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00:52: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森林科普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落实标准乡镇建设、推进“四镇联创”工作
落实与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全市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实施计划和“平安”目标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人以此次蹲点服务为契机,充分利用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岗位优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干窑镇农业分布概况和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分析掌握干窑镇气象防灾减灾基础现状,为全面启动“创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夯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镇有关领导的沟通交流,协助镇党政办从组织领导、职责落实、队伍建设、应急准备等方面开展标准乡镇的创建和有关实施意见的制定工作。最终,干窑镇党委决定将创建“省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与创建“全国文明镇”、“省森林城镇”“市药品安全示范镇”一起并入“四镇联创”工作之中,并将其列入2011年干窑镇政府重点工作计划。
二、树立为农服务理念,做好特色为农服务
作为机关干部,平时与基层接触甚少,对基层工作并不熟悉。因此,我将此次蹲点服务工作看做是了解基层、接触群众的一次良好机会,并注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调研中树立为农服务理念,在服务中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力争在3个月的蹲点服务期中为干窑百姓做几件实事和好事。为此,我积极参加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下乡技术指导,深入农村田头调查干窑镇特色农业生产现状,并将调查情况总结形成《干窑镇特色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敏感点自查与对策措施建设》上报镇、条线领导审阅。此外,充分利用县气象局为农服务“大团队”和农业大户信息库等资源,积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和农业“两区”服务工作,带领县气象局农气专家走访3个精品农业示范园区和12户特色农业种植大户,并将有关大户纳入全县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为其提供全天候的气象预报与预警服务。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建立高效快捷运转机制
为了使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建立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快捷、高效的运转机制。
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兄弟街、镇、乡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我镇先后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镇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
三、加强督导,强化培训,提高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在基层,落实也在基层,我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努力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应急演练。年,进一步加强了对社区、企业、学校、河堤等重要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队伍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能力,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四、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机制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建立和完善了村(社区)基层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
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广播、宣传栏、传单、明白纸等多种载体,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月日,利用我镇赶集日举行了“防灾减灾和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民政、卫生、安监、公安、水利、国土、林业、电业、交通、建设、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参加了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业人员为群众开展咨询宣传服务。共张贴宣传海报50多张,出动宣传车6台,为群众讲解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前来参观咨询和索取宣传资料的群众络绎不绝。农口系统各相关单位以森林防火、动物防疫、防汛、农产品质量安全、防雷减灾等为重点,出动宣传车50多台次,下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国土、安监、科技等以地质灾害防治、矿山事矿、地震灾害为重点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以社区、村组、学校、乡镇为依托,重点宣传了防灾减灾、常见疾病防疫及公众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公安、交通等部门围绕社会治安、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开展宣传。
明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一、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预案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是继续加快预案编制进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切实做到各村(社区)都有预案,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制订相应预案,相关预案间互相衔接,不留空档,确保预案层级分明、规定具体、科学规范。二是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要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和管理部门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二、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根据国家、省、市、区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跟踪和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三、加快推进应急制度建设
抓好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应急工作制度。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措施,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打下良好基础。
四、认真做好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
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法制意识。推动全镇开展面向村(社区)和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
全县任务目标
2011年全县要确保完成万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5%,节能建筑占比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为“十二五”节能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责任分解
(一)分行业明确目标责任
1、工业。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全县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将工业企业能耗总量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分解下达,并作为对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评价考核内容。重点监控全县18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县工信局要与重点企业签订并落实节能目标责任书,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抓好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关口,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组织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对标先进、强化技改”专项行动,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广30项节能应用技术,工业主导产品单耗水平明显降低。在重点能耗企业引进推广能源管理师和能源管理员制度,在年耗能10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强制配备2名以上能源管理师和能源管理员,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强制配备1名以上能源管理师和能源管理员,大幅度提升全县节能管理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工作,年内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工业节能项目5项。按照省“双三十”要求,加大对区域内列入省“双千企业工程”的重点节能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力度,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当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形成的节能减排能力占本行政区域当年节能量的比例有明显提升。确保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环保局)
