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学学术论文

心理学学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8 13:06: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学学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学学术论文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青海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青海省西宁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0117

国内刊号:63-1070/G4

邮发代号:56-1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1.SSCI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SSCI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2.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CI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

篇(3)

作者简介:张卫华(1970—),男,山东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编审、编辑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主要从事精神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治和研究,以及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和论文撰写的研究与实践。通信方式:zwh306@163com。

摘要:“青少年”在学术界和公众领域是常被使用的一个名词,但不论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实际应用情况,会发现“青少年”一词容易混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不宜作为学术名词使用。因此,提出用“少年(adolescent)”作为指示13~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的概念。

关键词:少年,青年,成年人,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N04;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5-0045-05

一“青少年”概念的内涵分析

根据汉语组词的基本规则,“青少年”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青年”和“少年”两个词合称的缩写,即“青少年”可理解为包括“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群体的用词,这种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已约定俗成。但青年是成年人,少年属于未成年人,一个名词包含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种人群,作为学术名词使用显然不妥,尤其是在医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青少年”的第二种理解,是将“青”作形容词来修饰“少年”,虽然从词汇的语法结构角度做此理解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青”的“少年”应该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呢?这种指代更加不明,在实践中也就无法采用了。

二“青少年”一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笔者试图考证“青少年”这个词的起源,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使用这个词?当时用这个词指代的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由于笔者没有语言学的专业背景,“蒙头”尝试几次,实在不得其法,就以标题中出现“青少年”为条件检索,以简单地考证实际使用情况。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1],收录“青少年”(qing shao nian)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juvenile。对这个词的说明中,在“C9135青少年问题”使用时,有“青年学、青年社会学、儿童社会学、青少年犯罪问题入此”的注释,从这些信息可以推知,在社会学领域使用时,“青少年”基本含义可理解为“青年”和“少年”人群的合称;但“青少年”在“D政治法律”领域使用时,又明确定义是指“未成年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系统中,“青少年”这一主题词在不同学科使用时,基本含义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库[2]中,用“青少年”检索,显示共有五个词,分别是:“青少年期(adolescence)”“青少年发育陡增(adolescent growth spurt)”,使用这两个词的“学科体系”是“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青少年活动区(youngsters activities area)”,应用“学科体系”是“建筑与园林及城市规划园林规划”;“青少年青光眼(juvenile glaucoma)”“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 应用“学科体系”则是“医学眼科疾病”和“医学口腔病理学”。以上术语括号内为“英语等价术语”。用“少年”检索,显示有三组词,分别是“少年期(juvenile period)” “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uency)”,在“学科体系”“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使用, “少年胚胎性癌(juvenile embryonal carcinoma)”的应用“学科体系”则是“医学泌尿外科学”。在这一版公布名词中,对“青少年”和“少年”没有给出涵盖年龄范围的具体定义,而对应的英语等价术语则显然有交叉,实际应用中恐怕难免出现歧义的情况。

笔者主要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以及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这样的专业背景使得笔者对医学文献数据库比较熟悉,因此主要以医学领域的文献来举例说明。笔者以标题中出现“青少年”为基本检索条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611—20111115)收录的文献信息,显示有9249条记录[3]。根据这些文献标题和摘要中显示的关于研究样本“年龄”或学生身份等信息,发现虽然对研究样本人群同样称为“青少年”,不同作者入组样本的年龄段范围却差别很大,有“7~16岁”“15~24岁”“12~18岁”等,或“小学、初中、高中生”“初中生,大学生”等,从中很难对“青少年”所指究竟是哪一个年龄范围的人群形成清晰的概念。总体来看,也结合论文的摘要内容做分析,作者们所称的“青少年”多数情况下是指“≤18(19)岁”而“≥11(13)岁”的未成年人,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仅从摘要内容分析则对作者是以“未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如果留心一般大众媒体使用“青少年”的情况,得到的印象也是多数情况下是指“未成年人”,难以清晰区别所称人群是否包括了年轻的“成年人”。

