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智能课程总结

体智能课程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0 20:35: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智能课程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智能课程总结

篇(1)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高校课堂教学;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计

0引言

现如今是信息碎片化社会,高校教育也受此社会氛围影响,其教学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将移动智能终端为教学载体,融入更多新媒体技术,与高校专业教学会产生剧烈化学反应,弱化大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灵活性,弥补传统高校课堂教学进程中的种种缺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学生也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展开自主探索,完成课堂教学上的知识延伸,展现移动智能终端之于高校课堂教学的巨大影响力。

1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结合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当代高校越来越多将智能移动终端与新媒体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希望以此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为大学生提供更佳学习体验。将现代高科技教学模式与传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相融合是不错的尝试,所以基于这一目标,本文主要对二者结合背景下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势分析。

1.1优势分析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微课程新媒体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这三者的结合极大程度发挥了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的固有优势,强化了课堂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与普及性。当前,大学生的智能移动终端持有率已经达到95%以上,它不仅仅是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的助手,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展开公共艺术微课程教学,可以更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更加自由,也能够充分利用零散时间与碎片化信息实现学习整合,在极短时间内就获得知识点,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对高校普及公共艺术文化知识也很有帮助。另外,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也能够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质量,它可以以新媒体微课程作为建工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例如国内某高校就开发了“中国民间织锦艺术”根据校内实际资源及教学状况,将云锦内容配合智能移动终端融入到微课程当中,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了解的事物出发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云锦的学习印象,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该课程教师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状况来调整学习进度,控制教学流程节奏,这也更好的体现了智能移动终端对学习进程可调控的有效功能机制,它合理把握了教学节奏,找到了适合于课堂教学开展的学习方法。

1.2现实意义分析

将智能移动终端、微课程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三者融为一体,这对高校课堂教学开展具有极大现实意义。首先,它从传统中教师以“教”为中心逐渐转化到以学生“学”为中心,在此过程中充分遵循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启发性与因材施教原则,基本弥补了传统高校课堂授课中所存在的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缺乏针对性等不足,而且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展现了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将师生从课程准备到课后评价始终紧密联系到一起的实效性与互动性特征,对教学资源也实现了最大化有效分配利用。对大学生本身而言,开发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基础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化,打破学生在空间与时间中的巨大限制,并且在课程中它也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对强化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广度与深度都有巨大促进作用。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的结合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照比从前更多,基本消除了师生间的教学交流与角色壁垒,让公共艺术能够更深层次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当中。再者,大学生也可以通过随身携带智能移动终端,随时利用其新媒体媒介(微信、微博等等)与同学、老师交流,让高校的传统公共艺术教育不在那么高不可攀,逐渐转化为具有高度亲和力和普适性的教育交流过程[1]。

2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设计与应用主要分为前期分析、中期设计和后期制作3个环节,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课后总结评价,以下基于这4个阶段展开全面的设计分析,围绕“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中的“民间印染”内容,探讨了其在高校课堂教学的设计应用过程。

2.1前期分析

“民间印染”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中第十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主要讲述各种纤维织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染色方法来实现印花工艺加工,可用于各种被面、服饰与工艺品当中,极富中华风韵。该课程主要分为4个部分:民间印染的种类与制作工艺、造型特征、文化意义以及审美价值。在教学方案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教学计划。“民间印染”课程预计用两个课时完成,其中包括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印染相关概念知识,了解民间印染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制作工艺,同时熟悉它的工艺类型等等,最终向学生灌输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然后进行教学对象分析,该教学过程主要针对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他们都来自于非艺术专业,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对成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但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所以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与高尚情操。由于教学对象均没有艺术专业背景,所以“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并非专业的美术教学课程,而是主要以普及民间美术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面向学生,教师要尽量把控尺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过程。最后要为学生制定“民间印染”章节教学目标,通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微课程教学来明确“民间印染”本身的相关概念,能够分辨它的3种基本印染种类,并熟悉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历程,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来深入体会“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2]。