2、建筑。编制并组织实施建筑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以提高节能建筑比重为目标,研究制定部门规章和政策措施,完善建筑节能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实施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2个。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严格执行省公共建筑50%、居住建筑65%的节能设计标准,在建和新建建筑全部安装热计量装置;强化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节能产品检测、在建工程稽查、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节能产品使用等环节的闭合监管力度,确保全县城镇500平方米以上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绿色照明、太阳能集热及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新技术应用和普及。全年实现节能建筑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
3、交通运输。编制并组织实施交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节能、高效运输网络,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各类新增运力,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得投放新运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旧汽车,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车辆。2011年,更新双燃料出租车30部,更新其他车型出租车23部;淘汰老旧客车18部,更新节能环保型客车18部。(责任单位:县交运局)
4、商业和公用事业。编制并组织实施商业和公用事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对大型商场、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完成2.4万支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发挥流通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在超市、商场等场所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示范工程5项。进一步完善商贸服务业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年内组织全县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现场会1次。有计划地对城市供水、排水、供热、照明单位进行节能升级改造;2011年县内建设天然气加气站1座;在全县主要路段启动太阳能照明灯示范工程,代替能耗较大的传统路灯;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继续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社、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物价局)
5、农业和农村。编制并组织实施农业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加大农业农村节能降耗推进力度和循环经济发展速度。重点建设15个节能型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力争使我县节能型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累计达到50个以上;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污染排放符合总量减排要求。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示范推广4种循环农业模式,普及6类循环农业技术;在新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等节能新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00个,节柴灶2000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广新型农机具200台(套),农机化新技术实施面积达到3万亩,以降低农机作业用油消耗。(责任单位:县农工委、县农牧局、县农机局)
6、公共机构。编制并组织实施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建立完善各级各部门公共机构节能基本工作制度、组织协调机制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抓好公共机构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办公设备节能,利用市场机制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项目2项。全面落实《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2011年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节电率、节水率、节油率均达到5%以上,评选县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5家。(责任单位: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7、教育、卫生、水利等其他领域。编制并组织实施本系统“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大力建设节能型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空调、电脑、节能灯等节能产品,节能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展本系统节能降耗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培树本行业节能环保示范试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库容量,年内完成6.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其中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文广新局)
(二)各乡镇明确目标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计划安排。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把节能降耗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按照《节能法》和县政府有关节能管理的要求,健全机构、理顺职能、明确责任。按照承担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节能指标,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2、抓住重点环节,确保完成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承担的目标任务,督促、检查辖区内工业、农业、建筑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地谋划实施一批节能工程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推动我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措施
(一)细化目标责任,健全考核体系。一是细化分解责任。由县节能减排办牵头,组织县发改局、统计局、工信局等部门,按照省、市下达的工作目标,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细化分解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重点企业具体任务和推进目标,由县政府与其签订责任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责任体系,做到“目标、任务、标准、时限、奖惩”五明确,确保全县目标顺利实现。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坚持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年底考核制度,每季度通报各责任单位节能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三是严格兑现奖惩。坚持把节能目标完成和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依规严格奖惩。
