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02:47: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解读
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依靠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完善与管理的过程。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最好的管理就是造就其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人才素质培养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条件。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要求大学生依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学习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人才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管理者从学生角度出发,给予大学生更多时间与空间,提供各种机会,积极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激发潜能,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进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PDCA循环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经过戴明改进成为PDCA模式,因此也称为“戴明环”。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可见,这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具有周而复始、大环套小环、呈阶梯式上升的特征。根据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特点,我认为将PDCA循环运用于此是十分适合且可行的。
三、基于PDCA探索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重视并提升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符合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也是适应我国繁荣复兴,增强国际竞争力,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发展战略。PDCA循环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个模式,相信将此模式运用于大学生自我管理中能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1、P(plan)计划强调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计划
目标是行动的导航,是未来的现实,有了目标便有了人生奋斗的方向。而现实中迷茫、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日益复杂多变,繁重的课业负担与沉重的就业压力常常导致大学生迷失了自己,缺乏目标。自我认知要求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生活现状,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将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方面整合一致进而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只有真正充分地认识自我才能够明确可行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相应计划。
因此,大学生要首先从内在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现状,结合外部特点找出问题,准确的现状把握,发现与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不可或缺。其次应设定目标,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找出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随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决解路径,这里也就要求我们具备区分主次因素的能力。最后就是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对策,注重细节,避免好高骛远,每一步都需要慎重考虑。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仅仅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PDCA循环,通过大循环里套小循环,注重每一个环节,一步步完善制定出最优化的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计划方案。
2、D(do)执行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在管理领域,执行的一种意义为对规划的实施,其前提是已经有了规划。现实中由于缺乏自我约束与激励,导致很多大学生想法很多,可是真的付出行动的却很少,可见执行力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较强的执行力是基于个人态度与能力二者之上的,端正的态度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积极的进取精神,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自身成长的关键性,并且通过学习与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提升其执行力。
执行力是个人目标完成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大学生在制定了自我计划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针对计划中的每一步,结合当前形势,实施对策,执行措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不半途而废,积极乐观,严谨踏实地按完成任务。
3、C(check)检查提醒大学生学会自我检查找出不足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而应该停下来对先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就像考试时,我们做完一份试卷,并非立即上交,而是还要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也应该时常反省,找出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具体是要对自己之前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效果检查,验证和评估,发现目前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反省才能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事物本质,尽量少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4、A(action)处理促使大学生加强总结并不断完善自我
想要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当然不能仅止于此,自我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断优化自我。通过对以前行为的总结,应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于自身的优势,即已被证明是有效果的一些行为,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好好利用,使其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我们的不足,则应该好好分析总结,认识到是我们哪方面做得不够好,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弥补改正,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将未达到的目标再次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一次次循环,从而达到自我管理能力不断螺旋上升的目的。
我们相信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运用于大学生自我管理中是具有现实价值的,大学生依靠自己的责任心与进取心,不断学习和加强社会实践提升能力,将内心的蓝图付诸于行动,通过自我反思与总结,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定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谭艳芳. 论高校加强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J]. 中国成人教育,2009,02:36-3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并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手段,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很低,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该文旨在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终身学习技能。文章结合国内外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设计开发了支持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工具――SRL APP(Self-regulated Learning APP),该工具主要通过任务理解、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和实施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和元认知调节六个模块来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初步选取北京某大学一年级的3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牛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最后,提出了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若干培养策略。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智慧学习环境;终身学习
