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11:19: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意义
1.1推动产业稳步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根据现有财政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能够使市场更加稳定运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市场企业功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更强,实现市场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产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将老旧落后的产业进行改革或淘汰,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岗位资源。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推动作用。
1.2稳固产业收入效益,实现财政经济的健康运行
产业经济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缺少活跃性会导致产业经济出现下滑。通过财政支出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对产业进行经济支撑,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能效益,提升发展水平,提高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财政支出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是对产业结构的一种建设行为,通过对产业经济的带动,能够稳固产业收入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政经济与财政收入的健康发展。
1.3优化产业财政支出,提升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价值
目前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的财政支出主要有政府性财政支出、行政管理性财政支出、教育科研性财政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性财政支出等。以教育科研性财政支出为例,教育科研性财政支出会直接体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产业产能和经济效益有着积极影响,通过优化升级,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产业生产的主体,推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突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重要价值。
2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途径分析
以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在实现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上,要在保证传统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对新兴产业的财政支出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完成各产业的协同发展,确保市场经济和社会整体的稳定。
2.1提升财政支出投入力度,建设多元化财政支出支持模式
财政支出支持力度与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财政支出支持力度的提升,财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产业投资的力度符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增速基本情况,对于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使产业模式与市场需求相呼应,以市场导向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样对于提升产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虽然财政支出支持属于政府性行为,但是财政资源流入市场后,仍然需要市场自身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完成运作。建设多元化财政支出支持模式,能够将有限的财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市场价值,实现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这样能提升财政资金的实际价值。例如对于一些新型能源产业,可以鼓励实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项目模式,从而实现创新多元化的产业投资方式,减小了财政干预对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影响。
2.2明确重点扶持产业,实现各产业之间的共同优化和升级
财政支出支持政策,要明确具体的重点扶持产业,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在财政资金配置上要稍有倾斜。这样能够缩短产业之间的发展距离,缩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差异。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支持时,需要明确优势产业,从而确定相应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完成这部分产业创新升级。确定需要扶持的产业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减少传统产业的财政支出支持,加大对科技科研业、基础教育和医疗、环保产业、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高精尖制造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这样能够尽快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同时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在财政支出支持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重复性投资或过度投资的问题,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保持产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和恶性发展的问题,从而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3提升对教育科技的财政支持,提升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需要提升劳动力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对于产业的结构升级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受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含量的制约,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果不明显,发展速度受到一定影响,这种情况比较多的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因此,在财政支出支持政策中,可以适当对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型企业提升扶持力度,加大多一些高精尖等技术含量较高产业的投资资金,从而提升科学技术、教育知识等资源的快速积累,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产业结构现状
1.产值结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可以反映出工业化的演进阶段。本文借鉴该学者的研究对甘肃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从2000年开始,甘肃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低于20%,往后逐年下降;从2000年到2010年,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均在逐步扩大,且第二产业的比重和增速一直大于服务。2014年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2:42.8:44,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
2.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就业结构来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随经济发展转移的方向为: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服务业转移,与库滋涅茨的产值变动趋势一致。根据《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甘肃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从1991年的69.1:15.17:15.72转变为2015年的58.02:16.10:25.88,甘肃就业人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合三次产业的比重,当前甘肃工业化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
(二)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三次产业的占比,可以将其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是服务业迅速发展时期,第一产业和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二阶段(1990-2000年),甘肃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三阶段(2000-2011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后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服务业稳中略降;第四阶段(2012-2015年)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减少,2014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三)甘肃产业结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少。甘肃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速在2006-2011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快发展,GDP年均增长率为10.7%,比全国同期高1.2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偏少,2015年甘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左右。
