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06:09: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的研究多是利用DEA绩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测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金融支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马军伟选取在深交所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12个季度数据,通过DEA模型,评估了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动态效率与变化情况。认为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的总体效率的趋势是下降的,没有实现金融对新兴产业的资源最优配置,在影响因素方面,银行的间接融资对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公司成立年数对金融支持效率有负向影响,股权投资、公司所有制形式及公司所在地区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8]熊正德等用DEA方法,构建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和影响因素模型,并对金融支持七大新兴产业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低碳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端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效率不高;在影响金融支持效率因素方面,宏观形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很大,市场性金融支持行为在经济波动期存在效率缺失,在间接融资驱动力不足情况下,直接融资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9,10]除实证研究外,也有学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王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结合新兴产业的特征,在兼顾定量研究可能性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产业长远性四个方面,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发展效率评价体系。[11]目前理论界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领域,且所用方法以DEA为主流,衡量绩效好坏的产出指标多以可量化的利润、收入等指标为主,较少涉及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就业带动、出口带动等方面。同时所采用样本均以上市公司为参考,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多属于未上市的处于初创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用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显然不够全面。
二、金融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强的发达地区,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信贷模式和担保方式,发展集合融资工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等。[12]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有自身特有的特征,它对金融供给模式有更高的要求,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唐斯斯、董晓宇提出了由政府引导与市场选择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交互式融资模式,创新金融管理组织形式,在拓展新市场,适应市场结构的变化上进行突破。[13]余剑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在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机制下,创新性地运用软预算约束模型(DM)和金融工程原理,提出采取差别化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措施,“奖与罚”并用,创新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盈亏平衡关系,增强其向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内生动力;大力开发专门针对处于高风险,资金需求强的初创期中小企业的金融工具;探索政策性资金的“股转债”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体系等。[14]金融创新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动力。金融主体要根据新兴产业企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克服传统金融供给模式的障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会经历培育、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培育和发展过程也将经历这些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其风险不同,对资金的需求也有差异。胡海峰、孙飞14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在我国新兴产业培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可通过建立金融与财政的协调配合机制,打造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等政策手段来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支持作用。[15]顾海峰从业态演进的角度,构建了以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支持三者结合的支持体系。[16]赵天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提出把科技金融的资金链、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安排,建立市场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不同新兴产业阶段、不同金融产品与科技成果的相互交叉与促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科技金融支持模式。[17]
四、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内研究 总结和评析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009年9月,总理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刚起步而已被较广泛研究的领域。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研究脉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回顾方面,有两位学者已经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欧阳 (2010)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产业、主导产业等概念的描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冯春林(2011)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回顾都只是从某种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行归纳,而且并未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设想和总结。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方兴未艾,短时间内成果不断涌现,对于文献的回顾也须更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即在于此,通过5个分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研究进行相对全面地整理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国际发展经验、产业选择与评价、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当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认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看法:从“战略性”和“新兴”双重内涵来界定和侧重“战略性”内涵的界定。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较多。
总理(2009)指出,“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华文(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指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是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产业。骆祖春(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其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则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朱瑞博(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牛立超(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国际发展经验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发展经验的研究,现阶段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现状特点的总结。骆祖春(2011)分别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特点与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的建议: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资金支持为主向政策支持为主转变等。陈文锋(2011)从产业规模、产业技术方面描述了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总结了三大关键发展措施:提升战略地位、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和扩大开放程度。刘铁(2011)概括了美、日、欧、韩等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措施,指出重要经验在于:政府的规划、调控、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关键,实施财税优惠、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是保障。邹辉霞(2011)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程郁(2011)以风能产业为例,比较了其国际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
