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11-12 01:38: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人1991年8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专科学历,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期间又继续参加第二专业教育学习,于1996年1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同年9月被浙江省乡镇企业局职称改革办公室审定为助理工程师,2002年12月晋升为工程师,2007年被浙江省建设厅审定为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从事建筑技术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管、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负责人、建筑幕墙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建筑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建筑幕墙及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总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建筑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总监等职务。现任浙江华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总监。由于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程技术骨干及工程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等,年度考核优秀18次。现将20多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本人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在浙江省城乡综合设计院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5年,参与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办公楼建筑设计,杭州自来水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杭州之江度假村规划及建筑设计(设计建筑面积约31000㎡),独立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警察学校办公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4100㎡),杭州毛巾被单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5300㎡),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900㎡),主持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2个,即:奉化刀剪厂办公大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3600㎡),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600㎡)。其中: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设计,为部分框架结构、桩基。由于地基回填土,淤泥土层深有8至9米,采用大开挖,则工期要拉长,决定改用大孔径灌注桩基,既可缩短工期,又可节省造价。考虑到大孔径灌注桩基当时在德清还是刚开始应用,缺乏实际经验,本人通过学习技术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成功地完成了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 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厂房,它包含重力设备,材料堆放等功能,荷载较大,决定采用全框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构计算,认真仔细地绘制施工图,得到了院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关键词:建筑工程;政府质量监督;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社会日益发展成熟的现代社会,对各种社会事业也提出了高更的要求,作为重要的行业之一,建筑工程在质量管理上的要求也日渐规范和系统,“视质量为工程生命”正成为绝大多数建筑相关单位的工作规范之一。但是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方政府质量监督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足,造成众多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如何强化政府质量监督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功能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总结的重要课题之一。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由自身性质决定,建筑行业是一个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建筑质量的高低、质量监督工作的到位与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首先,从宏观角度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一些质量问题的建筑严重危害了部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涉及到国家一些重要建筑工程的时候,质量出现问题,除了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之外,对国家财产和安全更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严格执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危,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必须的;其次,从每个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自身来说。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立足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只有以质量取胜,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的企业只会被市场无情淘汰。所以,从微观层面来讲,质量监督是单个企业所必须依赖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条件,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信誉也需要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层面还是从微观的个体角度,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都是必须的,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建筑工程质量中政府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具有上述的重要性,国家也对质量监督日益重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当前建筑事故频发,人民群众意见也比较大。因此,对政府监督管理单位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是当前研究者和实践操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1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从无到有正在逐步完善,监督管理职能、监督管理方式、竣工验收方式等都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基本适应了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现行工程质量监管体制还没有完全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政府监管和市场自我监督还没有厘清关系,导致政府仍间接作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存在于市场经济中。 目前,我国大部分市(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与检测机构未能有效分离,检测机构大部分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下属企业,有行政隶属关系。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为了解决监督管理经费的不足,势必要求施工方的所有检测项目进行定点检测[1],这样势必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2.2专业人员配备不合理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人员配备上不尽合理,缺乏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指导原则,各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设置比较随意,导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来源繁杂,没有严格按照专业需求进行配备,导致监督人员在现场管理中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对问题的检查浮于表面甚至被动作业听信施工方或监理的一面之辞。再加上各地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乏,高、中、低级专业人员配置失调等问题,导致我国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存在较大的技术漏洞。
2.3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目前来看,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水平还是不够契合,复合型高级监督管理人才较为缺乏,而且此类职业的政府薪酬相对企业来说较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没有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依托,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运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4管理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各市地均建立了质量监督管理的培训体系,但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体系还有待完善。由于各地区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机构均为事业单位,在职称评定上主要按照资历和年限,在职称认定上只是象征性的通过性的考试,在日常培训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普及更没有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3.强化政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建议
3.1建立服务型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
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需要,其目的应当是增强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意识、规范他们的质量行为、帮助他们改善质量管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着眼于为公众和参建主体服务[2]。因此应该建立服务型的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逐步使政府监督管理走向社会化,因为只有社会化的监督管理才能使公平竞争机制有效地引入监督活动,利于监督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建筑工程活动的各方。同时,也要发挥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对建设工程组织实施阶段的质量进行直接监管,为参加协会的同行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3.2 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队伍
应当按照分层次、分专业的原则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专业队伍建设。按照一定比例从初级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的层次配备专业人员,并考虑实际需求对各专业如土建、水暖、电气等专业要合理配置。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人员配置由各层次、各专业人员组成,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实现专业化的高效管理,从而使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3.3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才素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一专多能”甚至是“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因此加强人才的建设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从事好监督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监督员的政治品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作为监督员必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更新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了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完善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和从业人员的再培训规划,打造学习型和科研型监督机构,在基础教育和断续教育中下大功夫、苦功夫。建议在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由院校组织实施;在各地区建立断续教育和再培训平台,由专业协会组织实施;在市级平台建立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由工程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实施[3]。从而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综合培训和考评体系,从制度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也在加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安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从无到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只有使政府工程质量监管科学、规范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彭姝宝.关于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年7月,267-268.