2.2中期设计

在该课程的中期设计过程中,主要结合教学目标与章节内容来总结重点内容,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结合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包括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这一微课程展开为例,以下具体来讲其教学设计流程。第一步,教师首先讲解“民间印染”的纹样造型特点,利用演示法和讲授法来结合动画素材,首先屏幕出现文字,渐渐隐去然后出现图片并扇形展开,学生根据图片来观察印染中的工艺纹样创造过程,看其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并在看视频后展开师生讨论总结,最后探讨“民间印染”的纹样造型特点。第二步,讲解“民间印染”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此时微视频飞入文字,图片扇形展开,此片段主要讲述“民间印染”与其它民间艺术的差异性,并从造型图案中反映在一定时期、地域内的民族文化,让学生体验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而“民间印染”正是这一重要载体。第三步,展开微练习设计,通过微课程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当前国内“民间印染”市场发展的症结所在,并思考如何寻觅新的市场以及其开发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并展开课堂讨论。

2.3后期制作

课程技术后,教师要制作“民间印染”的微课程视频并出来,如果采用PPT课件制作,配合录频软件来录制微视频课程,再利用录音话筒、电脑和教材及网络资料来设计微课程讲稿,在制作过程中录入教师旁白声音,加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在利用标记工具与画中画功能来渲染微视频,最后利用CamtasiaStudio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课件字幕添加,在视频美化后完成“民间渲染”的微课程视频制作过程。教师将做好的微视频发送到班级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就可以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接收并观看有关“民间印染”的微课程,展开重复观看深入学习。

2.4教学评价

结合上述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公共艺术教育微课程教学过程,教师可以给出细致的教学评价,并总结该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优化成效。首先要对教学本身展开评价,评价智能移动终端引入新媒体微课程展开高校教学的实操性,它更加贴近于学生现实生活,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改善当前传统课堂教学沉闷分为,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观看学习完“民间印染”的微视频后撰写读后感,了解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民间印染”的看法,并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内容,在下一节课上面向师生发表,然后教师给出评价,并展开师生再一次的讨论过程[3]。综上所述,“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拓展,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本设计还加入了移动智能终端与微课程先进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在信息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补充现代化设备,推行信息化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3总结

将智能移动终端与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联系在一起,实现三位一体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它的可操作性、具体模式、对大学生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优势,并展开了现实教学方案设计,充分展示了智能移动终端与新媒体微课程之于高校课堂教学的优越性,为高校教师开展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借鉴学习机会,积累了他们丰富的现代化教学经验,也为学生带来了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良好学习体验。在未来,智能移动终端也必将成为高校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实现多方实操经验汲取,配合新媒体微课程这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影响高校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实现高校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院

[1]颜芳.基于Android的移动课堂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5:20-22.

[2]任小媛.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开放微课程建设初探[J].考试周刊,2014(90):152-153.

篇(2)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创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26-03

Practice of Adding Innovation Education Reforma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urse//Wang Yunling1, Xi Jianguo1, Zhang Xiangmin2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ur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al cour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ocess, suggests that adding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reformation on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urse from teaching outline,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actice, course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novation; action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l

Author’s address

1 Vehicle and Motive Power Engineering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2 Law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多的院校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依托高校专业教学优势,将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失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发展方向[1]。本文以交通运输专业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为例,谈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高校创业教育。

1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2-3]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

1)ITS框架体系。确定适合交通体系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国家进行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实施、管理、设计提供依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用户服务、逻辑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通信体系结构、标准化工作、费用效益分析及评价、实施措施及策略等七点。

2)ITS关键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车辆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IC卡技术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都属于世界高端技术,研究深入,并且创造的社会价值很大。

3)ITS的应用。该课程主要介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多式联运系统、都市集成枢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车辆系统、自动公路系统、紧急事故处理等应用,这些应用与国民息息相关,创造了高额的社会经济价值。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产品,占领市场份额。

