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音乐文化论文

音乐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8 08:3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音乐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音乐文化论文

篇(1)

海南地处中国南海,居住着苗族、回族、黎族、汉族等各种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熏陶,善良、勤劳的各族人民利用他们的智慧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音乐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海南传统音乐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以黎、苗族民歌为典型,另外,还包括崖州民歌、儋州山歌、儋州调声及临高的呖俚调;戏剧门类包括:琼剧、人偶戏、公仔戏、儋州的山歌剧等剧种。当地居民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氛围演唱不同的歌曲,例如情歌、山歌、童谣、砍柴调等与劳动动作密切相关,节奏鲜明、自由多变,根据活动人数的多少、心情如何划分演唱形式:独唱、对唱、齐唱等多种形式;黎族最具特色的舞蹈“打柴舞”,在进行祭祀、节日庆祝、婚嫁丧等期间都会跳这种舞蹈。黎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黎族人民利用其特有的乐器,如:传统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乐器演奏动听的音乐,舞动优美的舞姿,展开或优美或嘹亮或高吭的歌喉,动情地庆祝自己民族节日的到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技术的发展,海南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民歌、民舞逐渐对原有的物质基础失去依赖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地位逐渐降低,流行音乐占据了人们的精神阵地,本土的青少年对传统音乐逐渐降低兴趣,海南地区传统的音乐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海南地区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是本地区发展的特色优势,也是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源泉。传统的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态,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教育的趋势,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就是加强学校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将传统的民族音乐作为重点,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学校传承策略

1.编制的音乐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对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音乐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体现“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教育原则,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需求和自身能力、认知规律作为出发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学习音乐文化的平台、表演音乐和创作音乐的机会,为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海南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主要采用以汉文化为主的材,没有足够关注海南地区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学校的音乐课程安排脱离了学生熟悉的地方文化背景,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脱离,最终导致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缺乏。为此,音乐教师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要渗透丰富的海南民族文化,音乐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符合海南民族特色。当前,海南开发的地方音乐资源主要是舞蹈和音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演唱能力培养,还要强调学习、鉴赏、评述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加大海南传统音乐文化背景在音乐课程中的比例。

2.加强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明确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

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淀很深,很多资源可以用于音乐课程的开发利用,然而,部分音乐教师受自身条件限制和外界文化影响,对识别音乐价值的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海南当地的音乐文化资源缺乏深刻了解,容易导致对海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情感价值、思想价值的忽视,最终影响海南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传承中的效果。为此,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不但要对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知识加强把关,还要重视音乐教师对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识别能力等,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音乐教师在筛选引入课堂教学的民族音乐时,除了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音乐教材的多元化,还要顾及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认真研究和发觉音乐课程的精髓,真正体现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和创造性发展。

3.鼓励和支持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海南传统音乐资源开发项目。

在保护和传承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机会很少。学生作为今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柱,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学校校本课程与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中,除了音乐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然而,受升学压力影响,很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认为音乐课程与学生升学无关,音乐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加大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开发过程,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的力量,让学生更深、更全面地认识到海南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4.使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通过校内网建立海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实现文化传承的数字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设备被广泛应用,青少年对网络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为此,学校除了要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课程教学改革,还要加大对学校音乐学科的软件、硬件设施投入,为音乐课程实施投入充足的教学资源,除了要订购相关图书资料、音像等音乐资源,还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海南传统文化资源,将民歌、民舞、文化历史上传到校内网上,让学生和教师在使用校内网时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互联网的推广,将海南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传播。海南建省之后,相关的音乐舞蹈、诗歌、故事集成、民歌集成相继出版,然而目前为止现存的资料仅限于纸质版而且数量非常有限,给当下的研究人员和民族音乐爱好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若我们能够建成传统文化数据库,采用影像记录或者网络保存等方式,不仅可以将舞蹈、音乐本体,连音乐、舞蹈背后的文化历史也一并录入数据库,既可以为以后的发展研究提供依据,还能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文化,还能为海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5.利用海南节日文化传承传统音乐资源。

