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11:14: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层林业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目前,鹤城林业系统有机关、事企业单位26个,在职干部职工2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人,占总人数的36%。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从性别状况看,男性48人,占56.5%,女性37人,占43.5%。从学历状况来看,本科以上学历13人,占15%;大专学历50人,占59%;中专及以下学历22人,占26%。从年龄结构状况来看,35岁以下18人,占21%;35~45岁55人,占65%;46岁以上12人,占14%。从专业技术职称状况来看,副高职称以上林业专业人员仅3人,占4%;中级林业专业人员42人,占49%;初级林业专业人员40人,占47%。从行业工作性质状况来看,从事技术工作的63人,占74%,从事执法工作的14人,占17%,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8人,占9%。从人员分布状况来看,在机关工作的59人,占69%,基层工作的26人,占31%。
很长一个时期,鹤城区在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直较为滞后。自2008年鹤城区林业机构改革以来,加大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力度,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如职称晋升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5人,占技术人员的41%。
1.1加强人才培训工作
(1)抓学历培训,鹤城区林业局制定了参加继续培训的鼓励政策,先后有多人获得大专、本科、硕士生学历,目前仍有10余人在参加学历培训;(2)抓业务培训,结合各类业务工作和林改工作的开展,对林业专业技术员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在调绘地形图和营林技术上强化业务培训工作。特别是2008年林改以来,每年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达4期以上,受训人员每年达200余人次。同时,选派多名技术骨干外出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以确保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开展调研和撰写论文活动,自2008年来,每年组织各股室开展调研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撰写各种调研文章和论文20余篇;(4)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每年分期分批组织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3~4次,学习外地最新经验和先进做法,拓宽鹤城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思路。
1.2实行党政干部竞争上岗机制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引入公平竞争择优机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从技术人员中公开推荐黄费生、王志爱、唐慧燕等多名副科级干部,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1.3关心技术人才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通过增加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改善办公用房条件、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专业技术人员身体健康。
1.4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奖励机制
(1)严格落实国家现有的职称津贴等激励机制。(2)对在国家、省、市区级各种刊物上发表的各类涉林文章和论文,按照不同档次进行奖励。(3)对在基层林业站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鹤城区林业局每年按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实有人数拨出人头办公经费,保障基层林业站的正常工作开支,稳定基层专业技术队伍。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2.1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林业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较强的工作,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至少应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鹤城区目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实际上只有85人,仅占林业系统总人数的36%。而且,在这36%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在实践操作中,能真正掌握全程技术操作的人员则更少。(2)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3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18人,仅占21%,而35岁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则有67人,占77%。(3)基层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全区11个基层林业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仅占31%。(4)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匮乏。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3人,仅占15%,而具有高级职称的仅3人,占4%。(5)现有职称与实践操作能力不甚相符。从鹤城区目前拥有的专业技术职称来看,虽然具有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有85人,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掌握林业专业技术操作的人员仅占70%左右。尤其是调绘地形图和营林技术设计方面的人才更少,估计不到一半。(6)创先争优激励机制不健全。奖惩机制和责任风险制度尚未完善,工资分配形式不够科学合理,严重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原因
(1)过去对林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认识不足,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思考不多,营造人才环境氛围不浓。尤其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缺乏实质性措施。对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薄待遇的问题,故而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再加之行业培训落后,造成专业技术知识更新不快,其人才价值体现显得极不充分。(2)受客观条件限制,引进人才困难。受机构编制、人事政策等因素制约,鹤城区难以引进林业专业人才。(3)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是责任风险制度存在漏洞,无法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4)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技术人才对单位的依赖性较高,主观竞争意识不强,自我学习、自我修养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够,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快,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要求。(5)有部分人才缺少事业心。一些人受“一切向钱看”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私营经济上,对技术任务只是被动地应付,谈不上技术创新。
3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严重制约鹤城区林业项目建设和影响林业工程质量,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林业技术人才紧缺这一瓶颈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按照现代林业建设要求更新人才观念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鹤城区现代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愈来愈高,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而,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人才就是第一资源、人才就是先进生产力”的理念;在人才工作的地位作用上,要树立“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打基础保长远”的理念;在为人才服务上,要树立“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2创造较好的人才工作内外部环境
