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个人总结

护理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3 20:42: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护理个人总结

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度急诊科护理个人总结

xx年医院提出“优质服务,发展专科”的工作思路,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 人次。参加抢救 人次。配合急诊手术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 、 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 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 、 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xx年医院提出“优质服务,发展专科”的工作思路,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篇(2)

一、脚踏实地,从护理基础工作做起。

首先,科室人员偏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知识欠缺,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基础护理工作入手,严格执行查房程序和交班制度,将晨间护理与交接班作为交流平台,深入细致的开展专科健康知识教育,和人性化沟通,有效的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将核心制度落实作为本年度考核重点,每周考核一项,逐步规范工作流程。另外,提高服务质量,从改进工作细节入手:1.改进查对方式,将传统的称呼病人床号、姓名,改为问病人姓名,让病人主动回答,避免查对差错发生的可能性;;2.提供微波炉、多功能衣挂、红糖等,免费供病人使用,为病人特别是孕产妇提供很大方便;3.建立护士交流沟通本,将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内容,传达会议内容,交接须注意事项等写入沟通本,各班参阅,减少须开会才能传达的周期长、不能及时改进的弊端,达到质量持续及时改进目的。4..联合天乐照相馆,免费为新生宝宝提供出生第一照,将新生的喜悦留给我们,也留给病人全家,取得特殊的良好效果。

二、抓制度落实,明确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

将工作细化,进行分工,文书书写由责任护士和质检员二人负责,改成责任护士完成病历,责任组长把关,质检员质控的三级质控模式,有效的控制书写错误和不规范书写,提高书写质量。工休座谈、抢救药品、实习生讲课、业务学习分别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负责,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三、严格产房管理,完成布局改造。

加强产房管理,印制产科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张贴在产房内墙,强化操作流程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严格执行新生儿腕带配戴工作,建立产房交接流程并督导实施,有效加强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管,同时完善疫苗上报及查对程序,加强疫苗管理。另外,根据管理年验收标准,再次进行产房改进,配置消毒用品,调整待产室、隔离产房、及隔离待产室位置,以达到标准要求。

四、苦练技术,严把质量关。

针对护理人员年轻化情况,制定操作训练计划,将基础操作项目纳入日常考核,每周检查督导一项,将常用操作项目逐一进行考核,制定操作标准,全员训练,并在操作考核中不断改进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术,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五、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完成继续教育及带教工作。

篇(3)

与同事沟通到位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差错事故;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好了就可以避免一些争吵与埋怨,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还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患者做好配合,有利于自己的病情,也使我们工作起来更方便……

沟通真的很重要,不管你是干哪一行,你都避免不了要与别人接触,要与别人沟通。其实,只要我们与病人及家属做到一个很好的护患沟通,那么即使我们工作人员很少也可以避免每天早晨病人不停的催输液,打针,换液体,拔针,还可以避免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不知道今天自己输了一些什么药,这些药都起什么作用,自己的病情到底是有好转还是恶化了,我想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的,还有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认为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做好沟通而导致的,而因为沟通不良所引起的事件又何止这些……

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沟通技巧与方法,我们护理工作者主要就是要做好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我们可以在不忙的时候去多转一转病房,与病人聊一聊,什么都可以,闲聊,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说漏了一些病人不可以知道的,其实在我实习时的一个科室我觉得做的很好,老师们每天早上一上班不是就去做晨间护理什么的,就是在我们医院所谓的专业老师们她们会在交班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各自巡视自己所负责的病室,去跟病人问候一下啊什么的,每天早上如此。我觉得这也并不是一种刻意的一定要去与病人说点什么,一个笑容,一句问候就可以了……

沟通也不是一定就要用说的,可以是一个笑容,一句问候,倾听等等,只要我们能够与各个关系都达到和谐,不管用哪种方式应该都是可以的。

篇(4)

一、完善了护理告知程序和各班职责

1、施行各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前有告知,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2、根据工作量和人员情况适时调整各班职责,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 从5月1日起向手术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针对工作中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要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达到满意度95%以上。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合格率达100%。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有关层流手术室的知识,以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保证层流手术室的正常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确保手术切口感染率≤%。