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他们的民族传统大多通过节庆文化展现出来,民间节庆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探究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领域。音乐教师可以在校举行节庆活动,适当引入“黎苗族三月三”“、国际椰子节”“、嬉水节”等进入课堂教学活动,并向学生讲述节日的庆典方式、文化历史来源,让学生在参与节日庆典同时,还能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让更多学生对海南民族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有更全面的认识,让不同民族学生了解彼此的差异,相互尊重彼此风俗习惯,对多民族共同和谐发展和传承地区文化也更有意义。

三、结语

篇(2)

钢琴教育被中国人所接受与当时兴起的“学堂乐歌”有着重要的联系。19世纪末期,维新运动的失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国人开始意识到国家的落后及学习西方的必要性。当时的统治阶级内部的进步人士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科技,创立新式教育学堂,其中的钢琴教育便成为学校开设乐歌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进步人士还希望通过开设钢琴课来传播新思想,以唤起新一代救亡图存的意志。所以,清朝末期国内便开设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并开设有乐歌课。后,当时的教育部门将乐歌课作为小学教育的必修内容,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由于钢琴能较为直观地反映音乐的交响性,便成为了当时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伴奏乐器。由此可知,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有效推动了钢琴教育的发展。其实,在学堂乐歌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学校钢琴教育模式,但仅仅涉及一些钢琴教育活动,如早期的教会学校在传播西方音乐文化方面不乏钢琴教育内容。真正意义上以钢琴作为学习对象的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的上海中西书院,该校在校规中明文规定在其8年的学习中都要学习钢琴。上海的中西女塾还正式将钢琴学习作为学校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选修钢琴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3左右,且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2年。[2]从此以后,全国各地的学校钢琴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严修就曾创办严氏保姆讲习所,开设有钢琴课,并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幼教工作者。其实,早期的音乐教育完全是西化的,甚至连钢琴老师也是由外国人担任。在钢琴教育的影响下,一些中国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随私人教师学习,这便开启了钢琴社会教育的模式。当时的外籍教师是从事该项活动的主要力量,中国最早的音乐家几乎都在这一时期接受过正规的社会音乐教育。

二、民国钢琴教育的状况及特色

(一)民国初期的钢琴教育民国时期,系列新式学堂的建立对音乐文化的发展及普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西洋的钢琴自然成为中西新音乐形式的最佳工具。沈心工和李叔同便是当时钢琴教育的杰出代表,他们赴欧留学,引进西洋音乐,开辟了中国新音乐教育的道路。当时的李叔同学成归国后便在杭州的浙江师范学院教习钢琴,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代音乐师资。这一时期,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奇在中国举行了最早的钢琴演奏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钢琴在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影响。1921年,他还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支管弦乐队,并亲自担任指挥长达20多年,跟随其学习钢琴的老一辈钢琴家有于边敏、张俊勇、周广仁等。梅•帕奇注重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承续了欧洲现代钢琴教法及演奏法的精华,并成为后来中国钢琴家演奏的重要特点。与此同时,梅•帕奇还将当时最先进的钢琴弹奏方法、教学思想传入中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钢琴教育的水平,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对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

(二)音乐教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新风尚中华民国建立后,担任教育总长的先生向全国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这些教育改革文件都将钢琴教育作为新的课程标准内容,其提倡的美育教育成为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政治要求,并很快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新风尚。随着学堂音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西方近代音乐知识,如钢琴、风琴等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1915年初,《科学》杂志发表的《和平进行曲》是第一首中国人自己创作的钢琴曲,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钢琴教育的兴起。自此,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开始在西方音乐理论指导下,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曲。这些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钢琴教育教材,为以后钢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这说明专业化的钢琴教育已初步形成。1927年,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音乐教育机构,说明专业音乐教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钢琴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的俄籍音乐家查哈罗夫说:“中国的钢琴教育正如刚出生的婴儿,而中国学生的聪明与勤奋是其迅速成长的重要基础。”[4]

(三)时期钢琴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的影响下,中国的钢琴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音乐人才,所以,在当时的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各种新式的音乐社团,并在这些社团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第一批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等,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钢琴教育队伍,如李翠贞、巫一舟、范继森等都是近代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在中国钢琴教育发展中,中国国立音乐教育学院的建立使钢琴教育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出现了大量的钢琴专业人才,钢琴教育正式进入实质发展阶段。当时就有一个对中国音乐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1934年美籍作曲家亚历山大发起了征集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得了一等奖,这样的创作竞赛在中国钢琴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牧童短笛》也是中国钢琴曲创作的里程碑。近代中国钢琴教育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进步,正是有了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了钢琴创作的发展与进步。

