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05:44: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刊讯2007年6月10日,全国首届“音乐评论学会奖”评奖结果在安徽省黄山市揭晓。评奖结果于6月13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的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宣布,并予以两周的公示。
本次评奖活动收集到来自海内外的各类稿件共计100篇。为了办好首次评奖活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组织了由11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委会主席:王次荨F牢会成员:王次荨⑼醢补、伍国栋、张弦、陈志音、杨燕迪、居其宏、金湘、周勤如、梁茂春、戴家枋。
此前,评委王安国、梁茂春因故未能直接与会评审论文,但此前他们已经对送审论文进行了审阅,并将计分表递交组委会。经过9位评委的审议、讨论和7轮的反复遴选,产生出全国首届“音乐评论学会奖”的获奖名单。
获奖结果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2名):
杨善武《敦煌乐谱研究的新突破――〈敦煌乐谱解译〉对同名曲〈倾杯乐〉旋律重合问题的解决》①(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桑德诺瓦(和云峰)《质疑“原生态音乐”》②(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三等奖(3名)
于庆新《歌坛又见“语录歌”――“八荣八耻”歌曲浪潮的反思》③(《人民音乐》编辑部)杨康民《建立音乐学术首先规范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相关学术环境》④(《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范晓峰《音乐价值判断的“经度”与“纬度”――评“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问题的讨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优秀奖(6名)
徐文正《生命与尊严的呼唤――评交响大合唱〈金陵祭〉》(河北省衡水学院音乐系)
陈荃有《当代音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⑤(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编辑部)
钱仁平《谭盾有什么好?――〈亚信金融之夜――谭盾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听后》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南鸿雁《怎一个“尴尬”了得――评“青歌赛”原生态唱法综合素质测试的理论缺乏》(杭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陈媛《交响的诗篇心灵的赞歌――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在这土地〉》(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石一冰《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朱践耳先生的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①原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原载《艺术评论》2004年第10期。
③原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3期。
④原载《黄钟》2005年第2期。
⑤原载《人民音乐》2003年第11期。
⑥原载《周末画报》2005年10月30日。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落幕
6月4日,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圆满落幕。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文化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及上海超拨乐器有限公司协办、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与作曲系承办的一次全国性的创作比赛。此次大赛面向海内外华人自由征曲,征求2000年以来创作的原创新作品。作品以“突出中国音乐文化特色,具有时代感和民族风格,兼容艺术性、技巧性、可听性”为主旨,以钢琴独奏、双钢琴、钢琴四手联弹为主要演奏形式,限时10分钟。
大赛自今年2月征集作品以来,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381部作品。在经过8轮的初审后,最终有32部作品入围最后的决赛。参赛的选手除国内的各界人士外,还有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作曲家。作曲者的年龄差距也十分悬殊,最长者已有85岁高龄,最小者年仅7岁。
本届大赛的评委阵容十分庞大,邀请了15位海内外知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担当评委,组成了以作曲家杜鸣心和钢琴教育家周广仁为主席,叶小纲、陈怡、杨立青、范哲明、曹光平、储望华等
人的评委会。
获奖名单:
成人作品:
一等奖 《皮黄》张朝
二等奖 《遗失的日记》 王笑寒、《生旦净末丑》王阿毛
三等奖 《中国画艺》王斐南、《盛开的沙罗双树》于川、《谐谑曲》董欣宁、《动感北京2008》赵梓翔、《即兴曲五首――望舒诗选》 龚晓婷
优秀奖: 《孤山探趣》张伊卉、《未找到的钥匙》赵曦、《恋镜・花溪》 贺圆圆、《雪盈盈》何F、《space―for prepared piano》谢文辉、《凌破》陈思昂、《闪烁Ⅱ》邓乐妍、《哭嫁》刘天石、《风月》游耀东、《鸿》钱琦
儿童作品:
一等奖 《恰央创意曲》 于川
二等奖《拾朝花》 丁冕
三等奖《往事2007》 方岽清
钢琴演奏奖:
一等奖王笑寒
二等奖黄亚蒙、于泽楠
三等奖于那、杨晓帆、莫野
儿童钢琴演奏奖: 陈浩果、谢子薇
(祁斌斌)
首届“全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动”揭晓
2007年4月28日,首届“全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以及《中国音乐》编辑部共同主办,《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周报》等学术媒体协办。自2006年10月开始征集到2007年3月截稿,共收稿件170余篇。经过初评、复评与终评,最终评选出入围作品23篇。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王爽《用户创建的个性化音乐媒体时代》、姚 慧《当代音乐环境观――当代音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
三等奖:姚杰《论新闻报道中的恶意叙事所造成的音乐传播效果的偏差》、何岭《从阿宝与喻显斌看民间音乐传播的两种路向》、张璐《对当代“原生态”音乐的几点思考》、陈镇华《网络歌曲互联网内传播特征及其文化现象思考》
优秀奖:张川《浅析音乐传播过程中影响人们选择的因素――以一种理论传播学视角》
等16篇。(刘聪明)
王次菰诿烙⒓跋愀劢邮鼙碚
5月29―30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萦σ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Dean Roberr Blocket之邀,参加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发起组织的第一届国际音乐教育研讨会,会议主题是“Music:A Childs Birthright――音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会间对来自美国各地区50名中小学音乐教师授予了荣誉称号。
