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22:43: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学人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9月27日,巴黎地区国家公派学者学生联谊会成立大会在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举行。巴黎地区国家公派学者、学生等共计100令人参加了成立大会。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朱小玉、一秘戴天华,负责国家公派生管理工作的二秘张小涛及相关协会负责人等也出席了大会。
朱小玉公参在致辞中对巴黎地区国家公派生联谊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教育处对联谊会筹备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她希望联谊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一方面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在法国家公派留学的学者和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加强在法公派学者学生们的凝聚力、向心力,成就学业,为实现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贡献。朱公参还针对在法留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提出了“平安留学”的口号,希望留学生们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并期望通过联谊会建立公派留法人员的相互帮助机制。
成立大会由戴天华主持,他介绍,目前在法公派留学人员的人数已达620人,中法公派生项目超过10个。巴黎六大博士生高代表留法公派生就联谊会筹备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自今年8月份以来,在教育处主管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联谊会筹备组成员们共同努力,逐步形成联谊会基本框架,并组织编写了《公派生留学法国指南》,开通了公派留法人员信息咨询邮箱。巴黎地区国家公派生联谊会的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公派留法人员交流的平台,以实现学术交流,思想开拓和生活服务三大功能。
联谊会的成立标志着巴黎地区国家公派学者、学生们跨专业、跨学科交流的开始,能够极大地促进在法公派留学人员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供稿 巴黎地区国家公派学者学生联谊会)
留德中国学联召开专题报告会
10月25日,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2008专题报告会暨专业研讨会在柏林工业大学举行。约20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主席何星主持,中国驻德国使馆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赵彬以中德关系为题做了报告。随后,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姜锋回顾了中国实行教育开放政策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007年各类在德留学人员约3.7万人,其中在大学注册的约2.7万人,是在德外国留学生的最大群体,2008年(截至10月15日)各类留德回国人员2278人。广大留学人员为祖国的兴盛和繁荣,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中德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正不断深入,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会上,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副校长孟丽秋教授,德国汉学家、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和孔子学院院长罗梅君教授,汉堡工业大学的曾安平教授分别向大家作了学术报告。他们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丰富的例证、宏大开阔的视野向大家展示了各自在研究领域中的精彩篇章。特别是两位中国教授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给在座的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中国留德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学会、留德华人化学化工学会、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和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分别进行了专业研讨会。来自德国各地高校的近百名留德学人就各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时下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留学30周年”展览。
(供稿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
法兰克福教育组举办公派生座谈会
10月26日,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教育组邀请了部分公派留学人员代表,在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举行座谈。
座谈会上,教育组纪达夫领事简要介绍了在德公派留学人员的特点与基本状况,向大家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纪达夫说,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将高层次留学人才培养与高层次科研项目合作结合起来。他强调,国家对留学人员寄予厚望,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随后,纪达夫还就与会留学人员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根据实际情况耐心地为大家出谋划策,准确明了地为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服务,使大家面对充裕而紧张的留学生活,心中有了一个更明确的目标。
与会留学人员针对公派留学人员的新特点、公派留学人员最突出的呼声、使领馆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认为,随着公派留学选派办法和管理机制的调整,公派留学人员呈现出年轻化、层次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等新特点。大家纷纷表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公派出国机会,以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回报祖国。
