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10:32: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庖丁解牛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透彻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找到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选准突破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笔者曾设计过《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导入方案,如儿歌法、谈话法、谜语、挂图法等,但都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之后觉得,“看手――画手――夸手”导入方案有“点火之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画手时板书,加深对“胖乎乎”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教学的拓展。这种贴近现实,层层推进,学生很快有滋有味进入“乐中学、乐中发展”的境界。
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四季》一课,“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鲜明生动、极具个性的语言材料感悟与领会得当,有助于调动学生进行读、演、说、评,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对于一些抽象、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善于创造,同样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成为点燃语文课堂活力的火花。如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很难有学习兴趣可言,教师可在充分利用教学插图的基础上,给学生增加实物学具。如采用两根普普通通的毛线,利用两根毛线设计造型变化,演示拼音魔术表演,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枯燥的教学内容霎时变得生动、有形、有趣了,学习当然也就积极主动、有滋有味了。
创新“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良好、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首先,营造“快乐教学”的教室环境:通过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摆设、黑板报的合理利用等,建立识字王国、动画城。其次,因材施教设计教具:如把《雨点儿》一课中的生字卡制成雨点状,《胖乎乎的小手》的生字卡制作成小手状,《自己去吧》一课可设计成小鸭、小鸭妈妈、小鹰、小鹰妈妈的头像。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以学生为主体是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事实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心中装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是学生。因此,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才能帮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易疲劳、精力分散开小差,教师不应大声训斥,而应因势利导,把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有效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才能真正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抓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静夜思》这首诗如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即使读上千遍,也难以入情。但在教学中,可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可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再如《雨点儿》的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在教学时可抓住“飘落”二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飘落”的意境,读起来才具韵味。
品人物语言,引导学生体验角色如《自己去吧》中,小鸭妈妈和小鸭、小鹰妈妈和小鹰的对话,《胖乎乎的小手》中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对话等,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角色表演等,引导学生体验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化平淡为神奇,带领学生连读带演课文《菜园里》生字多、线索杂、内容平,是篇难度较大的识字课文,但该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教师拿出小竹板,边读边引导学生演。学生争相来表演,有的当堂能背诵。
还有片面强调合作交流,不论是否必要,每节课都让学生合作交流好多次,从外表上看似乎很有实效,如果认真观察和了解一下活动情况,就会发现有学生不能认真参与合作交流,甚至做与合作交流无关的事。这种合作交流,使得一些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不愿独立思考的坏习惯,交流时只做一个听众,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有些教师,上课前没有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上课随机让学生合作学习,针对性不强,有些交流讨论的内容层次浅,没有交流讨论的价值。
这些现象看上去是课堂组织问题,实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深入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那么究竟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
华东师范大学崔永教授从理论上给予了很好的诠释。他强调有效教学应着眼于两个层面的研究:(1)怎样教才是有效的?(2)怎样证明教得有效?而有效教学的核心有三个:我们期望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些学习结果?我们如何设置或安排活动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可见,这三个问题的灵魂就是来自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有效”并不是公婆言说,而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课程纲要》的编制,将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通过目标导向将三者统一起来,使三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再通过课堂观察,将课堂教学内容庖丁解牛般地分解开来,经过同伴互助合作、研究交流,使课堂的专业活动更加趋近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江苏省锡山中学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从运用该理论指导的层面上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经过对课程标准的细化分解,使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相对应,加之评价体系科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为我们的求索之途点亮了明灯,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敢地实践,运用专家系统的思想,同行成功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以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有质的改变。
具体地说,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特别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再认识。
必须明确有效教学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完成的,那么要想教得有效,就必须吃透国家课程标准。因此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备课、上课、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能直观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落实。必须从思想上树起教师新课程改革的信念,使教师能一头扎进新课程的研究之中,理清每一个学习领域对学生不同素养的要求,突出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细致地分析研究,不求大而全,但求细而精,点点突破。层层推进。
二、正确把握课标和教材
虽然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都要进一步重新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模块。但由于现在提倡“一标多本”,即:各门学科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而教材的编制又是一些站在高位的知名学者所编,是否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是否能够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等,都给教师正确把握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各种版本的教材,合理配置教材,科学整合使用教材,制定出基于我校实际、切合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文本;使我们的教学多一些实效,少一些空洞。