《辞海》对“青年”的解释是“指18~25岁由少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 [4] 。对“少年”的解释是“年轻男子”[4],但没有具体说明年龄段范围。没有收录“青少年”的词条,但收录“青少年越轨”,解释是“一般指年龄在12~20岁或14~25岁的青少年,因违背当地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发生的偏差行为”。 这个解释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对按照这个解释涉及的人群,遇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时,因为法律是以年满“18周岁”作为“成年人”的界限,在实践中恐怕无法做到针对这样的“青少年越轨”问题提出一定的处罚标准的。

篇(4)

〔关键词〕安人心理;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37-03

记者:王总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采访。众所周知,安人测评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心理测评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品牌积累,但是今天我看到您的身份是来自“安人心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缘由?

王薇:首先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对安人公司的关注,也注意到了安人测评与安人心理的细微差异。成立于2003年5月15号的安人测评是安人品牌[1]下最早成立的公司。在教育系统中,得到史家小学、北京市十五中学、北京市教育系统人才交流中心等数千所学校及百家机构的青睐。

虽然心理测评受到很多学校及各种人力资源机构的青睐,但我们深刻意识到,安人需要从单纯的“心理测评软件供应商”转变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产品供应商”。心理测评协助人们理解潜能,而之后如何提升人们的潜能,安人在思考。

请看这样一组数字:全球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中国重性精神病人约1600万,占国家医疗支出20%;在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人群中,约3000万人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在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中,AD、VD等患者总数在300万以上。[2]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一片阴云却在人们心中越来越挥之不去――钱多了,我们真的就更幸福了吗?为什么某些待遇不错的公司却出现员工不断跳楼的尴尬?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费立鹏教授推算,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有8人自杀未遂。我国每年有28.省略)首页上这样介绍安人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提升人类幸福感。”可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王薇: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科学、专业,实际上有很多扎实工作要做。

第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安人在公司成立八周年之际,即将推出一套“安人应用心理学实务手册”,包括安人公司原创的《积极心理学测量手册》、《积极心理学实践入门手册》、安人公司翻译的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之一塞里格曼的代表作《习得无助》,以及被塞里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的天才”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代表作《积极性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等。我们要加强对有实证科学基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学习、研究与传播。

第二,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如何准确评估人的个人优势、人的积极情绪?如何评估学校的心理资本?诸多课题都在探索研究中。安人公司基于在心理测量领域的传统优势,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十余位心理学专家共同研究这些课题,期望为产品研发和效果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以科技手段为引领。重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与物联网[6]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上述三网的发展将大大降低心理学研究中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等技术上的困难,从而使心理学研究以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林伟被同学冤枉,憋了一肚子火,他需要填写一份冗长的问卷以分析出此时他的心理状态吗?不,我想,大家的答案都会是:不需要。林伟可以找一个充气人发泄一下,消消火气,然后坐在一把宽松而舒适的放松椅上,听着动听的音乐,让那个积极、平和的自我被悄然唤醒。此时,他的行为、多项生理指标已经被设备中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用以选择最能帮助他放松的音乐,并同时将这些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更有趣的是,林伟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同辈进行群体分享,交流心得。希望这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能够融入到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助益。

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安人对研发的重视。下一步在研发心理健康科技新产品上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王薇:安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研发。2003年,安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的心理档案方面的论文[7]。 2004年,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测试了10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安人为该项测试提供了“心理健康与人格”等测评指标[8] ;2005年,安人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2006年,安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中国教育报》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一届十佳企业称号。2007年,安人举办了第一届心理商业机构年会,来自全国各地四十来位心理学商业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年会。2008年,安人发起了5・12地震之后的灾后心理支持项目――华老师,并及时开发了在线心理咨询机器人。2009年,安人研发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行为训练体系――幸福课。2010年,安人出版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活动课手册《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

作为研发主导的高科技企业,安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下两点:

(1)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国社会心理学副会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勘教授与中国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育心理学雷雳教授都一直非常关注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此外,全国各地的心理学界众多同仁都非常关注和热情帮助安人的成长,安人目前拥有专兼职心理学博士五人,心理学讲师数十人,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保障了安人心理的研发工作。

