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08:40: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感染科护士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感染科护士长述职报告1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优质医院评审要求,体现公益性质,推进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较好的完成了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量统计
上半年共完成门诊10000余人次;其中肠道门诊近300人次,上半年出院患者500余人次。
二、护理安全
1、全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护理不良事件,有1起非计划拔管事件,无不良后果。
1、在护理部领导与大科指导下,完成了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常规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感染科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并定期督查护理人员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
2、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做好查对工作。
2、加强了设备、仪器、物品的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做好使用登记。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科室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熟悉抢救程序、抢救药品,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3、对科室的高危药品规范管理,要求做到定点、专区放置,并且标识规范、醒目。
4、严格坚持护理质控检查。
做到定期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通过每月的护士会议对护理部、大科及科内质控检查存在的共性问题、原则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以达到科定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5、严格遵守《传染病的防治法》,及时、准确地协助填写各类传染病人信息登记本,防止漏填、漏报,严格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6、每月4—5次检查护理文书的书写,并及时反馈到个人,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进一步深化专科护理记录的内涵。
三、护理服务
1、增加了便民措施,向病人发放爱心联系卡。
2、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能较好的执行护理行为规范,对病人使用文明用语,及时与患者沟通,开展健康教育,无护理投诉事件。
3、每月在不同的科召开公休会,并对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以征求病人的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改善我们的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每月满意度均在95%以上,表扬票达上百次,同时多次解决病人疑难问题。
四、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保障和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根据计划进行三基理论及操作的考核;每周早会组织10年内年轻护士的素质教育培训,鼓励年轻护士主动学习,搜集专业知识资料,组织业务学习,达到全员共同提高;每月进行个案护理查房,让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开展护理操作现场演练熟练的培训,掌握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掌握科室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五、院内感染加强与院感科沟通
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及垃圾分类等工作,保证各诊室地面清洁整齐;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并每班登记,定期检测反馈到个人。上半年未发生重大的院内感染事件。
六、健康教育根据感染性疾病病种
制定了健康教育处方,及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提供宣教手册,指导病人及家属,避免疾病传播。
七、其它腹泻门诊如期开诊
接受了各级领导的定期督查,均取得了很好反馈成绩。20____年已经过去,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将护理工作做到更好。
感染科护士长述职报告2今年以来,医院感染治理工作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按医院感染治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各项工作,经常对新生儿科、手术室、产科分娩室、供给室等重点部分进行重点督查,对可能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题目现场进行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职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2、医院感染治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3、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4、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
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同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二、存在问题
1、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职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纵性不强。
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2、在职医务职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进步:对有关法规法律把握不够。
3、重点部分的院内感染治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公道,流程不符合要求。
5、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医院感染治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
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2、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3、加强对全院医务职员院感治理、个人防护、无菌操纵技术等知识的培训,进步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4、加强重点部分的治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纵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以保证医疗安全。
5、加强对消毒药械的治理,感控科确实履行对购进产品的审核职责。
医院购进的消毒药械必须是取得卫生部批件的产品。
6、全员培训《医疗废物治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治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治理;
规范使用医用垃圾袋及利器合。
感染科护士长述职报告320____年是感染科建科的第一年。一年来,在院党委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关怀下,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这一主题,狠抓护理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有效的促进我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做全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感染科现有床位____个,护理人员____人,平均年龄____岁,从事护理工作二年以上的____人,全年调换人员____人次。
二、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1、强化学习。
针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实际,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理念的更新,护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结合业务实际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2、悉心指导新任护理人员工作。
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对新任护理人员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任护理人员尽快熟悉护理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护理工作任务。
3、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意识。针对新建科实际,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提出安全措施。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强化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