(四)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影响的爆发使得刚刚起步的钢琴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上海沦陷后,汪伪政权在原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伪国立音乐院,一些不愿在国立音乐院从教的老师开始转入陈又新创办的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当时的国立音乐师专的师生们以其专业的素养代表着中国最高的音乐水平。国立音专的师生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参与战斗,成为了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主力军。1940年在重庆成立的国立音乐院逐渐成为大后方最著名的音乐学府,同时教育部还将原中央训练团内的音乐干部训练班搬迁至重庆,并正式改名为国立音乐院分院。重庆教育部还曾组建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虽然条件非常艰苦,钢琴师资严重不足,但钢琴教育活动却始终没有停滞。与此同时,根据地的音乐工作者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创作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作品,如瞿维的钢琴曲《花鼓》等。总之,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的钢琴教育仍在顽强生存,为以后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国时期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

(一)民国时期钢琴传播者的重要贡献李叔同是中国近代音乐艺术领域的奇才,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李叔同从日本归国,先后在天津工业学校、上海城东女校等从事音乐教育,曾教授过钢琴演奏、作曲及音乐理论等课程,在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专业人才。李叔同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每次上课前总是要给学生讲授各种西洋乐器的知识,同时在教学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钢琴技巧特殊性问题,提出了“宁可生,不可滑,生可以练,滑则很难医。”[5]民国初期,李叔同主要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他不但传授给学生钢琴技巧,而且还在人生观上影响学生,许多学生从此走上了钢琴教育的道路。此外,曾志忞对中国早期的钢琴启蒙教育也有着重大影响。中国最早钢琴文化实践的教育者大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并接受西方优秀文化,他们均以教育家的身份从事音乐活动。

篇(3)

儿童喜护门前树,士女争趋庙内龛,诗中的“社鼓”就是民间社火团体使用的排鼓。同时,这首诗也说明关林庙会影响面广,参加人多,规模巨大,既有丰盛的祭品,也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在明万历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庙会上,洛阳县衙曾助大戏一台,以庆祝“关王大殿”落成三周年,并为曹屯等善人立碑纪念:“河南府洛阳县助戏一台,三年完满,刻石为记。善人甲里姓名开刻于后:社首郭守铎,东侯二里三甲草家屯(即今曹屯,下同)居住。管事朱应登,彭婆二里二甲前卫村住。管事赵可仕,延秋二里十甲赵家营住。郭守魁,东侯二里三甲草家屯住。郭守科,东侯二里三甲草家屯住。”关林明代碑刻的记载,直接证明了草屯村(即今曹屯村)在关羽春、秋两祭之期到关林参加祭祀活动中鼓的应用。“东都严祀典,万古护松楸”,清康熙、乾隆、道光、嘉庆、光绪年间,关林祭祀关羽最为隆重。每年正月十三春祭,五月十三诞祭、九月十三秋祭均有地方官主祭,“关帝神社”助兴,声势浩大。洛阳关林庙会娱神活动主要有舞狮、排鼓、十万(又名社盘)、海神、杂技等。其中清光绪初年形成并首次在庙会上亮相的曹屯排鼓、李屯狮舞与“高跷曲子”合作的文武跷,成为关林庙会上颇有特色的娱神活动,并直接助产了“洛阳曲剧”。以曹屯“关帝社”为代表的“长兴鼓”等民间艺术形式吸引着远近百姓前来逛庙会、饱眼福。