3、 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加强急救知识和抢救流程的培训,并定期考核,以确保手术抢救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做好护理工作计划,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 加强“三基”训练,组织科室人员技术练兵,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100%。

2、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每月科室考核1次,合格率100%。

3、 加强继续教育,积极参加继教科组织的学习。

4、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围手术期健康宣教覆盖率达到100%。

三、节约成本,合理收费

篇(5)

关键词:深化医改;县级医院;二级分配模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落实县级医院公益性,健全绩效激励机制,提高运营效率,迫在眉睫。建立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是医院激发医护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1]。自2012年开始,我院推行了在一级分配模式下,各科必须实行绩效二级分配的举措,要求绩效考核应与综合指标挂钩,避免单纯与经济效益挂钩[1]。在此过程中,ICU的二级分配模式成功的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室质量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职工绩效收入明显增长。同时改变了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达到了使医院回归公益性的目的,现具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县市级三级医院,编制床位800张。综合ICU独立单元,编制床位8张。医生8人,护士2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15人。均具有执业资格。

1.2方法

1.2.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医疗组长和护理组长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标准。其中个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或参加公益活动则纳入单项奖励,根据技术风险程度及公益活动时长确定奖励数额或分值。

1.2.2医疗考核内容为 值班工作量(40%)、管床工作量(30%)、医疗质量(30%)、个人岗位系数以及医院综合考核。

1.2.2.1医生值班工作量=值班工作时间×值班期间分管患者数量(转出、新收治的患者据实计时),每例新入科患者增加10工时。凡休息、节假日无工时。每天记录,月底总结。

1.2.2.2管床工作量是每位医生所分管患者的总时长。即个人分管床位上收治的患者,从开始接管到出科的总时长。每天登记,月底汇总。

1.2.2.3医疗质量考核,包括病历质量、合理用药、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疗安全等方面,由科室质控小组随机检查考核。

1.2.2.4医疗综合质量考核 包括医疗质量、药事质量、医保、农合质量、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劳动纪律等。由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月考核,考核结果以各项内容所占绩效比例核算到科室绩效工资中,科室核算到个人。

1.2.2.5岗位系数 按职称、工龄、科研教学、工作业绩评定岗位,设A岗系数1.2;B岗系数1.1;C岗系数1.0。

1.3 护理百分考核内容 护理工作量(50%)、护理综合质量(40%)、患者满意度(10%)和个人层级系数。

1.3.1护理工作量=值班工作时间×值班期间护理患者数量(转出、新收治的患者据实计时),每例新入科患者增加10工时。凡休息、节假日无工时。每天记录,月底总结。

1.3.2综合质量按层级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具体包括着装仪表、组织纪律、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工作能力、业务培训、继续教育、书写能力、出勤率、执业资格11个方面。由科室质控小组每周检查小结,每月总结。

1.3.3护理工作满意度由护士长每月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95%为合格,合格者根据满意率所占系数进行计算,低于95%,每下降1%倒扣0.1分。

1.3.4层级系数 根据护士在医院、ICU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确定个人层级系数。

1.4具体计算方法

1.4.1医疗个人所得绩效工资=医疗人员绩效工资×(个人所得医疗分值/科室医疗人员总医疗分值)+岗位系数工资+单项奖励±医院综合考核金额。个人所得医疗分值=值班工作量×40%+管床工作量×30%+医疗质量×30%。

1.4.2护士个人绩效工资=(护理工作量×50%+护理综合质量×40%+满意度×10%)×护士层级系数+单项奖励±三级考核金额。

2 结果

按以上方法进行二级分配以来,患者满意度、科室综合质量考核分数由2012年的的92%、90.25分上升到2013年的98.8%、96.75分;综合目标全院排名由2012年度的第6名,上升到2013年度的第1名;人均绩效收入增长35%。

3 讨论

3.1在二级分配过程中,考核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了各岗位职责、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的风险程度以及各项操作流程和衡量标准,使各项工作的考核主体明确,医务人员职责清晰,做有标准,行有方向,工作质量得以持续提高。