一、引言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中明确指出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监控是公民适应21世纪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能力(黄金鲁克,2016)。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而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是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必备技能。已有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关键要素(Adeyinka&Mutula,2010;Kistner et aI,2010)。大学阶段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然而,目前很多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很低(Lee,Lim,&Grabowski,2010),导致学习效果不良、甚至辍学的现象(Tsai&Shen,2010)。因此,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机遇和巨大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学习者的需求。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学习环境已经从理想逐步变为现实(黄荣怀,等,2012)。智慧学习环境为提高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特别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学习分析技术的兴起为智慧学习环境下实时分析学习过程并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顾小清,等,2012)。本研究重点关注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终身学习技能。
二、文献述评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其学习目标而自发、主动地设定目标、采用各种策略、监控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过程(zimmerman,2008)。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自我调节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Pintrich和Zimmerman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自我调节,认为个人特征、行为方式和环境会影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Pintrich,2000;Zimmerman,2008)。而Winne则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自我调节学习,提出自我{节学习包括定义任务、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并应用策略和元认知调节四个阶段(Winne&Hadwin,1998)。
关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动机策略(如归因训练、行为控制等)、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评价等)和认知策略(如组织信息策略、细化策略、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进行干预(Dignath&BOttner,2008)。有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提示和反馈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Devolder et aI,2012:Ifenthaler,2012)还有的研究从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策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进行干预。但是这些研究更侧重于学习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把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循环迭代的学习过程,忽略反思评价以及反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者也无法根据反馈和提示信息进行适应性调整。
近年来,研究者也在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比如,有研究者开发了支持自我调节学习的工具gStudy,通过gStudy学习者可以创建笔记、检索内容、搜索信息、创建概念图、聊天等(Winne et al,2006)。很明显,这些功能都是认知层次上的,而自我调节学习主要是元认知层次的,更何况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因此gStudy不能很好地获取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还有研究者开发了多媒体学习环境MetaTutor,该工具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学习者在学习生物领域知识的时候进行自我调节学习(Azevedo,Johnson,&Chauncey,2010),但是MetaTutor无法自动分析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总体来看,已有的工具虽然能够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但这些工具都是侧重自我调节学习的部分阶段,并没有将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循环的学习过程,也无法记录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情境下产生的数据,因此需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开发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工具。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黄荣怀,等,2012)。然而,研究者和实践者大多聚焦于构建新型的智慧学习环境上,如智慧校园(于长虹,2015)和智慧教室(程敏,2016)的构建等,对于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技能关注较少,忽视学习者的内在变化。因此,本文旨在开发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技能的工具并探究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教育者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
三、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Winne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习者明确任务、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策略、监控并评价学习绩效,进而修改元认知(Winne&Hadwin,1998)。该模型强调自我监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核心,并且把定义任务与设定目标和计划分开,确保每个阶段的成果都在随时更新。这个模型反映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本质。因此,本研究以该模型作为理论框架,设计和开发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SRL(Self-regulatedLearning)APP,通过任务理解、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和实施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元认知调节六个方面来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该工具能够自动记录、追踪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自动推荐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学习进展报告,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绩效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从而调整修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策略,促进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该工具主要使用java和html5技术进行开发,并在基于Android系统
该模块通过任务评估帮助学习者激活元认知知识、激发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任务评估、已掌握知识评估和任务定义。该模块还通过任务描述、任务标准、学习单元浏览和截止时间使学习者明确任务目的和任务要求。不仅教师可以定义任务,而且学习者也可以定义任务。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学习者的任务完成过程。任务评估页面如图1所示。
2.设定目标和计划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描述并设定学习目标值,包括设定预期完成的学习单元数量、预期成绩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工具推荐的学习策略和资源,制定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当前状态模块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便于对目标实现进行跟踪分析,以提醒学习者及时完成学习目标(如图2所示)。
3.选择并实施策略
该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搜索、做笔记、总结、寻求帮助多种策略。搜索链接到百度,帮助学习者查找学习资料;做笔记支持学习者随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复习回顾和精加工;总结帮助学习者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寻求帮助支持学习者利用实时通信工具QQ和微信,帮助学习者从同伴和教师寻求帮助。学习策略页面如图3所示。
4.自我监控
该模块自动记录、追踪和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任务评估内容、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这些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在当前状态模块呈现,便于学习者及时查看学习任务完成进展。该模块支持学习者重复学习单元内容和测试,保留答题过程。另外,答题情况和历史记录还能记录学习者的测试时间和测试结果,为学习者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提供依据。
5.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完成进度,比较设定目标值和实际学习结果的差异,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反思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的合理性。另外,该模块还支持学习者总结反思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考遇到同样问题时可能采取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自我反思页面如图4所示。
6.元认知调节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绩效和反馈信息进行元认知调节,包括重新设定学习目标、重新制定学习计划或者重新学习单元内容,实现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过程。
