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工企业年底总结

化工企业年底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1 14:0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工企业年底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工企业年底总结

篇(1)

一、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煤化工业综合实力增强,行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围绕煤炭加工利用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已有100多项,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国家五大示范工程都落户内蒙古。截至2014年,全区已形成142万吨煤制油、106万吨煤制烯烃、642万吨煤制甲醇、40万吨煤制乙二醇、17.3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得益于大批现代煤化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及产能的不断扩大,内蒙古化学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4年,内蒙古化学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553.75亿元,占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3.6%,较2010年提升了4.2个百分点。

(二)基础现代煤化工企业建成投产较多,高端项目产能产量领跑全国内蒙古目前建成投产的现代煤化工企业23户。从行业门类看,煤制甲醇因工艺流程简单、投资收益明显、技术运用成熟、原料门槛较低等优势,企业和资本投资热情高涨,建成投产企业最多。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等项目目前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进入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运行阶段,由于项目投资高,风险大,还需要在示范工程投产后,稳定运行一个时期,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技术的可靠性、确定资源消耗指标、考核经济效益,再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所以全区乃至全国建成投产企业数相对较少,目前我区这些建成项目实现的产能、产量在全国该行业均占较大比重。详见表1。

(三)煤化工业产品繁多,不同行业发展形势及创税能力大相径庭煤化工产业链长,处于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产品发展形势截然不同。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份额大等具有产品定价权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创税能力较强,特别是煤制油因为征收消费税的政策性影响,创税能力最强。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等产品层次低、市场饱和,企业发展空间和创税能力相对较小。

(四)现代煤化工税收贡献持续较快增长,对全区税收总体影响不显著2010年至2014年,现代煤化工业销售额年均增长79.5%,实现国税税收年均增长75.7%。但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项目投资规模、固定资产一次性抵扣金额较大,另外,大部分项目在前期正式投产运行后陆续开始推进二期、三期项目,使得后期项目的进项税额抵扣前期项目的销项税额,以此类推循环抵扣导致增值税实现税款周期进一步延长,项目投产后短期之内几乎不能实现增值税。目前建成投产项目实现国税税收总量较小,占全区国税税收比重仅为1.7%,对全区税收总体影响不显著。

(五)煤制油企业是现代煤化工税收主力军,鄂尔多斯市为现代煤化工业集中区分行业看,煤制油企业目前仍是全区现代煤化工业税收主力军。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受征收消费税政策影响,全区2户煤制油企业入库国税税收53.1亿元,在全区现代煤化工业税收总量的平均贡献率达65%,其中消费税税收贡献率为35%。分地区看,现代煤化工业分布在9个盟市,目前在建和建成产能及税收高度集中在煤炭主产区鄂尔多斯市,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其现代煤化工业的全区税收贡献达到78%以上。

二、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煤炭资源富集,基础化工产品产能产量大,现代煤化工业发展基础盈实内蒙古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到7413.9亿吨,煤炭远景储量约1.2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4%左右,居全国第一位,而且煤种齐全,西部鄂尔多斯区域的煤质适用于各种煤气化技术,东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褐煤含水量高,适合就地转化加工。2014年内蒙古原煤产量9.8亿吨,在保障国家煤炭外调需求前提下,有条件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清洁能源输出。另外,内蒙古紧邻京津冀经济圈,毗邻东北三省,是距离出海口较近的资源大区,运输成本较低,销售空间大。丰富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地域优势为我区发展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夯实了基础。

(二)大型高端项目建成投产,煤化工行业有望厚积薄发按2014年底我区已经形成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和单位煤化工产品创税能力测算,如果2014年底全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全部释放、在建和刚建成投产的项目固定资产抵扣期(现代煤化工项目固定资产抵扣期在不考虑扩建项目增加进项税的情况下,大约为建成投产后3-5年)结束后,现代煤化工业每年可实现国税税收约49.6亿元。在此基础上考虑每年增加煤炭当地转化4234万吨,根据近5年煤炭开采洗选业平均国税税负测算,区内就地转化用于现代煤化工煤炭每年可实现国税税收12亿元。综合以上测算结果,2014年底我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全部释放,固定资产抵扣期结束后,理论上每年实现国税税收61.6亿元。在我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既有产能基础上,近两年来,280亿立方米煤制气、300万吨煤制烯烃、200万吨煤制乙二醇、7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得国家“路条”,这些项目投产后,煤化工产业将衍生出百余种产品,附加值将以乘数效应增长,将对内蒙古经济税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势必将成为内蒙古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未来五年内蒙古颇具潜力的新增税源。

(三)外部不利影响加剧,内部结构调整不易外部需求增长乏力,市场竞争优势降低。化工行业是一个严重依赖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市场难以喂养成长中的化工行业。另外,据测算,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的原油价格体系下,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品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随着油价的下降,煤化工行业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由于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暴跌,石油化工产品因成本大幅减少,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对煤化工产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产品同质化和成本优势消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现代煤化工行业的稳定发展。产业链短,利润空间受限。煤化工具有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深加工附加值高的特征,随着产业链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转移,经济效益逐渐放大。以久泰能源集团100万吨煤制甲醇为例,就目前市场价格条件生产1吨甲醇利润空间(毛利率)27%,二期7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后,生产1吨烯烃毛利率可达45%。但是从整体上看,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能源化工多,精细化工少,初级原料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多,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延伸配套产业发展不足,尚未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积聚、带动、辐射作用尚不明显,经济税收效益没有完全发挥。