(1)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完善岗位设置,落实好技术人员,严格管理,提高福利待遇,稳定林业基层技术人员队伍。(2)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3)创造行业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增强行业凝聚力,促进林业技术创新,保障鹤城区现代林业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3.3建立更具活力的人才激励机制
(1)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责任风险制度。特别要在关键技术岗位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打破常规,革除论资排辈和只认文凭及职称的观念,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价值新观念;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制度,促进关键技术岗位的奖励补助和一般性的岗位奖励补助拉开距离。同时,完善责任风险制度,堵塞漏洞。只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责任风险制度,才能有效地调动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2)结合艰苦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林业技术工作,防止和避免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3)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鹤城区林业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做好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工作,克服平均主义,引导收入分配向专业技术岗位、关键岗位和艰苦岗位倾斜,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知识和人才的价值。
3.4切实提升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1)着眼于锻炼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并按照职称档次,将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安排到具体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中去,在实践中增长技术才干,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2)着眼于锻炼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大胆培养使用较为年轻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提拔为林业中层干部,安排他们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建功立业的舞台。(3)着眼于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作风建设。结合上级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要结合目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加强教育,结合自学、党校培训、集中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切实强化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廉政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综合素质,确保在鹤城区建立起一支廉洁、高效、精干的林业专业技术队伍,为鹤城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生态绿城”和创建“林业生态市”的战略目标,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技普及等活动,实现一个目标:把林学会建设成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进科技团体;服务两大建设:服务林业生态建设
,服务林业产业建设;发挥三个作用:一是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二是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三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
一、在加快建设*现代林业的新形势下,市林学会将围绕改善林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和壮大林业行业经济的中心任务,做好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
二、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以总结建市20周年林业发展成就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画册。根据省人事厅的林业中级、初级技术职称条件和有关文件及市人事局近几年有关文件的最新规定,组织有关人员
编订本市林业中、初级技术职称评审办法,以指导林业评委开展职称评审初评工作。
三、开展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学会的学术水平。一是加强学会内部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计划*年3月组织一次较大型的全市林业学术会议,评选、宣读优秀论文,为技术人员申报
、晋升技术职称提供条件;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交流,即组织学员到外地考察学习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以及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到我市进行科学考察、指导和交流。
四、积极组织开展科技调研活动,努力探讨解决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存在问题办法,为加快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进程出谋划策。
五、继续加强林业科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重点加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南药种植管理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林农及基层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
私营林业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
六、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增强凝聚力。鼓励会员对现代林业科技知识,尤其是新技术、新成果进行深入学习和推广应用,撰写科学论文,推荐到有关学术刊物发表,并切实做好科技
人员技术职称初审工作。其次是按照学会章程,吸收新会员,增添新生力量。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 林业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81-01
一、绪论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向自然大量索取资源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威胁。在党的十以后,我国正式将“生态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发展国策当中,将“生态建设”摆在更加凸显位置。尤其,我国在“生态建设”过程当中,重点把“林业建设”做为最重要的建设目标,而林业建设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沙漠化治理的好坏、关系到湿地治理的好坏、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好坏等,为此,必须大力推进林业建设,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做为第一生产力,而林业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的科研延伸,更是林业生产的不断深化,所以,大力推广林业技术既可以促使林业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又可以提升林业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对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然而,我们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的时侯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林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造福百姓。