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工具的效果评估
(一)实验目的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本研究设计开发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工具――SRL APP。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SRL APP工具对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样本
实验对象为北京某大学的30名一年级本科生。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随机分配15名同学为实验组,15名同学为控制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熟练地利用手机进行操作和学习。
(三)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Pintrich等(1991)编制的自我调节学习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共16道题目,分为元认知调节和努力调节2个维度,元认知调节维度包括12道题目,努力调节维度包括4道题目。
1.元认知自我调节(Metacognitive self-regulation)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调节活动,帮助学习者激活、整合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检查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2.努力调节(Effort regulation)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对努力和注意力投入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以及对学习策略的调整能力。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7点量表,1至7分别对应“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问卷Cronbach’a系数为0.8,信度良好。表1呈现了各题项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实验流程
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填写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前测问卷,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测量两组学生初始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是否相当。
第二阶段:实验组使用SRL APP工具完成学习任务,而控制组则仅仅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并答题,即没有自我调节学习机制。时间为120分钟。学习任务是阅读四篇英文短文并完成测试题。学习内容是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难度的四篇英文短文,每篇短文单词数在352至366之g。每篇短文对应5道测试题,形式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任务完全相同。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同学登录后,进入不同的页面。实验组同学在SRL APP的引导下,首先浏览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理解模块完成任务评估、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然后,学习该任务下的学习单元并完成相应的测试题,充分利用搜索、做笔记、寻求帮助(QQ或微信)、有道词典等工具辅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在当前状态模块随时查看学习进展;最后,通过预期目标和实际学习绩效的比较,反思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和目标完成情况,并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果学习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系统就引导学习者重新学习。控制组没有自我调节学习机制的引导,仅仅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四篇短文阅读,并提交答案。
第三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填写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后测问卷,后测问卷题目与前测问卷完全相同,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测量SRL APP工具对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样本,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得到两个相互独立的实验样本。由于样本容量均小于30,属于两个独立小样本,因此采用Shapiro-Wilk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Levene test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2可知,正态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由表3可知,Levene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认为各组方差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前测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协方差分析对后测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合理的。前测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后测问卷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同学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t=0 54,p=0 593)。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之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F=14.87,p=0.001),并且实验组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由此得出,SRL APP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五、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基于以上设计开发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和效果评估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引导学习者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和元认知调节实现自我调节学习是有效的。目标计划在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具有引导功能,学习者选择恰当的策略并不断利用系统反馈信息对学习成果进行监控、反思、修正和调整,进而提高学习绩效。因此,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助于促进其进行自我调节学习(Chang,Liang,&Liao,2013)。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引导学习者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我调节学习的任务条件和认知条件,通过任务评估,并根据个人的信念动机、领域知识和学习期望,设定学习目标并细化目标内容;其次,协助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并分层细化目标内容,通过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目标;最后,确保学习目标的切实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目标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行为、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习过程的监控。
(二)帮助学习者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学习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是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关键,学习动机通过时间管理间接影响学习行为,加强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监控能力(毛成詹,等,2010)。另外,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并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先前知识的整合和先前经验的激活。学习策略包括搜索、做笔记、总结、自我测试、自我评价、寻求帮助等多种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策略专题讲解方式,或者将不同学习策略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当然,学习计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学习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提醒学习者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主要指学习者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策略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策略结果的监控四个循环步骤(Zimmerman,Bonner,&Kovach,2001,p.21)。自我监控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主动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工具,及时监控计划执行和策略实施产生的学习结果。根据学习结果判断所选策略的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策略和学习行为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四)督促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需要学习者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自我判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在学习结束时,学习者根据学习结果判断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总结学习过程中计划调整的内容与原因。