三、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有效的保证了全科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重申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并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认真落实感染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杜绝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________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感染科护士长述职报告420____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下,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及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网络,完善相关制度,细化考核标准
根据20____年7月6日卫生部48号令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0____年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健全了院科两级管理制度及三级感染监控网,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增设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二级甲等医院复评为契机,重新梳理及完善委员会、各科室、各岗位及相关职能科室部门的制度及职责,细化各科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并每月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依据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考核,考核者发现的质量缺陷问题,由考核者当场与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质量缺陷进追踪,并督促科室及时整改。
二、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及考核
为提升我院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院感质量和专业水平,更为提升自身院感知识,于3月19~21日与供应室护士长参加绵阳市20____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岗位培训班学习。
针对流行性传染病,4月份下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卫计委公布的《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案》,组织各科室积极学习和考核,平均分在95分以上。8月份分两批次对全院在职职工进行了院感和传染病知识培训,培训结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核,合格率100%,平均成绩96.8分,每人培训7学时。
3月、7月对全院的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为:病房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医疗废物、废弃物包装管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职业防护。
根据我院出现职业暴露后存在的相应问题及院感控制方面的问题,及时下科室进行职业暴露及院感防控等方面知识培训,现各科室已对职业暴露均能及时上报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发现的院感病人能及时上报。
三、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1、根据年初制定的监测计划,加强了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监测。
对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生物、化学监测,并有严格的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2、对供应室灭菌物品进行了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指导其对规范了外来植入物的管理,并有严格的记录。
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1-11月份共调查206例病人,调查发现一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2、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每月第二周对上月出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8-11月份共调查351例病例,骨科漏报1例带状疱疹病例。
五、医疗卫生用品
6月份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卫生用品、消毒剂进行专项检查,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开启、配制方法规范,使用比较规范,了解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规范、贮存方法规范,都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处置规范。到药械科索证,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六、加强院内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疗废物管理标准,院感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溃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转运等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因此根据卫生部20____年4月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疾病感染。于20____年6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对手卫生知识缺乏、重视不够。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洗手及消毒重要性、指征、方法的认识,未掌握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为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以及工作时常忽略手卫生等。
八、多重耐药菌防控
今年4月我院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微生物监测,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因此,除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外,着重强化了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手卫生培训等。并对全院29例多重耐药菌病例都进行了现场指导、督查,使每个科室都能逐渐熟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九、规范传染病门诊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控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制度》,每季度对查阅门诊记录,发现漏报乙肝病例共5例,每月查住院病例,发现内1科漏报1例。在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及时重新设置了腹泻、发热门诊,添置了防护设施和消毒设备、消毒药品,完善了各项制度。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另外也利用各种宣传日宣传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如麻疹、艾滋病等。
十、主要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太差、手卫生知识缺乏。
2、医务人员对院感诊断意识不强,时有漏报。
感染科护士长述职报告5传染科是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的场所。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体内的致病菌以多种途径排出体外,作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传染科护士,感染疾病的危险性很,因此建议传染科护士除了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熟练运用消毒隔离技术外,还要注意手足皮肤的自护。
1.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的自护
据报道有二十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传染,其中最常见也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HIV,经证实被带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机会为6%~30%,只要有0.01ml的含I-IBV的血进入体内就可感染乙肝,被带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感染机会为3%~10%.由于近年来乙肝疫苗的临床应用,该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丙肝目前尚无疫苗,医护人员中发病率远超普通人群。因此作为传染科护士从思想上应加强自护意识,在工作中主动采取自护措施,减少感染机会。
①进行静脉采血前,一定要严格检查注射器和试管是否完好,有无破裂,以防带病毒的血液污染自己的手、足、衣服。采血后不要将针罩再罩回针头,避免针头误伤自己的手指。采血完毕后尽快将用过的注射器放进耐刺的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泡。如果手部皮肤有破损,则一定要戴手套操作或避免操作。
②在治疗室配制药液前先在拇指和食指上缠上胶布,同时穿上能盖住足背的隔离鞋,防止掰安瓿时划破手指或碎玻璃、针头掉下来刺破足背皮肤。
③若在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慎被利器刺伤或被病人抓咬伤时,首先应尽快尽量把伤口处的血往外挤,同时清洗伤口,用碘伏消毒,并及时进行被动或主动免疫,此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
1 病人的安全:
1.1环境安全:传染科病房建设时间久,设备陈旧,及设备不健全,生活护理欠到位如病人坠床滑倒等,加之医院管理不到位,有些贵重物品丢失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需要医院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1.2生理方面:合理安排床位,不同病种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做好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缓解病人身体不适,确保病人舒适安全,避免医院感染和护理并发症发生。
