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21 01:17: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1)

[关键词] 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变化发展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之前实施的《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变化。下面我们将从其内容变化以及其新增内容的可操作性层面,来分析新课标理念变化所带来的信息。

一、新课标理念及部分概念的增加和变化

1、强调了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

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我们看见,此次语文课程的定义更加饱满,且饱含人文气息,巧妙的把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其本质中应体现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客观、全面的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和使命。我们知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假如语文课脱离其工具性的一面,就丧失了语言文字的基础,语文课将显得苍白无力;相反,如果忽视了语文课课程所应具有的人文性,语文的授课也将失去意义,整堂课也将失去灵魂。所以,只有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这门课程的魅力和精髓,也能树立学生正确对待语文的态度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

在新课标中增加了“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部分。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文字能力教育,同时也是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个人素养、品性的塑造。当今社会提倡学生在文化、素养、品性及价值观上的全面发展,语文的学习也应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中饱含了许多值得后世推崇的理念和精神,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并发扬这种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并从内心接受这种文化熏陶。

3、关于写字、识字的比重变化

新课标中提出了“多认少写”的思想主题。以第一学段为例,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由原来的“认识1600-1800个字,会写800-1000个字”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样的变化不仅适当的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要求也更加明确,是“识字写字”这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的基础阶段,并为进入第二学段学习做了充分准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多认少写”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以及心理变化的过程。

就低年级而言,多识字有着重要的意义。多识字,不仅能为日后独立阅读打下基础,也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延伸至课外阅读,多角度、发散式地认知文本精髓。同时,在“多认少写”的基础上,新课标又建议先认清“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三百个字,进一步明确了常用的汉字,在引导学生学习和认知方向上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4、强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中,多次出现“非连续性文本”,并指出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有助于更便捷、更高效的理解文本,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舶自国际阅读素养测试项目,其有异于传统的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概括性更强、信息量更丰富、主旨更明确,是呈现文本信息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

在语文教材里也存在一些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课本中的插图、阅读资料补充或小资料链接等,学生通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学会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挖掘信息的能力有着指引的作用。同时,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应用,更加直观、生动,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理念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

5、阅读范围的延展

传统教学理念中,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主体,甚至是唯一的读物,有的教师亦不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此次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能力之一。强调课外阅读,就是希望学生不要只局限于课内的阅读,应将阅读范围扩展至课外读物,有助于开拓学生发散思维、丰富阅读量。为营造出一种爱读书的氛围,就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做到位,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位。

二、 在操作性上的变化

1、进一步规范汉字书写

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有很多学生已经用电脑取代了纸笔进行交流,汉字的书写逐渐出现不规范甚至是错别字,新课标中针对这个问题,对汉字的书写在不同学段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从第一学段中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到第二学段的“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再到第三、第四学段的“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都体现了对于书写的重视。

在书写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又给教师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要提高书写质量。同时,为了能让练字教学落到实处,新课标还提出了要在第一、二、三个学段中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进行写字训练,并将汉字的书写情况作为作文的评价之一。

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汉字的规范书写以及教师的正确指导方式都颇为重视,正确、规范的汉字书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和汉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2、增加信息化多媒体学习

在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要求增加了“多媒体”一词,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多媒体学习的方法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能够丰富信息量,对于语文的学习有必要的帮助。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新的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向学生展现“完美课堂”的定义。在写作教学中应“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教师可利用网络,选取写作话题,也可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挥。

在综合性学习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应“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提到了“重视现代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综上可见,这次新课标在学生、教师、教材三个方面都提出了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要学会利用新的技术学习、教学,切实将新技术融入语文课程中。在现今信息共享和高速传递的时代中,要学会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优势,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提高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3、评价的多样性

相比于以往“只重结果和成绩”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更鼓励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充分、客观评价以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同时,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有助于教师多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同时得以将教学质量反馈回来,能更高效、更直观的反应出教学过程的不足。

三、关于新课标可行性和发展的看法

1、教学的可行性

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到:“阅读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我理解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帮助一起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活动。集体讨论顾名思义就是集体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集体讨论也应该属于合作学习的一部分,既然阅读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那如何防止集体讨论出的结论代替个人阅读?