“林业技术推广”是指“在国内当前现有的科技、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把林业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推广和经营,帮助更多的林农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进行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二、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林农整体的素质较低
目前,国内林农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技能上,整体素质均偏低,导致对新科技、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接受时间较长,或者是理解不到位,实施的时侯差错连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林业建设的发展。此外,林区内大部分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经济条件不优越,造成人们在林业建设方面的投入不多。
(二)认识和落实不到位
大多数人们对推广林业技术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和重视,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导致林业技术下到基层推广之后,人们的认识还是只停留在口头与文件上,并没有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得到贯彻落实。如此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业技术推广员进行推广的积极性。此外,懂林业技术的人多数是专门的技术人员,自身技术过硬,但是他们更多的是乐于搞科研,因而导致重科研轻推广的现象。
(三)投入到技术推广的资金较少
在推广林业技术的过程当中,不但需要投入资金对林农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与技能,而且需要资金投入到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当中,这两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保障。如果缺少了资金,那么对林农的科普、培训则无法大范围普及,而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则会停滞不前。此外,由于一些基层推广站缺乏资金,导致设备不足,影响了推广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
(四)技术推广和林业生产相脱节
当前,国内林业技术的推广跟林业的生产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尚存在着一定障碍:一方面是林业技术的推广和林业的建设尚没有构建起协调的对接机制,林业的经营还比较粗放、效益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很多林业科技的推广没有真真正正的落实到林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导致一些十分重要的技术没有能够及时的运用到林农中解决问题,从而影响了林业技术推广运用的成效。
(五)推广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基层的推广站普遍存在人员知识不高、人员年龄偏老、资金困难、设备陈旧落后等现象,导致自身水平与环境较差,严重影响了基层推广站的推广服务水平,尤其对部分林农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答,从而影响了林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三、解决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建设中所遇问题的对策
(一)需要健全完善“技术推广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林业即时生产力能力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并取得经济效益。
一是需健全完善林业技术推广的网络体系。在林业技术推广这张庞大的“网”中,乡镇推广站做为这张“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乡镇的林业技术推广员跟广大林农最近,技术推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技术推广是否成功,所以应当建立起“市、县、镇”三级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尤其要以乡镇一级做为技术推广的主体,建立起工作联系站点,并实施“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对在技术推广过程当中遇到的经费问题及时落实,确保稳步提升与改善基层技术推广站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促进基层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是需建立林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成生产力的机制。为了将林业科技成果高效的转化成为林业建设的生产能力,必须把技术推广、林业建设、市场需求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由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调节供需关系,促使林业技术转化成使用的技术,主推林业大丰收。
三是需搭建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能够及时为广大林农提供第一手准确、权威的林业信息、政策、科技等,必须搭建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打破林业系统内部原有的封闭格局,大力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源源不断的参与到新技术的推广中来。
(二)需要大力推动林业技术体制的改革,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氛围
一是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大力鼓励、倡导林业实用技术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一方面需要加大在林业科研当中的投入力度,让更多的涉林技术运用到林业生产中,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在推广方面的投入,让科技普及到广大领域。此外,可对在科研和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以激发他们投身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推广员的技术和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林农。各级政府要按照“市、县、镇”三级联网管理方式,加强各级技术员以及推广员的指导,并且为下一级派送专业的技术员和推广员到下级进行培训和指导,为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技术推广,改变以往单一的推广模式,应当积极探索多种推广方式,采取灵活的方式例如“科技下乡”“科技月”“接对子”“服务三农”等活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提倡科技承包,技术入股,服务与承包、合作与推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推广。
(三)需要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建设,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是进一步拓宽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不断增强林业技术推广的能力。改变以往单靠推广员进行推广的单一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传帮”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林农的需求而确定推广的内容,提升服务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
二是强化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林业技术推广点的设备水平。根据当地林业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林业科技数据库、业种植资源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完善的“市、县、镇”三级网络机制,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进行林业成果展览以及林业技术产品交易会,为林业建设创建良好的条件。
