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20:22: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堂堂的仪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性,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那“美”从何来?从学生一眼就能看见的外表上来。因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对学生将形成一种定势影响。为此,每学年上第一堂课,我总要挑选一套大家都欣赏的衣服在台上亮相。让学生从端庄、大方的衣着中感受到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治学严谨的人。衣着、打扮是一门艺术,需老师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二、感人的陈述
众所皆知:外在美只有和内在美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完美。也就是说:班主任除了要有堂堂的仪表外,更要有服人的谋略。这一点从感人的陈述中就可体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的:
①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时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和清新隽永的语言。在第一堂课上我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姓张,名叫绘标。大家知道这个名字的意义吗?对于它的意义,我也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才明白的。记得当时,我向父亲征求填报什么志愿,他意味深长地说出了起我名字的用意:就是希望我报考师范类美术专业来实现人生目标,有益于社会。从那一刻起,我才清楚地明白父母对我的期望是那么高、那么大,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应该长大了,应该肩负起责任了。在父亲的指引下,我明白了天底下教师这一职业是最光辉,最神圣的,并在短短的时间里立下了要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志向,而且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学院,后被分配到你们这里当教师。经过十几年的工作,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对农家子弟,归侨子女情有独钟……这充满情趣的语言犹如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使全班同学的精神为之一振。
②表露真情
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要懂得表露真情。表露对学生的深情,将使学生感到温暖。作为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从年龄上看,我是你们的兄长,天下的哥哥都是爱孩子的,所以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不妨告诉我,我一定尽力帮助,把你们从不愉快中解脱出来是我最高兴做的事。从职业上看,我是你们的老师,希望同学们遇到难题时,不妨告诉我,帮你们解决难题是我最乐意做的事。这段热情洋溢的话如一股暖流缓缓流入全班同学的心田。
③ 表明作风
班级虽是一个小集体,但学生的素质和心态各有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雄心勃勃,我是这样向学生表明自己的工作作风的:我看人,主要看他的现在和将来。以前表现好的学生要再接再厉,力戒自满情绪,为树立良好的班风作奉献;以前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不用担心我会把你看死,只要你今后有进步,你就是我心目中有出息的学生。同时,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我不欣赏那种不关心班集体的学习尖子,期末评三好学生,一定离不开全面发展这一条。简单有力的几句话不但消除了学生的顾虑,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这一环节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自我介绍能沁人心脾,表露真情能感人肺腑,表明作风能动人心弦、令人神往。
三、激烈的讨论
“满堂灌”的模式是学生最不欣赏的,有经验的老师总会留机会给学生表现表现。在这一课的后半阶段,我是这样组织学生讨论的:我十分认真地查阅了在座各位的材料,我惊喜地发现在你们中间,有学习尖子,有组织管理能力都很强的班干部,有体育健将、文艺爱好者等等。我想有这么好的班集体,再通过大家的努力,应该会把它建设成为班风、学风都一流的先进班级。虽然我们班的总体学习成绩还不理想,但是我们要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勤奋出天才,只要大家发奋努力,我深信我们班的成绩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一定会为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现在就让我们为了建设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和全面提高大家的成绩而出谋献策吧。一眨眼工夫,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不但使学生看到了一幅幅希望的蓝图,而且找到了努力方向,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关于高校教师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课对于一门课程的授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研究高校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教学表现和学生对于授课情况的评价,我们面向在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以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形式发放近200份纸质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统计分析,对于第一堂课中,教师对教学所采取的授课形式、导入方式、是否对学生做出常规要求、课堂交流互动情况、课堂教学态度以及不同学生对于第一堂课中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对于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视和认真对待的。85.8%的学生认为第一堂课老师的讲解和课程介绍,对自己能否对课程产生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课程导入的方式上,有近6成的老师会以课程背景介绍和实例解读的方式导入,也仍有11.1%的老师选择照本宣科的进行导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兴趣和共鸣的启迪往往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在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的评价中92.3%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而对课堂的好评度评价中,只有不到7成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这表明教师的教学态度并不完全和课堂效果划等号,科学的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授课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堂课与其他课不同,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对第一堂课非常重视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用能够给引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方法正确地开启课程,使学生留下正面的深刻的印象。