(供稿 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教育组)
第20届全英学联第一次常委会举办
10月11日,第20届全英中国学联第一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召开。主席团、常委会成员以及近30位来自英国各地区的学联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一秘张总明等应邀出席。
张总明代表教育处对一直以来全英学联所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诚挚的感谢。随后,他还以一位留学前辈的身份,给在场的学联干部提供了诸多经验及指导,希望每一位学联干部时刻以服务留英学生学者为宗旨,在学生学者中要起到旗帜作用。在工作中,学联还需要注意培养每一个学联干部团队协作的工作意识。他说,学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使学联呈现良好的运作及发展状态。同时,学联干部们要时刻保持大局和超前意识,做到大而顾国、小而顾家。面临当今社会多边的经济政治形势,要随时调整思路,与国家大局协调一致。他提醒大家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好学业与学联工作之间的平衡关系,做到兼而顾主。
全英中国学联主席李泽霖博士说,要建设“服务学联、文化学联、知识学联”的新思路,本届全英学联将携手各地方学联,本着全心全意为留英学生学者服务的宗旨,继续扩大宣传力度,使学联真正深入人心,同时扩大学联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学联民间大使的形象。
随后,王栋、孙嗥达、于斌、文雯以及宋雄伟几位副主席就各自分管的部门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听取了在场教育处几位负责人和学联干部们的意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好的建议层出不穷,使各部门工作计划更加趋于完善,大大提高了计划的可实施性。
(供稿 全英中国学联)
留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论坛在英国举行
10月25日,由中国民生银行主办、全英中国学联承办,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协办的“留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论坛”全球巡展首发站在英国伦敦及曼彻斯特两地举行。此次论坛,中国民生银行不仅远渡重洋为广大海外留学生带来了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内容丰富,贴心周到的金融“礼物”――留学生双币主题信
用卡,还首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广大留学生的回国就业和创业问题,力求能够在留学生热切关注的就业和创业问题上作出深入探讨并给予积极建议。中国驻英使馆及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官员、VISA国际组织的代表,知名企业家及海外学者等众多嘉宾及民生银行高管亲临论坛现场并与超过干名的海外学子一起分享了创业、就业心得与人生感悟,并在现场向他们提供就业及创业资讯,全面介绍了民生留学特色金融服务。
全英中国学联主席李泽霖说,此次活动全英中国学联很荣幸与民生银行共同开展。全英中国学联精心打造“服务学联、文化学联、知识学联”,近年来为广大的留英学生提供了许多切身的服务。学联工作力求面向多层次,全方位,英国是留学大国,每年归国服务的人数占所有回国服务留学人员很大的比例,对于广大的留英学子,每个人都会面对或者经历过在就业与创业之间、归国服务与暂时留英工作之间的抉择与权衡,论坛的举办旨在为海外学子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论坛期间,VISA国际代表张楷淳先生,伦敦大学副校长郭正晓教授、华人金融协会监理会理事刘丹女士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演讲。
据悉,中国民生银行“留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论坛”将在全球其它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巡回举办,该论坛为鼓励中国留学人员学成后报效祖国,将着重打造一个知名企业与全球中国留学人员沟通求职攻略、职业发展,工作心得,经验交流的互动平台。
(供稿 全英中国学联)
留日学子大学园祭活动展示中国文化
大学园祭活动是在每年10月份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今年的东工大学园祭活动在东京工业大学校园开幕。活动期间,整个校园对社会开放,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和日本学生在校园内搭起数百个简易帐篷经营各个国家的风味特色食品,展示民族文化,学校的许多研究室也对外开放,供大家参观。
大学园祭活动上,中国留学生推出了中国料理店,并专门准备了统一的白色工作服,一起制作、出售美味的中国传统食品。大馅饺子、流汁的小笼包,香气四溢的春卷、民间小吃茶叶蛋多种美味尽收眼底。东工大中国学友会不仅仅出售中国传统美食,还从中国带来了北京奥运会纪念品、中国结等传统工艺品,并从中国驻日使馆借来了一幅幅优美的中国风景,文化、古迹、科技等精美图画,制作了宣传中国文化的展板。伴随着中国优美的民族音乐,通过学园祭活动向日本社会展示一个现在的中国。有的日本游客在品尝了刚出锅的饺子后,还询问真正的中国饺子是怎么做的,当了解了包饺子的方法后开心地说这下可以回家给孩子们做正宗的中国饺子了。在活动中,留学生耐心细致的讲解令日本游客大开眼界,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了解中国。
据悉,本次活动所得的收入将按照历年的传统,全部捐献给国内的防沙造林、受灾地区和支持失学儿童复学等公益活动。同东工大中国留学生一样,东京大学、一桥大学、东京海洋大学、琦玉大学等许多日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都会参加本大学的校园祭,生动、丰富地展示、宣传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向日本社会介绍一个现代的中国。
(供稿 东京工业大学中国学友会)
墨尔本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中国文化节
10月9日,由墨尔本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活动在墨尔本大学举行。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旨,通过展示与互动相结合的形式,选择中国文化一些简单易懂,且形象化富有吸引力的方面展示给当地的老师与学生。据估计,参与此次文化节的人数在500左右。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汪银儿副总领事和教育组朱国亮领事参加了文化节的各项活动。