关键字: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推测与判断。下面笔者从传统与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比较,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两方面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的阐述。
1.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1传统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建筑行业历史悠久,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才拥有如今较为健全的体系。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初期,由于人类思想与技术的约束使得建筑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建筑之于人类只是避难容身的场所,因此人类对建筑的要求并不高,建筑水平较为低下。此时的建筑在功能性与创造性上都明显没有优势。同时,单一的建筑材料也对建筑的发展有限制作用。之后,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和质量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但传统的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建筑行业也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重要的革新:传统的砖木搭建技术转变为较为先进的混凝土技术。这是建筑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提高,然而由于此时的主要劳动力还是人力,导致建筑的质量和效率都较低,因此建筑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混凝土技术对环境影响较大,环保性不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发展的特点与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不足密切相关,由于节能和环保性不强,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缓慢,水平受到限制。
1.2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覆盖面广。建筑工程技术包含了土建、采暖卫生、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这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出高要求,由于学科知识交叉性很强,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对边缘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在学好高校开设的相干主课程之外还要掌握例如建筑材料学,建筑经济学等等。这样技术人员才会对施工整体有把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决定与判断,完善建筑施工工程。
(2)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专业性与知识性使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对人才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高要求体现在不仅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培养还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掌握宝贵的经验,利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判断。
(3)绿色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环保观念日益增强。环保作为一个主题也添加进了建筑工程技术的范围。环保型建筑要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降低对自然环境的伤害,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环保性建筑主要分为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要求尽量降低资源损耗,节约资源,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生态建筑则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与生态技术,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智能化。智能化指的是在建筑中利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提高建筑的安全性,防盗性。并使用先进技术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与自动化,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工作环境。智能化的提高也代表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普及度逐渐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正朝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1.3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与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比较
传统建筑技术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而被迫进行革新与创造,而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技术却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传统建筑工程技术相对单一,现代工程技术趋于多样化,不仅要求舒适便捷,更要求可持续性。相比于传统技术,现代化的工程技术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在智能化,环保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2.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趋于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建筑工程的一大特色便是精细化。精细化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焊接与安装技术,精细化程度的提高对焊接技术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使得庞大覆盖范围广的建筑工程技术问题分开处理,并不断发展各个分支,使得各种技术都得以长足发展。
2.2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计算机可以对建筑进行模拟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大量应用,可以动态模拟安装过程,对建筑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建筑监督与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3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要求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也趋于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低碳环保型的材料,研究开发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建筑专业人员应该不断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寻找替代资源,降低设备与技术的成本,充分利用自认能源如太阳能等资源,将科技与环境融合,在节约资源,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居住工作环境。低碳环保型的建筑模式注重环保,开拓创新,满足现代人类对建筑的高要求,将成为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3.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社会推动与支持下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建筑工程技术仍然有许多地方亟需改善。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对居住条件的高要求,建筑工程技术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方法,提高技术,学习国外先进优秀的建筑工程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加成熟的建筑工程技术,使得建筑行业在信息化与环保化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使建筑工程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菁,余振榕.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民营科技, 2014,(1):181.