(四)要素制约日渐加剧,企业规模化发展受限水资源要素制约持续影响项目推进。资料显示,煤化工是高耗水产业,而内蒙古是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地区之一。目前我区建成投产的现代煤化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该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年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建成项目用水大多数取自黄河水。鄂尔多斯市投资10亿元以上的30个项目就急需落实3亿立方米的用水量,而该地区可置换的工业用水指标仅为1.3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缺乏影响了一批重点项目的推进。资金紧张是制约企业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央及地方政府一再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担心经济下行、企业偿还能力不足导致坏账增加的预期,使得贷款投向私营企业的意愿下降。企业融资困难,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资金缺乏,导致部分煤化工企业错失抢占精细化工产品市场最佳时机,甚至影响了已投产项目的正常运行。能耗要素面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双重挑战。煤化工行业是耗能大户,同时又是“三废”的高产出行业,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行业发展颇具争议,能耗和污染是舆论高压的软肋。对企业排污的监督和整治力度的逐年加大,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煤化工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内蒙古煤化工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园区化、基地化原则,兼顾市场、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布局煤化工业发展一是统一规划项目审批建设,以各类煤化工产品对煤质的要求不同合理布局东西部区煤化工项目。我区东部区与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相比水资源、纳污水体相对丰富,但东部区煤炭资源以低质的褐煤为主,在项目引进审批过程中,要引导技术成熟、对煤质要求低的煤化工项目向东部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区域分工、优化空间布局、释放发展潜力;二是集中规划煤化工园区、企业建设,统筹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集中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设备、引水管道的铺设、单户企业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等成本均较大,因此,同一旗县区尽量集中规划煤化工园区,如将煤化工企业建设在煤矿周边,在降低煤炭输送成本的同时可以实现煤矿废水综合再利用,避免园区过多、煤化工企业过于分散,不利于降低供水和污水处理成本;三是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建立科学的招商评价指标体系。建议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优先考虑引进创税能力强、收益快、附加值高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注重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注意留住税源。

(二)坚持走项目大型化、产品高端化、能效最优化的发展之路一是调整优化煤化工产业规模,调大总量、做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投产的16万吨煤制油项目2014年现场标定显示,项目投资强度为1.74亿/万吨油,以2015年4月的原料煤、燃料煤和油品市场平均价格计算,企业年产各类油品达18万吨才可以实现盈利。煤化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可以降低单位产品专利技术使用费、人员技术培训费等一系列生产成本。因此坚持煤化工项目大型化的方针,这是煤化工项目降本增效、增强经济性的必要条件;二是突出精深加工,发展高端煤化工产品。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促进产业集群配套协作,形成持续的产业联动效应;三是加快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尽快在专用设备、成套设备和重大装备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东部地区的运输通道和物流产业建设。四是引进和建设“三废”处理企业。集中处理和排放现代煤化工园区内的“三废”,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篇(2)

Abstract: Since carrying out objective management from 2012, Shenmu Coal-Chemical Industry Company has achieved good accomplishment in all work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company's objective plan, a lot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are done to find the practical plan.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键词: 目标;管理;计划责任书

Key words: objective;management;plan liability docu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167-02

0 引言

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的宗旨和目标有着重要的关系。一个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好企业,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所处的行业和经营的范围固然重要,但是更主要的共同点还是它们都有着非常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目标管理就是其中之一。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目标管理起源于2011年下半年,到现在基本上已满两年多。下面我就我们在目标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进行交流与探讨。

1 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概况

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隶属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6亿元,经营范围涉及煤化工及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及销售;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轻质化煤焦油、兰炭、电石、发电、供热、煤化工技术研发、转让及技术服务等。几年来,按照“投资、合作、监管、协调、发展”的职能定位,以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为己任,公司上下同心协力,全体股东共谋发展,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天元公司、能源公司、富油公司、电化公司、泰和公司及上海胜邦等六家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近90亿元。在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的2012年全国化工企业500强排名榜中,位居149名。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年产兰炭455万吨,电石80万吨,煤焦油32万吨和年处理煤焦油62万吨、生产燃料油47万吨以及发电装机475MW的综合生产能力。另外还有榆神清水工业园区3000万吨粉煤干馏大型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年就地转化煤炭3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2 企业目标管理上的经验和做法

2.1 目标管理的经验

2.1.1 目标的制定 第一步,在每年的11月份,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开始着手制定下一年的目标任务。由公司企业管理部牵头对机关各部门,所属各单位的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经营、财务、供应、销售、人力资源,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一年来企业整体总结报告,通过认真分析企业发展环境,找出对企业当前发展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在对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下一年度的总目标,总目标应包含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各类目标应以量化指标为主。

第二步,开始广泛的讨论和修改。在总目标初步确定以后,总经理一般都会召集每个相关部门逐个进行讨论。首先,生产部门针对生产目标任务先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公司各种产品产能情况进行;当年年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工艺、设备存在的问题;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对生产的影响;生产操作人员的素质对生产的影响;建设项目对生产的影响等等。其次,对财务部门提出年度资金预算方案进行研究,对于所需资金来源,提出的筹资方案,对方案要求其进行说明。对资金分配和使用问题,包括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研发资金,安全费用,办公费用等方面与相关部门进行共同研究。对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在财务保障方面给予支持,对筹资和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措施。接下来,各个部门再根据分工,将各自领域的情况进行说明,公司各副总经理对分管业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总经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通过几次这样不断地讨论和修正,最终形成公司年度目标。公司目标最后以《XX年度计划责任书》形式下发给各单位和各部门。