洛阳曹屯排鼓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明代万历年间,关帝社社首郭守铎,管事郭守魁、郭守科在曹家屯村村北修建了关帝庙和火神庙,成立了“火神社”和“关帝社”。“火神社”亦称“小社”,主要是舞狮;“关帝社”又叫“大社”,主要是排鼓和铜器打击乐。洛阳曹屯“长兴鼓谱”是由本村艺人代代传承下来的,属于战场号令军队的完整鼓谱,包括“壮老将”(又名壮行曲)、“交槌”、“歇拍”、“常胜歌”、“常兴歌”等。打法有“蹲马式”、“跃马式”、“跑鼓”、“空中飞槌”、“撂铙”等。“壮老将”是振旅出征时的壮行古谱,鼓点沉稳中含苍凉,表现出“沙场秋点兵”的雄浑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气氛;“交槌”鼓点昂扬激越,主要表现两军披甲执锐、疆场弯弓的场景,仿佛是在叙述飞鸣马嘶、交枪血刃的生死相搏,给观众以摄人心魄的震撼;“歇拍”鼓点舒缓而悠远,颇有血战之后,敌军消遁的短暂的战场寂静,又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肃杀和苍凉;“常胜歌”是欢迎凯旋征战将士的庆功曲,旨在表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欢庆场面。“常兴歌”鼓谱愉悦明快,鼓手动作欢畅,颂扬四海晏然、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根据鼓谱中不同的章节内容,鼓手的表演动作时而轻缓舒展,时而粗犷奔放。交叉跑位,击节碰槌;快如脱兔,游走和谐;静似禅僧,浑然入定。经过近几年的挖掘整理,曹屯鼓舞的曲牌有六套之多。排鼓演出时四鼓为一组,配有大铙、大釵、中釵和大锣等。曹屯排鼓不仅阵容强大,队列有序,而且套路严谨,技术精湛,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北方豪放和雄浑的气势,是中原排鼓艺术的活化石。曹屯排鼓不但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也有浓烈的河洛地区民俗风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特征。①曹屯排鼓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长兴鼓谱”。鼓谱内容依然在艺术形式上阐述着军鼓的原始作用,具有代表意义。②曹屯排鼓的鼓点和结构具有强烈的抒情性。③曹屯排鼓不仅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而且仪仗威严、演员齐整。尤其是其在表演中的鼓槌的花式繁多,抛接换鼓精准,阵势变换快捷,交叉跑位规范,在国内排鼓队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篇(4)

以“字正腔圆”为声乐的审美标准。一直以来,“字正腔圆”都是传统音乐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审美标准,因为只有“字正”才能够确保听众们清晰的听懂歌词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让声乐表演者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也只有“腔圆”,才能让表演者做到曲调顺畅完整并且圆润如珠,确保歌曲中意境与寓意被表演者准确而圆满的表达,以体现音乐文化的艺术性。强调音色的个性化发展。我国传统的声乐与其他声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音色上。我国传统声乐较为强调音色的个性化发展,因为音色的个性化特征能更好的得到歌唱者的重视,进而让音色从多方向、多方面发展。再者,我国传统音乐更为注重在情感上的表达,以更好的引发观众们在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我国传统声乐所追求的。在情感表达上,我国传统的声乐较其他声乐细腻温柔,而其他声乐则较为直接和强烈,所以细腻温柔的情感表达也是我国传统声乐情感的一大艺术特征。重视“润腔”的创新性。“润腔”是在传统声乐艺术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以字行腔,以情润腔,以声润腔,是形成我国传统声乐艺术风格和强烈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润腔”能够从细微处体现声乐作品特色,让声乐作品有效抓住听众的心,以更好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润腔”能够体现情感的细微变化,能在表演中有着不同的细节表达效果。所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们应加倍重视“润腔”的应用与创新,因为具有创新性的“润腔”能够让声乐作品拥有更为丰富的意境,从而让声乐作品“扣人心弦”。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音乐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经济、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文学等,它既体现了民族的特征,也提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就我国传统音乐而言,它体现的是我国的历史传统、地理风情以及民风民俗等,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存在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不管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化传统。一言以蔽之,要想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传承传统音乐。

(二)有利于各大高校声乐教学一直以来,我国声乐教学都存在一个重大的弊端: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中心,实行单一的音乐文化教育模式。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不断发展中,伴随着我们的还有几千年的音乐文化传统,为此,我们必须形成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音乐文化教育体育,必须坚持从本民族的音乐出发,积极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而言,它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此外,它还有利于高校建立良性、互动的多元文化声乐教育体系。

(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现在我们所能寻找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传统音乐无疑都是精品,它代表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年代我国文化的特点,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族音乐,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新形势下,人们指出要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

(一)在声乐教学中要适当的融入情感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明确传统声乐艺术的意义所在,为此,常常会忽略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传统声乐教学大多重视情感的表达,这是根据我国史料记载的、有根据的调查。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就不同的民族而言,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爱好以及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民族风格等也是各式各样,各具特色。为此,不同民族形成的音乐作品就成了本地区风土人情最好的体现,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本民族人民的民族情感。所以,要想有效的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去,就必须从人们的情感出发。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民谣时,可以让学生先认真的倾听,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的朗读歌词,这样,学生就能够加深对歌词内容、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的认识。

