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6:25: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晏子使楚》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1课。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而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本文语言简洁流畅,突出特点是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文章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学习这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让学生充分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法宝。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着“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这一贯彻全文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充分阅读,经历思考、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感受到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规矩、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宴子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查找晏子的资料。
2.教师制作本课的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位说话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歌德却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我最喜欢给傻子让路。”一时间,批评家哑口无言。说说歌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我国古代的晏子。(板书课题:晏子使楚。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谈谈你对晏子的了解。
老师这儿有一份关于晏子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晏子,姓晏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后人敬称他为“晏子”。
3.过渡:那晏子究竟是不是这样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晏子,看看他出使楚国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接下来使用课件出示晏子的资料,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 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师生正音,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将难读的句子读通顺。其余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能言善辩)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检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省时高效。随后,在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把握全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研读第三自然段。
(1)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交流: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能言善辩?为什么从这个地方能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
(出示课件):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①晏子有没有明说楚国就是个狗国?这样说好在哪里?
②你知道晏子为什么不明说楚国是个狗国吗?教师补充介绍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
③这段话中,你还可以从哪个词语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④请大家想象一下晏子会怎么说这番话,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⑤俗话说得好:“大丈夫要能屈能伸”。那晏子为什么不屈一屈身子去钻这个洞呢?
⑥所以,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晏子他就得这么做;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晏子他必须这么做。再读这段话,从中你又看出了一个怎样的晏子?(板书:爱国)
(3)面对晏子的能言善辩,楚王怎么样了呢?(只好吩咐大开城门。)从这个“只好”你看出了什么?谁能读出楚王的无奈来?
(4)小结:瞧瞧,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设计意图: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课要上成读书课。在此环节中,教师抓住晏子的语言,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畅谈体会。然后,通过不同层次的导读,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涛,使课堂上情趣盎然,书声琅琅。
2.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四段,拿笔画出有关句子。
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相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课件出示):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①为什么说从这里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从这个“拱了拱手”你看出了什么?
③你瞧瞧这晏子多么聪明!多么能言善辩!请大家练习读读这段话!
④过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样去羞辱楚国,你说这晏子他怎么就不害怕呢?
(2)(课件出示):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①我们看,晏子的这句话妙在哪儿?
②什么是装着很为难的样子?你能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读读这句话吗?(指导朗读。)
③正因为如此,所以晏子才会拱了拱手,说:“……”说着他还故意笑了笑,他笑什么?这一笑,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晏子?
④你看,楚王原先是想要取笑晏子的,可结果怎样?(楚王只好陪着笑。)从这个“只好”你看出什么?谁能读出楚王的无奈来?
(3)(课件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①为什么说从这里能够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从这里你看出了楚王什么态度?读出楚王的傲慢来!
③楚王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这两句话中的“人”是一个意思吗?有什么不同?再读晏子的话,感受晏子的机智聪明。