三是强化对林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以此辐射,扩大辐射面。建立起高效的现代化林业示范基地,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林业技术推广的知名度和减轻推广的难度,同时为今后的林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林业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的科研延伸,更是林业生产的不断深化,所以,大力推广林业技术既可以促使林业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又可以提升林业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对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然而,我们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的时侯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林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松,尚玉霞.浅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
学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报考,扩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报考的人数,尤其是高素质考生的报考人数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质量。
学校的知名度除了取决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外,还取决于学校现实的办学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业大学虽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大学,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所以林学为主导的单科性大学,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近几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发展的机会,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经、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在全国林业院校中率先进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扩大,招生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为163人,2003年高达900人。仅1999年至2003年间的招生人数就扩大了5倍。以前报考我校的生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来自本校和其他农林院校的毕业生。近年来,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其他综合大学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扩大,招生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
严把培养质量,是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校招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各个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研究生生源竞争激烈,如果在报名条件、入学考试、录取及其后学习、考核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上比较严格,将会影响本校的生源。但我们的体会是,只有严把学生入学和培养质量关,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质的考生。些学校,只为盲目扩大生源,降低入学门槛和培养标准,短时期内达到了扩大招生规模的目的,但这种做法却损害了学校的声誉,长期下去,考生和社会最终会摈弃这些学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真正能学到知识,增长能力,顺利地成为生产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质的考生报考,最终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质量,实现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校通过硕士生提前攻博、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研究生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建立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建立优秀论文激励机制、资助出版优秀博士论文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块试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学科和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两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林业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国农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国大学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参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统一考试,我校硕士生的一次通过率达到62.3%,博士生达到41.6%,已进入北京市高校先进行列。
三、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
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不同,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一名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9000元,3年需要2.7万元;一名博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1.1万元,3年需要3.3万元。林业科学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树木和森林生长周期长,进行科学研究环境艰苦、工作量大,需要的科研经费较多。因此,林业高等院校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就必须拥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一部分导师的研究经费明显不足,使正常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无法落实。因此,我校要求研究生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各类国家科技项目的同时,加强和地方及社会上各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我校研究生院除了配合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广开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门路外,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研究生培养基金,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资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经费不足的学生。2001年资助33人,投资13万元;2002年资助53人,投资20万元;2003年资助70人,投资25万元。我校计划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资助人数每年增加20%,资助金额每年增加25%,加大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
四、对专业学位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与林学及相关科学硕士学位相比,农业推广硕士(林科)专业学位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应用,为林业技术推广和林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为保证招生质量,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按照国务院学位办下达的当年录取限额,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对拟录取人员进行复试,复试着重考查考生从事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为了向农业生产第一线上的优秀人才倾斜,保证符合招生条件的优秀在职人员有更多的入学机会,真正达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目的,对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或获得一定级别奖励的基层单位业务骨干,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在培养方面,针对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注重应用的特点,我校在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区建立了教学实习点,许多应用性和现场性强的课程均在教学实习点进行。在论文选题方面,要求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校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在林业生产单位和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稳步增加,近年来的招生人数一直居全国农林院校的第2位,生源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保证。