在颁奖仪式上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环节,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Robert Blocker为来自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莅浞⒘艘鲁大学音乐学院SanfordMedal勋章,该勋章是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授予的最高荣誉,表彰对音乐教育事业具有杰出贡献的人士,王次菔侨倩窀醚章的第一位中国音乐教育家。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Michael Yaffe、朱丽亚音乐学院院长Joseph Polisi、小提琴教育家Roberta Guaspari、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教育研究中心总监Clifford Madsen担任会议的演讲嘉宾。作为当天演讲的第一位嘉宾,王次莶捎昧宋淖帧⑼计和音像资料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我国专业及非专业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将其生动地展现在美国教育学者面前,现场听众反响强烈。本次会议在耶鲁大学1957届杰出校友的慷慨捐资下,筹得资金500万美元,今后该主题研讨会将每两年举办一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王次萑涨盎沟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荣誉院士,香港演艺学院也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近期他将赴伦敦和香港参加颁奖仪式。(凌钢)
第50届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两名中国选手成功入围
第50届法国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在纽约、贝藏松、北京和圣彼得堡四个城市举行的预选赛刚刚结束,中国两名选手朱曼(中央音乐学院)和易杰(上海音乐学院)脱颖而出,顺利通过预选赛的比赛,将于9月赴法国贝藏松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在四个城市的预选赛中,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20名选手入围决赛阶段的比赛。
本届比赛的亚洲地区预选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法国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组委会共同主办,于今年4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中国音协邀请了法国贝藏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宾彼得・查巴(Peter Csaba)和法国作曲家布鲁诺・曼托瓦尼(BrunoMantovani)担任预选赛评委,还邀请法国两位钢琴家和一位组委会工作人员来华参加评判工作。
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名选手参加了预选赛。在北京预选赛上,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朱曼和另一位韩国选手入选。中国另一位选手易杰是在国外参加预选赛而入选的。(锡海)
2007上海之春“圣卡罗杯”钢琴新作品(中、小型)征集评选落幕
以“上海之春”冠名,由“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主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承办,在上海知音琴行的大力协助下,“圣卡罗杯”钢琴新作品(中、小型)征集评选活动于2007年4月顺利完成,共有九部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六部获得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于5月9日在上海音乐厅首演,乐谱及音像制品也将随后出版。
“鼓励原创,力推新人新作”是举办本次比赛的宗旨,在比赛章程中还明确提出参赛作品应能体现中国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韵。
比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和德国、委内瑞拉、香港等地的稿件136份,作曲者以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为多,也有少数热衷此项事业的知名专业作曲家,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73岁,大部分获奖作品的作者年龄均在20―24岁之间,完全附合“新人新作”的比赛宗旨。(王自东)
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吴羿明获国际管弦乐作曲奖
5月27日,年仅23岁的吴羿明创作的三管编制大型管弦乐《梦的回忆》,由东京爱乐乐团在东京歌剧城作世界首演,获得第九届武满彻国际作曲比赛三等奖,成为获得世界重量级管弦乐作曲比赛殊荣最年轻的中国作曲家。
武满彻国际作曲比赛自1997年创设以来,向全球35岁以下年轻人提供展示作曲才华的平台,历届由世界大师级作曲家,如迪蒂耶、利盖蒂、贝里奥等担纲评奖审查员。本届参赛国有42个(欧洲63人、亚洲61人、美洲28人、大洋洲3人、非洲1人),管弦乐作品156部,是历年来参赛国与参赛作品最多的一次,竞争也最激烈。
吴羿明1983年生于江苏无锡,17岁起师从徐振民、徐昌俊作曲,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大五学生,指导教师董立强。此前,他的室内乐《天鹅的十二月协奏》获文化部(06年)“文华”音乐作品奖。(吴国平)
韩万斋教授义务宣讲国歌600场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讲师团、四川省教育厅与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韩万斋教授义务宣讲国歌600场座谈会于4月26日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
韩万斋结合专业知识,结合不同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以宣讲国歌为主题,推出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报告,十多年来宣讲600场,受众达83万人次,以满腔热血对广大青年学生和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爱我中华,强我中华”的使命感,激发青年学生和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深受欢迎和好评。
座谈会后,韩万斋教授为大学生作了他的第601场国歌宣讲报告。(川音)
《杜克歌曲作品精选》CD专辑出版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音乐教育
