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物技术实习工作总结

生物技术实习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6 16:04: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技术实习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物技术实习工作总结

篇(1)

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均有DNA的提取实验,经过协调和整合,DNA的提取与测定实验统一安排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准备,设计和探讨不同植物和动物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技术.将这2门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避免了实验内容的重复,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基础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近8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共合并了16个实验,增加了6个综合设计实验,实验资源得到整合优化.此外,我们还专门制定了实践教学考核大纲,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数.在生物技术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为36周,共计28学分,较2004年前增加10个学分,时间延长了10周,其中综合性实验6门(18周,12学分);毕业论文20周(6学分);毕业实习时间为8周(4学分).开设的综合性很强的实验课程有“基因工程实验”、“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生物下游技术综合实验”、“水环境与水质分析综合实验”和“植物组培与细胞工程实验”.每个实践环节都有具体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对考核优异者由学院颁发奖励证书,以此激励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优化生物技术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新实验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将实验教学过程与具体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可以将教师的一些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开发为可供学生操作的实验,突出和强化本专业综合实验的特色;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科研工作.增设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实践、创新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技术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初步实现由知识学习向科学研究的转变.例如:酿酒是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学”实验教学中一个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课题内容与实验教学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过程中掌握酿造技术,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2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注重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及科研经费较多的优势,增设了一些具有实用性、挑战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围绕瓶装饮用水水质与安全的相关课题,我们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开设了“水质细菌监测”综合性实验,该实验内容涉及培养基制备、灭菌、平板分离、染色、镜检等综合技能训练.在实验前1个星期,先让学生明确实验任务和实验目的,然后让他们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步骤,拟定实验所需的药品及仪器,整个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批复后,学生可申请进入学院开放式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这类实验从药品称量、配置、仪器使用、检测到最后完成分析报告,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跟随老师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再如:为配合“分析化学”、“生态学”及“污水处理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我们开设了“水环境与水质分析综合大实验”,对星湖水质和水生生物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该科研课题的实验基地,开展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学生通过亲历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生物专业知识和科学实验方法,还能及时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热点及新方法、新技术,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对学生开放研究室和研究所,注重学生早期科研素质的培养

大学里的研究室和研究所通常只对做毕业论文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放,低年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科研精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我们学院在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学院将学生早期科研素质的培养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并明确了2种操作性较强的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一种是学生作为助手直接参与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具体实施办法是在每学年开学之初,学院将各研究机构承担的科研项目、拟开展的科研计划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从中选题.在与专业指导教师联系并明确课题后,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较为详尽的实验步骤,在交由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允许学生利用课余、假期及实践教学的时间,进入研究所或实验室从简单的科研前期工作开始学习.期间,指导教师会安排学生参加科研小组的专题讲座,让学生逐步了解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作科研心得报告、阶段工作总结报告等.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锻炼,学生通常很快能够把握工作要领,其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撰写科技论文水平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这一模式被安排在2年级的第1学期,并一直贯穿到大学4年级.学院对这一工作进行统一部署,2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到3、4年级的科研小组,通过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熟悉实验室的操作流程,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这样到他们真正进入毕业实习及论文写作阶段,学生不仅具备了独立完成教师交予的部分科研任务的能力,也具备了进入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的综合能力.另一种模式则是由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申请,经学校专家组审阅、讨论并同意立项后,由学校拨发一定额度的研究经费,然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这种对学生早期科研素质的培养成效显著,多名学生由此获得省、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奖.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促进下,学院研究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生命科学学院成为学校科研成果最多、科研经费最雄厚、社会效益较好、科研机构较全的单位,院内先后设立了生物研究所、特种水产研究所、生物医药工程中心、果树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先后承担省、市科研项目数十项,为科研与教学结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研究平台.

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优秀指导教师团队

生物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随着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科分化日渐细微,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现象愈来愈明显[5].在此形势下,打造一支能把握生物技术各学科前沿知识,素质高且富有科研工作经验的优秀实践教师团队,是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为此,学院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并实施了科研导师制,导师主要由学术水平高且富有科研工作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这些学术骨干牵头把相关专业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研究型、合作性的科研团队,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导师作为课题主持人,将一个大的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后,逐一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位教师.这样一来,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的课题参与者为了共同的科研目标共担责任,加强联合互助,学科发展的整体合力得到明显增强,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也给科研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些知名院士作为客座教授,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学院的科研力量,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层次,同时活跃了学院的科研氛围.目前,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有外聘院士1名,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8人.该专业还组建了生物工程科研创新团队、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果树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学术造诣深厚、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学院还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定编定岗,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聘任条件,激励教师勇于承担导师工作任务,勤奋、敬业、踏实地工作.

5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整合科研与教学结合的社会资源

学院自开设生物技术专业以来,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先后建立广州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肇庆蓝带啤酒集团实习基地、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星湖风景名胜管理局、九龙湖风景区、高要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四会贞山鳄鱼养殖有限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此外,还与广州杨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逸舒制药有限公司、肇庆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关,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可以为企业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利用企业的设备条件可以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或者科技创新活动.以生产促进科研,科研推动教学,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通过参与“产、学、研”结合活动,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也显著提高.

