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8 15:38: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

篇(1)

【关键词】学校教师 专业化成长 应对措施

学校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在当前教育高度竞争中寻求生存壮大的必由之路。办学理念、教师素质、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办学理念是引导,教师素质是核心,学校文化是基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作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使教师不断成长,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学校的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当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教育竞争中,只有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的举措上,才能使学校达到不断超越、科学发展的目标;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可能提高学校的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素质教育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充分、主动、和谐的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要让学生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发展。优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全面成长才能保证让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和家长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教育短视功利性导致教育手段趋于简单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教师疲于奔命,可能会造成学校的发展不可持续。

师生的发展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对象,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自主、充分、和谐、全面地发展。其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教师为本”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就要使每一位教师得到终身的专业成长;要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就要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在社会转型、教育观念方法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越来越成为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学校发展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必须创造条件,建立有效的机制,引领、帮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整体层次,实现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与现状

从17世纪80年代至今,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教师职业走上专业发展和内涵发展阶段,一是师资人才高学历化,教师资格制度化;二是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受到格外重视;三是在终身化背景中,以专业化为方向,重视教师素质提高。主要体现在: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

2.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实困难

当前从教师个人来看,还存在现实困难。一是教师没有主动进行专业成长的意识。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且频繁变动,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总是显得滞后,跟不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有很多教师知道要发展自己的专业,但却不知道如何依据自身的教龄及其特点制订规划。三是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和学校中高考目标压力,造成教师的心理紧张和职业倦怠,使得教师很难从容面对自身的发展。中学教师的工作是既平淡又忙碌,需要大量持续的情感付出,这使得教师成为心理疾病和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而教师个人实现专业化成长存在现实困难。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应对措施

(1)引导教师形成正确观念,自觉进行专业成长。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学校要引导教师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认识,重点强调三个观点:一是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对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育人才的质量与效益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专业化了,现代教育就趋于成熟了。二是教师专业发展是分阶段的、无限的和终身的。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其培养培训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均不相同。专业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而且是终身的。三是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于教师能感悟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和深入研究,这就是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受到调控,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得以完善,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2)建立有效机制,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教师要顺利实现专业成长,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陷入习以为常的传统方式中,很难主动实现专业成长,这需要一种外在动力的促进和改变。因此,学校应建立有效机制,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我校几年来已形成特色有效的制度,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一是努力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帮助每位教师制订5年成长规划、教师自主研修计划,引导教师参与学历进修、校本培训和各级培训,落实多元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强化教师新三项教学技能培训,并积极参与比武;实施青年教师“135工程”,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制、师徒带教制,形成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带动、帮扶新教师,达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目的。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校要求各类“名师”与年轻教师开展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从计划到师徒合作备课、师傅示范课、徒弟汇报课、师徒平行课等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要求师傅带领徒弟每年参加一次区级以上教学比赛,一大批年轻教师获得优异成绩,并快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二是创建“研究型教师队伍”。实施教研规范管理,落实教研组每月研讨、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研活动管理,真正落实教研活动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鼓励教师开达标课、平行课、优质课、示范课、创新课,精心组织评课议课,使授课者和听课者在活动过程中都有收获,在教研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三是加快推进“名师工程”,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挥专家指导组、教研室、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培训、指导,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打造“名师”队伍。每年教师节前夕,我们都组织评选学校“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在学校师生大会、学校宣传栏、校园网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名师事迹,形成了“学名师、做名师”的氛围。同时学校还强化了名师的过程管理,实行名师“任期制”,对名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校本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奖励名师并给予名师外出考察的待遇。通过名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实现群体效应,大多数教师看到成长的好处和途径,促使自己自觉成长主动成长。

(3)构建学习平台,顺利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舞台是学校,而学校文化就好比舞台上的灯光音乐,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中,教师顺利实现专业化成长。近年来,我校因初中部生源优势、办学质量好、中考成绩突出,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因而我校在原有“培植优质初中,创建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目标追求,努力打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一是通过学校《 教研通讯 》和校园网刊登教师学习及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教师教学的反思,以及当今教育界中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二是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经常请专家来校开设教育讲座,使教师能够亲耳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大师面对面地交流;三是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到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及厦门的一些名校考察学习等,考察学习归来为师生开专题讲座,并把考察报告发到校园网上。四是支持帮助骨干教师争当区兼职教研员和片区教研负责人,目前我校有十几位教师被聘为兼职教研员,这些教师通过负责全区或片区教研活动,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快速地提升。通过良好学习气氛的营造和学习平台的构建,使教师能主动学习自我成长。

(4)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频繁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生涯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它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有效手段。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是适应新课程要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水平层次提升的重要因素。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校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撰写教学案例、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注意发挥教研组、年级组集体的力量,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选择一些组内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注意引导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的互助与合作,注意建立与各级教研员、各学科片区兼职教研员等专业人士的密切联系,请他们直接介入对教研组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讨论,逐渐打造学习共同体。我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邀请省市教育学院专家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各科教研员、兄弟学校同行多次到校指导交流;通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教研活动,然后回校汇报、传达、交流等活动,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自然走向自觉,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快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