产业选择与评价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无统一说法,导致它所涵盖的产业领域并无一致认识,这就引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选择的同时又需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
(一)国家层面
高友才(2010)认为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刘洪昌(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贺正楚(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产业全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动态性这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Weaver-Thomas模型来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区域层面
胡振华(2011)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产业选择与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郝明丽(2011)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四大原则:比较优势、市场需求、技术自主、生态化,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胡莺(2011)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辽宁省19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研发效益、产业规模、产业生产效率的分数以及产业的综合评价分数,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结果。臧学英(2011)、欧阳佳妮(2011)分别从非粮生物质能源领域和生态学视角研究了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此外,少部分学者专注于已被选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张良桥(20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评价;樊茗 (2011)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构建了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
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
作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国内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策,文献非常丰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定位,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支撑,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单一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等。
朱瑞博(2011)认为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应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于新东、牛少凤(2011)、剧锦文(2011)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一定要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主导下的内生发展路径。在发展初期属于幼稚产业,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外力扶持,但政府仍然属于外生性因素,市场调节才是其发展的内生变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金融和财税政策。袁青松(2011)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策略:明确方向、创新思路、创新产品、综合服务。顾海峰(2011)以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李波(2010)认为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衔接,并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政策内容。童汝根(2010)认为人力资本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邓保生(2011)认为,应明确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通过具体税种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刘志阳和程海狮(2010)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李扬(2010)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了比较。孟玉静(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
刘辉锋(2011)认为当前我国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在于抓住国际上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机会窗口”,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邓龙安(2011)根据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的一般创新理论,得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的组织创新管理和综合开发的市场创新管理的结论。陆国庆(2011)、吴福象(2011)用不同的模型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研究。
李赶顺(2011)、王薇(2011)、薛艳杰(2011)、吴先满(2011)、陈蕊(2011)、杜丹(2011)、黄先海(2010)等学者分别探讨了河北、江西、长三角、江苏、云南、广东、浙江等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对策与趋势。张雄(2010)、张吉吉(2011)、仲雯雯(2011)等学者分别探讨了现代中药、光伏、海洋产业的发展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熊勇清(2010)提出了战略性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刘嘉宁(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二者之间耦合通过产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耦合点包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着眼点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段炼和赵德海(2011)、裴长洪(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结和评析
近两年来,国内学者们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研究也必将不断发展,目前研究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内涵、特征界定不清晰
学者们在实际选择和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往往更加重视“战略性”特征,忽视“新兴”特征,导致选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没有区别,使得选择失去意义。同时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应在抓住“战略性”和“新兴”两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应具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不可能与中央政府制定的七大产业完全一致。
(二)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这一概念提出较新,缺乏理论积累,现阶段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量研究集中于应用层面,如发展现状、发展对策等,却忽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制、作用机理、替代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各组织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研究报告或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相关专著和学位论文较少,也反映了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
(三)定量研究、实证分析较少
目前少量的定量研究仅集中于产业的选择与评价、产业绩效的创新方面,缺乏其余环节如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定量研究。此外,实证分析较少,仅有少数文献利用区域性单一产业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对策普遍相似。实际上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特性,使得其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产业经济方面的专家,并非某一个产业的专家。同时,现有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大都注重宏观的思想性材料的列举,比如提到产业引导、科技支撑、优化环境等,都是一些比较宏大的、抽象的策略与建议,没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可见,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不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这需要广大学者在产学研合作、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研究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及内涵,根据区域特色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发展现状、关联效应、发展绩效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2.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1)
3.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
4.陈磊.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09-9-7