同时,第一堂课作为一门课程的开端,教师应该将课程的整体安排和课程特点等进行有效的传授,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课程有专业角度的认识,并有意识能够以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也应该把握第一堂课给学生创造第一次接触和认知的机会,提出自己课堂教学的规矩和要求,把第一堂课作为一个师生默契开启的双向交流,这些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高校教师上好第一堂课应把握的环节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一般来讲,好的一节课需要前期充分的准备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而第一堂课的准备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充足的备课,二是了解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准备工作如果做得充分,教师就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发挥空间来驾驭整个课堂,对授课对象这个学习的主体加以关注和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使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
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准确的把握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课程的重点难点。然后要重点研究教材,把教材内容准确透彻的理解,广泛阅读参考书并搜集相关资料,使授课内容详实丰富。另外要对整体课程的授课计划做好内容和时间的分配,把握课程安排的节奏。最后就是编写教案,这也是将授课内容落于实践的关键一步,高校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教学思路到层次条理,从重点难点到前后衔接,从内容的完整到详略有序,这些都需要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用心琢磨和不断积累,这也是青年教师需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和学习的地方。此外,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把第一堂课的效果发挥到最佳,教师还应反复模拟练习,掌握教学节奏,熟练授课内容。
(二)把握好第一堂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中首先应该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个总体介绍,其中包括课程的内容安排、授课方式、知识结构、应用前景等环节,让同学们在第一堂课就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能从专业的角度更进一步地认知该课程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哪些帮助,在未来的应用中有哪些作用,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等等。在调查中,96.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第一堂课上需要进行总体的课程介绍,可见学生对于课程的第一堂课也能有客观的认识和需求。
其次,在课程的导入方式和对教材内容的引入上,教师应该注重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在第一堂课中,教师应尽量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精心安排实例。在调查中,50%以上的教师会以经验实例结合背景介绍来导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此外,教师应该利用好第一堂课学生高度重视的有效契机,将适合的学习方法、课堂授课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在第一次课上就认真地讲明,在调查中,95.6%的教师会在第一堂课上对课程提出常规要求。
三、高校教师上好第一堂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重视课堂上与授课对象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引导思考、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这其中,提问作为首要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能促进教师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够顺着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路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并领会含义。此外,课后交流作为师生深入沟通课堂内容的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这种直观的反馈有助于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在第一堂课的授课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更是可以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愿意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对课程的有效认知并愿意继续投入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在调查中,有86.3%的学生也十分认同,在第一堂课上如果老师加强师生互动的环节和比例,会更专注于该课程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授课情境灵活地选择和调整。一方面重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要适度地使用,因为有些课程并不是越“活??”,授课效果就越佳,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多媒体和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的优势,也结合教学过程和授课内容,将传统的教学手段融合进来。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贴合教学实际,不必为了增强互动效果就使用大量和课程无关的影像资料,ppt的制作要做到易于观看和理解,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运用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板书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字迹清晰等方面,避免教学手段的运用非但没有助力课程讲授,反而影响了学生们第一堂课对课程的良好印象。
【关键词】第一堂课 高等数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7-0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等数学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数学课。如何上好第一堂高等数课,将关系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以及日后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广大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介绍“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消除学习顾虑