2.产值结构亟待调整。从2003年起,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率的拉动一直低于1%,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和我国经济结构大致相同,但服务业的拉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我国服务业GDP增长首次超过工业,而甘肃是在2014年,产值结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就业结构不合理。根据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分析可知,甘肃就业结构不合理性表现为: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断下降,农村滞留大量劳动力;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产值占比不断提升,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两大产业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快于就业结构,不对称程度不断加大。4.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总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和转化,高层次服务业的发展成为衡量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批发、零售、餐饮业与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部门仍是甘肃服务业的中坚力量;生产型服务业及与知识生产、传播、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还没有成为服务业增长的主体。甘肃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服务业整体上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二、甘肃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因素的基本方法。分析过程如下:选择参考区域,一般是国家或者省份,经济总规模用总产值或者就业人数表示;计算参考区和被研究对象的经济规模增量和增长率;将被研究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二)甘肃产业结构分析本文将甘肃三次产业与全国进行对比,比较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量和增长率。从总偏离程度来看,除了2001-2005年甘肃与全国的总偏离为87.66,其他各个时期均为负值,从绝对量来看这种偏离近年在增大,这表明1991年以来甘肃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相比逐渐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还在扩大。横向来看,“八五”时期(1991-199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3.35、11.15、-7.59,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处于劣势,第二产业的结构优于全国平均值,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均低于全国;“九五”时期(1996-2000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0.55、-9.16、6.98,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二产业的结构处于劣势,而服务业的结构要优于全国平均值;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处于优势,第二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比较低,总偏离较小;“十五”时期(2001-200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0.99、-73.3、65.3,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处于优势,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低于全国平均值;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均高于全国,且服务业竞争力偏离的优势比较明显;“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32.39、-2.04、-17.25,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三产业的结构处于劣势,第二产业的结构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偏量和竞争力偏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总偏离较低;“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53.68、-404.24、380.96,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服务业的结构具有优势,第一、二产业处于劣势,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处于优势,第二产业低于全国平均值;服务业的结构偏量和竞争力偏量均高于全国,使得总偏离较高。纵向来看,甘肃第一产业除1996-2000年间结构偏离为较小正值外,其余阶段均为负,表明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第二产业除1991-1995年间结构偏离为正值外,其余阶段均为负值,而服务业恰恰与其相反,这表明1991年以来,甘肃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的扩张,而导致甘肃产业结构在全国处于劣势的原因在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过低;竞争力偏离分量在2006-2010年阶段转为正值,且各个产业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表明甘肃产业近年来竞争力有所提高,增长主要来源于服务业比重的竞争优势。
三、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发展生产业科学划分服务业发展阶段,是正确制定政策建议的依据和基础。长期研究实践表明,产业系统的发展趋势与Logistic增长模型描述的规律一致:在有限性资源约束作用下整体呈“S”型。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离不开政府。政府要通过政策和战略制定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能力和动力,创造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指导和监管能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完善科技、财税、金融等相关体制。
(三)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结构调整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甘肃拥有丰富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矿产等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具有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力开发特色生物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重点项目、产业联动项目的建设,实现产业一体化,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近年来,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产业生态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甘肃是典型的高碳经济和高碳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就要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资源的单一开发向非资源和资源双向开发;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煤转油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占用,以生态化经济模式推进资源—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
(五)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环节。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产生,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创新密集的时代。甘肃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轻对低成本资源和高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引进人才等多项措施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发展新型制造业,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金梅 蒋芳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3-65.
[2]崔玉采,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3]刘小辉,张航天.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学术交流,2006(04):89-93.