第三步,是目标的分解和落实过程。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目标,结合本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对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例如根据年度经营指标,生产管理部门首先要统筹年度生产工作,协调好生产装置、人员、原料、电力、用水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在征求销售部门对市场的预测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把各个产品的产量落实到各个季度和月份。接下来,制定各项保证措施是基础。针对生产装置问题,制定检修计划和方案,确保装置完好,不影响任务完成。在安全方面提出隐患治理方案,落实安全措施。与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组织落实新项目生产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新项目对生产的支撑作用。

2.1.2 目标的执行阶段 目标的执行是我们公司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把目标管理比作一棵大树,目标的制定阶段就是大树的根,那么目标的执行阶段就是大树的主干。这个阶段我们要充分发挥管理的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和调整功能。公司总经理主要是宏观领导,更多的是在思路上指导。副总经理各司其职,根据分工不同,在管理上注重横向协调和工作方法的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则更注重具体工作上的组织和落实,处理具体的问题。每月末,公司计划管理部门对上月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各部门对照每月计划,查找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通过专项检查和各种形式的专题会研究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是偶然的因素,主要查找平常工作上不到位,不细致的地方进行改正。对于是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根据职责和分工不同,报告到相关部门,直至总经理和董事长。如果在目标执行过程中,企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原来制定的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客观条件,公司决策层应该进行研究并对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

2.1.3 目标绩效考核 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是目标管理的必要手段和保障。每个月末,公司企业管理部门都要根据各单位的月度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前,各单位将本月工作完成情况总结以书面形式报送到公司绩效考核小组,对目标完成的结果进行汇报,哪些完成了,哪些未完成,原因是什么都要说明。对于未完成的,计划在以后什么时间完成,不能完成的,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等。最后,绩效考核小组拿出考核意见,报送总经理批准执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绩效考核时,激励的手段应该科学有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兼顾。要多运用正激励,否则就会使员工积极性受挫。②对于定性目标的考核,由于缺乏量化指标,应以实施的效果为依据。③坚持公平原则,对于各部门,各单位要一视同仁。④考核结果要及时兑现,否则影响到绩效考核的权威性。

2.2 在目标管理方面的做法 我公司在目标管理上的做法,具体表现在《年度计划责任书》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之中。《年度计划责任书》共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公司总体工作概要,包括了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年度重点工作,部门经费分配和使用,基本工作流程,月度绩效考核资料交送一览表和月报年报填报时间和项目一览表等七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部室工作职责及计划,主要是明确每个部室工作职责、年度要点及要求等。第三部分工作绩效考核纲要,包括综合绩效奖、安全奖、季度奖和创新奖的设置目的和计算办法及发放原则等。下面是我公司《2013年计划责任书》规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实例。

2.2.1 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煤炭分质利用和发展精细化工为方向,按照“目标同向、理念统一、技术支撑、成本领先、价值提升”的整体思路,突出效率优先,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企业管控,提升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走出一条神木煤化工特色之路,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2.2.2 2013年重点工作 ①突出管理创新,健全管控体系,形成特色管控模式。②突出营销龙头地位,以销售带动产业。③突出抓好投资与重点项目建设,建设绿色环保煤化工企业。④突出科技创新,增强公司技术创新活力。⑤突出效率优先,开展“两化”管理,促进安全环保生产。⑥突出管理升级,深入开展对标管理和信息化建设。⑦突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⑧突出作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3 我公司推行目标管理取得的成绩

自从2012年开始推行目标管理以来,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有了显著提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取得骄人业绩。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实现利润5.9亿元,在中国化工500强2011年的376位跃升到149位。项目建设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在2010年就开工建设的两个项目,一改原来进展缓慢的不利局面,到了2012年底已经基本建成。安全生产保持了零事故,零伤亡的好成绩,获得集团公司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还有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也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我公司在推行目标管理两年以来,各项管理工作在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由于各级管理者在企业所处的地位和分工不同,造成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存在考虑自身和小集团利益往往是目标被认为太高或压低。二是在执行过程中有短期行为,而忽视长期目标。由于考核的原因,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利益不受损失,对资源的利用过度,造成可持续性不强。三是偏重于操作,过分追求量化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目标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四是目标的严肃性和灵活性在执行过程中不好把握。如在执行过程中,客观环境发生变化,造成实现目标困难,进行调整又怕影响计划严肃性,而不进行调整又会挫伤大家积极性。五是公司体制原因造成各部门权责不对称,制约了对目标的管控能力等。

5 结束语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虽在我公司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对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公司管理层也相当重视。为此,公司办了管理人员研修班,邀请了西北大学高级管理培训中心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还准备邀请专家对公司治理和管控体制进行研究和改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公司的目标管理模式一定会更加科学和合理,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臧有良,暴丽艳,林冬辉,褚英敏等.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安全 生产 评价体系