学习者通过预期学习结果和实际学习结果的比较,反思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合理性,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反思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从而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五)充分利用教师、同伴和环境的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学习是通过个体、行为与环境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现的(Zimmerman,1989)。个体通过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调节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自行为和环境中的外部反馈也影响个体因素,反馈是自我调节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Bangert-Drowns,Kulik,Kulik,&Morgan,1991)。学习者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实时获取来自教师、同伴和环境的反馈信息,并借助实时交流工具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反思评价,调整学习行为,进而促进学习策略的应用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增强学习者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意识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在内部动机的激发下、通过元认知的引导而积极主动地采用各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循环反复的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包括对认知、动机与情感、行为、元认知等方面的调节(Pintrich,2000),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明确学习动机,在具体学习环境中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设定目标和计划、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能够有效监控、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并结合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过程。通过本研究,笔者也发现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意识不够,认识不到自我调节对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性。因此,亟须加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意识。要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意识,首先,向学生明确说明自我调节学习的含义和内容;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内部动机;最后,教师将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整合到实际课程教学中,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为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依存—独立性认知的相关性,以无记名问卷调查、团体辅导与个体化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在徐州地区四所本科院校学生宿舍进行调研,从而提出促进和谐宿舍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依存—独立性认知
一、引言
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1]。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反映,大学生咨询的问题有70%是人际问题,并且许多大学生面对宿舍人际关系茫然不知所措[2]。而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关系是否融洽成为大学生能否学习生活好的重要条件[3]。因此,宿舍和谐关系的构建应受到足够重视。不同的自我认知方式,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4]。依存-独立性认知作为最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存在于每一位大学生中,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后续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和个体化咨询,以了解依存-独立性认知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继而为如何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给予科学支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徐州地区四所本科院校(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各500名,在选取被试者的时候保证了被试者的代表性及随机性。
(二)研究工具研究采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编制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并且对部分大学生进行简单而有针对性的访谈;第二步,根据初步访谈资料,整理筛选出相关信息;第三步,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并参考其他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形成问卷初稿;第四步,对部分同学进行测试,通过数据统计、逻辑分析,形成问卷定稿。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所涉及的问题包含对大学生依存性与独立性的调查,第二部分反映被试者宿舍人际关系以及对所在宿舍和谐度的满意程度。
(三)测试程序1.问卷调查每所高校由两位研究小组成员负责,以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各发放500份无记名问卷。抽样的初级单位是每一个楼层。根据每一楼层的门牌号码按顺序排列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宿舍,再从每个宿舍随机抽取一个学生。本调查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22份,有效率为91.2%。2.团体辅导与个体化咨询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试者中随机抽样进行团体辅导、单次辅导及个体化咨询方案如下:第一阶段:破冰阶段,通过微型演讲,达到带领者与团体连接,就团体规则达成共识的预期目标,用时10分钟。第二阶段:热身阶段,通过“有缘相识”“队名队标”游戏,达到增进成员彼此相识相知、增进团体凝聚力的预期目标,用时15分钟。第三阶段:主题活动阶段,通过“撕纸”“找伙伴”“宿舍人际关系中的我”等游戏,达到增进成员自我了解,探索自我依存性与独立性倾向以及反思宿舍人际关系的预期目标,用时30分钟。第四阶段:回顾阶段,通过成员分享心得体会,达到回顾总结的预期目标,用时15分钟。第五阶段:个体化咨询阶段,针对在团体辅导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同学,在自愿前提下进行个体化咨询。
(四)测试评分1.问卷评分方法第一部分共10道题,前5题考察依存性,后5题考察独立性。每道题的选项由“强烈反对”(1分)至“强烈赞同”(7分)共分7个级别组成,参与调查者的选择将直接由分数体现,分别计算前5题与后5题的平均分并比较大小。第二部分一共5道题,评分标准为:A选项2分,B选项1分,C选项0分,D选项-1分,E选项-2分。计算第二部分5道题的总分,≥5分记为“宿舍和谐”;<5分记为“宿舍不和谐”,多选或漏选均作无效卷。2.团体辅导评定与个体化咨询评估
(五)数据处理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结果与分析记依存性大于独立性的样本为A组,依存性等于独立性的样本为B组,依存性小于独立性的样本为C组,调研结果如表1(P<0.05):由表1可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A、B、C三组的和谐率不全相等,即徐州地区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与依存-独立性认知有联系。由表2可见,将B组与C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6),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6),结合表1,可以认为自我认知中依存性大于或等于独立性的学生比依存性小于独立性的学生有更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且目前尚不能否定依存性大于独立性的学生与依存性等于独立性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无差异。进一步分析,可以设想自我认知中依存性特征越明显,宿舍人际关系越和谐,反之,则宿舍人际关系越不容易和谐。
(二)团体辅导分析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往互动,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促使个体在交流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认识自我、保持自我和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加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1.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成员了解自我,探索依存性自我与独立性自我倾向。2.团体辅导具有帮助成员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作用。
四、对策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课程,提高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和培养人际交往的乐观心态。2.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及时对心理素质较差或者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进行个体化心理辅导。3.建立健全宿舍管理体制,培养合格的宿舍长队伍,发现宿舍成员自我认知中依存性或独立性特征,便于因材施教以及提前预防宿舍不和谐因素。4.注重大学生自我修养和人格完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彤儒,余婷婷.试论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90-192.
[2]王丽萍.论大学生人际问题[J].许昌师专学报,1997(3):112.
[3]叶世利.关于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若干思考[J].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2012(5):109-110.