[4]崔玉采,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关键词: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34-03
一、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及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资源、财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形态及其作用的方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省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明显改善,整体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与此同时,福建省各产业平稳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工业和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从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十年间,第一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加,第三产业也有轻微的上调,产业比从2000年的17.0:43.3:39.7发展到2009年的9.7:49.1:41.2,依旧处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阶段。(见表1)
二、福建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虽然福建省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但是从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看,与周边省份相比福建省现有的产业结构仍然不相适应,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结构调整的问题趋于严峻
一是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仍然偏大。十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大多数年份产值占全省GDP比重仍然维持在10%以上。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升级相对缓慢。从2000―2009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活动单位少,不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缺乏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因而无法建成一个较完善的生产、市场和科技等的信息网络体系。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民没有足够的技能得以就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创业,致使农民增收困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二)工业发展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差,大中型企业发展不足
虽然总体上福建省的工业发展处于一个上升期,但在大多数行业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过剩,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稀缺或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这就影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从全省轻重工业状况分析,重工业的比重仍然偏低,传统轻工业的比重较大。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相比,工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上。福建省的重工业比重相对稳定且呈下降趋势,而周边省市的重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003―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重工业上升分别为6.1%、4.3%、2.6%,福建省重工业比重仅上升0.4%。
从全省主导产业效应分析,全省机械、电子信息、石化已形成加速发展的态势,但和周边省市相比,主导产业不强、比重仍偏低。2005年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为78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2%,占全省GDP比重仍低于10%。同时,全省主导产业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带动能力弱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化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仍占有相当比重。当前,福建省高新技术的发展模式在技术上表现为“拿来主义”,没有很好地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不足。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够,致使无法更好创建优质、高技术的企业,导致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福建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端技术,创造不出高端产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出现了福建省的外资北上和南下现象。
(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福建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发展服务业力度,使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平稳的增加,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10%的增加目标。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规模小,比重低。2005年福建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为3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份更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虽然福建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已形成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商品业、餐饮、交通、邮电、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仍较低。如何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三是生产业发展不足,缺乏竞争的动力和发展活力。
三、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前期向中后期转变、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的过渡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处于关键时期。为此,福建省也必须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
1.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探索实现福建快速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2.坚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规律,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主导产业多元化。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总量调控、优胜劣汰、有进有退、产量置换的原则。对不符合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的企业,要采取措施促使其退出市场,并要加强监督。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过剩产能调整的有利时机,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促进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技术、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实施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化。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4.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的原则。在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率先突破,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跨越,并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
5.坚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而复杂,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才有利于全社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
1.积极引导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福建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追赶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由路径。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仅仅为了发展某一产业、为了壮大企业、为了承接而承接,而应当深刻分析本地的生产要素和产业条件,找准发展的优势和突破口,整体规划,统筹布局,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出口退税率低、贸易与技术壁垒制约、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难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已进入转出和转入并存趋势。而福建内陆地区,尤其闽西、闽北地区凭借储量丰富、种类繁多的矿藏以及富饶的森林资源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具备了承接产业的条件。因此,要合理、有序地引导产业要素合理流动。一方面,引导沿海地区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的转移,尤其加强闽台产业对接。要打破行政区划,利用两大三角洲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链跨地区延伸,加强与长、珠三角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的错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拓展福建企业发展的空间,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引导福建省内陆地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承接福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例如承接沿海地区服装业和制鞋业得转移等。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1)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从大科技的发展规划入手,整合各类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加大集成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条块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国家级和升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参与的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自主创新,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指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2)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要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环境。这需要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努力营造适合于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发展的外商投资的政策、市场空间;要着重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管理体制、审批程序、竞争体制、产业政策和地位方法等方面进行清理,建立起规范、透明、高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要大力鼓励外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劳动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结合能力,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依靠传统产业提供相应的基础设备和技术力量,缓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并使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阔领域中培植深厚的根基,建立更多的生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
3.走新型重化工业化道路,发展重化工业
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生产领域要重点推进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提升福建省工业机械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在管理领域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点推进企业资源计划(ERP),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创新。二是促进重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发展机械装备工业,做到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与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同时并重,要充分利用福建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龙头产业。
4.大力推进轻纺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升级,增强福建省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服装、鞋革、森工、农产品深加工等是福建省传统的优势产业,要加大投入来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防治污染、扩大出口,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5.大力发展生产业,增强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督,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平、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生产业。
参考文献:
[1] 王富强,呼格正贵.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
[2] 温春念.福建省产业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8,(8).
