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08:54: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孝道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孝; 谏诤; 赡养; 娶妻生子; 美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50-02
孝,古往今来,一直是永恒的话题。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可见,中国人把孝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问题上。在孝的内容和要求上,古代圣贤都有各家之言。孟子认为,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在当代,一些人对孟子的不孝观提出了完全的质疑和否定,他们认为这是封建孝道观,不符合时代要求,应该完全摈弃。持此种观点者,我想他们对孟子的孝道观不加以认真分析,就枉下结论,是不科学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否要继承发扬或批判去除,应从其具体内容和实际功能中把握和利用。
“不孝有三”究竟指的是哪三种情况呢?赵岐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1 谏诤即孝
孟子视“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为不孝,即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实质要求子女对父母错误言行要谏诤,是对愚忠愚孝的一种批判,是家庭民主,父母子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要求子女不能是非曲直不分就对父母的言行唯令是从,尤其是父母出现过错时,应该及时进言帮助父母改过,使父母不离善道,这才是真正的孝。
孟子认为“谏诤即孝”,它是一种特殊的孝行,将曲意阿从,陷亲不义作为三不孝之一,足见对谏诤的重视程度。传统孝的伦理思想关于谏诤的论述更为集中。荀子认为:“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可见谏诤是善意的,作为臣属、子女、 朋友 ,当君主、 父母、 朋友有不义行为时,不是听之任之,阿意曲从,而是能够以谏诤的形式加以劝阻,使他们往好的方面发展,这就维护了个人、 家、 国的利益。可见,儒家学说是反对不分是非曲直而盲目地服从父母之命的,主张从义不从父,当发现父母之不义时,子女对父母有谏诤的义务,使父母不离善道,即是孝。相反地,如果一味地子从父令,则是不孝。
孝子侍奉父母,应该以父母及家庭的名誉为重。人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说人一生都在学,且学不完,所以说人老了也易犯错,那么我们做小辈的,看到老人错了就要耐心指出并温言相劝,以免人到暮年还自毁清白,陷入不义之中。当父母有过失,子女必须微言进谏,使其过错慢慢消失。作为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所以子女对父母进行诤谏时,与外人的进言相比,父母较容易接纳悔改。谏诤对愚忠、愚孝是有一定的抵制作用的,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在现代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作为子女一定要直言相谏,规劝父母。这既是为了保全家庭的声誉,最终也是为了父母好,子女能这样做就是真正的孝。何况诤谏体现出的家庭生活的民主性,有利于家庭团结和睦,有利于家庭成员共同健康发展,因此建设现代和谐家庭应该大力提倡。
2 赡养父母即孝
孟子认为“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为二不孝,即做子女的,在家穷困潦倒之时,即便你再清高不愿为官宦之人,也要委屈自己当官取得俸禄来供养父母,否则就是大不孝。实质就是要求子女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受到多么大的委屈,也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
赡养父母,养亲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根据时代需要赋予其新内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有的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是极端错误的。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剥去“ 孝 ”字上的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我们必须严厉地斥责那些把反封建反资产阶级思想做不养父母借口的人,他们是无良心的、的。要知道侍奉父母不是封建 ,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而是天之经,地之仪,是人类的美德。
3 娶妻生子即孝
孟子认为“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为三不孝,即做子女的为了自由而不娶妻生子,只图自己一人快乐是不可取的,因为没有妻子就没有子孙后代,这种断香火绝代之事是三不孝中的最高不孝,这是对祖宗不孝。实质,子女到了一定年龄,为了家族的发展,为了宗族后继有人,就应该结婚生子,这便是孝。
从一个家庭来说,生儿育女,是“万世之始”,“上以事宇宙,继承对祖先的祭祀,下以继后世”,只有娶妻,繁衍后代,才能祭祀祖先,才能使家族后继有人,才能使父母年迈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才能使一个家族得以延续保存下去。当前有一部分年轻人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以经济压力为由,以人口压力为由,不结婚不生子的“丁克一族”越来越多,我想他们是为自己逃避压力,逃避责任,为自己一时贪图享受,寻求自由和快乐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诛不知,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对父母之大不孝。我想一个人在经历了儿童的懵懂、青年的冲动、中年的拼搏之后,更渴望的是老年的那份安详与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如果没有后人,“空巢老人”将会日益增多,他们将在孤独与寂寞中了此一生。
孟子提出的孝道观念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当时社会人口较少,生被看作天地之大德,多子多福的观念深入人心,多子不仅是宗族的延续,人的生产的需要,也是小农自然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也体现了中国人热爱生命,重视生命,并在后代的生命中延续历史的深刻的哲学意识。
4 三不孝思想中的消极内容
孟子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在讲究封建门第和光宗耀祖的传统中,孝竟表现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特色,传宗接代成为“孝”之最重,认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又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传统中孝文化的消极引导。
“无后”,实际上是针对儿子而言的,按照孟子的这一“无后为大”的孝道观,为延续祖宗的香火,光宗耀祖,要生儿子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中国古代的意识观念中,没有儿子,家族就没有继承人,“香火”就断了,既然孝行中,以孝敬父辈和祭祀祖先为首要,没有儿子,岂不是对祖先的最大不孝。因此千方百计生儿子,是中国古代家庭的首要大事。多子多福这一思想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依然还盛行,他们只求子女多,越穷越生,造成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得不到保障。同时,过快的人口增长,给中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资源短缺,工作就业压力增大,生活水平下降等。
因此,生育虽是家庭的基本只能,但它不能被“无后为大”的消极因素所左右,不能自然的繁衍后代,而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当前,我们既要有生儿育女的理念,又不能有“无后为大”的思想,提倡优生优育优教的政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5 余论