2 智能交通系统的学科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涉及车辆、交通、运输、道路、通信、控制等多学科。其基本理论框架从实践出发,经过抽象、概括、归类得出的科学实践的模型,反过来又结合各种技术措施用于指导交通运输实际问题。课程特点可概括为“概念多、理论多、内容多、理解不易深入”,而这也是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中反映最多的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理论框架来源于实践,但不是推理得出,而是通过归纳总结、反复实践验证得出合理结果,有了框架理论才可介绍主要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在讲述时,虽然强调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地位,并要求详细讲解,但是学生仍显得似懂非懂。由此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认为该部分内容意义不大,也就是“学了没用”,从而严重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从学生的考试中也可看出一些问题,在回答主观性题目时,存在的问题较多。对于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的解答主要靠死记硬背,考试过后很快就忘了,无助于这门课的学习;反映学生理解水平的论述题,学生的回答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就是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较差。比如,论述题“谈谈你对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理解”,学生一般将课本上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框架体系、车辆导航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内容死记硬背下来答上,并无自己的理解看法,对智能交通系统真正的应用并无太多了解。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要想学生所想。如今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多,心中所想主要是能够学一些有用的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就业。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与实践联系较紧密,可以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课程中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这门课程。这样,不仅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增强,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有利于创造互惠双赢的局面。

3 如何在ITS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

在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中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经验。

3.1 教学大纲

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大纲一般2~3年修订一次,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修订过程中,可在教学大纲中有意识地逐步添加创新创业内容。

1)在“课程基本要求”中,增加“了解当前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经济技术产业”等内容。

2)在“课程内容”方面,在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两大部分内容中,增加先进技术的案例。最好能以某一个项目为例,介绍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等内容。

3)“习题”部分,可以形式多样化,增加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

4)“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可以适当灵活,应当增加创新创业的思想,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单纯的普通试卷考核方式很难体现学生的全面学习成果,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3.2 教材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教材比较多,大多是系统性、综合性的普通教材,如《智能交通系统概论》《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原理与应用》等。笔者建议可以选取这类教材作为主教材,系统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增加智能交通系统有关创业实例作为补充。教师在授课时将辅助教材融入主教材中。当然,也可以自编教材,侧重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以教材结合创新创业思想,将案例编入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知识中去。当然,因这类教材专业目的性强,可作为教师、学生的重要参考教材。

3.3 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是在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授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的接受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和适当教材,选取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

笔者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已有4年的时间,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尝试研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1)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授课时,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模拟情景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是处在积极的、主动的地位,教师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创造性实践活动中来。学生需要动脑动手,亲手操作,进行观察、收集、分析资料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性的能力和创业意识,使大学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两大部分内容中,引入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讲述一些世界前沿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及其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入当前国际或国内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产品,如智能车辆技术、车辆模拟驾驶技术、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智能交通控制、交通监控图像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不停车收费等技术产品。

2)授课顺序适当调整。通常的授课程序是先讲智能交通系统框架体系,再讲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最后一部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学生普遍反映前面听着没意思,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行顺序调整后,先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联系国内及国际上实际的应用成果,接下来介绍要实现这些应用需要哪些主要的技术,最后介绍实现实际的应用效果不仅要有技术支持,还要有框架体系支撑。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角色的适当调整。对于授课内容中比较偏重于理论、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甚至让学生当老师,上讲台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述,而后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再进行重复讲述,直到学生都理解了为止。另外,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部分,可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查询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并适当发表自己的看法。实践表明,这样做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学生验证学习内容、增加直观认识并进一步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可通过现有的教学设备开展课程实验,切实接触其核心技术。做实验时,不拘泥于参观、演示等被动的方式,可进行拆解观察、编程修改等模式。也可通过布置实践类作业,完成学生自主的实践环节。

智能交通系统这门课共开设了车型自动分类系统和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两个实验,可将这两个实验设计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前只告诉学生实验目的和必备的实验设备,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实验技能、方法,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布置实践类作业,如布置调查社会性停车场的智能控制模式、调查车辆智能控制设施等实际调查类环节,并衡量其社会经济价值,进而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理想。

3.5 考核方式

课程结束的考核可以总结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结果看到自己的学习程度,一个合理的考核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死板,尤其是理工科课程,多以试卷考试为主,学生需要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对于智能交通系统课程,在适当引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后偏重于实际应用,概念等识记部分的比重相应降低,可采取布置论文、大作业、项目报告或者辩论口试等形式。考核形式亦可不局限于一人一题或一人一卷,可以分组协同,共同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具体选择何种考核方式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采用非试卷的考核形式,应做好考核计划并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以更好地考核每个学生的学习实践水平。

4 预想

通过融入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思维,为创业积累一些理论基础。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可能终究只是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并训练部分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在课程考核中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于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可组建创业兴趣小组,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合作,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模拟创业。考核时,可要求学生交付企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企业年终总结等资料,分别予以考核。对于创业兴趣不大的学生,可按常规进行考核。

通过以上课程改革,可望实现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项民.基于专业教学的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68-69.