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和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往往一无所知。一些学生从其它途径得知《高等数学》是非常难的一门课。譬如网上曾流传这样的帖子:“从前有棵树,叫高数,树上挂了很多人……”,因此,很多还没接触高等数学课程的大一新生,先对这门课产生了恐惧心理,这对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学生因为不了解高等数学的内容,所以才会害怕以致恐惧。为了消除这种恐惧心理,数学教师有必要在第一堂课上,简要介绍一下高等数学的内容、高等数学都学些什么?以及它与初等数学的联系与区别。给学生解释高等数学并不神秘,它产生于日常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可以举几个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来展现高等数学的威力,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二、激发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源泉。面对大一的新生如何让他们对高等数学课产生兴趣呢?首先应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才会对其讲授的内容感兴趣。因此第一堂课,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教师在着装上必须注意,不要求时髦,但一定要端庄得体,同时要精神饱满、有气质、有魅力。使学生第一眼就喜欢你,喜欢听你讲课。自我介绍必也必不可少,面对一群彼此陌生的面孔,尽量以风趣幽默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学习经历等,让学生感受到你非常平易近人、积极进取,时刻传递着一股正能量。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兴趣,拉近彼此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
信任是教学的基础,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的兴趣。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数学文化,譬如:数学的发展史、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数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国际上著名的数学奖项等。让学生从重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介绍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第一堂高等数学课上,还应重点介绍一下高等数学这门课的特点及学习方法。高等数学课是理、工、经、农等专业大一学生第一学期的公共基础课,是学好后续数学课以及专业课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学好其它课。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好高等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从思想上得到重视。转变以前那种被动学习的态度,虽然大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频繁的考试、没有了家长老师的外在压力,但学习的压力依然存在。大学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不可能像中学数学课那样面面俱到,在课堂上做大量的练习,一些课堂上没有明白的内容和老师没有详细讲解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学和消化。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而寻找新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其次,高等数学深度和难度不同于初等数学,在学习方法上也应作相应得调整:(1)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由于高等数学内容多课时少,一般老师上课讲解的都比较快,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上课的内容,集中精力听预习时没有明白的部分。及时的复习也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巩固消化一天所学的内容。(2)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是大学数学的魂,是数学知识转化处理实际问题的关键。(3)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可以将高等数学许多看似不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从中看到本质。如: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之间可以通过原函数联系。
四、制定学习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应对学生制定严格的学习要求。如:要按时到教室、上课不能讲话、按时间交作业以及迟到旷课等惩罚措施。用制度去管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这些规章制度能否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做到身体力行,以我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第一堂高等数学课上消除学生学习的顾虑,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快地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靳宝霞.关于大学教师如何上好高等数学第一堂课的几点看法[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3(66).
[2]张丽丽.如何上好高等数学的第一堂课[J].科教文汇,2006(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何上好会计专业第一堂课,对会计专业今后的
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对会计专业产生浓厚兴趣,为更好学习会计专业技能作好充分准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走进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课改新课程的专业必修课,笔者在第一堂课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尝试。
一、了解“钱途”,展望会计行业的职业前景
本着第一次与学生接触就要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思想,笔者尝试在开学第一节课,先不急着讲课本内容,而是先让学生知道会计专业是很有“钱途”的,分别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状况,中职学生毕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分析,同时还例举了身边成功校友的例子,如大家熟悉的温州市工商银行营业部个人理财室主任金颖颖,在校期间苦练技能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有说服力。同时告诉学生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CEO)中大约有29%的教育背景是会计专业,有35%的人是由财务执行官(CFO)升任的。说明会计在现代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特别强调了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根据某网站调查指数,在2015年中财务人员的平均每月收入起薪在2500元至3999元之间。这对于刚刚从初中毕业走向职业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也许已是一个诱人的薪金。通过这一系列的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产生学习会计的直接兴趣。为学生以后职业生涯规划立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数字书写,体验会计职业的规范要求