针对“孝”的理念“孝”的思想,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带着有色眼镜完全的否定过去,不能以反对封建道德思想为由,全面批判孟子的这一“孝”行观。我们也不能因为是圣贤的思想,传统的东西,就全盘接收,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正确的分析和评判,更应该从现实的社会需求出发对传统的思想批判的继承和吸收。我想,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的思想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无论是对每个家庭的团结和谐,还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有进步意义和作用的。即便是今天,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的过错及时进言,仍然是中华文明所尊崇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这种积极的孝文化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是推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不可缺少的,是构建现代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当然,对于孟子“孝”的思想中消极的内容,我们则要坚决摈弃,因为它们早以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了,甚至成为人们思想的枷锁,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对人们“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形成“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2005年5月第26卷第3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关键词:《孝经》;孝道思想;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74-02
《孝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全书只有1 800字左右,却说尽了“孝道”的内容和价值,且可操作性强,认真研究《孝经》,取其孝道思想精华,这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孝道教育,尽快使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孝经》中的孝道思想
(一)个人行孝的三个层次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言孝,是将孝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爱护自己身体,保全自己生命,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二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增长才能,服务民众,报效国家。即“中于事君”。三是生时积极立功,力争扬名。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实现圣人的主张建功立业,流芳后世为父母增光,为“终”。《孝经》认为人不能脱离家庭及社会,因此树立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明确个人对家庭、社会应尽义务,以此促成人与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盛世。
总之《孝经》在把个人行孝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不同层次,这就清楚回答了什么是孝,怎样行孝这一基本问题。当然这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对孝道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孝道的认识必然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孝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在当今时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以孝事亲
孝的本来含义即为事亲。“夫孝,始于事亲。”(《开宗明义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纪孝行章》)《孝经》明确提出子女行孝始于事亲,如何事亲?父母平日居住,子女应时时至诚敬之心,孝顺须出于真诚。对父母的“孝”主要体现在“爱”和“敬”上。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两样。孔子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重于物质上的奉养,因此他特别强调一个“敬”字。奉养时要尽量使父母高兴,父母年老有病,子女应心中担忧,但不可表现出来,应该寻求良医为父母治病,不可疏忽。父母去世时子女要表现出最大的悲哀,祭祀时要表现出最大的严肃,只有做到了“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才算得上能够事亲,才可称为孝子。
《孝经》认为不孝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只重视物质供养,而不重视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身居上位而骄横,就会招致灭亡;身居下位而犯上作乱,就会招致受刑,在同事中争强好胜,就会招致动武即“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纪孝行章》)。如果这几条不改,就是每天用山珍海味来供养父母,也仍然是不孝之子。
二、《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启示
(一)《孝经》倡导感恩知报教育有助个人的健康成长
《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要倡导感恩知报教育,认为孝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父母长辈的敬爱,还应扩展到社会中对他人的尊重与善待,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和谐友爱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不仅是形成当代人际和谐关系的根基,也是形成良风美俗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根基。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感恩知报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上升为每个社会成员基本道德,成为人的道德规范,并且由感父母之恩推广为对兄弟姐妹、他人及社会的感恩知报。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必然是亲善、和谐的。在这种亲善、和谐的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必然会倾向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继承我们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才会广敬博爱,才会乐于奉献,将来走上社会后才会尽力多作贡献。