3.2工作量细化统计,除协作情况外,如果责任人要求增加人员支援,支援期间的工作量与支援人员平均分配。此举体现了多劳多得,促使大家积极收治患者,主动加班加点完善工作,杜绝了拒收患者现象。同时充分发挥了个人潜能,杜绝了出工不出力,或在能力范围内,却仍然要求科室派人支援,浪费人力现象。医疗管床工作量的纳入,促使医生统筹管理个人分管病床的使用率、周转次数、工作日以及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科室管理能力。

3.3质量考核包括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院综合质量。根据考核指标,由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周不定时的督导、巡查;结合医务科、o理部的综合质量检查,每月汇总核算。此举,进一步强化了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死亡率、院内感染率、并发症的管理,以及各项操作的规范执行。避免了为增加工作量而忽视质量的弊端,体现了优劳优得。不断提高了科室质量,使科室能够持续地发展。

3.4岗位系数与单项奖励的考核,将责任要素、技术要素纳入了分配,合理拉开了分配档次,使绩效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做了倾斜。责、权、利的一致性,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大家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

3.5奖金分配时统筹工作数量和质量是科学合理、公平和公正的分配方法。通过工作量核算、质量考核、患者满意度考核、结合个人岗位系数和单项奖励组成的二级分配模式,体现了个人自身价值,提升了工作自豪感,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室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室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绩效明显增加。而此种模式没有将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值得在县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篇(6)

ICU收住的多为危重或大手术后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患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时,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理和心理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加重患者的现在病情,造成不良结果。因此,分析和总结患者不良心理产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不良心理的外在表现

患者不良心理外在表现主要有:思维紊乱、情感障碍、意志消沉、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等,具体临床表现如:烦躁不安,言语错乱,乱喊乱叫,打人骂人,幻听幻视,疲倦嗜睡等。

2 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

2.1患者自身及药物因素 多数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对突发的疾病缺乏心理准备,认为病情严重会危及生命,产生明显的恐慌。尤其是伴全身感染、心力衰竭的病者,既往史中有过精神病、脑血管疾病或对某种药物有依赖者更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某些药物副作用可使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不齐,当静脉滴注速度达到4mg/min时,大部分患者可出现瞻妄等精神症状,氯胺酮麻醉后的患者,情感发生改变的概率会增高等[1]。

2.2病房环境因素 ICU具有完备的监护抢救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等。这些设备使得患者的活动空间缩小,易使患者产生紧迫感;各种仪器的报警声,危重病人的声可使患者的感官遭受强烈的刺激;昼夜不息的灯光和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以及同室患者的死亡可造成患者的视觉超负荷。这些感官上的刺激都会引发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2.3人文环境因素 ICU收住的患者因其病情的特殊性一般不允许陪护,医护人员忙于各种救护处置,无暇与患者充分交流,致使病人倍感孤独无助。

此外,ICU患者大都全身裸露,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擦洗、导尿、灌肠等护理操作及患者大小便时没有给予适当的遮挡,使患者感到没有被尊重、人格丧失、不安全。

2.4经济压力因素 ICU病房的住院费一般较高,特殊检测的收费及治疗,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病人不能安心治病,易产生消极心理。

3 护理对策

3.1舒适护理 及时有效地为患者镇痛;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保持舒适的,给予患者合适的卧位、适当的垫衬、帮助患者进行必要的翻身按摩和肢体活动,减少患者的不适、烦躁;对于能清醒配合的患者可减少约束带的使用,维护患者的尊严;尽量集中操作治疗,操作要敏捷轻柔,并做好解释工作;在为患者擦浴、导尿灌肠及患者大小便时,应随时给予遮挡,注意患者的隐私,尽可能减少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使患者感到被尊重,防止不安和抑郁的产生。

3.2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设备摆放有序。夜间关闭日光灯,使用柔和的壁灯。房间内设有窗户和钟表,并置于患者视野范围,使患者有时间观念。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觉,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避免在患者床旁讨论病情,尽量使机械声、谈话声、走路声等噪音降到最低限度,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为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3.3加强护患交流 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对进入ICU的患者进行交流,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及重症监护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熟悉一下有关的护理人员。介绍ICU的环境,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及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护理,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减轻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应结合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宗教信仰及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治疗的需求特点,尽可能针对性地做好解释,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提供患者满意的环境[2]。

