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22:08: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内容摘要:本文在阐释管理专业化内涵的基础上,以管理人员的专家化、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作为分析的三条标准,对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多样性路径及其合理性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族制企业 管理专业化 家族成员专业化 零家族成员
吉尔伯特•罗兹曼认为:“家庭和血缘有一切理由能构成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主题”( 罗兹曼,1995)。我国家族制企业做大做强需要突破的瓶颈是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姜淮、周红,2002)。管理专业化就是要由具有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管理企业,改变过去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从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吕政、郭朝,2001)。能否有效而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变,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家族制企业实现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
关于何谓专业化管理,笔者的观点是:企业的管理岗位是否由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和训练并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担任,从而实现管理人员的专家化、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家族制企业的管理专业化路径和取向是多样性的,并不拘泥于是否引进职业经理人、引进多少职业经理人或是否建立董事会等。本文试图以管理人员的专家化、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为分析的三个纬度,对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模式进行探讨。
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模式
从纯粹的家族化管理到高度专业化管理之间是一个渐进的连续分布流,存在大量的中间形态或模型,我们难以对每一种形态给出明确的界定或划分,但这并不影响以管理人员的专家化、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为分析标准。这三条标准彼此之间既独立又相互结合,家族制企业在正式转变为现代公众公司以前所进行的变革只要符合这三条标准中的某一条或多条,就可以认为这是家族制企业的管理专业化过程。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进程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是不同企业或者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化水平有所高低。
家族成员专业化模式
《商业周刊》对世界500强中的家族企业做过研究,许多家族企业认为能干的家族成员比外聘人员更适合管理企业,因此这类企业一般让家族成员管理企业。事实证明,由于中国人在传统上内外有别的心理因素,创业者是不愿意将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交给“外人”的,他们必然考虑让自己的子女接班。在管理人员的专家化方面,家族企业都谨慎地任用职业经理人而首先考虑家族成员的专业化。
“零家族成员”模式
一般地,家族企业招纳职业经理人是家族企业走向社会化、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零家族成员” 模式是指在不改变家族制企业的制度本质下,进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引入职业经理阶层,即股权是个人的,经营是他人的,管理上与现代公司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模式是朝制度规范化方向前进的典型代表,是企业规模达到较高水平时的适宜发展路径,特别是跨国公司。
股权化操作模式
变革与创新是家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搞好家族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股权安排,家族企业才更具市场竞争力。这种股权化模式的操作是,通过家族议事会提名董事会,就像其他上市公司一样,董事会任命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既可能是家族成员,也可能不是家族成员。采用这种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家族企业就和其他非家族控制公司一样,不再面临权力交接的问题。
非家族成员专业化模式
员工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与竞争力。非家族成员的专业化,主要是对非家族的现有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提高专业素质并获得必要的管理技术。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对员工的栽培和选拔,这样既使企业获得发展,又不会影响企业的家族性质、家族色彩,甚至家族的经营价值观,同时非家族成员的重用有利于建立规范化的企业制度。
企业集团化模式
选择集团化型式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它适合于自身实力雄厚的企业。因为融资,家族制企业吸引了外部的投资者,从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家族企业公司,通过合并、协作、控股、吞并等方式逐渐“变身”为力量聚合的集团公司,利用企业集团的优势扩张自己的企业和市场。这种模式既能改变企业组织形式,又能相互借鉴现代管理方式,尤其适用同国外企业的联盟。
岗位专业化模式
家族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企业规模增大、部门和各种管理岗位增多,原先由企业主直接管理监督员工的生产方式被委托―式科层架构所取代。家族企业对引进来的专业人才都有一个岗位的分析、安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族制与现代企业规则的衔接点之一就是在以家族成员担任主要管理岗位的情况下,强调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管理。
综合性专业化模式
不管哪种管理专业化形式都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在大部分家族制企业里,尤其是上规模的企业,都把多种模式综合运用,各取其长以补其短,体现出较高的管理专业化水平。另外,家族企业走上现代化管理不一定要以家族退出对企业的控制为前提,家族制管理与专业化管理可以进行有机结合,这就也说明实际中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路径是复杂的、综合的。
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选择
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选择包括水平和路径两个方面。
专业化水平选择
在影响交易费用和管理分工的变量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找到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一个均衡点(李前兵、丁栋虹,2004)。管理专业化的水平低于这个点,没有完全获得管理专业化的好处;管理专业化的水平高于这个点,经济利益将因为管理专业化而受损。因此,对于不同的家族制企业来说采用专业化管理的程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关键是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发展规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管理专业化水平。但由于影响交易费用和管理分工的变量不断变化,这个合适的管理专业化水平也是要不断变化的。从长期看,家族制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应是一个动态的均衡过程。
专业化路径选择
隐性维度 根据李新春等人(2004)的衡量家族化程度的家族意图―行为模型,隐性维度主要指家族意图,包括价值和态度两个子维度。例如,从态度来看,家族成员愿意服务于家族制企业,并有能力获得必要的管理技术;或从价值来看,家族制企业需要继续保留家族文化价值观。这时候家族成员专业化模式是最好的选择。相反,若家族成员不愿服务于家族企业或自身管理能力有限,而非家族成员有较高积极性和较高能力从事企业经理人的工作,家族和非家族之间的信任水平高,则适宜采用非家族成员专业化或“零家族成员”路径。
显性维度 显性维度是指在隐性维度影响下的具体行为要素,如家族所有权、家族控制权、家族管理权和家族继任。例如,采取股权操作化或企业集团化模式,既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能继续把持对企业的控制权;当普遍采用“以亲治疏”来吸纳和整合管理资源,则适合选取家族成员专业化或岗位专业化路径,即把家族成员安排在关键岗位,如财务、营销、采购,或在同一部门既安排家族成员,也安排家族以外的人员,确保企业关键信息和关键岗位机密的安全;若企业有明确的家族成员继任计划,则会谨慎使用职业经理人。
