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00:02: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时政新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时评;历史;定义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3-0125-01
自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时评”专栏,“时评”这类文体在纸质媒体上迅速崛起,研究时评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但是对于时评的定义,这一首先应该解决的本源问题,现在的学界尚无定论。中国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马少华认为,“时评,其实就是最狭义的新闻评论,它与‘新闻评论’的概念没什么不同。”《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给“时评”的定义是:“‘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它包括‘新闻评论’,或者说‘新闻评论’是它的‘子集’。”《新京报》的评论员、时评版编辑艾君则认为,“时评是对新闻的评论,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以上列举的各位都是在学界或者业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他们对时评的定义却有很大不同。马少华认为时评等同于新闻评论,鄢烈山认为新闻评论是时评的一种,艾君则认为时评属于“新闻”的范畴。笔者认为,对于新闻时评的认识,最终目的是将其与报纸媒体上刊载的其他评论类文体区别开来,从而适应当下报纸媒体的创新发展、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时评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时评”的定义做一概述。
一、“时评”来源于近代早期报刊的“论说文”
“时评”既然属于新闻类文体,就应当从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业产生之后去寻找时评的源头。中国在近代报刊出现后,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评论家,但他们的文章大多是对时政进行宽泛‘‘论说”的政论文,并无具体的针对对象,很少涉及时事。如《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等等,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政论文。如果将当时发表在新闻性报刊上的此类政论文列入“时评”的范畴,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虽然二者都是发表在新闻性报刊上,而且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行文格式进行写作,但是,时评以新闻为前提,新闻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评论文章的高低,关键在于你掌握的信息量,因为世界上的‘道理’是很少的,不过那么些条而已。”新闻在时评中作为前提是必然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论说”盛行的时代,一些真正现代形态的新闻评论开始零星出现了。
二、论说文向时评的过渡:夹叙夹议的文体出现
早期的新闻媒体,无论中西,都没有报道与评论严格区分的规律和传统。这种传统和规律是在以后逐渐建立的。而在早期,则往往是夹叙夹议。梁启超1898年主编的《清议报》自第26期起创设了“国闻短评”专栏,经常发表的都是一事一议,针对性强的小短文,专门发表对当前时局或某些热点问题的见解、评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吴廷俊教授就认为:“‘国闻短评’的写法是新闻与评论紧密结合,对报刊政论文重突破,为后来风行于各报的‘时评’的起源。”但是这种夹叙夹议的文体更类似于‘‘杂文”文体。仔细比较之下,就能发现杂文与时评的诸多不同:时评时效性强,杂文时效性弱;时评偏重于对事实的判断,更加客观,杂文则更多地注入了作者的个人感情,主观色彩浓厚;时评语言更加平时朴素,杂文会追求辞藻华美,偏重语言的美感;等等。所以这时出现的夹叙夹议的文体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时评”。
基于上述认识,本人在执教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活动促发展’,促学生感悟和内化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活动导学的实践探索。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用活动导学,有效拓展思品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多样化的舞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开展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
结合教材的内容,七年级阶段开展“分享感悟”,八年级阶段开展“时事评论”活动。首先,提前布置,抽出两名同学,做好准备;然后,每节课前5分钟由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展示或演说,“分享感悟”只要能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时事评论”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是国内外、本地区的时政重点、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来分析评论、展示或演讲完毕,由学生起来点评,或者交流收获。
为了保证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的质量和效果,我要求学生事先把要分享、要评论的东西先填写在一张A4纸上,课堂上演说完后再交给老师。这样即使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同学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又可保证活动质量,让学生言之有物,储备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时事评论”主要是学生从报纸、网络上选取一些新闻,结合书本所学进行评论。涉及面也非常广,大体分两类:一是涉及公民与法、公民与道德的社会热点新闻评论;一是涉及时政焦点的新闻评论。学生为了评论时理据充足,查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学会了用书本上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学以致用,为思品课的开放性奠定坚实基础。
