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工作打算

教师工作打算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3 18:54: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工作打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工作打算

篇(1)

一、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决定做好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做好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记错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篇(2)

以黉舍成长为本,以学生成长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年夜幅度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朝着“有特色、有品位、有立异、有活力”的标的目的不竭迈进。

二、工作方针

1、严酷实施教研工作打算,周全深切地推进新课程更始和研究性进修,增强教学模式研究。

2、操作现代信息手艺与资本互通的进修优势,增强研究勾当。

3、做好课题的尝试与总结工作,确保教师课题尝试质量,并作好下一轮课题研究的筹备工作。

4、坚持以校为本,增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实效。

三、具体法子和要求

(一)、把新课程更始研究放在一个主要的计谋地位,按照新课程、新尺度、新课堂的思绪,凸起对学生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实现进修体例的根柢性转变,成立既具有黉舍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处所课程相顺应的校本课程系统,争争取得最年夜化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增强理论进修提高理论进修实效

1、跟着新课程更始尝试的不竭深切和成长,需要我们实时总结和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谈判课改尝试中呈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提高实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竭进修,提高理论水平。本学期重点进修以下内容:

(1)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尺度、新教材,进一步明晰课程更始的标的目的。

(2)、继续进修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探讨若何将前进前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行为。

(3)进修有关研究性进修、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2、充实阐扬教研引率领航浸染,当真组织,按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各类形式的理论进修,不竭提高理论水平。

(二)、强化培训指导、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1、当真组织加入各类培训工作。做到学甚至用,受训培训双向互动,实时对课改实施工作进行当真的总结、反思,提炼成功的经验,追求亏弱环节,采纳响应的法子,以加速我校新课程成长培植轨范。

2、继续阐扬主干教师的排头兵浸染,当真组织优异教师上不美观摩课、经验介绍,直接与教师对话、谈判、交流、研究,促进我校课改的深切成长。

3、加速现代信息手艺培训。经由过程培训促使泛博教师把握分歧水平的现代教育信息手艺,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手艺水平。

4、对青年教师进行高条理的培训,供给他们外出进修的机缘,供给锤炼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培育一批青年主干教师。

(三)、抓好课题研究、细化过程打点

1、本学期,将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黉舍教研课题进行细化打点。做好进修体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育处牵头,组织教师开展多条理、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竭试探,并上升为理论。

2、黉舍严酷按照黉舍打算有轨范地扎实开展研究尝试勾当。出格注重日常平常的研究尝试,坚持教研连系。当真剖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踪,全力追求解决的法子。

(四)、增强宣传力度、推广教研功效

1、我校要开展好新课程更始交流勾当,经由过程进行教学钻研勾当,推广黉舍教研功效。

2、环绕黉舍中心工作,积极鼓舞激励策动全体教师撰写黉舍课改信息、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剖析,鼓舞激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投稿。

篇(3)

一、上任四个月来的主要工作总结

在年10月初,承蒙会计学院的同事们和学校党委信任,被学校组织部任命为会计学院副院长,目前还在一年的试用期内。职责分工是分管科研、人事和自学考试,协管福建路教学。上任四个月来,主要是熟悉各项行政事务,思考以后工作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也就是说,还是在学习阶段,逐渐适应新角色的要求。

在科研方面,由于近几年我院的科研水平取得很大提升,已经结题和正在从事的自然科学基金就有5项,一类期刊取得新突破,这说明已有的科研政策是卓有成效的,所以,我的思路是稳定。但稳定并不意味着不作为。目前正在筹备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题目为“中国会计国际化与CFO角色”,开会日期定为年3月18日。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升我院在会计教育界的声誉。我们已经做大了,如何做强,如何在学术界有我们的声音和一席之地是我们以后科研工作的重点。

关于人事,主要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这学期主要是教师岗位定级,在会计学院岗位定级指导小组的安排下,制订了会计学院中级职称岗位定级条件,目前这项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已经顺利完成。人事的第二项工作是人才引进。这学期先后联系了五位博士研究生,在年元月10日,暨南大学的曹博士已经过来试讲,目前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初步打算是开完3月份的学术性会议之后,配合人事处到各个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定向定点招聘会计学博士研究生。

关于自学考试工作,由于自学考试是会计学院的经济生命线,所以这项工作是我上任以来的工作重点。基本思路和做法是稳定小自考和社会大自考工作,重点发展全省职业院校“专接本”的社会服务工作。已经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了“专接本”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在年元月8日负责召开了全省“专接本”三门课程,即《资产评估》、《审计学》和《金融理论与实务》的集体备课会议,聘请了相关专家对承担“专接本”的22所职业院校近60位教师分课程进行了集体辅导。目前“专接本”这项工作开展顺利,将为会计学院的社会服务收入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是我上任四个月来工作的简要总结。多学习,多沟通,多服务,定好位,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二、年度个人的教学科研情况