在写作教学中提出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写法上又“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的概念就是对已有的东西的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要求学生不说假话、空话,这里的假话和空话与想象中的事物是否存在矛盾?例如李白的诗写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从字面上看确实是假话、空话,如何有三千丈白发?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个写却又有独特的味道。我们知道作文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种想象的部分应该和假话空话是有所区别的,教师应该如何判断学生的作文是想象中的事物还是假话、空话?又应该如何定位学生的作文?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就假话、空话与想象中的比喻、夸张、拟人等表现方式做一个比较,进一步界定何为有用的、合适的真话,何为无意义的空话。

在阅读评价中说到“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作品、作者三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外人无法参与其中的。比如在阅读一些作品时候,学生可以体会到作品描写的意境,会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经历,对作品描写空白的部分,会自己给予想象补足,对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这些都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评价的时候对于这方面的评价要怎么进行呢?

2、语文知识结构构建和语文学科教学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吗?这个当然是不可置否的。新课标中也增加了对语文知识关注的力度。语文知识包含了语言、文字、文学的知识,同时也涵盖了关于听、说、读、写的体验。学习语文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对语文知识完整系统结构的构建,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仅靠一系列的语文知识支撑语文学科一定是摇摇欲坠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学科,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这是个值得研究关注的问题。

3、教师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思想的一致性

此次新课程标准在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都有新的要求和长足的进步,目标更明确、指导更具方向性、教学方式建议更具时代感,这些都反应出新课标在指引理念上的不断完善。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好比教师,“事”为教学,而“器”则指具有引导作用的新课标,要成事,不仅需要有好的器物,更需要工匠有好的手艺。同样的道理,要使教学“成事”,必然需要教师和新课标在理念和步伐上做到一致。新课标紧随时代潮流,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法上都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也应丰富自己,紧随新课标、紧贴时代趋势,唯有做到这样的一致性,才能将语文教学做好、做精。

四、总结

我们看到,此次新课标在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辅助教学措施上都有着长足的改进,应该说这样的改进是必要的,对学生而言更加切合学习过程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对教师而言则需紧随主旨思想,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但一个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开展,体系也才能得以完善,新课标也是如此。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吸收新理念、新思想,同时需要用实践来证明其可操作性,以此来加以改进。语文教育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得出经验,进而得以逐渐完善,我们也期许语文教育能够进一步完善,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乐趣,也更具有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胡根林.2011版语文新课标的“不变”与“变”[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6期

篇(2)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中高年级的“必修课”。习作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语文知识的素养积累,学生作文写得好与坏可以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细心辅导学生学习写作知识,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会写作文、能写出好作文。

习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的一生是离不开写作的。一个人良好的写作基础就是在小学的学习阶段三年级开始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方面的修订中可以知道:要求改变了提法,把中高年级的“作文”改称为“习作”。这就要求学生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淡化了文体的要求,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新课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学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好作文最关键的也是最首要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即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爱好。如果不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也就无从谈起了。那么,又应当如何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呢?

第一,要让学生感觉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件烦恼的事。而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件快乐的事情。首先就要改变过去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机动灵活的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正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所提到的,让学生自由、灵活地去写作,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慢慢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二,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过去的作文教学实在是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认为想象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做法扼杀了学生多少创造力。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喜欢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反应,表达了他们的童真童趣。例如:我在教学《神笔马良》一课之后,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如果你有了神笔会做什么,不给学生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只作简单的引导。此次习作给了我惊喜,孩子们的想象大胆、奇特,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动。

第三,可以结合阅读名著,进行作文训练。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名著,积累写作经验。我教的班级,结合阅读《三国演义》进行了人物描写的专项训练,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写法去写你熟悉的人,效果非常好。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内容;变革

新语文课程标准反映出课程在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改革内容既是对我国传统课程内容总结、反思的结果,也是当前语文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一、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1.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强调学科知识,难、繁、偏、旧

难,语文课程内容忽略了学生智力接收水平的实际需要,缺

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经过系统地调研与跟踪调查,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使得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学生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繁,语文课程内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过度肢解,使简单的知识变得烦琐、庞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调重复知识要点、缺乏系统学习的科学性,失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偏,传统语文知识虽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选择的内容强调丰富性,但这些知识是为学科专家准备的,对于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偏离了学习的正常轨道,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旧,语文教材中编写的知识过于陈旧,几十年不变,特别是一些文坛大家的作品反复在课文中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丰富性的提高,也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难以适应,脱离现实社会生活。