2.开展课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写学习反思”“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及完成“探究作业”。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每学期提前选出一课内容,分成几个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备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当小老师,展示并演说,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充当学生角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地球村’”等主题是最适宜学生自学的内容。从学生制作的课件效果来看,学生们对课本内容的处理、课件的制作技巧有些连教师都自愧不如。
“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是结合所学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每学期两次,并集中在班级展示。
“写学习反思”每学期次数不定,每次大的活动、考试后,就要求学生写反思,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完成“探究作业”“期末考试”后就要求学生人人写反思。
“写小论文”“社会调查”一般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调查报告以Powerpoint或电子小报的形式完成,学期末在课堂上汇报展示。这两项活动的难度相对较大,一开始我是全班布置并培训,让同学观察模仿。后来重点培养一些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写小论文。
一 加强新时期播音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
广播电视每天播出的节目有四大类:新闻性节目、知识性节目、娱乐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而新闻性节目是广播电视的骨干,是立台之本,发挥着电视——这一现代化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的强大功能:政策宣传、舆论监督和传递信息。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空前的,信息即财富这一观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播音质量要求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时期,只是它表现得更加多样化,更加细微化而已。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是每一个从业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播音理论的研究不仅不应停滞,反而应该在新时期有新的进展。因此,加强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
笔者曾经看过一则幽默故事,有一个人,经常作同样一个梦,在梦中,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但梦醒之后,却怎么也记不起来那个秘密是什么,终于有一天他从梦中醒来记下了那个天大的秘密,秘密是这样的:香蕉瓤大香蕉皮也大。本人在从事新闻播音工作的十年经历中,总结了一些并不成熟的经验和心得。或许这篇论文也是如此,在各位看来内容并无多大新意,无非是香蕉瓤大香蕉皮也大的陈词滥调,但对于我和我的搭档却并非如此,因为它是我们多年来用心学习的结果。
本人学习新闻播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先觉其易,后觉其难,再觉其美。先觉其易是无知者无畏的必然表现,认为播音只要普通话相对标准就行了,就是照本宣科。这一阶段我与搭档着实在普通话语音、字词、语法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这为我们在语言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我们发现,仅仅语音和字音标准还远远不够。做到这一点,仅仅是成为一名合格播音员最基本的要求而已。因为播音员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者不仅要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还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和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第二阶段的我们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产生了怀疑,每次播音之后总是感觉力不从心、顾此失彼、不能尽意,留有很多的遗憾。也许这正是播音艺术的魅力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地学习,我越来越能感受到播音的美感。这中间不仅包含着创作的愉悦,经常的遗憾之后,总激发着新的创作热情,不时带来自豪的享受。这就是发现播音美感的第三阶段。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或许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感受,但这就是现阶段的我。
说到央视新闻的播报,大家首先会想到新闻联播,其播音语言的特点是:语音标准,语法规范、语气庄重大方,富有时代感,是播音的典范。它运用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很多,例如,停连、重音、情景再现、内在语等。在此不再逐一分析,本文只谈谈笔者认为的一些直接影响播音质量的细节,抑或可以说被有些播音员忽视的小问题。
