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7 17:58: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指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素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讲究塑造学生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统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深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会将“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继续持之以恒,同时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应成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教师通过根据实际教学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出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创设出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例如,我在讲解《黄河颂》这首颂诗时,我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主旨,即通过描述黄河的历史贡献以及磅礴景象,再现黄河宏伟的气势,歌颂黄河精神以及她所哺育的中华儿女的顽强意志,使学生跟随诗人行走在黄河岸边,深切地感受到黄河那无比雄壮的气魄。在教学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语言、图片、影像信息来了解黄河,让学生结合自身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独特审美体验,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和具体的事例来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样的黄河精神。学生们各抒己见,跃跃欲试,这样的一堂语文课也成了学生们的“才艺展示”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民族自豪感有了足够的提升。
二、教师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引导,从而把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向预定目标引进。例如,在讲《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部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导致对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得不全面,不少学生认为范进得知中举消息之后疯了,只是因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阅读原文,从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入手,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而把范进中举前、后的情况做出对比,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明白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之深、伤害之大。让学生们反观自己现在的学习环境,竞争依然激烈,但是更多的是所有人对知识学习的尊重和关爱。
三、教师应是语文学习的参与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倾听、交流等方式参与到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活动中去。我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我对文中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背影以及几处动作、神态描写进行简要评析,接着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亲人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样子。我的抛砖引玉效果很明显,学生们在仔细阅读了我评析朱先生对父亲背影形象的描写之后,他们发现其实每个人的父母都与他们不经意之间有过类似场景发生。有的父母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坚持送孩子上学,有的父母不论孩子功课完成多晚都会在孩子睡下之后才关上自己房间的灯,有的父母只在孩子回家的时候才会端出为他们精心准备的饭菜……学生们发现这样的场景在自己身边发生了太多太多。但是因为学业的压力,因为自己的年少轻狂,因为自己的青春叛逆,一次又一次地忽略了父母对他们的爱。直到他们通过学习朱先生对自己父亲那平凡却深沉的爱的描述,他们才发现学习或许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了每个人的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爱,一个普通的动作,一句平常的问候,一个宽容的微笑,他们学到的不只是一片对父爱充分诠释的文章,他们更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教师的参与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也让他们学会爱父母、爱自己,也更爱学习语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 导入; 提高;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92-01
新课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新知识学习的“大门”。它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开场白,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课导入设计就是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教材、教师、学生四者的关系,设计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且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导入,激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开门见山,情景导入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和关键,而导入的方式和途径也很多,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导入方式,取决课文的体裁和内容。一般而言,教师可用图片、幻灯、录音、录像、故事、成语、名言警句等形式导入,从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花红柳绿、桃红李白,蜂飞蝶舞,百花争艳等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导他们进入春天的情景和氛围之中,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创设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再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以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让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前,教师可先自己复述课文的情节,并在关键处有意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故事的结局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大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是探索、创造的原动力。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器,它能支配内在的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兴趣是兴奋剂,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安排一些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趣味活动,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能为学生增添乐趣、愉快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孔乙己》、《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概括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本文的题目一语双关,该如何理解它的含义呢?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可以花极短时间(一般2-3分钟),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增强教学的可视可感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去感受教学的内容;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感情;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所见所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感受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的体现往往因体裁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文章可以通过解题、破题来突破重点,有些则通过中心句,每段的开头句来突出重点,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和点拨,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情感。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良好的方法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是确保少走弯路的捷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做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去读、怎样去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没能切实地去解答,就不能很好地算注重了方式方法。”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它们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行文脉络。不同的作者在写相同体裁的文章时也会因为个人文学修养、意趣爱好、侧重习惯等的不一样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写作习惯和突出的语言文字风格等。
在给学生授课和指导时,要引导学生精细阅读,逐渐去发现这些差异和不同,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分类,以提高其学习能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记叙文时,首先要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重点去品味叙述部分和议论抒情叙述部分。一般来说,初中学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议论文,其论点往往出现在句首或句尾。但偶尔也有出现在句中的,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因为一般性特征而湮没了特殊性存在,亦不能一概而论。学习说明文时要仔细分析其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说明对象,找出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并根据关键字词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文章不同的知识点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知识点,以循序渐进式地提高现代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是关键。
