖(Ph) 、焦虑(An)、偏执(Pa) 等方面。原因是:女生天性比较敏感,考虑问题比较细腻,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同时,更在乎别人的评价,因此,体验和感受到上述的心理症状。

2.2  有氧健身操干预前各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表2可知,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忧郁、恐怖、焦虑、偏执的得分没有明显区别,说明试验前2个组心理健康状况一致。2.3有氧健身操干预后各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从表3可知,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体育论文,试验组在人际敏感、强迫因子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抑郁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恐怖、焦虑、偏执因子得分虽然也减轻了一些,但无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基本上没有变化。

表3  试验前后两组内研究对象心理状况变化

指 标 对照组(n=45)实验组(n=45)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人际敏感(In) 2.15±0.49 2.11±0.43 2.17±0.491.77±0.44**

强迫症状(Ob) 2.24±0.51 2.18±0.47 2.22±0.471.81±0.41**

忧郁(De) 2.05±0.48 2.0±0.412.07±0.511.70±0.46*

恐怖(Ph) 1.63±0.28 1.61±0.23 1.62±0.29 1.49±0.29

焦虑(An) 2.08±0.53 2.05±0.49 2.07±0.51 1.91±0.48

偏执(Pa) 1.92±0.45 1.88±0.41 1.94±0.481.82±0.42

*表示干预后比较P < 0. 05 , **表示干预后比较P < 0. 01

3. 讨论与建议

实验组经12周,每周2次,每次时间为60 min的有氧健身操锻炼,研究对象SCL-90量表得分有了显著性下降,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可能由以下原因共同作用

3.1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偏执等症状,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 有氧健身操展现的是人体美、动作美、音乐美及艺术美,能有效提高练习者对实际生活的审美情趣,重新找回对实际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利于转移她们的注意力,树立自信心。

3.3 有氧健身操练习强调锻炼气氛,练习间相互交流与互动,体现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逐渐发现实际交往与沟通的美好与乐趣,从而有效缓解人际、强迫、忧郁症状,

3.4 有氧健身操能改善实验组学生心肺功能,使安静心跳率降低,每博输出量增大体育论文,使动、静脉含氧量差距加大。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预防和减轻强迫症的一系列症状。

3.5 有氧健身操能有效增强心理问题者的身体素质,增强食欲,改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能使心理问题者心情舒畅,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3.6 有氧健身操对减轻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等症状有显著的效果;建议以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对比研究,寻找最好的方法和项目,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摸的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2]杨洪辉.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J].山东体育科技,1998,20(4):65-69

[3]李斌,张孝民.分组群体评价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6):60-61

[4]樊新生.体育教学如何增进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体育学刊,2000,(2):99-101

[5]梁德清.高校学生的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5-6.

[6]廖小华,黄晓丽.有氧健身操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6) :98-101

篇(2)

摘 要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逐渐寻求更加健康、时尚的健身方法,因此水中健身操这一项目在中国得以广泛推广。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蓝宇杯”第六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的培训学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国水中健身操项目在培训学员方面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水中健身操项目培训学员方面进一步更快更好地发展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中健身操 教员培训

一、前言

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蓝宇杯”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中教员所填写的问卷,针对全国水中健身操项目中教员的现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得出较为详细、科学的结论。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此研究了解我国水中健身操项目中教员方面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求更进一步推动水中健身操项目的普及与发展。为我国水中健身操项目的发展不断提供良机,让我国水中健身操项目可以持续发展和前进,并早日与世界接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相关文献资料、书籍,查阅了关于难美类竞技体育项目近几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在现有的研究和调研成果上结合本项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与分析。

(二)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设计了运教员问卷。问卷发放地点是“蓝宇杯”第六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现场。教员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见表1所示。

(三)逻辑分析法

采用逻辑学中的定义、分类、归纳、演绎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四)数理统计法

用WP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为论文提供论据。

(五)专家访谈法

咨询水中健身操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为本文撰写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结果