电视节目的播出不同于报纸,线性传播的不可逆性是广播电视媒体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弱点。为了加大单位信息量,新闻播报普遍提速是必然的选择。像一些民生新闻的播报,播音员语速都非常快。但我们应该讲究提速的技巧,否则便会“语”速则不达。当前盲目提速造成新闻播报中有几种弊病:有的播音员平均压缩音节,声韵含混,语音清晰度明显降低;为了提速有的播音员播报新闻时,发音动程减小,发音部位前移形成唇齿间发音的小气音色;还有的过快的速度使语流的自然曲线受损,或蹦字或语流高架,严重地影响着语意的表达;心理和机体的紧张感造成气息的下意识上提和僵化,使整体语气躁动,影响了语言的自如顺畅。
播报提速的“度”是受人的听觉反应、思维反应的客观极限制约的,在其允许范围内讲究快的技巧,使信息量尽可能加大也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多的传递信息,提高语速呢?一般来讲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在整体内容的宏观控制和驱动下少停多连,用语气的转折和错落(而不用停顿)来鲜明语意、区分层次是提速的有效方法。再者,调大整体结构和语句内部的疏密对比,也就是说大胆带过次要或重复的部分,而伸展、加强重要部分,也是提速的好方法。
到底我们播报新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速?是快好还是慢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云南新闻》,经过多年的实践,多人的探索,本人认为应该在每分钟280字左右。主要原因:(1)由受众群的特定性所决定。观看《云南新闻》的多为老年朋友和县市的一些基层干部,他们对稿件内容的清晰度要求相对较高。(2)稿件内容决定了云南新闻的播讲速度,云南新闻的内容多为时政新闻,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士气、弘扬主旋律的正面报道为主,故而不宜太快。(3)写作方法决定云南新闻的语速。时政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书面用语多,长句多,术语多,如果语速过快往往使人不知所云。
但如今的时政新闻与以往的又有所不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故而播报云南新闻的速度一定要张弛有度。这一点直接关系着宣传效果好坏。
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不同,我台的《都市条形码》和《民生关注》以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而得到广泛关注,节目的定位和收视群以及内容决定着播报的语速应比时政新闻稍快,应该在每分钟300字以上。
二 语气在时政新闻的播报中地位非常重要
语气的问题曾被多次提起,在专业书籍中也是阐述的重点。在此我们不再赘述。但在工作中最易被忽视被遗忘的就是语气问题。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赵普以其良好的形象和适度的点评受到了一致好评,这与他多年来从事新闻播报,有着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播音技巧密不可分。这其中语气的运用发自肺腑,真诚而关切,丝毫不做作,使人能够感受到他的关怀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相反,以质疑、反映问题深刻见长的白岩松老师,依然故我,那一成不变的带有怀疑色彩的语气使人听了很不舒服,甚至讨厌。柴静平白的陈述、客观冷静的语气使本来非常感人的事迹逊色很多,相信如果换成那些语言功底更深的播音员来做这些节目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语气把握不好轻则使人听了不舒服,重则使人反感或表情达意不充分甚至错误。
三 时政新闻的播报还要注意音高问题
音色、音高、音量、音长是声音的四个物理属性,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有中音音色,也有的人声音整体偏高,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使人听起来更加亲切自然,播音员的音色越来越浑厚,许多播音员为了“贴近群众”,刻意模仿,压低声音,这种做法要不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运用比较自如的声音,做到气通、喉松、声实就行,练声只能美化我们的声音而不可能彻底改变。紧张做作的声音是不存在美感的。声音的高低应顺其自然切忌模仿。在这里还要注意两个人在对播时,一定要与自己搭档的配合,在可控制的声区内尽量与搭档的声音和谐相容,不应为了卖弄自己的声音或不顾不注意搭档的音调,各唱各的,就像音乐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在c大调上另一个在d小调上,这样使人听起来很不和谐。音高的问题虽说很小,但却直接影响我们的播音质量。
四 长口播的播读方法
1.不要紧张,稳定的心态是播好长口播的关键
将长口播分解成片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有一个马拉松冠军说,他从来不去想终点,他只是在想下一个目标,因为比赛前他总是踏勘一遍路线,将比赛分成很多个赛段,跑完一个赛段再跑下一个赛段。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比赛的路程有那么长了。播长口播就像跑马拉松,急躁和求快是出错的根源。
2.自然的气息是播长口播的基础
很多播音员播不好长口播,关键是没调整好气息。任何人说话时无论语速多快内容多少都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关键在于说话时我们不去考虑气息。气息是自然的、流动的。贪一口气念了多少个字和吸气太深,对念好长口播是非常不利的。
3.对稿件的理解是播好的前提
在工作中由于有的同志不理解稿件,或备稿不充分,都会出现断句、重音不正确、语义不清的现象。长口播尤其需要对稿件的理解,否则不出错倒是奇迹了。
围绕一个主要任务: 以深度提升引导力
同志在六中全会上将“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提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的高度,提到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考验”的高度,使之成为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
《解放日报》必须在坚持正确导向前提下,率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自觉地用“引导力”标准推动并检验各项工作,在体现舆论引导能力的六个方面―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当好排头兵、领头羊。
一、“以深度提升引导力”是党报的必然选择。
在舆论学中,引导力可以提炼为三个要素:公众、议题、共同意见。围绕这三个要素,有三个途径可以提升舆论引导力。其一,争取更多数量的受众(即发行量);其二,主导议题的设置(即所谓话语权);其三,影响共同意见。