6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116-03

为加强高职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建设,根据全国农业职业示范院校教学资源协作组的要求,湖南生物机电学院与澧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及本省3所职业院校(2所涉农高职、1所涉农中专)联合于2012年3月对全省近50家农业单位(包括澧县等3个县级农业局、隆平高科等28家农业企业及部分种植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式采取发放调查表格和现场采访的方式,其中调查表格现场发放并收回的份数为62份,采用电子邮件填寄方式的为31份,共调查农业类专业毕业生93人,采访涉农企事业管理人员24人。根据调查情况,现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进行简要的总结与阐述。

1 湖南省种植业的基本概况及人才需求趋势

湖南省现有耕地约386.67万hm2,其中水稻年种植面积达466.67万hm2,2009年早稻种植面积为180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20万hm2,湖南稻米年产量约300亿kg,每年为国家输送粮食50多亿kg;湖南的杂交稻产业在全国具有优势,隆平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年制种量近1亿kg,年产值达10亿元,省内还有31家中小型公司从事杂交稻等农作物种子生产与销售;近2a来,随着土地经营权流转速度的加快,一批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类休闲企业等不断涌现,他们对新种子、新农药和化肥的需求显著增多,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对具有一定种植技术和农资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近5a作物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中,多数在植物保护和化肥类公司及其服务点工作,其次是在种子公司等企业工作(见表1);据调查,我省农业院校作物类专业毕业生平均每年约900人(本科、高职、中专),全省作物类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大约在2 200人左右,人才需求缺口大。以上数字说明;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加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社会对专业综合素质和主要就业能力的要求

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毕业生培养提出3点重要建议:一是加强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二是突出加强营销、植物保护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强企业的顶岗实习。根据企业的建议和对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我们对湖南区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主要岗位能力进行了初步归纳(见表2,表3)。

表2 作物生产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调研

[就业岗位\&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职业道德、态度\&主要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农资店(化肥农药种子)营销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农药与肥料主要成分的鉴定能力

2.种子质量检测能力

3.主要作物病虫害鉴别与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市场信息捕捉与分析能力

3.自驾车能力\&种子(专业种子公司)营销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水稻等主要作物的肥水、去杂等管理能力

2.花期调节与预测能力

3.病虫害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 市场信息捕捉与分析能力

3.较强的法纪法规意识\&种子繁育技术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制订具体的繁育计划能力

2.花期调节与预测能力

3.病虫害预测与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不断释疑的学习能力\&休闲型农业企业

综合管理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常见农作物与园艺作物(花卉)的

栽植与管理能力

2.主要畜禽的饲养能力\&1.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2.人群聚集的妥善分散能力

3.单位形象的维护能力\&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员\&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

为人诚实\&1.农药有效成分与肥料的鉴定能力

2.种子质量检测能力

3.主要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预报能力

4.拟订作物种植计划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1.良好的社交能力

2.政策学习与宣传能力

3.应急事态处置能力\&]

3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措施

3.1 全面引入农业企业主要岗位任职标准,推进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制修订了农业国家标准

1 356项,行业标准3 396项,地方标准8 194项,这些标准已被相关农业类企业广泛采用。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引入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将原有专业课程整合成5门专业核心项目课程。将应用化学、土壤与肥料、气象基础、微生物技术等课程整合成标准化作物生长环境技术检测项目课程;将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药学等课程整合成标准化作物生产技术项目课程;将遗传学、作物育种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组织培养等课程整合成标准化作物品种选育技术项目课程;将种子加工技术、种子机械、种子贮藏保管、种子包衣技术等课程整合为标准化种子加工技术项目课程;将生物产品营销、企业经营管理、公关礼仪等课程整合成农资营销项目课程。

将项目课程分成若干项教学任务,分别在“校中厂”、“厂中校”中完成。工作任务分为学习性工作任务与生产性工作任务,学习性工作任务载体可以是企业的真实案例、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的自主创新项目,也可以是摸拟的工作任务,以校内专任教师指导为主,在“校中厂”、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生产性工作任务是种子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以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进行实践操作,在校企合作基地(厂中校)完成,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学生互评,个人撰写工作总结,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点评,综合评定成绩。

根据近2a在澧县农业局张公庙示范基地、隆平高科技公司幕云基地、大方农化公司益阳基地、浏阳北盛镇水稻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亚华种业公司种子加工厂等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践情况,学生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越冬后大田虫害调查技术、机械育秧和插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田间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动手技能显著增强,毕业生被选聘到农业企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受到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好评。

3.2 建立功能比较齐全的校外实训基地 因作物生长处于自然环境,同时又受到生态区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校内建立种植、管理、农资营销与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功能比较齐全的实训基地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在注重校内基本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通过借灶生火的方式,着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点或厂中校)的建设,尽量将专业所需主要岗位能力的培养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

目前,已建立栽培管理(醴陵农业局泗汾镇、浏阳北盛镇)、选种与制种(隆平高科技公司幕云基地)、农资营销(大方农化公司益阳基地)、种子加工(亚华种业公司种子加工厂)等4个具有一定教学条件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后有1/3左右的学生可以到以上合作单位的农业合作企业或农资服务网点等不同单位就业。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稳定大宗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以规模化为起点,以企业化为核心,以标准化为手段,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田园化、水利化、良种化、机械化建设,形成保障有力、产业带动、服务完善、装备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今后将在2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是通过省农业厅土肥站的支持与关心,在常德建立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教学服务基地;二是增加栽培管理、种子、农资营销服务等合作企业的数量,使本专业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20家,确保本专业2/3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