(二)《孝经》强调人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孝经》中的孝道思想的另一重要内涵是强调人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素质,它首先要求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其次要求个人必须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负责。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对父母、对他人及社会都有强烈的责任,这样整个家庭才会稳定温暖,整个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的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冷漠,人的关爱和责任意识日趋淡化,一些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深入广泛交流,西方价值观对人们的消极影响,使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实用享乐的价值观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其次,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暂时的社会混乱是难免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无私奉献的意识日趋淡化。再次,网络信息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难以选择,更难以抵抗。最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家中的宝贝,父母把自己全部的爱都集中于子女身上,极力满足子女的各种欲望,父母的这种非明智做法容易使孩子成为家庭的小公主与小皇帝自私自利。而当代学校教育也出现一些偏差,当今的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普遍重智育而轻德育,造成德育内容空洞化,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正是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由于天伦亲情的血缘关系,当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从对父母负责入手。而对父母负责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父母行孝道,自觉孝敬双亲关爱父母,因此加强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要把养老敬亲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重点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类各种关系中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赡养父母被视为子女的道德责任。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之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在短期内难以落实,目前我国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子女如何养老,如何尽孝成为社会的热点的问题。当今子女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责任。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而且现代人多注重事业,加之当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流动性强、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孝”的意识日益淡化、甚至被遗忘了。很多人过分注重自我,追求个人发展,针对当今现实如果忽视和淡化了养老敬亲教育,那么,家庭的和谐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会难以提及。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大学生要能够提供给父母多少物质上的供养,因为孝道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物质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关爱。大学生目前还不具备物质供养父母的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有能力了解父母的心理、情感与需求,尊重父母的意见,给父母充分的精神关爱,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并以自己优良的品德、优异的学习成绩、能力的全面发展,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回报父母,并为将来承担养老敬亲的责任而积极准备,使父母从子女那里看到希望,做父母心中的太阳,使他们幸福快乐,这正是父母眼中最大的“孝”。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养老敬亲教育是当今大学生孝道教育中的重点。
(四)孝道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切入点
孝是儿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是道德之本。自古以来孝道的提倡与实践保证了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家庭及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应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要通过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其他的品德便无从谈起。因此孝道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切入点。高校要通过孝道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行孝,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还要孝敬所有长辈;扩而大之以善待天下人,还要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父母、为国争光。高校必须发掘古代孝道教育的思想资源,进行孝道知识的灌输,使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及今天孝道的时代内涵,要改变思想道德教育课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孝文化的讨论与实践,增强他们对孝道的道德认同。同时加强典型事迹宣传,促使大学生争当孝子。高校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如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强化大学生的行孝和敬老意识,也可通过“我给父母献爱心”、“我给老人送温暖”等有意义的活动,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孝心与孝行,通过孝道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继承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行孝,努力实现自己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总之,《孝经》是中国古代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孝道教育是中华教育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我们应借鉴历史上孝道教育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将孝道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辨明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正确的孝道观,人生观从而不断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吕友仁,等.礼记全译·孝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道;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76-02
一、《论语》中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论语》一书中孝字共出现19次[1],谈到“亲”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没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其中有两处为曾子引孔子语。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子对于孝道的观点。
(一)对待父母要态度恭敬
孔子思想中的孝道,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即恭敬的态度。对子女来说,尽到对父母赡养的义务是孝道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孔子看来,仅仅供养父母吃喝、为父母办事是远远不够的。即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举此例意在说明,养而无敬爱之心,跟养犬马一样,就不是真孝。因为它缺乏孝道最为实质的内容――“敬”。只有既“养”且“敬”,才能显示出人和动物的区别[2]。《里仁》篇中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生活中,子女和父母必定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子女如何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孔子认为,父母不听从子女的意见,子女要做到不怨恨。这一点需要子女发自内心的恭敬。