前两种引导力竞争,党报都有先天局限:党报当然要确保一定规模发行量,但不是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而且事实上也难和市场化都市类媒体比拼发行量;党报当然要主导主流舆论的议题设置,但顾忌多、限制广,在这方面总体较弱,尤其和网络媒体相比空间有限。
第三种途径(影响共同意见)的竞争,则又可分为两种形式,或诉诸感性,或诉诸理性。党报当然要追求入情入理,但不能煽情、滥情;提供正确而深刻的见解和观点,党报责无旁贷。由此可见,体现权威、责任和公信力的“深度”,正是党报舆论引导力的核心体现,也是党报在引导力竞争上的主战场。
深度首先是一种报道样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越来越成为纸质媒体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主战武器。
而随着深度报道的深入开展,深度更加是一种态度,它衡量的是我们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度。
二、“以深度提升引导力”是主要任务
1. 追求深刻内容。党报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僵化,以及“无过就是功”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党报的垢病。提供深度和优质的内容,是党报工作的核心。
2. 体现深情服务。作为一张大报,必须要有对于我们时代广泛而有深度的介入。要加强与受众、信源和客户的交流互动,比如让记者编辑走进大学,让优秀报道“走”出版面,请社会公众走近报社,请名家名人走向讲坛。
3. 坚持深度挖掘。实现“三贴近”,前提就是“三深入”。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报的优良传统,是党报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报引导力的源泉。
4. 致力生动讲述。“春风化雨”取代了“疾风骤雨”,“理直气和”取代了“理直气壮”,“还原感性”取代了“宏大叙事”,一场我们党新闻史上的深刻变化正在悄然莅临。我们的文风要改“手势”,版面要“变脸”。
5. 依靠深度动员。要深度激励人力资源,激活采编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事业激情,尽管难以做到人人满意、事事满意,但关键是要氛围公正,机会均等,舞台开放。
6. 走向深度融合。“读者参与”是报人长期追求的目标,也许只有在网络时代,读者参与才真正有了更广泛的基础和可能,因此,报网互动是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起始点。
7. 达到深度满意。就是得到上级、读者、广告客户和公众的深度认可。
打造两条品牌线:以品牌巩固引导力
要实现“以深度提升引导力”的任务,就必须以打造品牌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经过多年建设和积淀,也经过去年以来对时政新闻品牌的新探索,《解放日报》的品牌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倾力打造两条品牌线,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成效用时政新闻和理论文化两条品牌线固定下来。
一、“以深度提升引导力”以品牌为抓手
1. 栏目品牌是舆论 “气场” 的容器。
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必然体现在它的“气场”,就是“鼓舞人心、激励人心、启迪人心的精神力量”。气难聚而易散,这种来之不易的“气场”,怎样才能不昙花一现?我们认为,品牌是最好的容器。
2. 栏目品牌是“速读时代”的“路标”。
媒体品牌是吸引阅读、巩固阅读的有效途径。有人说,今天我们已经进入“速读时代”,能够在读者手里停留20分钟的就是好报纸。《解放日报》每天16个版,平均下来每个版也就不到100秒钟。抓住这几十秒,吸引阅读,留住阅读,需要一个“路标”,而承担这个职责的,往往是那些读者熟悉、具有较高认知度和认同感的品牌栏目。
3. 栏目品牌是党报总品牌的支撑。
媒体品牌是从“总品牌”和“分品牌”两个层面展现出来的。比如,《解放日报》是总品牌,而报纸栏目中的“解放论坛”、“朝花”就是分品牌。有种观点认为,要真正形成一个媒体品牌(总品牌),起码要有3个栏目品牌(分品牌)支撑。
二、党报的第一条品牌线是时政新闻
在时政新闻这个新闻宣传的正面战场上,深度报道的样式和对报道深度的追求就是传统媒体无可替代的强项,其体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更是党报无可替代的优势。而目前全国党报品牌栏目大多集中在言论和副刊领域,形成时政新闻类品牌是提升引导力的当务之急。《解放日报》应该穷数年之功,在时政新闻报道领域围绕深度报道塑造新品牌,打造时政新闻品牌线,形成“解放系列”―《解放调查》《解放分析》《解放监督》和《解放论坛》。
三、党报的另一条品牌线是理论文化品牌线
长期以来,《解放日报》在思想理论文化领域拥有雄厚的品牌实力,形成了包括《朝花》《解放周末》《观点》以及“读者出题 专家解答”等在内的品牌系列。今年,这条品牌线要保持特色,发展优势,在传承中培育新增长点。
1. 《朝花》是历史悠久的文艺副刊类品牌。要广交名家,推崇精品,深化文章内涵,以更隽永的风格展现时代精神特质。要加强杂文的组稿,发挥党报杂文的影响力。
2. 《解放周末》是影响日益广泛的文化类品牌。要坚守定位,彰显人文特色,更加注重新闻含量、文化含量、思想含量;要“吸引力”为先,努力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3. 《观点》是近年成长起来的颇具个性和影响的思想评论类品牌。要继续保持朝气和锐气,充实底气,更加大气;要紧跟新闻、围绕主线,力争第一时间体现深度引导;要着眼于提升党报对网络舆论场的引导力,今年在经过深入思考筹划后,将推出“网上热点,党报声音”新栏目,探索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联互动。
4. 《读者出题 专家解答》继续着眼于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对接读者需求,深化品牌影响力。要进一步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扩大读者参与面;可请专家学者走到读者和群众中去,进一步体现党报理论宣传的贴近性。
建设六项机制:以制度保障引导力
要实现“打造两条品牌线”的目标,就必须以制度为保障。不能复制的成功,可称为奇迹;能够复制的成功,可称为模式。对于党报事业,一种能够传承、能够推广的方法,或许更有意义。
我们追求的深度,不完全是偶然的个别劳动创造的,而应是由严整的生产线通过集约化生产能够批量制造的。要保证深度能够批量生产、品牌能够持续维护,就要有制度,就要对党报内容生产的一些普遍性规律作出制度性安排。
今年要建设六项长效机制,为打造两条品牌线构建制度保障。
