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描写长江的诗歌

描写长江的诗歌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7 10:53: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描写长江的诗歌

篇(1)

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高中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大量的诗歌,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绝佳素材。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写景状物对抒情的铺垫作用,旨在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诗歌 写景 状物 抒情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写景状物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历年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诗歌鉴赏是必考的试题内容。诗歌总是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因此,读懂诗歌必须从读懂写景状物来握诗人思想感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形象、语言、意境、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学习古人写景状物,通过描写景物抒情

一直以来,诗歌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这个载体就是景物。因此,古人就把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获得生命的共感。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等景物,在描写过程中探索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这样,就借山水来拂去世俗的尘埃,消除心中的烦恼。感情的寄托总是与自然界一草一木息息相关,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不仅领略了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而且也激发诗人对人世沧桑变迁的感慨。所以,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课本中无论是《诗经》还是《楚辞》或者唐诗到宋词等,在名家辈出的年代,涌现出一大批璀璨夺目的写景抒情的诗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自然景物的表写来抒情。从写景状物中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学会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在借助诗歌养分的同时把民族的根深深地扎在心里,从而在走遍天涯海角之时,也深深地打上中国人的烙印。

二、通过工整句式表达,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

我们知道,诗歌讲究严格的对仗句式。对仗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偶,对偶能表达的意思更有气势、更充分,更节奏鲜明。从句式结构上来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就是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例如:杜甫在《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这两句集中的表现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在登高的同时仰望那茫无边际的天空,此时正值深秋,那萧萧而下的树叶,衬托诗人悲凉的心情。再俯视看看那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一股愁绪涌上了心头。其中对仗的是“天”与“风”、“高”与“急”、“沙”对“渚”、“白”与“清”,朗读起来有节奏感。达到了奇妙难名的艺术境界。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怀。诗人写景还用了“无边”、“不尽”,让下文的“萧萧”与“滚滚”更加生动形象化。这样的描写既让人联想到落木的声音,以及长江之水汹涌之状,在无形中透露出韶光易逝与壮志难酬的感怆。这也是杜甫沉郁风格的集中体现。

三、通过写景借题发挥,推敲作者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不仅看诗人如何写景状物,还要认真推敲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与表达技巧,所以往往从不同角度来表达。主要通过这样的表达技巧:首先,是诗人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写景状物来借题发挥。例如:杜牧在《题乌江亭》时,他为项羽的自刎而深深惋惜,于是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慨。但是,王安石却认为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于是有了“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这样的感慨。其次,诗人能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到一起,进而发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例如:《赤壁怀古》中把周瑜与诸葛亮的建功立业与自己的遭遇结合到一起。而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样把历史人物与自己的遭遇结合到一起进行对比。最后,诗人抓住历史史实来借题发挥,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李商隐在《贾生》中的感情抒发。同样对昭君出塞的史实,杜甫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同情之情。而宋代的王安石却有“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感慨。因此,写景状物只是借题发挥,我们必须从中来推敲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抓住特征进行描写,领会鉴赏诗词意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在抒情过程中营造优美的诗歌意境。诗歌具有优美的意境,而意境总是通过意象产生的。我们在鉴赏诗歌写景抒情的时候通常把是否到达“情景交融”的地步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探寻诗歌的意境是鉴赏写景抒情诗不可缺少的环节。写景、状物是为了后面的抒情,而抒情又必须要借助景与物。例如: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采薇》是以一个戍边士兵口吻在写景状物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历来被认为是写景抒情最好的诗句,其中的“雨雪”写出了征人返回乡途中的艰辛。此时,与来时的“杨柳依依”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但是,我们知道写景、状物与抒情在很多时候可以有所侧重。有时候以写景状物为主,有时候以抒情为主。但都是对具体景物的内心感受。因此,诗人不仅尊重景物特征来描写。同时,在写景状物过程中带上诗人的主观感受。