三、强化“首席教师”负责制的学科建设
每个学科通过启用明白人,使之能够统揽学科,制定出符合学校需要的三年一轮课程规划;对现行模块教学做出科学整合,真正实现学科教学校本化,体现新课程要求中贴近学生需求的要求;并引导备课组编制出《学期课程纲要》,使学期课堂教学有纲可依;认真组织教师,将课程标准制定的学科内容标准分解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目标真正成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目标;通过目标导向的教学与评价,使课堂教学细致、规范,直击目标。
四、强化听评课制度中课堂观察的落实
通过集体培训和案例研究,吸取先进校的先进经验,变革传统的听评课要求。严格按照新课改理念,将课程标准分解到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之中;将关注教师才艺展示的全方位听评课,转化成为任务分解、目标明确的基于课标要求的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精细化课堂观察,通过组内成员的互相合作,瞄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关键点的教学技能运用,肯定有效教学份额,纠正无效劳动成分,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有效教学设定的要求,取得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五、注重深层评价与及时反馈
在教学中,除课堂上要严格按照《学期课程目标纲要》要求及教案设计思路落实课时学习目标外,还要依据课时学习目标要求编制直达目标的课时训练题。课后,通过对课时训练题的分析,再结合其他教师课堂观察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拟定单元学习测评题。要遵从知识的接受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的规律,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渗透学习目标中的关键测试点。使知识测评能够经历多层次评价及反馈。同时,要加强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使学生能够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对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使之与我们的学生实际相吻合。要使我们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并能将课程标准细化分解到每一个模块的每一课时对应的学习目标中,再根据这样的目标要求编制出相应的检测评价试卷,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操作都扎实有效,避免盲目跟从,僵硬执行,低效教学。
一、巧解牛,“龙骨”初布――运思于课前
古语说得好,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将这句话用于语文教学同样也是非常适宜的,那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先要学会“运思”,初布“龙骨”。
运思于课前,走进教材。可以说,教材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语文教师的第一项能力,应该是教材解读和教材提炼的能力。因为教师一旦走进课堂,就必然涉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要有“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的深入教材的意识和觉悟,直到自己读懂、读透、读出教材的意蕴,使自己真正走进教材。
运思于课前,筛选思路。有了走进教材的基础,我们还要去思考如何用最佳的教学形式和过程,让学生读懂、学会并掌握,进而形成能力。筛选思路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选点切入,以点带面”。切入的这个“点”至关重要,它往往是教师“匠心”的体现。因此,要反复比较、精心选择。“精准”是前提,“巧妙”是艺术,要像庖丁解牛那样切中“肯綮”,要像“冲开水底天”那样去“投石”。占领了这个制高“点”,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只需“动刀甚微”,四两拨千斤,那么教材的内容就能“如土委地”了。
运思于课前,规划流程。思路仅仅是通向教材的“主干道”,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还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围绕这条主线,尚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去预设,去规划,如围绕主线应该带出哪些内容、需要由哪几个环节构成、教学的先后次序怎样安排等,都需要有一个设计和反复比较的过程。流程的规划,重在“合理而顺畅”。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绿 》一文的教学。教参在解读、分析文本时,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确定为文章的“文眼”。于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授课时都从这个“文眼”着手,以“梅雨潭的绿为什么值得惊诧”为教学的主线,梳理全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思路未尝不可,笔者却不作这样的思考。笔者始终觉得文末的“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一句中的“女儿绿”是本文的“神”,因为我总觉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女儿绿”是由绿宝石之王“祖母绿”和中国千年佳酿“女儿红”双向仿词而来,突出的是梅雨潭之绿“鲜嫩”和“醉人”两个特点,而这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梅雨潭之绿为什么值得作者“惊诧”的原因所在。从“女儿绿”的仿词修辞和特点切入,似乎更能高屋建瓴,文章内容的梳理也更为便捷。
二、静凝眸,“幽径”暗香――激思于课中
因疑设问,以问促思,这是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通用技术”,疑问和问题都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主观努力进行解答,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激思的过程。“因疑设问,以问促思”的过程,看似寻常却最奇崛,这其中有“三问”值得我们静心“凝眸”。
凝眸于“巧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古人所谓的“循循善诱”,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巧问”是一个以“智”引“智”的过程,更是一个以“智”激“智”的过程,“若要问得巧,智慧少不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基点、重点、难点、疑点,高屋建瓴、因文制“问”,角度要新,视点要高,挖掘要深,手法要活,要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的散文《 秦腔 》时,以“一问”(“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 吼 秦腔”,这中间用哪个字最能体现秦腔的特点?)切入,以“二问”(从文章看,“秦腔”之所以要“吼”,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展开到文章“秦地”“秦人”两块内容,以“三问”(“秦腔”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给“ 的秦腔”补全内容)收束,就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凝眸于“曲问”。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趣味性就不强,甚至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变“直”为“曲”,曲径通幽,或许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曲问”的形式在于“改头换面”,关键在于“营造情境”,精髓在于“问于此而意在彼”。
记得钱梦龙先生在执教《 愚公移山 》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和“遗”二字的含义,没有“直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注释,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问题一“曲”,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凝眸于“追问”。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没有一定难度和适当梯度来适度“抑制”和支撑的课堂是空虚的,“追问”要求教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研究和把握要深刻全面,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同时,还需要教师发挥引领、点拨的教学机智。但是追问不等于滥问、乱问,更不等于漫无目的地“巡航”。追问的问题与前一个问题必然要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延伸,或拓展,或补充,所谓“环环相扣”是也;追问还要注重方式,或趁热打铁,或对症出击,或雪中送炭;追问更要讲究时机,或追问于学生思维的混沌状态,或追问于学生回答的临界甚至错误状态,或追问于学生思维的僵持状态。
追问是一种机智,追问更是一门艺术。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一句话,语文教学要将“追问”进行到底。