(一)教员基本情况分析

1.性别与年龄。由调查得知参加本届比赛教员的男女比例为1:1.2,女性居多。参加本次比赛的教员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53岁年龄跨度很大,说明水中健身操运动可以在大多数年龄段进行,适合大众健身需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年龄大多集中在19―25岁,占总人数的79%,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参加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的人员中年轻人比较多。

2职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可根据职业类别将人群划分为学生群体和社会群体,学生群体占总人数的74%,社会群体占总数的26%,说明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在学校有广泛推广,但社会认知度低。在社会人群中,金融/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和IT/通信技术等职业领域无一人参加,由此可知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并没有被所有人熟知。

3.文化层次。此次参与调查的水中健身操教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94.8%,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5.2%,反映出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学历水平比较高,这也与教员中学生群体占绝大部分对应。

(二)培训现状

1.培训动机。问卷中利用赋值方法(最高5分,最低1分)让被调查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得出表2数据。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助于未来发展这一指标得分最高,为3.91分,说明水中健身操培训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被学员潜意识认为会有助于自己未来工作;学校或单位组织这一指标得分次之,为3.84分,而个人爱好却位列第三,这与本届参赛人员多为在校学生有关,本届比赛学生群体占绝大多数,学生参赛基本为学校组织。

第四届水中健身操比赛调查中显示个人爱好指标分值最高,有助于未来发展次之。与第四届相比,本届水中健身操的结果可以说明:水中健身操项目有所发展,学员不单纯为了兴趣爱好参加培训,更多为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多一条出路、多一份技能。

2.培训效果。根据调查结果得出,此次教员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不高。学员们对10个水中健身操规定动作掌握比较熟练,对水中健身操的竞赛规则与裁判知识、水中健身操技术理论知识、水中健身操教学实践知识、基本训练原则与方法、组织编排原则以及运动训练监控等方面的内容掌握一般。10个规定动作是实践课程内容,北京体育大学的史欣老师和龙俐君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讲解生动形象,10个规定动作简单易学,所以学员容易掌握。在规定动作基础上,还进行了板操、棒操等器械操内容的讲解,学员在水中实践练习,理解更透彻,获益匪浅。培训的内容安排在今后的完善中要考虑到参与人群的自身素质,进行分级,不能只有一套培训内容。

结业证书与往届相比,本届比赛的培训证书只有一纸凭证,显得不够专业,且不容易保管,给人感觉不正规。

(三)对培训的需求与期望

在被调查的人员中71人希望在其所在的城市开展水中健身操项目,占总人数的92.2%,由此可以说明水中健身操是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项目;73人希望将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认定系统中,占总人数的94.8%;并且42人认为每年进行一次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是比较合理的,超过总人数的一半;有62人认为应该将水中健身操教员资格证按等级划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员主要群体集中在高校,其它年龄组略显薄弱。大部分教员有过从事运动训练的经历且以游泳和健美操从事者居多。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对被培训者的运动经历及运动技能要求不高,所以对于水中健身操的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

2.第六届“蓝宇杯”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教员依然女性居多,年龄多集中在19-25岁之间,水中健身操比赛必须以队伍为单位参赛的局限性导致了本次参与培训的学员人数较少。

3.水中健身操项目越来越受到教员的重视,已经将其视为有助于未来发展的路径之一;但是参加本次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或单位组织,可见水中健身操的宣传力度仍然不够。

4.第六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教员的结业证书规范性略有欠缺,给人含金量不高的印象。

5.已经开展六届的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均无奖金设置,从另一方面减少了本次教员的人数。

(二)建议

1.在具备场馆设施和师资的高校和游泳场馆、俱乐部、运动学校等体育运动爱好者较多的地方推广水中健身操运动。在高校可以开设课程的形式,在社会上也可以培训班的形式开展。

2.可以将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借助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构,在多地区开展水中健身操教员培训,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教员培训。

3.为了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内容,应在培训课程安排上,增加实践课的比例,理论课增加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扩大培训的规模,规范结业证书,使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4.改革水中健身操比赛体制,继续发扬双人操等小团体项目,取消把队伍人数作为评分标准的规定,让水中健身操比赛更适宜每个人。

5.在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中设置一定数额的奖金,鼓励更多的人参加水中健身操比赛。

参考文献:

[1] 于洋,王荣波.水中健身[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2] 朱迪,温宇红.水中健身[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1):1.