在年度,我个人对于教学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全年工作量超过900课时。就以这学期为例,课堂教学工作量就有303课时,平均每周14节课。主要为财务管理专业07级和08级共八个班的学生讲授《财务管理》,这门课采用罗斯的《公司理财》(第八版),这本教材内容多,难度大。为了能吃透教材,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同时以身作则,我个人将课后每道习题都做了一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对学生们严格要求,每次都布置课后作业。

篇(4)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145

一、问题提出

职业认同是主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正性评价,它是激励该主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它也是主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看法,包括从事该职业能达到的目标、该职业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社会舆论对该职业的认可程度所带来的正性或负性情感状态等。结合各学者对此概念的剖析,职业认同更应该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动态包含了主体从自身职业经历中不断发展,确定和修正自己职业角色的过程。静态包含了主体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可和不断对当前职业现状进行的反思,而这也是职业认同最大的优势即通过不断反思,促进主体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而我国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使成人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不少学生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模糊,甚至有些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感。

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其群体的特殊性,他们中有已经有过教学经验或其他工作经验的个体,也有没有工作经验的高中毕业或肄业生;学习形式也相对灵活。因此该群体在知识基础、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职业情感、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自我职业能力的评价等方面比其他全日制统招学前教育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危机。而他们却是目前普惠性学前教育中重要的师资力量。该群体的职业认同感高低关系到他们是否热爱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岗前的职业认同感就成为成人教育中的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也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新课题。研究以职业认同为切入点,探究成人教育中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将有利于该群体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提高该群体的职业认同感,促进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师资质量;同时可以完善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为将来的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自编《学前教育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首先,该问卷在查阅和参考大量国内外关于职业认同感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构想,建立了现有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维度指标;其次,通过对5名在职幼儿教师和随机抽取的50名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学生的访谈,修改和确定了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维度指标,并编制问卷。此种编制问卷的过程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问卷共33个题目,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调查,包括8个题目。主要涉及年级、生源类型、报考意愿、毕业后的打算等。第二部分是职业认同感调查,也是此次调查的核心,包括25个题目。主要涉及专业认同(9个题目)、职业认知(6个题目)、职业情感(4个题目)和自我职业效能感(6个题目)四大维度。

问卷计分方式分为两种。问卷第一部分采用百分数和质性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问卷第二部分25个题目全部为正向选择题,采用李克特式5点计分法,采用EXCEL和SPSS19.0相结合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经过预测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32,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符合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调查的可靠工具。受客观现实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研究的范围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中专科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研究中所使用的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是指职前培养,主要指在校学习的培养方式,不包括函授、自考和在职进修的培养方式。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学前教育专业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成教学生共356人进行现场测试,实际发放问卷352份,收回有效问卷329份,剔除未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多选、漏选、波浪形作答、同一性作答等无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93.4%。

三、研究结果

1.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问卷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的分析结果如下。生源类型中,高中起点学生人数为235人,占总人数71.53%;中职起点学生人数为83人,占总人数25.23%,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61人,占总人数18.54%,其他专业(包含汽修、计算机、舞蹈、旅游管理、护理、电子电器和会计等专业)学生22人,占总人数6.67%;工作后来就读的学生11人,占总人数3.34%,他们的职业包括幼儿教师、前台、文员、公司业务员等。一年级学生282人,占总人数85.71%,二年级学生47人,占总人数14.29%。对自己专业和就业出路的分析中,307人占总人数93.31%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是出于将来做幼儿教师的考虑;310人占总人数94.22%打算毕业后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186人占总人数56.53%打算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是为了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75人占总人数22.79%是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打算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93人占总人数89.06%的学生打算毕业后到公立幼儿园或私立幼儿园就职。

2.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在每个维度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中,最大的分值差在专业认同维度上达到了18分,而职业认知和自我职业效能感维度上的分值差也分别达到了17分和16分。不同年级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情况不同,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职业认同四个维度的分数都有所提高;二是,专业认同和自我职业效能感两个维度的分数随着年级的升高增长相对较快。不同生源类型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同,其中较突出的是在自我职业效能感维度上。该维度上高中起点(平均分20.11)和工作起点(平均分21.76)的学生得分远低于中职起点(平均分28.24)的学生。对于将来就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在职业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同。四个维度中职业情感和自我职业效能感的差异较显著,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学生分数分别高于毕业后不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学生2.14和2.02,而在专业认同和职业认知上两者的差异不大。