五、就业状况对学科招生质量的影响
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和考生的报考数量和质量是呈正比的。如果某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显著增加,招生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一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长期偏低或就业前景不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减少,招生质量也会相应下降。
我校研究生的招生,在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对国计民生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基础作用的学科专业外,在国家招生计划允许的范围内,向那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的学科和专业倾斜。例如,我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业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近年来的招生和就业均很好,生源质量较高。我校已有计划地提高这些专业的招生比例,将研究生的扩招名额适度地向这些学科倾斜。
六、积极有效的宣传
有的放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针对考生的各种问题,解疑释惑,对学生的报考和招生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的力度,相应的科学研究项目大量增加,林业战线上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林业科学的高级科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林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结合当前这一大好形势,在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中广为宣传,积极引导高素质的考生投身到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
1999年以来,我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国建立了10余个招生基地,派专人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数十次招生宣传,宣传地区的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招生信息或在影响面广的报纸等媒体上进行招生宣传。我校每年举办2次咨询会,深入到院系学生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和促使一批素质较高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本校研究生。
七、软硬件条件的良好保障
1.1林业科技机构建立情况
咸宁市及其6个县(市、区)林业局均为政府组成部门,每个乡(镇、办)设有林业工作站(赤壁除外)。市、县两级单独或同时设立了林科所、推广中心。2013年,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咸宁市林业科学院。
1.2林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20世纪80、90年代咸宁林校和湖北林校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大中专生,以及各个时期零星加入的林学本科生,成为咸宁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专业人员主要由林业局业务骨干、林业科技单位技术人员、林业工作站营林员组成。近几年,市林科院平均每年从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1名本科生或硕士生。据统计,全市在职职工中现有技术人员近700人。
1.3林业科技单位履职情况
科学研究有成果。近几年,先后承担课题和项目50多个,发表科技论文近30篇,出版林业专著2部,修订技术标准5个,审(认)定新品种或良种6个,登记科技成果10余个,荣获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推广奖7项。技术推广有影响。据统计,2010~2014年累计编印楠竹、桂花、油茶、意杨、泡桐丰产栽培、退耕还林、森林防火、灾后重建等技术手册40多种,举办楠竹丰产培育、竹腔施肥、油茶芽苗砧嫁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生产管理人员和林农2万多人次,有关媒体还对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了报道。科普宣传有场馆。市、县两级林业科技单位在创办各类示范基地的同时,选派骨干力量参与桂花博览馆、竹子博览馆、油茶博览馆等工程的新建和潜山桂花园、竹种园等科研基地的改扩建,收到实验研究、科普展示、旅游观赏的多重功效。咨询服务有声音。积极参与林业发展思路、规划、专题调研材料的编写,围绕咸宁打造中国香城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中心工作大胆建言献策。据统计,近几年参与咨询服务50多次,有1名高工被委任为市政府咨询委员。
1.4林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建设现代林业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林业是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重要的绿色经济体。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全国林业的总任务。无论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建设林业强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鄂南强市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山上再造”、“绿满鄂南”行动,高位推动百亿元竹产业、百亿元油茶产业、百亿元茶产业发展,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作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决定》。增加林业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成为林业科技单位的当务之急。
2基层林业科技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作条件较差
调查结果表明,科技经费严重短缺。县(市、区)林业科技单位及林业工作站均为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单位。市林科院直到2014年才进入财政全额预算。有关主管部门每年安排的科研和推广项目经费也十分有限。科技单位仪器设备较少、试验基地较小,无法满足林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有的地方,推广中心与林科所分设,造成科技经费吃紧、人力资源分散。
2.2专业人才短缺
调查结果显示,林业技术人员出现结构性短缺。一是“老龄化”,基层新进大学生很少,有的单位近十年未进1名专业人员;二是“陈旧化”,观念和知识更新慢;三是“机关化”,争当公务员的多,在企事业单位的少。据统计,全市林业科技单位只有技术人员90人,占职工总数的43%。引不进也留不住林业大学生、青黄不接的问题急需解决。
2.3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包袱重,科技单位整天为生存而奔波,科技人员安不下心来搞研究或推广,多数变成了“苗圃场式生产单位”。加之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手段落后,适用成果较少,社会影响较小。科技创新,离不开经费、人才、装备(仪器设备、试验基地等)。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走科技兴林的道路,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
3推进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技兴林,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放水养鱼,夯实林业科技基础,不断提升科技单位创新能力。
3.1加强科技机构建设