5.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6.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7.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8.陈文锋,刘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9)
9.刘铁,王九云.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11(9)
10.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
11.程郁,王胜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风能产业国际政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11(3)
12.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11)
13.刘洪昌,武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
14.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
15.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16.郝明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
17.胡莺,赵景兰.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18.樊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19.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分析、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4)
20.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
21.袁青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1(5)
22.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体系及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23.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
24.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25.孟玉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1(3)
26.刘辉锋.自主创新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J].中国科技论坛,2011(9)
27.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
28.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
29.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机制分析[J].求索,2011(7)
作者简介:
国际经济学界以往都把新兴产业作为幼稚产业对待,并且着眼于以构筑保护性政策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大国来说,单纯性的保护发展并无出路,开放发展是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而在开放性的国际环境下,评判新兴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标准,在于创新性与商业性的结合。
无疑,创新性是衡量新兴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只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率先实现技术创新的国家,才有可能在实现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仅有创新,还远远不能实现新兴产业的成熟发展,与任何其他产业一样,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市场上实现自身价值。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其高成长性、高附加价值和高收益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才能得到体现。没有商业性支撑的技术创新,是无根基的创新,除了大量资金注入外,其创新性会因为缺乏商业性支持而缺乏可持续性,也不能得到市场的良好评价。反过来看,新兴产业的商业性也离不开创新性,如果缺乏创新性的持续支持,产业增长会出现活性减弱、惰性增强的结局,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会因为动力枯竭而衰减,产业的成长空间会受到限制。
由此可看,把战略性技术创新的支点放在企业层面是十分恰当的。
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推出新产品和以创新实现更大价值的推动下,企业具有加强技术创新的强烈动力,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评价技术创新的投入效果。因而,尊重企业的创新行为,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创新和实现创新价值,推进企业实现基于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创新,使其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商业化,符合政府的政策倾向。
再看我国,无论是创新性,还是商业性,新兴产业都无法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根据有关资料,世界十大跨国种业集团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50%~60%,而我国的企业所占比重极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甚至不及美国的1/10。国外农作物品种的研发70%来自企业,而我国90%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当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发行为,最终落在价值不大、引用率不高的论文和专利上,一如《红楼梦》中所说的“银枪洋蜡头”,表演功能过度而实用功能不足。
与此同时,我国的企业还停留在微笑曲线的底部,加工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也有表现。一些领域的企业如电动汽车领域的生产企业,虽然在创新上有一定进展,但是因为没有寻找到可行的商业化模式,影响到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扩张。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可以推进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体现创新性与商业性在微观层面上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河北省廊坊市 航天战略 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重要实质性成果,尤其表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我国各项产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额获得了进一步增加,这一结果主要还是以高额资源消费为代价。世界各国都更加关注高新科学技术和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结构和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向和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2年,我国出台关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更加明确我国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由于航天产业从自身建设和功能性外延等特征,更加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石。2011年,河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区域地方和航天产业系统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共同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和航天产协同发展,主要包括:运载火箭制造及实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个主要内容。而廊坊市在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廊坊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对于我国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京津航天产业的拓展和延伸、地方传统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全面系统升级都有着关键性的实践性理论意义。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相互融合,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河北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突出新兴战略产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性政策措施,而这些实践性政策性策略,对于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长足进步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河北省产业调整和战略产业培育过程中,受到理论和经验等多维度影响,以及实际客观条件局部限制,产生很多新问题。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航天产业发展将会直接带动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学科技术的融合式发展,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航天工业的探索和建设,已经构建出我国航天产业体系结构,并且航天产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