[4]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R].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大学生;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成长
进入大学后,我们的生活视野更加辽阔,我们接触到了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认识到了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同学。同时,由于家庭环境、学习压力及个人性格等等,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出现攀比心理、自卑心理和嫉妒心理,他们往往在有着极强的自尊心的同时,又存在着极强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如果长期处于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症状,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认知行为疗法是社会工作中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一、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资源
1.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扰及问题:
(1)缺乏自信心和自卑心理
家庭环境状况、学习成绩等等往往容易成为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直接原因。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或来自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他们在与同学和朋友交流时缺乏自信心,进而,可能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的评价,导致自我否定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自信心不足和自我评价较低就可能成为导致大学生其他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2)孤独心理
一些大学生由于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等原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在课余时也仅仅和自己宿舍的同学走的近一些,和班级里的其他同学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心理。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和挫折引起的。
(3)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时,难免会产生相互比较的心理倾向。而在对比中,某些大学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对他人的长处、好成绩抱以嫉妒心理,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更有甚者,他们缺乏竞争的勇气,转而采取讽刺,挖苦的方式给他人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的良好品格修养。
2.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有以下优点和资源:
大学生知识储备丰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悟性也比较高。在个案辅导中,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以及较强的领悟和分析能力有利于认知行为治疗的顺利开展。
二、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
1.Ellis的理性情感治疗
理论基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求助者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概括为ABC理论,Ellis的ABC理论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增加了D和E两个部分。ABC理论认为,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即引发事件本身无法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求助者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有效的帮助是协助求助者克服各种非理性信念,形成一种有效的理性生活方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辅导目标分为两步:第一步,帮助求助者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第二步,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
2.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理论基础:自我指导治疗,基本上是认知重建的一种形式,主要在于改变当事人的自我语言。自我陈述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就像别人的话所带来得影响一样多。认知行为矫正法的一个基本现实是“行为改变的先决条件在于当事人必须注意他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表现及如何对别人产生影响”。
为了要产生改变,当事人必须要介入其行为的内部对话中,如此他们才能够在各种情景中评估自己的行为。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心理困扰大部分是认知历程受到干扰造成的,当然也有对社会竞争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善其情绪状态与行为,必须首先改变认知,也就是改变他们的非理性信念、负向的自我陈述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手段,树立理性信念和情绪。
三、介入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辅导目标主要包括:通过解决问题,恢复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沟通能力和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减轻以至消除他们的嫉妒心理。
在具体的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必须与当事人建立协同合作的专业关系,在确定辅导目标乃至整个辅导过程中都要争取当事人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协助当事人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内部对话主要由负向的自我陈述和想象以及消极的信念组成,并认识到其心理困扰主要来自非理性情绪和负向自我陈述;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用客观、全面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和问题。
鼓励当事人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尤其是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去学习如何待人接物,从而获得新的行为,同时鼓励案主以正面的信念看待竞争。在小组活动之后,应该让当事人反省自己的长处,使其感觉到嫉妒心理的存在是没有必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上帝是公平的,不可能给予一切你所希望得到的东西。
最后,社会工作者要同当事人一起回顾走过的历程,主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看到从容的面对困难,勇敢地与他人交往,摆脱盲目从众和嫉妒心理对当事人的健康成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帮助他们拟订一些计划,使其能更加从容的面对来自这些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四、评估总结
辅导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是成功开展工作、找出案主需要、帮助案主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同理心、接纳、尊重等方法的运用对于建立良好关系与增进案主信心非常重要。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很多的困扰和痛苦,但他们乐于接受帮助,有能力通过认知和行为层面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过程中真正地成长了,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能和知识,改善了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认知行为疗法为高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英)马尔科姆・派恩著,冯亚丽等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价值观;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2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12 [本刊网址]http:∥
一、课题的提出
早有专家预言:性别差异的研究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国内外学者对性别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颇多。但是目前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且多为理论性研究,与大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实用性不强。大学生价值观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有关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分析,旨在较全面地探明男女大学生价值观差异及原因,从而密切联系男女大学生实际,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依据性别差异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探求男女大学生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恋爱婚姻方面的差异现状,分析男女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差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反思我们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性别差异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育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问题的理论成果,并对现有研究进行反思。根据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二)实施阶段
本着重点研究的思路,主要针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恋爱婚姻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以泰安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回收后形成可供分析利用的材料,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以求探明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恋爱婚姻等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三)总结、结题阶段