(二)加大增量控制,调整优化存量。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口。继续严格落实能评制度,对“两高一资”、能耗高于全县控制指标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备案。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必须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工艺,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考虑产业链的延伸,必须达到同行业能耗、排污先进水平,必须将能耗、排污总量控制在核定范围内。对违规建设的“两高”项目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二是强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制定全县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及落后装备整体实施方案,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加强监察执行处罚力度,促进各企业加快淘汰中小型落后设备的步伐。三是培育壮大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强化服务,鼓励企业投资新建能耗低、污染小、产出大的项目,对低能耗、高产出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支持钢铁等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项目谋划,建立节能支撑。一是大力谋划实施节能减排类项目。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重点工业企业要把谋划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类项目做为项目实施重点,作为本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抓手,全力谋划实施推进。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重点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类项目谋划实施情况将列入全县节能考核的主要内容。对今年安排实施的70个县重点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类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和部门负责制,一月一通报,竣工抓验收,重点见成效;列入市重点的12个节能项目确保按期完成,实现项目年节能能力14万吨标准煤。二是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全年推广30项节能重大技术,县科技三项经费要侧重支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资金、项目占比达到1/4以上。
(四)实施动态监测,控制能耗总量。一是实施能耗总量控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实行总量控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进行动态管理。对超过限定指标的,及时下达预警通知并采取“两高”企业限产等措施。对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且节能指标完成好的乡镇和企业,适当调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使有限的容量发挥最大效益。二是继续施行每月会商制度。定期召开由县主要领导参加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龙山电厂、崇利制钢等重点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情况和建筑、农业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和分析,及时解决全县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五)发挥市场功能,加大杠杆调控。一是健全市场促进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加速推广节能产业化发展。邀请国内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专家,到全县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8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巡诊行动,帮助企业查找节能漏洞,同时推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二是强化电价杠杆调控。组织高耗能设备、产品大检查,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三是加强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节能信息沟通、共享,探索实行节能成效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相挂钩。
(六)实行能效对标,落实激励机制。一是深入推进能耗大户对标。采取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和同业对标等方式,分行业树立标杆,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信息。二是建立对标核查制度。把对标行动开展情况纳入节能监察和环境监察的重要内容。督导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三是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将节能技改作为工业技改贴息资金重点投入方向,对积极开展技改对标且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要素供应等方面优先支持;对不参加对标行动或措施不力、进展不快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
2016年,国家旅游局分两批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首批全省共有8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全省共有20家单位入选。我区成功列入第二批创建单位名单,将于2019年迎接国家旅游局的验收。
一、“全域旅游”的基本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特定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旅游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创新区。
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相比较,“全域旅游”有六大转变:
一是旅游开发、建设从单一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二是旅游产业内涵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平台转变。
三是旅游业发展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向开放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旅游体验方式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体验方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转变。
五是旅游管理工作从少数部门管理向多部门协调统筹推进转变。
六是旅游执法方式从旅游职能部门为主的执法管理向多部门协作综合执法管理转变。
二、武进旅游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实施了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16年,全区共接待旅游者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分别达到205亿元、99亿元,与上年度同比分别增长8.4%、9.6%、10%。截至目前,我区共有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1家),6个省二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区(点),4个省级自驾游基地,1个省级工业旅游点,14家星级酒店,18家旅行社。我区先后获得了“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旅游名片”、“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县(区)”等荣誉称号,提高了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全国“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也面临严峻挑战和深刻危机,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如:缺乏重大项目,发展增速变缓;投资主体单一,景区运营质量不高;旅游产品类同,同质竞争激烈;资源要素制约,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三、“全域旅游”工作的初步思路
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武进区积极筹备各项创建准备工作。区旅游局于2016年编制完成了《武进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初步规划了武进“全域旅游”的工作目标、实施战略和保障措施,力争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实现武进旅游的二次创业,助推武进旅游再攀高峰。
(一)工作目标
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在充分挖掘武进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精品景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旅游新业态开发,将武进建设成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的中国知名的时尚体验型旅游目的地,长三角高品质特色休闲度假胜地,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推动武进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经济指标