[3] 陈晓丽.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4] 康秋燕,郑珍远.福建省产业结构协调性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5] 吴飞美.基于循环经济的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n Fujian province
GUAN Xiu-hua
(Economy and finance college,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Abstract: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ustry and optimize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health, Fujian province, Fujian provin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very important actual significanc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ujian province to analyse and review on the basis of Fujian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ujian province of the basic and important measures.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2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二,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封闭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含义大不一样。在封闭的经济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闭门造车”,从头开始自主开发所有的技术环节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而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能力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形成自己的封闭技术体系。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能力,即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整合内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是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一、现行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现行税收政策,在实施产业调控时,涉及了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各个环节,实施的税收优惠包含了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扣除)、先征后退(返)、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诸多方式。在税种的选择上,所得税在调节资源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调控功能也有所发挥。
1、税收政策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税收优惠政策,诸如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提高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尤其是农业税政策的调整(“十五”时期,我国累计减免农业税454亿元①),有力地扶持了农业,扶助了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总产量和亩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和平稳发展态势,“十五”时期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第二,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大宗农产品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第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超级稻、矮杆小麦和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重点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第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比2000年增加了1002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人②。
2、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为了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我国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持续时间长、适用范围广、优惠力度大的税收扶持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的;有推动科技成果转让的;有加快科研机构转制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发展的;有激励科研人员的;有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等等。从涉及的税种来看,几乎涵盖现行税制的各个税种。从形式上看,既有间接优惠,如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也有直接优惠,如减免税,但主要体现为直接减免税。从期限来看,一些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对技术转让的优惠、对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优惠、对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惠等,自政策出台之日起一直执行至今,有的已实施了20多年。从优惠力度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达511亿元③。
3、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促进了资源有效利用,支持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出台了多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税收政策,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如对汽油区分含铅量确定适用高低不同的消费税税率(额),对低污染排放的机动车减征消费税,等等。
(2)长期坚持实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3)环保产业所得税优惠。为了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专门编制了《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对目录所公布的8类环保产业设备(产品)可以享受投资抵免、加速折旧或免税等税收优惠。
(4)对一些环保技术(如风力发电)、产品(如新型墙体材料)给予投资抵免的优惠政策。
(5)支持环保事业的税收措施。例如,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环保单位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环保部门使用的各种洒水车、垃圾车船,环卫部门的路面清扫车、环境监测车,免征车船使用税。
4、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大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1)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如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行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所得税;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等等。
(2)对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福利单位和教育、卫生部门给予免税;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采用低税率,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体育等。
(3)支持了金融业的发展。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金融、保险、证券业的税收政策,涉及各类银行、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经批准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的机构从事贷款业务、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其他金融业务和各类保险业务及其相关的项目、业务和收入,优惠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等。
二、现行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缺陷
诸多税收政策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现行税收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
1、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
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逐步让位于市场,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此同时,财政领域也正在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方向改革。但由于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失灵的客观存在,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范围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各级政府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决策主体,是导致各地争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规模小,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的根本原因。分散投资一方面形不成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造成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目前国内纺纱、塑料、化肥、钢铁、卷烟、化纤、洗衣机、汽车等热点产品生产企业几乎每个省市区都有,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录相机、微波炉、空调器、复印机、彩色电视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摩托车、中成药、化学原料药等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都低于一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
