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4 15:05: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开国大典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开国大典教案

篇(1)

一.目标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我曾经带领学生到校外做观察训练,出发前我告诉一组的同学:“你们要注意观察道路两边的树木。”告诉二组的学生:“你们要注意观察路上行人的神态动作。”回来后我让学生写观察所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具体生动的写出来他们的观察对象,然后我让一组的学生写人的神态动作,二组的学生写路边的树木,极少学生能够写出来,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好。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目标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二.目标的呈现形式

泰勒(R.Tyler)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是具体的。”“清楚”说的是教师对本节课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我听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包括很多的优质课,大家在导入新课之后,首先是在大屏幕上呈现“学习目标”,有的老师请一位学生起来给全班学生读,有的老师让学生齐读,对这种做法我不敢苟同。这个环节有时用掉三、四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读完了就完了,可以说这三分钟是浪费了。我认为目标的呈现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水到渠成的达到,而非在大屏幕上“告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目标呢?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要掌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钱梦龙老师执教鲁迅《故乡》时有这么一段插曲:

生: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儿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较成功的局部调整的预设,学生提出“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是偏离原教学预设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因势利导,反问学生:“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启发学生加深对闰土的认识。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看成是教学智慧。在新课标的语文课堂上“生成”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的“生成”呢?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答案,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并且能够把他们真正的融到课堂中,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其次,耐心的倾听是智慧。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开国大典》中的恢弘气势,精心准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录像,也预设了目标,可是当老师信心满满的走进课堂,刚刚开始展示的时候,有学生站起来反对老师的这种做法,她认为奥运会没法和《开国大典》相提并论,老师的精心设计被她否定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耐心的倾听是一种大智慧。那位老师是具有很高课堂智慧的,耐心的倾听着这个学生的分析:“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代表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也增加了中国的知名度,但是开国大典却是中国独立的象征,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开国大典的意义怎么能和奥运会一样呢?”老师认真的听完后,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开国大典和百年奥运那个重要?”在学生们激烈的争论中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开国大典对每个中国人的意义,提升爱国情感”。

篇(2)

一、积极教前准备

近几年来,在全国“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各地编写了多种版本的美术课本。这些教学文本在总体体现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又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剖析这些教材可以发现,这些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编排进了一定体现审美教学主线的有关欣赏教学的内容。实践表明,要想让欣赏教学得以有效开展,使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更富一定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些新鲜的教学文本进行深入地预习与挖掘,从而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1.学生——欣赏预习

在欣赏课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做好充分的欣赏预习,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做到有备而赏,激发欣赏的兴趣。

2.教师——充分预设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创新教学预设,在上课前的这一阶段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具体实施欣赏教学时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1)深入钻研教材,做好备课工作。然而,据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受美术学科主体性的限制,部分教师对待备课态度不够端正,文本钻研不够深入充分,备课时只是拿着参考书随便抄抄,有的甚至干脆不备课。同时,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方面做得不够,在具体教学中,仅表现为专业的美术教育。

以笔者教学《外国美术鉴赏》一节中的《新的探索——现代绘画,现代设计》一课内容为例,考虑到本课的知识容量过大,设计教案时,笔者就灵活地将该课内容分成两部分:《新的探索,现代绘画》和《新的探索,现代设计》。同样,教学《美术鉴赏》一部分中的《西方现代艺术》一课时,考虑到教材内容的不够具体,预案时,笔者又设计增补了“超现实艺术”、“艺术的演变与猜想”等教学内容。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准备好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教学资料。如此则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如果缺乏充分的资料准备,仅靠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手走进课堂,进行空洞的口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将是单纯而零散的。如此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材知识的吸收率。

二、激发欣赏兴趣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许多教师淡化了对欣赏课的教学要求,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方法,把欣赏课上成图片介绍课,老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老师把图片照着教参一个个介绍完了,学生也就听完了,根本没有学生探究、讨论、表达的条件和环境,学生学得兴趣索然。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等创新教学的方法,变换各种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浓郁的欣赏氛围中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具体欣赏美术作品时,教者应在注重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等等。

三、关注欣赏方法

《解读》对我们的欣赏课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和方法。”实践表明,关注学生多角度的美术欣赏,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智慧呈现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文化信息的交流之中,充分体现出思维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宽泛性。同时,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作品涵义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在欣赏课上,介绍品评每一幅作品的艺术风格,具体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关注:(1)从文化的角度来欣赏,即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一类的题材放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分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从而了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历史、文化、经济、情感等信息,更好地看清诸多相异文化背景中所存在的不同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的面貌。(2)从传记的角度来欣赏,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其作者、及其创作的相关信息。如,作者创作该作品的原因、何时创作、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此作品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何种地位等。(3)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来欣赏,即欣赏时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因素,体会这些因素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或围绕作品的主题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4)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欣赏。即在欣赏作品时不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艺术语言上,而是通过借助某一作品来介绍某一历史背景或某一历史事件。如,欣赏《马拉之死》时,可借其介绍法国革命及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欣赏油画《开国大典》时,可借其向学生介绍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98-001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什么,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问题。从平时的听课发现:老师们关注的对象、内容不尽相同,新授课的老师讲课不敢正视学生,总爱看屋顶,他关注的是屋顶;有的老师讲课紧张,一直担心课上不好,恐怕听课的人笑话,特别是怕校领导不满意,他关注的是听课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老师讲课总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冷面孔,他关注的是如何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看到这些,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吗?像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谈优质高效呢?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课堂教学到底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不言而喻,应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注课堂上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关注课堂上一双双求知的目光。