外生因素 从影响交易费用和管理分工的变量来看,外生因素如市场环境、法律制度、信息技术和经理人市场等等都对于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如在法律履约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对成本和风险进行权衡,选择家族成员专业化的偏好明显会高于零家族成员模式。相反,假定用RP表示家族(资产所有者)独自经营企业获得的总收益,RP将直接等于企业净收益RPN并等于资产收益RPW与经营收益RPM之和,当外部职业经理能够为家族带来的净资产收益RPW>RP时,即使存在成本,家族也会委托职业经理而非自己来经营企业。另外,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等也都会影响对股权化和集团化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识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资格。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证书并熟知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师,应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入门条件。同时,“双师型”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而职称并无任何限定。
2.实践。相应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应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必备素质。“双师型”教师肩负着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示范技能操作重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规范的熟练,行业实践案例讲解能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给学生讲解行业概况和发展趋势。
3.专业。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强调: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社会适应和引导能力;专业知识水平较好;专业应用能力较强;创新能力。
4.层次。依据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同,“双师型”教师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层次不同,相应的责任也有差异。讲授理论并兼具实践指导是初级(助教)“双师型”教师的职责;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把握涉及行业信息和技能,能依据行业动态建言本专业发展是中级(讲师)“双师型”教师的职责;深入企业调研并科学分析,能建言本专业的课程改革、适用范围、方向变化等是高级(副教授及以上)“双师型”教师的职责。
(二)“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1.知识结构。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特点,而职业岗位以及技术的专项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则是特别关注点。为此,专业教师知识结构要多样化,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关联专业或行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这些融会贯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当中技术和岗位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为此,高职专业教师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更新教学要点,使学生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2.能力结构。操作、科研和教学能力,是高职“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基本内容。操作能力,是指依据生产岗位职责进行实践能力,是任职岗位必须达到的实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科研能力,是指研究应用理论和推进高新技术应用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有效实施理论、实习和实训教学能力。除此之外,高职“双师型”教师,既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又要具备教育和心理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素质结构。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是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基础。道德素质,是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较好。职业素质,是指岗位所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与岗位配套的行业思维、知觉反应、思维模式、创新精神和行为模式。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对企业管理极强的专业能力。为此,扎实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很多高职专业教师均是来至高校的硕士毕业生。没有经历过社会和企业的实践锻炼,属于理论型而非实践型,教授课程会与实际有所差异,培养的学生应用能力较差。而专业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专业教师教学能力高低,企业实践经验丰富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教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优势,教学质量较高,因而“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培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涵盖了生产、采购、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物流及行政等企业管理业务各方面,实践性很强;学好这个专业,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实践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正是源于不断地实践,通过高质量的专业科研成果最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不断提升科研和实践能力,深入企业实践开展应用科研,解决企业管理的急难杂症,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离不开
“双师型”教师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培养的专业人才又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本分。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必须走与生产实践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道路,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具备牢固文化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能适应企业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应成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专业教师只会照本宣科,那是无法培养出来这种令企业满意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教师,只有亲自到企业一线,熟悉岗位应知和应会,不断更新课程科目和教学内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为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培养出令企业满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一)树立双师教师队伍意识,完善相应考核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和稳定“双师型”教师,如在考核和职称评定上可把“双师型”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工资标准等。学校要科学测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数量、成本和标准,对于新进教师要严控。学校可以通过优化薪酬待遇、住房津贴、课时劳务等办法适当优待“双师型”教师。同时建立有助于“双师型”教师潜能发挥的管理和创业机制,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并能安心、踏实地在校工作。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考评制度,评价指标从以学术论文为主向以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主转变,积极鼓励专业深入企业参加定岗实践,促进专业教师观念从学术研究型转变为”双师型”。