确立公益性质。市、县两级林科所和推广中心作为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生态监测于一体的面向基层、面向林农的事业单位,应全部划定为公益一类、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如果地方财政紧张,可先加大差额拨款单位的经费包干基数,或改自收自支单位为差额拨款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合理确定在科研、推广两方面的业务比重,市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应用性研究、兼顾技术推广,县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技术推广、兼顾应用性研究。已建林科所和推广中心的地方,实行合署办公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尚无林科所或推广中心的地方,迅速恢复或申请设立。完善基础设施。采取多种途径,争取各方支持,有效突破“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缺少、试验基地偏小”的瓶颈制约。市林科院要抓住“湖北幕阜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主站设在潜山的机遇,提升硬件装备水平。
3.2加大林业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林业科技经费。各级有关部门每年要多安排几个科研和推广项目,并逐步提高资金额度。尤其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加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林木良种、技术规范、先进工艺、质量标准等科技因素植入林业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林业重点工程、林业骨干企业、林业重点乡镇中更应广泛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4.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事业单位招考办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基层招录对象可放宽到大专生。继续实施招硕引博等特殊政策,重点引进栽培和加工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必要的进修培训、观摩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思维、意识更新,抓好现有大学生和年轻人的锻炼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4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支持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林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的主体,应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如楠竹、桂花、油茶、茶叶等)、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若干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加强市林科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国际竹藤中心咸宁竹产业创新设计研究院项目的顺利落户。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联手,将该院建成立足湖北、面向中部五省,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以软件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
3.5优化科技单位管理
论文摘要: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知识需要人才。知识和占有知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资本,主要依靠同代科学技术来发展经济。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全国人才信息网,以期利用这一电子人才信息平台,使林业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人才资源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据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全国现有森林面积 1.34亿hm2,森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前的8.6%提高到13.92%。我国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国家批准黑龙江等8个省已跨入生态系统行列。我国现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绝对值是可观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但由于国家大、人口多,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和13%左右,属于森林资源严重缺乏的少林国家。全国现有沙漠化面积达171.1km2,占国土总面积 17.85%,其中风沙化土地 5.4万km2,沙尘暴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沙区每年有460多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地受风沙危害,其中重灾年份毁种面积达40多万亩,300多万亩草原由于沙化造成草质退化,载畜量减少,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林业厅提供)。林业企业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加上长期单一生产结构,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尚未激活,使得一些人才外流。要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建立接近自然的林业,建设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的林林,必须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在于人才,根本在于人才。
首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实现现代林业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新发展新理念,把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坚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人才要打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的界限,实施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充分发挥最大创造力一种人才资源配置新方式,它既包括人才的引进,也包括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和人才所在单位利益情况下,对人才能力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建立人才信息网,就必须大力发展“数学林业”。信息化是当代林业现代化的标志,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林业现代化的方面,而电子信息技术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管理和发展持续林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只有通过全局性、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与智力保证。
其次,加快整体性林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创新型人才,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发挥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人才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让科技人才自觉参与国家林业创新体系建设,在林业领域保持技术优势,促进部分学科、专业有重大突破。让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知识经济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以知识为资本将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技术成果可作无形资产参与项目产业化投资,依据效益应获得相应的股权收益。开发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吸引人才为林业经济建设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坚持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依托,以需要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调整人才结构与布局,既保证人才分布的动态平衡。人才要坚定不移地稳步推向市场,以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优质化。加强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与科学管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及基层对人才的需要,两种手段结合并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清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奔波在黄土高原30多年,坚持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科研第一线,被科技部推荐为2016年最美科技人员。他当之无愧。
