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5 06:48: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横向课程模块化结构划分
该体系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服务,让学生在课堂中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优良的综合素质,因材施教,以发扬学生个性为原则,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其中全校通修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和谐健全人格,并有良好的语言运用与沟通能力和管理思维为目标,设置哲学、政治、体育、军事等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GIS关联学科知识为基本目标,开设资源、环境、生态、网络通讯等相关课程;开放选修课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标,设置GIS前沿和应用拓展的相关学科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则体现其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包括6大基本课程模块:GIS类课程、地理类课程、测绘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和创新科研与实践类课程。其中地理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GIS基础理论,数学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测绘类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化技能,GIS类课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空间分析能力,创新科研与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纵向菜单式、个性化GIS课程逻辑结构设计
在现有的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建立面向领域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横向分层次、纵向分方向的课程结构体系,搭建菜单式GIS课程结构体系,以指导、发现和培育个性化地理人才的基础。该体系包括4个纵向层次:全校通修课、学科通修课、专业方向课和方向拓展课,纵向层次间通过方向课程间的联系,建立树状课程关联结构体系。在该课程体系结构下,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感兴趣的学习方向/领域问题,方便选择系统化学习的课程体系,如对于地理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方向感兴趣同学,在学校通修课的基础上,学习地理类、测绘类学科通修课,选择性学习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并在方向课上修习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并选修本方向核心扩展课程——地理大数据挖掘。既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教学要求,又充分满足了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菜单式定制。
3面向领域问题的GIS实践教学课程优化设计
实践教学是GIS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升GIS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的GIS实践教育,也应体现层次性、模块化结构特征。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其中基础性实验着重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主要为原理性实验,强调验证性,由各课程的实验实习课完成。每门实验课包含若干实验内容,以验证、巩固课堂理论知识为目的,培养地学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主要强调地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以解决地理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主要包括数字测图实验、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设计与编绘实习等。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拟或自主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课题或项目,以强化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如网络GIS开发与地理信息服务实习、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与位置服务实习等。该体系一方面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理问题解决的各环节,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在教学中培养训练创新思维以及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论文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创新人才,培养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第一课堂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第二课堂对培育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锻炼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和功能发挥的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有益活动的总称,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摘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教育应该是在学生的互动参与中完成的,而不应是单向的灌输。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育管理论文,学生对于参与过程有充分的选择权、自主权,因此第二课堂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和中和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第二课堂活动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互动性和灵活性
在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中,大都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单向交流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而第二课堂则多以团队活动形态存在,较好地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使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个性、不同需求的团队成员通过知识的互通、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获得相互的交融与促进。同时第二课堂活动突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自主性强,学生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创造性
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相比,第二课堂的活动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身亲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哲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阵地,学生可以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在获得锻炼和体验的同时,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当前社会竞争的形式和就业的需求,完成“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激发创造精神
第一课堂多数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而第二课堂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将第一课堂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开阔视野,培养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发挥创造力和潜能,激发创造精神。
二、现阶段第二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尚不成熟,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运行机制当前教育管理论文,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不足。
1、第二课堂活动与教育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生活、交往、学习、工作的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化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太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许多活动的开展是就活动而搞活动,缺乏系统考虑与设计,没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且许多活动的内容呆板、形式单一、层次不高,往往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步调不一致。
2、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成长需要的不适应性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主动参与高等教育,发挥主体作用的意识越来越强。不仅在第一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作用越来越多,而且在第二课堂活动上,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存在着许多与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如,缺乏活动场所、经费短缺、活动内容不丰富、层次不高,活动多而杂、系统性不强等现象。
3、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相结合的不适应性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社会适应性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不同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它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强与计划性、稳定性、连续性差等缺点,特别是由于一些高校没能把第二课堂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与其他教学工作系统考虑,使得第二课堂活动往往与第一课堂教学发生时间上的冲突,导致教学与学生工作的矛盾,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第二课堂活动受到影响与冲击。
4、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机制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适应性