1. 深入基层机制
“办公到基层”活动在几个主要采访部门选点,继续推广。最终要求每位记者在其分工领域内选定一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在那里安上自己的“第二办公室”,每周有一定时间去“上班”;让每位报社领导和员工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在基层调查、研究、学习,真正懂国情、知民意、明形势,培育起与人民群众的真感情。同时,考核评价机制也跟进考虑,以有利于鼓励记者编辑深入基层第一线。
2. 满意度调查机制
改变办报以少数人满意为标准,要逐步建立满意度调查机制。
(1)引入“影响力指标”。比如中央权威媒体对本报报道的转载率。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解放日报》稿件被《人民日报》转载10篇,被《新华文摘》转载27篇。今年起,每半年要统计这些影响力指标,作为衡量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标准。
(2)引入专业市调。今年起,定期聘请社会专业调查机构,对党报市场表现进行客观评估。党报只有赢得市场,赢得引导舆论的市场基础,才能说是去滋养党,而不是依赖党的滋养。
3. 品牌研发机制
“解放系列”的四个品牌,每个都要成立品牌小组。每个品牌小组由一位报社领导带领,由跨部门乃至跨报刊的人员进行柔性组合。品牌小组的功能是:
研究―研讨栏目品牌的特性、规律,总结讲评有关报道;
规范―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该栏目品牌的操作要求;
培训―根据不同品牌的要求,对有关采编人员开展专门培训;
策划―进行部分选题策划,交由有关采访部门落实。
4. 工作策划机制
(1)选题招标制度。对重大题材、重要报道,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鼓励采编人员打破条线束缚,自由组合,竞标选优,提高记者“挑大梁”的积极性。今年重大宣传报道任务繁重,但这也为锻炼队伍、锻炼人才提供了难得的空间,为机制创新和调试提供了宝贵机遇。
(2)选题申报制度。记者可自报选题和课题,经过评审批准,可以请一段时间“采访假”,带着任务离开日常报道一段时间,报社保证其正常收入,以鼓励记者真正走出去、沉下去、想深刻、出精品。
(3)新闻监控制度。除了自上而下的招标和自下而上的申报,还要在报社和部门层面建立选题监控生产机制,提高报社和部门双重的选题发现力、原创力、策划力和指导力。
(4)工作计划制度。各部门每年要制定工作预案,经报社论证批准后执行,期末要进行考评。
5. 学习培训机制
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市场分化越来越专门化、媒体受众的阅读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党报和党报集团的工作人员,除了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提高专业素养,否则就会缺少敏锐性和辨别力,就会不停“晃动”,甚至还会因为说“外行话”,为受众所弃,为市场所拒。
(1)报社层面。要定期围绕品牌建设、重大报道,组织专业和专题的新闻研讨会,通过对各门类新闻题材、体裁的细化研究,使记者编辑做到心中有方向、报道有方案、版面有方略,减少和避免报道的简单化和表面化。今年,将培育各类专门性业务平台和专业性业务培训,如最近成立了“改进领导活动和重要会议报道小组”,报社领导牵头,由负责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要闻版编辑参加,定期研讨,率先探索,及时推广。
(2)部门层面。要根据各自工作业务特点和队伍建设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开展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学习培训或业务沙龙。比如新闻编辑部的每月业务练兵要坚持下去,党政部的“青年记者编辑沙龙”要开拓功能,经济部是否可以提出让每位记者编辑拜一位经济学者为师,科教部的制定《科教卫报道手册》的计划希望尽快落实,等等。
(3)个人层面。对工作几年后的年轻记者编辑,对他们遇到的“三年之痒”“五年之痒”或者说是“发展瓶颈”,今年起报社要为他们定期分析会诊,评析作品,研讨成长规划等。
6. 交流互动机制
一直以来交流互动都是提高党报深度的重要手段,是延展党报引导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方面,今年提出“高低搭配”。
(1)“高”,就是名家。高端人物,明星人物,这些通常是独家报道、独特观点的独家信源,而且在舆论引导上,通常具有较大的势能。党报应该善于借势,正面引导。
(2)“低”,就是民生。今年,要特别重视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制的生活和服务信息,成为他们须臾而不能离的生活参考。比如,要建立民生政策“自动应激机制”,及时解读重大民生政策。
就党报在社会上的舆论影响力而言,“高”和“低”都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3)形成党报和党报集团品牌活动系列。要利用市委机关报的优势,加强与各方的联动,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党报要继续开门办报,加大对交流互动的制度支持,策划组织好一批有创意有影响的活动,通过深度交流触发深度碰撞,通过真情互动激发深度思考,通过创意活动引发深度关注。比如,办好“文化讲坛”“解放经济讲坛”“和谐长三角论坛”“名医话健康”等等。这些活动能够延展党报引导力,扩大党报影响力。
今天,在某人的Blog上看到了一些关于“69圣战”和批判90后的论文。看到了网上一些评击90后与韩国人的内容新闻,我也有很多话想说。
上海世博会上举行的韩流演唱会,因门票未按原公布的数量发行,一群女孩,为了争夺购买门票去看那十几位她们梦寐以求的“哥哥”们,引发了一场踩踏事件,让我心寒的是女孩们竟然对保护她们的民警进行辱骂和殴打,是什么让民警脸上充满无奈与悲伤,是她们,是受民警保护的她们。寻找了很多关于此事的报道,各道一词,我不知道所说的是不是事情正确的经过,报道上也没有公布人员伤亡情况,我希望不会有人在这场事件中因此而丧生。
其实,我不恨全部的韩国人,我恨的只是那几位殴打了中国妇女的韩国人,与一些只会炒作的韩国媒体。一些韩国的歌星丑陋的一面已经公之于众了,为什么你们还是不顾一切的去爱捧,甚至为了几个韩国的歌星来辱骂中国的世人,被打了还要向别人道歉,我相信这一定少不了90后的姐姐妹妹们啊。祖国的花朵不应该敬爱祖国吗?有关心过时政和国内外的事吗?前突后翘的,身体是成熟了,可思想上却还是如此的幼稚。(因为女性比较好体现出话语的含义,请广大女性同志谅解)宣言个性是好事,但也要理智,不理智,就是不成熟的表现,非常幼稚,什么事都不顾后果,不顾大局,我相信一个成熟的人。绝对不会做出类似的举动,这是某人说的一句话,不是很深奥,通俗易懂,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做不到?