并且,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使地方政府更愿意发展那些见效快的制造业,而不愿意发展基础产业和需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在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更青睐那些资金密集型产业。这有悖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初衷。另外,这种体制也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往往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由此可见,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动力不足,甚至存在阻力。
2、税收优惠政策区域导向突出,产业导向薄弱,尤其是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差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地区倾斜为主,辅之以产业倾斜,交错使用降低税率、定期减免税和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手段的税收优惠体系,对我国引进外资、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这一税收优惠体系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
我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着明显的区域导向特点,也就是由沿海到内地,税收优惠程度由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其他地区依次递减,其政策效应是诱导资源向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及经济开放区流动。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格局已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是必要的,但是,当特区启动并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以后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来说就有失公平。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发达,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这种条件下,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也会大打折扣。而与区域导向突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比较薄弱。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为例,除对投资于农、林、牧、石油、天然气等少数行业的外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外,只笼统地鼓励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对投向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外资企业却没有给予应有的税收优惠。
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三大产业之间分布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第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所占的比例仅为1.19%,而第二产业比例为74.09%,第三产业为24.72%,第二产业占很大比重,在第二产业中FDI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据统计表明,三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中,轻工业比重为58%,重工业为42%。另外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利润较高的行业,2005年这几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为48.52%,而流向交通运输、地质勘探、水利环境和科教文卫部门等部门的就较少,2005年它们的比重为17.79%④。
从外资投向的产业分布来看,外资主要投向了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一般加工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处于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国家亟需发展的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则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外资的实际产业投向与政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国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导向有很大关系。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尚未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吻合。如目前行业性税收优惠主要是围绕“生产性”而制定的,范围的界定极为笼统,导致一些属于“生产性”的但并非属于国家鼓励的,而一些传统意义上属“非生产性”的却是国家所鼓励发展的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诱导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产业倾斜(投资集中于二产中的工业部门,对一产投资规模很小,对三产的投资比重偏低)表现得愈加突出。相当数量的外商投资集中在投资额小、回收期短、回报率高的轻工、电子等行业,投资结构轻型化、短期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外商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
总之,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不明显。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区别不同类别的产业和不同规模的项目,也没有考虑投资周期、利润水平、风险系数等因素,从而使一些并非先进技术,甚至带有投机性的中小资本大量涌入,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投资周期短、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形成了不合理的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衷相悖。
3、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着对产业结构逆向调节的内在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予抵扣。这种由增值税计税规则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增值税纳税人实际税负的高低取决于所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生产型增值税只能就购进的材料消耗部分抵扣税额,意味着资源消耗型企业的实际税负较轻,而具有同等获利能力,但有机构成比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人力资源投资较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实际税负相对较高。越是采用高科技的产业,所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就越少,实际税负就越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1)由于对固定资产购进价值存在重复征税,因此,生产型增值税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不但不能起促进作用,反而会加重这些行业的负担,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逆向调节。
(2)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高新技术,这就必须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上有很大的投入,相应地,能抵扣进项税金的直接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这必然导致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企业所承担的增值税税负高于一般的生产加工企业,严重影响了企业进行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正是因为生产型增值税难以有效均衡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间的实际税负,从而阻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逆向调节。
4、消费税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消费税是通过征税对象的选择,差别税率的确定来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我国现行消费税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税调节功能多元化,弱化了其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消费税承载了太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的激励或抑制功能弱化。比如,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可以看出,汽车、摩托车属于我国现阶段鼓励发展的产业,对汽车、摩托车征收消费税,有延承历史的因素。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这两件耐用消费品在当时的中国都属于高档消费品,对其征收消费税,更多考虑的是调节收入分配。而现在,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比较起步较晚,还属于迫切需要鼓励发展的幼稚产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质优价廉的汽车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尚不发达的汽车工业产生强大的冲击。目前对汽车消费征收的消费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产汽车的消费。特别是小轿车进入家庭,是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之一。如果继续对排量较低的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必将对小轿车进入家庭产生抵触,也不利于国内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摩托车在1994年的中国也是高档消费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摩托车的大幅度降价,摩托车已不再是高档消费品了。近几年来,摩托车的市场已经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继续对摩托车征收消费税,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当然,目前对汽车、摩托车仍然征收消费税,主要是考虑了财政收入、环保等多种政府目标。