(二)依托在职培训和出国进修等办法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给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去提高实践能力。学校应从培训方式和政策导向上向“双师型”倾斜,免除教师的“后顾之优”。学校可定期派遣专业教师深入相关企业第一线进行调研,搞管理服务和项目合作等,使教师了解企业最新的生产和发展情况,熟悉企业最新的运营模式、生产工作环节等,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同时,学校要创造机会,送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吸引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
(三)校企开展深度合作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1”校企联合办学应成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规范教学内容、开展并监控培养过程和考评培养质量,深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学生三年专业学习可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即校内二年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和接受实训学习;在企业累计一年时间亲自接触并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实际管理能力的形成和增长。根据这种培养模式,学校可采用直接从企业引进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也可以聘请他们兼任校内教师,成为校内“双师型”教师的重要补充。但高职院校在直接引进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时必须重点考核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是否具有教师潜力,有选择而不盲目地将他们“为我所用”。
(四)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小组
作为教学小组,教书、育人是所有成员的奋斗目标,为实现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小组内部相互分工又合作、相互之间责任明确、彼此间知识技能互补。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小组有利于推进“双师型”教师规模扩大和质量上升。为企业输送优秀管理人才是“双师型”教学小组的宗旨;该小组由一线的专业教师组成,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促进教学改革的展开。这里的教师群体包括专职以及兼职教师、企业管理者等成员,目的是为了优势互补,相互学习,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种教学小组内,拥有良好的业务协作、有效的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共享的教学资源、不同年龄层次的业务互帮互助及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机制,为高技能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五)依托校际之间师资力量合作以使资源利用率提升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具有较强企业管理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就业面向的是各类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要求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而应突出综合应用性,对人的关键能力、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在现实中,一方面高职毕业生经过三年学校的系统学习,仍然需要用人单位用较长时间、进行较多方面的岗位培训;另一方面,大量工商企业管理类高职毕业生直呼就业困难但用人企业却报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结果造成“有需求没人才”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等方面远不适应工商管理活动的需要和企业的需求。因此,加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开设面向企业需求的相关课程,无论是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促进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班组管理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必须从对企业职业岗位群的调查开始,然后对岗位群所包含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进行逐一分析,确定本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培养的实施模块。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毕业之后首先从事的是企业的基层综合管理工作,主要有采购、生产、设备、质量、销售、人力资源、仓储等一线管理和执行岗位。这些基层管理人员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灰领”。灰领是指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人才。培养“灰领”正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这些岗位需要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包括:团队精神、社交礼仪、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社会适应等。专业知识技能根据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如生产管理岗位须具备的能力包括:生产计划编制与安排、现场管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库存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
企业班组管理正是基于基层管理岗位能力分析创新开设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环境学及生产设施设备等相关知识,及时有效的获取和处理各类信息,准确把握班组生产现场现状,制定班组作业标准、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配备生产必要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从事企业基层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该门课程内容“班组现场5S管理”的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5S”管理模式和理念,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脚踏实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培养对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缩短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期,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
2 企业班组管理课程建设
2.1 课程简介
2007年,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优质专业,为此工商管理教研室制定了优质专业建设方案,提出了改革与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计划。对部分用人企业和学生进行专业调研分析后,经批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2007级教学计划中创新增设了企业班组管理课程。
企业班组管理课程从我国企业班组管理的实际出发,针对班组的重要地位和班组管理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班组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制造型企业的特点,重点讲解班组管理从理念更新到实务操作的诸多方面,包括班组人员管理、团队建设、计划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理念、工作技能等知识技能通过课程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具有高度敬业精神与职业操守的优秀人才。
2.2 教学内容设计
2.2.1 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企业班组管理职能来设计课程教学。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班组长(制造型企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对班组作业流程和工作任务(管理职能)进行分解,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和企业班组作业流程的要求,开发和设计学习情境,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2.2 内容选取
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符合《企业班组管理》的课程目标;(2)满足企业班组长岗位能力要求;(3)遵循企业班组作业流程要求;(4)参照职业、行业标准。因此,归纳了7个学习情境及相应的学习工作任务如下表1所示。