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目前还处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对各种学生组织(含社团)的管理也是松散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自由度较大,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目的性、科学性不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没有比较与评价,什么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活动,这些很少有人去思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跟踪、调查与反馈,即没有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
三、优化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
1、促进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第二课堂的参与度
有关调查表明,第二课堂主要是部分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的,虽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同学没有参与第二课堂,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采取如学习互助小组、“一助一”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更多同学参与第二课堂,切实扩大第二课堂的影响力。
2、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思想需求,进一步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在保证不偏离社会主义大学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满足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不同需求,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第二课堂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可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焦点、热点问题,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解决他们思想和精神上的困惑。
3、提供活动开展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改善第二课堂的物质条件
资金是第二课堂组织自身建设和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第二课堂组织的资金有多种来源渠道,其中主要途径是学校院系拨款、企业赞助和参与学生自筹。要摆脱单一依赖拨款的被动方式,积极主动地通过外联、自筹、节俭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同时教育管理论文,设立课外活动创新基金,并科学引导和规范企业赞助,使第二课堂开展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4、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的制度保证
就评价体系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构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对创新环节的评价,要有方向性、可行性和先进性,不仅要评学生,更要评教师,不仅要评结果,更要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第一课堂成绩不好,就剥夺他们在第二课堂展现自己的机会。高校还应更多地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如创新态度、表现和各种能力等,而且应该把大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尤其要注重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结果的评价则应该放在其次的位置考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
【2】魏保立.大学生第二课堂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3】陶丽.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周玉,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3).
【5】罗伟.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德育),2009,(Z1).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12-01
1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根源
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加大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力度。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并在北大、清华等十所顶尖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试点。虽然我国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但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培养思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1.1 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2]我国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的文化环境得到制约,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施展,创造力逐渐减退。
1.2 科研条件缺乏,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有的放矢
与我国相比,美国更加注重科研的投入力量,在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人员数量上,均占主导地位。同时,美国政府十分注重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度较高。而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却迫在眉睫,经费的短缺、设备得不到更新换代、技术的落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都是导致资源得不到优化的症结。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专业理论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寻求知识创新,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而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过分的强调了对理论知识的继承和传授,忽视了理论结合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2.1 着眼选拔,引进推荐入学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华民族是蕴育着丰富文化的民族,中国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缺乏的是善于发现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伯乐。在本科阶段,导师应注重寻找有志于做学术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培养,推荐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机制。善于并且能够投身做科学研究的人才往往是专才、奇才,而中国式教育往往希望培养的是全才、通才,无论是搞科研的还是经济管理的,都需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与组织能力,可是许多专心搞研究的人并不擅长沟通与组织,只是专注于科研工作,这样,抹杀了很多投身于科研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形成导师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培养模式,导师主要关注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做学术科研的能力,努力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借鉴美国高校以调查书、推荐书来权衡新生是否被录用为标准,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特别是对发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极为重要。引进美国的学分制,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各校开设数量众多的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这样可以加强不同学科同学间的交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以学生为主导,兴趣与学术研究并存
中国式教育过分地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专家学者在讲台上讲的津津乐道,听者则感觉事不关己,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误以为学生学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创造力也越大,殊不知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是自由、宽松的乐土。在高校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引进演讲、讨论、试验、辩论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手段,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激发讨论激辩的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3 淡化对研究生的要求,重视论文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均规定,研究生阶段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可获得学位。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培养了学术研究能力;一方面也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学术的数量多了,但质量却下去了,研究生一味地追求完成论文,不注重创新意识,写论文只是为了毕业学位,导致我国数量居世界之首,但是能在世界顶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却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加强的质量,重点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创新拔尖人才。
2.4 高校与研究院交叉培养,加强国际交流
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需要有独特而新颖的创造力,同时,还需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洞悉国际学术前沿的敏锐性,这样才能不受知识和思维的禁锢,将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在夯实学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加强与中科院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这样学生们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伪,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非常必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在不断的讨论与实践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的火花。