篇(3)

关键词: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联合培养

1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施背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通知》(京教高[2015]1号)提出共建高校双方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和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项目于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目前主要采用“3+1”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第4年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2“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方案的构建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大学,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京为一本招生,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北京市属学校,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京为二本招生。两校要交叉联合培养学生,需要充分考虑两校的生源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2015年4―5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先后进行两次会谈,就两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双培计划的基本情况,“机器人大脑方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双培计划培养方案制订的初步设想。两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和专业方向,因此,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定以两校现有的教学计划为基础,按市教委双培的要求修订“机器人大脑方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两校分工实施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指导、质量评价、组织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工作。

2.1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初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的训练,具备智能系统集成、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新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语言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够在研发部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以及高校从事与智能科技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管理或教学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2.2专业课程体系

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研究智能现象的本质与机理、智能模拟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与智能系统应用的新兴学科,由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综合交叉而成。图1给出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确定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智能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信息学科中的计算机、通信、控制和检测等方面技术的支撑;建立以计算机、通信、控制和检测技术为工具,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结合信息科学和智能科学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

为体现“机器人大脑”的专业方向与特色,课程体系中加强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脑机接口、软件开发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内容。表1给出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大脑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模块设计为计算机基础、电路基础、信息与控制基础、机器智能、智能系统五大模块。

“机器人大脑方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信号处理、控制工程基础、嵌入式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组成原理、计算智能基础、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等。

2.3专业实践体系

按照工程认证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了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在内的、完备的、面向工程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3“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方案的实施

“机器人大脑方向”双培计划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其目的在于推进北京地区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北京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两校通力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3.1学风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双培学生配备了辅导员和班导师,班导师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承担。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班导师就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适应大学高强度的学习、学习方式方法、班委改选、期中考试后的总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院组织学生集中晚自习,由班导师、辅导员检查。同时班导师、辅导员经常走访宿舍,与同学谈心,使他们明确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校通过微信,不定期与共建高校的教师、学生沟通,随时掌握双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如自动化学院开通的心动传媒公众号,成为双培学生母校情节的有效纽带。

3.2学生活动情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要求双培学生积极参加两校的各类活动,以达到市属学校和央属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目的。例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4月邀请双培学生开展了师生党建活动“奔跑的人工智能”研讨会,组织专业引领型学科竞赛――新生R Auto杯智能小车竞速比赛。

由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北京市为二本招生,而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一本招生,导致参加双培计划的同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在录取分数匕就存在差异,如北京生源的平均分数相差88分,部分同学不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经过在北京科技大学半年的学习,虽然双培计划的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弱,但只要管理严格,也能跟上大部分一本学生的脚步。

篇(4)

摘 要:以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观为基础,结合高职教育和高职生智能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有关多元智能理念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思想。

关键词:高职;多元智能理论;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智能理论理论在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许多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理论的课程设计,是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之一。我国在该领域也有相关的研究,但起步较晚。尤其是在职业教育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基于对多元智能理论理论的理解,为了使该理论在职业教育中能被有效借鉴并加以运用,本文着重研究了该理论在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简称MI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对传统智力观提出了质疑。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的智能观非常强调智能的社会文化性、可发展性、实践性和可见性,尤其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宽泛的智能体系――多元智能框架,其中所包含的智能成为人类进行学习、创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框架理论阐述了每人都有八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能:1)语言智能(1inguistic intelligence),即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2)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即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3)数理逻辑智能(1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洞察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推理运算和逻辑思维的能力;4)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即能够善解人意、与人有效交往的能力;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6)肢体运动智能(bodily intelligence),即人能巧妙处理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即自我内在情感的理解能力;8)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即能够辨识动植物、对自然界分门别类,运用这些特长进行生产的能力。教育、教学的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帮助、发现其智能特点、业余爱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念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钟启泉教授在《课程设计基础》一书中说,课程设计随教育观、课程观的不同而不同。笔者以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观为基础,并吸收和借鉴了其他理念对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结合高职教育和高职生智能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有关多元智能理念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思想。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高职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解决现场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把科学技术、设计和规划转化为产品的能力。而在如今高科技时代,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技术和职业活动的结合。高职人才的任务是在生产一线解决产品生产过程、工艺流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组织管理问题,完成“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为了传授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因此,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成为必然。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强调通过职场中典型职业活动和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与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与实际的工作过程序列实现“同步”,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作为新型的、综合性的信息载体,这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和谐、切实有效的教育,对高职生解决生产和工作过程中问题能力很重要。如高职护理专业英语的课程设计是以提高学生医护英语实际交际能力为原则,要求用英语完成下列交际任务:掌握、汇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blood pressure,pulse,respiration,etc.);能在体检时、手术前后给予患者指导等。