表1企业班组管理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课时为56学时,理论教学占28学时,实践教学占28学时。教学重难点体现在:班组人员管理和团队建设、生产现场5S管理。
2.2.3 教材建设
由于该课程属于创新开设的课程,暂时没有比较合适高职学生学习的教材,课程目前使用的是由工商管理教研室老师编写的课程讲义。经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正得到逐步完善。
3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设置思路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此类人才的培养,更应突出其实用性特征,就必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特色,实现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但现行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因此,必须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思路是:
3.1 课程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加强岗位能力调查分析,及时、合理地调整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独特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和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协作的深化和承接东部产业的大背景下,区域内中小企业的数量会急剧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而这些中小企业当中又以加工贸易企业居多,生产一线员工普遍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因此企业大多愿意招聘经过系统学习的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到基层锻炼培养成为技术能手,再担任生产一线管理职务。基于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与本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企业部分管理人员的调研与走访,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增设了企业班组管理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为企业输送具备一定职业素养、持续学习能力和管理知识技能的班组长和生产线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基层工作的情况,还应开设相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3.2 课程设置应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
就企业生产一线管理岗位而言,须具备相应的能力(上文已有所阐述)。因此企业班组管理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取及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比如“结合顶岗实习工作谈谈假如你是班组长”的讨论,开展宿舍5S运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企业班组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熟悉了企业基层管理的基本技能及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毕业后部分学生也走向了企业班组长岗位。由于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作用评价尚需进一步论证,因此,对于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也在持续进行中。
3.3 课程设置应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相结合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注重培训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人才。” 作为“以学生一毕业即可上岗”为教学目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便显得尤为必要。而对于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在职业资格考试方面却显得比较迷惘。考什么,怎么考常常是学生们向笔者咨询的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将“职业资格(技能) 证书”考试大纲和国家职业标准直接引入到高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根据不同的方向设置不同的考证制度并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可考取人力资源师),市场营销(可考取营销师)等课程,让学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自行选择学习。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将职业资格培训纳入课程体系,必然要求教师具有培训资质,进一步推动教师去考证,获得培训资格。这必会促使更多的教师达到“双师”的要求,推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专业 专业群 课程体系 探索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崛起,不少高职院校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淘汰老专业,开设新专业,从而造成大量教学资源闲置,相关教师转型。因此,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通过专业群建设则可以形成专业群体优势,集聚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实现专业建教学资源共享。
1 专业群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专业集群(以下简称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
专业群建设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所以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专业群建设,围绕专业群建设,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进行坚持不懈地积累,是学校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条件,降低实训条件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院知名度。
2 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分析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开展了以调查问卷和直接走访企业与学校的调研活动,召开企业管理各专业负责人研讨的方式进行了广泛调研。针对信息与管理分院老师和学生对象设计了调查问卷,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涵盖不同类型的主观题与客观题,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0份,调查分析,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要高度重视学生通用素质的养成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群职业能力要通过专业群基础能力与各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培养来实现。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需求”。这是我们专业群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职业院校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行,面临三个现实的问题:“招得进、学得好、出得去”,就是新生“招得进”,学生修业期间“学得好”,毕业生“出得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专业群就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三者中“学得好”是关键——学得好必定出得去,出得去才招得进。
3 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
3.1 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理念与方法
目前,企业对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不满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来说仅仅是“半成品”。要想让企业对教育质量满意,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而这需要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化地完成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学习。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施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来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的组织形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对接,依据工作情境构建教学情境(如图1)。