学校还应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发展领域,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大力加强与国家部委、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培养技术紧缺人才,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5 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教育体系功利性价值观
与各省高考状元争相报考经济、金融类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潜心投入科研事业的创新人才少之又少,搞研究的人才少,并不代表着有科研能力的人才少。大量擅于科研创新、学术研究的人才,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就业,而不是投身于研究事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研人员在物质基础上得不到保障,从而放弃自己喜欢的科研事业,投身到毕业就业形势好,薪酬高的行业。这就无形中给科研事业带来的很大的隐患,因此,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教育体系功利性价值观势在必行。
科研创新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科研岗位,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过程中,不仅耗费时间久,补助相对于就业薪资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即便是对科研很有热情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也选择了就业,而非考研、考博。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研究人员福利待遇亟待解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给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土壤,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便有了成长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本硕一体化;国内外;对比分析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一国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国的创新能力己成为衡量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平均保持9%的快速增长,但这种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面对这种发展瓶颈,我国政府提出必须大力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2012年7月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时任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并提出中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原有的人才培养体制发生相应的变革。如何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难点、重点和亮点内容,并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近年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没有形成普遍有效的培养模式。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国外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不管是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是效果来看,国外高校本硕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习借鉴世界教育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对深化我国本科教育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美国高校与中国高校的对比分析
在本硕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上,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造成中美高校在培养本硕一体化创新型人才体制上的差别。
1.1 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美国高校本硕一体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普遍表达了一种有延续性的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性的全面发展,为的是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有进一步发展。
中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人才”,也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较少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品质的培养。此外,在已经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33所院校中,有一半以上的{校将创新人才定义为学术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重教学轻实践、重科研轻能力”的培养理念,不利于我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1.2 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课程设置十分重视给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并给与学生自由选择权利。并且开设形象思维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美国的高校普遍采用研讨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自学时间的比例约为1:4,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学时很少,教师只起提示和引导作用;学生要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调查、研究、写作专题报告等,以培养其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并且,一些高校通过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通过科研活动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锻炼其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ROP)”、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实施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等。同时,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取多种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形式,注重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成长。
中国高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给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基础能力都会产生严重束缚,从而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里然在各高校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总体深度不够。高校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课程内容专业化程度高,缺乏个性化,并且学生自由选课的权利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当下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级学科且并没有创业学科,学生创业课程大多设立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之类的课程。此外,我国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教学方式多样化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一些高校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积极形成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实践的良好氛围,为日后改革的深入进行起到铺垫作用。
1.3 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国外大学对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美国大学的课程考核一般每学年要进行2至3次,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如论文、演讲、报告等;其考试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综合性。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也可以有效监督学生平时的学习。
而国内高校现在主要还是采取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一门课主要依靠期末一次答题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具备较高的考试能力或者固定式的答题能力,而其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与市场的当前需求相脱节。
1.4 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是评估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一种方式,旨在总结培养经验,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规律。美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注重考察教师教学的创新性。从教学态度、教学方式、课堂及课后辅导等全方面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评价指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为使学生不但具备学术精神还具备人文相融的全面素质打下基础。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更能真实有效地反应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真实需求。而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更真实地反应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更体现了美国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理念。
中国高校传统的教师评价指标显示出“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从而改变了教师的工作动机。教师们不再注重于改进教学质量、了解学生需求或发现新事物、吸收新思想,而是致力于数量等方面。这在抹杀了教师的创新精神的同时,也造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同时,教学质量评价时缺少学生评价,也不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情况。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在人才评价制度中摒弃了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加入了多元化评价方式,旨在科学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及解决问题能力等。