(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感知潜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兴趣以及文化水平,为此,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感知也会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学生对这些传统音乐文化存在怎样的认知,都是学生对音乐的一种美的感知。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欣赏传统音乐文化只是那些老一辈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欣赏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比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民族音乐,当然,在寻找这些音乐的时候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感知、理解等设置一系列的有特色的问题,比如音乐产生的社会环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可以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感知潜能。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这首音乐演唱出来,然后让同学们去分析、去讨论,最终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认知。

(三)不断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指出,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就必须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它是新时期学校最为接受的,也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有效的方法,为此,高校必须重视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为学生讲解有关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文化信息,这样,高校声乐课堂给学生的感觉就不是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了,相反的,学生在教师的课堂上能够感受到文化元素以及更多的中国民族特色气息,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传统音乐知识,还要对传统文化的声腔、旋律等有一定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必须了解相关传统音乐的歌唱技巧、发声技巧等,在听到一首民歌的时候要能够准确的说出它所属于的民族,最好是能够唱出来。

四、结语

篇(5)

1.1莫扎特:维也纳乐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莫扎特

在其作品中也充分继承了海顿的风格,将大量的人文主义因素注入进了作品中。莫扎特作品的风格可用“刚柔并济”四个字来概括,即这同样是受意大利优雅风格和德国的巴赫的动情风格的影响,在音乐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运用小调进行创作,如他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和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他还吸收了巴黎的肖贝特、埃克哈德的表现压抑风格的音乐。英雄性风格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也有体现,这是受意大利正歌剧和格鲁克歌剧的影响,其音乐具有雄辩性的特点,叙调加进伴奏,使之更富于戏剧性的紧张特点;音乐中运用合唱,突出其英雄气概;主题还带有某种宫廷气质。莫扎特同时又是遵守传统的,形成了学院派风格。帕勒斯特里那的对位风格为他提供了范本,他把对位运用得像学院学生用宗教音乐方式做的练习。萨尔茨堡当时的音乐生活是相当活跃的,而这种学院派风格尤其受到青睐,这种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的音乐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莫扎特产生了影响,使其作品也带有了一些人文主义的色彩。从历史角度来说,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传统,人文主义即人本主义,莫扎特的音乐中处处蕴含了这种以人为本,关注小人物喜怒哀乐的思想。时至当今,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之所以仍然被奉为圭臬,其主要原因就是,那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流派的人文主义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莫扎特是上帝派来的音乐使者,因为只有它的音乐才能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超越了文化,带给我们灵魂上的安宁。

1.2贝多芬:众所周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是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在古典音乐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他虽也偶尔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这也在前两位音乐大师的基础上,融入了更深层次的人文主义因素。不仅如此,贝多芬的作品在体现了西方文化所固有的人文主义元素的同时,也融入了罗马文化中英雄主义的色彩。在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中,罗马英雄主义文化体现的尤为明显。贝多芬内心的“英雄”形象,并不是拘泥于某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形象,而是他心目中中的完美救世主。这位救世主并不与政治或者战争挂钩,而是一位精神上的救世主,他要将全人类从深切的苦难中救赎。

2总结

篇(6)