(二)将预想化转为情境化设计专业英语课程,发挥学生的智能强项

传统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往往预想化,与情境不相符、不能在相关的情境中习得,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高职教育培养对象应该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更易于迁移,要通过解决与现实相联系的问题获得更丰富、更有效的知识。其特点与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的“智能的情境性”相吻合。因此,高职教育应转变传统的预想化课程设计,创设情境化的课程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模拟学习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创设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具有全真模拟环境,使学生沉浸在与真实环境相同的学习环境里。

二是创设实训环境。因为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完成以综合化技能项目为目的的教学。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经过多项智能参与学习、自己探索和与人协作完成任务,学习效率高,

三是创设现场环境。在这种现场环境中,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承担较大的责任,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总之,课程设计由预想化转向情境化,有利于高职生发挥他们在职业意识、动手操作、空间想象方面的智能强项,还有利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发挥在团体协作中的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出发,设计专业英语中的选修课程,

加德纳指出说:“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与普通高校比较而言,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个性智能千差万别,因此高职院校选修课设计要紧紧围绕高职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人才市场需求和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进行设计。高职院校尽可能地创造最适宜的环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自选课程供其选择,提供广阔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设计选修课时要尽量体现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为不同个性智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读选修课,增加学生选修的范围;还要把部分学习自交给学生,由学生依据个人的爱好与特长、自身学习能力及职业倾向自主选课,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技术特长和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由此可见,选修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而且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多元智能理念引入到高职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中,以新的方式构建了“项目型多元智能”高职课程设计模式,为专业英语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可以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2013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TSSKL2013-12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Robin Fogarty,Judy Stoehr 著,郅庭瑾主译.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5)

通过对智能楼宇企业、行业的调研,将本课程定位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技能课,课程突出技术实用性,着重培养应用技能、专业素养;对智能楼宇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总结以实训设备为基础,设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学习内容的设计。

2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2.1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楼宇智能化行业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于一体的行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宽泛,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楼宇智能化行业的过程涉及的环节很多,岗位很多,需要打交道的人、机构、事、仪器、设备也很多,它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还有灵活性都很强,概括起来,一个合格的楼宇智能化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它要求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必须要高。资料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技能型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尤其缺乏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目前全国此方面的人才缺口达40万,特别是楼宇智能化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人才、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在楼宇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缺口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员是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2.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智能建筑市场人才需求分析以及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知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与主要就业岗位。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范围:一是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各类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政府机关后勤管理部门。主要从事楼宇智能化系统招投标;规划设计;现场施工、安装、调试;后期检测、维护等技术与管理工作。二是各类设计、施工单位的制图、读图和设计研发的辅助工作。三是从事微电子、电工及自动化等专业相关产品研发和辅助设计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助理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工程师(ASEA)、电气工长、技术员、概预算员、售后服务工程师、项目经理助理、物业管理员、助理物业管理师等。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之后,大部分毕业生将成为企业、公司的中坚力量,承担起弱电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工程师、建造师、物业管理师等技术或管理岗位责任。

2.3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概括为:具有楼宇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适应相关智能楼宇技术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3课程设计