明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现状及原因,进而提出针对大学生性别差异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总结形成可资借鉴的经验。召开结题工作安排会,就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四、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进展,并进行反思和探讨。为本课题的研究宝贵的参考借鉴资源和启发。
(二)调查法。随机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恋爱婚姻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科学手段对调查结果作客观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科学地开展课题研究,探求教育的方法。
(三)经验总结法。总结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教育的经验。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重点,积极倡导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男女生性别差异,因性施教,探寻更加有效的教育策略。
五、本课题研究成果及认识:
(一)成果:
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心理健康方面:女生学习就业压力高于男生;女生交谈、待人接物、与异往方面处理能力较强,而男生比女生理智成熟;女生因失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男生更大;女生自我认同感低,对自己相貌的满意度低于男生;情绪易于“烦躁”的比例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情绪疏导方面,男生多选择找“发泄”进行情绪疏导,女生则倾向于“找人倾诉”。
学业学习方面:学习内容上:女生更多的是学习教材,做相关题目或配套练习册,且更擅长语言类学习。男生总是应付书面作业,更多精力用于扩大阅读面,在理科方面的兴趣比女生更浓,更喜欢尝试动手实践。学习方式上:女生多是机械记忆,短时记忆能力强。而男生多是理解记忆。学习能力上:女生的记忆能力优于男生,而男性的空间认知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女生模仿能力强,而男生创新意识、质疑精神、创新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学业成绩上:女生面临考试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度小于男生,更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考核方式。文科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的学习成绩高于男生。男生理科学习能力强于女性,在理科学习中更占优势,成绩也普遍好于女生。
恋爱婚姻方面:在选择恋爱时机时,男生更主张打下一定的学业基础后再谈恋爱;女生的恋爱动机更倾向于通过恋爱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走向婚姻,共度一生;在择偶标准上,男生更注重女生的外在形象,而女生更注重男生的品质和能力;失恋时,女生感受到的打击更为严重,而男生则更容易摆脱失恋所带来的伤痛;在婚前方面,男生表现的更为冲动和主动,女生则普遍较为谨慎和矜持。
(二)认识:
1.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关注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趋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阶段。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为此,大学生要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主动学习心理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我,男生应着重提高自我认同感;注重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学会排遣不良情绪,加强受挫能力的培养。在就业方面,要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调整好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冲突。在恋爱方面,尤其注意女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女生情感化更严重,对失恋问题的调查表明,女生承受的打击更大,更难摆脱失恋的痛苦。另外,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建立有效的情绪疏通渠道。学校不仅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通过建立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打消对心理咨询的顾虑,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营造大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事业奠基的时期。大学生理应以学业为重。但是当前大学严进宽出的现状,使许多大学生虚度了年华。为此,我们首先要对大学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尤其是男生。通过进行自我认知和分析,所学专业认知分析,帮助他们尽快确立新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合理安排每天的任务,今日事,今日毕。其次,加强学业、就业指导。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且是自己应当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情。引导他们了解大学教育的特点,尽快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最后,要培养优良的学风。良好的班风学风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勤奋刻苦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也能制止不良风气的产生。但是不少学生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育者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早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3.针对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现状,正视大学生所处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成熟期,为男女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恋爱导向。首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成熟期。大学生的身体已经长成,心理发展正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一致,所以要正视这一点,促进其心理快速健康发展完善。其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性别问题,消除传统性别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性别压力。对于男女性别差异的形成,生理差异的影响是很小的,主要是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造成的差异。男女生理方面的差别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等手段,使生理上的差异通过心理和社会原因而日趋减小。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性别差异,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从而建立和发展和谐的两性关系。再次,为男女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恋爱导向。恋爱已经是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女生谈恋爱的意愿也在明显增强,而且女生更倾向于通过大学期间的恋爱来找到合适的终身伴侣。对待恋爱问题,女生比男生的态度更真诚,女生付出的精力和心思也更多。由于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缺乏,对恋爱对象的认知缺乏,导致失恋的高频率发生,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不因失恋自暴自弃,努力做到失恋不失志,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的态度女生更为慎重。但近些年,有趋向轻率的趋势,同居者人数逐渐上升。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恋爱引向不健康的道路。为此更需要教育者的关心和引导,从而保证大学生恋爱的纯洁与美好。
4.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针对其学习的特点及差异提出因性施教的教学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明了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恋爱婚姻等方面的差异及原因,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因性别而制定适合的教育模式,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进行解答,提高教育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能起到较强的实际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招聘;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63-02
1 问卷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杭州地区参加校园招聘宣讲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本次调查共发放190份问卷,实际回收184份问卷,回收率96.8%,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94.4%。本次被调查者中女生占33%,男生占67%;本科生占52%,硕士研究生占48%;学科涵盖理、工、经管、文、史、法、哲,基本做到了性别、学历、学科的平均分布(未涵盖艺术类、医学类、教育类与农林类)。
2 杭州六高校2009届大学毕业生关于校园招聘的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
2.1 应届大学毕业生自我认知的数据统计
这五道问题可分为两个大类,即对个人特性和职业发展的认识。可以得出以下三点:①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于个人特性的了解水平比较高,均值高于其他四题;②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比较清楚;③当涉及职业规划等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认识程度变开始逐渐下降,与工作越是相关的问题,了解程度越低。
在基于性别的差异性分析中,男生与女生在对“自我特点”、“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和“最喜欢的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要求、所需能力及其前景”这三个方面的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对“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求职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这两个方面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方面,女生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当下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较难,女生认为自己会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会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在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提高求职成功率。在“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方面,从均值来看,男生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女生,这部分源于是男生更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对自己喜欢的职业更有兴趣,更乐于钻研专业领域,在专业性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上好于女生,因此会加深对职业的认识与思考。