(3)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晏子的能言善辩。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此环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着“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晏子的能言善辩?”这一中心问题,学生充分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探究式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使课堂上充盈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浓浓的语文味。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同学们,楚王是一心想要侮辱晏子,然而在前两次的交锋中,晏子都凭借着自己的能言善辩击败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那么,楚王会就此罢休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由部分再次回归整体,所谓“读进去,再读出来”。跳出文本,以全新的视角,更加全面地去认识晏子。最后,抛出“楚王会就此罢休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求知。
五、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选用情景式教学方法是适宜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在充分考虑校情、班情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感知、认识,甚至交流、讨论。让他们主动获取新知,形成语文能力。
现实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能否真正达到高效与学生参与度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要想提高学生融入课堂的程度就要考虑如何促进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情景教学法指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模拟现实的情景,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愉快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是稍加留心就很容易设计出相宜教学情境的。特别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广泛使用的今天,教师通过声音、影像、文字、图片等媒介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这个时候,如果再配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当学生在浓烈的教学情境中获得了强烈的感受后,就会带着正确情感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欣赏能力是很高的。有了很高的欣赏能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成问题了。
如教学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桂林山水》的时候,考虑到班上许多学生没有去过桂林,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难免给学生一种画饼充饥的感觉。因此,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必要的教学情境,以期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总体初步的认识,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播放介绍桂林山水的风景短片,配上刘三姐的山歌,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使他们沉浸在美丽的桂林山水中,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经过这个环节,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蓄势,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改变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想象能力,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活跃,积极快乐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特别是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有表现欲望,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组织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见解,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如口语教学《我可爱的家乡》的时候,事先让同学们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拍摄自己家乡的美景,交由我制作成精美的电子相册,然后带到课堂上,配上轻音乐播放出来。播放电子相册的同时,要求学生用简短的、充满激情的语调对相册里的图片做相应介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情景设计,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表现得非常精彩,产生了共鸣,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这堂课上,很多学生的表现都令人刮目相看,甚至于以往感觉非常内向的同学都争着上台发言。可以说取得了以往口语教学从未有过的良好效果。
三、促进学生间团结合作
一、教学设计要精巧
教学设计要精,这里的“精”指的是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环节来浪费课堂时间,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存在的,进而完成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好四十分钟,让课堂效益最大化。而“巧”则是对课堂设计更高层次的要求,里面还包含着“创新”的内涵: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在看似并不复杂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或是完成综合的教学任务,收到更多面化的成效。倡导“智慧教学”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对词语的进行复习时常常会采用归类的方法,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能以一组按类别分好的词语帮助学生回忆起文章的大概内容。有时,也在学生复习完读音之后,用这些词语来复述课文的某个部分,可谓“一箭双雕”。薛老师没有为单纯复习字词而设置环节,而是让这些词语发挥了更多、更大的作用,为后面的课堂作好铺垫。