写字是人人都会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可是会计要写的数字与我们平时写的有所不同,它有着严格的规定。不仅每个字都要倾斜一定的度数,字的大小也有着严格规定。为此,笔者在开学第一课并没有急于组织教学,而是尝试在会计专业第一堂课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下发账页一张,然后请学生用事先已准备好的中性水笔在第一行的金额栏内认真书写一遍0到9的阿拉伯数字。对于这个简单的任务,所有的学生都很认真地参与了,这些已经写了10来年字的中学生第一次在专业的会计账页上写出了阿拉伯数字,除了一部分学生写得“工工整整”,还有些写得 “歪瓜裂枣”。这时不急着做点评,而是通过实物投影仪出示以前几届学生经过练习后而书写的会计数字,他们看了之后发出了惊叹声。接着,笔者又出示这几位学生以前入学时写得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告诉学生只要按规定的标准去反复练习,他们也同样能做到。那到底会计数字应该如何书写呢?接着笔者在黑板上一一做示范,学生们都认真地边听边试着写,逐渐地从最初的歪曲不一变成了标准的整齐一致,只是还需要后续不断地练习。像这样的会计第一堂课,既起到了一定的过渡作用,又能让学生们从入学开始就养成规范书写会计数字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了会计专业学生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感知学习会计必备的职业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观摩视频,了解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也就是单位的会计、出纳, 甚至是收银员, 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为了能让在就业竞争中本就处于弱势的中职学生有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在校期间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更突显其重要性和价值性。
笔者曾采访部分报读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并不知道会计包括哪些专业技能。为此,笔者曾在会计课堂第一节课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观看我校“校园创纪录”所拍的微视频,内容包括珠算、点钞、小键盘、传票翻打、模拟做账等等。珠算有“人机比赛”、“蒙眼盲打”等,点钞有“单指单张”、“多指多张”等,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会计专业原来也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一面。当然,第一堂课不能简单地成为观看影像课,笔者还给学生准备了算盘和练功券,在学生每看完一种技能视频后,再亲自动手进行尝试。他们尝试中都自叹不如,这时便借机在一旁鼓励引导,尽管我们现在和视频中展示的水平还相差甚远,但只要大家下功夫也一样能达到这种水平,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也随之被调动。从“观摩视频”开始上好第一堂课,能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为今后学生努力的方向明确学习目标。
四、模拟游戏,培养会计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程序设计 第一堂课 C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该课程中主要讲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对本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也影响到他们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因此如何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是广大C语言教师最关心的课题。
我校C语言课程组总结了C语言教学的经验,分析了学生学习C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秉着从程序设计的规律出发,从第一堂的授课内容开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C语言的第一堂课的重要性
在大学的学习中,许多课程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陌生领域的开放,这其中学生需要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方法,新的学习方法等等。正如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编程,第一次需要按照计算机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第一次使用形式化的语言进行设计。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同学在学习C语言程序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觉”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都听明白了,看书时对书中所介绍的语法好像也是清楚了。但是合上书本却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编写程序时不知如何下手。许多时候,教师在总结的原因是都归结为学生应该多加强练习,多编写程序。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也是非常好的学习编写程序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其中的问题。
学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新事物是非常陌生的,对于它究竟是“什么”是不清楚的。尤其对于刚接触编程的学生来说,C语言程序是什么,很多同学都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一味只讲解一些C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没有从本质上解决C语言程序设计是什么的问题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在第一堂课上,使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有一个本质上的、清楚的认识。并通过这种认识,引导学生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因此,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开了一个好头,那么对以后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从他们的第一堂开始,能够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C语言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二、C语言的第一堂课的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C语言的教师在对待的第一堂课时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是先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学习C语言的重要性的介绍,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等;然后接着就是介绍C语言的程序的例子;再次就是引入C语言的语法规则,对语法规则进行讲解等。
这样的授课方式开门见山,可以直接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知识,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可能会使学生陷入一个“语法旋涡”。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可能都是为了学语法而去学语法,不知道这些语法规则如何用,应该用到什么地方。随着学习的深入,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程序产生恐惧感,令他们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三、第一堂课应该讲什么
第一堂课应该讲什么?如何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笔者认为应该从授课内容的本质入手,使学生在第一堂课就清楚的认识到“程序”是什么,“程序设计语言”是的什么。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一个方向,使他们能了解,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学。