3.1课程设计———整体设计

楼宇智能化技术着重讲解构建智能楼宇的各种技术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内在关系和设计原理,了解楼宇智能化工程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具备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意识。课程整体设计包括七个项目:智能建筑概论、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通过七个项目的学习来实现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3.2课程设计———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供配电及照明系统、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五个学习情境作为本课程的训练项目内容。对每个学习情境应制定其学习目标、教学实施方案、所需设备对象与使用工具、教学重点、考核与评价标准等内容,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每个学习情境中工作过程由若干工作任务构成,如“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过程由参观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场所、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到视频监控系统检查和评价共7个工作任务构成,学生完成这7个工作任务,即经历了一次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安装与调试工作过程。

3.3课程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实施

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具体实施以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与调试教学实施过程为例来说明。

①资讯:教师介绍系统组成、功能原理、设备分类与选型依据,各种传输方式,系统类型。布置任务,学生分组;教师提出资讯建议,提供获取资讯的方法和途径信息。

②决策:听取学生的决策意见,提出可行性方面质疑,帮助纠正不可行的决策结论。指导学生根据选型依据进行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管理控制显示设备选型。

③计划:听取学生的计划报告,审定实施计划,关注计划中的预期成果及未来的自查项目,关注工作进度及重要节点,制定重要节点的进度检查计划。

④实施:组织学生领取视频设备、线材,指导学生在智能楼宇综合实训台上进行设备的安装、接线与调试操作。对学生联合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指导。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

⑤检查:对学生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进行检查与规范验收。考查学生安装调试视频监控系统的能力,做好相应记录。

⑥评价:学生写出安装调试报告;教师按项目技术指标进行评价;对施工记录表与安装调试报告进行评价;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进行评价。

篇(6)

关键词:智能控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俊红(1980-),女,山东淄博人,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姜平(1962-),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南通 226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B0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88-02

“智能控制”课程是自动化学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1-3]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的后续课程。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筹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4,5]智能控制课程主要阐述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主要内容一般为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等。该课程中有些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公式较多,学生容易觉得枯燥而不愿深入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新的控制理论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这门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做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笔者一直探索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

智能控制是很宽泛的一个名称,它是控制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控制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现有的教科书上虽然介绍了基本的智能控制算法,比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等,但最新发展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往往涉及不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参加国际会议时了解到的控制理论的最新方向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智能控制的前沿。如果学校邀请相关的专家来做相关讲座,通知学生尽量前去聆听。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控制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各方面的视野,有助于他们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比如邀请智能控制专家胡教授做智能机器人的讲座,学生倾听了之后反响很大,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到智能控制确确实实是用于实际系统的,而不是停留在纯理论阶段。

2.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启发式、问题式教学

原有的教学过程一般采用灌输式,一堂课40分钟基本是老师在讲,学生很少参与,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设置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比如在讲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时,首先画出一维和二维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框图,介绍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然后让学生回顾PID控制算法的形式,回答一维和二维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模糊控制算法的理解。在讲水箱液位系统模糊控制规则时,画出系统的输出响应曲线,让学生回答在不同的阶段控制规则应该怎样选取。

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充分利用MATLAB软件

MATLAB是美国The Math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语言,[6]在信号处理和通信、图像和视频处理、控制系统、测试和测量、计算金融学及计算生物学等众多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将数值分析、信号处理、矩阵计算、图形功能和系统仿真融合为一体,用户可以在易学易用的环境中求解问题,避免了传统的复杂专业编程。MATLAB还有图形化开发环境SIMULIKINK,应用于系统模拟、动态/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方面。

智能控制是在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在课程内容上有自己的特点。有些算法,比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很多章节,涉及到模糊数学、最优化算法等许多理论知识,相对其他课程来说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门课生动起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MATLAB给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工具,智能控制中的典型控制算法,比如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神经网络控制(Neural Network Control)等在MATLAB中都具有现成的工具箱。模糊逻辑工具箱(Fuzzy Logic Toolbox)提供了基于鼠标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容易地完成模糊逻辑的设计过程。其包含5个图形编辑器,而且可以与Simulink无缝协同工作。

在讲课过程中,对于某些抽象内容可以随时使用MATLAB软件给学生做展示。比如在讲模糊隶属度函数内容时,通过以下命令可以建立一个高斯型隶属度函数:

>> x=0:0.1:10; y=gaussmf(x,[2 5]);

>>plot(x,y);

>>xlabel(‘gaussmf,p=[2 5]’)

运行一下之后,就可以得到隶属度函数图形,如图1所示:

通过这样的做法,这样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高斯型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加深了印象。

除了在课堂上随时运用之外,在讲完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之后,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MATLAB书籍,设计一个实际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掌握模糊控制算法的MATLAB设计方法。通过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对智能控制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于学生掌握和应用MATLAB也起到很好的效果。学完这门课程之后,他们在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也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这个工具。

三、改进考核方式

很多课程往往采用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学完这门课程后,根据讲课内容将重点要考查学生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两个小时内完成,最终成绩以考试成绩和平时上课表现决定。这样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试卷上往往反映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很难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校最终培养的应该是创新型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按部就班的学生。因此,笔者对这样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总结如下:

第一种考核方式是课程设计方式,即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浙江中控DCS和齐鑫公司的锅炉水箱液位实验系统,实验对象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工艺流程是:水泵将水从储水箱中抽到高位水箱,经电动调节阀流入水箱,最后再流回储水箱,构成一个动态循环系统。被控对象是水箱,被控量是水箱液位,液位传感器采用差压变送器。由进水电动调节阀作为执行机构调节液位高度,将出水调节阀设置为手操器方式。

设计的要求是让学生在了解被控对象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二维的模糊控制器,将模糊控制方法用于水箱液位系统的实际控制,并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确定论域、量化因子的选取规则、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模糊控制规则的选定、精确化计算等许多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与实际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用于实际对象的控制,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种考核方式是小论文方式,在学完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神经网络控制(Neural Network Control)等几种智能控制方法之后,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总结智能控制方面的相关进展,以小论文的形式上交。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锻炼学生查找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四、小结

本课程组老师在“智能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科研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对智能控制最新理论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讲课中改变灌输式为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这些做法在教学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建设,于昕,焦李成.“智能控制”教学方法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9):93-95.

[2]李世华.智能控制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8-9.

[3]徐凯,王爱娟.电气类专业智能控制理论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30-133,144.

[4]袁宇浩,张广明.研究生“智能控制”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7):52-53.

篇(7)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并总结出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包含有八种类型的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其表现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都有在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因此,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和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这些智能的发掘、开启与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尝试运用了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或任务,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智力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趣味游戏,发展肢体运动智能

游戏可以创造接近现实的生活情景,提供语言交际的场所,能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枯燥的教学内容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小学生天性好玩,乐于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若能将语言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经常穿插一些趣味性游戏,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合作交流与实践,从而来发展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如,在复习26个字母时,本人设计了一个“Do as I say”的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字母,一个或几个学生根据字母的形状合作创作出“人体字母”,有的同学把字母Y做成了人倒立后双脚分开或做成了两手侧上举立正。教师也可充分利用 PEP教科书中的 Let’s do,利用口令设计“Do as I say, not as I do”、“Look and Tell”、“Simon says”等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兴致高涨,积极主动参与,有些学生虽然不善言辞,但有着非常强的肢体表现力,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还可以用根据英语歌曲编排韵律操,让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得到开发和锻炼。

(二)猜谜画画,发展空间感知智能

每个孩子都会画画,也都喜欢画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通过想象、图片和色彩教学,以设计、绘画、想象、涂鸦等方式帮助孩子对他所幻想的内容进行生动的描述。本人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听单词或句子画画,例如,在教动物类、水果类、文具类等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单词画图画,并及时鼓励那些在绘画方面有潜力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如,在教26个字母时,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本人就运用猜字母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枯燥的字母。山连着山(M),一扇小门(n),不倒翁(O),钓鱼构(J),双峰倒影(W)等,这些谜语把抽象的字母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在记住字母的同时又很好地发展了他们的空间感知智能。

(三)联系生活,发展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的理念,倡导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开发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并结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渠道,逐步改变学生“只学教师教的内容”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利用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失时机地教授英语单词和句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留心观察,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教授与天气有关的单词时,本人就设计了一个“Look and Say”的游戏,即教师展示许多与天气有关的道具,同时让学生快速说出相关的英语单词,如教师一拿出 umbrella学生便快速说出了rainy,拿出太阳镜学生就说出sunny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习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也懂得了原来要学的许多知识就在他们周围,只要平时坚持不懈地留心观察,并且不断地积累,就一定能学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