航天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性。航天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建设和发展,是我国众多行业中具有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产业之一,同时对于我国企业产业发展,起到战略导向性作用。①航天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推进性作用效果,在提升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方面,更加强调其战略性影响意义,一方面代表着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展领域地位,另一方面也能够表示我国核心国防实力。例如美国航天协会关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相关说明,②即该技术是否领先于世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各个方面战略性安危,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是现在乃至未来长期投入和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可见,航天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军事中占据核心地位,河北省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航天产业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航天产业的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航天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现代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航天产业技术的构成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展性,一是技术多样性,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和生产是一项高精端、多学科技术融合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水平能够直接代表我国先进科学生产力的基础建设情况。由于航天产品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要求,制造生产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完成,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例如要求航空航天材料具有高可靠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也能够进一步说明航天产业在我国各产业领域前瞻性地位。同时技术多样性还体现在,生产航天产品需要小批量和多零件构成,这也要求在加工工艺选择和技术上,呈现出明显柔性生产力。二是链条可扩性,据有关部门相关数据统计,③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我国80%的新材料研发,促进多产业链条企业之间融合式发展,技术能够直接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加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未来10年,一个航天项目与产业效益的比值为1:180,推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值为 0.714%。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航天性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发展优势。一是区域位置属于京津经济的三角区域,符合产业延伸和资源互相渗透互补的要求,河北省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区域多元新兴产业发展,并且能够具有影响和被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二是河北省的产业优势,2012年底,河北省物流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同比2011年增加23.4%,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性的优势性产业,这也为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全国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同时河北省在推动我国“十二五”新兴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是河北省航天产业政策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十二五”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促进和实现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这也为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上层政策性保证。由于河北省航天产业建设过程中基本无样本参照,属于探索性发展模式,目前,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模式偏低。从国家统计据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④河北省是我国一个重要经济型大省,但是从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分布情况看,不属于一个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经济强省。主要体现在河北省的基础性还是以粗放式、高资源消耗为主的,例如钢铁等传统产业,企业规模虽有所增加,但是系统化归类集成程度不明显,低水平生产现象还很明显,这也是河北省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问题。河北省航天产业有其自身特有发展模式,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布局上,充分考虑集中性,并通过相应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统筹式发展,构建出航天产业企业之间协调、多赢和技术互补促进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积极带动与之相关辅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廊坊市为主的新兴航天产业集群,而对比河北省其他产业来说,还是属于较小规模产业集群,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框架上的组织协调发展,形成航天战略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大产业链条下的规模性循环经济,从而形成以河北廊坊为中心的航天产业集群基地。
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术。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新一轮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新时期,我国航空航天产业虽然在一些关键性技术领域,例如载人和火箭技术,已经达到国际航空航天的世界领先技术,但是从整个航天产业发展上,却具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航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性,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核心支撑技术,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例如民用和军用飞机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我国大型航空工业,还承接一些国外外包业务,严重影响航空科技技术创新资源。同时航天产业相关技术研发过多关注于数量而不是质量,2012年航天制造产业的申请专利数达到908件,但是具有整个行业高新技术比例不足2%,美国申请8654项,核心技术占26%,这一数据显示,我国航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和驱动力存在着较为严重问题,这也是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二是创新体制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尤其是在航天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市场结合方面的问题,河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具有战略性协同发展关系,在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感觉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态,企业之间管理上还存在行政领导关系,各个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受到了重要限制,这也是导致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中航集团强调科研是主要,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市场性技术转化,导致与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和技术搁置情况,这也是河北省以及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抑制性问题。
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是一项多技术、多企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模式,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配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的廊坊市其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较好的航天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已建成的固安航天科技城正在成为对接北京、借势发展的契合点,预计在未来几年,固安航天科技城将形成航天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此外,廊坊市还拥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平台,“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和“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均设在廊坊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这将为我省航天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推动下,廊坊市航天产业必然会成为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在促进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廊坊市航天产业发展为着眼点,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航天产业链条发展支持性渠道,运用多维度协同共进机制和手段,加大培养和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建议及对策如下:
促进廊坊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链条协同创新。航天产业自身特点是一个大型复杂、多技术、多产业组合,要实现国家航天战略创新导向目标,不断创造和提升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增长点,就要更加关注和强调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合理化构建和产业链条中各个相互企业之间协同创新能力。廊坊市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系统良好外界政策性环境和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创新,两者直接相互协调,直接影响航天产业发展实质性效率,也制约着航天产业价值链条各企业均衡性发展。因此,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新兴产业发展,就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航天产业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即给予政策性的引导和税收支持,构建出符合产业发展航天产业链条各个企业协同创新和共生平台,加大对于产业关键性核心共性产业技术研发突破,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导向和配套支持,从而更好服务于河北省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实现廊坊特色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充分和依靠自身,地理、科研和政策性优势,强调和突出以廊坊市为产业中心,支持和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发展。核心技术企业发展是航天产业链条中心脏组成部门,直接代表着航天产业专业化和高信息技术性,这也直接需要政府政策性导向和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长期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例如,国际上航天产业的一些核心技术都是由寡头企业垄断,由于利益驱使,其更加注重核心技术保护,使得其他国家难以获取。而我国在掌握航天产业关键技术中,具有较好产业发展优势,核心技术研究就是要依靠企业原创性,要耐得住长期投入和风险,建议河北省构建出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保障平台,增加航天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抗风险能力,关注国外航天同类技术反向工程求解、结合我国本土技术,进行核心技术再创新。在实现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代表的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两个支持问题:一是结合国内外航天产业发展新形势,解决关键性技术核心问题,以点盖面,充分把握住航天产业发展必要性和特殊性,建立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合理化机制,形成一种产业优势发展稳定环境。二是以中央国企混合制改革为背景,不断整合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链条,推进航天产业军用和民用相结合模式,更好地实现航天产业研发性向服务性模式转化,促进河北省及廊坊市区域社会经济航天新兴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结语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航天产业具有先天的战略导向性和航天产业的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战略导向性是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产业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是航天产业推进自身和促进其他产业建设的着眼点,可见构建我国大战略背景下的航天产业航母,促进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现实客观需求。河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上,具有更加突出的京津翼黄金三角区地域优势、更加完备的产业配套服务保障体系和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导向优势。
近几年,河北省航天战略性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不足和问题,主要是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模式偏低和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术,而产业集群模式是航天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条协同发展的保障性措施,高新核心技术支持是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也是推进河北省其他产业模式创新发展推动力。对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文中建设性提出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及河北省具有特色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河北省航天战略产业发展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多维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航天产业发展之路。我国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是一项理论和实践反复结合的工作,需要更多机构和学者,进行系统性和关键问题研究,希望笔者文章关于河北省廊坊市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探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更加有利于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本文系2013年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加速廊坊战略性新兴高端产业发展,助推绿色崛起”阶段性成果并受“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编号:KY―2013―24)
【注释】
①傅培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9页。
②张春玲:“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第30页。
③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策略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8期,第155~157页。
关键词: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问题与对策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余市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GJJ151310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兴产业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余市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新钢公司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以赛维LDK公司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以江锂公司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等三大产业。新余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步伐,提高了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一钢独大”到“由刚变柔,多业并举”的转变。
一、新余市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作为江西省地级市,新余高度重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并把其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支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即向科技要空间要资源,向创新要质量要效益,向发展方式转变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等系列文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刚性与柔性引进、引资与引智等相结合,努力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注重科研平台建设,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省级6个、市级24个,科技创新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一个支柱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为了支持企业创新,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支持高端研发机构建设,最高补助50万元;开展技术创新,最高补助50万元;开展产学研合作,最高奖励10万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最高补助20万元。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543211”工程和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工程,努力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目前该市共聘请政府顾问26人,引进博士53名、硕士189名其中院士13名。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组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引导全市职工在竞赛中提升各项技能。最近几年,新余市每年组织30多万人次职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涌现出首席技师、金牌员工1000多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新余市两企业申报的年处理提锺废渣12万吨项目和年产高敏电动空调压缩机60万台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多元化产业体系支持范围,有望获得国家中央预算投资计划1237万元。江西赣锋锂业成为中国深加工锂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供应商。以上这些是新余市创新驱动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发展“正能量”的成果。
二、新余市新兴产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余市新兴产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少,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产品科技含最不高,大多数产品还不具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高科技人才比较欠缺;四是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受到冲击,企业效益下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新兴产业并不是与传统产业相脱离,传统产业基础薄弱也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作为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企业――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因当前钢铁行业和市场形势比较严峻,企业生产经营也面临困难。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核电建设所需的核心、关键、难以替代的材料,处于工业产业链的中间位置。钢铁行业遇到的问题势必影响新兴产业发展。