为吸引更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墨大中国留学生将此次活动选择在校园内人流最多的公共广场举办。会场充满了中国红的色调,硕大的中国结与灯笼等大红的中国元素不仅勾勒出了会场的边界,也为整个会场营造出了具有强烈中国风情的氛围。
当天的活动包含展示与互动两个板块。在展示板块,主体形式包括中国民俗风景建筑等展板,将活动广场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吸引过往人群的注意力。同时推出了奥运开幕式讲解的海报与滚动播出的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小型讲座。在会场布置上,墨大学联还特意安排了由墨尔本大学建筑系学生制作的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北京恭王府垂花门的1:5缩小实木模型,界定了本次活动的入口。
互动板块穿插在展示板块之中,包括乐器与舞蹈表演、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书法和国画的现场演示与作品展览。另外,还有中国传统玩具的展示,其中既有空竹、陀螺等民间玩具,也有九连环,七巧板、鲁班锁等益智玩具。李昭同学表演的舞蹈《踏歌》展示了极高的技艺与美感,富有古典韵味的舞姿很好地层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轻灵与舞者的柔美。来自宁波的陈逸峰同学表演的《箫舞》则将中国武术与表演观赏性融为一体,在三次循环表演中屡屡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留学生们还安排了身着汉服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在场内及校园内展示,活跃会场气氛。墨大学联主席钱江表示,希望把墨尔本大学中国文化节做成一个品牌,在墨尔本大学范围内架起沟通中澳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中国学生与外国朋友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了解,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与精神。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供稿 驻墨尔本总领馆教育组)
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成立
为增进旅居瑞士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与工作的中国学生学者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协作,进一步推动瑞士与中国的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在苏黎世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和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的共同努力下,10月25日,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在苏黎世正式成立。
论坛将定期举办华人学生学者学术研讨会、瑞士中国人生命科学年会,以及中瑞在生命科技研发与工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活动。论坛成立的同时举行了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吸引了许多对生命科学充满浓厚兴趣的中国学生学者。
第一位演讲者是来自瑞士弗莱堡大学理学院医学系杨志宏教授。杨教授的报告对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与演化的机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作了清晰深入的介绍,并和与会的学生学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层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第二位演讲者是来自中科院植物所、现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植物所访问的卢庆陶博士。卢博士对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背景,技术手段与相关问题作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关于叶衰老过程中水稻细胞蛋白质组的研究情况。研讨会的最后演讲者是中国驻瑞士使馆科技处的万秋山老师。他介绍了瑞士与中国在科技交流上的久远历史以及近年来中瑞两国的科技交流现状与展望,尤其对2008~2011年的中瑞科技合作战略及其执行情况作了重点介绍。与会学生学者对科技合
作项目的申请、审批、经费、运作的相关细节以及个人在此过程中的参与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咨询。
(供稿 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10月30日,西班牙古城格拉纳达的著名传统文化区瑞阿雷霍锣鼓喧天,彩龙起舞,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开幕典礼在此隆重举办。在格拉纳达大学校长弗朗西斯科・贡萨雷斯・洛德伊洛教授邀请下,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教授为孔子学院铭牌揭幕。中国驻西班牙使馆邱小琪大使特意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在致词中,中外两位校长分别回顾了两校30年合作交流的历史,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两校合建的孔子学院寄予厚望。中国驻西班牙使馆教育组一秘王志伟在贺辞中风趣地将孔子学院的开办比作孔夫子西来讲学,以文会友。出席此次典礼的还有外方院长佩德罗教授、中方院长范晔博士以及安达卢西亚省文化司司长和格拉纳达市政府的代表。
在格拉纳达大学校长的陪同下,中方代表及应邀与会的西班牙各界人士来到位于格拉纳达大学现代语言中心“天使苑”分部的孔子学院新址,参观了国家汉办的赠书精品展,
随后,与会的中外人士及当地群众一起观赏了中国传统的仪庆活动――舞龙。参加表演的演员全部由心仪中国文化、修习传统武术的西班牙人组成,他们的表演赢得了沿途广大观众的喝彩。当地多家重要媒体先后对孔子学院开幕典礼的系列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此后,中外校长和与会嘉宾来到现代语言中心本部参观了西班牙艺术家斐东鸽的书法作品展她醉心于中国书法艺术,曾赴华深造,潜心研习,不断尝试通过书法艺术实现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供稿 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
驻新使馆教育处举办公派生座谈会