刚刚花了好长时间在坛上翻看一些关于90后的论文和发生的事件,我叹服了,叹了新闻上关于90后的都没有好事,甚至不堪入目,打架,抢劫,吸毒,杀人,弓虽奸……,但我更服了我也是个90后,不得不承认我也是个90后,庆幸我受过些教育,不至于大好青春在监狱里度过,不至于成为上下楼邻居饭后讨论的热点,却成为社会大众批判的群体之一(80。70后)。我替90后可怜,但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非主流,杀玛特,这些流行渐渐在90后的群体里散开,一些盲目跟风的人陷如了其境,使得80和70后的人们看来不爽,一群另类,非大众化的人,脑残,再结合一些关于90后丑事坏事不雅的新闻,人们对90后的看法和观点都一致,那就是这群人绝对有问题。真的,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承认自己就是一个90后,在这样的环境下迫使我想成为一位出众非比寻常的90后,我坚信,一个读过一百本国内外名着的人和一个读过一百本校园小说的人站在一起所显现出的底蕴和内涵会是截然不同的。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迫切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同。骨子里的不自信揣着浓浓的功利心,蒸腾出一碗腻歪歪的心灵毒药。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后果,当今社会吗?中国的教育制度吗?谁知道!~
外国媒体整天都等着中国的花朵们犯事(也不例外70。80后的人),好去抄作,好去损中国,不论是谁,做好自己的本分,所以的所以,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有点成绩就最好,没有也别给社会添乱,这样就很好了。
写这些是因为看了有关韩国与中国太多的新闻,始终是在韩国明星上引发的,不管怎样,哈韩也好,哈日也好,哈台湾也好,给中国丢脸的话就回家哈你爸条热狗去。
求真务实 克难攻坚 力推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时期科学发展张增顺 (8)
着眼当前 谋划未来 努力实现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常吉 (11)
立足文化 依托科技 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田海明 (14)
数字出版,我们共同的关注迎春 子乐 (16)
编辑要有“站位”意识——《谈美书简》编辑历程的启示郝铭鉴 (36)
立项带动研发,策划提升绩效——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集成方案”迟宝东 胡彦博 靳灵芝 (45)
文科学术论文摘要的正确写法杨海文 (49)
大照片小照片运用实例任悦 (53)
学术期刊封面封底信息翻译刍议王栋 (56)
浅谈学术论文鉴审中的学术交流朱大明 (60)
浅析网络时代电视新闻选题策划与内容选择——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为例李宇 (63)
对跨媒体合作的思考——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跨媒体合作为例钟慧丽 (67)
略议3G网站的媒体特征与受众本位的编辑策略韩冰 (71)
浅论编辑的情怀、理念与追求朱法元 (79)
浅谈图书编校质量审读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李红 倪春梅 (82)
找回工作中的真实马学海 (93)
中国成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思考柯维 (4)
加强总编辑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必然要求李朋义 (7)
与时俱进,履行职责,做好总编辑工作——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高峰论坛综述仁文 (10)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6)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工作总结会议暨人事处长培训在宁波举行仁文 (75)
企鹅出版集团调整全球业务经营架构王艾 (88)
整合媒介资源,促进媒体发展——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陆莹吟春 (17)
关于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吴平 (22)
编辑主体意识及其强化辨正吴有定 (25)
浅谈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蔡雯 (29)
《选题论》再版琐言赵航 (33)
知音共赏、优化升华的主导方——《方舆胜览》部分编辑文件分析熊国祯 (36)
不朽的大师 永恒的传奇——复旦版《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出版札记贺圣遂 (39)
策划出版“清华版工程硕士系列教材”有感宫力 蔡心奕 (44)
浅谈外语学科学术著作出版孙玉 (46)
选题工作的方略与选题论证的工具杨九诠 (49)
浅议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的五个方面——以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作品为例王宇 (55)
收视行为“碎片化”背景下省级卫视的编排思路岳广鹏 (59)
浅析个人博客助力图书营销的几种方式——以部分畅销书作家的新浪博客为例王立平 李军蓓 (63)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蒋玮 (69)
图书出版流程质控链的建立与实施齐学进 周晓洲 (71)
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参考答案(2009年) (76)
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答题情况分析魏运华 潘正安 李红 (79)
永远的情结张小平 (83)
啊,我那可爱的“红气球”瓜田 (85)
那浓得化不开的情谊——访尼泊尔编辑家协会散记周百义 (86)
浅谈互联网时代青年编辑必备的职业素养萧潇 (89)
《咬文嚼字》批评的特色与意义陈信凌 熊婧婧 (92)
从中国走向世界:我国科技出版的发展之路——评《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谢新洲 (95)
关于出版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的几点思考柳建尧 (4)
商务印书馆对促进国际出版文化交流的贡献杨德炎 (7)
关于编辑创造力的思考贺圣遂 (11)
老树新枝林正茂——访江西教育期刊社社长、总编辑贺林香岑边 (16)