同样的情况在消费税税目中还有,如对部分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征收消费税虽然兼顾了消费税聚财的功能,但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违背了消费税的立法精神。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内容之一。例如,现行对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征收消费税,这些中间产品本身就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材料,这就违背了消费税对最终消费品征税的立法精神。
5、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存在缺陷
(1)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缺乏针对性。首先,优惠政策范围过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比如,现行政策规定,只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企业才能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区外高新企业不能享受。这种开发区内外税收差别待遇,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纷纷挤进开发区,甚至在开发区内进行假注册,有悖于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初衷;其次,税收优惠对象针对性不强。以企业为主而不是以具体的项目为对象,一方面使得一些企业的非技术性收入也享受了优惠待遇,造成税收优惠泛滥;另一方面使得一些经济主体的有利于技术进步的项目或行为难以享受税收优惠,造成政策缺位,最终降低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
(2)制定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时以国内需求为主,较少考虑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规则或国际惯例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在WTO的众多协议中,除了原则性的总协议外,对国内税收优惠影响最大的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协议中将政府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控告补贴和不可控告补贴共三种类型,采用交通灯中的“红灯”、“黄灯”和“绿灯”来描述,简称“交通灯”模式。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则有悖于补贴专项性限制原则。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集成电路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进口自用设备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如果上述行业的产品涉及出口,必然会受到黄灯管制。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1、逐渐弱化区域优惠政策,代之实行以产业税收优惠为主导的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要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目标。要明确产业发展序列,强化税收产业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加强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缩小税收优惠政策的梯度差,使全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在确定税收优惠的大方向之后,近期重点要促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与产业税收优惠相互协调。对东部沿海各类经济开放区域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为主确定优惠税率,下一步应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区域税收优惠,鼓励其向高、精、深方向发展。针对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搞好深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深化对外开放,涉外税收优惠要配合政府引资目标的转变,由注重外资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2、积极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愈来愈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的情况看,尚没有形成一批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大批“经济航母”。从税收政策看,相应的应采取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原则,努力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具体而言:
(1)可借鉴西方国家处理企业并购行为中通行的连续性原则,严格弥补亏损的条件,这样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经营。
(2)对于有助于资源配置优化的并购行为,应给予税收优惠,即允许并购中的亏损额由并购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的所得弥补,从税收上支持企业发展。
(3)应完善并购过程中的印花税、房产税和契税,适当减免产权转移过程中的财产税负,包括:
①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②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对改制前已贴花的资金免征印花税,只就增值部分征税;
③对企业资产评估增值而新增加的资本公积免征印花税;
④企业并购过程中房产按照评估后的价值计征房产税。
在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中,我国内地共有15家企业入选,排名靠前是中国石化排第31位。中国石化当年销售收入为750.77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年销售收入的26.06%。经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企业自身的改革,如果未来10年内我国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中能增加12-15家企业,并有1-2家企业进入前20强的话,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
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3、税收政策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以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充分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建议税收政策还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倾斜:
(1)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产业应用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研究开发方面的补贴是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允许的,按照协议规定,国家对基础性研究的资助不在限制之列,对产业(基础)研究和研究开发活动不超过合法成本的75%和50%的补贴为不可补贴。应该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定位于产业研究和开发阶段,采取拨款和贷款贴息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相结合的支持政策体系。税收政策作用的范围应不限于列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自主开发,而应包括所有行业的企业对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自主开发,还包括这些自主开发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2)建立对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
①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收入,免征营业税,并对其长期实行较低的所得税率。
②对法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利润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收入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对企业投资高新技术获得利润再用于高新技术投资的,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均退还其用于投资部分利润所对应的企业所得税。
③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允许企业特别是有科技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对科技开发基金的用途和管理进行规范,规定准备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和技术培训等与科技进步的方面,对逾期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应补缴税款并加罚滞纳金。