到2020年,力争全区年游客接待量23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左右;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实现旅游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幅11%左右。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 %,旅游业作为全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
2.创建目标
武进区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嘉泽镇创建“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
雪堰镇创建“常州市乡村旅游示范区”。
环球动漫嬉戏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太湖花博园、影视基地、高新区园中园等一批新建景区创建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
礼嘉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雪堰龙凤谷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雪堰南山村、雅浦村、礼嘉薰衣草庄园、湖塘骐骥庄园等一批旅游点创建“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
绿建区绿色建筑博览园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区)点”。
明都紫薇花园酒店创建“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到“十三五”期末,努力使全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省级工业旅游(区)点等的总数突破30家,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重点工作
1.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升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是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中,发挥“多规统筹”的作用。打破传统旅游资源观,通过“全域旅游”规划,统筹资源发掘和分析工作,形成“全域旅游资源库”。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建筑等人文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保持其民族特色、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确保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优化旅游发展布局。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域界限,把单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以点串线,连线成面,多线成网,形成一个全域概念明晰、区域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充分调动镇、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改造、市场监管秩序、公共智慧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
2.实施改革创新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新方式。
一是实施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市场运营”的原则,探索和实施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薪酬挂钩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国有景区运营效益和质量。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引入旅游名企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旅游资产管理和运营。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原来主要依托政府平台投资旅游、以国有体制机制管理运营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旅游产业。三是创新发展理念。加强旅游与现代农业、林业、工业、文化、体育、金融、医疗、养生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支持通过“旅游+”发展方式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
一是推动旅游发展载体建设。坚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淹城旅游区、西太湖休闲旅游区、横山桥风景区等旅游发展载体建设。各旅游板块在高水平规划的同时,要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特色为生命、以品质为根本”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凝练独特内涵,创新科技应用,强化体验功能,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大力招引旅游重大项目。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旅游项目,把旅游业纳入重点招商计划,特别要吸引一批旅游名企、央企到我区投资发展旅游项目。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旅游发展平台和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好做足做精传统旅游的大文章,同时,也要积极启动建设生态房车露营基地、商务会展旅游产品、青少年研学营地和旅游风情小镇等一批旅游发展新业态。
4.实施品牌建设战略,扩大武进旅游影响力。
一是塑造推广武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把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推广作为我区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围绕“花都水城、浪漫武进”的生态、文化和旅游特质,提炼具有武进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全方位开展武进旅游品牌建设和推介。鼓励旅游企业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契机,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武进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二是启动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不断丰富区域内旅游产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区域服务水平,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吸引力。雪堰镇、嘉泽镇等围绕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资源特色开发赏花采摘、民俗体验、特色民宿、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精品。通过品牌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旅游节庆美食、旅游商品展示等,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企业,形成我区的旅游品牌优势和旅游“软实力”。
四、关于武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旅游业正呈现出“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和竞争白热化”五大趋势。下一步,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武进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2017-2019)》,我们建议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统筹组织领导机制。组织召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常态运作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协调办公室。对涉及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专题研究和分工部署。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对产业政策、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工作统筹安排和监督评估。
二、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全域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全域旅游”发展与职能部门、板块、乡镇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设立相当规模的“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旅游重大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服务营销、旅游新业态培育等。
三、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由政府印发,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融入全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