关键词:建筑单位;工程管理;思维模式分析
建筑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多项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了这些,还必须了解很多的先进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相对于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先进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显得更为重要。打个比方来说,在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就像是主要躯干,而思维模式和思想结构就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这两部分是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的关系,本文结合前人从工程管理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对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的多种思维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工作指导,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程管理奠定基础。
一、工程进行中实际管理的理工科思维模式
(一)根据工程进行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寻求最适合建筑单位管理的思维模式
很多建筑单位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经营后得到了结论: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工程管理相关技术人员要具有相当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需要建筑单位工程管理层人员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仅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是远远达不到管理要求的,还需要有与它们相对应的具有科学性的工程管理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因为在建筑单位工对于工程的管理过程,不仅仅是针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工程施工活动,还有针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际关系、经济关系等全方面的管理。所以身为建筑单位工程管理层的中层管理人员既需要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有科学的管理思维模式和管理思维结构。如果只懂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懂科学管理思维模式和思维结构,这样的工程管理就是单纯意义上的为了工程管理而管理,为技术而管理,为工作而管理,根本谈不上工程管理的优秀标准。
那么建筑单位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要怎样建立一个优秀的适合每个建筑单位的思想思维模式和思想构造呢?在目前的工程管理中,尤其是进入真正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会遇到很多问题,几乎涵盖理建筑行业中的技术知识。而遇到的这些问题几乎每个都具有其特殊性,处理时都很具体并且相对的独立。如果将建筑工程看成一个系统的话,它下面包含很多子目录,当子目录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工程管理就不再是单纯的工程管理了,处理起来就会发生这样那样棘手的问题。这时候,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构建工程管理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二)工程管理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内涵
理工科的思维模式顾名思义有两方面的的意义:首先是”理”字,它是介于理论构架和知识系统的范围,是从事物的本身状态去对它的基本原理有个认知;其次是“工”字,是指实际动手,通过“理”字的理论基础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际动手操作。举例来说,工程管理中有一台设备工作时遇到了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正常施工,要立即处理问题。遵从理工科的思维模式,第一步就是了解分析设备的功能和各项指标、参数。从理论上分析它的问题,在把设备“理”字搞明白后,进行第二步,拿出一套关于解决设备问题的“工”字方案。
理工科的工程管理思维模式是针对问题首先进行分析,就分析结果再进行处理。分析问题需要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得到多组数据,将所得到的数据统计后再用一目了然的图、表等有效形式表现出来。分析、统计后做出的处理方案必须经过全方位的考虑,必须具有足够的实际可行性。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建筑工程中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思维过程和管理者的个人特点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就工程问题本身而言,这种思维方式确实是解决问题最具体的、最快捷的方法。
(三)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理工科思维模式实行的意义
理工科思维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在问题一出现,就能立即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能帮助中层管理人员用最少的时间解决最大的问题。不只这样,在处理问题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尽快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避免延误时间以致耽误工程,延误工期。
建筑工程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其中的管理工作更是繁重而又精细。运用理工科管理思维能对遇到的问题理性的进行深入分析,再统计得到数据,从深层次解决问题,不流于表面,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分析和统计数据的过程也是管理人员理工科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高的过程。因为这个运用理工科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其基本原理进行深层次分析,就是弄清楚其本质 ,这就需要动用之前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然后再遇到的新问题上实施或者举一反三的实施,这样既“温了故”又“知了新”,并且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在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之后,养成了运用理工科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管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虽然,我们不否认工程管理中理工科思维模式的巨大作用,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接下来就谈谈另外一种与理工科思维互补的统筹管理哲学思维模式。
二、建筑单位工程统筹管理中的哲学思维模式
(一)建筑工程需要哲学思维模式的原因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管理者的惯性思维会让他们习惯性的从理性的工程角度考虑问题,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问题。例如,就工程管理的本质而言,它包含了工程立项、可行性调查、设计图纸、实施施工、竣工验收、工程移交等一系列活动,这整个工程周期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其中遇到的问题复杂性、多元性可想而知,而仅仅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样一个近似于系统的工程周期,要求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管理能力,必须对这个系统进行精密的哲学思维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过程,有地产商和上级单位之间的矛盾,有施工方和地产商之间的矛盾,有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有短期效益和长效利益之间的矛盾,有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之间的矛盾等等。这时候,解决这些矛盾就不能只运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了,要采用同样科学的哲学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要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时也要了解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只有充分的认识到矛盾的特性,才能理顺矛盾的根本,解决再发生矛盾的循环逻辑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矛盾的特性,才能抓住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关键,了解不同工期所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才能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工作。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无论工程大小与否,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不同分工的人们一起努力合作的结晶,是各种产品和各种科学技术的一个集中体现。所以说建筑工程管理既需要管理技术、管理人才,还需要切实的管理资源。
(二)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哲学性思维模式分析起到的作用
和理工科思维模式不一样,哲学性思维模式虽然也是从研究事物的基本原理开始,但是它会考虑事物的全部过程,注重研究事物本质。上文说到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作,圆满完成这个工作要涉及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不进行精密的哲学性思维模式思考会大大影响到工程的各项指标和进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哲学性思考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对立统一的分析、统计,仔细观察前提条件不变,矛盾的变化或者前提条件改变,矛盾的变化,在静止中求发展,在动态中求进步。管理人员不合理运用哲学性思维模式分析工程问题,其管理理念就会固定在一个模式上,难以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中抓住机会。
建筑单位工程管理中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还有许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工程款问题,内行管理外行,外行管理内行等等,利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只有利用哲学性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从工程技术角度自然是外行尊重内行,而从工程管理角度自然是内行为主。但是这两种关系往往难以调和,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合理运用哲学性思维模式来解决了。
1.1人员综合素质低
建筑工程施工主要针对建筑物建造,与人们的生活、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收益,在建筑工作人员聘用过程中选用一些能力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差的施工人员。同时,还有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管理能力偏低,不了解和掌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施工实践经验,正是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很难保证,施工质量令人担忧。