三、再回首,“背影”渐朗――反思于课后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再思考、再认识,是教学过程的“再回首”。教学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从中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价值,缺乏反思的意识和觉悟,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结束之后,总感觉“责任已尽”,因而“如释重负”,接着匆忙奔向下一个目标,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如此,势必就会如歌中所唱的“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云遮断归路”了。特定的“那一个”教学的“背影”终将远去,要使这“背影”逐渐清晰明朗,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再回首”“不断回首”,让自己的思维在逝去的教学“背影”上稍做“逗留”。
反思即批判。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而反思则是一种便捷的科研方式。我始终觉得,教师教科研的核心内容就是反思,是一种指向明确而集中的“源于课堂并最终归于课堂”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上,没有人永远得意,也不会有人永远失意。当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节课告一段落时,我们要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用不满和批判的眼光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设计、教学的流程和学生的学习等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瑕疵和问题,同时还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利再战。一句话,要学会“挑刺”。当然,对于得意之处也要总结和提升提炼,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但不能一味陶醉。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引导、鼓励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扬长避短,朝着合乎自己审美、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去努力,尽快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也是在发展中完善的。教学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性是绝对的。一个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探索追求的过程。教学风格的发展是教师个性不断自我优化的过程。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千锤百炼、精心雕琢。
L.舒尔曼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八个部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教育理念及教育哲学。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趋势:
专家教师 ■
经验教师 ■
职初教师 ■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研究表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是他们的最大差异。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更多还是通过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而取得的。而且大量的研究表明,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也并不仅仅是从教时间的累积,而更需要教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潜心揣摩,不断总结,善于反思。
一、模仿入格:在课堂观察中学习起步
“入格”: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观察、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尽快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的年轻教师来说,更需要虚心学习模仿。可以观察、模仿优秀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观察、模仿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教材、驾驭课堂。学习优秀教师亲切民主的教学态度、端庄典雅的教学气质、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优美流畅的教学语言、机敏灵活的教学机智,形成多样的组织教学和自然大方的体态语言。在学习中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情与学情对别人的课重新进行组织、整合与创新,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的目的。
教师在观察模仿中必须坚持“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一直消极地停留在观察模仿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
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他们是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分析自己的长处,形成寓理于史、寓情于史情感教育的特色。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的。因此,模仿必须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善于琢磨思考,得其精髓。
二、立格定型:在课堂观察中探索磨炼
在模仿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后,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逐渐能做到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探索性教学,迈出建构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当然好课还需磨砺出。“磨课”,即同一节课,课题组年轻教师先上成型课;然后在优秀、专家教师引领下进行反思,在平行班级上提高课;再在优秀、专家教师引领下反思,上完善课。
“立格”是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关键阶段,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学思结合,在模仿别人教学的过程中,多加思考,抓住其教学风格的精髓;二是学用结合,把模仿与运用、大胆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广东的吴老师自称是“菜鸟级”教师,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步入新课程远比其他有经验的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要多些。比方说,她对成功的课例“帕帕奇”就无法完全照搬,因为她暂时不具备娴熟驾驭开放式课堂的能力。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彷徨不前,而是经过思考,设计了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她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创设了一个“穿越时空之旅”的情境。可见她并没有停留在新教师的模仿阶段,更没有刻意地设计形式上热闹而没有实效的情境教学,而是立足于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材料,经过深度思考训练,形成“论从史出”学科能力的基点之上的教学风格。
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例如开始钻研教学语言和表达艺术、教学板书板画艺术、示范性艺术等,教师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增强,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尽管学习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需要,但是要真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在学习众多优秀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上,着眼于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作出准确的定位。教学风格的选择定位是建立在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已有的教学经验、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生理心理特点等的基础上,需要教师认真客观地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思考、提炼。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风格模式,正确地为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作出定位,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关键。