我们语文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四十分钟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心里想着要把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可是却苦于情况不允许,于是只能挑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来传授。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像薛老师这样,让课堂中的单个环节完成多样的教学任务,那我们的课堂岂不是多出了更多的四十分钟?大家努力追求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不就是希望在同样或更短的时间内把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出色?所以说,打造“至简”语文,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做到“精”与“巧”,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课堂中充分融入、积极探索、主动获取。当然,我们也深知课堂的“创新”设计不容易,要创造出更为精与巧的教学形式,就需要教师更多的智慧。但是,绘画大师列宾说过:“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这又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真正地凌驾于教材之上,我相信,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定会有像薛老师这样的智慧之光闪现。
二、教师讲解要精当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一直提要“精讲多练”。“精讲”的意思就是指老师的讲解要精当。“精”是指老师没有过多的赘述,“闲言闲语”要尽量杜绝,不讲废话空话,为学生在课堂上预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当”则是指老师的表达要恰到好处,对于文本来讲、对于课堂来说能做到贴切。因为对于不同的文体,教师在上的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营造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不同类型的课,
也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过渡和提示等采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针对实际来确定自己的表达。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的《晏子使楚》,让听课的老师感到简洁而又丰满,感受到了课堂所散发出的“温度”“深度”与“广度”,这和窦老师课堂语言的精妙与恰当是分不开的。窦老师在课的开始出示的“规圆矩方”四个字,成了整个课堂贯穿前后的一条重要线索。课的最后,窦老师巧妙地运用这个词,把文章《晏子使楚》的思想内涵引向深入,可谓层层剥笋、独具匠心。对课文关键字词的理解,窦老师没有落入俗套,以对“看了看”一词的多样、深刻又透彻的理解为引子,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讨论文本,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感悟文中用词的精准,这样的课堂也更好地避免了教师步入繁琐分析的误区。窦老师以巧妙的方法来保证自己课堂讲解的精当,又很好地化解了课堂上的难点,展现出非凡的课堂艺术。
不难看出,课堂上教师精当的讲解,或是能让学生清晰地感觉到所学课文条分缕析、脉络分明,或是能使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中有更多的时间发挥想象、细心揣摩。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能力训练与思维培养,课堂赢得了更多学习的主动性。要做到在课堂上讲解精当,需要教师心中装着文本,把握准教材的关键与难点,并且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分化难点,对于整个课堂也能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对课堂生成有着很好的预设,这样才不会在课堂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要精选
不同的年级,对于课堂作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中高年级则偏向于学生的感悟与积累、理解与表达,习题的开放程度也会更高些。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老师在基本的字词练习后,如果能以一些各有侧重的题型,达到既使学生巩固课堂,又延伸课外的目的,那学生所学定能远远超越文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读讲全文之后,我布置学生的第一个练习是:试着“复述课文”。这种故事性的课文,通过复述的方式,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情节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的作用。另一练习,我鼓励学生从课文出发,尝试阅读名著《水浒传》,去领略书中更多的精彩。我认为,像此类从书籍中选取的课文,学习文本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此激发学生阅读这些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增加语文积累,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六年级的《长江之歌》,课文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内容的理解都能轻松完成。课终,我给学生布置了较为综合的练习:有关“长江”的话题,从古至今有很多,文学方面的、地理方面的、经济方面的等,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进行了解,再在班中作介绍。对于此类的内涵相当丰富的课文,我认为安排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创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文言文教学创新的先决条件。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带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只有教师。要注意的是“传授”并不是教学的中心模式,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只会大大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狭隘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应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文言教学与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尹振懿.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年第4期)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对学生说要注意“字字落实,句句清晰”。重视字词句解释无可厚非,但不可忽略学生本身对文言文的情感体悟。为此,教师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瞻前顾后,生怕字词不讲或漏讲,于是在讲课过程中面面俱到,最后一堂课除了译文,别的毫无渗透。其实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无穷的。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文学作品,有时候会生出不小的惊喜。笔者在讲授新课前,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然后将有疑问的字词句做好记号,课堂上一一攻破。若在自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不解的地方,还可用小字条的形式,上课前放在讲台上等待课上一起解决。例如,在讲授《三峡》时,有学生对“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一句提出质疑:“这里到底是谁的衣服湿了?”这个问题能在初读时敏感的察觉很是可贵。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出很多火花。大多数同学认为是渔人自己的衣服湿了,因为生活凄苦,无奈地哭泣。当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时,出现了少数不同的声音,“也可能是郦道元的衣服湿了。作者体察到当地人民生活疾苦,心生同情不禁流泪”。听到这个观点,很多同学不禁点头赞同。在老师不说一字,而由学生自主探究、解疑的教学过程中,文章重难点不攻自破。