总之,鉴赏诗歌必须从写景状物开始,通过景物来推敲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看诗中如何描写景,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其次,看诗人运用怎样的技巧写景状物,取得的效果如何;最后,看诗人如何借助景物抒发思想感情。这样,诗歌鉴赏能力就会逐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武.寻找诗性的回归――诗歌教学探微【J】.散文百家,2014(07)

篇(2)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篇(3)

【关键词】互导式课堂;诗歌教学;登高;场景描写

古诗词如何教学才能效果突出?估计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所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参极尽全力对一首诗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也许会把本来优美的诗歌进行残忍的肢解,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完美的意境与独特的魅力,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本文想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登高》为例,进行语文互导式课堂方面的探求。

“互导式课堂”强调“师生互导”,“师生互导”指教与学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即反馈与回授。师生互导的过程就是主体间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本节课尝试“师生互导教学相长”的方式,“学”在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在学情引导下调整,师生互导,优化课堂。那么,我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学情调查 练习引路

依据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然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体验:①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②前两联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时的学生还没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的复习,所以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够好。对问题①的回答,学生抓取意象不全,甚至不理解意象的含义,答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或者只有简单的名词,而无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意境概括不全面,只写出了“凄清”“肃杀”之类。对问题②的回答,没有考虑到写景的多角度多感官,要点不全;对问题③的回答,情感把握单一,体会不到诗人内心深厚复杂的情感,甚至套路化。

二、以学导教 移情入境

“互导式课堂”要求教师不要成为文本研习结论的判定者与宣读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充分的探讨研习,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对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学情检测学生没有答到我的预期答案,但反而给我下一步教学设置了新的目标。在学情反馈的引导之下,我没有急于公布练习答案,而是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①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登高》的朗读音频。极力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那个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诗人达成共鸣,甚至就化为诗人本身,身临其境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②动笔描绘当时的场景。在描写中再现场景,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三、以教导学 深刻体悟

高二学生有文本为依据,扩写成一段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准确感受意境、揣摩情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却需要教师的到位指导。我先就场景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归纳。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如下要点:

关于场景描写中的景的描写:抓住主要景物,紧扣诗中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运用联想与想象,感受意境,全面描出特点(这一点可以回答学情调查问题①);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多手法(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②)。关于场景描写中的人的描写:要对场景之中人的肖像、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绘,特别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就是诗人的情感(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③)。

指导了这些后,学生们继续讨论:关于景:诗人先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声,接着笔触由高处转向低处,凄清的沙洲以及沙洲之上盘旋的孤鸟;然后诗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萧萧而下的木叶,低头俯视,看到的是滚滚东流永不停息的江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雄浑高远的长江秋日图,从动静、远近、俯仰等角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关于人:描写了一位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多病缠身、独自登台、满腹忧愁的诗人;常年漂泊而生羁旅之愁,双鬓斑白多病缠身而悲韶华早逝,佳节之时独自登台顿感孤独寂寞,家国艰难于是忧国忧民。

讨论完了,学情检测的答案也就无需教师再宣读强调了。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场景描绘也就下笔如有神了。摘录其中之一:

13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夔州的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衣衫褴褛的诗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江边的一处高崖之上。形单影只的他满腹忧愁,正在极目远望。高远的秋空下,迅疾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木叶从天空中萧萧而下,漫山遍野一片枯黄。崖壁之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不断拍击着崖壁,洗刷着水中的沙石,清水白沙腾起了阵阵寒意。远处凄清的沙洲之上,一只孤鸟在迎风飞翔,盘旋不定,不时还传来几声猿的哀鸣。重阳佳节,本应是亲朋结伴登高手持美酒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此时,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诗人也漂泊异乡,穷愁潦倒,多病缠身,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痛苦、韶华的早逝,羁旅的孤独,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学生的小短文,抓住了主要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全面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深刻体悟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这一节课,教师巧妙引导与调整,学生积极参与与反馈,师生互导,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导,互为主体,强调“教”对“学”发生作用和“学”对“教”发生作用,这样就能教学相长,优化课堂效率。当然,教学互导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节课仅仅是初步尝试,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行探究。

【参考文献】

篇(4)