二、鼓励学生适度扩大阅读视野,涉猎课外美文,加大阅读量,进行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分析
能力的有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是其阅读量积累量是没有限度的,是没有上限的。从古自今,没有哪一个大文学家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识尽了天下字。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阅读是积累,是吸收,是消化,是把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和必须方法。我们应该鼓励新生代学生放宽视野,不要做井底蛙、蜀地犬,在学好教材里面的课文之外,还要广泛涉猎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读物和文章。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读物,尤其要注意思想情趣方面的精细选择,要挑选出那些能激发学生正义感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特性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长期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阅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了强化和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针对语文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今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具体措施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着手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初中课本所选篇目都是著名作家作者的优秀作品,在词语的使用、句子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学习的典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冯骥才的《珍珠鸟》、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等佳文中,词句运用写作技巧无一不蕴藏着作者无限寓意、深情,教师可在学生掌握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设置与课文写作背景、引申含义、留白手法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思考、解答,进行知识的拓展训练。其次是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即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时应作出具体的思路解析,对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所掌握,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加以引导,详细说明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考虑,如何考虑以及注意事项等。再者是增进交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确定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法使自己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要对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2.注意事项据笔者教学经验,建议采用上述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前计划,即在计划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先行制定本季度或年度的工作规划,并将该教学方法融入到整体教学计划之中,从而妥善分配课时。二是设计新教案,即教师先要全面加强对此教学方法的学习,积极借鉴以往教学案例,并对此展开纵深层的研究、分析,学习相关教学技巧与经验,在已有的教案基础上创新。三是充分教课准备,即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应大致介绍本堂课采用的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式教学法有所了解。四是充分备课,即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应实施互动教学的章节,结合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并于课后调查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五是将课堂提问设置为开放性。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物理,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既定的答案,所以,将语文问答设作开放性的答题方式,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使想象力和联想力得以充分锻炼。以笔者教学经验总结,在解答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有更多尝试性的思考,能紧扣文章主旨,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知。
3.效果分析采取问题式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睡觉不听课、听讲但不互动、听讲且参与互动、积极提问与考试成绩”等课堂指标调查结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同时,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调动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由此,说明了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课堂表现、提升学习成绩等改善作用显著。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科书运用;对话活动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修养、训练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依托。语文教科书上的范文被当成了经典,语文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教经典范文、学生学经典范文的过程。范文的主题、结构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都被原则化、固定化和格式化了。教师要按照教科书编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只要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内容,考试便容易过关。一句话,过去我们的教学是“教教材”。
新形势下新的教材观则是把教材看作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范例。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以引起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而不是必须让学生被动接受权威性的原理、法则、定理、公式。教材由此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和师生心灵对话的“话题”,师生通过对话进行交往,获得发展。鉴于此,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坚定地树立起“用教材教”的理念。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呢?
一、应当把语文教科书中的范文当成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的“例题”
相对语文学科而言,其他学科的知识较具有系统性。而语文知识点多面广,在语文教科书中较难体现其知识的系统性。这虽给语文知识的传授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评析范文的过程中传授语文知识,学生可以随文学习和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语法修辞规则、文体文学常识等。利用范文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完成人格构建,并不是简单地掌握范文本身,而是像数学教师教数学教科书上的例题一样,学生从例题的解析中获取的是数学知识,掌握的是解题方法,形成的是数学修养,而不是掌握例题本身。因此,语文范文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不是以教学范文来确定,而是要根据怎样掌握和运用范文中涉及的语文知识来确定。比如,《白杨礼赞》一文,不能仅仅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为教学目标,而应是把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会象征手法的运用作为教学目标;《一面》一文,不能简单地把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作为教学目标,而应是确立学习鲁迅先生这种高贵品格为教学目标等。
2.学生学习范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文体知识、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知识等,不是简单掌握其在范文中是怎样运用的,而是要求学生积累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语文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己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把它贯彻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
3.范文的思想性要能为完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服务,而不是简单明确范文具有怎样的思想性。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贯穿了始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强调文章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那对学生的人格构建意义就不大。应该强调和注重的是鲁迅先生的这种爱国情感对现代学生的启发和影响,激发现代学生在新时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信念。
4.应注重范文的启发性,不拘泥于范文的权威性。这样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如,在教学《刻舟求剑》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谈谈本文给他们的启发。有个学生是这样说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及时。”诚然,这种回答与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不相符合的,但我觉得这种回答应该值得肯定,因为“做事情要及时”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是很有帮助的,表明学生已经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为何要用权威的见解来扼杀学生的新思维呢?