三、创新教学设计
教师的第一战场即是课堂,向短短的40分钟要质量,这便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推陈出新。
1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讲授文言课时,不妨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而这点,在导入部分可花点心思。导语的设计,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首先,从文史知识入手。古代的人物、民俗风情对于如今的学生是陌生、新奇的。从介绍时代背景和作家、作品以及趣味的民风民俗入手,可以消除时代隔阂,吸引学生兴趣。
其次,从文体入手。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故事性不强,文章又长,学生常常敬而远之。上课初不妨试问:我们读现代书经常会读到书序,古代的序跟现代育有什么区别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次,从文章内容入手。例如,柳宗元的《黔之驴》,上课伊始可请同学来解释(或猜测)“黔驴技穷”的意思。那么驴子为什么会技穷呢?有何典故?用一连串疑问引起学生兴趣。
最后,从文章中心入手。如教授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害怕毒蛇吗?(预设:怕)。可是有些人就不怕,不仅不怕,他们还千方百计要去找毒蛇,因为他们认为还有比毒蛇更可怕的事物,是什么呢?”这种设置悬念的提问也能极好地吸引学生。
当然导语还有很多种,但殊途同归,不管如何设计,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用心准备,定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2吟讴诵读,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可以说是感知文言文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文意曲折的文章,教师可以范读。学生通过聆听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或名家声情并茂的录音,激发朗读意愿。浅显的文章可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到古诗文的意境中,体会其韵味。但光读还不行,学生说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读得就没劲了。课上不妨采取小组代表互评、个评等形式,既集中学生听的注意力,又提高朗读水平。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的“夫”应为第二声,有学生读成第一声,通过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过来。此时不妨追问,为什么读第二声而不读第一声?因为第二声是作为指示代词“那”理解。学生读对了,也说明他理解了字义。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文言文难学表现在诸多方面,但要知道字词的意思永远讲不完。文言知识点琐碎,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比较的能力,使他们能举一反三。
如《岳阳楼记》中,“观”字多次出现:“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两个“观”的词性和意义各不相同。这时可以和别的课文加以综合,使知识点前后呼应。
文言文虚词教学也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便于理解。如“之”字用法很多:作代词,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又无实在意义,可不译),还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而特殊的用法更要整理。如“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复习时这些琐碎的知识综合起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出例句,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4巧妙运用,营造意境
如今多媒体的运用已是非常普遍,在文言教学中加入新元素也未尝不可。教学中不妨综合运用图、文、声、像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本是作者的想象,但现实中也有称得上“世外桃源”的美景。很多画家也勾勒出过他们想象中的桃花源。课上投影出一些图像作品,不失为引人入胜的好办法。又如教《诗经》时,不妨播放演唱版的同名文言文,把学生带进声乐的殿堂,边唱边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5课外活动,加深理解
学生教学活动可以是多彩的。例如学校教学就不能仅限于教室,听国学讲座,学生就盘膝于古香古色的小蒲团上,大声诵读国学经典。这种教学活动的改变,也可增强学生的兴趣。
又如学习《晏子使楚》,课后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像模像样地制作了道具和服饰。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表演,把楚王的盛气凌人、目中无人和晏子的勇敢沉着、机智聪明都很好地展现出来,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夯实“基本解读”
初遇文本,教师彻底敞开自己的胸怀,以自己本真的一双慧眼“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对文本语言保持着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去细细“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一切感觉都是新鲜的,似乎读到什么就是什么。
然而,任何文本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言语存在,自有其结构特点和语言机理,教师所感知到的同一文本的“概貌”相似,对文本的解读大体是相同的,正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比如,解读《梅花魂》一课,我们首先感悟到的理应是外祖父的爱梅情深和恋国情怀,而绝不会是他的莫名其妙和固执迂腐一样。这种言语知觉的恒常性,正如武汉市小学教研专家罗昆霞先生所说“不管大家解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他首先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 就当前的阅读教学而言,摒弃一味强调解读的多样化,夯实文本的“基本解读”,此为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
1. 比照“课标”,瞄准“重点”,落实基本解读。解读文本时,结合年段的课标精神,紧紧扣住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教师落实基本解读的首要策略。例如《落花生》一课,仔细对照高年段的课标和单元训练项目,就可作以下教材“原生价值”的解读:编者将此文置于五年级上册“生活的启示”这一主题单元,既是为了训练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领悟“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从而实现“朴实无华”的生活观的渗透和引领,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借物喻人”的手法打基础。这样解读,教学目标一目了然,师生对话指向明确,自然也就不会“越位”教学,闹出“做花生好,还是做苹果石榴好”的“非语文”笑料。