1.3心理方面:病人往往因疾病出现种种焦虑状态,用合理的方式和病人沟通,让病人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认真耐心的给解释,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时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护士的安全
2.1人身安全:护士在工作中接触到形形的人,还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加之护士三班轮转,晚夜班值班护士人数少,医院保安监管不到位,护士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2.2职业风险与危害
2.2.1 医源性感染损伤: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锐器伤,锐器伤包括:注射器针头刺伤、输液器针头刺伤、手术时缝针刺伤、手术刀片划伤、安瓿划伤、玻璃划伤等等。而针刺伤是感染科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感染80%以上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每年1~3次不等,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的感染危险:被HB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6%~30%的感染危险,只要有0.004ml的含乙肝病毒血液就可使正常人感染:被HC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3%~10%的感染危险。
2.2.2 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主要是各种血液传播性疾病;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特殊病菌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由于收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感染的病原菌复杂,感染科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因针刺伤、锐器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受到感染。目前,在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感染的血源性疾病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最具威肋的,给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2.2.3化学性危害:工作中所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这些可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过程中发生;某些医疗器械损坏所致的毒物外漏,如体温计水银、血压计损坏时造成的汞外漏;执行化疗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等。
2.3生理方面:传染科环境中有大量的细菌与病毒,加之空气流通比较差,消毒隔离不到位,没有勤洗手,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时没有戴口罩、穿隔离衣,增加许多感染的机会。特别是结核病区,结核杆菌传染性比较强,戴厚厚的棉口罩会使护士胸闷烦热。加之长期工作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结核病。
2.4心理方面:长期在传染科工作环境孤立与人交往少,长期繁重工作,重复性的夜班,多重角色负担,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传染科收治的病人病种繁多,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使护士有畏难情绪,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
3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
3.1责任心不强:护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细心,又要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认真负责。护理工作量大,待遇低,使护士不安于本职工作,导致责任心不强。
3.2护理操作不规范,未遵循工作流程。
3.3护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性格、职称及临床经验全面了解,做到新老搭配。
3.4专业技术偏低:我科现有护士13名,主管1名,护师3名,护士9名,护理队伍年轻,工作经验缺乏。
3.5慎独修养不够:当护士单独值班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慎独修养,执行医嘱不及时,观察病情不到位,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工作中就会有漏洞,是护理安全隐患之一。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由院感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单凭院感专职人员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总、护理骨干组成。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保障,三级院感管理网的建立有利于院感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但应注意,制度不在于数量、文字的多少,必须根据国家或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才是最好的。制定好的制度不应长久不变,还应结合本院院感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3重视全员培训
医院感染涉及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多个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院感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普及每一个工作人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1专职人员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院感专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定期接受市级、区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督导临床。
3.2护士长的培训护士长是临床感染控制小组重要成员之一,是各科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者及执行者。护士长院感管理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医务人员各项规范的执行情况及院感控制效果。因此,院感科每季度针对院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及各科消毒灭菌、隔离技术、无菌操作、环境监测等存在的问题对各科护士长进行专场培训指导、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以提高各科护士长对院感管理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3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感染管理科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1~2次,除值班人员、进修人员、生产生病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参加。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
3.4院感控制小组的培训各科感染控制小组每季度针对相关法规、规范、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高危因素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指导。院感科统一制定培训登记本,各科建立培训登记记录,医务人员全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学时。
3.5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每年新上岗医生、护士、医技人员,院感科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由所在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3.6工勤人员的培训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流动性大、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接触污染物、医疗废物机会较多,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而后勤管理人员一般不是专业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无法完成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因此,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考核由院感专职人员完成,针对卫生知识、消毒隔离常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每年培训1~2次。
4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控制措施效果,提供医院感染本底率,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爆发,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4.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经历了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全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的过程。院感专职人员每周一次主动深入临床,针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高危人群开展目标性监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医务人员针刺伤、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等。监测结果每季度以院感通讯的形式反馈院感委员会各成员。