[3] 高绪秀等.对水中有氧健身操动作编排的分析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19):110-112.

篇(3)

关键词:全民体育;海阳市;现状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12-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海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经济迅猛发展,全民体育、场馆建设、社区体育等全民性体育活动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的投入,万米金沙滩以及高尔夫球场的相继建立,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些健身器械旁、小区绿化带、公园、街道上进行着自己喜爱方式的健身活动,健身场馆里也能看到很多人在跳健美操,打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游泳以及扭秧歌。我们如何因地制宜地引导全民健身活动,如何全民健身政策,如何让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双赢,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海阳市16周岁以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他们涉及11个街道,6座体育场馆,21个居民小区和村子活动场。包括各个行业的在职及退休人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 问卷调查访问法

3. 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海阳市全民体育锻炼意识

由表3-1看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中,人们比较喜欢跑步、长走、游泳、健身操等活动。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男子选择长跑、武术、游泳者居多,女子选择健身操、长走、舞蹈的人较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体育锻炼内容和项目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年龄大的 (5O岁以上)的人,多选择跑步、长走、健身操跟扭秧歌的活动,3O一49岁的人,多选择游泳、武术、舞蹈,而16―29岁的人对于锻炼项目有着比较大的随意性,不作比较和分析。

(二)影响海阳市全民体育锻炼因素的分析

调查表明,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只能个人或与家人朋友一起进行锻炼活动,只有少数的人参加单位或街道居委会、健身辅导站组织的健身活动。问题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个调查项中显示:

由表3-2看出每年单位举办的体育赛事,约 63.5%的调查对象说少 (0―1次),其单位每年举办体育赛事2―3次的为32.3%,4次以上的为4.2%。关于居委会、工会等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在调查对象中有29.5%的人回答根本没有人来组织。“您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有人指导”,在调查对象中回答有人指导的为 16.5%,偶尔有人指导的为 21%,无人指导以个人锻炼为主的占了64.5%。锻炼时间的不足,调查显示,有 63.2%的人 自述缺乏时问进行体育活动 41.5%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太重、身心疲惫,21.7%的人是由于家庭琐事缠身。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有 51.2%的人说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也就是说他们基本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场地的影响, 43.2%的人抱怨没有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活动点和体育场馆离家太远,锻炼不方便。用于体育锻炼的经费影响体育锻炼,21.5%的人把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归咎于经济不足,这与市场上体育用品和健身器材的价格居高不下有关;无人指导,不懂锻炼方法的占10%。

(三)开展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海阳大秧歌

作为海阳传统的体育项目:大秧歌在海阳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海阳的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宏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优秀结晶。

四、 结论

加大全民健身计划宣传力度与增加全民体育的科技投入健全全民健身法规 ,平衡市区与农村体育发展,对体育市场要加强价格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适度控制规模.

4.2借鉴全民体育搞得较好的城市的成功经验,实施全民体育的开发工程,大力发展适合全民消费水平的准经营性体育项目,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安利.健身运动的误区[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 “体育文化节” 体育锻炼 影响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发出的《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各级学校深入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通知》提出要广大学生走到阳光下进行身体锻炼,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长期以来,我校体育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目前已连续四年举行校园“体育文化节”,比赛项目有广播操、踢毽子、跳绳、定点投篮、趣味排球、拔河、体育征文、体育摄影、火炬接力、健身操、轮滑等。“体育文化节”能否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对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个学院2008级和2009级共126名女生,这些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加过体育文化节的比赛。共收集查阅相关研究书籍、科研论文等文献资料20余篇。以2009年5―6月份举办的校园“体育文化节”为分界点确定赛前三个月、赛后三个月共两次调查,比赛前调查于2009年2月初,比赛后调查于2009年9月,在赛前和赛后分别向参加体育文化节的女生发放调查问卷126份,并全部收回,然后运用Word2003和Excel2003等对相关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探究其中的相互关系。