11月1日,在新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座谈会在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举行。在新加坡工作和学习的公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以及攻读学位博士生共计99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使馆教育处周建平参赞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她对2008级公派留学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2007级公派留学同学的科研生活情况,激励新来的同学珍惜留学机会,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教育处一秘张国森希望公派留学人员在留学期间要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高度重视留学安全问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和努力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公派留学人员作了具体的指导。
最后,留新公派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江清代表全体公派学生发言。她根据自己在新加坡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提醒公派留学人员应该珍惜和合理规划时间,讲究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同时应该加强和当地科研人员的交流,开阔眼界,并提出了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的计划。汪清希望公派留学人员多和联谊会沟通联系,联谊会将尽己所能为公派留学人员服务,公派留学人员更要提高安全意识,珍惜宝贵的留学机会。学有所成载誉而归。
会后,大家就公派学生的假期时间、收取留学生注册费用以及购买保险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张国森、汪清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供稿 驻新使馆教育处、留新国家公派留学学者学生联谊会)
在韩国留学生博士联谊会成立
11月2日,在在韩中国留学生联合会的积极筹备和推动下,在韩中国留学生博士联谊会成立大会暨以“交流、友谊、创新”为主题的首届学术交流会在首尔举行。中国驻韩使馆公使衔参赞邢海明,教育参赞艾宏歌及教育处其他工作人员,以及韩国留华博士会等相关友好团体代表应邀出席了成立大会。约120名中国在韩留学的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大会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正式开始。会议宣布了在韩中国留学生博士联谊会的成立以及第一届联谊会组织成员。
邢海明公参代表程永华大使对联谊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中韩两国文化和人文交流不断发展,在韩中国留学生不断增加,留学生交流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在韩中国留学生努力学习韩国的先进科技,为增进两国友好合作作贡献,学成报效祖国。
艾宏歌参赞说,在韩中国留学生博士联谊会是由目前在韩学习、进修和从事研究工作和学术访问的中国学者自发、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致力于加强中国留学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开展与韩国社会各界和友好交流与联系,充分发挥民间友好使者作用。
博士联谊会第一任会长、韩国延世大学研究生院教育行政专业博士生张雷生在随后的就职发言中表示,将不辜负各位领导、老师、友好人士和广大同学对博士联谊会寄予的殷切期望,带领联谊会全体成员一道努力,为在韩高层次留学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努力使博士联谊会成为促进各位在韩学人互相学习和增进友谊的一片沃土,成为中韩两国人民之间交流的纽带。
在科学研究方面,政府每年也投入大量经费,对生物及农业技术、医药、环境、能源、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支持。一直以来,被视为欧洲门户的荷兰都享有与欧洲其他主要生命科学园地联系的地理优势。生物技术的发展被视为荷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昌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目前荷兰拥有300多家生命科学企业,18所拥有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以及政府及公共或私人成立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在生物学、血液技术、心血管疾病、免疫与疫苗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改良畜牧方法和动物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动物和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荷兰凭借畜牧和种植业方面所拥有的丰富专业经验和技术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业出口国。在清洁高能效的流程的应用以及再循环材料的使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使荷兰在环境生物技术界也享有盛名。
近年来,荷兰已成为中国学生出国深造的优选国家之一,来荷留学人员日益增加,目前已达8000余人。其中很大比例的留学人员在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领域深造、学习。荷兰华人生命科学协会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
协会历史
1995年7月,近40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旅荷中国学者聚集在荷兰生命科学之城瓦赫宁根(Wageningen)召开了“首届旅荷中国学者生命科学学术讨论会”,旨在促进旅荷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增进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并于会后成立了“旅荷中国学者生命科学学会”,推选钟筱波(现为美国堪萨斯大学医疗中心教授)、党志超(现为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院物质评估中心的高级评估师和工程师)、漆小泉(现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超(现为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等留学生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并招募会员,为促进旅荷中国学者和国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积极工作。