2.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片面地以教学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被压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被教师忽视。我们知道儿童生活的世界应该是充满阳光、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知识学习应该在有滋有味的现实生活当中获得。如果语文课程内容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虚幻的理论世界中去寻找知识、去获得灵感,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内容特点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语文课程内容僵化、单调、缺乏科学性的特点,力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现状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的总结与反省,也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强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语文新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基础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综合性、人文性等特点。

1.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基础性为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对新课程内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学习任务不是培养某门学科的专家,而是为基础服务的,应当给学生最基础、最通用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广的适应性、最长的实效性、最快的迁移性,这些知识应该是终身受益的。”所以,“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是我国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在总结了我国以往课程的经验教训之后,应对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

2001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破学科中心,强调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确定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需要学生把握与理解。同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重新界定。

总之,语文新课标对学习内容进行严格要求与总量控制,删减了传统语文教科书中过时的、陈旧的、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运用的知识点以及一些伦理性过强、对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以利于促进新教材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语文新课程内容以突出时代性与实用性为特点

一定时期的教科书内容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一定时期的教材内容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不仅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而且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共同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代性的需求,让新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时代性较强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基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抽象问题,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语文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点

传统语文课程等多强调学科至上,学科中心本位思想,片面地割裂各种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不仅阻碍了学生学习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妨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必然会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也会增加学习科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语文教材往往注重于为学生提供语文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是完备丰富的,但仅仅只是局限在语文学科范围之内。针对上述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传统课程标准的片面性做出了修改,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将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跨越语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鸿沟,真正实现知识的整体融合。

4.语文新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特点

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加重了对语文三维目标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加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的优秀人才。

三、语文新课程内容给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语文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由教师掌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操控者,培养学生“了解、理解、应用”语文知识;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经历什么”“体会什么”“感受什么”重点挖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形成正确的结果性目标外,还增加了学生体验性目标的形成。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使用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新课程内容的提出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有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价值,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独立的,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达到整体性效果。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要学会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

第二,新时期语文教师应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进行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强化了语文教师对于知识结构教学的最优化过程,同时也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加强学习过程中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养成身学习的意识,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篇(4)

创新思维教育培养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方式与国外的教育方式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学校的课堂教学与我国的课堂教学相比,气氛活跃,且上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另外,我国学校教师总是提醒学生“吃”透课本知识,将知识传授的方式局限性大。国外教育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国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设法引导学生的眼光转向课本之外的知识,在让学生保持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以及探索欲的同时,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手工课,我国的学校老师会说“我们这节课学习捏小鸡,老师怎么捏,你们就怎么捏”。而美国老师的教学方式则是“这节课我们学习捏橡皮泥,你们想捏什么动物就捏什么动物”。从上面这个例子就能够看出来,我国所实施的是定式思维教育,而国外则实施的是创新思维教育。由于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定式思维教育,这种教育的局限性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发不了创新思维,所以《语文课程新标准》的制定是受了国外教育的影响。《语文课程新标准》的理念将我国课堂教学长期以来的旧观念转向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其次还兼收并蓄了现代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语文课程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语文教师必须要接受和适应新课程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里面多出了一些新理念。之所以说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是语文素养,是因为《语文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应该全面关注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程的创新思维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使每个学生都养成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说白了,语文素养就是通过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语文的情感。语文教师通过《语文课程新标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及运用语文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及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该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贯彻以生为主的思想观念。在教与学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探究,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要建设开放且灵活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举一些语文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例子。其次,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提倡教师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所以,语文的教学方式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教室,而是应该融于社会生活中;教师不应该将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动态教案的演绎,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灵活的确定教案,尽可能地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要注重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及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语文教师,更要克服在长期教学中所养成的习惯,力戒讲解式、陈述式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采取探讨式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除了要接受和适应新课程的理念,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具备更全面的知识、能力以及实施创造性的教育。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程才能够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的持续发展。

语文老师要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教师从学生的管理者变成为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和帮助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以及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另外,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习语文知识,也要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针对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些正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打破陈旧的教学思想,开拓新的教学方式,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学生也才会得到持续发展。

结束语

篇(5)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模式大都在跳着“老四部曲”:第一,介绍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自从《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它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都作了许多新的修订,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对小学古诗教学的基本模式作了一些改革尝试。

二、对古诗教学基本模式几点探索

(一)课前自学――引导学生解背景,知诗人。

在传统古诗教学模式中,古诗的创作背景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有重要作用。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