4、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了高速的增长,2005年对外贸易额达到1421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62%;世界贸易额排名由1980年的第32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但总体上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粗放的外贸增长方式,出口产品普遍存在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状况,企业出口的经济效益不佳,甚至经常发生企业之间低价竞销的矛盾,给国家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我国一定要改革外贸体制,完善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从出口退税政策而言,必须充分反映国家宏观调控意图,一是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以及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予以税收优惠;二是通过降低直至取消出口退税率,对高能源、高污染和资源类产品的出口予以限制,从而从机制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2004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一是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结构调整;二是加大了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将进口两税增量部分首先用于出口退税;三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四是基本解决了历史欠退税问题。2006年9月,国家又大规模地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对1576种的退税率进行了调整,其中有255类商品取消了出口退税,有1130类商品降低了出口退税,有191类商品提高了出口退税。从调整的情况看,国家鼓励出口的科技产品、生物医药、机械设备等行业,提高了出口退税率;而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一些行业,如煤炭、锌、锡、钢材和水泥等行业,取消或下调了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的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又有利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其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下一步,可以更加灵活运用出口退税工具,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5、科学设计我国的能源税制,通过税收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水平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认为,目前是从总体上科学规划我国能源税制的时候了。设计能源税制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紧迫的工作,应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国家的能源政策一方面鼓励节能、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以限制。能源税制的设定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鼓励与限制并举,更好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现阶段如何统筹设计我国能源税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现行资源税。一是提高征收标准。我国的资源长期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政策,目前我国的资源税主要是级差调节性质,未能体现资源本身价值,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此外,适当提高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资源税率,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产品课以重税,从而限制它们的不合理的开采和使用也是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改变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现在的按企业产量征收改为按划分给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征收,促使企业尽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三是调整资源税的征收办法。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情况挂钩,按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指标确定相应的税收标准,资源开采率越低,环境修复程度越差,资源税率就越高。
(2)适时开征新的能源税种。一是尽快开征燃油税。目前,我国新增石油需求的2/3来自于交通运输业,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增势让石油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经验表明,高燃油税政策,一方面通过高油价限制了对石油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刺激了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研究开征碳税。征收碳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尤其是含碳量高的燃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碳税是一种以价制量的策略,其优点是可以合理反映环境与社会外部成本,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的经济诱因,可促使厂商更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够促进能源系统从高碳排放矿物能源向低碳或非碳能源转化,也将有利于我国天然气和核电的发展。
6、对鼓励、限制、淘汰的产业和产品分别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产业结构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限制和淘汰类的产业和产品,应充分发挥税收的制约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除采取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之外,应加倍征收流转税和所得税,并建议尽早开征环境税,同时采取严格的税收管理措施,加大税收检查和处罚力度。具体而言,对于国家鼓励类的产业,主要包括农业、能源、交通、水利、装备制造业、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法律、咨询服务等,应配合国家的整体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的力度。对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产业,主要包括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产业,应该在国家全面实行行政、经济和法律制裁措施的过程中,税收政策上需要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措施。对于后者,我国尚未获得比较成功的经验,我们建议采取强化税收管理,辅之以提高税收负担的办法,双管齐下,综合治理。尤其是在税收管理上,必须加大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提高处罚力度,同时要将相关信息通报政府主管部门,以提高政策合力。
总之,税收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总体目标,更好地综合运用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服从和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战略,以充分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
注释:
①新华社2006年2月27日消息:《“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迈出新步伐》。
②农业部:《全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2005年农村经济形势与2006年展望》。
③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全国税务统计》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供给
区域经济实力从根本上说是由其产业结构决定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地理区位、生产力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科学技术及创新、市场规模、国家或区域经济政策等,但以上诸多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一般都是通过需求和供给发生作用。归纳起来,对其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需求因素
生产满足需求,需求促进生产。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市场保证。此外,需求结构的变化还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一)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结构。中间需求是各个生产部门对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生产资料的需求,比如原材料等的需求。而最终需求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如个人消费等。在一个经济区域内,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结构决定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和最终产品的产业的比例关系。两者之间比例变动将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动。
(二)个人消费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是个人的基本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1875)认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可见,不同的个人消费结构将直接影响区域内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为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也就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人均收入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基本生活需求占主导地位,此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高收入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被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与此相适应,消费者对售前售后服务的要求大为提高,这就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空前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三)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实质上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区域经济中,最终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会直接引起区域内消费资料的产业同资本资料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正如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所指出的: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由此可见,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区域投资结构。区域内不同方向的投资对改变区域产业结构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对全部产业投资,因投资比例不同,会引起区域内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此外,区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深远。区际投资会促使区际进一步融合,区际融合增强更大区域范围内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使两者互动频率和互动力量增强,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性的系统协调发展。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区域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区域的投资则促使区外产业的对内转移。上述两种情况的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资企业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二是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间接地影响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由于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往往采用一定的投资政策,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二、供给因素