论编辑风格的形成周蔚华 吴燕 (24)
论编辑活动的普遍属性马瑞洁 (27)
精心策划 全程参与——以《我的事业是父亲》为例潘炜 (34)
做好高职教材编辑策划工作的思考郭慧珍 (38)
执行政策法规,做好医学选题策划——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双效选题为例郭向晖 (41)
《重庆商报》的创新发展之路刘建春 (45)
彰显档案魅力 满足文化需求——以《中国档案报》副刊《档案大观》为例屈建军 (47)
编导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孙玉双 赵越 (50)
本土化:广东南方少儿频道的制胜策略张瑞红 (55)
2009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中级)试题参考答案 (58)
旁搜远绍 持之有故——评章宏伟《故宫问学》徐柏容 (64)
我们用什么来续写文明——兼评《出版六十年编辑的故事》胡守文 (67)
海伦·斯诺与她的中国作品王芳 (70)
中国编辑学会第14届国际出版学术会在南京召开 (69)
中国编辑学会第14届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95)
首届网络编辑与网络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仁文 (96)
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的历史贡献及研究价值卢培钊 (74)
高艳华与《五四飞鸿》董延梅 (77)
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邹韬奋报刊编辑思想的核心及其时代意义袁新洁 (80)
编辑何以为“大”蒋子龙 (85)
是回忆录,更是启示录——喻建章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编余札记张国功 (88)
我的爱与怕 张利 (93)
回顾与展望——坚定信念,振奋精神 确保新闻出版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柳斌杰 (4)
探寻新规律 迎接新挑战——中国广播2009发展展望王求 (6)
创新经营 发展报业尹明华 (8)
推进三个创新,实现新的跨越彭波 (10)
2009年互联网业可能出现的迹象吴徵 (11)
全国新闻出版(版权)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童文 (5)
、新闻出版总署、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向黄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童文 (16)
传播动态 引领研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举行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齐蓉 (34)
敬告读者、作者 (55)
第二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子乐 (59)
第四届全国电子与网络编辑年会在洛阳召开陈少华 (9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转变观念,促进发展刘杲 (12)
编辑的使命——由两本再版书谈起李春林 (14)
改革开放30年校报编辑理念的发展创新汪保安 (17)
好书:体现着多重价值——参加“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引发的思考薛正昌 (20)
“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施歌 (22)
策划需明智 实现靠坚持——出版《现代经济辞典》的点滴体会芮从东 (25)
图书策划五个“点”熊穆葛 (29)
生活书店的“联合广告”范军 (30)
期刊编辑遏制学术腐败的审稿实用方法刘芳 易冰源 (31)
传统期刊网络化拓展的有效范式徐小敏 (35)
创意时代的期刊创意杨青 (38)
转制后少儿期刊编辑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以四川《少年时代》杂志为例史梅 (42)
社科学刊文前摘要需要规范化 (45)
弘扬文化 传承文明 开掘创新——广播评书节目制作的几点体会邹宇平 (46)
充分发挥电视评论的形象性优势李冰 周凤革 (49)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几个关键点赵琪 张芳 (52)
把握重点热点 有效引导网上舆论舒斌 杨国炜 (56)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地方报业集团网站如何提高新闻影响力邱虎 (60)
报纸编辑出版业的新跨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尝试“第二次跨越”田胜立 (64)
编辑素质与悟性修养郑一奇 (66)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F0003)
陈廷一传记文学系列 (F0004)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王一婵 (72)
解析国外期刊动作的“规模化”与“专门化”张守荣 (76)
美国杂志品牌延伸的新媒体转向罗昕 (80)
报章文体的演进与形成
其实,报章文体并非梁启超所独创,这是一种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报刊文体,这种新文体的形成有着较长的演进过程,最早大概要算中国古代文人们写的政论文章了吧。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议政的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中国文人更甚。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文人历来有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中国文坛历来洋溢着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弘大气象。于是,以“言论报国”便成了一些文人实现政治抱负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中国的政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等就是古代政论文中的名篇。后来报刊上的政论与这种传统的政论文相比,其实并没有根本区别,可以说是由其脱胎而来的。