C语言程序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传授学生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因此在C第一堂课应该使学生了解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的本质。通过第一堂的讲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编写程序、运行程序的过程,并消除对程序的陌生感。
(一)程序的本质的讲解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可以归结为对程序的本质不了解。
但是,程序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充斥着程序的例子,并且计算机程序的本质与生活中他们所碰到的“程序”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教师首先应该通过这些现实生活中例子,例如,“新生报到程序”、“请假程序”等,引导学生对程序的本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其中的特征。从而指出程序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而既定处理步骤”、“程序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存在一个‘程序的执行主体’来按照其规定的步骤进行”、……。从而引出“C语言程序”的概念,并将其与生活中的程序实例进行对比,使学生能找到二者之间的“交点”,消除学生对“C语言程序”的神秘感。
(二)程序设计本质的讲解
虽然同学们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许多程序实例,但是许多同学平时都没注意“程序设计”的概念,认为程序设计似乎很神秘、很抽象的过程,尤其是把程序设计引入到计算机中之后。
因此在学生了解了程序的概念后,应该指出程序设计本质就是“设计程序”,即“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如何处理的一系列步骤。并且也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设计程序的例子,使学生充分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例如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程序,从一堆球中找出最重的球。
同时应该使学生认识的到:程序是指导、限定“程序的执行主体”如何执行过程的“蓝本”。为了能使“程序的执行主体”能按照程序正确的解决问题,设计程序者应该需要按照“程序的执行主体”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接着再指出计算机思维的特点,通过具体实例,明确告诉学生在编写C语言程序时,应该按照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去设计解题步骤、编写代码等。这是许多学生在学习C语言时经常忽略了的,他们在编写程序时通常按照人类的思维习惯去看待问题,结果编写程序时自然处处“卡壳”,认为自己C语言总学不好,时间一长就对编写程序失去了信心。
(三)程序执行过程本质的讲解
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归根到底是计算机按照指令序列中规定的操作对内存中数据进行处理。这部分内容属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硬件类课程的范畴,对于C语言的初学者来说很难认识、也很难理解的。教师应该在学生清楚了程序的概念后,抛出“冯.诺依曼原理”,并指出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程序中指令的概念以及指令执行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应该将计算机执行程序代码的过程和人类执行程序的过程结合起来讲解。例如,可以使用计算机“计算两数相加”的例子,分析人类是如何其求和过程和计算机是如何完成求和的过程。在基础上进一步引出“内存”的概念,以及内存在计算机处理过程的作用,为后面“变量”、以及数据存储的讲解做好铺垫。
如果能使学生接受计算机执行程序的本质过程,对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和程序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为了能帮助学生比较好的理解,对于课件中要求有生动的动画是必须的。通过动画的演示,展示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使学生可以有一个好的“感性认识”。
(四)程序语言本质的讲解
在学生了解了程序的概念后,应该指出“程序设计语言”的本质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工具。人们需要使用这样的工具将自己设计好的、限定计算机如何操作的想法与意图“告诉”计算机。其本质上C语言与学生熟悉的汉语、英语一样,其作用都是人们用来描述思维活动,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意图。
同时通过与学习汉语、英语的方法作对比,指出C语言与其他语言一样,都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人们必须按照这样语法规则,构建相应的“语句”,组成符合逻辑的“文章”。正式因为“文章”中的“语句”,程序运行时可以向计算机发出相应的“指令”,指导计算机如何执行,最终得到问题的解。
并且通过和自然语言的对比,可以指出学习C语言的目的和自然语言一样,也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她的“受众”―计算机,编写程序的过程也是按照C语言的语法规则,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指出学生学习C语言和学习这些自然语言的方法是一样的,C语言的学习不能只是“语法”规则的学习,而是应该在掌握了“语法”规则后,必须使用这个语言工具,表达自己的意图,解决实际问题。而熟练的掌握这一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完成。
(五)程序结构本质的讲解
在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有关程序和程序设计的认识后,需要列举一些简单的C语言程序,分析这些程序实例的结构。指出一个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的,程序结构的本质也是语法规则的一种。通过这些具体的程序实例,提出构成C语言程序最简单的“模板”,构建一个“填空”式的程序编写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课余按照这样的“模板”可以模仿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也使学生可以按照这样的“模板”去阅读程序。
通过“填空”式的程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规范学生编程习惯,降低学生的编程难度,同时也不自觉提高了学生编写C语言程序的能力。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第一堂课中需要时刻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问题。因为此时的学生是一个刚刚接触程序的初学者,并且关于概念的讲解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如果在开始时只是从理论上,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不注意学生接受能力,可能就会把学生堵在这些抽象概念的门外。甚至会造成其反的效果,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能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这些概念,以一种他们非常熟悉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这一点教师上课时要注意的。
五、与后续课堂的衔接
第一堂课不能只是课程的开始,它应该是整个课程教学的“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一个“指挥棒”。不能简单的把这些知识内容讲完了就可以了,应该把第一堂课的内容“辐射”到整个C语言课程的教学中。在后续的课堂教学时,需要时时紧密的结合这些本质概念,引导学生去学习,时时将知识点落脚到这些本质概念上来。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本质概念去编写程序;使学生在编写程序时又能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概念,以达到提高编程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变量”,紧密“内存”的概念,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变量存储数据”在程序中的意义。例如在讲解“选择”、“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紧密围绕计算机工作过程和程序体现人类的思维过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流程控制的含义。在设计、编写程序时,围绕“C语言程序是指导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使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结束语