四、加快实施一批重要特色工作。一是努力营造全域旅游氛围。近期,我们通过地方申报、网络评选和专家评审等方式,评定了“淹城冬雪”等“阳湖十景”,拟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努力营造全区关注旅游、支持旅游、打造旅游的良好氛围。二是精心谋划宣传推广办法。拟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中专门列支一块宣传经费,首先,对于评选出的“阳湖十景”,我们计划利用网络媒体、公益广告、公交站台等低成本平台进行宣传,力争将“武进处处是美景”的概念深入人心;其次,精心打造一部以各景区景点为载体,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立意新、特色明、引力强的宣传推广短片,在省内媒体投放,大力吸引周边城市市民关注;再次,编印一份精美的旅游小册子,在区内各大型酒店、景区景点等进行发放。三是逐步加大扶持力度。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向周边县区学习,逐步加大对旅游行业、旅游产业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
附件:1.武进区部分旅游企业名录
2.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
3.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招商项目调查表
4.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度假区、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等创建工作计划表
5.周边部分城市旅游产品供给相关信息表
常州市武进区旅游局
2017年9月5日
附件1
武进区度假区、景区旅游点、乡村旅游点名单
类别
序号
名称
等级
度假区
1
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省级
景区(点)
1
春秋淹城旅游区
5A级
2
环球动漫嬉戏谷
4A级
3
中华孝道园
4A级
4
武进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3A级
5
嘉泽艺林园
3A级
6
横山桥白龙观
2A级
7
三勤农业生态园
2A级
乡村旅游区(点)
1
横山桥龙潭湖农业生态园
省四星级
2
随园盆景园
省四星级
3
嘉泽成塘书院
省四星级
4
雪堰城西回民村
省四星级
5
雪堰太滆村
省三星级
6
雪堰雅浦村
省二星级
工业旅游区(点)
1
遥观光大环保能源
省级
自驾游基地
1
花都温泉
省级
2
春秋淹城
省级
3
龙潭湖农业生态园
省级
4
清都紫薇园
省级
星级酒店
1
九洲喜来登酒店
五星级
2
明都紫薇花园酒店
五星级
附件2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区域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与规模
建设单位
建设起止年限
计划总投资
已完成投资
2017计划投资
2018计划投资
2019计划投资
2017计划进度
2018计划进度
2019计划进度
备注
1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4个)
龙泉山郊野公园(嬉戏谷生态露营基地)
项目规划面积约693亩,规划建设停车区、游客服务区、房车营地区、移动木屋区、商业娱乐区、体育拓展区、田园山水区、奢野帐篷区等九大功能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露营地公园。包括3.35km乡村游道路。
江苏武进太湖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甲子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5
-2017
24000
17000
7000
竣工投入运营
运营
2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包括主游客中心位于嬉戏谷停车场,占地8亩,建筑面积2000㎡;辅游客中心位于度假区东,占地20亩,建筑面积约2000㎡;辅二游客中心位于度假区西口,建筑面积500㎡;科创中心3000㎡;园区内各节点景观绿化提升;停车场、厕所改造及智慧旅游建设等。
江苏武进太湖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25000
8000
10000
7000
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主游客中心、厕所竣工
科创中心、辅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竣工
全面竣工
3
乡村游道路(太滆、城西、城湾段)
太滆段长1.4km,城西段长1.96km,城湾段10km。
江苏武进太湖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15000
4500
4500
6000
太滆段、城西段开工建设
完成太滆、城西段;城湾段开工
全面竣工
4
太湖湾水上飞机项目
太湖水上搜救中心及相邻地块26亩,建设水上飞机航站楼及起降平台,定位为区域固定的运营基地(FBO)飞行员培训基地及华东地区重要的通勤基地。
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
2016
-2019
30000
3000
2000
15000
10000
临时起降点建设,机场开发建设
机场建设、购置飞机
机场运营
尚未开工
5
西太湖
(1个)
西太湖雅集园
占地5.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5大展馆组成的艺术群落。项目包含5大艺术馆整体建设安装费及后期改造费。
江苏花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12
-2019
22000
19600
600
600
600
完成办公区域翻新工程;绿化养护,日常运营维护
日常运营管理、维护;绿化养护
日常运营管理、维护;绿化养护
6
湖塘镇
(1个)
骐骥庄园二期项目
打造以马术等竞技体育、休闲娱乐、教育拓展、观光旅游及互动式有机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特色庄园。
常州骐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2500
1500
400
300
300
野外休闲骑乘,户外拓展、定向训练营,真人CS
水域改造优化,东门、停车场,游客休闲服务区等
特色住宿、高端休闲娱乐场所等
7
雪堰镇
(2个)
雪堰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造
对全镇区域内6公里雨污水管道、3.7公里环山游步道及停车场、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整治。
武进区雪堰镇人民政府
2016
-2018
8000
6000
1500
500
环山游步道开工建设;雪雅线提升
亭山路提升改造
8
太滆村渔业特色一条街
以徽派风格改造近50户的乡村旅游饮食一条街;建设长80米,宽12米的乡村旅游水产品交易市场道路;建设太滆村街面800米街面线缆入地项目。
武进区雪堰镇人民政府
2015
-2017
4080
3000
1080
太滆乡村旅游水产品交易市场道路竣工
9
嘉泽镇
(1个)
嘉泽环湖绿道绿色屏障工程
观赏花海和苗木休闲餐饮。
江苏田野生态有限公司
2016
-2018
30000
20000
5000
完成观赏花海建设
10
礼嘉镇
(3个)
常州薰衣草庄园
占地600余亩,以薰衣草等为景观特色,打造薰衣草旅游全产业链(种植园、婚纱摄影、精油提炼等),集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商业于一体的创意旅游综合体。
常州薰衣草现代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2015
-2017
6000
3500
1500
1000
继续提高园区软硬件设施,提高知名度
11
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
占地1200亩,以“一轴、两区、四篇”(一轴为园区主干道;两区为东区科普娱乐区,西区主题景观区;四篇为开心农场篇、生态展示篇、主题景观篇、科普娱乐篇)为核心,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农产品生产、农业体验、绿色主题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园。
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
2015
-2017
25000
15000
10000
游客服务中心,民宿、菊园、烧烤长廊、房车帐篷露营等,水产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中心等。
12
礼嘉丰润农业文化生态园
占地400多亩,种植高产、高效、保健、无公害瓜果蔬菜,建设健康养生、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目的的现代农业项目。
常州市丰润农业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
2017
-2018
4000
2000
2000
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正式运行投产
13
高新区
(1个)
园中园
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展示古树奇树,灵石巨石为辅,由低层现代建筑和古居民群组成,是集养心修身观赏于一体的私家别院,占地约46亩,建筑面积约17000㎡。
常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
-2017
40000
25000
15000
园区道路,园林绿化,河道景观,老房子室内及展馆设置。
14
前黄镇
(1个)
前黄状元文化园
位于前黄实验学校西侧,占地约6公顷,以“状元文化”为主题,包含状元阁、状元雕塑群、翰林苑、曹渎秋枫、及第桥等,打造状元文化展示、历史文化演绎、自然景观等相融合的文化公园。
前黄镇政府
2017
1300
500
500
300
完成规划设计及前期准备工作
完成景观项目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完成文化氛围的布置
总 计
236880
113600
59080
34400
24200
附件3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招商项目情况汇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所属乡镇或板块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与规模