2010年,学会更名为荷兰华人生命科学协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Association of Life-Sciences in the Netherlands,英文简称为CALN,以下简称“协会”),并于2011年8月25日在荷兰工商局(Kamer van Koophandel, KvK)成功注册。
协会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自发性的学术性非营利组织,为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Feder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Europe,FCPAE)成员。协会的各项活动得到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与荷兰境内主要的中国学联、其他学术团体、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内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为在荷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工作人员提供交流平台,为中荷科学合作搭建桥梁。近年来,协会也在积极与欧洲其他专业协会,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共谋发展,为国服务。
组织结构
为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协会根据多年发展经验,编写并完善了《荷兰华人生命科学协会章程》。章程规定协会实行会长负责的理事会制度。协会设会长1名,负责统筹各部门工作;荣誉会长1名,作为顾问,为协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理事会成员6名,分别负责办公室、学术部、宣传部、联络部、信息部和财务部工作;每个部门具有2~5名干事协助部门负责人开展具体工作。
近年来,随着留荷中国学生人数的上升,以及协会影响力的扩大,目前协会登记注册会员已达300余人,分别来自荷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生和学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计算机科学、物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大量学者也有加盟。众多会员已成为行业专家甚至领军人物,活跃在荷兰或中国的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或企业界。
宗旨及主要职能
自成立之初,协会一贯秉承“为在荷华人科学工作者专业交流、寻找合作契机提供平台”的工作宗旨,团结集体力量。目前,协会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为会员提供工作信息,接待国内来荷访问团,组织“春晖计划”回国访问创业团队,引荐各种高层次人才(不限于生命科学领域)回国工作等。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增强会员之间的了解,并促进合作,为广大海归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构建起海外华人与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桥梁。
协会拥有自己的网站caln.nl,定期新闻、学术交流活动信息、回国发展或为国服务信息等。从2012年开始,协会定期在网上通讯,并通过邮件系统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
主要活动
2011 春季论坛
2011年2月26日,协会携手华大基因(BGI)在荷兰莱顿大学共同举办“荷兰华人生命科学暨华大基因2011春季论坛”。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荷兰国家生物信息学中心(NBIC)、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所(SIBET)等中荷多个科研机构的专家和代表,与来自华大基因,帝斯曼(DSM)及亿派国际(INSPIREES)等企业界人士,围绕“人类健康、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使听众了解测序技术和基因组学方面的最新科研动态,并就“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等话题,同与会人员展开热烈的开放式讨论,显身说法,使青年学生学者颇受启发。
显而易见,这种学术方法的探索与思考的逻辑起点在于当下学术研究的窘境,并深深植根于古今中外学术研究理论资源的沃土。这种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探索,无疑体现了当代中国学人自觉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情怀。当它逐渐丰富完善的时候,势必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并成为中国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
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令中国学人深感困惑与尴尬的是,整个20世纪的学术研究无可逃避的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研究
从20世纪初期的进化论,到20世纪中期的理论,再到20世纪80年代“方法热”中的各种新方法,渐次展开的学术研究景观展示的是“拿来”或“舶来”的姿态。盲目相信一种理论不是理智上的美德,而是理智上的犯罪。
至于90年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人的本土意识开始觉醒,民族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尤其是“后殖民理论”的“东方主义”的推波助澜,让“天朝帝国”的学界后裔们信心倍增。于是,从反思20世纪80年代浮躁空疏、寄心时政的学风开始,进而追溯和检讨“五四”学人所开创的学术范式,一场具有鲜明民族性的学术转型开始了。
最近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始回归文献。但是,回归文献的经典重读或解读是否能够“还原历史”和多大程度上“还原历史”呢?回归文献后的分析理论是本土重建的理论框架还是一如既往的沿袭西方的理论话语呢?回归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唯一正途吗?正是在这种“问题意识”的导引下,郑先生开始了对学术方法的反思。