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举措
(一)政府大力扶持
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一是政府要优化投资和融资环境。对于进行技术改造和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在贷款时就可以适当的优惠利率,鼓励企业创新。二是注意政策的延续性。政府要制定支持新兴产业的政策,要做到政策有延续性,不能发生变化,否则,企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三是建立奖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四是培育创新载体。高新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摇篮,要以高新区为载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西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01年11月挂牌成立。2010年11月29日,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现有各类企业300余家,其中光伏产业发展较为迅猛,已经形成以硅料提纯、硅锭铸造、硅片切割、电池组件封装、系统设计集成、光伏产品研发应用为一体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高新区要在企业中开展大范围的调查摸底,找到困扰企业发展的“共性”症结,有的放矢予以精准定向破解。可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市场化运营、专业机构服务”的新思路,通过统一招标聘请相关专业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免费的专业服务。
(二)重视培养人才
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定性力量,是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的关键靠人才,动力在于人才。企业拥有人才,就拥有竞争优势。企业界要与学校和科研基地联手培养知识型、应用型人才,资助大学合作科研,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开发更多的科研成果,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从高校、人才市场等渠道引进高、精、尖的创新型人才,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同时,要留住人才,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
企业要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破解人才难题。作为“新余现象”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培养更多的懂技术、懂管理,能为新余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任务。新余职业院校在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方面做出了贡献。如2009年,针对新余打造新能源科技城,江西工程学院增设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等新专业。该校为了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奖。为此,一方面,企业要与学校主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另一方面,学校要向企业推荐所需人才,输送毕业生到本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
(三)产学研相结合
企业的研究开发,需要新的理论、原理和创意。企业与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把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生产中,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学校与企业可以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如针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现状,江西工程学院与新余电子商务企业联合攻关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从而拓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渠道,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共同破解人才供需矛盾,为新余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该校与江西剑安消防公司联合攻关课题《消防系统的智能化研究、小型轿车自动灭火装置的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2013年6月,江西省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开始启动,该校安排专业技术团队与江西泰明公司合作,为江西省11户符合条件的居民屋顶安装了户用光伏发电示范工程,以此项目为纽带,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使企业在获得需要的人才的同时获得了先进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实惠。企业要从自身特色和优势出发,与大专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创新资源融合。
此外,要解决新余市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问题,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需求对创新的激励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营造一种只有创新才能获得更好更快发展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晓,"十一五"温州新兴产业兴起之路径[J].浙江经济,2005(11).
[2]覃成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一种有效的市场与政府作用模式[J].经济纵横,2002(2).
[3]陈洪涛,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P].浙江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马颂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经济世界,2003(10).
论文关键词: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难题,发展方式
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内涵
培育壮大城市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的振兴,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佩鲁(1955)从技术创新与示范效应、资本的集中和输出及聚集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在此基础上,布代维尔(1955,1972)又从两个方面丰富了增长极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产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并尤其强调推动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项目管理论文,缪尔达尔(G.Myrdal)、赫尔希曼(A.0.Hirschman)等经济学家对增长极理论都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在繁荣区域发展理论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然而,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演变,现有的相关理论在适应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并对之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借鉴等方面,出现了欠缺。基于此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创新性概念: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论文格式模板。
当前形势下,就产业的发展方向而言,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我国而言,在综合考虑当前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及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区域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则是依托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
作为本课题提出的创新性概念,“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增长极,它主要指: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实现产学研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并且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够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城镇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它以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聚集水平高、城市之间的协作度强、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进等为基本特征;它着眼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瞩目于城市内生增长潜力的培育。它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载体、是利用外资的平台、是对外贸易的窗口、是加大经济技术合作的桥头堡。因此,通过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以此来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支点,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度的提高,具有战略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培育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对这些难题的认识深度和解决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这一事项的进程。因此,深入探讨这些难题,就具有了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破解的难题