在《庭桔》中又用“渐渐”来描绘霜雪的融化,新颖而形象。孟浩然在诗中运用叠字的地方非常多,收录于《全唐诗》的孟浩然诗句共有266首,而用到叠字的就多达39首,54处。叠字的运用使诗歌显得新颖而具有表现力,同时,也赋予了诗歌复沓美,抑扬顿挫,层叠起伏地精练了诗的语句,造就了诗歌优美的神韵。虚词的运用是孟浩然诗歌的又一重要特点,有时在一个五言联中就用到四个虚词。而他的虚词使用非常到位,能非常准确地表达他的思想,更加细腻地抒发他的情感。例如在他的五言联“上人亦何闲,尘念都已舍”中,“亦”“何”“都”“已”都是虚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上人抛开红尘,逍遥出世的境界,诗人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孟浩然对虚词的使用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实词是表现诗歌内容的主要构成,在篇幅固定的情况下,虚词的增加自然会造成实词的减少,对诗歌内容的表达也会减少,孟浩然诗风平淡也源于此。但是要指出的是,虚词和实词运用数量的不同,还会造成诗歌语言在气势、韵律和节奏上的不同。

二、孟浩然诗词的结构艺术

语言结构的不同是一个作家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表现,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也有他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孟浩然的诗句中经常使用多个动词构成句子,有时在一句五言诗中会同时使用三个动词。如在他的《早发渔浦潭》中,“饮水畏惊猿”就使用了“饮”“畏”“惊”三个动词,还将“饮水”前置,使用了倒装句的方式。动词在诗句中高密度地使用,充分而又准确地表现出了吟诵对象的灵动和幻化,可以更加细腻而生动地塑造事物形象。使用倒装句也是孟浩然诗歌的一个特点。他的倒装句丰富多样、变化多端。他常常把句中的某些名词前置,而改变成别的假性句式。例如,他在《姚开府山池》的“馆是招贤辟”中将“馆”和“楼因教舞开”中的“楼”字前置,形成了假性句式,让诗句变得更有力量,更具变化性。而将宾语前置,用定语作为宾语的句式更是孟浩然诗句的一大特点。他在《自洛之越》中将“山水寻吴越”中的“山水”提到句首,而将原来的定语“吴越”用作宾语,形成了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假性句式。他有时候会将一句话的某一部分前置,单独成句,然后与剩下的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如《送吴宣从事》中将用作宾语的“平生一匕首”前置,然后与剩下的部分“感激赠夫君”形成一个完整的诗句。而《醉后赠马四》中的“四海重然诺”本来是定语,现在被放在句首,而将主语留下,又省略了系动词和标语,形成了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假性句式:“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意思是我听说白眉也就是马良是天下最讲信用的人),这种句式在诗中也很少见到。当然,这是我们按照现代语言的语法方式来进行分析的,孟浩然在当初作诗之时未必是如此构思,我们只是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简洁明了。然而,把要强调的部分前置,将其放在突出位置,用倒装句的方式来加强语气,也使诗句更有力量,变化更多。这种句式在孟浩然的诗作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精妙绝伦。

三、孟浩然诗词的创作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传递者,是用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孟浩然的诗句中运用到很多的语言技巧,充分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和内心,也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运用比兴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也是孟浩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中开头就以“北山白云”起兴,进而引发对隐者的描绘。暗用陶弘景“岭上有白云”的意境,又写到隐者的“只可自怡悦”,格调新颖,意境优美,是首难得的佳作。在《赠萧少府》中这样写少府的清明廉洁:“欲知清与洁”,然后用明月比兴:“明月在澄湾”,贴切新颖,歌颂之情流露其中。运用暗用比兴的叙述方式,将正义与比兴巧妙融合,堪称绝妙。他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用洞庭湖的浩瀚与汹涌表达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比兴之妙不言而喻。后面则使用两个比喻句:“欲济无舟楫”和“徒有羡鱼情”,用无船渡河和无钩钓鱼表达了仕途坎坷,为官无门,空怀一身抱负却不能施展,无法报效国家的惆怅与苦闷,也含有希望得到张说的举荐,能入仕为官的意思。比兴,让诗句显得婉约含蓄而寓意深远,是一种巧妙的诗歌语言艺术。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中还经常用夸张和想象,寓实于虚,使诗句更加真实,具有感染力。夸张和想象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夸张和想象一般都是言过其实、虚幻缥缈的,但是孟浩然却将它们化虚为实。“云梦掌中小”是孟浩然在《登望楚山最高顶》中的名句,意思是站在望楚山的顶上,看到云梦泽只有手掌般大小,是为了衬托出望楚山之高。其实唐代时期云梦泽早已经不复存在,那孟浩然又是怎么看到它像手掌般大小的呢?这就是一种化虚为实的手法,用以衬托所描写的对象,加强语气。“鲲飞今始见”是他《晓入南山》中的句子,意思是在南山上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鲲飞。而实际上,鲲只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现实中根本没有,这其实是孟浩然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把它描绘成亲眼所见,来加强诗句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四、孟浩然诗词的思想艺术