对回归文献的经典重读,郑先生别有会心:“我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先对经典进行解读,之后提升出若干观念进行分类,再就是逻辑的叙述,最后将这些分析出来的东西与思想史的发展作一比较,引申出其优点与缺陷,阐明其影响和地位。这样的方法当然有其优越性,但我后来进行了一些反省,发现:若从人生观与死亡观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思想必有一个变化相当大的过程,生死观可以说是个我化色彩最强的思想系统;而且,更成问题的是,人们说出来的与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与真实的生活、人生的践履有区别,有时区别还很大,甚至完全相反,所以仅仅局限在文献的研究和解读中是很难真正把握中国人生哲学史的全貌的,尤其不能深入地体验思想家的生命情怀和生活意境。”
走出书斋后的他在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后深深体会到了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遗训。比如,一个传世文献的陈述,即使明显可信,很多人都相信它,可是它也可能是伪科学的,而一个陈述虽然是不能让人相信的,也没有人相信它,但在科学上可能是有价值的。这里面有一个言意矛盾的问题。言意矛盾在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都存在,语言与思想存在着距离,传世文献中保存的东西绝非思想家的思想原貌。第一,存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矛盾。有些只可意会的东西,思想家也难以言传。第二,存在“言不由衷”的困境。比如中国古代“为尊者讳”相沿成习,文字狱绵延不断,所以“春秋笔法”实乃中国古代富有特色的写作原则。第三,“思想家思想的变化远远大于其著作中表述的观念,而这种变化往往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具体的生活环境之中。”这后一点在笔者看来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类和人创造的历史都在不断变化中,而在变化中去看待历史和人性本身的发展,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以来就一直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
基于此,郑先生认为,在传世文献中,许多东西被刻意回避,许多东西被有意识地隐蔽起来、深藏起来。因此仅仅从经典的解读入手去研究思想家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至少也是不全面的。所以,他倡导引入“思想考古”的方法。自1999年以来,郑先生前后耗时三年,行程上万公里,对13个中国历史上的学术文化大师如王安石、黄庭坚、周敦颐、陆象山等的遗踪进行了深入的寻访。“他不辞辛劳,走遍很多的偏僻的乡村,走过不少崎岖的山路,从祠宇、碑碣、荒墓之间,从残存的文献和故老的口头上,探得了许多珍贵的典故旧事,厘清了一些存疑的思想关节,显露了若干隐晦的事迹。”
二、“思想考古”方法不仅因其鲜明的针对性而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而且由于它植根于古今中外学术研究的理论资源沃土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人坚守本土化立场和中西融合的开阔胸襟而催生的众多学术方法的共同特色。郑先生坦言,其“思想考古的方法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建基于两个方法之上:一是中国历史学研究中具有悠久传统的‘行走历史’的方法……来源之二是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年鉴学派。”
对于“行走历史”,古今中外代不乏人。中国的司马迁、顾炎武、万斯同、朱希祖、、谭其骧等历史学者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履者。西方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也同样是在遍历各地历史遗迹、考察各地民俗风情后完成自己的辉煌著述的。古今中外的学者,绝不仅仅在书斋爬梳文字,皓首穷经,他们历来重视游历以增见闻,以证载籍。他们每到一处,无不凭吊历史遗迹,发思古之幽情,在自然山水中寻觅诗歌创作的灵感和安顿自己疲惫的心灵。
对于“年鉴学派”关于“历史只有从叙述的变为解释的,它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问题史学”,前此后此的西方史学理论也有一以贯之的传统。
其实,“思想考古”的方法,也受惠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闻一多的“三重证据法”。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指出:“吾辈生于今日,于纸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新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闻一多在此基础上,倡导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这种将现代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要求熟悉传世文献,然后再去关注文化实物遗存。
《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著作既为“思想考古”之作,便带有田野调查的特点和游历的性质,但却散发着浓郁的学术气息,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素养,而不像时下有些学者借讲学和学术会议之机,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发思古之“矫情”之类的“泛文化散文”。他更多的是关注思想家的故居、墓碑、家谱族谱、乡贤的口承传说故事等等,有着更深广的人文情怀和实践精神,而这往往是学院派轻视或匮乏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说这本书“不知是何文体”。笔者认为,这种无法定位自己著作文体的尴尬,恰好说明这种学术方法的内在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它势必在“文化散文”和“学者散文”的大潮中独立潮头。无论是“文化散文”还是“学者散文”,都有让知识走向公共化的美好愿望。在这一点上,郑先生这本著作的平民视野以及现场感尤其引人注目。清华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岂之为该书所作的序认为,“为推进中国哲学的研究及普及化,不但在研究方法上应有所创新,而且在勾勒历史上哲学家的思想亦应力求立体化,使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可以说,郑先生这部著作完全达到了这种效果。
考古是为了能发掘传世文献中没有的的东西,思想考古是为了还原历史。我们坚信,沿着这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理路,在进一步的思想考古中,郑先生一定能够丰富、完善和提升这一方法。当它达到一定的理论含量时,势必成为中国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东方文化与东方文明[J].文艺争鸣,1992,(2).
[2]陈平原.走出五四[M].学者的人间情怀[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70.