四、分析与讨论

1.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特点

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是较好的。与王艳玲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相比,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更加积极和正面,在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上也更加清晰和明确。这应该是源于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的抉择有关。本科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就读学前教育专业是非第一志愿录取,有的甚至是被调剂后录取的,因此部分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对学前教育了解不多,专业学习很被动。甚至有学生不认可该专业的情况,他们认为本科生教幼儿园是大材小用,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成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范围较广,通常是结合家人、朋友和自身的特点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他们在专业选择上有了更多主动的思考。调查结果显示93.31%的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是出于将来做幼儿教师的考虑,94.22%的学生打算毕业后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这显示出成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知更加明晰。

2.辨清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和激发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因年级、生源类型和对将来职业选择上的不同对自身职业认同感所带来的不同效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体现出职业认同感的稳步增加,且专业认同和自我职业效能增长较快的趋势。这与王杰等对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结果相似。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接受的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同时各个专业课老师的引导和专业学习的氛围融入,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做了很大贡献。但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的提高程度有限,这提示我们尽管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专业更加熟悉和认可,对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把控有了更多自信,但是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对自己职业未来发展的期望并未提高。这对成人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议题,既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期望。

在不同生源类型上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状况也出现其独有的特征。即是中职起点的学生在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远高于高中起点和工作后就学的学生,在其他维度上三者的差异不大。这与宋妍萍的研究结果有共通之处,她指出:不同生源类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有显著差异。分析中职起点的学生成分发现中职起点的学生中(共83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居多(共61人),这足以可见个中缘由。中职就读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参加成人教育前就早已接触学前教育多年,也进行过多种学前教育技能的训练。因此他们在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巧、组织一日活动和琴棋书画等方面优于其他两个群体。

对将来职业的选择上,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出现差异。毕业后打算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感得分上高于毕业后不从事幼儿教师的学生。其中专业认同和职业认知上两者的差异不大,在职业情感和自我职业效能感上的差异更大。这应该归因于毕业后不打算从事幼儿教师的学生对专业的理性抉择,在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这部分学生通常认为,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太喜欢小朋友,但是学这个专业比较容易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所以,他们在专业认同和职业认知上是认可学前教育专业的,但是对职业的兴趣和喜爱,以及对职业的自我效能感则较差一些。

本研究显示出年级、生源类型以及将来职业选择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职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教育职业的认同是将来作为幼儿教师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是从事幼教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部分幼教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根据此次研究的结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匹配等从各方面激发学前教育专业成教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这也是本研究下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困境与消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王杰,薛钰川.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

[3]宋妍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9

篇(5)

【关键词】 疲劳;职业流动性;精神卫生;全体教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 G 443 R 395.6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31-02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to Quit and Job Burnout of th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LI Zhi-hong. School of Literal Arts and Law, Maoming College, Maoming (52500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intention to quit of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eachers. Methods With Burnout Inventory and Intention to Quit Questionnaire, 836 teachers were tested. Results Intention to quit among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did not meet the middle level, 39.3% and 22.5% teachers had moderate and high intention to quit respectively. Th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s had higher intention to quit than those in high schools. The intention to quit of teachers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over 21 years was the lowest but the teachers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less than 5 years was the highest in all. The more serious emotion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were, the higher intention to quit would be. Conclusion Emotion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intention to quit.

【Key words】 Fatigue; Career mobility; Mental health; Faculty

离职倾向是指有离开目前团体的倾向或打算,或有离开团体的明确、具体的意图[1]。离职倾向是辞职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即个体的辞职行为决定于其离职倾向的强弱。教师离职倾向是指教师有离开所在学校的想法。离职倾向会使教师不安心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质量,并且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有研究表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2-3]。工作倦怠是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疏离感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4-5]。工作倦怠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等负面影响。为避免倦怠的消极影响,教师可能会通过辞职或打算辞职来逃避问题。 为了解茂名市教师离职倾向的状况及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从而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建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参加茂名市中学教师职务培训班的学员作为被试。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代表性好。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6份,其中男392人,女444人;小学教师180人,初中教师353人,高中教师303人;教龄1~5 a的503人,6~10 a的156人,11~15a的109人,16~20 a的45人,21 a以上的23人;大专及中专学历474人,本科学历362人;重点学校教师348人,普通学校488人;城市学校296人,乡镇农村学校540人。