(二)对待父母要关心其精神
孔子还要求子女要关心父母的精神。《为政篇》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以反问的形式回答了子夏的提问。虽然没有具体说如何做,但是明确表达了仅仅供养酒食是不够的含义。《里仁篇》第十九章有相关内容,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段文字说明要常伴父母左右,即不要让父母担心。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这一章历来有不同见解。一是父母在世时不远游,这是强调远游不符合孝道的原则;二是如果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计划好往返行程的时间,表述了以孝道为原则的灵活性。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前者为重;作为现实行为准则,后者可行[3]。两种说法都有理,但第一种解释未免愚孝,使父母的存在成为限制子女人身自由的原因。实际上该章的重点并非“不远游”,而是“游必有方”。古代通讯不畅,子女远游,提前告知父母去处,可以让父母了解情况,减轻忧虑。“方”字应是方位、地点,而不是方法。“不远游”的核心是让父母放心,是子女关心父母精神的主动表现。
(三)对待父母要记挂想念
《为政篇》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阳货篇》第十七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上面两章内容可以看出,孔子所谓孝道,关注生前,也关注死后。生前之孝注重物质上的供应和精神上的关心,死后之孝则注重丧礼和心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待父母的丧事,必须要有礼节。这个礼节可以不奢华。根据《八佾篇》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宁俭不奢,表明孔子认为礼绝不能取消的观点。同时,孔子对他的学生宰我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的想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宰我的看法是对亲情的伤害。孔子认为,父母辞世后,子女在感情上应对父母的离去感到悲痛,因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正如“人生三年,后免于父母之怀”的恩情一样绵长[3]。孔子认为宰我没有真正从内心体味失去父母的刻骨铭心之痛。在心中对父母没有足够的想念,是“不仁”的行为。
过于强调守孝三年,导致父母去世,孝子守丧多年,不结婚,不耕作,虚度年华,是儒家思想被指责推崇愚孝的原因。宰我可能注意到这一点才提出缩减守孝的时间。但可以看出,孔子注重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想念。强调守孝三年的形式,只会造成如汉魏时期举孝廉父别居的虚情假意。物极必反,愚孝会出现如鲁迅先生批判过的郭巨埋儿之类的极端现象,丧失人伦。这是对孔子本意的曲解。孔子曾对曾参受其父棒打时不知躲闪而批评他不孝,因为父打子一旦出现伤亡,为父者会后悔,为子者不能尽孝。后世宣传郭巨埋儿,其意义整个颠倒。当代社会不可能守孝三年,作为子女更实际的是照顾好父母的生前,以及在心中怀有思念之情。
二、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孝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且一直将孝道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考察依据。孝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颇有特色的部分。在现代社会里倡导与弘扬孝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孝道在当代的得失及其原因
孝道在当代一方面在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倒退。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在增加,子女可以有更多尽孝的机会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活节奏加快,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异变为单纯的赡养关系,亲情的感觉逐步淡化。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由于自身工作和其他客观的原因,子女很难像古代一样长期生活在父母周围。当代的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有传统的大家庭观念,虽不要求长期的共同生活,但是仍然希望子女的陪伴。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对社会赡养模式缺乏信任,希望维持传统的子女赡养模式。而这正是在当代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两全的结果。
在子女方面,一边要顾及自身的生活,一边要顾及老年人的赡养。在传统的大家族和大家庭模式已经解体的现在,其负担相当沉重,特别在是老年人因衰老或疾病丧失劳动甚至是活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有的子女为了照顾老年人,必须放弃工作和相当的私人时间,在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其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同等情况下守孝道会生活困苦,不守孝道反而生活幸福。
这些新情况所带来的冲击对孝道建设无疑产生了打击,并且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阻碍。孝道属于东方文化,因此对比西方社会可以找到一些启示。西方社会父母养育子女,子女成年之后,在观念上就认为子女属于独立的对象,以后父母不再对子女具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由于子女的定性是成年之后具有独立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中国式的赡养责任和义务。不排除有一些情况属于例外,但是整体上西方老年人的赡养主要由社会负责,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可以主动安排。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对于自己子女未成年之前的照料。这种模式称为“接力式”。中国的模式属于“反哺式”,即父母照顾子女,晚年由子女照顾父母。这种模式和以前中国传统社会大家族的生活方法相关,所以会与当代大家族解体情况下的现状产生矛盾。
(二)孝道的当代价值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即使不会彻底解体,也只会成为相对个别的现象,整体上会向小家庭模式进行转化。孝道的建设应该顺应这种潮流,而不是逆流和复古。在个人的道德建设方面加强孝道的建设,一味强调尽孝守孝是无意义的。吸收西方“接力式”的优点,即转变自身的思想,积极地尝试社会养老。在子女方面,也要主动地参与,譬如对社会养老的地点设施进行详尽的考察,尽量抽出时间对父母进行探望和精神上的交流等等。学习西方“接力式”绝对不是不管不顾,而是在原有“反哺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层面进行分离,同时对精神层面加强。譬如孔子思想中的孝,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充分分析当代孝道发展过程中的得失,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理结合,改变养老态度,不仅有助于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还可以使老年人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更多满足。
三、总结