驻比使馆教育参赞薛浣白:尽管当今社会上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不应改变。作为海外学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在理解、思考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应当体现出留学生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首先应该做到“知荣识耻”,明确具体的行为道德规范。留学生要坚持以为祖国争光添彩、为国为民服务、攀登科学高峰、刻苦勤奋研习、团结友爱互助,诚实守信做人、遵纪守法持规和努力艰苦奋斗为荣;要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首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中国人,努力做到“爱国、报国、兴国、强国”,绝不做有损于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事情;要以刻苦钻研。科学严谨的态度治学,献身科学积极创新,向世人展示当代中国学者的情操和风范;要严守道德底线,遵纪守法,杜绝学术造假,逃学作弊等行为的发生要诚信为人,真诚待人,在同学之间要少一分冷漠,多一些关切,多一些提醒,相帮相助,一起顺利度过愉快的留学生活。总之,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扬荣弃耻,大家要努力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旅比专业人士协会赵超,周中一。高伟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观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建设任务可能会比物质文明现代化的过程更长期。更困难。通过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一要自觉地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周围的华侨和同胞,尽可能深入地融进当地社会,努力提升海外留学人员及中国人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二要积极参与“春晖计划”等项目,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服务三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在比的留学生,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学习生活环境,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八荣八耻”。
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奠莉:不少海外学人现实所拥有的很多都是由祖国提供和培养的,因此,无论是学成归国还是在外工作都应该对祖国和人民有所回馈。每一个海外学人要在中外科学、教育和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担负起宣传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的责任。此外,每个海外学子实际上都是一面镜子,外国人是通过他遇到的留学生来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人的,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树立起良好的中国留学生的形象。
布鲁塞尔、根特、安特卫普、列日、鲁汶、新鲁汶学联会高悦、刘璐、韩凛等:应当努力把学联会办成“留学生之家”,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伸出友谊之手,为留学生排忧解难,减缓紧张的学习压力和丰富单调的留学生活。另一方面,要利用学联会的网站宣扬好人好事,警示不良行为,在中国留学生中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风气。
2005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章少辉:回顾了自己“半工半读”的求学经历,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对于留学生群体非常重要。他说,当看到个别学生学习不上进,还有挥霍浪费现象时。他十分痛心。他建议大家共同向这些学生说明利害得失,传授学习的体会和经验,帮助他们最终学有所成。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曾跃勤: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内涵。众所周知,我国人民长期受传统文化影响。知耻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海外留学生也不例外。虽然我们生活在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背景相差很大的国家,但我们言行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每一个生活在外的留学生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小节,加强自身修养,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溶入当地社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了解所在国文化风俗,并积极寻找机会向他们传授中国文化,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民间形象大使。给所在国人民留下良好印象。
另外,不能因为一个人在外就放松自己在道德上的要求,有一些留学生因为自制能力弱,不知不觉就被周围不良环境污染。不仅荒废了青春,还浪费了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最后学业未完成,不敢回国,就在外打工流浪。这些悲惨的事情发生原因是道德观念薄弱。
【关键词】国学 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1、对国学的认识
谈到国学,就能看到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对此的不屑与无谓,这让我们十分痛心。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国学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万万不可抛弃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传承和发扬国学、养成良好的人格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的学术。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儒学为主题,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文学、民俗、历史、语言、数术等等的一系列文化与学术。
国学的经典分类是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具体分类如下―― 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部: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2、小学生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们当代小学生来说,学习国学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充实自己和提升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
2.1 健全人格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
国学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他们在了解、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一些习惯和品格也在渐渐形成。例如尊老爱幼,正直诚实,勤奋刻苦,博爱仁义等,这些美好而伟大的人格随着学习国学,正在慢慢得养成。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很好的健全,健康的人格基本成型。
2.2 增强综合素质
十三岁以前人的记忆力很强,而且不容易忘记。所以在儿童时期,多多背诵一点蒙学读物,比如《弟子规》、《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大学》等,对于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而且也可以适当得开发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以后后慢慢理解,终身受益无穷。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2.3培养爱国精神
国学是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集合,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琴棋书画诗酒茶”,更是承载着多少令人艳羡的艺术。毫无疑问,小学生在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气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文天祥,岳飞,戚继光等爱国英雄的伟大事迹更是让孩子们铭刻在心,向往不已。
3、校园生活中,我们如何传承和发展国学文化
国学不是古板、迂腐的旧思想、旧文化,而是中国历代以来经典的、珍贵的文化和学术。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学问之一,对国学的学习交流往往会牵扯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信仰与传承,而这些东西是中华文化最弥足珍贵的东西,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被忽视却又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华夏文化的根基,是我们的精神源头,需要我们用心去看待它。我们在校园中,更是要用心学习国学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
3.1 引导学习
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得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国学,然后教育学生懂礼貌,知礼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适当得向学生推荐一些诸如《唐诗宋词》这样的经典书目,并经常举办相关的朗诵比赛等,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3.2 与时俱进
身处信息化时代的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故步自封。在学习国学知识时,要时常引进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摆脱枯燥的、晦涩的传统学习模式,对国学方面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3.3 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也要充分注意到孩子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程度,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多注重内在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所谓的形式主义。主张孩子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多从实际出发,适当进行创新。对于不同接受能力和不同性格的孩子,也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针,多多发觉孩子的个性,解放天性。
4、结束语
国学是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更塑造了他们仁义博爱的性格和品德,受用终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更是下一代无悔的抉择。
国学教育势在必行,国学教育任重道远,国学教育功在千秋。只要我们从事小学教育的同仁们虚心学习,潜心研究,不懈努力,顽强拼搏,一定会把学生带进国学殿堂,让他们知之、好之、乐之,享受知识盛宴,长成擎天栋梁!