2. 紧扣“文意”,整合“板块”,落实基本解读。对于内容庞杂的叙事性作品,解读时教师应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地推敲整合,以实现教学“板块”间合乎逻辑的自然对接。比如,教学《丰碑》一课,我们捕捉到这样的大意:在漫天风雪的云中山上,战士艰难地向前挺进,军需处长冻成了一尊白色塑像,在大雪中他成了一座丰碑,将士们深受鼓舞。然后,再浓缩全文,从中截取“风雪”、“塑像”、“丰碑”三个赏读画面,再分三个板块进行辐射全篇的全息解读,较好地实现了全篇内容的基本解读。
3. 品词析句,“质”、“量”并举,落实基本解读。对于语言精练的抒情性作品,教师只对全篇的语言作模糊的“定性”解读是不够的,还应进行精确的“定量”解读,才能有效落实基本解读的目标。众所周知,《泊船瓜洲》是一首思乡的绝句。诗人究竟如何思乡情切?遣词造句上有何特色?不少教师不甚了了,往往盯住一个“绿”字大做文章。其实不然,就“思乡”而言,诗人的情绪却是通过这五个词传递的――眼前的大江烟波浩渺,思乡人看来仅仅“一水”之隔;高山重峦叠嶂,钟山百里之遥,在思乡人眼中却只有“数重”之感;大江两岸皆是春意盎然,思乡人归心似箭,只见“江南岸”;离家多年,一个“又”字,足见思乡之切;眼望明月,苦问归期,一个“何时”作结,怎不催人心肝,热泪潸然?只有这样潜心涵咏,以心会文,才能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解读境界。
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追求“个性解读”
落实基本解读,教师只完成了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个性是文本的生命,选入教材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尤其是经典之作,必有作者独到的、异于常人的深刻见解。如果解读停留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层面,势必难以把握文本的独特个性,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其实,随着解读的不断深入,教师会自觉、自主、自由地调动自己的语言行为,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修改、完善、丰富文本的内涵,使解读不可避免地打上鲜明的“个人烙印”,进而实现一种独立的、个性化的解读。此时,解读的感悟是多元的,丰富的,灵动的,文本更多地成为了教师主观意志的载体,“山”似乎已不再是原来的“山”,“水”也不再是以前的“水”,这应是教师文本解读的第二重境界。
1. 关注文本细节,实现个性解读。“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文本解读,不仅要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更要关注、揣摩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细节,以实现教师原创的个性解读。备课《草船借箭》时,不少教师都关注诸葛亮下的四道命令的整体探究。笔者解读时,则重点细读了第三道命令中的“逼近”一词,读出了其中的精妙:第一次佯攻时,船队是逆水行舟,离曹营较远,此时“逼近”受箭,是为了确保受箭的数量;第二次佯攻,船队是顺水东下,受箭时间短,所以特意“逼近”受箭;前后两次佯攻,只有制造“越来越近”之感,才能有威慑力,迫使曹军继续放箭;曹操精通军事,为人多疑,如果不“逼近”受箭,极有可能被其看穿虚实,后果不堪设想,一个“逼近”,足见诸葛亮思维缜密、处事周全、精于谋略,不愧为一代旷世奇才!这样的解读,就能平中见奇,使学生更能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 还原文本背景,实现个性解读。要使文本解读不致于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就要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以充分品悟文本的丰厚内涵。解读《》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教参上把“寒”字解释为“夺桥战斗的悲壮”,当我们结合“泸定桥”真实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来解读时,这个“寒”字具有了多个维度的深意:站在桥前,13条铁链在风中抖动,寒光闪闪,这是一种望而生畏的“寒”;立于江边,大渡河水咆哮奔腾,如狮吼、如虎啸,这是一种摄魂夺魄的“寒”;回首激战,将士们浴血搏杀,血染桥头,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寒”;胜利过后,抚链沉思,潸然泪下,这是一种深切缅怀的“寒”……所以,“还原”解读的时候,只要将诗人的写作意图“复现”出来,将历史史实“复现”出来,就能真正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真正实现文本解读的“质的飞跃”。
3. 发掘文本意蕴,实现个性解读。汉语言历来有“言约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力,而且文字组合成文本时,文字内蕴又一次被无限放大。因此,解读时理应睁大眼睛,潜心发掘文本隐含的意蕴。比如,解读《月光曲》一课,研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很多人都定位在“喜爱音乐”的观念上。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把盲姑娘说的“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和“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联系起来思考时,我们就会不得不感到震撼:贫困的家境并没有窒息她对音乐的热爱,失明的双眼也没有击垮她对梦想的追求;她仍然凭借顽强的毅力,仅仅靠有限的听力,在键盘上尝试着一点一点“拼奏”出记忆中的旋律,那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虽残志坚仍坚持追梦的美好形象从纸上呼之欲出!这也正是贝多芬激情澎湃为其创作《月光曲》的心理动因。
三、“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回归“教学解读”
手捧文本,沉浸其间,当教师调动所有素养和心智潜心解读,实现“个性解读”后,是不是解读得越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个别教师倡导“深度解读”,但是如果解读脱离了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一味“求深”“求异”,则会把阅读教学引上“反教学”的歧途。笔者的看法是实现“个性解读”后的解读,教师应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回归到“为教学而解读”的本真状态,不仅要眼中有文本,更要心中有学生,这也正是“适度”的“度”之所在。
1. “深”而有“度”,回归教学解读。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对文本的深刻见解,但不刻意求深,盲目拔高文本的主旨和意蕴,而是让文本解读的标尺正好覆盖学生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深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界限,就是深而无“度”。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教师就着眼“毁灭”一词,“过度”开掘,把自己琢磨的“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等问题,连同课外资料,在课上一起抛给学生,学生一时无所适从,这样无异于“舍本逐末”。显然,适度的教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图文对照,细心寻找圆明园失落的昔日辉煌,共同研讨其毁灭的现实原因,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真正回归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解读”,才是最有亲和力和对话张力的解读。
2. “宽”而有“界”,回归教学解读。这要求教师有由博返约的功力,在资源链接时能有理性的自我克制,尽力做到“宽”而不“泛”, “宽”而有“界”。又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为了实现课内外资源的巧妙融通,品读晏子描述齐国“人多”的句段时,笔者适时引入文言文《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的“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一句,让学生对照课文认读文言文中的相关词句。这样的对比阅读,不仅免去了讲解古文的繁琐链接,而且让学生积累了成语,感悟了文体的差异,进一步发展了语感。显然,这种回归课堂操作实践的“教学解读”,起到了一箭多雕的教学实效。