图1 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方法
3.2 企业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课题组团队对嘉兴地区具有代表性信息类企业和管理类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在此基础上,与相应企业的生产一线技术管理专家座谈、研讨,分析专业群对应的典型职业岗位,有市场调研与营销职业岗位、计划制订职业岗位、生产与运作职业岗位、会计统计职业岗位、商务沟通与服务职业岗位、采购物流职业岗位、财务与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根据企业生产任务确定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从专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分析入手,再归纳出典型职业岗位群,针对市场调研与营销职业岗位、计划制订职业岗位、生产与运作职业岗位、会计统计职业岗位、商务沟通与服务职业岗位、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职业岗位、采购物流职业岗位、财务管理职业岗位,同时与企业实践专家和学校教育专家共同组成“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小组”,确定学习领域的专业群课程,最后设计出与企业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课程学习情景与课业。因此,从专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能力分析入手,与企业实践专家和学校教育专家共同组成“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小组”,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调研,重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紧紧把握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培养这两条线,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形成电子商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文秘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各专业调研报告,初步构建信息与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思路与分析,在共有的生产计划制订、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统计核算、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化等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整合现有专业, 以“一个公共基础平台、多个专业方向”为原则,构建企业管理专业群“管理通用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课程体系。在这样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下,一是重点建设专业群通用素质能力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由公共课和专业群基础课组成。即将管理学、基础会计、应用文写作、电子商务、生产运作与管理打造成专业群的通用素质重点建设课程;二是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能力素质课程,这类课程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即将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课程;采购与供应链、仓储与配送课程;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课程;秘书礼仪等。企业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强调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技能型应用性的人才为主线,以企业管理通用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专业群所需的共同的通用素质课课程;再通过专业核心能力素质课程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差异性、自主进行方向性的选择,本专业群的专业接受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教育,逐渐缩小学习领域和范围,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专门技能,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一定的职业就业竞争力。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构建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新的课程体系模式将实现四个转变,具体包括:课程结构由基于学科体系向基于工作过程转变;教学设计理念由知识导向向行动导向转变;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及专业群课程教学实施要经企业专家充分论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在制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时更要充分考虑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实训条件、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等要素,使课程教学实施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制定了先进的、理念超前的课程体系,而专业群课程实施中不考虑行业与产业链的发展动态,那么再好的专业群课程改革也等于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 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1
[2] 易新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关键词:校企合作;困境;对策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职财经类学生开放性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3-ZJ-129);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编号:GZJG1212919);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科研项目(编号:DDJG1311903)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3日
一、前言
建立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企业第一线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基层管理人员为目标。该专业的实践技能课程环节多,内容广泛,既要求了解“工”的运作,又要求了解“商”的运营;在技能要求上强调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满足以上要求,必须有合作企业的参与才能较好地达到效果。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制造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困境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制造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涉及到多个主体――制造型企业、学生、指导教师以及学校。此处从主体的角度,列出当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制造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困境。