不同的经济区域,即使需求因素完全相同,在供给因素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区域的资源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与变化。供给因素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也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同时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
(一)自然资源。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对一国的产业形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总是离不开各种自然条件……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此类自然富源是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而言,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及重工业的结构;经济作物状况则影响轻纺工业的结构。因此,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地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性,而资源匮乏的区域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的产业,最多只能形成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职教育提升;耦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70-01
近几年,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类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和稳定成长的阶段,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的主要力量。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为普通中职学校升格而成,高职教育目前的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并不完善,受到传统办学理念和模式影响,且存在高职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性,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发展中我国高职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发展制约,在理论研究中仍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耦合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耦合(coupling)作为工程名词术语,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概括的说耦合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其存在多种耦合方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维克(K.E.Weick)提出了松散结合系统理论(Loosely Coupled Systems),他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却又彼此保持独立。耦合松散理论和耦合形式之一的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内涵吻合,引用耦合概念和引申耦合相关理论到经济产业和教育领域,是指寻找和探索彼此独立的两者如何能相互影响与紧密配合并产生最优化组合效应[1]。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高职教育提升耦合作用机理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高职教育提升耦合发展,是指高职教育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下,合理规划自身发展战略的同时又能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互动发展态势。虽然彼此之间是独立的,但在耦合理念指引下寻找和探索双方形成相互促进发展之效应,同时也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此外,能把影响两者耦合发展的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化,从而实现两者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期望。基于这个层面的关系,高职教育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产生高度耦合作用。它们虽然彼此独立,但却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和作用,需要协调发展。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可能脱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地方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能离开人才培养、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文素质的地方高职教育。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要求地方高职教育作出协调发展响应并作为驱动器,不仅高职教育规模需要迅速扩大,而且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同步提升。此外,为了能与地方相关产业组成类型、转型升级以及技术发展需要相适应,高职教育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等内在要素得以提升,使高职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学科专业得以拓展,整体得到全面发展[2]。
纵观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并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多种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高职院校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量技术性高技能人才,而且也成为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3]。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高职教育提升耦合效应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联动效应,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也称之为互动效应,或联动效应。由此可见,高职教育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有实现耦合的互动,才能从有效实现高职教育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从而发挥高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4]。具体而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求高职教育同步协调发展:一是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为其进行人才培养与开发;二是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加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力量支撑;三是高职教育规模扩大和水平提高同步增长;四是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为企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促进人才可持续性发展。最后,高职教育也不可能脱离赖以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孤立存在。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产生耦合发展效应,而且独立的双方又在此效应下对有力推动自身的发展。
通过高职教育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耦合作用机理和效应剖析,高职教育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式、以提供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方式、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等多种驱动机理,促进地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滁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为实现发展目标,尤其更为迫切实现高职教育提升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迟早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黄家庆广西沿海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耦合发展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10,(8):13-16.
[2]周平,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23(10):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