2 德国高校与中国高校的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无论在质还是量方面却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我国工程师人才的需求。德国在工程师培养模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可以说是引领着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尽管我国与德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是可以依据我国基本国情,辩证的吸收与借鉴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从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工程师培养模式。
2.1 夯实工程基础
德国的基础教育十分具有特色,在基础阶段就非常重视激发学生对科学、工程技术知识的兴趣,力争为学生进入高等工程院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经过几次分流才能进入高等工程院校学习,这种严格的筛选人才的机制使德国的学生在进入高等工程院校学习之前,就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德国的例子中不难看出,注重基础教育阶段的工程教育与高质量工程师的培养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培养青少年科技知识方面制定了一些计划,从政策上给予了保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当前我国工程师的培养任务还主要由高等工程院校承担,部分工程院校甚至担负着激发学生对工程知识的兴趣、教授基础工程知识的任务。与德国相比,由于人口及教育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工程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着诸多问题。
2.2 制定特色目标
高等工程教育以高等工科院校为主要的培训场所,德国的高等工程院校自身定位明确,并且立足自身特色制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无论是培养内容还是培养方式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培养,从而为工程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而我国的部分工程院校还存在着自身定位不明确及培养目标较为模糊的问题,对院校的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一些国家重点大学和部分普通工程院校都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却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由于定位的模糊,这些院校在诸如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评估方面也就存在着错位的模式,各院校没有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特色;同时,部分工程院校为了招生及就业等进行盲目攀比,这些都不利于各院校依据自身情况形成特色,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工程教育的长期发展。因此,我国的各工程院校应立足实际,明确自身定位,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培养目标,这也就成为当今改革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
2.3 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教育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德国的工程师培养模式是工程院校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例如: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深工业大学及斯图加特大学都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工程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正因为如此德国培养的工程师才能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享誉盛名。
而我国的工程师在实践能力方面较为欠缺。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类教育机构都重视理论的传授,相对而言却忽视了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工程类院校相对重视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理论考试就可以获得学位。因此,需要改革现有的这种状况,这就有必要学习美国和德国的相关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尝试走校企合作之路,这种方式无论从学校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都受益丰厚,这种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且难能可贵的是,德国的企业在与院校合作中,显现出较大的积极性。因此,德国的工程院校在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所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应该努力借鉴。
参考文献:
[1] 薛炜,中美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比较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5
[2] 张紫杭,中美工程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中原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03
二、活动主旨: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普及材料学基本知识,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管理,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创新人才,选拔优秀科技作品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与挑战杯比赛;
深化高教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讨论科技创新与人文、历史等各方面人文学科的联系,激励同学们从各方面进行科技创新;
锻炼出一批理论基础好、能力强的青年师资队伍,实现教学相长;
三、主办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四、活动时间:xx年11月——xx年3月
主要活动时间:xx年11月——xx年12月
五、主要活动及简介:
本着“拓展科研素质、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加深文化底蕴”的宗旨,树立“攀登科学高峰,做新世纪英才”的活动理念。本次活动主要从人文与科研、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创新人才培养这四个方面展开,以期能在校内外激起强烈反响,壮大“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青年队伍。
我们的走向科研系列活动分四大版块,十一大项目。
简介如下:
走进科研系列活动之——集人文素质扬科研精神
1、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主席何继善教授作“人文与创新”知识讲座;
讲座时间:十二或十三周
地点:新前106或特冶229
负责人:张素文
2、邀请中国创造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创造协会副会长、中南大学高教所所长、“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顾问肖云龙教授作“思维创新”讲座;
讲座时间:十三或十四周
地点:新前106或特冶229
负责人:李雄佳
走进科研系列活动之——参与科学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
1、邀请材料学院知名教授易丹青院长作“材料学前沿知识”讲座;
讲座时间:十二或十三周
地点:新前106或特冶229
负责人:张素文
2、邀请材料学院知名教授苏玉长副院长作“材料学基本知识普及创新精神培养”讲座;
讲座时间:十二周
地点:新前106或特冶229
负责人:张振峰
3、与博士面对面——教你做科研;
邀请材料学院全国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与科研心得。
活动时间:十四或十五周
地点:新前106或特冶229
负责人:张振峰
走进科研系列活动之——树科学理念普科学知识
1、“我从xx大看科教兴国”演讲比赛;
比赛时间:十三或十四周
地点:特冶229
负责人:王婷、邵瑜
2、“走进科研”科普问卷调查:
时间:十二——十三周
负责人:王婷、邵瑜
3、flash动画大赛
时间:11月
依靠单位:材料院信息部
负责人:肖丰强
4、“有了梦,就把它画圆”征文比赛
时间:十二——十四周
负责人:王婷、邵瑜
走进科研系列活动之——创新改变世界,材料构筑未来
在前几期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的活动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弥散强化铜高温塑性研究》运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弥散铜合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当前工业生产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运用超低温液氮处理方法使rm80钢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其实验手段属国内前沿等等。
在XX年11月13日至17日举行的中南大学第一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材料院“创新人才实验室”选送了17件作品,其中有5件获得了校极大奖,使我院列理工农医类团体总分第二名。
1、第五期“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启动仪式,暨第四届论文报告会;
讲座时间:十二周——十三周
地点:新前106或特冶229
负责人:李雄佳
2、第五期“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人才选拔和过程管理:
时间:xx年11月——xx年3月
负责人:李雄佳
六、活动报道方案:
邀请校电视台、校广播电台作实况报道:
团总支、学生会宣传部将就本次活动在校园内外作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制作大量的宣传板、宣传横幅、宣传海报、网络报道进行宣传。
七、活动影响及效果:
激发广大学生科研热情与创新意识,增强专业信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充实科研知识、管理知识和其它人文知识。
本项活动引起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积极予以支持。校团委将本项活动作为重点项目并进行“基地化”建设。