一、我国安全评价体系现状

1.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与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很大,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在很多地区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三方面:一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差异大,他们并不是安全评估人员,为了从业去考资格证,很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专业的安全评价从业人员又缺乏企业生产条件的安全评价现场经验,用理论去指导实际,难以落实,导致理论和实际生产经验脱节,安全评价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二是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安全评价法律或法规对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三是由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安全评价标准的滞后,需要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国家制定的安全评价标准中并没有规定,这就使很多企业存在着监管的空白。

2.新的安全评价方法,逐步得到应用。在我国很多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和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方法做出研究,并对很多行业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在高危行业如:危险化学品生产、非煤矿山、煤矿等行业,做出了安全评价技术规范性指导,有《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煤矿安全评价导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等,目前这些安全评价规则已被广泛应用。

3.安全评价机构及其从业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国家的重视,安全评价机构及其从业技术人员数量快速增长,据调查,截止2010年底,获得国家级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为710家,其相关的参加全国考试并取得从业资格的在2万人以上,经过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培训人员在5万人以上,安全评价从业人员的队伍已形成规模,安全评价涉猎的行业已包括非煤矿山、煤矿、建筑、采油、冶金、危险化学品等等各个行业,并且这些行业里不少具有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已参与到安全评价工作中,使得安全评价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安全评价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正逐步完善。安全评价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到相关的具体安全生产条例的施行,都标志着安全评价体系在法律层面上正逐步完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安全评价技术规范性指导文件,如《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煤矿安全评价导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等。

二、从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着手完善安全评价体系

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对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事高危行业的一线员工要通过与本工种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及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取得上岗安全资格证书。安全评价的全过程应当有企业的安全技术干部、企业领导参加,带领全体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在生产岗位上组织自查,并形成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三、强化安全监管部门规范安全评价行为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执行的主体。目前,各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不规范,人员配置不合理,安全监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均衡,使我们现在的监察工作不到位。要抓紧完善全国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必须确立安全生产执法主体的地位,日常经费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权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评价标准实施监督管理,减少或者不遗留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对评价中介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安全评价机构业务水平。针对评价机构的评价报告加强了对评价报告的审查备案工作,及时指导,使评价报告具有指导性。

四、完善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完善安全评价标准是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完善,不管如何,最后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台,才具有效力。而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其中监管主体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及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比例未具体说明,安全评价适用的尺度不明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不明确,整改的操作流程没有明确的说明。所以应尽快做好安全生产法的配套和细化的立法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评价法规和条例,使之形成规章制度;其次,要研究制定高危行业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提高企业市场准入的标准,凡是未达到准入标准的企业均不可以从事该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违反者要加大处罚力度;最后,根据司法经验和实际操作效果进行总结,对事故频发的行业进行分析,改进其评价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五、完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

篇(4)

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消除管理长效机制,规范政府安监部门监督管理行为;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事故防范和控制能力及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发生,减少一般化学品事故的发生,确保化学品事故人员死亡人数稳中下降。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全面谋划、突出重点、把好源头、夯实基础”的工作思路,围绕“本质安全”这一主线,强化“隐患整治和项目准入”二个重点,做好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三同时”、推进标准化工作三个结合,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促使我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三、主要任务

按照《20*年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和我省《全省工矿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的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和内容,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并结合“20*行动”隐患整治情况,要有“严查、严管、严罚”的决心,结合许可证换发、安全标准化、建设项目许可等手段积极推进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依法采取处罚、责令停产整改、提请关闭的行政措施,以保证各类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确保事故隐患不回潮、不反弹。针对当前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年专项整治的主要任务为:

(一)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不断强化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条件。

(二)加强对制度化监督检查工作的规范和指导,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经常化。继续推行“事故隐患整改告示牌”挂牌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督查相结合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制度体系。在企业隐患自查基础上,由企业聘请专家,定期对企业尤其是硝化、氟化、氯化、重氮化、加氢等高危工艺的化工生产企业、剧毒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现场进行重点安全检查,帮助企业查找在生产工艺、单元操作、重点反应装置、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安监部门重在对企业自查情况的督查,对企业还存在未排查出的隐患时,视情要对企业进行处罚。

(四)督促企业加强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和化工生产技能培训工作,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安全从业资格。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危险作业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相应专业技能和知识且做到持证上岗。要督促企业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从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规范入手,发动全单位员工开展查身边隐患、“反三违”活动,使每一位员工培养成处处遵章守纪习惯,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五)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化工生产企业改造提升。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重点整治采用硝化、氟化、氯化、重氮化、加氢等高危工艺的企业,督促企业加强对工艺安全、设备设施、自动控制、应急处置、人员资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在涉及高危工艺的反应单元,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加装报警联锁装置、紧急泄压装置、紧急停车系统等安全设施。

(六)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报告真实性和符合性的督查。落实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管措施,督促评价机构其依法承担相关安全技术及报告的把关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对相关安全技术报告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机构,要视情予以通报,责令停业整改,直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七)加强化工危险作业场所、环节监管指导,防范此类事故的重复发生。在化工企业继续推广实施《浙江省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浙江省化工(科研)试验性项目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浙江省化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试行)》、《浙江省化工装置检修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和《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提纲(试行)》等技术规范,规范企业安全作业行为;进一步完善并实施重大危险源“二牌一箱”制度、事故警示牌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告示牌制度和化学品事故专项报告四项制度。