(一)学生走进企业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实习的方式差异很大。理工类的许多专业,适于在实验室和工厂实习,如金工实习、化学实验等,很多高校的理工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习基地体系;但很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后设立的,有些专业甚至是最近几年才把实习提上议事日程,实习基础薄弱,而且需要分散实习,校企合作岗位不足。制造型企业往往认为,学生的实践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占用企业的资源,所以制造型企业对校企合作往往不会有太多的热心。如果学生实践人数较多,制造型企业非常担心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期间的安全问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二)教师走进企业难。一般中小民营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不重视进行管理和经营方面深入的研究以及发展方面的规划,而有研发需求和研发实力的大中型制造型企业则往往会认为高职院校层次太低,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抱有怀疑;另一方面,就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实习活动一般要求校方人员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决策中去,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为担心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往往不会安排校方师生专职岗位,更不让触及企业的核心业务。
(三)企业走进学校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学校通常要求系科和教研室聘请部分企业经历的人员来上课,学生也有这样强烈的愿望,以拓宽知识面和增加对未来工作的了解,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种外聘往往难以成行。学校希望聘请的一般是对企业运作了解较为全面的资深、高学历管理人员,而这些管理人员在制造型企业都具有较高职位和较高薪酬,一般会因为学校课时费太低、课程安排计划性太强以及相关教学材料准备太过繁琐等原因而不愿意到学校兼职。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制造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挖掘企业适宜的校企合作岗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市场导向”是校企合作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经验表明,凡是与当地市场结合紧密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标准基本上“零距离”,办学方向就明确,人才特色就突出,企业包括制造型企业与之的合作就紧密,校企合作呈现良性互动。要缓解工商管理专业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而导致不很受制造型企业欢迎的尴尬局面,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联系学生实习实训,对实践中的职业岗位进行深入挖掘,按市场需求倒推法进行,进行校企合作适宜岗位挖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岗位就制造型企业而言,主要集中在基层管理人员,典型岗位有:生产督导员、采购员/采购计划员、库存分析师、生产控制员、生产分析师、质量管理员。与制造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可以重点在以上岗位中开展。企业每学期可以对表中的岗位预留一定的顶岗实习人数,以便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能进入企业实训。
(二)搭建枢纽,通过枢纽的作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从本意上,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愿意同包括各类大、中、小型的制造型企业开展以上岗位的合作,然而由于单一企业同一岗位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数非常有限,企业无法为学校提供适量的岗位供学生实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要寻求一个合作的枢纽,搭建一个平台,将零散的制造型企业管理岗位需求进行集中管理,扩大校企合作的宽度。枢纽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的影响,为校企合作搭建不同平台。平台作用从宏观上体现为:第一,通过多个平台,将企业分散的管理岗位需求集中化,为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进行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改革创造条件;第二,通过平台,企业将参与学校的学生培养,使培养的学生规格能够满足企业要求。
寻求枢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的宽度,最终目的是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服务。适宜作为枢纽的机构可以是一些行业协会组织或者是人才招聘网站,尤其是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协会已经或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四大组成部分(即行政、企业、事业、民间组织)之一。
(三)三导师协调,对学生进行协调管理。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中,经常出现恰当的合作企业难寻、实习地点相对分散、较长时间的基层实习岗位过程、需要通过多个岗位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特点,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期间的安全问题经常会出现。这可以通过实施三导师协调制来解决。三导师协调制是指给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配备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由这三类老师对学生进行协调管理。从学生的角度看,校外实习过程中会出现思想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等问题,能找到负责管理的人,有人去关心、管理学生;从学校的角度看,则是通过“三导师”协调管理制度把学校的管理延伸到校外,使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及监控都有效开展起来。从制造型企业的角度看,学生实践期间的安全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四)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把企业要素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企入校”共建校内企业级全真实训基地,是由职业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与行业及企业进行联合,在校内能够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级全真实训基地可以学习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掌握生存的真本领,实现教学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引企人校”能够解决基地硬件设施与企业真实生产的“形象”问题,即生产设备、工艺、产品以及上墙的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似,要实现基地建设与企业真实生产的“神似”,就必须在重视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强基地的软件建设。转变基地管理理念,统筹基地功能发挥,在“引资”的基础上“引智”,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深化。引导教师围绕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在深入思考实训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实训、由谁来指导实训、为什么要这样组织实训、还有没有更有效的内容方法来替代等问题的过程中,熟知地方的产业发展、工艺水平、产品质量,领会基地建设的本质要求,把企业的众多要素渗透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产业发展对员工职业能力、核心技能的要求渗透到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
(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同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关键,就是保证校企合作双方较高的积极性。
高职高专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制造型企业的合作,关键在于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使校企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各种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建立相关基础文件。这些相关基础文件可以包括: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规划、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等等;二是制定新的考核评价标准。让制造型企业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中来。课程评价标准将教育标准、制造型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标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鸭珠.“引企入校”共建企业级全真实训基地的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5.