一、以读促悟,深化体验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读为基础,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朗读,结合文本中感情强烈的语句,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采取多样化的朗读策略,推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朗读过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相互共鸣,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文本,深化阅读体验,把握文本的整体内涵,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感悟与体验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展示了个性化的阅读见解,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提高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实效。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第五自然段进行朗读,这一自然段采用了第二人称写“我”与“山中的朋友们”打招呼,把“我”与“山中的朋友们”之间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师针对根据文中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我”与“山中的朋友们”的情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欣赏山中美丽风光的图片,并辅以娓娓叙说,让学生进入一种与友人交谈的境界;接着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轻声读、高声朗读、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采用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促使学生沉浸于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之中,对文中的“清凉的山泉”、“ 梳妆”、“汩汩的溪流”、“唱和”、“飞流的瀑布”、“气势”、“陡峭的悬崖”“宁静”、“湛蓝”等这些词句,教师应详细地引导学生对哪些字词应该读重音,哪些应该读轻声,哪些应该读得轻快些,哪些读得抒情些,学生在教师这种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下,自然产生了一股急切想专注、充满感情朗读的愿望,学生一旦朗读起来就会倍感亲切、热情。通过学生深入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为什么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从中你能体验到作者与山中‘朋友’怎样情怀?”此时,学生品读课文内涵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从而使教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实现让学生进行充分表达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重点词句,让学生再一次模拟当时情境与山中“朋友” 打招呼,学生就会充分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强烈体验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感受了作者描绘的美好境界。
二、揣摩品悟词句,建构个性研读
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深入文本之中,让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内涵,紧扣文本重点、传神的词句进行反复品味、揣摩和研读,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从文本字里行间感悟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积极发表个性化见解,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悟,体验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及采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达到深入文本、探索文本的意蕴和真谛,培养学生阅读情感、思维以及探究的个性能力。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案例片段:
师:大家初步熟悉课文之后,你们认为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生1: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
生2:老汉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
师:你能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汉在凶猛的洪水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生3:文中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概括了老汉在危险面前镇定自如地指挥群众转移。
师:为什么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呢?
生4:这时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出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乡亲们在山洪面前“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那种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汉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
生5:此时的老汉是人们的靠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生6:文中的“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也表现了老汉在人们心中威严的的地位。
生7:对,在这句话里老汉的口气十分果断,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
师: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也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他的不徇私情表现在文中哪些词句?
生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此时的老汉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看出?
生2:老汉很凶,从文中的“冲”、“揪”、“吼”、“像一只豹子”这些词句可以看出。
师:他为什么这么凶?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
学生抓住文本重点词句研读与品味中,体验与感悟文本思想内涵,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积累和丰富语言储备,在阅读实践中提升个性阅读能力。
三、利用阅读实践,深化个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