(八)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以及试生产(使用)备案工作,提高准入条件,规范审批程序。建立化工项目建设全过程安全监管跟踪机制,加强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跟踪督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九)加快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力争在20*年底前8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50%以上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十)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条件,积极做好危险化学品使用行政许可准备工作。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过程中,严把换证条件,对安全管理“滑坡”、安全条件下降等不再具备领证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坚决不予换证。根据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各地要对危险化学品主要使用企业开展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为实施危险化品使用行政许可打好基础。

(十一)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和继续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生产企业。对未持有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件的从事危险化学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并提请当地政府实施关闭。按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要求,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对整改不合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吊销相关许可证,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十二)规范自身工作,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推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自身工作的标准化,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基础数据库,规范安全监管基础台帐、行政许可工作台账、日常监督检查台帐、企业安全档案等基础台账。积极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各项统计工作。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基本素质。

四、工作安排

根据总局阶段性重点工作要求,按照属地原则,各市、县(市、区)安监部门负责本地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省部属企业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企业部署开展,所在地市安监部门负责联系和监督指导。整治工作要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以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企业自查自纠为主,安监部门履行监督职责。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

1.企业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

3.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涉及硝化、氟化、氯化、重氮化、加氢等高危工艺的化工生产企业、剧毒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要聘请专家进行重点安全检查,查找在生产工艺、单元操作、重点反应装置、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

4.企业建立安全检查记录,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台帐。

5.符合挂设事故隐患告示牌条件的、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的,按省局要求规范挂设事故隐患整改告示牌和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并落实整改或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要求企业于5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工作,并向当地安监部门上报隐患排查及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二)安监部门须完成的主要工作

按照国总局省局确定的排查治理范围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各地安监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部署对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督查工作。须完成的主要工作:

1.迅速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作出部署,要做到层层落实,督促企业尽早、认真落实隐患自查自纠工作;

2.对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开展督查。对企业自查出的隐患未制订整改计划的、隐患未排查出的以及以上工作未落实的,予以处罚;

3.查处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企业;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

4.督促企业对危险作业场所、环节安全管理,按照省局四个技术规范性文件落实安全作业措施;督促企业认真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事故隐患整改告示牌”等四项制度;

5.对涉及危险性较大工艺、设备企业开展调查,督促企业对工艺安全、设备设施、自动控制、应急处置、人员资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引导企业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加装报警联锁装置、紧急泄压装置、紧急停车系统等安全设施。

6.对危险化学品主要使用企业开展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为实施危险化品使用行政许可作好准备工作。

7.按照省局要求,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检查)相关工作制度,六类台帐和安全检查记录,加强档案管理。

8.将企业隐患自查自纠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建立台帐。6月底前,市安监部门向省局报送企业隐患自查自纠统计台帐及其他工作落实情况的阶段性总结。

9.对被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的企业,到期且整改完成后,安监部门须对企业进行整改验收。逾期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依法予以继续停产整改;对整改无望的,要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10.11月底前,市安监部门向省局报送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打击非法、行政处罚、挂牌等工作台帐及阶段性工作总结。

11.12月底前,市安监局要按照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参照“20*行动”考核办法和考核评分标准,县(市、区)的考核验收工作。

省局将在2009年1月上、中旬对各市的考核验收工作,并将考核验收情况通报全省。

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严密部署,广泛发动。

各地安监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研究部署辖区内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时间步骤,细化内容要求,严格治理标准,通过及时部署、全面动员、广泛宣传,提高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地安监部门要从本单位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安监机构和专家的作用,成立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制度,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根据“分级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区域划分,逐级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各级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的责任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全面排查,突出重点。

积极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全方位系统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要调动专家和社会中介的技术力量,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将专家技术性检查指导和安监部门监督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安全监管效果。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紧紧抓住本地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存在共性问题的隐患,要研究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对重大隐患的治理要制定方案、落实资金、明确责任人、规定期限,确保重大隐患及时得到治理。

(四)严格执法,强化职责

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对隐瞒不报、不查、不整改的,要严肃处理;对纵容、包庇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要依法依纪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不配合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及相关人员依法予以处罚;对隐患整治工作不负责、“走过场”、上报数据弄假成真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在整治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单位,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篇(5)

陶氏化学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位居世界化学工业界前列,在2013年美国500强中排名第52位。陶氏公司一直是世界上权威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公司运用“科学、技术以及人元素”的力量坚持不断改进。陶氏化学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涉及纯水、食品、药品、油漆、包装、个人护理产品、建筑、家居和汽车等众多领域。

1897年赫伯特・亨利・陶(Herbert Henry Dow)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米兰德市创建陶氏化学公司。公司最初的业务是从盐水中提取氯气,以及制造漂白粉、农用杀虫剂、氯化钙、金属镁和乙酰基水杨酸等。此后,公司不断推出二溴化乙烯、苯乙烯、溴、基纤维树脂以及聚苯乙烯树脂等众多新产品。公司发展过程中还成功地摆脱了杜邦公司的兼并企图。此后,陶氏化学一直以产品为导向,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研发出各种化工原材料出售给客户,再由客户将这些材料应用到日常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终端产品。目前,作为业界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化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文化,公司视科学技术知识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