二、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科书
在新课标下,讲究学科之间的联系,讲究知识的迁移。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都注重了范文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代表性。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一定得时刻注意我们上的是语文课,传授的应该是语文知识,不能喧宾夺主。如,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我们就不能把花儿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机理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那是生物学、物理学知识的范畴。我们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把文章准确、严密的语言、严密而巧妙的结构、合理的说明顺序、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要时刻注意教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平台,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既然是对话,那么就要围绕着话题进行。既不能跑题,又不能过于拘泥。跑题就达不到教学目的,过于拘泥又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有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既不能给学生定小框框,又不能放任自流。既然是对话,教师就应该对课堂有应变性和可控性。在对话时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逐步引领学生走向深刻。
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做到面面俱到,而有些学校也强调备课的完整与周密,甚至强调教学程序都要写得具体详细。这在课堂教学实践上,学生只能是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而动,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这也是不能很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的。教师对课程具有“前瞻性”是必须的,但教师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全面预测出课堂上将会发生的一切。当然,这也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毫无作为了。“主导”地位决定教师应根据范文的特点,确定好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一个小的话题,或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出对话的程序。这不是给学生定框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对话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朝着教学目标奋进。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先从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来导入,接着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说出理由。学生自然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过长时间的纠缠,教师应适时提出如果我们喜欢某个季节,让别人和我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我们该如何做呢?比如说春天,我们需要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呢?这样一下子就把纷繁的思维引导到正题上。接着让学生结合《春》这篇课文来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点拨、概括、总结,让学生明确描写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多角度、多层次表现景物,还让学生明确,要能抓住景物特点,平时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利用 教学效率
一、书卷多情似故人――利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开发教材的文本价值,包括语言价值、人文价值。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也应发挥文本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学了朱自清的《春》,一位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文中的意境,画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学生兴致勃勃。在绘画中,学生一方面对文本的载体语言有了更进一层的体味,另一方面也是对文本所体现的人文价值的内化过程。
二、化作春泥更护花――利用教师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宝藏,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教师的世界观、生活观、言行举止,以及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影响着学生。教师是一个巨大资源宝库。
1.教师彰显个人魅力,以自己的人格形象和学识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嗅到民主的气息;潇洒得体的举手投眸,无时不感染学生,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融入到课中。教师渊博的学识,如源头活水,总能给学生以知识的滋养。很多中学的调查表明,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博闻强记、熟悉多学科、知识丰富、才华出众的教师。课堂上教师不仅对学习中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而且能旁征博引,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在学生心目中占据崇高的地位。
2.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定位好自己角色。教师是有思维的个体,他们在课堂上所起的引导、点拨的作用也是必须的,在学生感悟体验的同时,教师并不能“作壁上观”,应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激励。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前预设,更要关注生本资源,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和自我感悟;同时教师也要捕捉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预设和生成的平台。
三、鸟欲高飞先振翅――利用学生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1.“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要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学习的渴望,创作性的冲动,去探究文本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孩子大胆地说自己心中的想法,说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课程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
2.三维互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现代心理学认为,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新看法,这些学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就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3.关注差异,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课文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教师值得注意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4.宏观调控,整合学生动态信息资源。教师要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其中包括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学生多样化的探索成果等,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四、满园春色关不住――利用课堂内外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1.抓住动态生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且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应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有一些新的发现,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教师利用生成资源,把学习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知识建构。生成性教学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观和教学理念,使师生之间真正实现平等对话、互动交流。
2.课堂中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介,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其中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由于其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享受视听盛宴,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3.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大语文”理念。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题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实践证明,依托多种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开放封闭的课堂,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兴荣.初探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07).
[2]唐良云.让学生的思维随课文延伸[J].湖南教育(语文),2007,(08).
[3]郑德强.开发语文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教育,2005,(06).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5]钱威主编.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