中国素来享有“礼乐之邦”的美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这句常为后人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实为先贤重视礼乐的诸多文本例证之一。诚然,礼乐及其教育为哲人们所推崇,周公在乐教中将其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即精英教育紧密相联;阮籍《乐论》则基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论及礼乐教育的必要性;王通的礼乐教化思想源于周孔,其言“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②;白居易同样认为礼乐教化是治国之本;胡瑗进而阐述了人才、教育和学校三者间的联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③……不仅如此,由官方创设于汉代的教育和管理机构——乐府存在时间约200多年,可谓世界上创办期最为悠久的音乐教育机构之一。随着中西方频繁的音乐交流与文化互渗,终于清末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形成的学堂乐歌活动,成为中国新型音乐教育兴起的一大标志,自此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可以说,音乐不仅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同样于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印迹。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前者着力于培养音乐教师,特别是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为其首要教学目的。这种明确的办学目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被纳入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学大纲中;后者则应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专业表演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就实践层面而言,专业音乐院校侧重于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艺的提升,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应倾向于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然而,“师范性”并未能成功地将上述两种教育体制区分开来,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之“师范性”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化”于现实层面的模糊界定也初露端倪,音乐教育界人士大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即:“按实际有效的课程来评价,高师音乐系实为微型音乐学院。”④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并持续到今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承担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们的演奏或演唱等水平往往成为高师音乐教师衡量学生能力的一大尺度,而一些高师学生在频频遭遇“音乐技术不如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等严厉评判后,自甘落后地在专业音乐学院学生身后亦步亦趋,从而彻底抛弃了他们所属领域的内在特质。
21世纪全球化资讯急速蔓延的繁荣景象背后,教育成为唾手可得的“产品”之一,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原本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似乎无暇顾及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长期抗衡的状态,更无心执著于二者办学理念上的僵持,而是倾注全力参与到增设音乐专业这项浩大的“教书育人”工程中。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自觉选择了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以获得个人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势必对个人福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创设意味着在先前两种教育体制之外,有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笔者非常赞同美国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教育观,“每一个教育领域都有义务向自己和他人解释其价值,并要有通过教育得以获取那些价值的计划。”⑤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理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予以明晰定位,以此突显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以期谋求长远的发展空间,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教师”“课程”与“实践”三方面的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
从现实层面考量,原本担任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并适应新增专业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大学在增设音乐专业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急需填充人力资源。就事实而论,无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抑或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他们的学习背景大都相仿,多数为独立拜师学艺,即遵循“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很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石,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为事项的主体人物——“教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倘若回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教师”一经存在就承载了“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使命。在现今的中国,教师们不但讲授知识,他们还富于前瞻性地通过书写文论记录教育状况、研讨教学手段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等。近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专业教育工作者们畅谈的一个热点话题。此方面文论最初的写作动机乃在于摆脱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系列困扰,并期望透过开放式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与有效途径。然而,笔者在不经意间发现,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在直抒胸臆书写教育改革理念中鲜有自我反思的系统阐释和理论构架。