在基于学历的差异性分析中,不同学历的学生对“自我特点”、“求职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和“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这三方面的了解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最喜欢的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要求、所需能力及其前景”这两方面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对职业的理解,由于硕士生的阅历、社会经验、专业知识比本科生丰富,更重要的是硕士生往往在硕士学位的攻读阶段就已经广泛关注大学本科同学的就业情况,主动思考就业问题,因此认知程度更高。
在“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题上,无论从性别因素考虑还是学历因素考虑都存在显著差异,而“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和“特性”这两题上,无论从性别因素考虑还是学历因素考虑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特性与职业偏好更带有主观性,而学生相对更了解自己,更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职业,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发展道路。
2.2 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企业认知的数据统计
表1显示,在对于企业的认知中,核心业务和地理位置由于其确定性而广为学生所了解,但是较为隐蔽的企业性质、规模则了解不多,而无形的文化因素则了解更少。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较少;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并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上面。事实上,企业文化与员工本人价值观是否匹配是决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无论何种性别何种学历,所有的大学生均对此了解不多。
2.3 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岗位认识的数据统计
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能、能力素质要求的了解程度介于“一般”与“较了解”之间,这表明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这些内容的确有一些认识,但程度不深。另外,被调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工作职责的了解状况均值(3.419)明显低于对应聘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的了解状况均值(3.848),说明学生求职时,更为关注学历、证书、工作经验等的硬性素质要求,比对后发现自己达到岗位要求就纷纷应聘,等到面试时发现对于工作职责、内容并不了解,另有部分真正被录取了却发现自己实际上干不了这活,不能履行工作职责。
表2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工作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的认知无差别,而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则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看,硕士生对“工作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本科生。硕士生在研究生期间广泛的接触社会,也参与到一些项目工作中,使之对具体的工作职责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做好该工作需要的能力素质也有了更好的认识。另外,硕士生的大学同窗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对于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有着更加直接的认知。
3 校园招聘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总体来说在校园招聘中应聘大学生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职业及自我职业道路的认识程度不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当中。尽管有不少学生表示比较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能力、个性等,但是对于自己的职业偏好,以及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不够了解,并且对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要求、所需能力及其前景的认知处于一个模糊状态。学生不清楚自己具备了什么素质才算是具备优势,不够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更不能做到个人偏好及个人能力与职业选择的合理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参加校园招聘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增加了应聘的随机性,这势必会影响求职的成功率。
(2)缺乏真正意义上对自我优势、劣势的认识。如今不少学生将出色的个人素质当做应聘时的自我优势,但是没有结合企业和职位的需求,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应聘时真正意义的自我优势是你和企业的需求刚好吻合。
(3)对于企业本身了解较少。部分由于企业公开资料较少,也部分源于大学生没有下工夫收集和了解企业相关信息,因此对于企业的不了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应聘失败,甚至是实习期未结束就因为不合适而退出。
(4)相对于应届硕士毕业生而言,应届本科毕业生更缺乏对于工作本身的认知。因此,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向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请教工作心得应该是较好的提升途径。
4 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了解目前杭州地区高校校园招聘的现状,总结了高校校园招聘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局限之处,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应当对以下几方面作更深入的探讨:第一,扩大调查范围,增大样本量。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杭州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另外此次调查的样本量偏小,尽管得出一些研究结果,但不够全面,不能完全体现出目前高校校园招聘的特征与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增加调查对象,结合实际案例。可以分别对企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做调查,调查方式应该以面对面访谈形式为主,着重了解企业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看待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中实际情况,结合案例,分析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详细、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三,扩展调查内容。要将调查问卷问题做归类,将问卷设计的更全面、更有逻辑性,可以对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学生所作的问卷结果作以对比。
参考文献:
[1]时薇萍.从校园招聘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3):112-113.
[2]兆丰年.校园招聘会上大学生的N种不恰当表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2):41-42.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41—02
所谓元认知就是针对认知活动的一系列自我控制与自我意识的行为,是学习者自我计划、监督、调节、提问、反思、回顾的一个过程,它包括的内容有三: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知识。其中元认知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任务、认知能力以及相应的认知策略进行认识,而元认知监控则对学习者合理分配时间、计划学习活动、发现并纠正问题起到指导作用。这三者在元认知的实际应用中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联系,而元认知的核心则是对于个人认知进行有意识地控制与监视。
在元认知概念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计划、评估、监控手段就是元认知策略。在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对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起到监控与指导的作用,从而便于学习者能够评估与决定学习的整个过程,帮助学习者将思路理清,确定学习目标,是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
一、元认知策略对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意义
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的培训能够将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并将学习方式优化。因此,对于需要语言环境才能保证学习成果的英语科目来说,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元认知策略被大学生正常掌握其使用方法以后,就能在英语说、听、读、写等培养各类学习能力中贯穿进元认知理论,从而帮助大学生在英语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另外,在大学生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元认知意识与概念,就能够将能力培养的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培训相结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对元认知策略意识的提升,进而能够主动地运用元认知策略,使大学生英语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有效激发出来。[1]
二、元认知策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效率较低