音乐是艺术,音乐文化是音乐的精炼化。音乐文化在时代中洗礼中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性。音乐文化将音乐艺术变成更为形态化的概念,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文化的内容丰富,包括各种音乐形式,并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音乐教育,是指将音乐知识、音乐文化、音乐内涵传递给受教育者而进行的传递过程。其中,音乐教育从属于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存在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必然受到音乐文化的制约。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多元的、相互渗透的。音乐文化是进行音乐教育的载体,而音乐教育是对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以,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离开音乐文化,就失去了内容和作用;音乐文化离开音乐教育,那么音乐就没有未来,因为再也没有比音乐教育更合适的方式来传承音乐文化。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总目标,指出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在《标准》中所阐释的,凸显了出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多元性、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是在多元文化上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产生的音乐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文化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更加种类丰富的音乐,并精炼为一定的教育形态。民族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生活风俗、民族风情,更有着不同的音乐。时代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另一特征。不同时代,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的面貌,人们的追求、信仰、爱好都会有所变化。是人创造出音乐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状态,音乐更是如此。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音乐文化最为生动的存在便是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劳动中,劳动人民会喊几声号子;在工作中,工作者会听一点音乐放松;在娱乐中,人们会去KTV唱唱歌。因此,音乐教育可是渗透式的,就通过环境的熏陶、民间的活动、社会文化宣传等,都可以来传递音乐。然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渗透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传授到民族音乐最为重要的技能、经验、内涵等。通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将最为精华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地传递给学习者,这种方式已经成为现阶段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具体来说有着较为多样的途径,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能够帮助学习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得系统知识。这些系统知识,是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直接保存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系统性,还保证了不同民族的音乐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保留自身稳定风格。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传承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应该有所选择的。具体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应该适应时代的社会需求与学习者的需求。如果教学内容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就很难被人们所接受,更别提未来的发展了。那么,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就所选择的应该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最珍贵、最重要的内容,要是能够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特战和内涵的内容。音乐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更是离不开音乐教育的传承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更是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一个保证!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丰富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产生、变化、保留、发展是永不停歇的构成,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音乐文化产生。音乐教育传播着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让文化能够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民族间流动与融合。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所背负的责任,并不仅仅是传播这么简单,而是在传播过程中促进者音乐文化的内容系统化、信息更正等,最终实现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音乐教育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一活动时,他们之间的差异决定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有所不同,让音乐文化并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个创造,衍生出更多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等,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内涵。音乐文化始终处于传承与变迁的过程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促进音乐文化进一步融合与创造,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增强音乐文化的活力,从而促进本民族音乐的发展。因此,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中,需要更好地发挥传承作用,有效合理地借鉴和传播各类音乐文化,实现真正发挥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本民族音乐文化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篇(7)

从音乐调式来看,四音音列构成了西方调式体系,且由于音程的多变组合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调式,即常被人们称作“中古调式”或“教会调式”。文艺复兴之后,调式不断发展,我们熟知的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也分别由爱奥尼亚调式、利底亚调式和混合利底亚调式以及伊奥利亚调式、佛里吉亚调式和多利亚调式逐渐演变而成,它们之间互相融合、渗透,进而形成了现在的和声大、小调以及旋律大、小调。而中国音乐的调式则采用五声性结构,通过演绎构成宫、商、角、徵、羽五种五声调式。在内在的构成上,西方的音乐比较复杂、精致,更加适用于表现华丽、细腻的音乐情感,而中国音乐形式比较简洁、质朴,可用来表现粗线条的音乐风格。从音乐织体来看,以主调音乐为主的西方音乐体系中,主调贯彻整个音乐织体表现音乐的主体旋律或完整旋律的意义,和声和音列均对围绕主调起到了衬托的作用,音乐的织体思维是以纵向和声为主的网状立体结构思维。而中国音乐的音乐织体注重各声部旋律横向性的线性展开,思维方式属于单纯的横线性织体思维,即使是多声部音乐的织体也是以西方音乐织体的复调音乐来构成而非主调音乐。究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则主要在于中西文化传统与美学传统的不同,西方音响的立体化体现了西方音乐文化将时间过程空间化的倾向,使得西方音乐多呈现奔放之态。而中国的音乐文化特点是时间型的,在流动中建立审美文化方式,追求温婉绵延的单线延伸的横线性织体思维,将空间形态时间化的倾向,使音乐呈现出了内涵含蓄深邃的音响效果以及游动的音乐线性轨迹。从音乐节奏看,西方音乐节奏多为“功能性均分律动”型,即在这个节奏体系中,强弱拍规则均匀地交替进行,强弱幅度明显,且具有第一拍为强拍、其余为弱拍的固定模式,节奏感较为强烈。中国音乐节奏虽然也有与西方音乐节奏相同的“功能性均分律动”及规则均匀的强弱拍安排,但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变化性节奏,乐曲节奏更加自由,在音乐中并没有按照“首拍强”的规律进行创作,强拍在小节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中西节奏的区别究其原因在于“西方人的思维常规是数学式的,中国人思维常规是逻辑式的”。西方的文化模式注重理性的分析与知识的精准,追求科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人为的改造世界观念,这与他们的哲学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是机械自然观的产物;而中国文化注重人的自然发展以及无为而为的哲学观,这使得音乐节奏呈现出随意的特点,由创作者自主决定,而没有一定的规律去遵循。