有着近120年历史的全球化工业领先企业――陶氏化学公司一直为推动公司的整体变革而努力。公司总能在遇到不可预测的挫折时凭借“韧的战斗”逾越障碍,坚持执行清晰的战略目标。本文以2010―2013年四年期的年报资料来分析“世界500强+百年老店”陶氏化学由“沉重的肉身”返老还童的关键因素。

二、陶氏化学的财务分析

(一)业务优化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2010―2013年陶氏化学账面资产均为700亿美元左右,公司规模稳定不变。不仅总资产规模固定,而且资产结构也变化不大,固定资产净值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一直在25%上下。当然这并不代表陶氏化学发展止步不前。其实,这样的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是精心设计和安排之后的一个战略性财务决策。陶氏化学公司的战略是收缩业务范围,将重点集中在具有吸引力的增长性市场。因此资产规模的稳定是两个相反方向变化的结果。一方面,公司通过并购取得优质资源。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陶氏化学收购了费城的特殊化学品公司――罗门哈斯公司。这个并购方案耗资188亿美元,几乎占到陶氏当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是当年全球化工行业额度最高的一次交易。这场业内瞩目的并购整合也见证了全球涂料行业新航母――陶氏涂料材料业务部的诞生和蓬勃发展。该收购消息引起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投资者巴菲特的关注,并通过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公司向陶氏注资30亿美元,以9.5%的股份成了陶氏的最大股东。另一方面,公司优先考虑增长计划,积极管理业务组合,有选择地剥离非核心资产。2008年12月陶氏出售了名下一组氯相关的资产,退出长达百年、公司历史最悠久的氯相关业务。此外,公司还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的十年内逐渐剥离总量约为15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2015年前要出售资产筹集45亿到6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对冲基金巨头丹尼尔・勒布对其分拆有利可图但增长缓慢的石化业务、专注于特种材料业务的要求。

不断创新是陶氏化学公司的DNA,公司专注于“绿色”利润。从利润表上看,陶氏化学2010―2013年的收入分别为537、600、568和571亿美元,其中2011年成绩卓著,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600亿美元。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28、11和48亿美元。在相似的资产规模和营收总额的情况下,净利润水平却能大幅提升,可见公司调整战略后对业绩的影响。未来公司还将通过资本项目和成本节约等方面的工作,走低成本高科技之路,实现公司利润再上新台阶。

2010―2013年陶氏化学的四份年报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70、54、43和59亿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逐年提高,样本期间分别为41、39、41和78亿美元,其中2013年经营现金流达到创纪录的78亿美元。公司通过收购和剥离等业务组合实现巨额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的现金流,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股东回报,加大对高回报的内生增长项目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

(二)完善杠杆

2010―2013年陶氏化学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7、1.7、2.1和2.1,速动比率分别为1.2、1.2、1.3和1.4,两个指标水平都呈小幅度上升的原因是陶氏化学公司为了控制财务风险而努力降低流动负债金额和比重。在陶氏化学推行“去杠杆化”行动下,不仅流动负债下降,长期负债也快速下降。样本期间内其负债总额降低了50亿美元,所以同期其资产负债率从68%降至61%。公司通过剥离非战略性资产减少负债,盘活资产和资源,增加财务灵活性,管理产品组合,同时坚持业务优先原则,支持高利润业务的发展。

(三)安全物流

强大的营收能力也成就了公司高效的营运能力。2010―2013年,陶氏化学的存货周转率每年高达17次左右。陶氏化学要处理数量极为庞大的库存和质量监控事宜,公司每天在世界各地发出7 000余批产品,而且很多是需要特别小心处理的化学品,因此存货周转至关重要。在存货管理上,陶氏化学为了提高安全性是不惜提高成本的,公司不断改善供应链以保证安全,避免意料之外的突然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尽量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巨大财物损失,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威胁。由于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陶氏化学公司在技术和供应链安全的革新方面一直都有巨额的投资。安全、健康、环保正是陶氏化学成功的三道杀手锏,也是令其成为化学品运输市场“Super Star”的重要基石。

由于资产规模和结构稳定,营业收入持稳,所以陶氏化学公司的资产周转率都较为稳定。2010―2013年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都是每年1次,总资产周转率也均为每年0.8次的水平。

(四)绿色投资

样本期间陶氏化学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5%、15%、16%和17%。在销售规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毛利率的增长源于成本的控制。陶氏化学各种成本削减和业务组合等方面的行动,多渠道化解成本压力,使公司能在日趋激烈的化工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一方面,公司拆售和剥离非核心资产,集中下游高增长和高毛利业务;另一方面,公司将大型石化项目的投资投向具有原料成本优势的美国海湾沿岸和沙特朱拜勒。陶氏化学以低生产成本和高科技手段巩固潜在利润,改善资产负债表,实现公司业务有机增长。同期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为4%、5%、2%和8%,总资产净利率为3%、4%、2%和7%。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同期权益净利率分别高达11%、12%、5%和18%,权益净利率较为可观。此外,公司一贯高度重视股东回报,通过股利和股份回购方案,向股东兑现可观的回报额。化工品制造能源耗费较大,但陶氏化学公司却可以通过提高能效节约资金耗费。以公司所节约的能源和现金之巨,当之无愧是美国企业界绿色投资最赚钱的公司。

三、结束语

篇(6)

一、整治目的

通过整治,全面详细摸清我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无证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巩固打击取缔非法加油站点、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我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我县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二、整治对象