与此同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目睹了高学历人才的群体性涌现,综合性大学不可避免地以学历作为吸纳教师的一个首要标准,继而忽视了对音乐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内“教师”的全方位“塑造”与整体性“规划”,毫无疑问的是通常情况下的短期岗前培训课程并不能完整代替“教师”们对自身专业教学的认知及定位。假设综合性大学不能突破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瓶颈,那么它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复制”所谓的高等教育人才只能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相背道而驰,其存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二、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均以“课程”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建构起与各专业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系统领域内,学科特色往往透过课程设置得以体现,并借助后者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鉴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诸多交叉、重叠的现象,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对此当格外警醒。在保证学生掌握音乐学学科基础知识外,教师应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并适时地与学生们分享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互动,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如音乐治疗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等均是比较不错的课程选择,现今人们在应对各种内、外挑战中往往承受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音乐疗法为缓解人们的心身疾病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往专业院校学者普遍范围内视计算机音乐制作为“娱乐项目”,忽视其潜在价值,殊不知透过互联网的传播,计算机音乐占有着极大的市场份额。综合性大学若能整合其资源优势,势必将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为普罗大众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其存在价值可见一斑。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综合性大学设立音乐专业尚处于草创阶段,相应地,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规划和阶段性实施都有待于补充和完善。
三、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
几乎每一个专业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或缺和积极意义,音乐专业尤为如此。无论是感性呈现,还是理性表述,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与专业论文写作等均为音乐实践活动的特殊产物,学生经由被动的学识引入转至主动的技艺诠释,这不但从视觉上建立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更奏响了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有力“前奏”。基于此,实践活动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论转化能力,结合有效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完善了教育对象大学四年的音乐学习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由此激发年轻学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应用的双重价值固然不言自明,值得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则是除了传统意义上以舞台为依托的表演场域,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们转化理论的实践平台又在哪儿呢?据笔者所知,有些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曾带领学生们亲历乐器制作现场关注乐器制作全过程及乐器厂运营方式、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等。这种基于“文化在民”的教学理念以回馈社会为主旨的实践活动着实值得推广,它为综合性大学寻找到有别于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的实践基地开拓了新思路。
本文简要阐述的三方面内容: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以及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前瞻性的招聘与招生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兼顾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考核),都应与突显综合性大学之存在价值相契合。
的确,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在承袭中国千百年来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当就新世纪现实语境中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富有见地的理性反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续历史积淀的深厚学养与成就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虽然美国哈佛大学启动于1967年的《零点项目》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音乐系等艺术教育为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我们在冷静思虑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热”现象的同时,同样也应对祖国的音乐教育给予最美好的祝福。最后,笔者愿以贝内特·雷默的话作为结束语,以此与教学同行共勉,那就是“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⑥“……当我们的目标变成将所有学生引向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幸福性时,我们对年轻人生命质量的贡献就可以无限放大。”⑦
注释:
①论语·泰伯.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7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33.
③王定华,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4.