1,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项目管理论文,准确把握其内涵,摆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前提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核心在于创新的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很多城市的高速增长是通过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的过度使用与高消耗、对土地和水等稀缺资源的大量占用与开发、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高排放来实现的。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已经给城市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例如,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从2003年以来,针对部分产业的过快扩张,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的盲目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进行了严厉的调控。事实上,相关产业的结构失衡与城市的粗放发展直接相关。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在拉动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既导致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也直接导致了由于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而使得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再如,城市的粗放式发展还导致了投资与消费的严重失衡。投资的快速增长与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的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既造成了产能的非理性扩展,也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化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此外,粗放式的城市发展,还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总之,日益严峻的环境代价、高度失衡的城市发展速度与能源消耗比率、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利用、土地的大量被占用……无不彰显着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弊端。
与此相对应,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则是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以产学研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模式集约化的演进路径中,推动资本与产业的融合、产业与创新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融合,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由要素驱动向资本驱动、创新驱动的升级。
第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各区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已经逐步被纳入各地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事实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而且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管理论文,实现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将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鉴于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亟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其所特有的:长期稳定并广阔的市场前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良好的经济技术与社会效益;产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产业链条长;以及能有效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特点,推动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式、低碳型、高附加值和高效率型产业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提高发展效率和创新能力,培育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全球新一轮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国际分工中提升区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论文格式模板。
第三,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无论是佩鲁,还是布代维尔,亦或其他的经济学者,在增长极相关理论中,都瞩目于主导产业的发展,强调产业的关联效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事业、公共事业,给予的关注度较少。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事业、环保事业等公共事业则重视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局面。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它既着眼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着眼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着眼于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承载力的提升;既着眼于城市实力的提高,也着眼于城乡之间统筹力的提升;既着眼于区域物质文明的建设,也着眼于精神文明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总之,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是一个融合了城市竞争力、产业支撑力、城乡统筹力、环境承载力、文化软实力等多元因素的有机体系。因此,通过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快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县域经济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与带动力,扩大城市发展的外溢效应,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项目管理论文,还可以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形成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弘扬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彰显地域民俗风情,突出城市发展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增强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此外,也有利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完善生态涵养,保障生态安全,通过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达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治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系统与经济运行系统,三大体系的良性循环,进而增强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力。
2,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等多元化特点,在动态中把握均衡,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新型性,主要体现在:其区别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粗放型城市增长极。它强调科学技术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力,瞩目于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通过创新的发展与产业的升级演进,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城市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若干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还是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领域,都是对过去长期沿袭的发展路径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长期性、历史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其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其所有具有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价值则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将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战略任务加以统筹规划,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可半途而废。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增长性,则主要体现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是城市的发展与增长。而城市的发展与增长则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度、对外的开放度、人民生活的满意度、社会的和谐度、发展路径的可持续度等诸多领域。因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并且与城市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总之,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三者于一体的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力项目管理论文,增强区域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加快建设发达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3,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革当前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制,实现考核标准的动态化、科学化,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共选择学派将政府看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地方政府作为整个政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有其自身利益,包括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内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