4.2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涉及多个项目,院感科首先组织各科护士长或全院护士进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环境监测卫生标准》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消毒方法、采样时间、采样高度、采样面积、采样方法等关键环节,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各科每月按计划对各类环境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采样,监测结果由院感科统一制表并随同监测单下发各科保存。院感科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环境卫生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科室必须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消毒后重新采样监测。
4.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建立器械液监测、更换登记记录本,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液按要求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张贴于记录本上以备检查;建立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记录,灭菌内镜每月1次、消毒内镜每季度1次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所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按要求进行工艺、化学、生物监测,灭菌物品每月随机采样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建立紫外线日常消毒记录,院感专职人员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1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灯管科室立即更换,并重新进行强度监测。所有监测结果以月总形式反馈相关科室或部门。
5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院感科建立了适合本院的《万盛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交院感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院感专职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督查;对手术室、供应室、ICU、内镜室、口腔科、产房、新生儿病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必备设施、手卫生、职业防护进行重点检查。督查存在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并限期整改。督查结果、督查意见每月以月报方式反馈护士长,必要时以院感通讯的形式通报全院,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按照《考核细则》要求,院感科每月对各科督查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项目打分,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每季度评选三个院感管理优秀科室,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并全院通报。
近年来卫生院感染引起了卫生管理者的普遍关注,卫生院感染随着卫生院等级的提高,接受病人能力的增多而增多,随着卫生院的发展而发展。人们认识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卫生院感染,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地管理,高质量、严要求地操作。卫生院是国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卫生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卫生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我国在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特别是2005年某卫生院导致10名患者眼部感染,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迫摘除的《眼球医源性感染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引起卫生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做好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在这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庞大的护理队伍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那么,护士与卫生院感染的关系如何呢?
1 护士在预防和控制卫生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1.1护士对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认识不足: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卫生院管理的一项任务,但一部分护士对卫生院感染预防的控制工作的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领导及个别部门的事,对管理制度不能长期坚持执行,对卫生院感染预防的控制工作范围模糊不清等。
1.2护士对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知识有待提高:我国现行的护士在校教育对卫生院 感染预防的控制工作的相关知识学习较少,毕业后继续教育又没有将其作为重点科目,所以目前部分护士还缺乏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相关理论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消毒技术不熟练、监测方法不标准。
1.3护士对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缺陷”所导致的卫生院感染危害认识不足: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已是卫生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管理工作的加强,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也在逐步完善。但是仍然有部分护士对卫生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缺陷”所导致的危害认识不足,如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参与手术、随意出入手术室无人管理,手术室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2 护士在卫生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及作用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执行感染控制,是自身职责。护士应当熟练掌握预防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工作方法,并且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到操作方法正确,护理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卫生院感染的基础。,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控制卫生院感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都是在一定的预定标准下执行的。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也只有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下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为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杜绝卫生院感染的发生。
3 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造成卫生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3.1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缺乏对控制卫生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与院内感染的关系,单一地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由供应室统一供应的灭菌再生物品而自行消毒处理。同时,职业防护意识欠缺,在无任何任何防护条件、防护设施下对严重污染的物品进行洗涤处理。
3.2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处理不规范大多数是由各使用科室自行洗涤,包装后送供应室灭菌,清洗物品无规范的消毒池、清洗池、无洗涤质量标准,洗涤后的物品甚至还有血迹,质量意识欠缺。
3.3灭菌后的物品各科室储存条件差,科室无储存专柜,有的医务人员随手存放在办公桌内,有的是无菌有菌混在一起,未分开存放,从而导致灭菌物品被再次污染。
3.4有效进行安全操作
3.4.1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如手部皮肤有破损,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4.2在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手套、口罩(具有防渗透性能),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必要时穿具有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3.4.3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伤口出血。