[关键词]音乐之声;母语与音乐定调;民族音乐文化
世界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艺术与娱乐最成功的平衡之作,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根据美国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是美国音乐片巨匠罗伯特・怀斯新风格音乐片的又一力作。在编、导、演天衣无缝的配合下,而这部影片更是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音乐片之一。
《音乐之声》清新有致,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国的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天性自由、善良的美丽修女玛利亚,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雅致的别墅,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心。
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眯》;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被视作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这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欢迎的歌舞片,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活泼的孩子、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这些元素当时令它打破了影史最高卖座纪录,本片在当年成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卖座纪录的歌舞片,这部经典巨作曾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影片剪辑五项大奖。
和片中的那个家庭一样,人们在庸常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一个女人。她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她用天籁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传世经典:《音乐之声》、《雪绒花》、《哆来咪》……这是人们对天伦之乐的幻想,这是一个女人照亮的凡尘俗世――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在这里只有用音乐才能把爱这个永恒的话题加以换之。
影片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片中美妙的音乐至今仍广为传唱。影片的译名在各地大相径庭:在中国香港,它被译成《仙乐飘飘处处闻》;台湾地区译名则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灵深处的音乐》;西班牙译成《笑与泪》;阿根廷的译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国,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梦》……译名不同,音乐却同样动听,人们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这是用音乐造就的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美丽漂亮的女主人公如果没有了音乐或是电影失去玛利亚的歌声将会是多么的苍白,敲开孩子们幼小心灵深处的大门――音乐则更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其实我们人类文化的学习都是从民族的母语音乐开始的。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更加显示和证实了这一点。这份研究报告指出:母语与人的音乐天分有着内在的联系。亚洲语种的人,尤其是中国人,由于母语的关系理论上更容易产生音乐天才。一个人的母语不仅会影响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定调的能力,而且还会影响个人弹奏乐器的能力。在语言和音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不涉及任何文字内容的乐曲,也会忠实地反映作曲家母语的影子。这份研究还进一步显示:完美的定调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一些亚洲语种的人在这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并且这种能力会被作曲家带人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
圣地亚哥大学心理学教授戴安娜・道夫测试了88位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定调能力,那些学生都拥有完美地定调能力,同时,这些学生的普通话发音都相当的标准。究其原因,这与亚洲语言中的声调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中国普通话、广东话、泰国话和越南话,要求说话人调整舌头和声调来表达音近而意不同的词语。例如,在普通话中,“ma”这个音的不同声调可以表达“妈”、“麻”、“马”或者是“骂”等等很多意思,这都要取决于说话者舌头的变化。尽管早期的音乐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精确定音的能力,但是,研究发现,学生的母语对定音能力的影响更大。对于那些从4、5岁就开始进行音乐训练的学生来说,74%说中国普通话的学生都具有非常好的定调能力,而英语母语的学生这个比例只占到14%。道夫最后在报告中强调说:“我想,这些研究结果是由于一部分说普通话的学生,从小就开始不知不觉地进行语言声调的训练一或者换句话说,那些以非声调语言为母语的人很少具有这样的能力(大概10,000个人中又不到一个这样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习惯用不同的声调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但她相信,如果所有的孩子从小就进行语言声调的训练的话,那么,他们都将拥有完美的定调能力。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演唱(奏)技能及音乐基本知识,音乐教育更是音乐文化的教育,要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以体现。认识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从根本上说,要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奔走呼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管建华先生在《文化研究与音乐人类学》一文中指出:“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有延续,要有新的变化,如果没有自身文化认识的一个起点或立足点,没有对自己传统的深入学习了解,谈什么推陈出新!”
当今,对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影响较大的学术观念首推当代音乐人类学。首先,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音乐(Musics)加(S)复数在国际音教会上的广泛使用,正是这种观念及意义的体现,跨文化或多元化音乐教育成为注视的焦点。
国际音教18届世界大会主题为;“音乐教育的世界性观念”(1988);
主题为“音乐教育面向未来” (1990);
20届主题为“共享世界音乐” (1992);
21届主题为“传统与变迁” (1994),会议论文都明确体现了这种学术观念的指向。
1996年7月召开的第22届主题为“音乐教育为21世纪做准备”的大会,从四个角度对此主题进行了讨论:
1 各年龄层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
2 各时代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
3 各文化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
4 各民族的普遍音乐语言形式。
国际音教世界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有世界各国上千名学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参与,影响很大。从上述各次会议主题看,我们已经感觉到21世纪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向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