在第一堂课中,通过给学生传授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本质概念,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同时也给学生的在后面的学习中,搭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为学生学习其他的语言,使学生做到“一通百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霖.谈谈中职教师如何上好基础会计第一堂课.中等职业教育.2012.5
[2]王洁.高等数学第一堂课的博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夏英俊.关于如何上好《高等数学》第一堂课的思考.科技资讯.2011.1
[4]关忠仁.C语言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7.3
耐克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有光辉的形象。
麦当劳为什么有魔力,因为它有光辉的形象。
教学和企管,有些方面是相通的;课堂和市场,有些层面上是相同的。
所以,上好第一堂音乐课,将学科品牌的形象魅力充分展示给我们的客户――既聪颖又挑剔的孩子们,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时注意和兴趣的程度。”“先入为主”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心理倾向,这在教学中也不例外――对于刚刚接触音乐课的小学生来说,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
站在新学期第一堂课的讲台上,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的新老师,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期待着新老师带给他们亲切的问候、美妙的歌声,期待着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
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我们是否思考过第一堂音乐课该怎样做才不辜负学生期待的眼神呢?第一堂音乐课如何开展才能让学生对老师的形象和音乐学科的魅力过目不忘、持久回味?
笔者有以下感悟:
一、端正思想,常规训练
在与学生长期共同相处的过程中,树立规范化的课堂纪律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说所有的孩子都缺乏自觉性,但是缺乏自觉性的孩子占了大多数。虽然音乐学习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但是,严明的课堂纪律才是一切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及时传达给学生有效新奇的信息,那么他们就会迅速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导致课堂陷入混乱,最终形成无法控制的场面,一旦这种情形成为音乐课的主流,那么想要挽回就困难很多。
因此,在课堂状态的把握上,教师要有主动权和责任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地强调不断地纠正,也需要教师的毅力与耐心。
新学期的第一堂音乐课,我都会明确提出音乐课的常规,但不会机械而又严厉地重复所谓的“规矩”。以进教室为例,上课铃打响后,学生在音乐教室外的场地排队等候,一方面可以平复课间玩耍带来的过于兴奋的情绪,一方面在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之后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序地进入教室,音乐的选择可以是本节课即将学习的新歌,也可以是已经学过的歌曲。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或者在老师的要求下像“小猫咪”一样随着柔和的音乐轻手轻脚地进教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音乐上来,在心理上首先为接下来的音乐学习做好了准备。
即使是像进教室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体现了音乐课有趣又有序的常规,其他像看指挥手势演唱、听琴声做动作等简单的常规也是非常有效的。我相信从细节入手点滴渗透并且做到循序渐进,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纪律,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变得更加民主、有序、和谐。
二、崇拜教师,热爱音乐
除了训练有素的课堂纪律和常规,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导向在长期的音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和专业修养是学生对教师崇拜和对音乐向往的内在动力。
优美动听、声情并茂的演唱,娴熟自信的演奏,富有个性的教学方式,亲切随和的教学氛围,负责任的教学态度都可以成为学生喜爱音乐课的原因。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具有很强的向师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异常高大,他们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
所以,教师在第一节音乐课上的仪容姿势、言谈举止、风度态度、歌舞弹唱所传达出的信息,无疑是学生衡量教师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品德涵养、专业水准的一把尺子。作为美的传播者,音乐教师除了注意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尽可能讲究自己的仪态及服饰,不仅要求整洁大方,还应兼具时尚色彩。课堂上表情亲切、动作端庄自然,语言规范、富有感染力和激情,为学生视觉和听觉多重感官带来强烈的愉悦感,继而在精神上获得美的熏陶,并深化对教师的信任感。
三、精心设计,出奇制胜
如何上好第一堂音乐课,还是需要音乐教师做足功夫的,备教案、备学具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要对音乐课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安排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活动,给他们足够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巧妙设计环节之间的衔接,甚至组织一些新鲜有趣的交流话题,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堂课,必定是成功的第一堂课。
终于和曾老师约定了访谈的时间。访谈那天,细雨霏霏,三帆中学的校园精巧雅致,雨中的校园十分清新。来到学校北楼的物理教研组,一位女教师从里面走出来:“你们是来采访的吧?”温和的语气中带着客气的味道。等我作了自我介绍后,曾老师说:“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34年,可谈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就谈谈物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吧。”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曾路:前段时间,学校开了一个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动会。我在会上作了一个演讲,题目是《终身备好一堂课》。
王永红:这个题目不错。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历史教师,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不知您用这个题目演讲的时候,是如何阐释的?