通过课堂观察,在其他教师的协助下,对教学预案和试教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细致打磨,保证该课教学成为质量较高的精品课。磨课活动中,通常先由执教者试教,学校领导和同学科教师课堂观察,从教师语言与教态、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师生课堂交往行为、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各抒己见。这是一种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持续的实践与反思为特征、以全员自主参与为表现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课堂观察是集体智慧淬炼的平台,集体议课反思,在不断的上课与议课反思中,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实效。在完善某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共享的优秀案例,炼出相关教学的方法策略,悟出某些教学规律来,打造出上课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课堂观察中的反复磨课对于一个执教者来说,其作用除了外显于“成功的一节课”外,隐性的影响来得更珍贵,那是一种思维碰撞后的顿悟、理念偏离后的矫正、实践层面上的指引,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乐在其中。
身在一线的教师,一般说来,有的是实践经验,缺少的是理论支撑,所以,针对教师理论素养不高、理论与实践转换渠道不畅、转换方式呆板的现状,磨课是有效的“催化剂”。通过磨课,让执教者(也包含参与者)对课堂教学有更深层次的把握,从磨课中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策略,增加教学理解,生成教学机制,让所要上的课能更符合教学的理念、要求和原则,让课堂更能集中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通过课堂观察来挖掘和打磨一节课是一个不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向前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揣摩和推敲:试教、、再试教、再,直到最后成功。只有经过这样一次次地轮回、不断地打磨,才能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获得。“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期的磨练,哪能应付自如?哪能窥探到教育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我们通过课堂观察集体打磨、多次打磨、特色打磨,在不断的打磨中练就教师过硬的本领。打磨的过程,是一个集个人才华和集体智慧于一体,教学艺术水平因之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在探究如何上好课的路上,不断否定自己但又逐步走近成功的过程。一次次的颠覆,一次次的重整,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信心在鼓励中坚定,亮点在意外中生成,困难在矛盾中化解,教学风格在磨砺中形成。
教师在进行独立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艺术加工,以自己的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教学进入个性化阶段。在成败中反思,写教后记、反思日记。在对比中反思,通过观课评课、感悟自己教学,把教学过程中给人以启迪的地方写下来。这时,教师的教学从内容理解到教学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的教学,也有所创新和突破,逐渐实现“破格”。“破格”意味着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既来自他人而又异于他人,同时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他人教学风格的一种超越。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意味着教师教学艺术的相对成熟和教学能力的日臻完善,教学效果更为有效,是优秀教师执著追求的境界。教师的教学风格反映了不同教师的生活经历、教学功底、能力水平、思维特征、个性特长、文化底蕴、思想素养等。教学风格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在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中自然形成的。不同的教师在知识修养、个性特征与教学技巧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在教材处理、教法设计、语言运用、对知识的体会及表现手法、教学过程的思维和活动安排,都会各有特色,这要求教师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个性倾向、能力系统、教学优势等,有意识地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中,余杭高中生物组的教师们给工作了六年的青年教师郑超这样的评价:“郑超老师并不是一位激情洋溢的老师,性格比较沉稳,但对创设情境、利用模型、展示教学有一定的研究,若能长期研究下去,可能会形成富有理性和逻辑性教学风格,可朝这一方向继续努力。”这个综述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课堂观察可以基于被观察者本人的实际情况,挖掘个人特色,逐步理清该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年轻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全组教师帮助他,观察他的课堂,让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扶他上马,送他一程,这就成功一半了。
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而教学个性是一种独创,是教师的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彰显。教学个性根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领悟,根源于教师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他个人的情趣、气质、性格,并不断升华。
此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也是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必要因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借鉴他人的教学风格,虚心学习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最终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是上海市普陀区“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担任全国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历史教育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免费师范生指导教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特约研究员,目前上海乃至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中生代领军人物。他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就很具有代表性:
刚开始执教时,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关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分析教材,理清教材的思路,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熟悉地掌握教材的逻辑结构来设计教案和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法上自然以讲授为主,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来吸引学生。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位。但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李老师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注意课堂中和学生的交往互动。在日常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专题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形。在一次次“灵感”的冲击和一次次的“顿悟”后,李老师进而提出“一课一灵魂”的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要突出真正的历史“灵魂”。提倡学生真正的“神动”而非缺失灵魂的“声动”“形动”“群动”,并提出了“多元互动”的四个关键节点: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问题要引人入胜、沉缄深邃;诱导要启而有法、开而弗达;过程要随机调控、形散神聚。正如他所描述的:“道可道,非常道。教学之道本身就是在‘有道’与‘无道’,‘此道’与‘彼道’之间往复穿行、渐行渐悟的无际思量过程”。可见,“一课一灵魂”的提出,是对前人“一课一中心”的又一次发展和提升。这一层次可谓到神韵。李老师的教学艺术发展,犹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经历“族庖、良庖、道庖”,由技进乎道的三重境界。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确实,没有教师的独特风格,就没有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与艺术性。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设计出个性化的课堂,才能把各门课上得“博大精深”,上得“激情燃烧”,上得“风流蕴藉”……也正是因为教师“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个性化教学,才让教育改革有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