4 加强卫生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卫生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内容之一
4.1加强护理人员对卫生院感染的认识和卫生院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上岗前的必修课,卫生院感染管理科把它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之一,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卫生院感染与已有关,也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卫生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卫生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患者每完成一次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卫生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规范履行护理行为。加强工作责任心,提倡“慎独”精神,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夜班时操作是否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都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卫生院感染。科室监控小组将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落实预防隔离措施列入对护士的考评,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内容以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
关键词: 感染科护士;职业防护
1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1 医源性感染损伤 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锐器伤,锐器伤包括:注射器针头刺伤、输液器针头刺伤、手术时缝针刺伤、手术刀片划伤、安瓿划伤、玻璃划伤等等。而针刺伤是感染科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感染[1]。国内调查显示[2],80%以上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每年1~3次不等,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的感染危险:被HB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6%~30%的感染危险,只要有0.004ml的含乙肝病毒血液就可使正常人感染:被HC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3%~10%的感染危险。
1.2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各种血液传播性疾病;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特殊病菌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由于收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感染的病原菌复杂,感染科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因针刺伤、锐器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受到感染。目前,在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感染的血源性疾病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最具威肋的,给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1.3 化学性危害 工作中所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这些可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过程中发生;某些医疗器械损坏所致的毒物外漏,如体温计水银、血压计损坏时造成的汞外漏;执行化疗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等[3]。
1.4 护上职业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 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对普遍性预防原则了解不够,通过调查241名护士发现,高达51.1%的护士在注射、输液操作中不戴手套,而护士不戴手套的原因是“操作不方便”占84.6%,是医院没有要求戴手套的占1 5.4%,这反应了护士防护意识的淡漠和管理人员缺乏全面性防护的管理理念[4]。
1.5 心理性危害 护理人员的心理性危害主要由精神压力过大,工作紧张,生活缺乏规律等引起的,可导致睡眠障碍、饮食结构改变、代谢紊乱、慢性疲劳等。
2 防护措施
2.1 标准预防
2.1.1 标准预防[5]的基本观点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传染性物质,无论何时接触以上物质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1.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1.3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1.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1.5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2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2.1 加强教育提高自我防护。目前,护理人员普遍缺乏防护意识,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通过职业教育,组织继续教育课程,增强专科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各种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防护原则和具体防护措施。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充分发挥护士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2.2.2 尽量减少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对人体的污染,尽可能地防止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溅至衣服、皮肤、床面、地面等处,所有接触过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器具都要经过1:2000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床与地面用过氧乙酸擦洗消毒后再接受下一个患者。
2.2.3 针刺伤、皮肤破损发生血液、体液接触时,应立即按程序进行局部紧急处理。若无伤口则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有伤口则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以减少受污染程度。同时用肥皂液和流动的净水冲洗,禁止伤口局部挤压,冲洗后用3%碘酊、75%乙醇或1%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同时留验标本。
3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
3.1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 护士在进行日常诊疗活动中应遵循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要徒手处理污染的针头和锐器。
3.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强化洗手意识,教育护理人员重视洗手环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及防护措施。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护理人员因工作接触手上携带的细菌较多,因此卫生洗手、去除手上的暂住菌,预防交叉感染、做好自我防护意义重大。
3.3 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在传染病流行期或遭受各种传染物质污染后,应及时进行各种相应的免疫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4 建立保健制度
4.1 建立医务人员保健档案 凡有血液、体液暴露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要求护理人员在发生了医疗锐器伤害后,要将锐器名称、伤害部位、是否受到感染等做详细记录,一方面可追综医护人员受伤伤害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不断总结避免锐器伤害的经验。
4.2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随访和体检,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医学咨询。
5 体 会