1.2 方法 所有调查在培训班中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被试填完问卷之后当场回收。研究工具:(1)离职倾向问卷[6],采用Weisberg编制的问卷,包括3个项目,采用利克特7分记分,分数越高,表明离职倾向越严重。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2)工作倦怠问卷,由李超平等[7]修订成中文MBI-GS,该问卷由情绪衰竭、疏离感和成就感低落3个分量表组成,有16个项目。采用利克特7分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严重。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吻合指数为: χ2=661.47(df=243,P=0.000); CFI=0.92;GFI=0.93;IFI=0.92;RMSEA=0.07,表明吻合度很好。问卷各因子及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0.85,0.71,0.81。

1.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采用Amos 4.0对工作倦怠的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一般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离职倾向的得分是(3.78±1.60)分,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离职倾向整体上看还未达到中等水平。把离职倾向分为3个水平:3~9分为低离职倾向,10~15分为中等离职倾向,16~21分为高离职倾向,结果显示,分别有39.3%和22.5%的教师存在中等和高的离职倾向。

分析被试的人口学变量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学校类型和教龄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小学(3.92±1.46)和初中教师(3.93±1.62)比高中教师(3.51±1.59)更容易出现离职倾向(F=6.85,P<0.01);教龄在21 a以上的教师离职倾向(2.62±1.21)显著低于其他教师,教龄1~5 a的教师离职倾向(3.94±1.56)最高(F=6.15,P<0.01);性别、学历、是否重点及学校所在地区对离职倾向无显著影响。

2.2 中小学教师的离职倾向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见表1。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离职倾向与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和疏离感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00),相关系数分别为0.35和0.48;成就感低落与离职倾向相关不显著(r=0.10),说明教师的情绪衰竭和疏离感的程度越高,越容易离职。

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离职倾向有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学校类型和教龄)之后,情绪衰竭和疏离感对离职倾向作出了新的贡献,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24%,这说明情绪衰竭和疏离感能预测离职倾向。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茂名市中小学教师总体的离职倾向并不严重,但60%左右的教师有中等以上程度的离职倾向,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教师的流失量就会增多,进而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教师的辞职倾向还存在着学校类型、教龄方面的差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辞职意向高于高中教师。这可能是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行为问题较多、管教更困难、工作压力更大,同时地位又比高中教师低,因此小学和初中教师更容易辞职。教龄在21 a以上教师的离职倾向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教师。这是因为教龄较长者通常肩负的责任比较大,加上对工作的习惯,所以离职倾向相对较低;教龄1~5 a的教师离职倾向最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比较有闯劲和冒险精神,更愿意变换工作。

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倦怠是导致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倦怠程度越严重,离职倾向也越高;而成就感低落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8]是一致的,即情绪衰竭和疏离感与离职倾向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社会、学校或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通过预防和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来降低辞职意向,以防止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消极态度和教师的流失,进而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COHEN A. Turnover among professiona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merican Lawyers. Human Resou Manage,1999,38(1):61-76.

[2] HOME PW, PRUSSIA GE, GRIFFETH RW, et al. A meta-analytical structural equations analysis of a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Appl Psychol,1992,77:890-909.

[3] 毕重增,黄希庭. 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离职意向与倦怠的关系.心理科学,2005,28(1):28-31.

[4] MASLACH C, SCHAUFELI WB, LEITER MP. Job Burnout. Annu Rev of Psychol, 2001,52:397-422.

[5] Ing-Chung Huang ,Chih-Hsun Jason Chuang ,Hao-Chieh Lin. The role of burnou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Pub Per Manage,2003,32(4):519-531.

[6] WEISBERG J, SAGLE A. Teachers' physical, mental and emotional burnout impact on intention to quit. J Psychol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 1999,133(3): 333-340.

[7]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篇(6)

题目出好后,经系相关负责人整理并报学院同意后,将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选题志愿。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某些题目学生扎堆选,某些题目无人问津的情况。此外,在选题过程中也会因某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授过课,学生对其不了解而不做选择。鉴于此,首先,学院开毕业生动员会,一方面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安排,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情况,特别是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所授课程;然后,让学生在给定期限内完成选题。选题时,每个学生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选题不能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名下。收集学生的选题信息后,相关教师和本届毕业生的班主任一起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确定原则为:1.优先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选题;2.第一志愿不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其第二志愿;3.若两个志愿都未能满足,再考虑选择与其第一志愿教师专业或者题目相近的;4.在题目分配过程中,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还是深造)和学生的成绩等情况,尽可能使学生如愿,同时使每个教师有好、中、差搭配的学生。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