材料学院学生会科实部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29-02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日新月异,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同时以工科为主体的高校,面临着原有部属院校资源优势逐步丧失,需要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等诸多困境。而扩大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无疑是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如何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却成为了很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院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出发,以电子信息学科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探析了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适应电子信息行业特点,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以电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多个学科所构成的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相关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不断变化,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延伸和扩展,学科内容与分支急剧膨胀。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又是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和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壮大,竞争的加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电子信息企业紧缺人才,也是各企业争相抢夺的资源。国家对电子信息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急剧增加,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确立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该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先”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并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二、理顺教、学、研关系,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订培养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的最基本性、纲领性文件,也是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影响着一定时期内所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等。所以首先要制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面对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在“以生为本,创新为先”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需要进一步理顺教、学、研的关系,构建一套适合于电子信息学科群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培养体系方案中,要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石,就是实践能力。围绕“实践能力”这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双创并重,三环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双创”即为“创新”“创业”。将实践能力培养上升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催生了知识社会,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创新模式的嬗变。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围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教育总体目标,以新思维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运用创新思维可以找到多种解决方案,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框,洞察发展趋势,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创业是一项卓有抱负的选择。创业是艰辛的,必须具备不怕吃苦、不怕失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业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精心的准备,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创新是创业的精神基础,创业最好引用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又最好融合到创业的实践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并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三环一体”。
“三环”则是“教学、科研、论文”。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渗透和强化实践理念,构建创新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帮助研究生进行自我认知,激发创新意识。
在科学研究环节中,密切产学研用相结合,拓宽研究课题渠道。搭建主动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的“院地合作”、主动地向高新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特色工业园区等新兴园区靠拢,与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的“走进园区”、推进特色优势学科与相关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合作的“校企联盟”以及利用学校重大科技成果、深厚的学科基础和人才优势,与政府投资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家,联合创办独立面向市场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等的“创办企业”等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构建创业式研究实践体系。
论文环节是研究生“教学、科研、论文”三环的核心。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解决本门学科内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硕士生研究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方面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以获得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技能。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应结合工作实际,注重论文工作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
通过前面的教学环节、科研环节的训练,在论文环节达到交叉融合,相辅相成,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均衡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为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打下了良好基础。论文环节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寻找论文的亮点工作,并以完成论文来指导课程的选修和科研过程。
三、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完善人才成长保障机制
通过研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围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采取强有力措施,凝聚师生团队、构建学科科研大平台等多重保障,解决电子信息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的环境与保障问题,支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切实保障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含创新成果奖励、国内外访学交流、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等奖励支持计划),出台助管、助研、助教“三助”支持计划、研究自主创办品牌学术活动支持等相关文件,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和逐步完善“多维立体,保障到位”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创新生师队伍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团队人员保障;通过一系列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科研、教学大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环境条件。
四、结语
【关键词】创新实践;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科研项目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CHANG Hui-qing WANG Hao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3, 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is the targe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is the carrier of the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practice lies in the reform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management and system, and guid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other practiceal research projects, and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novation practice; Innovative talents; Practica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目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1]。而培养人才的培养实践是关键。通过其中以实践为基础的大学科研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实践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以科研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
以项目为载体实践内容,可以让学生模拟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始终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整个创新性实践项目过程,从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到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创新性实践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但创新型实践是和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密切的联系,并且融入到教学体系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1.1 推出精品课程,加强特色课程的培育与建设