1、存在违规建设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2、安全许可证过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3、无证无照、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三、整治内容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延期手续的情况;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加油站),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办理经营许可证或延期手续的情况。

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按照《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办理相关许可审批手续的情况。

3、对无证无照、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加油站和加油车)的打击情况。

四、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的组织领导,确保整治效果,成立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如下: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雷思高兼任。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职责如下:

1、安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及其改扩建项目的审查和批准。督促证件到期企业尽快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手续。2008年底未办理的要采取停电、停产等强制措施。

2、交警队、交通局: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驾驶人员、装卸人员的从业资格认定。打击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违法行为;查处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不安全行为。

3、工商局: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第370号令)依法查处、打击、取缔无证无照违法生产经营或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行为。

4、质监局: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管理。依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中的特种设备安装、使用、检验进行安全监察。

5、规划局:负责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建设项目的规划布局进行审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内有关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并组织违章建筑的查处。

6、经贸局:负责对全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项目核准,对未核准的企业,要联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其违法行为。

7、国土局:对不符合土地使用规划,非法占地和建设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要联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8、供电公司:负责对非法违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停电措施。

五、整治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和制定方案。县政府制定整治方案,部署安全整治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彻底的排查摸底,并报回县安委办。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由县安委会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整治方案对突出问题展开集中整治,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六、整治措施和要求

1、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再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摸底,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许可证照的领取和换况;主要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各种规章制度的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办理各种安全许可审批手续的情况;尤其要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加油站和加油车)的地点、名称、负责人、生产经营的品种等摸清底数。调查摸底情况上报县安委办。对发现上报资料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整治方案,成立领导组,责成专人负责人,切实抓好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整治方案和工作情况要及时报县安委办。县安委办对上报的调查摸底情况要及时上报市安委办。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和明确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的通知》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联合执法,确保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3、集中整治,分类处置。

(1)对违规建设项目,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快办理相应安全许可和“三同时”审查手续。对态度消极、等待观望、不积极办理相关手续的企业,要采取严厉措施,依法严肃查处。

(2)对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未办理延期手续,仍在违规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相关部门要责令限期在2008年底前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要采取停电、停产等强制措施。

(3)对经营许可证过期未办理换证手续的加油站或油库,相关部门要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并采取查封、停电等果断措施,限期在2008年底前办理经营许可换证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将实施关闭。

篇(7)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各方高度关注汽车、电信、化工、农业等弱势产业发展。入世十余年来,相关行业是否收到冲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出口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十余年来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进展?带着这样的疑问,商务部相关人员走访广东、浙江两省的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调研相关情况。相关产业发展良好,未出现入世前担心情况

汽车、电信、化工等产业被认为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易受冲击的产业。入世以来,由于我国应对得当,外资和外国产品的进入严重冲击国内相关产业的情况并未出现。

一、汽车产业

鉴于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产业规模小的特殊状况,入世有可能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这种冲击集中体现在产品、技术、价格以及汽车消费贷款等其他业务的冲击上。特别随着整车关税税率逐步下调,国外轿车将以价格和质量优势冲击我国的汽车工业。入世以来,一直受到高度贸易壁垒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有效管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了逐步、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比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广东的起步较晚。1998年,应对加入WTO,广东省将汽车产业确定为广东潜力支柱产业并进行重点培育。经过十年的产业调整、外引内联和技术改造,借助资金、政策和区位上的比较优势,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亮点。人世的前一个十年,广东汽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汽车产量增长了19.3倍,摩托车产量增长4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5倍,利润总额增长了27.6倍,出口创汇增长了23.7倍,全行业从业人员数增长了2.65倍。浙江省通过十年的加速发展,也从国内汽车工业最弱小的省份之一成为全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省份,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这十年来,两省的汽车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发展跃上新台阶,一大批自主品牌且逐渐赢得市场;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仅浙江省累计拥有专利3000多项;汽车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积极参与国内外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与合作,如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

二、化工产业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也是入世后面临较大冲击风险的行业之一,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优势的化工产业和产品,形成自身特色,提高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浙江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初步建立起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流通体制,逐步在国际竞争中做大做强。

2010年,浙江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已从2001年的843家增加到2424家,比2001年增加1.9倍;产品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454.72亿元增长到3503亿元,比2001年增长6.7倍;利润总额从2001年的32.89亿元增长到68.81亿元,比2001年增长1.1倍。行业总量规模继续稳居全国第3位。但广东省化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内销为主,出口依存度低,因此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面临被国际化工巨头冲击的风险。

三、电信产业

作为当年中美谈判的焦点之一,电信服务业是中国入世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十余年发展历程,我国电信业不但经受住了入世的冲击和考验,而且从一个原始的国家垄断产业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手机和互联网通信市场,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代表。

广东省2007年就实现了全省2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电话,2008年19000多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宽带,2010年更是实现了行政村百分百通光纤和省内近2万个行政村、近14万个自然村的无线全覆盖。

浙江省2003年9月,中国电信“互联星空”正式商用,开创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合作新模式;2005年8月,中国电信“商务领航”客户品牌;2008年C网承接后,天翼阅读、协同通信基地落户浙江并实现了良好开局;同时,浙江电信跟SP、CP广泛合作,大力发展阶段内容应用。