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相关教师和毕业生。规定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末放假前与学生首次见面。师生面谈之后,可以对毕业论文题目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

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

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一)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

学校出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

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分组。

1.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

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

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

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2.答辩工作。

(1)现场答辩: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秘书排好的答辩次序,依次进行答辩。学生报告六分钟,回答问题四分钟。教师就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

(2)成绩评定:

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后期工作。

(1)学生方面:

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

(2)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

(一)组织工作。

指导小组成立后,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比如,起草《本科生毕业答辩秘书工作细则》,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

(二)鼓励论文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项目。

对毕业论文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三)协调答辩秘书的工作。

篇(7)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我校在本学期中,切实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形象,在学校工作会议上,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敬业爱岗、团结合作精神。

2、加强教师的理论及业务水平,通过会议上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让教师耳目一新。学习了《英国半年学习心得》、《德育实效》、《校本教研》、《学校发展与反思》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老师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3、本学期还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活动。期初制定计划,做好工作总结,列出书目,一个月读一本书,写读后感,会议上交流。但是因为教学繁忙等客观原因,很多老师没有做到读书的任务。打算下学期继续执行,彻底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4、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学习。教导处及教研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和教研计划,大胆探讨教科研,备课及各项教研活动,如:二年级口算比赛;三、五年级应用题测试等。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其中我校教师胡才丹撰写的四篇论文、案例分别获乐清市级二、三等奖。吴亦丹老师参加乐清市优质课评,获写教案一等奖,上课二等奖,案例评比一等奖。丁旭丹、黄丽静、林乐分获论文三等奖。丁旭丹获现场命题三等奖。丁旭丹、黄丽静、葛文跃获课件制作比赛一、三等奖。葛文跃老师获乐清市论文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英语手抄报比赛多人获一等奖。黄丽静、葛文跃指导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获优异成绩;组织迎奥运知识竞赛多人获奖,获团体优胜奖。

二、强化学生纪律,搞好教学工作

1、我校大队部对各班实行量化管理。老师在期初出台量化考核表,期末进行先进班级评比。每天有值日老师及值周班级检查各班的纪律、卫生等情况,每周对各班进行一次量化排队,并对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班级体荣誉感,班风校风更加严谨。本学期获得校先进班级的是二(1)班、四(2)班、五(2)班。

2、大队部还组织手抄报评比,六一大合唱比赛,端午节移风易俗等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积极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特别是毕业班教师,面队压力积极进取,利用休息时间上课,加强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教育。在片模拟考试中我校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外出考试也频频传来捷报。考取育英、英华等学校的免费生好几个。(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利用课间,经常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处制定教学常规奖励制度,激励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三、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责任书,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1、5月12日四川汶川8.0里氏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更牵动了我们沙岙人的心。第二天我们就印好传单,发起捐款。5月14日早上在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捐献仪式,学生、老师慷慨解囊,共捐得15908元。此次活动戴少燕等老师表现积极,受到好评。

2、我们学校的债务清理工作还在进行中,希望领导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让资金早点到位。

总之,一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吸取经验、查找不足,克服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师生素质,为我校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支粉笔,书写无悔的人生,三尺讲台,承载爱国的豪情,一颗红心,铭刻敬业的壮志,

两个铁肩,担起兴国的梦想。这就是我们教师担负的责任!

2、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光盘、办板报、悬挂安全教育挂图、召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安全员隔周进行安全教育讲话,并做好记录。特别是今年的“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郑柳波老师制定应急预案、发放表格等,确保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4、学校每天安排校委值日和教师值日、值周,重点加强早午自习和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安排教师课间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做危险游戏,及时进行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5、重视健康教育,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和宣传工作,积极配合防疫站做好麻疹、腮腺炎、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隔离。同时对学校附近小摊点进行治理,禁止学生购买零食,消除安全隐患。

6、今年我校通过了“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估”,领导首先表扬我们的环境优美、整洁,这离不开卫生员林秀燕老师的以身示范和各位老师、学生的努力。

四、搞好校园环境,优化环境建设

1、上半年收获了芥菜等蔬菜,收成后组织学生重新种植上了番薯。下半年打算继续开垦外操场。黄三飞等老师组织学生种植了玉米、茄子、青椒等农作物,但是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没有成活。但是学生在劳动中获得了收获,增长了见识。特别是三(2)班,利用科学课进行劳动基地的开垦。除此,墙内的棕榈树也定期叫学生进行清理杂草,除虫等。使劳动基地建设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