几千年来直至现代,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保持着充分的生命力。研究学习孔子关于的“孝”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当代美德、促进自身的修养依然有很大帮助。不可否认,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孝”的思想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正因如此,对待孔子和他的学说、思想要有认真的态度,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思想,辩证地保留和弘扬其中有益的部分。毕竟,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正如论语中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孝道思想、道德教育、幼儿教育
一、前言
孝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是贯穿于中国社会家庭关系的一条主线。孝道在儒家文化中的定位十分重要,在内涵上也非常的丰富。
从大的角度讲,孝道主要包括“敬养、敬享”两个部分,即“生则敬养,死则尽享。”这句话就是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恭敬地赡养他们,在父母死去之后要恭敬地祭享他们。具体要求有:“居则事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孝子对待父母,平时应表现得很恭敬,赡养时父母要表现得很高兴,父母生病时要表现得非常忧虑,父母去世时应表现得很悲哀,祭祀父母时要表现得很敬畏。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个原则就是:“孝子不谀其亲”。做儿女的对待有过错的父母,既要“不义则争”,又要“谏而不逆”。所谓“不义则争”,是说当父母的行为不合乎礼仪时,做儿女的就要极力劝谏。否则,无原则地听从父母的教育和命令,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孝子。所谓“谏而不逆”,是说当父母有过错时,儿女要加以规劝,但必须讲求规劝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强行违拗父母的旨意。如果说孩子明知父母有过错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而不去纠正和争论,那也被视为不孝。而由此可见,儒家所主张和倡导的孝道文化,绝不是只讲亲情没有原则的愚忠愚孝,而是入情入理、情义兼顾的德性要求。
二、《弟子规》中孝道思想解析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对孝道教育十分重视,有的朝代明确以孝治国,弘扬孝道的传说、故事和文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又以清代蒙学经典《弟子规》最为著名。《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山西新绛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他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从五大方面具体论述了一个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德行规范,是为世人所公认的启蒙养正的最佳教材。
《弟子规》中的孝道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入则孝”、“出则悌”这两个章节里。“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了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他就可以关爱到其他许许多多的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中的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在家中,当父母喊叫我们时,我们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应;父母有事情要我们去做,我们就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我们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耳朵里记在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时,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难过。
书中不仅谈到了上述儿童要听父母话,接受他们的教诲的做法,还具体谈了侍奉父母的优良做法:“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告诉为人子女要体贴用心,要养成向父母请安、报平安的习惯,居处、职业要稳定,以免父母担忧。书中甚至对父母生病和过世后都有详细的规定,谈到要精心侍侯病中父母,办丧事要合乎礼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书中提出的孝道思想对我们今天巨大的启示。反思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孝道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家庭内部矛盾重重,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不尊重父母、遗弃老人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孝道意识以至于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情,对老人的不尊重,不帮助,甚至蛮横无理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家中,由于年青一代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与老年人的差异,日久便滋生出对老人的不满,对老人嫌弃冷淡,变相虐待,还有一部分人将一些有钱,善做家务的父母当作了天然银行和保姆。这一切不仅给老年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而且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此,强化孝道教育势在必行。
三、《弟子规》对我国幼儿孝道教育的启示
孝道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互惠的道德推理,是在幼儿身上就开始出现的早期道德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弟子规》是非常重视幼儿孝道教育的。它的内容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语言通俗明白,句式整齐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方便我们以这种简约的形式渗透到幼儿孝道教育中。它也启示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的道德引领作用,在幼儿中提倡孝心教育。
(一)父母要重视对幼儿的孝道教育
笔者认为,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最初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孝道意识就不能忽视家庭的启蒙作用。
《弟子规》启示我们,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来加强对孩子的孝道教育,重视对儿童习惯的培养。《弟子规》很重视利用日常生活中儿童最易接触的事情对儿童进行孝顺父母的教育。如父母在吃饭时不要光给孩子加饭夹菜,也要鼓励孩子主动给父母长辈加饭夹菜。不要只给孩子过生日,更应该要求孩子记得父母的生日,在生日这天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种强调儿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形成行为的道德习惯的做法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也大体吻合。现代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便能使人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执着追求。要知道,中华民族传统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点是永远有生命力的。
(二)幼儿教师要注重对孩子孝心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广泛地为孩子创造受孝心教育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情感感受,培养孩子爱父母、爱家人的意识。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尊敬父母的例子熏陶孩子,讲一些有关孝子的故事,比如《弟子规》中涉及的黄香孝顺父母的例子就是最好的典范。