(2)安人内部对研发的重视。安人公司坚信,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大脑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开始。安人内部每年都有超过10%的硬性经费投入在研发上。发展至今,安人已经拥有上百项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比如软件著作权、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的图书,等等。2010年6月1日~4日,由美国预防科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第18届年会上,安人公司的专家(王等)发表了题为《Online Intervention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the Use of a“Happiness Ledger”》的论文。传统的在线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是消极心理学导向,同时难以做到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而安人公司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开发的幸福账本[9],则充分结合了积极心理学与SNS社区[10]的优势,在会上受到众多专家关注。

记者:感谢您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安人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作出的努力。最后,请您谈谈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展望。

王薇: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念将影响新一代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使他们对心理学的关注从“心理问题咨询”中解放出来,从而投入“让每个孩子生活得更幸福”这样更伟大的目标中去。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将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加便捷、无缝地融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安人出版的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团体活动课指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手册》,包含75个团体活动课程,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的非常实用的操作手册,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团体辅导与团体咨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了帮助一线教师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安人组织了积极心理学巡讲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逾千名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从中受益。安人真心希望能与各界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非常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个交流平台。在展望未来之际,我希望,为了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有权之士、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的联合,把学校、科研机构、媒体、企业与社会有机整合,共同为提升人类幸福感作出贡献!

(稿件编号:10072201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安人,始于2003年,专注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商业应用。以实证研究为依据,依托专业社群,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开发并推广新一代脑与心理科技产品。目前,安人正在逐步以创新的方式,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学从学术殿堂步入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安人公司也逐步从一家公司发展为三家行业领先的专业公司:安人心理、安人脑训练、与安人测评。详细内容见: 省略/

[2]数据参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实验室成立时的网站与宣传资料:labmh.psych.省略/problems.htm.

[3]数据参考:news.省略/c/2006-09-11/

170410980432.shtml.

[4]文字引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5]移动互联网:是指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68245.htm.

[6]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36308.htm.

篇(5)

[关键词] 本科生;唐诗;论文;选题;写作

近些年来,全国多数高校积极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综合性高校纷纷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理工科还有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以期在相当学历和职称教师的指导下,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如何检验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各学校的要求大同小异,总体来说,在相关学术期刊则是各高校共用的重要的指标。

如何提高中文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具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出去,就成为本专业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结合自身的体会,针对指导本科生进行唐诗研究论文的写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这项教育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一、指导学生细读唐人的诗歌

从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的《全唐诗》来看,唐诗数量有5万余首,要想在大学期间全部读完恐怕不切实际。但是,选择经典诗人的经典诗作,范围缩得小一些,指导学生精读、细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却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从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王昌龄、高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著名诗人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诗人;其次,找到该诗人的作品集,先从总体上阅读一遍,以保证对该诗人的诗歌风貌有整体的感观;再次,如果该诗人的诗歌数量较多,则从中选择几十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指导学生细细研读,不仅要详细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每个典故的来源和意涵,还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学生欣赏这些诗歌,从审美的层次上体悟唐诗的魅力。

以杜甫的诗歌为例,我们让学生从图书馆借到《全唐诗》,从中查看有关杜甫的诗歌,从整体上了解杜甫的创作情况。为了解决杜甫诗歌中字词和用典的问题,我们推荐学生读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要求他们看着注释,先把诗歌的意思弄懂。然后选择了杜甫的《望岳》《饮中八仙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月夜》《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月夜忆舍弟》《蜀相》《春夜喜雨》《绝句漫兴九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秋兴八首》《阁夜》《登高》《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江南逢李龟年》等五十余首杜诗名作,细细研读,以求了然于心、深入理解。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作阅读笔记,写读诗心得和鉴赏文字。

二、要求学生在熟读唐诗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古人云:“读书贵有疑。”《论语・为政》篇也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都是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做完第一步的工作之后,或者在读诗的同时,就要启发学生思考,从个体的阅读体验出发,多问个为什么,从而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