篇(5)

山路梅花

冯 山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指出本诗描绘梅花的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丛花令

张 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1.本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

答:

2.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发竹下①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

1.本诗颈联“直”“弯”二字,与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直”“圆”二字,在营造意境上,作用有何不同?试作比较分析。

答:

2.前人论诗,“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简要赏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与景会”的。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结合全诗,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独不见

沈期

卢家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注]①白狼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乡子 送述古[注]

苏 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咏梧桐

郑板桥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金山寺

王 令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常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②。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篇(6)

先说意象,意象是包含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像我们学过的诗歌《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潭水”,《雨巷》中的“雨巷”“丁香”,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的“冷雨”等。它们没有进入作者视野之前,都是客观事物,没有情感,而进入作者视野之后,便成为作者的表情达意的寄托,这就是意象。古诗词中一些意象的代表意义是固定的,如“夕阳”,它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它来抒发念古、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图”等诗句就是如此。又比方说梧桐,它代表着凄凉、悲伤、愁苦。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一种悲苦心情的写照。因此,读懂诗歌先要把握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再说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由一连串的意象组成。作者在创作诗词时,意象选择只是第一步,把意象连串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氛围来表情达意,就是意境。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凄美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组合而成,它们连缀在一起勾画出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在理解了意象与意境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借景抒情的两种表达方式。借景抒情中的景与情往往有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关系即正相关与负相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与以景衬情两种模式。每种模式在答题时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举例说明。

一、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西厢记・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黄花”“西风”“雁”,这些是古诗词中描写秋景常见的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古代文人笔下秋天就是一幅肃杀的景色,它不像春天万象更新,不像夏天生机勃勃,也不像冬天纯白无瑕,秋天是“天凉未寒”的季节,似凉非凉,似冷非冷,这种感觉最是恼人,所以一般文人都用秋景营造一种凄冷、萧瑟的氛围,表现一种或痛苦或压抑的感情。此时莺莺和张生刚刚新婚,本来应该开始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结果却因崔母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迫使张生新婚第二天就要去赴京赶考,就这样新婚燕尔面临分别,心中的无奈、痛苦不言而喻,因而此景正应此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离别的无奈通过凄清的景物全然表现出来。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这些意象组成的幽寂冷清的氛围中,客子又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种羁旅的孤寂袭上心头;而同时,又从这清寥幽美的风物中,领略到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因此我们在赏析此类诗歌时应遵循这样一种思路模式,即作者用怎样的景物(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以景衬情

如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篇(7)

在台湾诗人的众多乡愁诗中,余光中的两首乡愁诗――《乡愁》和《乡愁四韵》,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独树一帜的韵味,卓尔不群,一枝独秀于台湾诗坛浩翰的乡愁诗之林,因而倍受读者的青睐。

相同的审美追求

1、语言一样的平实而又自然。就语言风格而言,余光中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典雅而又华美,如《等你,在雨中》、《碧潭》。此类诗歌乃深得西方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之神韵;一类是平实而又自然,此类诗歌又深谙东方诗歌与中国传统民歌之韵律。《乡愁》、《乡愁四韵》和《民歌》等皆属此类。