其次,教师要重视活动引导。孩子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学校可以通过小品、表演等形式倡导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让他们模仿,也要努力从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
(三)社会要为幼儿孝道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社会方面,全社会都应该营造一种孝道氛围,为儿童感恩教育创造情境。因为幼儿感恩教育不仅是父母和老师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社会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孝道教育使养老敬老观念深入人心,并通过社会教化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养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实现全社会的家庭和谐与幸福。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 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 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 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 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关键词】孝道;当代大学生;教育;策略
孝道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原发性概念,孝是人的所有品行中最伟大的。而当今正处于思想活跃、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印象,对孝道的认知呈现出新的特征,其对孝道的认知直接关系到今后主流社会文化的建设。因而,教育工作者十分有必要对孝道进行全面认知,分析其演进和功用,找出提升当代大学生孝道水平的策略。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的社会意义
(一)实现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本质上,孝即感恩之心,只有知道感恩才能克制内心偏执、利己、刻薄之念,以公正、客观、包容之心对待工作和生活,避免负面心态和情绪对自身造成过多影响,通过孝这个内因不断地主动完善自身人格。
而在当前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不了解父母工作之辛苦,加之高考压力,生活中心无旁骛,缺乏对父母关怀和理解的主动性,而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管束,自由空间迅速增大,个体独立性增强,对父母的感恩意识也因空间距离而弱化。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进行孝道教育以完善学生人格的黄金时期,也是关键时期。
(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现代人际交往增多,现代新孝道倡导知恩图报教育,将孝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越亲情、友情,进化为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整体氛围,这种氛围不仅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支柱。
(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
“身体发肤,受之亲而爱之不敢忘,则不为不善以亏其体而辱其身,此所以为孝之始也”。当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要珍惜生命,善待自己,这与儒家孝道思想的要求是契合的。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挖掘孝道思想的精华并将其充实到德育内容中去,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明白对自己生命的珍惜、珍重与善待的重要性。爱自己就要爱他人,要推己及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自己对父母的孝心、爱心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转化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委屈时不使用极端的手段,才能避免在校园惨剧的发生,提高自己的心理耐挫力。
二、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几种途径
(一)营造孝道教育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学好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提升的基础,能够“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其影响之深远甚至能惠及学生一生。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面统筹,合理布局选题,多部门协调,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易于接受。而孝道连接了学生和家长,顾及了学生自身情感和切身利益,易于获得学生的参与和认可。同时,还应认识到,孝在本质上即感恩,而良好的校园孝道文化,在当前时期,亦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调节部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认知冲突。
(二)发挥榜样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正值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时期,思想尚未真正定型,单纯反复式说教的德育极易受到学生的抵触,而榜样的作用则不可小觑。
而在榜样的选择和表彰方面则可以创新工作方式,如通过网络投票、布告张贴等方式,广泛宣传,评选“孝道之星”、“感动校园”之类的孝道榜样,邀请榜样学生的家长到学校参观交流,进而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性。其目的则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其他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别人的孝道事迹和方式,通过身边的榜样对比自身,建立孝道意识。
(三)开展丰富的孝文化主题活动
除进行前述榜样评选活动之外,孝文化主题活动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力求生动活泼。
这些主题活动如感恩节、重阳节、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生日推出主动打电话给父母、送温暖到敬老院活动等;建立孝道相关社团协会,深入开展社区活动;举办孝文化的主题讲座,或由学生自己收集孝道相关材料,并汇总报告;孝文化主题班会;举办感恩歌曲演唱比赛,观看亲情电影;收集、展示成长照片并评选;学生请假、探亲由班主任提示注意孝道;在学期开始、结束时期,开展全校性的孝道宣传;与通信运营商联系,开通针对学生的“亲情号码”,并以孝道作为广告宣传切入点;种植“感恩树”、“成长林”,等等。
(四)针对孝道认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孝首先是一种私德,由于个人成长环境不同,个体在孝道认知方面有不可避免的差异性。因而进行孝道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承认和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笔者在学生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孝道认知有偏差,主要是由子女和父母的“代沟”引起的。如父母对子女的孝心评价采用传统孝道标准,独生子女问题也加大了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依赖,而子女个性强,在孝心具体表现方式上与父母期望有显著差异,因此造成子女和父母的情感冲突,此时则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以求得子女和父母的沟通与谅解。男女学生群体在孝道表达方式上也有显著差异,这也要求采用差异化的孝道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