他不计个人得失,吃苦耐劳,稳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带领科研团队,在西北黄土高原长期工作,展现了一代林业人的优秀形象。
他的小愿望是让黄土高原变绿
朱清科出生在宁夏固原贫困的山区里。他从小就切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带来的种种危害。
一颗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一定要让黄土高原绿起来、富起来。
恢复高考第一年,他郑重地在第一志愿栏里写下了“北京林学院”的字样。1978年1月,是个寒冷的冬天。他跨进了全国绿色最高学府的大门,成了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
从那时起,他一直生活、工作在这所绿色的校园。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从助教、讲师,再到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是他的追求。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孩提时的那个理想。他的心,一直都没有离开过魂牵梦绕的黄土高原。
他把足迹留在黄土高原上,把汗水洒在黄土高原上,把岁月和青春刻在黄土高原上。在渭北高原的淳化县,在晋西黄土区的吉县,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吴起县,他像一棵树把根扎下来,陆续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秋去春来,花谢花开,幼树抽枝,荒原变绿。几十年来,他几乎踏遍了研究区域的每一片土地,从来不觉得累,只为坚守心中的那份理想与信念。
为黄土高原变绿愿意吃尽苦
上世纪90年代,朱清科在吉县做科研调查时发现,该县的地形地貌典型,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非常典型的科研试验价值。为了让这个发现得到科学数据的支撑,他和同事们对选定的流域开展小班调查。有的区域方圆几十里都荒无人烟,根本没有路可走,更谈不上交通工具了。他们硬是咬着牙,一天走上百里路,去了解实地情况,全面掌握了第一手的立地数据,为后来几十年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陕南,朱清科带着学生们在一次调查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暴雨,眼前只有几米的能见度。情急之下,他们躲到了一块大石的后面。没过一会儿,石头也开始滑动了。他们只能冒着瓢泼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20多年了,因为极度受寒导致的气管炎至今都去不了根。
在培训吉县的林业工作者时,屋子里闷热达到了40度。他汗流浃背,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
在山西省吴起县,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道路通不通,这要问老朱。”2006年,他前往吴起县开展调查,靠双脚走遍了全县3790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建立10平方公里的网格点,确定了39个小流域。他在当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提供了全面可靠的土壤侵蚀、立地类型等大量数据。
朱清科说,一到林子里,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他从骨子里喜欢踩着基层的土地。
熟悉的人都说他为事业付出的太多。他却说,“看着荒山变绿,吃多少苦心里都高兴”。
用科技智慧染绿黄土地
朱清科深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第一线,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2005年,他负责牵头申报的“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跻身科技部首批国家级研究站,2009年该站获“全国野外工作先进集体”。吉县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荒山已变成生态旅游区。
2006年,他在陕西省吴起县建设了另外一个与吉县站相呼应的研究站,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研究站做出了贡献。
近20年来,通过大量调查与定位试验研究,他提出了基于黄土坡面微地形的近自然造林理论与技术,构建了黄土高原精准结构配置的近自然植被构建理论与技术体系,丰富了混交林理论与技术,推动了水土保持林学的发展。他锐意进取、创新性提出了适合黄土高原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潜心研究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提出了“打破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缓慢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关键,是优先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他创造性地构造了三环结构发展模式,揭示了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结构配置机理,提出了坡面林草带状复合、塬面及缓坡果农复合等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技术模式,建立了雨季集流贮水时空调水适度胁迫水肥调控技术体系。他研发的这些技术,源自当地、造福当地。
精彩论文写在黄土地
陕西淳化县属于高原沟壑区,最大的问题是落后的经济条件与水土流失情况形成了恶性循环。当时,对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存在着科学上的争议。
他带着学生们跑遍了20多个乡镇,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困难,寻找准确的研究方向。他果断提出主要发展农林复合的道路。如今,淳化县林果业已成为当地的摇钱树。
他创新性地将宁夏枸杞引入青海农林复合建设中。他精挑细选了150棵树苗,托运到试验基地,种植后成活率非常高,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喜欢。他继续努力,使种植技术更加成熟,如今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吴起县的农牧交错带地区造林困难。不少人提出采取封育的办法。大量调查之后,他指出,封育比造林的治理效果至少晚50年以上,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他进而将黄土高原的地形进行划分,按5种微地形去设计造林种植点和乔灌木树种。先让水分集中给其乔木生长,通过微地形、整地方式,二次让水分集中再集中,形成树林草灌结构。这是一种近自然、仿自然造林,能形成稳定的林分。这项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半干旱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精细配置及微地形近自然造林技术与示范”成果,在吴起、志丹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区150多万亩,累计推广应用达690万亩,节约种苗费、人工费等20%?30%,造林保存率提高约20%,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朱清科发现,陕西有人在高速路边挖坑造林种灌木。他的判断是陡坡绿化可能要失败。因为陡坡表土有干土层,其厚度与道路的坡向、坡度、边坡高度、边坡的成土时间四个因素都有关。实践证明,他的分析是正确的。当地政府特地邀请他和科研团队为陡坡绿化提供设计方案。他们加班加点,提出了一个深栽的技术,打一个深孔,然后栽深根性的苗,让其吸收到土壤30厘米以下的水分。这项技术获得了广泛成功。
30多年恚他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等20余项课题,在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农林复合系统配置机理及调控技术、困难立地造林与植被恢复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他前前后后发表了186篇论文,但他最满意的论文写在了黄土地上。
把学生培养成最美的人
几十年来,朱清科除了学校工作,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奉献给了科研基地。在他的日历里没有什么假期。只要有空,第一时间就去试验基地。
他给学生们讲授13门课程,指导了硕士生、博士生78人。野外调查是他亲自带学生上的必修课。他带着学生出外作业,收集、整理数据,传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传统。
在艰苦的立地里取土样,只能靠人工打桩。十几斤的大锤,他要抡几十下。他从不允许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偷懒取巧,任何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按照标准完成。吴起县的20多个2米深的水分定位监测点,大部分都是朱清科亲自布置的。
在陕南流域调查时,一个来回至少走30公里的路程,加上在流域里作业,一天要走上百多里路。他患低血糖。但为了让学生们保持体力,他把糖全部都分给了学生,自己忍受着低血糖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