信息化时代,学生借助网络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变得更加容易。《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课前对古诗背景的自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上,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文史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诗人于谦创作的《石灰吟》这首诗,课前让学生自学了解诗人,搜集古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学生在教师没教古诗前,就已经通过自学了解到于谦16岁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人生志向,他们把自己和16岁的于谦对比,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以至于有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就流露出对于谦的无比钦佩之情。

当然,教师在学生汇报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学情信息,寻找教学起点,这也是“课前自学”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课中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明诗意。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握古诗意思。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理解古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然后让他们在全班交流中,大胆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并提出疑问。

其次要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学情,根据学情,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准备。

笔者教《石灰吟》一诗时,在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就先分小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的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再通过组织全班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全诗的理解,最后教师依据学情,通过《七律・》中的“只等闲”作知识迁移,理解诗句中的“若等闲”,通过“改变人称”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并进行适当提升。这样,教师的教,就教在了“学生不会”处,既少而精,又印象深。

(三)以读带想,以想促读――帮助学生悟诗情。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指出: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基于这三个学段的要求,我们发现,三个学段都强调了“诵读”和“展开想象”,的确,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练含蓄。有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通过范读、点读、诵读,评价使学生能读出诗的语调、韵律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入情入境地、有感情地诵读,就是学生感悟诗情的外在表达。

(四)重积累,巧运用――丰富学生文化积淀。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笔者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在低段教学中,但在学完古诗,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教学中可通过改写“文包诗”的形式,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情境。总之,通过这些语言实践过程,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运用古诗,丰富积累,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

篇(6)

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教师与学生谁来唱“主角”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了。每当这时,语文教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若讲,对一些正在思考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思考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精神。而对另一部分不爱动脑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真理和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况且宝贵的时间也随着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再说,就算是讲,又该如何确定介入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讲深了,不仅学生难以听懂,且属越俎代疱之举,似乎又走回了“满堂灌”的老路;讲浅了,对学生的理解又没什么实质的帮助。

二、古诗、文言文教学到底该不该逐句翻译讲解

为继承和吸收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各阶段的语文课程中都涉及到一定量的古诗词和文言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及语言的变迁,加上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使他们对这类作品的理解相当困难,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浅显要求,并重点强调了朗诵和积累教学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将这些内容多讲点,又怕影响学生对诗意美的感受,若讲的不够,也会造成学生对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入,很多只是一知半解,致使他们在后面的教学环节如作品主题的探究,课文的理解背诵,名言佳句的灵活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阅读课怎么成了视像的“看图”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本教材中有对查阅资料,了解讯息的要求,而且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的绝大部分活动里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动手搜集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光盘、录音磁带甚至于实物等,有的甚至还需要学生走上街头做实地调查,可就我的学生来说,他们多数都是农村孩子且都在住校,他们到哪里去上网查资料呢?可若是不搞这些上网查资料、做社会调查的准备活动,这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又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学生做不到这些,就只有老师自己去查找,然后用多媒体给演示出来,这样一来语文教学从文字“阅读”转向视像“读图”,导致一些语文课 “看图”有余、“读文”不足。把本该需要学生通过文本的朗读和背诵来培养其想象能力、感悟能力的教学环节变成“视图”环节;把本该鉴赏文本的精彩语言的“阅读”课,演绎成了热热闹闹、地地道道的视像“看图”课。学生被动地随着课件的画面走,成了课件画面的 “奴隶”。学生在这过程中又到底得到多少呢?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条件;教学方法;观念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笔者结合自己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实际,谈谈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粗略的看法。

1. 语文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理论和观念 新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领导的观念必须更新,在制度上应大胆创新,建立新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综合性评价。而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重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新课程改革。

2.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所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 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份和合适的土壤,一粒种子就会发芽,就会茁壮成长。”一粒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样,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宽松的、自由的有利于教学者大胆创新的教学环境。这教学环境可分为“硬坏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新课程改革实验所需的一些设施、设备,它包括录音机、电脑、投影仪等一系列多媒体之类的设备,也包括语音室、电脑室、学校信息网等设施。然而,这“硬环境”在广大农村学校常是一片空白,或形同虚设――有几台电脑但又不能上网。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根本无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例如“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活动等,学生无法上网查阅资料。“硬环境”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却是“软环境”――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俗话说“硬件”不够“软件”凑。“硬环境”可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来完善,也可因地制宜,以本校的实际“硬环境”灵活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而新课程改革能不能顺利开展,新课程改革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就在于教学评估评价机制。

3.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这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特别是重视学生个性评价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2 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是教法更新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教学是不能体现这些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