参考文献:
祝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揭牌典礼暨首届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端论坛开幕。祝贺许嘉璐先生就任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近些年来,许先生参与中外文明交流、对话,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现在起许先生领导一个有众多才俊参加的稳定而有序的人文学术研究机构,肯定会在中华文化研究与中外文化交流、会通方面再上一层楼。
二、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成立发出的邀请函中有这样的话:“和谐是中华文化价值的核心,也是中国发展模式成功的深层原因,然而目前国内的学术研究多在西方学术体系框架内作专门化研究,罕有多学科上的交流、综合与融通。由于缺乏适宜的方式继承传统,现代学术几乎与传统学术割裂,难以培养出融通古今、贯通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也难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作出合理的解释。”为改变学术上的这种状况,北师大人文宗教研究院拟通过会通的学术方式,“为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培养优秀的人才和学术团队”。
当我读到上述的文句以后,便想起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大学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即人文学科)在分门别类的研究中取得很大成绩,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文学者。不过由于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致使从文化思想的整体上去研究中华文化也有所缺失。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中期,即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为防止出现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单一化倾向,曾经提出从整体上研究中华文化的要求。例如,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在《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一文中提到,国学研究院所聘导师,需具有三种能力:“(一)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二)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三)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与学生以个人接触、亲近讲习之机会,期以短时间之内获益至多。”(《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3页)清华国学院办了四年(1925―1929年),由于导师们“通知中华学术文化全体(即整体)”,不少毕业生在文、史、哲学术舞台上都有不凡的表现。
今天(即将跨进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强调多学科交流、融合与会通,朝着培养“融通古今、贯通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努力,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对以往经验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会给我国大学人文学科的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三、人文与科技
融通古今、贯通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贯通,而且有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当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依然不可忽视。
举一例:多年来,我国人文学者对于中华文化中的儒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一些难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但也有不足,就是关于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尚缺少有深度的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专家们,一般不研究儒学,而研究儒学的人文学者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古代科技。有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儒学重人事、轻自然,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然而,许多古代有成就的科技大家在学养和操守上都能“通《五经》、贯六艺”。至于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技创造与道家思想的关系,有较深入的分析,但是关于儒学与古代科技的论述,尚未达到高标准。
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走向近代,这是历史事实。世界的近代科学,其故乡是在西欧,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联。17世纪西方科学革命时期,天文学与物理学领域的变革成为先导,接着是数学与哲学方法论的创新。而当时中国尚处于明、清封建社会的后期,缺少推动自然科学革命的强大动力,只是在中国若干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头脑里反映出若干新思想的印迹。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人文学术的研究,固然不必套用西方学术的框架,但是,将中国学术放在世界学术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东西互补、中外对比,揭示中国学术的特点,是必要的。
当今,我国人文学者需要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成果来进行人文学术研究,至于从理性上加深认识文化与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这对于我们研究人文学术,等于建筑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应当承认,我国人文学术研究,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在人文与科技的融合上,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四、人文学术研究的责任
时至今日,中华文化的研究期待着一个突破,从“描述”性发展到“分析”性;从“实证”性演进到“理论”性。为此,就不能不研究我们自己的学术史。
学术史不同于政治史、法律史,也不同于宗教史、思想史。顾名思义,学术史研究的是“学术”,而学术的载体主要是学术著作。因此,学术史不能不研究我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以阐明它们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学术史不能缺少有代表性的学术大家,他们的出现总是与一定的时代条件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时代”主要是指学科发展的历史时代。例如,当某一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不革新,仍然沿着老路走,就有可能萎缩。当学术上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历史需要它向前推进,这个时候,学术大家便会应运而生。当然还有其他条件,如学术环境、学者自身的学养和经验等等。
学术大家的著作,是宝贵的学术财富,它们一般都关注学术的会通,关注对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探讨,既有微观研究,又有宏观把握;既有美学审视,又有理论阐释,如果只在一个狭小的专业范围内精研,可能成为学者,未必就是大家。如果不紧扣学术创新的脉搏,没有独立自得的精神,缺少深刻的理论思维,那就很难成为有深远影响的大家。
从我国近代学术史中可以看到,学术大家都是学者兼思想家(这里所说“思想”未必就是政治思想,主要指哲学思想与方法论,以及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怀),一身而二任焉。学术的思想才有深度,有前瞻I生;思想的学术才有活力,体现时代的特征。思想与学术的内在融合,这也许是21世纪我国人文学术发展的主轴。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