曾路:虽然,“备好一堂课,上好一节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还是觉得很有话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而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升学需求”。在我看来,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值得你为它付出终生。
王永红:那您讲的“终身备好一堂课”,具体意义是什么?
曾路:在我看来,终身备好一堂课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终身”不是指用一生的时间备一堂课,而是指用一生的时间积累、学习,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备好一堂课”是一个备好课、上好课、辅导好学生的完整过程,不能片面理解为只要提前备好课就能上好课。在上述过程中,备课是前提,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搜集素材,思考在你所教的学生身上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随着教学年限的增加,积累的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
王永红: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教师可以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读书来为备好每一节课作准备。您这里说的“积累”,也主要指读书这条途径吗?
曾路:不仅如此。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总结了四条,即“坚持学习、不停追求、潜心研究、勇于创新”。
在我看来,学习贵在坚持,要采取多种方式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教师必然要在教育观念和知识方面进行更新,因此,要不断学习。譬如我自己,从1978年至1988年,多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学习物理专业知识。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后,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多次参加骨干教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等,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
王永红: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的针对教师的培训非常多,令一些教师对培训产生了消极情绪。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曾路:我认为,明确学习的目的非常关键。如果一个教师认为自己教初中生只要掌握好初中课本的知识内容就行了、教物理只要知道物理方面的知识就行了,那么,这样的教师对不断学习就失去了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初中知识,你要把握初中和高中之间知识如何衔接,对于同样的物理概念,你要知道初中和高中各自要求到什么程度。初中知识受到限制,概念给出受到限制时,必须讲明概念或定律的条件。上课时你要组织教学,学生水平各不相同,你如何把握课堂?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你怎么办?总之,学生的头脑总是在不断思考不同的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教师不学习怎么行?
当然,学习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听专家讲座,还应该和同教研组的教师和外校的同行互相切磋,提高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通过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研成果。
另外,教师要不断反思,要有敏锐的目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例如,2003年,我们教研组就和北师大物理系郭玉英教授及研究生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他们在科研和跟踪国际教育前沿方面非常有优势,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同时,研究生通过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探究教法、学法,从而共同提高。总之,坚持学习就是要经常保持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王永红:那您一生“不停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曾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非常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有理想、有追求、高素质的人才。我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尽管2003年以后,学校安排我担任了教科室主任等职务,但是我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我看来,离开了教学岗位和学生,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在学校工作有三十多年了。在每一个阶段,我都有很明确的奋斗目标。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人们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对各种各样的竞赛和考试成绩都很看重。学生们一门心思学习,目标就是考出好分数,考上好大学。我的目标就是把课教好,让我教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我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1994年被破格评为高级教师之后,我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在教法上有所创新,并且在班级中形成物理学习的优秀生团队。20世纪90年代,物理竞赛比较火。学校搞了一个数学实验班,其中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好,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就坚持给他们进行物理竞赛方面的训练。连续十几年,学生在物理竞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所教的学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北京市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03年,我校实施课改以来,我又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共同和北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及教授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素养,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为自己制订了目标,向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的方向努力。
王永红:明确的目标让您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成绩也很显著。能不能说说您这些年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曾路:因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在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物理就是百听不如动手做。在怎么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科学实验、得出结论方面我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索。从1996年至2000年,我和西城区物理教研组的同行及教研员共同研究课堂教法和学法,突破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入课堂,并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和上公开课。
在2003年,我校物理组和北师大物理系合作,提前进入课程改革探索阶段,并设立了课题研究,如“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学生前概念对认知的影响” “学生问题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影响”“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在教法上,勇于创新,及时反思,改进提高。我们把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进一步结合,用数据检测学生在上课前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案和学案。课后,研究生又和我们共同反思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下一次的教学设计。
和北师大的课题合作一直坚持至今,学生收益很大,教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1990年至今,我几乎每年都撰写论文,有几十篇在区、市、全国获奖,还多次获北京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2006年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2009年2月,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习题的改编工作。2008年10月,我参加了人教社在宁波组织的全国课改研讨大会,在大会上代表北京市作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发言,相应的论文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评为全国中学物理优秀论文一等奖。
面向学生,扎根课堂
王永红:在学校里,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每一堂课上好是教师的责任。请问曾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
曾路:在学校演讲的时候,我曾引用了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的一段话:“我想,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
在我看来,判断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主要看三个方面:一、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三、是否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王永红:这要是落实到课堂上该怎么做呢?