3.结果与分析

3.1目前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认定

终身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体育锻炼意识,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1]。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才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个体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以体育运动为健身手段、不易改变的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习惯还指当个体参加某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的练习并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才可以确定其已经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即第一,每周锻炼频率:在一周时间中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体育锻炼;第二,每次锻炼时间:每一次锻炼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第三,锻炼持续时间:在保证最好的每周锻炼次数和最短时间的基础上锻炼行为坚持4个月以上[2]。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障健康体魄、实现正常机体对脑力支持的重要因素,在学校中所培养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必将在以后的终身体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查结果和分析

3.2.1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目的的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到,受调查的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目的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学生来自全省各市县,受教育情况、环境条件、城乡差别等影响,对参加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其中把考试达标列为首位,占33.4%;但也有30.2%的人把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观念和多年的学校教育的影响;另外还有把体育锻炼作为防卫、美容减肥塑身、交往等积极主动的目的,由此可见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比较深刻。

3.2.2各种体育比赛是促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条件

竞技体育比赛是各类项目的展示平台,在体育文化节期间举办的各项比赛是推动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通过设置的各项体育比赛能充分让学生展现自我,如广播操、踢毽子、跳绳、定点投篮、趣味排球、拔河、体育征文、体育摄影、火炬接力、健身操等项目的比赛为女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对大学生常见的20余种体育项目的调查发现,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日趋实用化、娱乐化,且健身、健心性强。从整体上看,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仍占主体,此类项目开展时间较长,运动负荷较易控制,场地、器械、师资辅导等配置较好;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身心要求;在项目选择上女生多喜欢从事运动量较小、对抗性较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健身操也受到她们的青睐。

3.2.3参加体育文化节前、后体育锻炼习惯情况统计和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在体育文化节举行之前虽然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较好,但实际锻炼次数、时间和持续时间都不尽如人意。而通过体育文化节举办多种多样的比赛,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各项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已养成了体育锻炼习惯。现在每周锻炼在两次以上的有87人,占69.1%;每次锻炼时间有77人在20分钟以上,占61.2%,每次锻炼以20分钟到40分钟之间的居多;到2009年9月初作第二次调查为止,已经有81人不同程度地坚持了4个月或更长时间;锻炼的内容以健身操、跑步、羽毛球、瑜伽等为主,又加入了不少新的元素,同时体育文化节设置的各项比赛也成为促使她们锻炼的主要原因。

4.结论

“体育文化节”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既符合学生自我完善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学校体育改革和未来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每年春季举行的“体育文化节”的各项比赛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通过比赛和表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同时还促使一部分女大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占科.谈阳光体育运动与终身体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5):99-100.

[2]孙国民,杨培基.大学体育教育[M].江苏: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8,第1版.

篇(5)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 体育参与 发展对策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高校教职工面临着不断升级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竞争,如高校扩招使工作量不断增大,评职称需要英语、计算机考核,职称晋升需要一定量的科研论文,这些外界不可控因素引起了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教职工的闲暇时间减少,精神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相关资料表明,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人均寿命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不健康,多疾病,即便有“计算机”的头脑,也无法更好地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地方农业高校教职工体育参与特征的调查,旨在了解广大农业院校教职工的体育参与特征,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研究成果30余篇(著)。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自编体育行为特征调查表,并通过有关专家验证。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为89.3%,其中40岁以上155人,40岁以下113人。

2.2.3数理统计法

所有调查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取相关数据。

2.2.4比较分析法

主要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参与特征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基本上以1―2次为主,占总数的52.2%(见表1)。50%的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见表2)。75%的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锻炼负荷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见表3)。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大多数均参加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但离我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也低于体育人口的每周3次以上健身频度的要求,可见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够,难以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散步、乒乓球、健身操、羽毛球、篮球、武术等。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在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中,将散步排在第一位,原因在于散步活动量较小,且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健身操能够使女性保持健康的体质和健美的体形,因此选择女性的人数较多。