项目总投资
招商项目进展
招商意向单位(投资商)
意向单位联系人
招商责任单位
责任单位联系人
备注
1
太湖湾
太湖湾游艇俱乐部
游艇码头紧邻万泽太湖庄园。建筑面积4500平米,规划停船泊位60个,功能涵盖游艇停泊、维修、旅游观光等。
3500
已签约
万泽集团
林伟光
常州万泽天海置业有限公司
杨增辉
因土地规划问题尚未能开工
2
淹城、湖塘镇
常州武进索亚风尚酒店项目、三勤房车营地
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打造华东地区影响力和创新力,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式温泉房车乐园。主要建设及经营主题酒店、品牌会所、温泉休闲区、房车营地等项目。
15000
已签约
中盈旅游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解亚莉
淹管委;
湖塘镇政府
谈正刚、樊烨、
曾桂
中盈集团法务部门在审核正式协议
3
礼嘉镇
礼嘉德国现代农业项目
一期规划建设500亩。
4500(欧元)
2017.3签约
GIC德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德国FAKT AG股份有限公司
礼嘉镇政府、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
4
嘉泽镇
嘉泽姬山古镇
结合嘉泽镇姬山文化、状元文化、花木文化,打造文化旅游集散地
650000
在谈拟签约
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区旅游局、嘉泽镇政府
5
太湖湾
渔港风情小镇项目
300000
在谈
中青旅领泽基金
华侨城和云南旅游
旅游局、太湖湾管委会、雪堰镇
6
淹城
泛淹城旅游区文化旅游项目
开发建设淹城遗址文化项目,春秋乐园室内儿童游乐项目等
3500
在谈
中青旅领泽基金
旅游局、淹管会
7
太湖湾
加拿大农业观光项目
引进加拿大先进的设施农业,需要农业用地1350亩,建设用地150亩。
15000(美元)
在谈
加拿大海卓诺公司
刘卓明
发改局
吕 骏
8
嘉泽镇
德国温泉项目
包括水上创意游乐项目及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
一期10000(欧元)
在谈
德国法克特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天山重工
姜文鸽
嘉泽镇政府
9
太湖湾
太湖湾嬉戏谷商业街项目
20个商铺、内街7000平,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300(美元)
意向
常州韩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10
太湖湾
太湖湾完美世界展示中心
利用嬉戏谷内一场馆做完美世界线下游戏产品的展示
2000
意向
完美世界数字娱乐技术公司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11
前黄镇
前黄杨桥老街
在杨桥进行旅游+养老+地产开发模式,涉地600亩
100000
意向
中冶十一局、无锡一建
12
遥观镇
遥观镇宋剑湖旅游项目
占地6.5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00亩,计划打造集湿地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亲子互动、民俗体验、商务会议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商业综合体
19000
意向
遥观镇政府
沈锡忠
13
横山桥
白龙观道教文化园——江南第一财
规划面积在200余亩,配套面积600亩,按国家4A级旅游景点标准建设,有“第一财”祈福区、道教文化体验区、龙文化博览区、太极休闲区等。
30000
意向
白龙观
附件4
2017-2019年武进区旅游度假区、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等创建工作计划表
序号
所属乡镇或板块
创建单位
创建目标
创建时序进度
联系人
联系方式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1
武进区
武进区
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启动创建
薛 鑫
2
太湖湾
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完成申报工作,
通过省级初评
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李云辉
13775208068
3
嘉泽镇
嘉泽花园生态小镇
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启动创建
通过验收
薛健峰
13961120688
4
淹城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蔡华
13914991675
5
太湖湾
环球动漫嬉戏谷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启动创建
创建
通过验收
李云辉
13775208068
6
遥观
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拟启动创建
创建
杜骏华
88712768
7
礼嘉镇
江苏嬉乐湾农业生态示范园
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启动创建
创建
通过验收
盛伟
13915016898
8
雪堰镇
太滆村
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启动创建
创建
许红卫
15240507601
9
礼嘉镇
常州薰衣草庄园
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启动创建
创建
通过验收
许望林
15251928588
10
雪堰镇
雅浦村
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启动创建
创建
邵国君
13951228782
11
雪堰镇
南山村
省二星级乡村旅游区
启动创建
创建
吕峰
13951228782
12
遥观
光大环保科普教育基地
省级工业旅游点
通过省级验收
13
绿建区
绿建区绿色建筑博览园
省级工业旅游点
启动创建
创建
14
西太湖
西太湖旅游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创建方案需等“苏澳合作园区”规划方案确定后启动
15
西太湖
西太湖花卉博览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6
西太湖
西太湖影视基地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附件5
周边部分城市旅游产品供给相关信息表
类别
地区
江宁区
溧阳市
常熟市
宜兴市
武进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个)
1
1
省级旅游度假区(个)
2
1
1
国家级湿地公园(个)
2
2
1
省级湿地公园(个)
1
2
1
1
国家A级旅游景区(个)
5A级
1
1
1
4A级
3
1
4
8
2
3A级
4
3
2
2A级
8
4
1
2
总数
15
6
5
12
7
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个)
五星级
2
1
1
1
四星级
13
15
3
15
4
三星级
6
4
2
17
1
二星级
4
5
1
总数
21
24
6
38
6
省自驾游基地(个)
3
3
1
3
4
省级及以上工业旅游示范区(点)(个)
2
1
5
1
2016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
(万人次)
2800
1600
1985.35
今年我区天气气候总体正常,无重大气象灾害发生,但仍呈现灾害性天气多发,极端气候事件显露的特点。冬季低温冰冻阶段现,持续暴雨初冬袭,大气静稳霾日频,对流天气初雷晚。春季气温低迷春来迟,阶段阴雨多滋扰,短时暴雨频造访,对流天气来去匆。夏季天气凉爽高温寥,日照偏少创历史,梅雨丰盈过程频,“凤凰”台风穿港城。秋季初秋连晴降水少,干旱显现火险高,雨少风弱雾霾现,冷强暖弱入深秋。今年主要气象灾害有:较强冷空气、低温冰冻、连阴雨(雪)、强对流(雷电、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台风、暴雨、雾霾等。
1-11月(截止11月中旬)我区平均气温18.7℃,比常年偏高0.7℃;降水量__01.5毫米,比常年偏多__7.3毫米;降水日数136天,比常年偏多0.5天;日照时数1234.5小时,比常年偏少382.3小时。区域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5.2℃;降雪日5天,积雪日1天,低温日(≤0℃)8天,冰冻日16天,霾日89天,雾日5天。
1、深化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提升决策服务成效。
(1)加强值守,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保障服务。面对我区复杂的天气气候条件和日益严峻的气象灾害防御形势,我局始终将气象防灾减灾、保障公共安全、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和保障服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年内较好地完成低温冰冻、连阴雨(雪)、暴雨、台风、强对流、大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保障服务,其中“凤凰”台风为历史上自9806号台风以来第二个穿过我区的台风,具有登陆次数多影响时间长风雨强度强等特点,正面袭击我区,给我区带来大暴雨和内陆区域7-9级,沿海区域8-10级,沿海海面9-11级大风,局部海域12级严重风雨影响。
(2)精心服务,做好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重大工程、关键时期、过程性天气等气象保障服务。根据今年的气象服务重点和业务工作特点,我局进一步完善天气预报预警流程和规章制度,严密跟踪监视、精心分析会商、主动扎实服务,切实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应对灾害天气、保障重点工作、服务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保障完成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重大工程、关键农事、过程性天气等气象服务。呈报气象呈阅件5期,气象信息内参29期,气象决策应急现场服务5次。