仍然以杜诗为例。在宋朝时就有“千家注杜”的说法,后世研读、学习、评注杜诗者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人们对于杜诗的喜爱。我们说的杜诗是“诗史”,杜甫诗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忧民之心,杜诗艺术成就极高,所以人们喜欢杜诗。但是,除了这些因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让他们对杜诗情有独钟、手不释卷?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不起眼的问题,但其内在的因素恐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例如同是写雨,《春夜喜雨》是“好雨知时节”,不只是杜甫满心欢喜,我们读来也觉得欢快;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却令人唏嘘感叹,心生悲凉。细细推究,应该是杜甫与我们形成了一种心理同构,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心理对环境也会产生投射的原理,而人们都有相同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诗文中的这种情感体验会散播、感染和影响读者,从而让读者也跟着作者一起欢笑或者哭泣。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杜甫的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词?杜甫为什么喜欢用“红”“白”“黄”“绿”“蓝”“黑”“青”等词?在这些词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哪一个?李白的诗用了多少颜色词?他们二人用这些颜色词有何不同?这与当时的绘画有无关联?他们二人又与王维在诗中用这些颜色词有何不同?有了问题,才能激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才能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三、指导学生认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会怎样查阅文献资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校图书馆中除了馆藏纸质图书之外,还购买了大量的电子数据库资源。这些电子数据库资源,比纸质书更容易获得,阅读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本科生平时多用手机或电脑百度搜索,使用中国知网(CNKI)获取相关资料主要集中在大四,其余三年则极少使用。对于读秀、超星、万方、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等大型数据库,则近乎一无所知。获取知识和资料的途径相对单一,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教师必须专门对此进行讲解和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产生疑问之后多方查找和阅读,以全面了解别人研究的情况,同时采用更好的方法和途径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唐诗的研究,也是如此。《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2]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全面阅读诗人的传记资料,以了解这个他所处的时代、家世、人生经历、教育背景、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地位、所受思想的影响、个人禀赋气质等方面。例如,要想研究杜甫,必须阅读《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杜甫传》。其次,还要阅读诗人同时代的人为其所作的《行状》《神道碑》《墓志铭》《祭文》等资料,如韩愈为柳宗元所作的《柳子厚墓志铭》,李商隐为李贺所作的《李贺小传》等,都是了解某一诗人的重要材料。第三,要阅读后世学者为其所编的《年谱》,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该作家在某一阶段或某些年的经历,以及作品的系年情况。第四,要阅读今人所著的《评传》或对其生平进行研究的专著、论文等,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人。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对诗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诗人的性格禀赋为例,李白洒脱不羁,杜甫则“奉儒守官”,二人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在诗歌中,就明显地体现出清新奔逸与沉郁顿挫的不同。

四、指导学生写作、修改论文

唐诗研究的小论文写作当然主要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由于他们并未写过学术论文,所以必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写作之前,可以指导他们列出写作提纲和参考资料,甚至要求他们提交一份较为详细的写作计划。针对他们写作计划中的问题,告诉他们应该补充哪些文献资料,论文的小标题如何设置,结构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提炼,等等。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要适时询问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及时地予以指导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论文的写作。

论文初稿写完之后,教师应认真地审读一遍,最好是面批,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让学生知道哪个地方存在问题,为什么要修改,应该怎样修改。根据我们的经验,学生初学写论文,最常见的是材料问题,有的引用材料过长,有的材料放置不当,有的材料重复使用,教师在面批时应一一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该如何运用材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这些学生就大体上知道该怎样读书、思考和写作,并能写出总体上符合学术规范的小论文。

参考文献:

[1][春秋]孔丘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16.

[2][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204.