表1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

表2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

3.2影响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参与因素

影响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无闲暇时间运动技能差等(见表4)。

表4 影响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地方农业高校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基本以1-2次为主,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体育锻炼负荷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体育人口数量不足35%。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散步、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无闲暇时间运动技能差、缺乏组织。

4.2建议与对策

4.2.1管理部门应建立高校教师健康保障体系,定期为广大教师做身体检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号召广大教师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运动。

4.2.2定期开展体育锻炼常识及健康知识论坛,提高广大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同时针对教师特点,举办教师喜欢体育项目的专题讲座。

4.2.3建立体育锻炼指导制,部分体育教师或有专项特长的其他教师可担任各院系、机关单位的体育指导教师,加强运动技术的指导工作。

4.2.4建立职工体育锻炼的领导结构,把如何引导广大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加强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管理工作为他们创造必要体育锻炼的条件,使广大教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

4.2.5增加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广大教职工参与趣味性、健身性强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场所并定期进行比赛。

参考文献:

[1]乔培基.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对健康观念的认知程度及健康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08-112.

[2]冯守东等.我国知识分子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5)6-9.

[3]苏静等.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3,(5):27-29.

[4]何福根.知识分子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J].体育学刊,2004,(6):36-38.

[5]田振生等.河北农业大学教职工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4):27-29.

篇(6)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推理法等方法,通过对阜阳市的八个广场舞场晨、晚练点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广场舞活动过程中存在舞蹈形式组成过于单一;舞蹈配乐缺乏不同参与人群的针对性;舞蹈队形变换过于单调等问题。影响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健身目的广场舞参与人群的个体需求,阻碍了广场舞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大众健美操构成的有利元素对广场舞进行借鉴和补充,提出促进广场舞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健美操 广场舞 现状 融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身体健康和身心释放上。“全民健身”“阳光健身”“阳光体育”等各种口号的不断涌现,愈来愈多的人们投入到健身的热潮中。“全面健身”也成为了国民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毫无例外,广场健身舞的出现与兴起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日渐壮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这项运动,使广场舞成为尤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阜阳市广场舞爱好者。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查阅近来有关健美操和广场舞的文献资料,对于目前健美操与广场舞融合的现状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作为论文的重要参考内容和来源。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特设计《大众健美操元素融入广场舞活动的运用研究》问卷,运用专家调查法和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符合问卷调查要求,并在阜阳市进行发放200份,回收188份,回收率94%。除去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3%。

3.数据统计法。对本论文所有有效数据,运用excel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阜阳市广场舞内容构成调查

1.广场舞的舞蹈形式构成。在广场舞爱好者选择舞种的形式上,男性选择多的是偏力量型的,健美操动作刚强有力,是男性健身操内容的首选。而女性选择更多的是偏柔软的,如民族舞、拉丁舞。

2.广场舞配乐选择。男性女性的广场舞爱好者选择更多的都是中等节奏或者中等偏快节奏的音乐,因为这样的音乐类型更容易让人接受,还能得到锻炼。慢节奏的显得枯燥乏味,太快节奏的音乐对于广场舞爱好者的年龄并不适合。

3.广场舞锻炼场地。由于广场舞是自发组织的一个健身活动,所以没有专门的场地,大部分都是在小区的空地或者是街边的宽敞地带,而不会去选择公园。

(二)阜阳市广场舞参与人群基本情况

1.广场舞参与者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调查显示,在参与广场健身舞的人群中,女性比较集中,男性较少。主要原因是广场健身比较能够满足女性的需要,男性大多偏爱力量型的项目。也有可能是因为广场舞的参与者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导致男性不好意思去加入,所以男性很少。