精品课程是一个专业,乃至一个学科的基石,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推出可以更加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发现值得了解和关注的研究内容,然后学生才有思考的方向。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发现、培育具有特色的特色课程,可为创新人员的培养提高支撑体系。
1.2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特点、发展方向和兴趣。如何能根据学生的上述特征,在实践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能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对一些特别的学生专门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增加特殊训练环节,势必激发其创新的潜力和动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结合国外原版教材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开设专门的科研训练课、尽早进入教师实践室或课题组等途径更多地将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引入教学过程,积极探索科研训练课程教学的新方式[3]。
1.3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加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学方法的不同,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相结合。在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发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扩展教学资源,扩展教学时空,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4]。如引进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优秀教学课件,建立校内网络教学平;学生也借助自己网站设留言板,建立网络学习园地,作为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另外在实践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学习兴趣获得极大的提高,并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2 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之后,应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强化学生学科知识结构。因此,构建学科平台课程的实践环节,从实践教学、毕业专题实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注重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5]。
2.1 改革原有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型实践教学中心平台
2.1.1 参与实践教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实践内容一般分为验证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内容。通过提出和提供创新性实践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新型实践教学中心应依靠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教授的力量,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合作性、自主性、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高校教师,尤其是科研学术带头教师在实践指导的过程中,按照课题研究进度和计划,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研究内容和要求,达到师生共同探索,一遍老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共处,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增加了交流机会多。此外,项目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为学生传授知识时,可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求异的精神,同时拓宽带教人员科研研究思路的源泉;由于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高、积极性强,在实践过程中有时会提出带教人员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这样可能启发导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积极申报课题,出成果,以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1.2 开放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提倡学生提出新颖的课题,利用本校实验教学中心,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学生按照科研小组的形式,自行选题,提出科研思路,确定研究内容和设计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并且撰写项目申报书,通过专家审核、论证其可行性。如果方案得到专家认可,还可申请一定数量的经费资助,并将其实践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写出科技论文,力争公开发表。通过开放实验教学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践,不仅可使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进行科研工作的整体体验,培养了科研团队协作精神,并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优秀者脱颖而出。
2.1.3 依托毕业实习基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高校实习基地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场所,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毕业实习基地。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实习后,导师给出基本课题,启发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充实。首先,通过查阅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课题内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初步了解,课题组的教授、博士生、研究生进行指导。然后,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前提下,确定科研内容、设计技术路线。同时,在科研完成的过程中,能熟悉一流仪器设备的操作和规范使用。在同研究员、教授和研究生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他们科学求实的科研态度,严谨周密的科研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2.2 强化毕业专题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2.2.1 重视毕业实践
毕业实践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深入与升华。在毕业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段时期的强化训练,把大学阶段所学专业课程进行回顾与总结,根据学生的实践单位性质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配备一定教师根据实践单位性质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践”。
2.2.2 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进行了教学计划的调整。例如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前进行。这样,避开学生频繁参加毕业工作面试,学生可以安心在校进行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二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做准备,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2.3 利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
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形成了以“挑战杯”、“大学生训练计划”等学生科技作品展为载体,以创业大赛等为主体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4 结合科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基地,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沟通、联合与共建,将实践教学真正延伸到社会,实践与创新并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稳固的、更广泛意义的产学研结合实践基地。
3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设立创新人才单项奖学金、对创新人才推免研究生名额单列等创新人才奖励制度,继续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和实施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的力度的基础上,努力健全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奖励与资助制度;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为创新人才培养塑造更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继续开办专门化、系列化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和论坛,为创新人才创办学生刊物提供更好的条件,积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本专业、跨专业、跨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有利于形成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时使各类创新人才成为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典型和样板,从而激励更多、更好的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总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实践的提出需要与高校相关方面配套的改革措施作为支撑,而且高校教学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基础,通过创新的实践加以锻炼和熏陶,必定能为培养创新人才大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卓.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3,16:14.
[2]李丽洁,施瑞,陈树森.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中的实践教学[J].实践技术与管理,2011,28(3):163-165.
[3]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等.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践技术与管理,2009,2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