第一,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学习,应是课堂上教师的首要任务。这里说的关注学习,是指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等。有的老师总埋怨学生笨,学生难敦,学生成绩差,他们常谈论的也是这些。殊不知,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自己讲述的内容学生是不是听懂了?所提的问题是否是学生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训练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是不是很有必要?使用的教具、学具是不是必需和有效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正在产生影响吗?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往往并非如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关注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关注的仅仅是教师的教,只关注教师自己完成教案的情况,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担心小学生年龄小不能接受,全是包办代替,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考虑学生参与学的活动怎样,像演员背台词一样背完了,任务似乎也完成了,至于观众能不能接受,全在于观众自己,到头来,学生成绩一蹋糊涂。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它学科课程也如此。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的教,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案上准备的内容,要真正体现在学生参与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热情、浓厚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是否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自能读书、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是否自始至终都循着学生的学习思路致力于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思考中学会思考,让学生参与的每一项学习活动都获得成功。

第二,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新理念。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注意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学科特别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学生没有了感受和体验。学生读书味同嚼蜡,听课昏昏沉沉,无精打采,习作平平淡淡,毫无感情。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看上去非常的无奈,想学学不会,不学压力大,留给他们的是焦躁、忧虑、痛苦、无望的复杂心理,课堂上学习怎么会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呢?一位老师在执教《开国大典》一课时问到“当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全国各族人民欢呼雀跃,心情无比激动,你的感受如何呢?”全班同学竟沉默不语,毫无感受,老师让他们写感受,十分钟竟写不出一两句话。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课堂的悲哀。的确,学生没有了感受,这也正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应该关注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多贴近学生,特别是要关注一些学困生,要多关心、了解他们,时时留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注意留意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真切体验,真切感受。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构建开放的课堂,就像有位教师所倡导的那样:让学生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朗读时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喜欢的句子,与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读书,投入地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情,在读中获得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

第三,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

篇(4)

关键词:美术教学;欣赏课;审美教育

初中美术是绘画动手、训练技法为主的,通过多年对初中六册美术课本的总体分析,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的20%,虽然所占比例较少,但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落实审美素质教育,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每次上课都是范画加步骤演示,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其实美术欣赏和其它艺术欣赏一样,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一方面是通过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激发起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波涛;另一方面,观赏者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作品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艺术形象的内涵。例如:当我们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等艺术作品时,这些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就会激发起我们思想感情上的种种反应,或兴奋、或崇敬、或自豪。中外美术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激发起观赏者再创造的兴趣,使他每看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从而成为人们不断欣赏的对象。

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不怕麻烦,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育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画得不美的作品却被教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

例如,当我们在欣赏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时,有的学生觉得他的画从形象上相当不像,更与野兽派中的野兽二字沾不上边,还有立体派的毕加索的画,同学们一开始接受不了,我们应该把这些画派的发展及艺术主张介绍给学生,他们也就会慢慢适应。而我们在欣赏清朝画家朱耷的花鸟时,会觉得他的画大都奇特怪诞,给人以“不美”的感觉,而当你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及身份介绍后,就会发现这位既“哭之”又“笑之”的画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往往是一种孤独、冷漠、高傲和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学生也便会慢慢理解他的画。通过这些反差,学生会渐渐发现艺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以画得像不像作为标准,如果画得像就是好的,还不如直接用照相机去拍摄。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

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重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是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揭示出美的律,打动学生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累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抓住学生最初的感觉,可以作为深入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篇(5)

1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

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最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教师也感到力不从心,虽有明确的道理、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很难打动学生,当然也不易理解和运用。要做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让学生“明理导行”,培养兴趣是前提。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音像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做出鼓励性评价。如讲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课时,学生竞相在展台上展示搜集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图片,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片断,“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的图片等,主题鲜明,生动感人;在讲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过程中,学生以准备的音乐光盘《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作为背景音乐,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留给学生的记忆却是深刻的,既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想上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2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引用的事例,往往只用语言叙述,或在黑板上简单抄写,既影响学生的听讲,又耽误课堂时间,特别是具有对比性的漫画、图表更难以显示,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在展台上通过大屏幕将图表、图片全景展示,再配以适合的背景音乐,学生在视听中感知材料、理解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生动事例,来说明某一问题,是常用的方法。而将选取的事例丰富政治课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学生拓展知识,信息技术又起到独特的作用。思想政治教材中每课有若干框题,每节课一般涉及一个框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去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包括有条件的学生下载一些网上信息。教师利用校园网的信息平台和相应课件,进行生动直观教学。选取的事例力求鲜活典型,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

感受成功、感受鼓励,是学生欢迎的成功做法,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主动创造的情境。信息技术在鼓励学生探索与追求知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如讲授“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基本国情内容,既有材料分析,又有结论验证,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情景判断,采用当场评分或评价正误的方法验证知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集体讨论或个人观点去回答相关问题,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幸运52》和《开心辞典》节目。学生答案正确,则会听到悦耳的音乐。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到闯关的喜悦,从而增强进一步参与求知的欲望,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快乐。

3 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可理解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模式的弊病是: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压抑,较大地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传统思想品德课缺乏信息反馈与交流,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意识薄弱,只能是培养了一批“知识”型人才。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培养有丰富知识和较高创新思维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

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活现榜样形象――强

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例如,笔者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笔者就号召学生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同时,笔者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他们被一些人物的事迹深深震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学生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应。

5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实现智育和德育、美

育的统一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诸方面的共同发展。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而言,思维活跃、朝气蓬勃,但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品质,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容易受不良思想文化的熏陶,缺乏是非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在中学生成长的这一关键时期,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德育内容是靠教师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缺乏必需的信度和感染力。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政治教学智育和德育的统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