《乡愁》的语言之平实近似口语,其叙述语言平静而又舒缓:“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就这样,让生命在时间的流程中自然流淌,没有修饰,也无须雕琢,其抒情语言凝炼而又淡然。“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只有客观交待而没有主观情感,只有景语而略去了情语。

《乡愁四韵》的语言自然如水流:“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如花开:“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如雪飘:“给我一朵雪花白啊雪花白”,如梅香:“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不用刻意去寻找,也无需着意选择,信手拈来,随口吟出。

2、比喻一样的准确而又贴切。比喻是传统民歌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余光中诗歌创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忌滥喻,忌泛喻,更忌那种生拉硬扯的拼凑之喻。比喻贵准确,贵贴切,贵传神。《乡愁》和《乡愁四韵》通篇都是比喻,且字字贴切,句句传神。《乡愁》采用的是暗喻:用邮票喻乡愁之虽轻而沉重,用船票喻乡愁之虽薄而珍贵,用坟墓喻乡愁之虽矮而生死两别,用海峡喻乡愁之虽浅而天隔一方。诗分四段,四处设喻,先写母子别,再写新婚别,而后写生死别,以上三别皆为最后写故乡之别烘托渲染。

《乡愁四韵》采用的是明喻:“酒一样的长江水”喻乡愁之沉醉,“血一样的海棠红”喻乡愁之烧痛,“信一样的雪花白”喻乡愁之焦虑,“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喻乡愁之芬芳。乡愁为意,酒、血、信、母亲为象,意象一旦生成,感人自然淋漓尽致。

3、旋律一样的整齐而又优美。诗的旋律由何而来?诗的旋律乃由结构而生,由节奏而动,由音韵而成。从结构上说,《乡愁》和《乡愁四韵》都是四段固定式结构,诗人采用最通用的民歌式结构形式:诗有定段,段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在用词上多是双声叠韵,反复吟咏。且四段四层,层层递进,从而给人一种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之感。在节奏上,两首诗都是每段每行节奏谐调统一。《乡愁》的每段每行的字数节奏是:三、十、四、五;《乡愁四韵》每段每行的字数节奏是:十一、七、五、六、十一。这样,全诗的结构在一致中有变化,节奏在整齐中有跳跃,读来自然是朗朗上口。

由此不难看出,余光中似乎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新月派诗人倡导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诗歌创作规范。此并非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恰恰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美的规律”乃是任何艺术创造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

迥然有别的情感韵味

1、平淡而又冷静,浓烈而又挚热。在《乡愁》中,没有一个字是直接表现情感的,读者也几乎感受不到作者的情感。诗人只是在平淡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寄托乡愁之物,在冷静中叙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几段乡愁经历。至于乡愁的感觉是什么,乡愁的滋味如何,作者既没有表白也没有流露。只要感同身受,读者自会理解,自能体会。较之于《乡愁》,《乡愁四韵》的情感要浓烈得多也挚热得多。在情感的表现上,《乡愁四韵》是强烈而又直露的,从而给人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求与热望。诗的一开篇就将诗人久压心头的思乡之情喷涌而出:“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诗中一连用了四个“给我”尚感不能尽情,在每一段的结尾又用了四个“给我”与之呼应。真可谓是一唱三叹,一呼百应。

在用词上,《乡愁四韵》也多选炽热之词:酒、醉酒、长江水,乃同源之热;血、沸血、海棠红,乃同宗之热;信、家信、雪花白,乃乡音之热;母亲、乡土、腊梅香,乃乡情之热。

2、在时间中延伸,在空间中展开。《乡愁》中的乡愁起始于“小时候”,延续于“长大后”、“后来啊”,高涨于“而现在”,直至于今后。可以说,乡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也困扰着诗人的一生。《乡愁四韵》中的乡愁则沉积于“长江水”中,凝结在“海棠红”里,寄托于“雪花白”上,蕴含在“腊梅香”间。如此看来,乡愁弥漫在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影响着作者人生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