大学生英语学习课程主要就是学习者在元认知管理下的学习行为,即以个人特征为依据来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策略的选择,进而对学习的效果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要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首先就必须保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控力与较高的自觉性。然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与目标,但学习计划并不详细,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并没有积极的主动性,评估学习过程的大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导致应用元认知策略的大学生寥寥无几。[2]
(二)英语水平影响
大学生英语学习其实就是其将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越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越是能够保证计划、监控、评估学习的效果。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往往都是成绩好的学生更乐于找出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通过持续改进方法使成绩进一步提高。因此,元认知能力与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主要反映在成绩好的学生会制定出完整的学习计划,同时还制定了计划执行的方法、时间以及目标。但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盲目性与随意性较大,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无法实现自我管理。而在元认知策略的评估阶段同样如此,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进步进行评价并将存在的问题纠正,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基本不会评价学习方法,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元认知策略应用意识不足
虽然大学生都想将英语学好,并能够掌握熟练的英语口语技能,但是真正能够实现的却为数不多。这个问题的主要根源就是大学阶段之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导致他们对教师有着过分的依赖性,对教师的安排也是盲目服从,根本无法实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分配时间。而教师也只是为了教学目的而很少会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加以考虑。除了现行教育体制以外,元认知意识与元认知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指导培训匮乏
虽然学习者的观念与接受能力决定了元认知策略应用的程度,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也有着一定的责任。从学习的角度上来看,教师既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更是指导者,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传授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元认知技巧,将学习方法不断改进,最终使学习效率提高。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并没有运用自身的元认知技巧,另一方面受迫于教学任务,更是无法向学生传授、培训相关的元认知技巧。即使是有涉及到元认知方面的教学内容,也会因教师没有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与管理,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运用元认知技巧。[2]
三、元认知策略下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侧重于培养元认知意识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学习自信心与学习态度构成了元认知意识,而元认知意识则是元认知策略应用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对于普遍存在的欠缺英语学习方法、依赖性较强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与观念进行调整与改变,可借助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特点与策略进行全面掌握,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学习英语的意义。从本质上说,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语言输出与输入的过程,它能够被学生掌控,能够自主实现测试、管理、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而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当学生初步认知元认知知识时,再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加深理解元认知意识,最终真正实现构建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3]
(二)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
学生对于元认知策略有了初步了解后,重点就是确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我们所说自主学习并不是自学,而应是基于教师的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其自我管理则在总体课程要求规划下开展。其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的作用,以个性化辅导、逐个访谈等途径,找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各自的薄环节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与途径,同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在沟通中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并付诸实施。
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周、月或是学期为单位。比如可制定周计划:每周一次英语角,以锻炼口语、每周6小时听力练习、每周一份英语报纸杂志、每周100个单词背诵等;月计划:每月两篇英语作文、每月一本英语读物等;学期计划:通过四、六级考试、阅读能力显著提升等。[4]
(三)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
自主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元认知策略核心的就是自我监控,大多数学生无法熟练掌握英语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这些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并确立学习目标后,却不知怎么实施,这样一来,如果学习热情退却,其制定的学习计划就必然被搁置,最终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缺失。自我监控能使学生及时找到问题所在,便于其改变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思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经过一个从外部监督演变为自我监控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之外,还应经常对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询问与关心,及时了解学习困难与问题,帮助学生将学习策略与方法进行改进。可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档案,并以学习进度为依据,认真记录、撰写档案,逐渐培养起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或通过自我提问单、学习文件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加强互相监控能力,或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系统来监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对学生网上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计入学生日常成绩。只有学生掌握了自我监控能力,才会及时对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进行调整,取得学习上的明显进步,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5]
(四)自我评估能力的加强
自我评估也是元认知策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上对自己语言、行为进行核查的一个结果,即核查学生自己对英语的掌握情况、学习策略的应用状况,或是对现有学习任务完成程度的评估能力。学生能够深入反省、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合理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也能够成功管理整个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并借助自我评估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找出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弱点与难点,所制定的学习计划与策略是否科学、合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期发放问卷,及时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合理调整评估方法;学生面谈沟通,协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弱项与强项,找准学习差距;小组互评,划定合理、有效、统一的评估标准,使学生评估行为的客观性得到提升;每个教学单元完成后,利用考核英语应用能力技巧的评估表,使学生自我评估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首要考虑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要培养出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合理应用与掌握元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知识。面对目前情况下,大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较少、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技巧等问题仍然是大学生运用元认知知识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从各类途径入手,先培养起学生对于元认知知识的兴趣与意识,然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习的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再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估能力,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掌握元认知学习策略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元认知策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合理调整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使得自己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万丽.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学习[J].安顺学院学报,2012,14(1).
[2]何新敏.大学生英语元认知策略使用能力培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5).
[3]杨静怡.论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