二、钢琴音乐艺术创作在我国的发展

通过以上差异的分析,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在追求西方音乐复杂、精致的音乐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我国音乐的民族风格。中国早期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打破了以传统的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的创作模式,转而较多地去尝试西方音乐作曲技法来进行创作,并开始对作品中的和声、旋律、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安排等加以重视,这为当时我国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转变了音乐研究者的思想意识,用西方音乐的缜密思维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使音乐呈现出了内涵含蓄深邃的音响效果以及游动的音乐线性轨迹。我国最早出版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赵元任先生的《和平进行曲》(1915年),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从这部作品的创作可以看出赵元任先生有意识地将功能和声与中国民族音调进行结合,为创作出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确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处于和的特殊时期,反映时代精神成为当时音乐创作的主题,此时钢琴创作中的传统音调与民族和声被运用得愈加成熟,作曲家们也更加注重使用中国音乐思维和音律来创作钢琴作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作品,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正是通过简洁的创作手法使旋律及节奏变得更加紧密,所使用的民族化的和声与复调手法,使音乐织体与旋律互相衬托,另外,其所创作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中国特有的含蓄优雅的艺术内涵得以充分的展现。而在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融合的过程中,桑桐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更是将自由无调性的创作原则加入其中,为了拓宽调性布局与和声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而将多声部的作曲技法与民族音调相结合来使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的频繁交流,更多的创作思维和技法传入到中国,这使得钢琴音乐的创作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如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朱践耳的《云南民族五首》、王建中的《樱花》和《彩云追月》等,这些钢琴作品或是以声乐曲的旋律、民族音乐的音调为基础而改变的钢琴曲,或是根据作曲家自创的作曲技法而写成的实验性钢琴曲,或是运用无调性、十二音技法等现代作曲技术而创作的钢琴曲,而不论是哪种钢琴曲,创作者均意识到了东西方音乐结构以及音乐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华民族音乐的神韵为基础进行着钢琴音乐创作。

三、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

从音乐技法来看,纵观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均是围绕中西音乐形式的融合而进行创作的,其创作手法经历了从初期探索到成熟发展的一个过程。早期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和声构思一直有着欧洲古典乐派的烙印,而现如今的钢琴音乐不仅没有了欧洲古典乐派创作手法的印记,还融入了现代创作技法,注重中西方音乐结构的融合,用西方音响的立体化来体现中国音乐文化线性化的特点,使得音乐的形式更加立体、饱满,丰富了音乐的纵向结构,更好地体现了我们的民族韵味。从中西音乐形式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共识的角度看,钢琴艺术的发展不能过分地强调音乐民族元素、强调差异,这样西方音乐有价值的东西极有可能被摈弃,不利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共性,没有创新,我们的民族音乐极有可能逐渐地萎缩。在机械论和唯理论文化背景下,西方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了注重理性的分析与知识的精准,追求科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人为改造世界的观念,而中国的自然观和无为的哲学观却使得音乐文化形式自由奔放。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突破点使得二者进行融合,通过中西音乐形态的文化差异分析钢琴音乐,并立足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借鉴西方优秀的技法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所用,就一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从文化传承角度看,纵观整个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优秀的钢琴作品的产生无一不是植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如果只是一味依赖于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那么钢琴的发展也就只是发展了他国的文化,而我国的音乐文化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难以得到良性的发展。因此,钢琴艺术从业者需要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技法和文化入手,结合西方钢琴艺术发展的文脉,将西方钢琴艺术的大气磅礴之势巧妙地融入到我国的音乐艺术中,进行钢琴艺术的创作和表演。目前我们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钢琴音乐艺术,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已经不是简单地采用民歌旋律与和声织体的手法,而是深入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了西方钢琴音乐创作技法,将其与中国民族五声音阶相结合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和韵味,丰富了钢琴的民族语汇。由此可见,钢琴艺术的灵魂就是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钢琴艺术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之中,立足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否则,如果一味地采用欧洲的音乐体系进行创作和训练,那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传统的美学思维和民族思维则会在我们的心中不自觉地丧失。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