(3)积极融入,扎实落实“五水共治”气象职责任务。履行“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全力做好“五水共治”气象保障任务。根据“五水共治”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气象专项服务方案,全力完成气象保障任务,气象内参12期,重要天气过程专题周报43余次,重要气象信息短信120余条。按要求制定县域突发暴雨精细化监测预警工程实施方案,启动试点县(市、区)建设,落实“五水共治”专项考核任务。
(4)加强合作,发挥气象应急联动保障职能。主动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合作,强化联动应急与共推共建共享机制,与农林(海洋与渔业)、海事、水利、国土、旅游等部门共推农业、森林防火、海洋港口、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旅游景点等灾害防御和共建合作机制;与环保部门共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信息宣传和研究合作机制;与民政、科技等部门共推生态环保、综合防灾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与涉海、涉农、涉企、涉灾、涉防等多部门和行业开展数据共享和资源共用,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安全防御效益日益提升。
2、丰富公共气象服务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效益。
(1)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拓展宜居城区和民生实事新举措。继续修订和公布年度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承诺,全年有序开展数十类气象公共服务工作。继续推出并扎实落实气象为民服务五件实事,以为民实事工作呼应社会需求和群众关切。深化特殊群体气象服务工作,与区残联联合推进“气象进万家,心系残疾人”特色服务,谋划手语气象服务新模式。
(2)深化公共服务要求,拓展气象信息新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开设“__气象”官方微信和“__气象”官方新浪微博,提供“双微”气象新服务。完成__公共气象服务网升级改版,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善。
3、强化气象科技创新,提升专业专项特色服
务能力。(1)扎实推进__港口气象中心建设。强化方案调研、技术研究和合作共建,根据建设方案制定“八个一”( 一个前期调研报告、一套岗位人员队伍、一套监测系统建设、一套业务平台开发、一个服务流程制定、一批服务产品开发、一个周年方案制定、一套合作机制建立)建设任务,全面推进港口气象中心各项工作进度,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港口(海洋)气象服务20__年度提升方案目标任务,在加强沟通,促进合作;优化平台,促进服务;加强研发,丰富产品;优化布局,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升水平;建章立制,优化流程等六个方面得到有力提升。
(2)积极探索梅山保税港区气象综合服务新思路。针对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和科学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要求,积极谋划气象服务新思路,结合实际按“四有”标准(有综合观测基地、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固定气象服务联络人、有固定气象服务产品)积极推进梅山保税港区气象综合服务工作,努力发挥气象在保障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防灾减灾、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有序推动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再深入。依托智慧气象项目建设,建立交通、农业、旅游、海洋、防雷等专业服务分平台,气象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针对性有效提升。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各类专题专项气象服务,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做好重大项目和重大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影响分析评估。
1、有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
(1)按计划完成年度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依托__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平安__建设、生态__建设等各项现代化建设工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项目和技术支持,__气象现代化工作稳步推进,促进气象监测分析预报预警能力逐步提升。建设完成梅山综合气象观测站项目、__区智慧气象服务系统一期项目、雨雪冰冻观测项目等;中国气象局海雾综合探测基地试验项目启动建设。
(2)按要求推进“五水共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项目。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对“五水共治”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市区三级政府就“五水共治”气象保障工作的要求,积极谋划完成我区“五水共治”工程气象保障任务。开展突发暴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建设项目调研、实施方案制定、项目立项等工作。
(3)评估“__”谋划“__”,依靠气象现代化推进事业再发展。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计划,加快有序推进,尤其对部分现实存在困难的项目,进一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同时启动“__”气象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将气象现代化发展规划与我区总体规划体系以及我区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2、强化气象社会管理,推进企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
(1)突出重点,探索企业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__区危化企业多、临港工业密、企业规模大、经济总量集中,对气象灾害敏感度高、灾害危害大,尤其是雷电灾害防御形势严峻。__局紧密结合当地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以防雷安全监管为重点,以企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载体,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自管”相结合的防雷管理工作新模式,推进企业气象(防雷)减灾工作向社会化、规范化、常态化迈进。
(2)强化管理,规范施放气球活动各环节。为进一步消除隐患,规范__区施放气球活动,7月印发《__区气象局进一步规范施放气球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未按规定报批、未按审批规定使用氦气充灌、未按规定设置识别标志、施放现场无人值守等情况,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有关单位施放气球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高,施放气球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3)狠抓落实,防雷设计施工跟踪和防雷装置年度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克服我区防雷安全隐患大,技术服务要求高,技术人员不足,保障体制不畅等特点,进一步加强防雷技术服务和现场监督,努力保障重点企业、公共设施防雷装置运行安全,全年开展现场服务1000余次,服务企业350余家,其中定期检测检测点达到24000余个,年检及时率、复检率、应检已检率达99%以上。
3、强化气象服务入基层,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效益。
(1)建立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促进区、镇(乡、街道)、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梳理调整气象防灾减灾“四员”队伍结构完善,气象应急联动人员扩充至4000名;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和气象灾害特点,强化涉化企业以雷电安全为重点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跟进安全宣传、技术服务和部门管理,培育指导条件成熟的企业创建全省首批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单位(企业)。
(2)强化气象服务入基层。根据市区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开展基层气象服务站建设,送气象服务进村(社区)、重点单位、有关企业。建立健全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进一步扩大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联系卡”发放,纳入专业气象短信服务名单。针对农村仍是防雷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免费送防雷技术服务进村(社区),义务开展社区用房防雷安全排查。
(3)落实区镇(乡、街道)两级气象防灾减灾视频通报业务试点工作。完成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印发《__区区镇(乡、街道)间气象防灾减灾视频通报业务办法》,建立通报业务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试验,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气象信息互通和工作联防,进一步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决策会商信息互通机制,提升防御准备和应急反应能力。