作为感染科的护士在应对各类传染病的同时,还需要接触各类新发感染病,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内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和有关传染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增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学习,戒备职业风险。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护理工作往往首当其冲地受到瞩目口因此,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护理差错高危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主观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减少护士在工作叶的职业损伤。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既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医院感染既造成了健康损害甚至残疾或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是严重的危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在医院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多,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及各种监测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人员的工作。因此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做好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主要取决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1]。消毒灭菌隔离制度是护理管理中的中心内容,也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手段。能否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往往取决于消毒灭菌工作的落实。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是避免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供应室的物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主要的规章制度,以及对高危科室的监测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2.1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医院感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行为的结果好坏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的联系。护士在独立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2]。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对新分配的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进行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等知识。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感染管理意识。使全体护士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责,医院感染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认真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操作,每做一项护理操作都要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有关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转贴于 3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注射、针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器刺伤,有被感染的危险,我们不断对护理人员灌输标准预防理念,要求处置血液和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或采用不直接接触的操作技术,有伤口的手不接触患者的体液;对于从事有可能被患者体液、血液溅入眼部及口腔黏膜内的操作者,应强调戴口罩及防护面罩。一旦被锐器损伤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填写《医务人员血液、体液(锐器伤与粘膜)暴露登记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进行防治。
4 重视监测和监控管理
医院感染的监测可准确查明和及早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部协同医院感染科一道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时抽查和每月的大检查,及时发现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例如:护士操作中不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确、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及各类管道处理没按要求执行、消毒液浓度不够等情况,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科室每季做好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监测,上报院感科。院感科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监测,每6个月对紫外线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进行监测,并把监测结果反馈到各科室。护理部根据院感科反馈的各种监测结果及统计数据,对不达标的科室要求写出细菌超标原因及整改措施上交到护理部,并要求重新消毒灭菌监测。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院正常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落实,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23-02
近几年,全国已报道多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事件的发生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身、心、经济的多重伤害,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为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根据医院等级评审细则的要求,医院应开展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现就我院演练方案及演练活动的心得介绍如下:
1前期准备
1.1动员、安排:分管院长主持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动员会议,强调演练的重要性,各部门应分工协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1.2制定演练方案
1.2.1确定演练总指挥及参加成员。由分管院长担任总指挥,院感科主任、院感科专职人员、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目标科室主任、护士长、科室院感兼职医生、院感兼职护士及科室其他人员,院内会诊专家参加演练。
1.2.2确定演练目标科室。选择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进行演练,我院选择ICU作为演练的目标科室。
1.2.3确定演练时间及过程安排。包括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具体演练模拟场景、各部门汇报情况、分管院长总结、感控科进行演练效果评价等环节。
1.2.4确定演练内容。模拟某科室发生某种医院感染暴发。模拟场景:①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防护措施落实等。②院感兼职医生给患者查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手卫生。③医务科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④护理部组织ICU护士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与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⑤院感兼职护士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及护理。
2演练过程
2.1科内汇报:科室感控兼职医生向科室主任汇报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立即查阅几位患者病历,并查看患者,看后初步拟定治疗计划并开启医嘱床边隔离,同时通知护士站工作人员。护士站工作人员接到医嘱后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指示分管护理组立即做好登记及具体消毒隔离工作。放置接触隔离标示,实施区域隔离,专人护理,物品专用,诊疗操作中加强手卫生,所有废物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等。
2.2疫情报告:科室主任立即电话上报感控科。
2.3应急响应:院感科主任立即赶赴目标科室,向科室主任详细了解情况。并根据病原学判断确认为医院感染暴发。确认后院感科主任立即打电话向分管院长汇报。院长指示: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4现场处置:各部门按分工履行各自的职责。①院感科专职人员对科室医务人员手、病房空气及相关环境物体表面等环节进行监测采样。督导科室采取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②检验科及时对样本进行检验。③医务科电话调集院内专家到目标科室进行会诊,对病例进行讨论,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救治病人。④护理部组织科室护士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与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
2.5向上级报告:经过讨论,专家们达成共识,目标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院感科主任立即将讨论结果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向院长汇报。院长指示:上报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
2.6汇总、汇报:各部门就演练中自己履行的职责及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汇总、汇报。
2.7院长总结讲话:分管院长指出,各级各类人员一定要掌握医院感染暴发处置中各自的职责及上报处置流程,工作中要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防护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8感控科做演练效果评价报告:指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留取影像资料
我们所有的工作,做后都应留有工作痕迹,而照片是最直接的资料。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应按演练的流程留取照片,并为每一幅照片配简短的文字说明,直接点明流程步骤,使大家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