当然,报刊政论文体从中国传统的政论文发展成为另一种独立的文体,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它始见于外国人在华出版的一些中文报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虽刊有言论稿,但均为阐发教义之作,未见有对政治时事的评说。”之后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辟有言论专栏,政治时事性很强,可说是最早重视政论的外人办的中文报刊。但作者多为外国人,他们的中文水平不高,写出来的文章词义不甚可晓,也并未引起读者的重视。此后很长时期所出版的中文报刊(包括由中国人所主编的报刊),均不设言论栏,政论也较少见。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后,才把言论列为必备的内容,开报纸重视言论之风。此后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纸《字林沪报》、《新闻报》等均仿效,一时蔚为风气”。这些外报对推动这种政论文体的成长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这些报纸曾经发表过相当数量的评论时政、鼓吹改革的文章,其中也有若干颇具见解的佳作。这些文章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不拘一格,为适应不同读者的文化水平,文字较浅显通达。少见雕琢。政论文体的若干特色在这里已初见端倪。中国报刊上的最初的政论文体就是在这些报纸上产生的。”
遗憾的是,报刊政论文体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报纸,“它们所刊的论说大多为应景之作和一些无关宏旨、格调平庸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对当时影响较大的八股文、桐城派古文有所突破,但这些旧传统对它的束缚仍然存在”,在盈利的目标驱使下,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不会太顺利。而真正推动报刊政论文体向前发展的是国人自办的报刊,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王韬的《循环日报》,王韬本人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报刊政论家。他不仅在实践中为报刊政论文体的改革作出了榜样,同时也对这种文体的写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原则。他在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上功不可没。可是,由于受所处时代及真正的政论文体起步较晚等原因的局限,王韬的政论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被束缚的痕迹。真正对报刊政论在理论及实践上有全面发展并且使之成为一种成熟形态的人,是梁启超。
梁启超与“时务体”
梁启超主笔《时务报》时期,虽很年轻,却早已是“康、梁”并称、名闻全国了,尤其是他的那些以骈散合一、笔端带有丰富感情的文字写成的政论文体――“时务体”,更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就有梁启超的《论报刊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自序》两篇文章,他独具一格的酣畅淋漓的新文体令读者耳目一新。前者是梁启超作为主笔登上中国文坛的一个开场白,他摒弃了一切陈旧的文章做法,开篇即开门见山地写道:
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则陋。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语言不通,故闽粤之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
梁启超开篇的这些“通塞”之论,实在是留给后人的至理名言,同时,也是他“时务体”的典范之作。而另一名篇《变法通议》,则更是将他的“时务体”展现得淋漓尽致。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乌,飞鱼飞龟,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藉日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文中所展示的“变”、地球之形成及人类万物之进化,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还是极为新鲜的,梁启超以他独有的语言生动地将这一幅幅画面展示给读者。因此接受这天下之公理,一般民众并不艰难。梁启超的文字热情洋溢,气势磅礴,给国人以极大的震动。《时务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销量已突破一万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一时间,“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更有对梁启超的文章评价之高如此者,恐无人能及:
雷鸣潮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魂,时或哀感曼呜,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惟有梁启超之文如此耳!
如此看来,报章文体在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时,已是颇具规模了,成为公认的维新派诸报刊的文章魁首。之后。梁启超还经历了《清议报》的过渡,但真正代表其成熟文风的,则是《新民丛报》了。
梁启超与“新民体”
《新民丛报》的创刊,把梁启超推上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无人能及的巅峰。相隔不到一年,较之于《清议报》上的文章,梁启超的笔下显得从容多了,“大概是从日本人的诸多翻译中汲取了不少新的知识,由人类而环球,由环球而中国,由兴衰而民族,由民族而英雄,总之写的是属于世界的人类文明史的兴衰之别、‘新民之道’”。
自世界初有人类以迄今日,国于环球上者何啻千万,问其岿然今存,能在五大洲地图占一颜色者,几何乎?日百十而已矣。此百十国中,其能屹然强立,有左右世界之力,将来可以战胜于天演界者,几何乎?日四五而已矣。……
《新民丛报》的大部分文章都出自梁启超之手,他的文字华美犀利,文风恣肆,笔锋饱含感情。流亡生活不仅没有使他步入颓废,相反以其知识的广博、新颖及笔力的雄健和推论的严密,联想的奇妙而使众多的年轻人倾倒。他无可争议地成了中国“言论界之骄子”。难怪黄遵宪在《致饮冰室主人书》中赞叹道:“《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黄遵宪还认为,中国几十家报纸,“无一非助公之舌战,拾公之牙慧”。至少。从形式到议论,中国的报章因之而“大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