2.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年限。女性比男性参与广场舞活动的时间长。虽然广场舞的开展已经有了3-4年之久,但调查结果显示,广场舞是这两年才得到发展。参与广场舞的人数在增加,也就说明广场舞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3.广场舞参与者的活动动机。群众在参加广场舞健身的动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每个都认同广场健身舞的强身健体的功效,正如美国的体育学家古里克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打发时间,增加生活乐趣,随大流占总人数的比重最少。总而言之,人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已成为大多数人追求的首要目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广场舞活动过程中存在舞蹈形式组成过于单一,形式松散,缺少正规专业人士指导。2.舞蹈配乐缺乏不同参与人群的针对性,大部分的音乐都具有相似性,种类不多,音乐柔缓,起不到全身锻炼的作用。3.阜阳市广场舞参与者中,女性占绝大部分,而男性的比例很少。

(二)建议

1.政府应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口号,培养教师,提高水平,规划场地,把广场舞活动变成我市的特色。加大广场舞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2.使用各种类型的音乐,尤其是节奏欢快一点,节拍清晰的音乐。融入合适的健美操元素,能够使四肢得到充分的练习。3.由于广场舞活动,参与的大多是女性,而且使用的音乐柔和舒缓,所以男性很难参与进来。建议使用欢快一点的健美操音乐,编排一些简单的健美操动作,也可以让男性加入,有利于全民健身。

参考文献:

[1] 胡敏.健美操的意义与功能[J].重庆体院学报.2011(1).

[2] 崔建中,胡志国.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陕西体育学院学报.2009(3).

[3] 张虹.试论现代健美操的特征与全民健身[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4):65-68.

[4] 王世仁.六成公益支持全民健身[N].中国体育报.2013(7).

篇(7)

关键词: 高校健身舞蹈 分组教学法 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外南国商学院健身舞蹈选项课大一的学生,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对体适能身体指标进行测试,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基础条件为同等人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网上搜集大量研究论文和关于高校健身舞蹈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书籍,多看多听健身舞蹈教学理论和专家学者的优秀成果。

1.2.2实验法。

实验组1、2为大学健身舞蹈选项课1、2班,对照组为健身舞蹈选项课3班。实验时间为期一个月。每次练习时间均为80分钟,同一老师上课,教学要求、内容、条件相同。实验组的教学顺序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老师练习、相互观察模仿、互纠互练、相互讨论、自主练习。学生主要练习方法以分组练习为主。对照组教学顺序为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跟做、集体练习,学生主要按传统练习法进行练习。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健身舞蹈的技评成绩。

1.2.3问卷调查法和追踪测试法。

观察学生学习健身舞蹈的兴趣、爱好,制定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并在考试结束三周后,再次评定学生练习健身舞蹈的遗忘率。

1.2.4统计分析法。

用数理分析法对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健身舞蹈成套动作进行评定。考核小组由三位健美操专业教师组成,在测试条件、场地均等的情况下,严格执行统一的评定测试标准,对两个组学生健身舞蹈成套动作的技能、表现力等进行评定打分,然后统计分析测试结果(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健身舞蹈技术比对照组好,p

2.2结果分析

2.2.1促进正确动作技术、技能的形成,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从上表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5.42、84.42和76.63,因此分组练习法关于提高学习方法方面很明显。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有助于对运动技术、技能教育实现具体感知。成功的健身舞蹈教学在于学生之间的反馈学习,观察和指导教学过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一个方面。老师的示范技术、动作指导、及时评估反馈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以理解和进行操作技术。传统的技术能力训练,学生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老师,教师占主导作用。

2.2.2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自主锻炼的意识。

分组互动教学法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情况,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助小组的操作性。

2.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组互助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作用,确定学生在健身舞蹈课堂教学的科学、自发展。健身舞蹈是健身舞蹈与时尚舞蹈的结合,教师的示范只是起引领作用,学生自主练习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积极思考和讨论,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风格,解决教学单调的问题,将达到创新的效果。

2.2.4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社交能力。

健身舞蹈是音乐与舞蹈与健身操的结合的体育实践课程。锻炼应在互启发互补中进行。练习合作性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应相互提问帮助。体育课堂练习合作犹如一支球队,在练习中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

3.结语

健身舞蹈课程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健身舞蹈技术动作的改进。分组互助教学法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反馈、相互纠正自主练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快乐体育”的真正内涵,这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