1.2施工质量把控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质量进行的全面、有效管理,排除质量隐患,发现质量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收工后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大多数都是农民或是无业人员,而他们不论是专业技术,还是施工经验都不具备。与此同时,由于他们不具备专业施工能力,因此,其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则较为忽视,质量意识较为淡薄。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经济压力大、回收期长的工程项目建筑过程中,将施工重心都放在了施工完成情况和成本费用降低方面,对施工质量管理并不重视,这也使得我国豆腐渣工程越来越多,施工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
1.3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过关
建筑原材料是保证施工项目完成和施工质量的核心,原材料的质量情况决定了该施工项目的质量情况。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采用的施工技术再先进,建筑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再高,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所完成的施工项目质量要有所保证,那么一切也是空谈,原材料质量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保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采购人员为了谋取利益,并不对原材料质量问题给予过多的关注,也只有采购质量较差的原材料才能谋取到更多的利益,也正是这种恶性循环和监管力度的不足,使得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1.4机械设备出现老化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晚,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老化的现象。而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收益,仍然在继续使用已经老化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但是,一旦施工过程中老化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是零部件损坏等,便要停止施工工作进行长时间的维修,这样不仅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还拖延了施工完成的时间。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创新管理策略
2.1优化人员配置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行业性质与其他企业不同,其工作目标为确保人们生活、学习等安全性为主,进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优化人员结构,配置施工项目所需岗位和工作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在选择和配置过程中应当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施工人员能够满足岗位要求,且具备岗位工作能力。建筑施工人员应当掌握整体施工项目情况和施工方法,施工企业在选用工作人员的过程中要对其能力有所了解,确保其能够满足岗位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当定期对施工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管理知识培训,进而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能力。
2.2强化员工质管意识
质量是衡量建筑工程施工完成情况的标准,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将确保施工质量作为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施工质量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强化企业员工质量管理意识,防范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针对企业质量问题提出有效防范措施,同时,随着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还能够有效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企业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2.3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中,应当取消以采购工作人员采购为主的原材料采购方式,转为以向社会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防止现象的发生,提升原材料质量。除此之外,对采购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法律规范教育,避免采购人员工作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发生安全隐患,提高采购人员的重视度。在建筑施工原材料验收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在运到施工现场后,要合理摆放原材料,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4机械定期保养与更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出现老化现象时,应当及时对其进行维修,进而确保能正常完成施工作业;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已不能再继续使用或无法满足施工需求时,应当及时处理和更换,避免发生机械事故或故障,进而影响工期的完成;如果机械设备已无法更换,则应当淘汰并进行处理,避免其再参与到其他施工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等现象。
3结语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施工 问题 措施
1 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发展的十分迅速,这其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阻碍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经过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十分常见的一项建筑。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普通的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有很大的区别。不论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于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都要加入高科技的含量,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对于相关的安装以及施工的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专业人员并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安装的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设置特定的位置空间、施工技术的要求,与此同时,也不能满足其他的专业施工时间以及空间方面的顺序及位置的合理需求。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和其他人员很好的协调,导致相关的施工技术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如果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细小的部位,如果对其设计的时候考虑不周的话,就可能导致建筑工程的空间位置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而且,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工程对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具备实践的能力。但是,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并没有这么高的专业素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对于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及时的对更新的施工技术掌握,这就导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跟不上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这就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
1.2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一个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从施工中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都没有设置好相关的标准和章程来约束相关人员切实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章程来进行操作。而即使是设置了相关的标准、章程及规定,也都只是存在于形式,只能是在墙上挂着,走一下程序而已,并没有祈祷真正的作用。此外,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在通常情况下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导致操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这样就导致安全事故频繁的出现。最后,因为没有设置好严格的施工程序,那么就导致操作者在施工的时候,出现严重的随意性,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产生很大的威胁。
1.3 安全管理做的不够
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重视度不够,设置好的安全问题的负责人也只是有名无实,导致操作人员对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严重缺乏。在进行施工的高层中,常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施工中的管理人员对于操作人员的教育中,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的比较少。安全问题负责人对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对于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及脚手架的搭设都没有组织相关的验收,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2 关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国外
都大量的涌现出了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开始大量的采用机械化的设备进行施工,尤其是计算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有,这给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发展。对于上述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2.1 认真的做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相关施工单位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在施工的特殊的要求都要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对于相关的技术管理进行备案。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施工材料的计划以及对于施工材料变更等相关应急措施的计划,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设置双重的检验体质,以及对于材料运输体系的保障,对于施工技术要很好的设计。此外,施工的工艺顺序以及相关的安排也要很好的安排,使得各个工序之间都能交叉或者同步,又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的部位施工的过程中,要更加的重视,提前设置好相关的解决措施。