4、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理清深化改革新思路。
(1)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使审批制度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气象行政审
批工作全面提速、上档,气象业务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1.3个工作日。在气象证明服务中简化开具气象证明服务流程,压缩办件时间,科室联动,调取当地自动气象站的监测数据传输到气象证明网络系统,使得服务对象当场就可以取走原本两个工作日才可以完成的气象证明。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严格执行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和气象非税收入收费标准。(2)理清气象行政权力清单。根据理清权力清单的总体要求,依据气象法律法规规章,认真梳理权力清单指导目录,从101项原始事项,确定61项权利事项,完整、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权力清单,做到依法履职、审批简化、用权规范。
(3)谋划防雷技术服务改革过渡。充分调研,开展防雷中介机构改相关问题研究及过渡部署。根据__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探索防雷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改革工作,经深入调研,基本思路形成,努力落实方案出台和若干家有意愿入驻本区的防雷技术服务中介结构的备案准备工作。
1、加强气象宣传,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根据__省宣传部、气象局等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宣传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气象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气象宣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成员单位职责,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全年结合我区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防御特点和科普工作重点,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等为契机,结合五水共治、生态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了“四进”(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宣传、广场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指导__实验学校校园气象站建设,一名同志荣获全国校园气象站优秀辅导员称号。
2、狠抓作风和廉政建设,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与反腐败工作,强化管理提高效能。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落实中央、省、市“八规六禁”和区委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部署,认真开展气象部门第十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__区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监察员主动向区纪委汇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情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等内容。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完成地方和部门两次财务审计工作,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和财政保障机制规范化。积极参与全区中层负责人作风效能考评,促进服务意识增强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宗旨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进一步提高,秉传承、强队伍、树形象,积淀深厚的气象文化底蕴,不断提升气象事业软实力。
3、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强化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研究,《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蔬菜种植的关系》、《__区霾特征及天气形成机制研究》、《__港口气象服务产品与平台开发》三个科技项目分别获区、市立项,5篇学术论文获得交流或发表。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加预测报、防雷、财务、信息、网络安全、法制等各类专业培训、业务比武和学历晋升学习。以“立足岗位讲奉献,服务群众创佳绩”为口号,积极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有序推进,为促进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根据中央和中国局的统一部署,3-10月集中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省市气象局和区委活动办的精心指导下,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规定动作,精心开展自选动作,坚持边查边改,有序进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组织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搞好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整改落实,加强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使干部职工深受教育,作风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
从今年工作实践来看,在工作中有以下四点问题和困难。
(一)气象精细化预报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社会管理能力还不能满足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更高更精细化更广泛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支撑能力提升不快,全方位多层次服务能力不够,精细化监测预警能力不强。
(二)气象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技术支撑能力不强,在保障临港工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核心领域方面切入点不够,具体抓手不多,服务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全民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理念还需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虽已初步建立,尤其在政府主导气象灾害防御部署和抢险救灾方面,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但全社会民众自主应急避险救灾意识还不强,应用各类应急知识主动开展自救能力不够。
(四)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与日益拓展逐年强化的气象工作职能不相匹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气象各类法律法规规章的逐步健全,气象部门在承担原有的气象基础业务工作基础上,在气象公共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社会管理等方面职能大幅度拓展和不断强化,急需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配置和保障机制配套,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气象职能的全面发挥。
(一)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建设、廉政和作风建设。加强气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创建工作质量。
(二)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特别是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分析预警和服务能力。做好气象服务民生、防灾、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推进城乡气象“两个体系”建设。重点在发挥效益、加强服务、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四)积极面对__防雷安全工作形势,强化防雷技术服务和社会管理。通过纳入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强化企业气象防灾(防雷)安全主体职责,通过防雷技术服务扩组,提高防雷技术服务效率。
(五)广泛开展气象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平安__”建设进程。
(
六)精心谋划气象现代化发展,开展气象发展“__”规划问题研究和编制工作。(七)深化气象改革,强化履职能力。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各项部署,重点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在正确履职上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