工商企业管理学什么 工商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例如:开拓公司业务、进行销售统计、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护,合理规划人员安排、为公司节省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公共关系理论与策划》、《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商务谈判》、《连锁经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与形象策划》。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1、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劵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征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已经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2、市场营销: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或者是实际操作与管理性工作。
3、会计小额:主要导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事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4、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征服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5、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事务单位及征服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工商管理学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英文:Industr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工科专业企业管理学课程改革项目式亲验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243-01
一、引言
独立院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提升人才质量、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教学手段单一化、实践环节与教学环节脱节等问题[1]。国内外学者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政策研究、教育体系的建立、方法改革等内容[2]。笔者立足独立院校工科专业的《企业管理学》课程的授课现状,通过对知识体系的“项目化”处理、教学方法的“体验式”革新以及成绩考核的“客观化”创新,探究面向创业《企业管理学》课程的相关改革。
二、现状分析
笔者根据学者们针对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及前期面向部分独立院校的教师及学生开展调研结果发现,各独立院校开展的企业管理类课程存在的较突出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面向工科专业开设的《企业管理学》课程,主要采取“讲授法”,难以形象讲解企业管理的业务流程与运作规范。
2.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大多数《企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较少能根据具体内容匹配恰当的教学方法,故多样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3.教学考核缺乏客观性。《企业管理学》课程目前主要采用成绩考核方式是按照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量化的方式,而这种方式通常无法全面的反映学生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及能力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项目式+亲验式”教学方法,搭建了《企业管理学》的教学考核体系,形成以项目、自学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的课程改革方案。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企业管理学》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工科类专业教育中,为培养懂“技术”的管理者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将该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创业准备、创立企业以及企业发展,以创业准备阶段为例,创业准备阶段划分为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具体再划分为若干任务,以初识企业项目为例,主要划分为3个任务,即初识企业、初识管理者和能力测评以及初识企业相关法律。
根据以上项目及任务划分,由教师为学生设定创业情景,按4-6人分组,通过完成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学》的兴趣。
四、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本课程,笔者提出“项目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根据项目的特点匹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创业准备阶段的各项目为例,应用“项目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后,以初识企业和机会识别两个项目的教学方法设计为例,如表1所示:
五、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考核体系设计
笔者从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改革及教学方法的体验式改革,提出《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考核体系应注重过程、全员参与,同时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权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本课程为例,将课程划分为3个阶段、13个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的分值,根据学生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分别评分。
2.考核主体多样化。考核主体包含老师、组长及小组成员,其中成员互评与组长评分主要考虑项目参与度和项目贡献度两个方面。
3.突出重点知识。根据《企业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用分值衡量不同项目的重要程度。
通过以上三项改革,学生的课程成绩包括三个部分:考试成绩、过程成绩以及学风成绩,其最终成绩可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权重按以下公式计算:
最终成绩=考试成绩+Σ过程成绩+学风成绩
过程成绩=老师评分+组长评分+成员互评
此外,考试的方式不局限于卷面考试、商业报告、PPT等形式;过程成绩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作为成绩核定依据。
六、结语
面向创业的《企业管理学》课程改革,在传统的授课基础上,引入“项目式+体验式”教学思想,立足创业,将课程内容按照创业过程重新整合,划分成若干相关的环节,针对学生创新创业,通过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的匹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着重考虑从校企联合的合作方式、师资的培养、学生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杜泽,苏来英.广东独立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