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的发展历史阶段,受财政预算、产业成长历程、治理成本等因素约束,财政收入、税收等凸显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些指标还会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在一定辖区的者,二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既面临政绩考核压力又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和具有自身独立利益的主体者,还面临着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竞争博弈关系。积累足够政治资本的愿望,竞争的压力、政治晋升的动力以及实现增长的执行力,这些都强化了任期有限的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辖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与行为的期限性、时效性和功利性。而这些政策和行为与培育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政策和行为并非总是呈一致性,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还会呈现相逆性,从而不利于城市战略性增长极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与研发进程,推动城市发展向创新驱动型、科技驱动型转变。而这是件耗时、耗财、耗力、风险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论文格式模板。一届政府任期最多只有五年,地方政府官员作为“理性人”,不会去从事“自己耕耘,他人收获”的行为。这是直接导致目前我国诸多城市创新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再如,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就需要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资源消耗等特征的主导产业。这种情形下,一方面,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见效缓慢;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有进有退、有保有控的调整。在“退与控”的过程中就会有财政的损失、就业的下降。在“指标决定政绩”、“提拔干部看数字”的习惯思维影响下,地方政府缺乏主动“退”、甘心“控”的积极性,也缺乏积极“进”、尽心“保”的主动性。因此,在过多突出城市经济运行的规模,而忽略城市运行的内涵与质量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构建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区域发展评价指标系统,迫在眉睫。
鉴于此,就需要改革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过程中对地方年度国内增加值和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和增长幅度、吸引内外资额和增长幅度、外贸出口完成额和增长幅度等一系列刚性指标的过度重视项目管理论文,建立并完善科学、客观、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例如,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既要看GDP和增速等经济指标,也要看城镇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产业附加值、投入产出回报率、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成果、品牌数量、集群效益、市场秩序、环境保护力度、企业污染度、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等反映国计民生、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的指标。并且还要“善于用全面、历史、客观的眼光评价政府的工作成果。不仅要肯定政府的“显绩”,也要考察政府的“潜绩”。评估政府工作得失,不仅要观察当前的效益,也要分析长远的影响……淡化预期性指标,强化约束性指标,为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树立正确航标。”[2]从而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营造宽松、宽容、宽广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
总之,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新型性”、“战略性”和“增长性”,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充分重视并发挥其所具有的发展模式的新型性、发展期限的战略性以及发展目标的增长性,以战略眼光,进行战略思维,作出战略规划,实施战略举措,创新工作模式,借助强势城市(城市群、城市带)的出现、优势区域的形成,多措并举的推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以此来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城市之间优势的互补,进而实现区域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目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培植内生驱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健仲,震古,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访全国政协委员欧成中,中国经济时报[N],2010,03,05
AS-I中国专业委员会重装打造2011年技术推广系列活动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深耕中国行业及服务市场
西门子高效电机助力中国提升工业节能水平SimoticsGP1LE0高效电机面向中国中端市场
ABB在“2011工博会”展示机器人领先实力
TüV南德意志集团功能安全技术论坛分享ISO26262标准及其应用
携手·共赢——2011年魏德米勒工业以太网新产品暨技术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2011中国(丹东)国际仪器仪表博览会
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安保策略和解决方案
在役自控系统的运行风险评估
用IEC61508标准分析福岛核灾难源头与失策及其Profi-Hierarcky解决方案
中国PROFIBUS&PROFINET协会(PI-China)2011年度会暨论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
首届“工业控制网络PROFIBUS&PROFINET技术论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工业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
精确、便捷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重庆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宁静致远倾力推进——《现场总线CANopen设计与应用》新书
十年征程从头越海阔天空任翱翔——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2011年媒体联谊会纪事
给机器人一双智慧的眼睛
基于LPC2368的便携式机车供电检测仪的研制
储罐中的超稠油液位检测设计与实现
发动机台架自动测控系统的开发
物联网时代——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机遇——201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仪器仪表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射频微波电路发展动态及测试解决方案——201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仪器仪表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新能源与仪器仪表的关系(二)——访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丁未先生
服务于心,创造非凡价值——访ABB工程与服务中心总经理杨大卫先生
推陈出新,引领流量仪表新纪元——访ABB仪器仪表部产品经理程峥嵘先生
辉煌“十一五”:节能减排攻坚初战告捷
节能·低碳·变革——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解读“十二五”规划能源领域三个关键词
SAC/TC124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十分技术委员会第四届第三次全体会议在重庆召开
《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PROFINETIO规范》会在京召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道难题待破解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上海中心开业新闻会隆重召开
ABB持续投入Symphony控制系统的研发前瞻性和继承性相结合的产品策略满足用户目前和未来的需求
艾默生逆变器技术将把太阳能阵列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鄱阳湖水下科考将启中国“百慕大”沉船之谜有望破解
HONEYWELLDCS系统升级改造概述
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多热源联供方案
WebFieldJX-300XPDCS在NIDIC烟气脱硫装置上的应用
HAZOP分析方法在油气管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设计和使用V锥流量计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与动态
振兴我国电镜产业势在必行——访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德添教授
我国地铁建设状况分析
与中国制造业共同成长——访科宝仪器仪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卫平先生
PROFIBUS适用于过程自动化的现场总线
基于PROFIBUS网络的原料仓监控系统应用及设计
CC-Link在电能表自动生产线的应用
基于SPC3的Profibus-DP智能从站接口设计
基于Modbus协议的仪表上位机与PLC的通信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经验探讨
以SLED为光源的甲烷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GNDT钢丝绳电脑探伤仪在电梯检测中的应用
工业无线技术ISA100.11a的现状与发展
EDDL的技术概述(续)
台阶高度的评定方法
基于PCI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的智能传感器测试平台
热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改造方案
炼钢厂钢坯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