3.4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医护人员应及时告诉家属患者的情况,对于已出现消极情绪的患者,不要一味强调隔离,应允许家属进病房,与患者沟通,鼓励和安慰患者,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分离的恐惧感。当身体情况允许时,护士要协助患者料理个人生活,逐步增加活动,使其正常行为不断得到强化,逐渐摆脱自己是重病患者的心理。患者活动后肌肉和心理的放松状态能有效抵制焦虑情绪的发生,减少ICU患者不良心理的产生。

护士是患者在ICU环境下重要的精神支持者,在创造和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环境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因此ICU护士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外,还应注意ICU特殊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手术创伤、病情反复变化、经济负担等给患者造成的异常心理反应,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尽量与患者沟通,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解除不良的心理反应,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促进术后康复。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 眼科;健康教育;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14-0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已深深意识到健康教育在患者的诊疗与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眼科患者由于疾病影响视功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造成患者大多有忧虑、悲观、恐惧的心理。通过系统的、具有眼科特点的健康教育宣传,传播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将我科的实施方法总结如下。

1提高自身素质

1.1 注重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向其介绍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病区作息时间、探视及陪护制度、就餐手续、物品保管等。帮助患者熟悉热水间、卫生间的位置,介绍呼叫器的使用方法,使其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适应住院生活,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有效的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1],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防范告知。

1.2 加强专科护士的业务培训 眼科病房患者收治集中、周转快、专科检查和治疗项目多等特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专科各种疾病及治疗护理要点,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提高技术质量,潜心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日常工作中还应注意走路轻、开门轻

说话轻、操作轻,工作有条不紊,行动利索,抢救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把握好有效时机开展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个性、不同文化,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术前宣教 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担心和害怕,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表现为紧张、消极的情绪。这时护士需多与患者沟通,责任护士应首先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告诉患者手术的方法及手术的注意事项。在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安慰,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担心和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施行手术。术前一日,责任护士应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术前一些常规准备: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消毒备皮、整理个人卫生,训练患者仰卧时头部不动,眼球固视或向下转动[2]。学会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用舌尖顶压上腭或用手指压人中)。戒除不良嗜好,如饮酒、吸烟、咖啡、浓茶等。如术后需在床上解大小便者, 练习床上用便器的方法;如为全麻患者,术前需12h禁食、4―6h要禁水,护士要认真交待给患者及家属,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通过鼓励谈,使患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疾病,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对治疗充满信心。

2.2 术中的健康教育与配合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缺乏安全感,这是护理人员应诚恳地向患者进行解释安慰,并向其告知手术开始前需配合的事项。如眼部的清洁、消毒和配合。让患者对手术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必要时与其交谈,分散注意力。手术过程中避免大声谈笑,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更不应以患者的隐私或病情开玩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提供手术所需器械、物品,操作熟练,特别注意与医生的默契配合及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3 术后健康教育与指导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动询问患者术后的自觉症状,查看眼部敷料情况,有无渗出、渗血。了解患者术后睡眠、饮食、大小便及血压情况;护士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暖,切勿着凉、感冒;术后头部应少活动,避免伤口出血;不要用力挤眼,避免眼球受压和碰撞眼球;不要咳嗽或大声说话,起床不要过猛、过快,防止过度弯腰低头和提取重物,以免腹压增加影响伤口的愈合。

2.4 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指导 术后次日术眼换药,动作轻柔,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睑及周围皮肤,点抗生素眼药水,切忌用力按压眼球,一周内避免水进入眼内,引起术眼感染[3]。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按摩各骨突出处,促进血液循环,认真书学护理记录单,班班交班,保持连续性,并教会患者及家属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

2.5 出院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进行有关休息、营养、进食、用药等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方面的教育。主动提供健康咨询电话。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讲解此次满意度调查的目的,消除患者顾虑,以保证满意度调查的真实性,每月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对不满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在质控会上给予重点讲评,以全面提高病人满意度,开展出院后访视,把关爱延伸到患者家庭 [4]。

3结果

通过在眼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实施切实有效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能自觉地配合治疗、护理及病房管理,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加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有效预防眼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 赵红,苏建华,乔丽娟.护士的礼仪与护患关系[J].哈尔滨医药,2006.26.(5).100.

[2] . 雷亚文,杨晓莲,杨丽娟.浅谈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艺术.中国医学创新,2011.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