2.2 做好施工中的进度计划
由于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本身就是一项规模很大,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的工作,在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上述因素的存在,导致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如果想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可以快速并顺利的进行,就必须对上述各个方面的因素全面的进行考虑,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计划。这样就可以提前制定好对于不利因素规避的办法,此外,也十分有利于对于相关应急措施的实施,使得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有准备、按计划的进行下去。也因为有相关的施工计划,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施工的每一步都可以按照设计好的步骤进行,一旦出现偏离计划的现象,就可以及时的被发现,然后采取控制措施,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步都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2.3 严格的控制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材料方面的变更
因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工程的实际情况都不能完全达到一致,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的实践能力都有可能和实际施工中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出现一定的差异。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多多少少的会有相关的设计图纸达不到相关方的要求以及高层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那么为了能够满足投资方的需要,对于工程设计图纸的修改与变更就必不可少。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设计变更就会使高层建筑的工程量以及工程造价的增加或者减少,所以,在工程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材料方面的设计,把投资方的想法弄明白,对于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盘查。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工程量,力求使设计变更最小。
3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仅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有利,还能加强施工单位的效益,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效益的发展也有很大推动作用。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科学的发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孙然,浅析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j].河南建筑,2010.
[2]李雷雷.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咨询,2012.
[3]孙红华.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分析[j].建筑专业资料,20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成为企业间竞争成败的关键因 素之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项目的建设质量,作为对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进行有机组合的土建施工管理,对现场管理的方法及其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在对降低整体工程造价、减少因材料浪费等带来的工程成本的增加方面,还是在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在全行业的美誉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的意义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空露天作业多,多工种立体交叉联合作业等特点,因此,有效改善施工现场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用功,降低施工材料的消耗,就越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越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
从当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的构成来说,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而拥有建筑方面学历水平的本科生、专科生仅每年仅有3万多人,而与现状3千多万的从业人员来说,其比例相对的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短缺严重。
2.2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淡漠
在施工现场的设计上,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走过场,现场施工不符合要求、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私自搭用的脚手架不规范,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2.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由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如存在施工工具、材料随意放置、施工现场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和计划、不按照标准和规章制度随意操作的混乱现象;此外,还有施工人员组合松散,随意搭配,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的约束,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
2.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由于建筑工程操作工序多、专业面宽、工作量大,对每一个层面控制和实现全面检查的难度大,比如采取抽检的方法,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现场缺乏对施工过程实时的、科学的、合理的全面控制,即对施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目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及对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3.1加强对进场施工人员的教育
对新入场的员工和调换工种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建立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制度,一级教育主要体现在,企业对新员工进行的安全教育,如劳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二级教育是二级单位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如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施工特点和现场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教育;三级教育是班组对新员工应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如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和需要遵守的劳动纪律,对机具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提出要求。
3.2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高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思想和科学化的管理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管理程序,实现土建施工现场分工合理、协作到位,最大限度的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提高企业经济的效益。
3.3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指导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其内容因工程的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及自然经济条件等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和部门、材料准备部门、施工人员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共同研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反复斟酌、优化和论证,形成施工实施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
3.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建筑企业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每个操作人员,其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所以,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分析研究并制定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科学合理、具有指导作用的、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方法。
3.5加强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覆盖面广,应全面掌握工艺流程对各专业的工序特点和设计的要求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最佳配合,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层到各个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并加以考核。如不定期的检查,预先诊断、超前控制,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6加强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根据现场实际进度安排材料的进场。进场前,应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品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堆放时避免因违规堆放而出现的材料结块和锈蚀的浪费,按照施工进度严格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避免材料丢失或浪费。
四、总结
由上可见,有效的建筑施工管理,不但能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收益和提升其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不断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