事实证明,我国的弱势产业并非不堪一击。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汽车、化工、电信等弱势行业不仅没有出现预想的破产潮,反而是赢得更强的产业竞争力。

入世十余年来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是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相关产业的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入WTO后,各地不断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进程,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模式,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外资通过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产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

此次调研了解到,广汽集团在1998年7月终止与标致汽车公司的合作之后,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各出资50%成立了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这一合资项目的成功使广州轿车工业重现生机。从1999年3月第一辆雅阁轿车下线到2002年3月第10万辆雅阁下线,广本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原广州标致12年的总产量,至2009年11月,雅阁成为我国第一款累计产销突破100万辆的中高级轿车。广州本田项目的成功,吸引了日产、丰田、日野等汽车公司来广州投资。带动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研发中心、汽车贸易、汽车物流等汽车企业和汽车人才齐聚广东,广东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广东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十年才完成的汽车产业基本布局,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在迅速的提高。

二是地区政府主动应对,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地方政府结构改革、职能转变,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保证。地方政府是WTO应对事务基本主体的内生主体,它积极帮助中央政府履行、落实各种WTO协议。地方政府设置与WTO事务相关的机构,是地方政府意识到其内生主体的地位,积极开展WTO事务工作的最重要表现。

广东省化工协会会长冯惠源表示,广东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地区,以出口导向为主。特别是入世以后,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成为一种趋势,但如何面对国际竞争、国际规则,如何开拓市场、应对摩擦,广东省政府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有效地向企业提供信息,帮助企业运用国际规则,协调和解决贸易摩擦。入世以后,广东省建立健全综合应对工作体系,制定多个应对文件,省、市相继成立公平贸易机构、WTO事务专责机构,成为广东省开展WTO事务工作强有力的组织资源和工作网络;服务与监管并重,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地方立法改革,清理和修改不符合WTO规则的法规政策文件,开展与WTO规则合规性审核等;积极应对WTO争端案件;综合协调组织并指导省、市各相关部门在争端解决机制下开展案件应对工作;为相关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三是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压力更大,同时学习借鉴机会更多,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内在动力。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来自世界各地,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很多单纯依赖低成本和缺乏核心技术生存的企业纷纷被淘汰,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生存壮大,这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浙江桐乡化工企业巨石集团就是典型的实例。1999年,该集团筹建国内最大的玻纤生产线。但当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玻纤企业的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2001年入世后,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被巨石集团提到了战略高度。通过与国外专业公司合作设计,引进国外关键技术与设备,消化吸收与发展创新,巨石集团完全掌握了万吨级无碱玻纤池窑的各项关键技术,成为全国领先。十年来,巨石集团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创新,形成企业核心技术,目前,其在玻纤制造领域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出口产品占全世界50%份额。

入世十余年来产业发展的不足

一是规则意识薄弱,深入理解和利用WTO规则意识欠缺,制约产业良性发展。由于众多企业世贸组织规则淡薄,忽视对贸易与投资对象相关法规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出口产品和投资受到对方各种规则的制约,处于被动,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产品假冒伪劣、侵权盗版等情况。入世后至2010年底,仅浙江嘉兴市就遭遇了来自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232起贸易救济调查,直接涉案金额近14亿。在世界各国企业都运用贸易法规保护自己的今天,我国企业必须认识到商战取胜的基础在于法规的掌握与运用。

二是贸易摩擦应对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企业主动应对意识不足。在面临贸易摩擦时,放弃应诉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的普遍做法。广东、浙江等地是我国经济高度外向的地区,是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地区和城市,也是遭遇国际贸易摩擦严重的地区。以广东省为例,2002年9起,2010年达到了47起,并呈现涉案企业多、产品种类多、调查手段多、发起国家多、诉讼种类多、案件调查时间跨度长和同一产品反复应诉等特点。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尚未有根本性改变,中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国外产业竞争程度高,极易引发贸易摩擦;行业组织功能与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机构间交叉竞争,难以形成统一力量,团结企业进行抗辩的措施和能力仍显欠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政府依赖性强,大多因市场份额小、资金和贸易救济人才匮乏而放弃应诉,面对高额制裁关税,只能逐渐退出目标市场。

三是外贸高速发展的支撑力在减弱,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迫切。随着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和福利的加强,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和自然资源产品价格的提升,加之人民币与国际货币的汇率失调和国内通胀趋势将降低出口价格竞争优势,依靠低廉劳工的加工贸易势必受影响、价格竞争优势难以为继,我国企业尚未形成整体、厚实的竞争力。企业纷纷表示,这些外贸高速发展的支撑力在逐渐减弱,加之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逐步开放,全球化进程加快,“逼迫”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充满期待

入世以来,广东、浙江两省的汽车、电信、化工、农业等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两省的政府和企业界人士,总体上还是期待今后十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

通过开放,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缩小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知名企业的差距。“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企业即使不走出国门,也必须面对国际竞争。因此,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在嘉兴市外经贸局局长张建生看来,过去十年,嘉兴的开放型经济不但取得飞跃,更带动了嘉兴经济的持续发展、创新和转型:民营企业通过开放股权引进战略投资,实现境外上市;通过选择性的引进外资,既促进了嘉兴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又促进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加速了嘉兴产业结构调的升级。嘉兴的快速发展,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交流合作、快速发展的缩影,也起到了为其他未开放地区和产业进一步运用世贸规则、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示范效应。