曾路: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注意要突出学科特色,像物理、化学、生物要突出实验教学。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在测定大气压大小时我有个设计,利用大气压能托住管子中的水柱这个现象,先让学生自己体验:大气压可以托住量筒中的水柱。然后观察:大气压可以托住50cm长管子中的水柱。继而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托住1m高的水柱吗?再问:到底大气压可以托住多高的水柱?然后给学生展示三帆中学的教师用10m长的管子抽真空的实验录像。然后再带着问题看录像:如果换用水银做实验,大气压能拖住多高的水银柱?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趣浓厚,问题不断。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利用了小汽车和积木搭建的建筑物来创设情境。在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知识时,我就唱了一段,增加了气氛,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穿插讲些小故事,讲到“惯性”知识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了个公交车上的笑话:一个刹车,一位男同志踩了一位女同志的脚,然后女同志说,“瞧你这德性”。男同志马上回应“我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我从教三十几年,可以说教过的学生各不相同。我总是多看学生的优点,朝积极方面看。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成绩落后的还是优秀的,我都能平等地去看待,不会去讽刺学生或拿学生的问题向家长告状。
2006年,我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课本上的东西很快就能掌握。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复习。如果仅让他复习课本知识,也许他的中考成绩会更突出,但是会花费不必要的学习时间。这时,我就借给他一些高中物理的小册子让他自学,还聘请了高中的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提前给他辅导物理实验。我的父亲是1980年的资深院士,当时写了一本科普书叫《探索地球的奥秘》。我也借给这个学生看,他看了就会提一些问题,我不懂时,就让父亲给他解答。这位同学刚上高一就参加了高三的物理竞赛,还在全国竞赛中拿了二等奖的第一名。最后他被保送上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
王永红:这些心得体会凝聚了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思考。对年轻教师来说,要领会其中的深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您能不能就如何备好、上好一堂课给年轻教师提点具体建议?
曾路:首先是基本功要过硬。这些基本功主要包括讲、写、问(练)、演。
其次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譬如我自己的教学,就非常重视科普与物理课堂的结合、生活与物理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反馈和评价;关注对物理学习兴致高的学生,组织他们形成一个学习团队;做实验讲究趣味性;教学语言追求轻松幽默等。
年轻教师要多上公开课,增加实践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上课、反馈、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上课的时候还要注意细节。比如板书字体的大小、演示实验的清晰度、按时下课不拖堂等。
青年教师备课时不应只写PPT,因为PPT侧重知识的要点,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忽视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青年教师如果只准备PPT,是不能备好一节课的。除了准备PPT,还要写出每个环节的链接,写出教学难点、重点的解决方法,要关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
王永红:作为一名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教学改革的老教师,您对物理教学的一些变化肯定感受很深。最后,能不能请您谈谈物理教学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曾路:首先是教材的变化。物理课本图片多了,知识讲解少了,不强调系统性了。课本的变化迫使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因为学生看课本不能马上把知识学懂,必须要通过听讲、查资料、独立思考才能学习。
物理实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实验器材全了,多媒体手段多了,不少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而实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实验都是在课本上写好实验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做完把数一填就行了。现在呢,在一个题目之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步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验的能力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