篇(6)

一、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注重提高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三、创设问题情景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选择一些身边的事例,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例,让物理现象进入课堂,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提高学生分析身边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能力。情境的灵活应用会使教学充满魅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生活中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的基础,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同样也离不开生活。

四、丰富自身专业知识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篇(7)

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获得新知识和扩充新知识并能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心智能力,是创造新颖的、独创性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等内容,具备敏锐性、批判性、开拓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是突破思维障碍、发现创新点、提出创新思路、设计创新方案、转化创新成果的基本能力。

一当前我国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问题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医学高等教育薄弱环节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医学生最可贵的品格和素养。当代大学生,有许多人重理论而轻实践,因循守旧而不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目前仍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占据主流,在教学中仍然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人才有一部分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庸才。虽然我国的医学生基础理论很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缺乏独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能脱颖而生,人才的发展失去其个性特征,使医学高等教育失去了活力。

2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

科研实践参与对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参与科研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极为重要的途径。但是,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28.6%,参加过科技节系列赛事的学生占21.8%,而有63.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从教育部直属高校医学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一是医学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如2010年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医学生有61361人,仅占医学生在校生总数的21.73%;二是医学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2010年参加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其他科技服务的共计14444人,仅占医学生在校生总数的5.11%。科研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社会实践、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善于科研实践参与才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良好的机遇。

3研究与探索缺乏原创性,论文成果稀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

从近几年我国入选的优秀论文来看,医学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只是极少数,论文的撰写内容上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从2005~2010年,美国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12.31,而我国只有2.95,远远低于国际9.15平均水平。

4大学生片面强调提高科研能力,忽视基本知识学习

在相关部门的调查对象中,有19%的大学生过分重视科研,淡化基本知识学习,而在美国大学生教育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本科的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授课时数达到45%以上,专业学科只占25%~35%。虽然花很多的时间来进行医学科研,但是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都不够,研究成果的价值也不高。面对医学科研,他们虽然有很大的激情,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们的科研能力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基础水平状态。这样做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对于一所医科院校来说,医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创新,其科研创新程度又是衡量的综合实力、医疗技术水平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努力提高医学生研创新能力,把创新发展作为主导思想。医科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上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把科研管理活动做到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细致化。科研管理工作要有所突破和创新,要根据医科院校自身的情况,在学科队伍培养、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公平、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自由公正的科研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高校要通过开放现有实验室的办法,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提高其科研能力,在遵循科研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多想办法,实施新举措,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内在科研创新能力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医学生除了要不断更新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现代外语、计算机、心理学、管理学、知识产权等基础知识,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掌握各学科前沿的研究态势,积极收集各类医学科研信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医院、医疗科研机构第一线学习。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验环节,让大学生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优势,不断强化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功能。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科研创新能力。

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医学生参加高层次的科研实践,凡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的大学生尽可能到医院或医疗科研单位参加有关的研修活动,学习高新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3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进一步加强大学自主创新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良好的科研环境无疑对大学生取得科研成果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奠定坚实的基础。医科院校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科研发展的软环境,对大学生们以承担项目的种类、成果水平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良好的科研支撑条件体系。想方设法筹措经费购置更加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满足大学生们从事科研的需要,加强如电子图书馆、科研查新站等医学信息、医学实验动物和实验室三大支撑条件的建设,医科院校可定期组织学术论坛、专题研究、网上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还可以举办学生科技年会、科技活动月(周),在此期间举办科技作品评审会、论文交流会、新产品展览会,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国家(省、部)级科技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校内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建立紧密型的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全面深入实质性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籍此来营造科研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对医学科研创新的引导

政策和措施是促进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医科院校应当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创造有利的成才环境,优先安排与科研活动相关的训练,保证科研资源配置和改善科研条件等,扶持医学生早日成才。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科研进步奖评选,鼓励大学生参加全国、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并参照国家、省(部)级的奖励标准对获奖大学生及其导师予以奖励,每年组织院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并给予相应奖励,把大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纳入全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科研精品评选表彰范围。

总之,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科研基本功,只有具备扎实的科研基本功,才能为科研的创新提供敦厚的基础。这将有利于大学生科研思维的拓展和开阔。

需要指出的是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牵涉到学校的教学、教务、科研、资料服务、团委甚至于学校之外的医院、医疗机构等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医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石枫等.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王广顺,陈晓雷.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3]陈军,阮俊华.以科研活动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J].教学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